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双长公路(双台沟长城镇)旅顺段新建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_第1页
大连双长公路(双台沟长城镇)旅顺段新建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_第2页
大连双长公路(双台沟长城镇)旅顺段新建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_第3页
大连双长公路(双台沟长城镇)旅顺段新建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_第4页
大连双长公路(双台沟长城镇)旅顺段新建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总论1.1 项目背景旅顺口区在2010年被辽宁省政府定位绿色经济区的发展定位,并列入辽宁省“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更被大连市列入特色经济产业区和环渤海海上运输枢纽,还被誉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改革开放的最前沿。在面临着改革开放更加有力的发展机遇下,旅顺口区在将全区划分六大功能区基础上,推出“西部临港新城、旅游休闲度假城、科技创新城、生态宜居城、历史文化名城、花卉之都”。花卉之都坐落在长城镇,按照旅顺口区“政策推动、龙头牵引、重点推进、内联外引、高端发展”的总体发展思路,大力发展高端花卉产业,重点发展生物组培和种苗繁育,全力打造花卉之都,总投资达18.7亿元,其中3个项目

2、已投入生产。目前甘井子区和旅顺口区主要有三条线路连接,旅顺北路、旅顺中路、旅顺南路。随着旅顺、甘井子区域经济的发展,两地间的区域联系越来越密切,相互间的交通往来增长迅速,甘井子区修建了锦双线,起点从锦绣小区开始,经小辛寨子村、大东沟村、郭家沟村、金龙寺村,终点在旅顺和甘井子交界附近双台沟。双长公路(双台沟-长城镇)连接了甘井子区与旅顺口区,是两区之间重要的连接通道。随着旅顺口区、甘井子区域经济的发展,相互间的交通往来增长迅速,目前连接两区的三条公路旅顺北路、旅顺中路、旅顺南路交通承载能力已显不足,本项目的建设将长城镇的花卉与通往大连市的锦双公路相连接,不仅提高了花卉对外的运输效率,同时也加快了

3、长城镇的经济发展。本项目将连接甘井子锦双公路和旅顺口区城进公路、畅达路,是成为连接甘井子和旅顺口区的又一通道,因此本项目是连接甘井子和旅顺口区通道的需求。本工程作为双长公路(双台沟-长城镇)的旅顺段部分,全长1349m,约整个占双长公路(5349m)的2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等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双长公路(双台沟长城镇)新建工程旅顺段在可行性研究阶段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依据国家环境保护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环部令第2号)的规定,该项目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受大连市旅顺口区交通局委托,由我单位大连理工大学承担本

4、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在本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编制过程中得到了旅顺口区环保局、旅顺口区交通局及旅顺口区公路工程建设指挥部等单位的领导、专家和有关人员的大力支持与协助,并提出了积极的建设性建议,为本报告书的完善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在此深表谢意。1.2 评价目的本项目的评价对象是新建工程所有拟实施的建设活动,主要是从保护环境的原则出发,根据工程附近的环境功能特点和环境质量控制目标,对施工和运营过程中带来的环境影响进行全面、科学的论证,以期达到如下目的: 对本项目评价范围内的社会环境、自然生态、环境空气、声环境质量等的现状进行调查、监测与评价,全面了解沿线的环境质量现状,为本项目的预测评价和环境

5、管理提供可靠的基础资料。 通过对本项目在施工期和营运期可能产生的各种环境影响的定性和定量分析、预测,评价其对周边敏感目标的影响程度,为合理选线提供依据。 根据拟建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和范围,提出切实可行的环保措施和建议,并反馈于设计,将工程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降至最低,达到开发建设和环境保护两者协调发展的目的。 结合公众参与,弥补环境影响评价可能出现的疏忽和遗漏,进而使拟建项目的规划、设计和环境及管理更趋完善与合理,力求拟议项目的建设及营运在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方面取得最优化的统一;为项目的生产管理和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为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规划、环保规划提供依据,并给决策者提供协调环

