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xx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总总 体体 规规 划划 国家林业局林产工业规划设计院 xx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二九年十月 项目名称:xx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 项目法人:xx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编制单位:国家林业局林产工业规划设计院 法人代 表: 周鸿升 职务:院长 技术负责人: 肖小兵 职务:总工程师 项目负责人: 邓金龙 职务:总工程师 资质证书: 工程咨询资质证书编号: 工咨甲 20120070033 工程设计资质证书编号: 甲级 010033-sj 质量体系认证 iso9001 证书: 00606q10820r2m 2 3 主要编写人员 专 业 咨询人员 职 称
2、 林产化工 邓金龙 高级工程师 城市规划 周洪岩 工 程 师 园 林 尤 炜 助理工程师 林 学 种 伟 工 程 师 林业经济 商瑞霞 工 程 师 环境保护 戴文红 高级工程师 xx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李明亚 局 长 陈建鹏 党委书记 钟吉明 副 局 长 孙玲珍 副 局 长 刘国华 副 局 长 甘华英 纪委书记 何东球 党委委员 黄一鸣 工会主席 前前 言言 xx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湖南省西北部桃源县南部,地处雪 峰山脉的东麓、流向洞庭湖之沅水的南岸,地理位置为东经 11107 20”1112920”,北纬 283040”283947”之间。保护区东西长 36.0km,南北宽 16.
3、5km,东与常德市鼎城区相连,南与益阳市安化 县接壤,西邻桃源县太平铺乡,北与桃源县桃花源风景名胜区相望。 1998 年桃源县环境保护局以桃环通20083 号文的形式成立 了黑山自然保护区领导小组,并成立了相应的办公室,同年随后成 立了黑山县级自然保护区(包括牯牛山国营林场) ;2000 年 10 月, 湖南省人民政府正式发文批准建立黑山省级自然保护区;鉴于保护 区要保护的大型猫科动物是以保护区内的 xx 为栖息活动中心并向 四周辐射,2003 年经省政府批准同意更名为 xx 自然保护区;2006 年 2 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建立 xx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涉及 到两乡两镇一场的 29 个村
4、,总面积 33818 公顷,其中核心区 16385 公顷,缓冲区 7655 公顷,实验区 9778 公顷。 xx 保护区是中亚热带保存较完整的低海拔常绿阔叶原始次生 林区之一,生物多样性丰富,蕴藏着巨大的物种资源,是不可多得 的珍稀动植物避难所和天然生物基因库,是保护和研究我国及全球 生物多样性的一个重要基地;区内以原生性低海拔常绿阔叶林为主 体的森林生态系统,不但为保护区内的两乡两镇提供了生产生活的 全部用水,而且也是湘西北重要的水源涵养区与重要的生态屏障, 对维护区域生态平衡乃至洞庭湖区水系的生态安全,促进社会经济 的可持续发展有着巨大的作用。 xx 自然保护区成立以来,11 年间其保护区
5、范围和区划一直未 调整。xx 保护区的前身即黑山省级保护区建立之初,其南面还没 2 有安化县红岩省级自然保护区,是个相对独立的保护区,在功能区 划的设计上考虑到核心区外围有较多的缓冲带需要,把保护区南部 靠近安化边界保护价值较高的的条带区域规划为缓冲区。随着自然 保护事业越来越被重视,xx 保护区接壤的安化县建立了红岩省级 自然保护区,两个保护区接壤的区域人为破坏很少,保存了完好的 珍稀濒危物种的天然栖息地,动植物物种丰富且分布较集中,生态 系统相对较完整,鉴于现在保护现状,原先的保护区区划显然需要 进行调整。调整中应该把与红岩保护区核心区相邻的区域也调整为 核心区,两个保护区的核心区连通并建
6、立起大型猫科动物的生态廊 道。 再者,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针对“三农”问题出台的一系 列惠农政策,xx 管理局在对保护区管护的过程中,逐渐出现了一 些新的矛盾和问题:保护区禁止砍伐和区内居民利益的矛盾;随着 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改善,保护区内野生动物对农作物造成严重损毁, 导致区内居民收入减少的矛盾;管护与开发的矛盾。 针对 xx 自然保护区存在的问题,结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要求,湖南省桃源县人民政府和 xx 国家级自 然保护区管理局为了确保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步入科学、规范、全 面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轨道,更为科学、有效的对 xx 自然保护区的 森林生态系统进行管理和保护和为
7、濒危珍稀物种提供更好的生境, 并能协调好保护区与周边社区脱贫致富、经济发展的关系,更好地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根据国务院批复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 围调整和功能区调整及更改名称管理规定的要求,以及湖南省人 民政府对 xx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调整的批复文件,委托了 国家林业局林产工业规划设计院承担了湖南省 xx 国家级自然保 护区总体规划的修编任务。 为了使编制工作得以顺利进行,桃源县人民政府和保护区管理 3 局成立了总体规划修编领导小组,设计单位成立了有多名高级专业 人员和保护区工作人员组成的规划修编项目组。项目组成员通过对 xx 保护区进行实地勘查、调研,在与有关领导、专家现场办公的
8、基础上,对保护区的区划进行了调整,调整结果为核心区 14568hm2、缓冲区 6033hm2、试验区 13217hm2,并形成了湖南省 xx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 (2009-2020) 。 本规划由国家林业局林产工业规划设计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院和 xx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共同完成。在总体规划编制过程 中,先后得到湖南省林业厅、湖南师范大学、桃源县县委、桃源县 人民政府、桃源县林业局、桃源县环保局、桃源县气象局、桃源县 水利水电局、桃源县国土资源局、沙坪镇政府、芦花潭乡政府、牯 牛山乡政府和茶庵铺镇政府以及其他工程技术人员的通力合作,在 此深表谢意。 本总体规划虽几经修改,但终因涉
9、及面广,时间仓促,加上编 者水平有限,不足之处敬请各位专家、领导批评指正。 项目组 二九年十月 1 目目 录录 xx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修编说明 .1 第一章 总论.5 1.1 项目背景.5 1.2 规划依据.6 1.3 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原则.7 1.4 规划期限.8 第二章 基本概况与现状评价.9 2.1 基本情况.9 2.2 现状评价.15 2.3 设施建设.23 第三章 总体布局.27 3.1 保护区性质和类型.27 3.2 规划目标.27 3.3 功能区划.28 详见附表 3。第四章 规划内容 .32 第四章 规划内容.33 4.1 保护与恢复工程规划.33 4.2 科研与监测规
10、划.41 4.3 宣传教育与培训规划.44 4.4 科研组织与管理.46 4.5 基础设施及配套工程规划.47 xx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址、分局局址以及各保护站站址附 近均有 kv 的当地电网。局、站址供电线路建设时可就近接入。 .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2 4.5.3.1 方案和设备.49 4.5.3.2 符合等级.49 目前保护区内通讯设施较为落后,很难满足日常办公、森林防火、 对外交流的要求,需要配备一定的通信工具和设备。.49 4.6 社区共管规划.50 4.6 生态旅游规划.53 4.7 多种经营规划.61 第五章 重点建设工程.65 5.1 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建
11、设工程.65 5.2 科研设施和监测工程.65 5.3 宣传教育和培训工程.65 5.4 生态旅游设施工程.65 5.5 社区可持续发展工程.66 第六章 投资估算及事业费预算.67 6.1 投资估算.67 6.2 资金来源.68 第七章 组织机构与人员配置.70 7.1 组织机构设置原则.70 7.2 组织机构.70 7.3 组织机构的任务、作用和职能.70 7.4 人员编制.71 第八章 实施规划的保障措施.72 8.1 政策保障.72 8.2 组织保障.73 8.3 资金保障.74 3 8.4 人才保障.74 8.5 管理保障.75 第九章 效益评价.77 9.1 生态效益.77 9.2
12、 社会效益.78 9.3 经济效益.79 9.4 总体评价和展望.79 附表: xx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现状统计表 xx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土地资源及利用结构现状表 xx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表 xx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建设工程规划表 xx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设备清单 建设项目投资估算及年度安排表 附图: 1 xx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置图 2 xx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图 3 xx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被分布图 4 xx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动物资源分布图 5 xx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程建设规划图 附件: 1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布山西五鹿山等 22 处新建国家级自 然保护区名单的通知国办发2
13、0069 号 4 2 xx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名录 3 xx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专家评审意见 4 桃源县人民政府关于xx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暂行办法 的通知 5xx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管护协议 6xx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报告湖南省环境保护科学 研究所(另附) 1 xxxx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修编说明修编说明 xx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于 2006 年 2 月由国务院正式批准建立(国 务院办公厅国办发20069 号文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布山西五鹿山 等 22 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通知 ) ,保护区总面积 33818 公顷,其中 核心
14、区 16385 公顷,缓冲区 7655 公顷,实验区 9778 公顷。 2003 年 xx 保护区管理局与湖南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湖南师 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等院校的专家以及桃源县有关单位的专家在实地 考察的基础上,整理了前人做过的考察和研究结果,形成了xx 保护 区科学考察报告 ,2006 年 11 月,湖南省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编制完 成了xx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 。为了配合国家和地方建设社 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需要,让保护区周边社区的脱贫 致富、发展经济的同时,能科学、有效地对 xx 自然保护区的森林生态 系统进行管理和保护,为濒危珍稀物种提供更好的生境,更好地促进 人与