6、境与发展关系的科学依据。1.3 编制依据略1.4 环境功能区划略1.5 评价标准1.5.1 环境质量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执行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及修改清单的二级标准,具体见表1.5-1。表1.5-1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评价因子二级标准限值(g/m3)备注1小时平均24小时平均年平均gb 3095-2012 no22008040so250015060pm10/15070tsp/300200 声环境质量标准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项目红线两侧45m以外、200m以内位于1类区,执行1类标准;公路沿线两侧45m范围内为4a类标准适用区,执行4a类标准。参

7、见表1.5-2。表1.5-2 声环境质量标准类 别昼 间夜 间单位备注1类5545db(a)gb3096-20084a类7055db(a)1.5.2 污染物排放标准 声环境:施工期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标准(见表1.5-3)。 表1.5-3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 单位:leq(db)施工阶段噪声限值昼 间夜 间7055 环境空气:大气污染物执行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见表1.5-4)。 表1.5-4 新污染源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 单位:mg/m3污染物生产工艺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m3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

8、限值沥青烟搅拌4075生产设备不得有明显的无组织排放存在。颗粒物其他1201.01.6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识别1.6.1 环境影响因素识别根据环境污染分析及沿线的区域环境状况,对本项目环境影响进行识别,结果见表1.6-1。表1.6-1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识别表 施工行为环境资源前 期施 工 期运 营 期占地拆迁安置取弃土(渣)路基路面桥涵材料运输机械作业运输行驶绿化桥涵边沟社会发展就业劳务经济旅游农业交通运输土地利用物质资源土质地面水文地面水质水土保持生态环境陆地植被陆栖动物生活质量声学环境空气质量居住景观美学说明: 长期短期影响;涂黑白:不利有利影响;空白:无相互作用。从表中可见本项目建设及营运

9、过程的主要环境问题为:1施工期交通运输的不利影响,施工产生的噪声以及扬尘对沿线居民的不利影响等。2. 营运期交通噪声和汽车尾气对沿线居民的不利影响等。3. 施工期、营运期对生态环境及景观的影响。1.6.2 评价因子筛选根据环境影响识别结果确定评价因子,具体见表1.6-2。表1.6-2 评价因子筛选表环境要素影响因子施工期营运初期营运远期社会环境交通条件、社会经济发展土地利用居民生活质量景观生态景观水土流失量水环境水质声环境交通噪声施工噪声环境空气tsp尾气显著影响一般影响轻微影响通过筛选,报告书中将着重针对施工期和运营期的噪声、大气污染对周边敏感目标的影响进行分析评价;对施工期和运营期本线路产

10、生的社会影响以及景观生态影响进行分析评价;最终根据评价结果提出并论证相应的防治和管理措施。1.7 评价等级、评价范围及评价重点1.7.1 评价等级 环境空气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环境空气(hj2.2-2008)中有关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依据,应选择推荐模式中的估算模式对项目的大气环境评价工作进行分级,公路项目大气污染属于典型线源污染,而估算模式(screen3)仅能对点源、面源和体源进行计算。因此本项目结合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jtj005-96)及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实践经验,同时参考了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jtgb03-2006)中根据环境空气敏感目标规模、路段交通量

11、确定环境空气评价等级的方法。环境空气评价等级的划分根据环境空气敏感目标规模、路段交通量确定,其中符合下列任一条件,评价等级为三级。1) 运营近期交通量小于 20000 辆/日(标准小客车)。2) 运营近期交通量大于20000 辆/日(标准小客车),小于 50000 辆/日(标准小客车),且评价范围内无50 户以上居民区、学校等敏感目标。参照本项目可研报告,近期交通量预测结果为10250辆/日(标准小客车),小于20000 辆/日(标准小客车),因此,确定环境空气评价等级为三级。因此,最终确定环境空气评价等级为三级。 声环境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的规定,声环境影响评

12、价级别的划分是根据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的声环境功能区类别,项目建设前后所在区域的声环境质量变化程度以及受建设项目影响人口的数量确定级别。本项目评价范围内无噪声敏感目标,因此,噪声评价等级确定为三级。 生态环境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规定,生态环境评价等级分为一、二和三级,具体见表1.7-1。表1.7-1 生态环境评价等级影响区域生态敏感性工程占地(水域)范围面积20km2或长度100km面积220km2或长度50km100km面积2km2或长度50km特殊生态敏感区一级一级一级重要生态敏感区一级二级三级一般区域二级三级三级根据现场勘察情况,本项目路线长1.35km,公