15、自然和谐相处。桃源县县委、政府及 xx 保护区管理局提出了申请 自然保护区功能区调整的请求并得到了湖南省人民政府的批准后,委 托了国家林业局林产工业规划设计院承担了湖南省 xx 国家级自然保 护区总体规划的修编任务。 1.修编的必要性 xx 自然保护区自 1998 年被桃源县人民政府划为自然保护区以来, 11 年间其保护区范围和区划一直未调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 针对“三农”问题出台的一系列惠农政策,xx 管理局在对保护区管护的 过程中,逐渐出现了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一是保护区禁止砍伐和区 内居民利益的矛盾;二是随着生态 2 环境的进一步改善,保护区内野生动物对农作物造成严重损毁,导致
16、区内居民收入减少的矛盾;三是管护与开发的矛盾。为了更好地对 xx 自然保护区的森林生态系统进行管理和保护,为濒危珍稀物种提供更 好的生境,解决 xx 自然保护区管理、保护与区内居民生存、发展的矛 盾,更好地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区管理局认为对 xx 国家级自 然保护区进行“三区”调整特别是对其核心区的调整势在必行。 一是实现保护区高效管理的需要。保护区现有核心区面积 16385 hm2(公顷),占保护区总面积的 48.5%,在保护区管理局人力、财力有 限的前提下,核心区面积过大不利于管护。将保护区核心区面积缩小, 可以使保护区在管理上减少运行过程中事业经费的支出和管护经费的 支出,集中有限
17、财力、人力、物力加强到核心区的管护设施、监测设 施的建设上来,通过恢复野生动植物生存环境、建设物理性质护栏、 保护圈等,对保护区核心区实施更有效管护。 二是实现保护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需要。xx 成立保护区之初, 国民经济处于计划经济时代,人们对物质生活的追求没有现在如此的 强烈。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同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保护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 活环境的惠民政策,使农民有了过上更加富裕生活的迫切愿望。由于 xx 保护区核心区现有 16 个行政村和一个国营林场,人口 1998 人,耕 地少、林木面积、楠竹面积大,当地居民“靠山吃山”的依存度高。
18、再加 上现在林产品价格成倍增长,林农砍伐林木越来越泛滥,出现了保护 区管理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和区内居民生存不相协调的矛盾。现把保护 区核心区人口密集、生产作物较多的地方调整出来后,核心区范围只 涉及到 14 行政村 1200 人。三区调整后,xx 保护区内濒危珍稀物种及 其生境仍然在核心区范围之内,这样不仅可以减少原核心区人为带来 3 的损害破坏,也有利于当地居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活环境, 解决部分林农生存问题,更加有利于对保护区内野生动植物的保护, 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三是体现相关法律法规严肃性的需要。由于 xx 保护区核心区内住 户较多,暂时又没有办法实施生态移民,而其林地面积大都
19、是集体林 地,随着国家林权制度的改革,林农对林木的主动权加大了保护区的 管理难度。xx 管理局在按照保护区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依法对保护区 实施管护时矛盾重重。为了体现法律的严肃性,对 xx 保护区进行“三 区”调整十分必要。 四是适应保护区外围经济建设的需要。新近修建的常吉高速公路 从保护区外围通过,并在西溪村所在的茶庵铺镇新建了高速公路的互 通口,该互通口非常靠近西溪村,随之也必将建设系列的设施,对该 地区的保护产生一定的影响,将西溪村全部调整为实验区。 2.保护区功能区调整 此次对保护区的功能区适当调整的主要内容是:将 xx 保护区南部 与安化县红岩省级保护区接壤的区域全部由缓冲区调整为核
20、心区;将 茶庵铺镇西溪村全部,以及东部与其毗邻、牯牛山以北的牯牛山林场 一部分区域调整到试验区;将沙坪镇后溪与小溪两条河流下游人口较 多的区域调整到试验区。 功能区调整后,核心区面积由 16385hm2调整为 14568 hm2,减少 了 1817 hm2;缓冲区面积由 7655 hm2减少为 6033 hm2,减少了 1622 hm2;试验区由 9778 hm2增加为 13217hm2,增加了 3439hm2。 3.调整对保护区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保护区范围及功能区调整主要 4 是将人口居住及活动频繁的区域调整到经营区域(实验区) ,而对保护 区内保护优先性较高的区域调整到保护区域。
21、 保护区功能区调整后对植被及植物资源类型没有影响。在核心区 和缓冲区,重点突出对珍稀濒危植物物种及其分布区域的保护,xx 自 然保护区主要以保护低海拔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和银杏、红豆杉、南 方红豆杉、伯乐树、金钱松、篦子三尖杉等珍稀植物为主,而从核心 区调整为实验区的西溪村、后溪和小溪的部分区域都不在以上珍稀植 物的集中分布区,不会影响到植物资源类型。由于调整为实验区的范 围现在属人口居住及活动较频繁的区域,对现有核心区造成了一定的 压力。调整后,保护区的管理机构将对其进行认真管理,不会对现有 资源造成影响。 保护区功能区调整后对野生动物资源不会产生负面影响。在核心 区和缓冲区,重点突出对大型猫
22、科动物和其它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的保 护,适合大型猫科动物生存的 3 千多公顷巴茅草地靠近红岩保护区的 范围由原来的缓冲区调整为核心区,现需要调整为实验区的西溪村、 后溪和小溪的部分区域属人员活动较频繁的区域,本身就不属于野生 动物活动集中区,调整后,对野生动物资源不会产生负面影响。 保护区调整后,核心区和缓冲区内的常住人口和基本农田将大大 减少,保护对象及栖息地环境免遭人为的干扰,更有利于保护区生态 系统的保护和珍稀濒危物种的繁衍生息。 功能区调整后,xx 保护区的核心区与保护区南面接壤的红岩保护 区相互贯通,该区域保存了完好的珍稀濒危物种的天然栖息地,动植 5 物物种丰富且分布较集中,生态系统
23、相对较完整,可建立起大型猫科 动物的生态廊道,科学保护价值非常重要。 西溪水库上游的西溪村及少部分牯牛山林场地形、地貌、气候条 件相对多样,与各种植物原生环境相似,无外界干扰、无污染。建设 的苗圃以及植物园通过收集区内珍稀植物和树种,进行保存、栽培、 繁育、扩大种群以及进行相关研究;建立动物救护站,用以救护伤、 残、病的珍稀野生动物,并开展拯救和人工繁育濒危野生动物的研究。 这些措施为科学有效的保护保护区内的珍稀野生动植物资源,扩大濒 危物种的数量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6 7 第一章第一章 总论总论 1.1 项目背景 根据国家林业局近期提出的“十一五”和未来十年要突出布局调 整、加速生态建设、
24、努力实现新世纪林业的跨越式发展的总体构思, 明确指出抓好六大林业重点工程建设,而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便是其 中主要内容之一。为了搞好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在总结 xx 国家级自然 保护区以往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围绕解决好基因资源保存、生物多样 性保护、科研监测、自然资源保护和利用等带有方向性、全局性的问 题,提出保护与发展对策和行动计划,以加速保护区的发展。根据国 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布山西五鹿山等 22 处新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名单 的通知 (国办发20069 号)批准建立 xx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xx 自然保护区位于湖南省桃源县南部山区,地处雪峰山余脉的北 坡、云贵高原向湘赣丘陵、湘西山地向洞庭湖平原
25、过渡的典型地带, 属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的季风湿润气候区域。由于保护区位居安 化暴雨区的中心地带,雨量充沛,年降雨量最高可达 2500mm,因此, 保护区内植被茂密,保存着中亚热带较完整的大面积低海拔常绿阔叶 原始次生林。保护区内生物多样性丰富,珍稀度高。考察共发现生物 物种 3438 种,隶属 464 科。其中有国家一级保护物种 10 种,二级保 护物种 44 种;同时还发现大量新记录种,其中有国家新记录种 2 种, 湖南新记录种 10 种,待鉴定种 12 种。因此,xx 自然保护区不愧是雪 峰山余脉一座巨大的天然基因库,具有极高的保护价值。 xx 保护区的前身是 1971 年经湖南省林业
26、厅批准成立的牯牛山国 营林场,经过近 40 年的发展,在桃源县政府和林业局的大力支持下, 通过行政管理机构,采取了禁采、禁伐、禁猎、取缔采金业等一系列 措施,在动植物保护和科学研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的业 8 绩,先后在 2000 年和 2006 年成为省级保护区和国家级保护区。保护 区的建设与管理开始步入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的发展轨道,在自 然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本底调查、技术交流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已经实施的一期项目建设,在保护设施、人 才培养、管理机制等方面有了长足的改善和提高,为保护 xx 生态系统 及生物多样性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xx 成立保护区之
27、初,国民经济处于计划经济时代,人们对物质生 活的追求没有现在如此的强烈。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面貌 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近年来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 会的新形势下,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保护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改 善农民生活环境的惠民政策,使农民有了过上更加富裕生活的迫切愿 望。原来保护区核心区人口较多,耕地少、林木面积、楠竹面积大, 当地居民“靠山吃山”的依存度高。再加上现在林产品价格成倍增长, 林农砍伐林木越来越泛滥,出现了保护区管理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和区 内居民生存不相协调的矛盾。再者,保护区的核心区的面积比重较大, 人力、财力有限的前提下,核心区面积过大不利于管护。为了更
28、好地 对 xx 自然保护区的森林生态系统进行管理和保护,为濒危珍稀物种提 供更好的生境,解决 xx 自然保护区管理、保护与区内居民生存、发展 的矛盾,更好地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桃源县委、县政府做出申请 调整保护区功能区的决定。 桃源县县委、政府及 xx 保护区管理局提出了申请自然保护区功能 区调整的请求并得到了湖南省人民政府的批准后,委托了国家林业局 林产工业规划设计院对 xx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功能区划进行适当的调 整,以加强 xx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促进保护区生态系统 和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为湖南省的林业生态建设和经济可持续发 9 展做出贡献。 1.2 规划依据 (1) 中
29、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1998 年 4 月人大常委会) ; (2)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1988 年 11 月人大常委 会) ; (3)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1989 年 12 月人大常委会) ; (4)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 (1994 年 10 月国务院) ; (5)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 (1996 年国务院) ; (6) 中华人民共和国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 (1992 年国务 院) ; (7)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 (2000 年国务院) ; (8) 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 (1985 年 7 月国 务院) ; (9) 森