13、路沿线主要为荒地、宅基地、温室、果园等生态环境,没有生态敏感地区,并且本工程基本在原有路上重新修建而成,工程施工没有造成濒危物种消失的现象,因此就整体而言,确定本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三级。 地表水环境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的规定,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级别的划分,应根据拟建项目的污水排放量、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受纳水体的规模及水体功能要求等确定,本项目排放的污水主要为施工期产生的生活污水、施工废水以及运营期雨天初期的地表径流,排放量较小(生活污水产生量约1t/d),本项目沿线无任何大型河流、沟渠等,因此本项目水环境评价等级为三级,仅作简单评述。本项目各环境要

14、素的评价等级汇总如表1.7-2所示。表1.7-2 本项目环境要素评价等级汇总环境要素环境空气声环境生态环境水环境评价等级三级三级三级三级1.7.2 评价范围根据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jtj005-96)、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环境空气(hj2.2-200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的相关内容,并结合本项目公路沿线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特征,本次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见表1.7-3。表1.7-3 拟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一览表序号环境要素评 价 范 围1声环境公路中心线两侧各200米以内区域2环境空气公路中心线

15、两侧各200米以内区域3生态环境公路中心线两侧各200米以内区域1.7.3 评价重点根据项目特点和所经地区的自然、社会环境特征,本次评价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噪声环境影响评价、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社会环境影响评述。此外公众参与、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及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等也将在报告书中予以论述。本项目的评价重点为工程营运期交通噪音和汽车尾气对沿线两侧环境的影响以及施工期和营运期的生态影响,提出合理的施工期和营运期污染防治措施。1.8 污染控制目标与环境保护目标1.8.1 污染控制目标 控制汽车尾气污染,保护区域环境空气质量; 控制机动车噪声污染,保护道路沿线村庄不受噪声危害; 保护

16、道路两侧土地利用等生态环境不受危害,控制水土流失影响;1.8.2 环境保护目标项目评价范围内,大部分为荒地、宅基地、温室、果园,没有任何敏感目标。1.9 评价预测时段本次评价主要针对工程的施工期和运营期的近期、中期以及远期。施工期:2013.52013.10 营运期:近期2015年;中期2024年;远期2034年。1.10 评价方法略2 工程概况2.1 地理位置双长公路(双台沟长城镇)旅顺段新建工程起点位于在旅顺口区长城镇附近,向西南穿过沈海高速路,最后到达本项目终点城进路与畅达路交汇处,道路全长1.349公里。本线路图2.1-1 本项目位置示意图(1:1000000)本项目属于双长公路(双台

17、沟长城镇)中的旅顺段部分,双长公路(双台沟长城镇)位于大连市甘井子区与旅顺区交界处,西临土羊高速。路线总体走向由北向南,路线起点与已建成的锦双公路顺接,路线终点城进路畅达路交叉处。本项目连接大连市两个重要沿海城区甘井子区和旅顺口区,增强了相互之间的联系,为区域经济全面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交通保障。项目地理位置图见图2.1-1所示。2.2大连生态科技创新城规划分析略2.3 主体工程概况2.3.1 路线方案走向、建设规模本项目路线属于双长公路(双台沟-长城镇)中旅顺段部分,路线起点在旅顺口区长城镇附近,向西南穿过沈海高速路,最后到达本项目终点城进路与畅达路交汇处,道路全长1.349公里。线路土石方9.