30、林防火条例 (1988 年 1 月国务院) ; (10) 自然保护区类型与级别划分原则 gb/t 14529-93; (11) 自然保护区工程设计规范ly/t 5126-04; (1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布山西五鹿山等 22 处新建国家级自 然保护区名单的通知 (国办发20069 号) ; (13) 自然保护区工程项目建设标准(试行) (国家林业局 2002 年) ; (14)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的通知 (国办发1998111 号) ; (15)国家林业局关于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林护通字199827 号) ; (16) 关于认真做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划
31、界立标和土地确权等工 10 作的通知 (国土资发1998108 号) ; (17)国家林业局计资司关于规范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和 建设程序有关问题的通知 (林计财规字200064 号) ; (18) 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2000 年 12 月) ; (19) 桃源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桃源 县人民政府 2005 年) 。 1.3 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1.3.1 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自然保护区管理的方针政策,执行“全面 保护自然环境、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大力发展生物资源、为国家和人 民造福”的建设方针,以保护生物资源和自然生态环境为宗旨,
32、以科 技为先导,采取有效措施和先进手段保护自然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 稳定森林生态系统,增加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种群数量,积极开展 科学研究,建立并完善监测体系,合理、适度开发与利用自然资源, 适当开展经营利用和生态旅游,促进保护区和社区经济建设,实现保 护区的可持续发展。 1.3.2 规划原则 (1)坚持保护优先的原则。建设项目必须有利于保护自然资源、 自然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拯救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维护自然生 态系统的完整性和连续性。 (2)坚持全面规划,突出重点,分期实施的原则。在工程项目安 排上,应从保护管理、科研监测、生态旅游、社区发展等进行多方位 的全面统筹规划,突出以保护工程、
33、 11 科研监测、社区发展建设为重点,并根据项目的重要度与资金状况, 科学有序地合理安排,分期实施。 (3)坚持合理布局的原则。建设项目必须有利于保护与发展,短 缺的建设项目和设施要完善,初具规模的要进一步提高,已有的项目 不再重复建设,同时在空间配置上要科学合理定位。 (4)坚持与地方经济协调发展的原则。保护区建设要有利于促进 社区与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有利于增强社区的经济实力和增加群众 收入,提高生活水平,以促进保护事业的发展。 (5)坚持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原则。规划内容要实事求是, 科学合理,切合实际,具有可操作性;同时要以发展的思路,采用信 息化技术等现代化管理手段与方法,提高保
34、护与管理水平。 1.4 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为 11 年,从 2010 年2020 年。结合国民经济与社会发 展计划,规划分为两期,前期从 2010 年2015 年,后期从 2016 年 2020 年。 12 第二章第二章 基本概况与现状评价基本概况与现状评价 2.1 基本情况 2.1.1 地理位置及范围 xx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湖南省桃源县南部,地处雪峰山脉 的东麓、沅水的南岸,地理位置为东经 1110720”1112920”,北 纬 283040”283947”之间。保护区东西长 36.0km,南北宽 16.5km,东与常德市鼎城区相连,南与益阳市安化县接壤,西邻桃 源县太平铺乡,北与桃源
35、县桃花源风景名胜区相望,总面积 33818 hm2。 2.1.2 自然条件 2.1.2.1 地质地貌 xx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处于雪峰山脉弧形构造东北端倾伏部位, 同时受武陵弧形构造的影响。总体鸟瞰,呈东西向隆起的脊岭,地 貌总的格局具有区域的过渡性、结构的多层性和侵蚀的深刻性等基 本特点。第四纪时期区域性的继承式间歇性新构造运动,使西部五 强溪拱形隆起,东部洞庭则不断沉降,本保护区正处于这一升降交 替过渡部位,地貌格局受地质构造的控制,从南部边缘山地到北侧 沅水河平原,地势逐渐降低,形成一面坡态势。从南部牯牛山 (1104.2m) 、楚家山(1050.6m)、xx(1028.1m)一线 100
36、0m 左右的山 脊,到山楚河至平原海拔仅 50 m 左右,相对高差超过 1000m,平均 地形比降达 1.5左右。从南侧边缘山地岭脊到山麓丘陵间,呈现海 拔 8001000m、500700m、300400m 等三级剖面。不同等级的 13 剖面之间见陡坡过渡,各级剥夷面虽较窄,仍呈断续带状分布,与 东西向构造线一致。区内各主要溪谷顺应坡面态势自南向北流,大 致平行排列,但在其流程中无不弯曲转折,各山谷朝向更是多变。 2.1.2.2 气候 xx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地区,属 于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春季低温阴雨,湿度大,云雾多;夏季 天气炎热,多暴雨;秋季风和日丽,气候宜人,
37、具有典型山地气候 特征;冬季天气冷凉干燥,多大风,霜冻频繁。保护区多年平均气 温为 14.2,最暖月为 7 月,月平均气温 25.4,最冷月为 1 月, 月平均气温 3.2,保护区年平均气温比县城气温低 2.4,极端最 高气温 38.4,极端最低温-15.8,年平均无霜期为 270 天,太阳 辐射总量年均值为 209.5kj/cm2,年日照时数为 1098.5h,年日照百 分率为 22%,年降雨量在 18002500mm 之间,年均值为 1887mm,相对湿度年均值为 86%。 2.1.2.3 土壤 保护区地处湘中丘陵平原向湿润的武陵山地过渡的地区,土壤 有明显的红壤向黄壤、由红壤经黄壤向黄棕
38、壤过渡的特点,所以, 在保护区内,既有红壤,又有黄壤和黄棕壤的分布。 区内土壤的垂直分布表现出明显的过渡特征,红壤广泛分布于 保护区内海拔 300400m 以下的丘陵地区,成土母质主要是板页岩 风化物,也有红色砂岩风化物。黄壤分布于海拔 400700m 处的低 中山地区,主要发育于板页岩上;山地黄棕壤主要分布于海拔 14 700800m 以上的山地,黄棕壤沿上述高度由东向西延伸,向上一 直扩展到山脊地带,由此可见,虽然保护区内山体不高,但垂直带 谱齐全,只是带谱较窄;同时黄壤和黄棕壤带谱下限的海拔高度也 比较低。非地带性土壤主要有紫色土和水稻土。紫色土在保护区内 有少量分布,主要分布于紫色砂页
39、岩低丘地区,它可分为三个亚类: 酸性紫色土、中性紫色土和耕性中性紫色土;水稻土在保护区内分 布面积较小,其前身可以是红壤,也可以是紫色土,其类型可分为 淹育型水稻土和潴育型水稻土。 2.1.2.4 水文 xx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由于地处安化暴雨中心,森林覆盖率高, 涵养水源丰富,地表水系十分发达。发源于保护区内的大小河流有 40 条之多,这些河流的特点是:落差大,河床坡降陡,降雨量丰富, 水能蕴藏量大。区内发源的河流呈树枝状分布汇聚,无外来水流, 自成水系,随后分别注入澄溪、水溪、夏家溪和大洋溪后入沅江, 汇入洞庭湖,因此水系属长江流域洞庭湖水系。 沅江系洞庭湖“四水”之一,发源于贵州马尾河,全
40、长 1050km,流域面积 9 万 km2,年径流量 692 亿 m3。沅水桃源段长 99km,天然落差 15m,年平均流量 2080m3/s,水能蕴藏量 30 万 kw。 保护区内沅水的一级支流有 4 条,即水溪、澄溪、大洋溪和夏 家溪。水溪发源于安化县黄毛尖,流域面积 288km2,其中桃源县境 内为 170km2,年水量 3.28 亿 m3,总落差 243.54m;澄溪发源于牯 15 牛山乡仙池界,源地高程 233.2m,流域面积 303km2,干流长度 46km,年水量 3.42 亿 m3,总落差 193.2m;大洋溪发源于牯牛山乡 黄柏垭,源地高程 205.19m,流域面积 129k
41、m2,干流长度 33.5km, 年水量 1.432 亿 m3,总落差 164.19m;夏家溪发源于杨溪桥乡王家 湾,源地高程 133.62m,流域面积 60.7km2,干流长度 23km,年水 量 0.674 亿 m3,总落差 93.12m。 桃源气候湿润多雨,降水是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保护区的 地下水全部属于基岩裂隙水大类的浅变质岩裂隙水亚类。保护区含 水岩组包括冷家溪群、板溪群、震旦系下统板岩、变质砂岩、板状 页岩等。地下水主要富存于构造裂隙及风化裂隙中,调查泉水点的 一般流量为 0.0770.375 l/s,平均地下径流模数 1.033 l/skm2,富 水性中等。 xx 国家级自然保
42、护区的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以 hco3-k+na-ca 和 hco3-cl-k+na-ca 为主。ph 值为 5.46.8,矿化度 0.0220.080 g/l,硬度 0.491.71 德度,水温 1620。保护区的地下水完全 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的低钠、低矿化度、中性淡水,同时适宜工业 和农业用水。 2.1.3 社会经济状况 2.1.3.1 行政区域 xx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湖南省桃源县南部,范围涉及到桃 源县两乡两镇及一个国有林场(即牯牛山乡、芦花潭乡、沙坪镇、 茶庵铺镇和牯牛山林场)共 29 个行政村。其中有沙坪镇的湖坪、后 16 溪、南坪、小溪、大约坪、岩门界、晚溪、竹山、赛阳、湖湘坪、
43、官坪、红花、沙坪和油溪 14 个村,牯牛山乡的十八屯、冷家溪、管 水、金亏、西坪、落马、黄山、蔡家塘、凉山和仓湾 10 个村,芦花 潭乡的黄石溪、老屋棚、马王溪和向阳 4 个村以及茶庵铺镇的西溪 村。保护区总面积 33818 hm2,占全县总面积的 7.6%,其中国有土 地面积 977 hm2,集体土地面积 32841 hm2。 2.1.3.2 人口数量与民族组成 本保护区共有 4678 户,在册人口 15446 人,占全县总人口的 1.59%,人口密度 45.6 人/km2,其中外出务工、经商或求学的 5385 人,占在册人口的 34.8%;全民所有制职工 47 人。保护区内人口民 族全部为
44、汉族。详见表 2-1。 表表 2-1 社区人口现状表社区人口现状表 功能区 在册 户数 在册 人口数 人口 比例 外出务 工人数 常住 人口数 面积 (hm2 ) 在册人 口密度 (人 /km2) 常住人 口密度 (人 /km2) 合计4678 154461004813 10633 3381845.6731.44 核心区34512007.8463529 145688.234.06 缓冲区3009276475660603315.3610.93 17 实验区4033 1331986.238759444 13217 100.7771.45 2.1.3.3 交通、通讯与供电 xx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交通
45、比较便利,自然保护区距桃源县城 约 40km,常吉高速(杭瑞高速常吉段,常德吉首,下同,2008 年建成通车) 、常张(常德张家界)高速在桃源均设有互通,且 常吉高速在保护区附近设有 2 个互通,xx 互通距沙坪镇不足 4km,茶庵铺互通距保护区仅 1km;319 国道与常吉高速相伴而过, 与保护区相距 1km5km,保护区外围交通十分方便。保护区内的 各个行政村均有简易公路,其中大部分行政村与乡级公路相连,但 路况差,一遇雨天,部分路段就中断,根本无法通行,区内交通网 络有待完善。 保护区内的 29 个行政村除后溪村、岩门、小溪村外均有程控电 话,区内芦花潭乡政府、沙坪镇政府、冷家溪、西溪、
46、竹山、牯牛 山林场附近等处建立了无线通讯发射塔,区内无线通讯的覆盖面积 约占保护区总面积的 2/3。 1992 年 12 月,大电网供电实现了保护区内大部分行政村的通 电,入户率达 98%。保护区内仅极少数偏僻的住户采用家用小型发 电机供电。目前,区内还有王家湾、西溪、芦花三座水电站,年发 电量分别为 350 万 kw、280 万 kw、450 万 kw。较好的供电基础为 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18 2.1.3.4 土地资源权属 目前保护区界线清楚,保护区与周边县、乡镇、村均无林权纠 纷,经地方政府确权认定,xx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 33818 hm2,其中国有土地面积 977
47、hm2,占总面积的 2.9%,集体所有的土 地面积 32841 hm2,占总面积的 97.1%。根据桃源县人民政府的授权, 在保护区土地权属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区内所有资源由保护区统一 规划和管理,因此,不存在土地权属纷争的问题。 2.1.3.5 土地利用现状 xx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 33818hm2,按土地利用类型分, 林业用地 32636hm2,非林地用地 1182 hm2,林业用地占 96.5%。林 业用地中,有林地 27523 hm2,疏林 87 hm2,灌木林地 2056 hm2, 未成林造林 2187 hm2,灌丛地 783 hm2,有林地占林地面积的 84.3%。全区森林覆盖
48、率 92.5%,天然林面积 29431 hm2,占林业用 地面积的 87.0%,人工林面积 3205 hm2,占林业用地面积的 13.0%。 2.1.3.6 地方经济和社区发展 xx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所在的桃源县属湖南省经济发展状况中 等县,2008 年桃源县国民生产总值 1093673 万元,其中第一产业 392644 万元,占 35.9%,第二产业 377077 万元,占 34.5%,第三产 业 323952 万元,占 29.6%,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11210 元。2008 年全 县农业产值 626469 万元,其中种植业产值 260790 万元,林业产值 17613 万元,牧业产值 30
49、6782 万元,渔业产值 33650 万元,全县第 19 二、三产业不太发达,第一产业的比重较大,农民以传统的农业生 产为主。 自然保护区内总人口 15446 人,其中核心区 1988 人,缓冲区 4265 人,实验区 9183 人。人口密度 45.6 人/km2,民族全部为汉族。 由于近些年富余劳力外出务工增多,一些年轻劳力长期在外,使得 保护区内的常住人口大大少于在册数,据最新统计,区内常住人口 10061 人,核心区 1070 人,缓冲区 630 人,实验区 8361 人,人口 密度 29.8 人/km2。 保护区地理位置偏僻,信息不灵,社会生产力较低,经济建设 滞后,经济的发展处于湖南
50、省的下游水平。在保护区的产业结构中, 农业是第一大经济支柱产业,务农人口达 5385 人,占区内劳动力总 数的 48.55%。区内粮食以生产水稻为主,共种植 1.10 万亩,但分布 不均,主要集中在保护区北部低地势地区,而南部高地势区居民 60%靠 购买粮食。保护区内的经济作物主要有大豆、玉米、花生、红薯和 少量茶叶和药材,共种植 6339 亩。区内商品羊养殖业比较发达,猪、 牛的商品化较低,主要是自给自足。保护区内工业不发达,主要以 楠竹加工为主,共有竹筷厂 4 个,竹器厂 1 个,竹胶合板厂 1 个。 此外,还有食品罐头厂 1 个,主要生产玉兰片等。 保护区内有水库发电站 3 座,年发电量
51、 1080 万千瓦时。区内从 事工业的人口为 384 人,占区内劳动力总数的 5.0%。保护区内从事 第三产业的劳动力为 664 人,占劳动力总数的 9.5%。第三产业在保 护区内分布极为不均,主要集中在 319 国道边的沙坪镇政府和芦花 20 潭乡政府所在地,主要包括交通、运输、贸易、饮食、服务业。 保护区内 2008 年总收入 10072.33 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 1342.7 万元,牧业产值 672.7 万元,林业产值 2075.7 万元;工业总 产值为 1282 万元;第三产业总产值 1565 万元;人均纯收入 3300 元。 可见,保护区的第一产业占优势,也是保护区群众生存的最大经
52、济 来源,第二、第三产业不发达,工业只是简单的加工业,规模小, 集约化程度低,服务行业等第三产业更加缺乏,生态旅游还没有得 到有效的开发,因此,保护区的经济只能维持在自给自足的状态。 2.1.4.1 历史沿革 1971 年经湖南省林业厅批准,成立牯牛山国营林场,定员 43 人,归属湖南省林业厅管辖,委托桃源县林业局管理。1998 年桃源 县环境保护局以桃环通19983 号文的形式成立了黑山自然保护 区领导小组,并成立了相应的办公室,同年随后成立了黑山县级自 然保护区(包括牯牛山国营林场) 。保护区利用原有行政管理机构, 采取了禁采、禁伐、禁猎、取缔采金业等一系列措施,取得了一定 的业绩。200
53、0 年 10 月,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晋升为黑山省级自然 保护区。鉴于保护区要保护的大型猫科动物是以保护区内的 xx 为 栖息活动中心并向四周辐射,经省政府批准同意黑山自然保护区更 名为 xx 自然保护区。2003 年 7 月,中共桃源县委机构编制委员会 发文(桃编发200313 号)批复成立桃源 xx 自然保护区管理处, 为正科级事业单位,归口桃源县环保局管理。2004 年 xx 自然保护 区管理处取得了保护区内全部土地的管理权,并向国务院申报国家 级自然保护区,2006 年 2 月国务院正式发文批准建立 xx 国家级自 然保护区,为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县编委于 21 200
54、7 年 12 月发文(桃编发200735 号) ,批准成立 xx 国家级自 然保护区管理局,并升格为具有行政职能的副处级事业单位,行政 上归口县委县政府管理,业务上明确归口为林业部门管理。常编办 200810 号、桃编发200813 号文件明确了 xx 管理局内设机 构 4 个(办公室、财务科、资源保护科、资源开发科)和下设机构 4 个(沙坪分局、落马洞分局、西溪分局、生态环境研究所) 。桃编 发200813 号文件批复了 xx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职能配置和 人员编制及领导职数。现在 xx 管理局有干部职工 43 人,内设机构 和下设机构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健全。 2.1.4.2 法律地位 x
55、x 自然保护区由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湘政办函2000154 号文件批准为省级自然保护区,2006 年国务院办公厅国办发 20069 号文件确定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2 现状评价 2.2.1 自然生态系统现状评价 2.2.1.1 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 xx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湖南省气温较低、雨水最多、湿度最 大、雾日最长的地区。由于地形复杂,高低悬殊,气候、土壤呈明 显的垂直变化,形成了区内多种多样的独特生态小环境,为各种不 同生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条件。 本保护区是华中低海拔地区现存面积最大、保存较完整的中亚 热带森林生态系统,森林覆盖率为 92.5%,是沅江流域的重要水源 涵养地。距离保
56、护区 10km 的桃花源风景区,以“世外桃源”闻名 中外,在保护区内的 xx、仙池界和牯牛山周围地带完整地保留着 原生性森林植被 2.8 万 hm2,为水溪、澄溪、大洋溪和夏家溪建造一 22 个巨型“蓄水库” ,使它们长流不息,清澈见底,从而为保护区增添 了灵气。 本保护区森林茂密,净化能力强,自然环境受人为活动影响相对 较少,环境优雅而宁静。根据常德市和桃源县环保部门的监测结果 表明,保护区内大气质量、水质的各项指标远优于国家规定的一级 标准,环境质量达到优良。 2.2.1.2 地层古老、地质构造独特 xx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雪峰山脉的余脉,东西向构造明显, 褶皱不断层均衡发育。区内雪峰武
57、陵隆起带的东北端及中生代洞 庭凹陷的西南角,影响较大的构造运动有雪峰运动、武陵运动、加 里东运动和燕山运动。 保护区内出露地层古老,均为元古界的复理石浅变质岩系。区 内地层发育良好,主要出露有元古界冷家溪群、震旦系以及下古生 界寒武系、志留系、中新生界白垩系和下第三系。元古界、下古生 界发育完好;上古界大部分缺失,仅见中、下泥盆系及中、上石炭 系的零星露头;中新生界缺失三迭侏罗系。 总体鸟瞰,呈东西向隆起的脊岭,总的格局具有区域的过渡性, 结构的多层性和侵蚀的深刻性等基本特点。 2.2.1.3 生物资源多样性、稀有性 (1)植物资源 a、蕨类植物资源 据调查,保护区内的蕨类植物有 216 种,
58、隶属于 35 科 79 属, 占湖南已知蕨类物种数、属数、科数的 60.9%、69.8%、74.2%。xx 蕨类植物优势群落是鳞毛蕨科和水龙骨科,它们分别占全区蕨类物 23 种数的 19.0%、15.7%。 b、种子植物资源 xx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种子植物 1860 种,隶属 168 科、768 属,其中裸子植物 7 科 17 属 29 种,被子植物 161 科 751 属 1831 种。 按性状分,区内有木本植物 1011 种、草本植物 1065 种、藤本植物 215 种,因此,xx 是湖南植物区系丰富的地区之一。就木本植物而 言,该地木本植物的科、属和种的数量分别占湖南省木本植物总数 的
59、 78.0%、68.8%和 43.3%。另外,该区植物的分布类型多样,含我 国植物 15 个地理分布区类型中的 14 个。 xx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的原始种类和珍稀种类比例较高。 原始种类如木兰科、八角科、腊梅科、金粟兰科、杜仲科、小檗科、 木通科、大血藤科和五味子科等在区内均有分布,孑遗植物银杏也 分布于保护区内,这表明该区植物区系历史古老。国家一级保护植 物有银杏(ginkgo biloba) 、红豆杉(taxus wallichiana var.chinensis) 、 南方红豆杉(taxus wallichiana var. mairei)和伯乐树 (bretschneidera s
60、inensis)等 4 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有金钱松 (pseudolarix amabilis) 、蓖子三尖杉(cephalotaxus oliveri) 、榧树 (torreya grandis) 、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e)等 23 种。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该地形成了与其他区域不同的特性,主 要表现在多种成分汇集、过渡性明显。xx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 区系既具有丰富的温带成分,又具有浓厚的热带色彩,各类热带成 分共 304 属,热带属数占保护区木本植物总属数的 45.4%;各类温 24 带成分 365 属,温带植物属数占保护区总属数的 54.6%。热带和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讯息化管理在纺织中的应用试题及答案
- 提高国际商业美术设计师考试应试心态的有效策略与试题及答案
- 广告设计师如何形成事业网络 试题及答案
- 柜体装配试题及答案大全
- 把握重要考点2024年纺织品检验员试题及答案
- 2024年纺织标准化管理考核试题及答案
- 护士考试宝典试题及答案
- 多媒体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4年纺织品检验员证书知识体系试题及答案
- 批判性思维在广告设计中的运用试题及答案
- 码头安全生产知识
- 《年产100公斤阿司匹林生产工艺设计》8700字(论文)
- 全屋整装培训
- 《风电安全生产培训》课件
- 常见病用药指导技术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天津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 2025年日历(日程安排-可直接打印)
- 保密法律法规
- 智慧社区平台运营方案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考任务1-国开(NMG)-参考资料
- 踝关节骨折的分型与治疗
- 2024-2025学年广东省深圳市高三下学期质量调研(二模)生物试题试卷含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