18、8万立方米;挡墙186.2立方米;路面29062平方米;涵洞1道;征地6.357公顷;拆迁电线杆4根,无拆迁房屋。本项目道路全部采用一级公路标准,采用设计速度为60km/h,全线路面宽度为21.5m。路基宽度23m。本项目征地范围内,主要包括用地为果园、荒地、宅基地及温室,无基本农田。2.3.2 道路设计技术指标略2.3.3 路基工程及边坡设置略2.3.4 路面工程略2.3.5 路基路面工程略2.3.6 桥涵工程略2.3.7 排水工程略2.3.8 绿化工程道路景观设计以绿化的景观效应为主,并应兼顾良好的生态效应。利用植物的自然美、形体美、色彩美构筑环境美。把不同花期、叶形的苗木搭配在一起,力求

19、春有花、夏有萌、秋有果、冬有绿,体现苗木的季相变化,增加了景观的观赏价值。人行道内侧设置栽植缸或种植箱,栽植观赏性花卉。靠近河道一侧的绿化密度确保不遮挡透景线。本项目公路两侧绿化带宽度均为3m,计划绿化面积为5880m2。挖方边坡采用叠拱防护加植草。2.3.9 路线交叉工程为了保证公路的使用质量、通行能力和行车安全,通过合理分析确定本项目与张韭线公路等都采用平面交叉。2.4 土石方工程本项目现场施工阶段温室等拆迁约3962m2,根据类比资料可知,砖木结构类建筑产生的建筑垃圾(m3)=拆迁面积0.392,据此可得出本工程房屋拆迁产生的建筑垃圾约为:1553m3。其中废木料等不可做路基填方的物质约

20、25%(约388m3),由废木料回收单位负责清运;可做路基填方的物质约75%(约1165m3)。本项目公路段土石方工程数量表见下。表 2.4-1 公路段土石方工程数量一览表序号工程或费用名称单位数量1总工程km1.3492路基工程km1.3173挖方(自然方)m397948.0004填方(压实方)m324812.0005弃方(自然方)m369167.000本项目有弃方约70332m3,根据双岛湾临港新区29平方公里规划环评报告,双岛湾临港新区场地平整需要大量土方,目前平整场地在同步施工中,项目剩余方量可运至此处。本项目土石方平衡计算参见表2.4-2。表2.4-2 土石方平衡表项目弃方数量拆迁产

21、生方总弃方m3m3m3总计691671165703322.5 交通量预测交通预测是从社会经济发展对交通基础设施需求而提出来的。交通的发生和发展与影响区域社会经济、产业结构及布局有很密切的关系。同理由于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又会使社会经济结构,产业布局发生变化,会引起新的产业得到开发,可以诱增新的潜在交通量。一般项目未来交通量由三部分组成:(1)趋势增长交通量;(2)转移交通量;(3)诱增交通量。本项目交通量预测基年采用2010年的交通量数据,特征年采用2015年、2024年、2034年,交通量增量由趋势交通量、转移交通量、诱增交通量三部分组成。最终本项目交通量预测结果见表2.5-1。表2.5-1

22、交通量预测结果 车/日时段20152019202420292034自然车数量846011336152291748718578折合为标准车1025012766184522118822509本项目交通量预测年限为2015年、2024年和2034年。本项目各评价阶段交通量预测结果如表2.5-2所示。 表2.5-2 评价年限交通量预测结果 车/日时段201520242034自然车数量84601522918578重型车比例26.7%26.7%26.7%2.6 施工方案1.路基、路面工程全线路基施工工程量较大,主要采取机械施工为主,适当配合人工作业的施工方案;路面施工采用机械化作业,主要材料集中供应,混合

23、料和稳定料集中厂拌。2.桥涵工程本项目不含大桥,涵洞的结构形式采用钢筋混凝土盖板涵。2.7 供料单位及预制件厂本线路供料单位及预制件厂均利用现有拌合站及预制件厂,基本情况见表2.7-1,位置见图2.7-1。表2.7-1 拌合站及预制件厂一览表名称位置概况备注旅顺拌合站旅顺口区付家甸村38557.27n121158.32e主要生产设备:沥青混凝土拌和设备sb-3000型1套、sb-1200型1套,60万大卡锅炉1台,500吨贮油罐3个,1000吨贮油罐2个,20吨高温贮油罐2个,15吨导油罐1个,装载机2台。产量:沥青8000吨/年。拌和站采用二级除尘:一级旋风除尘,二级布袋除尘。距离本项目约6

24、km胡家村预制件厂旅顺口区胡家村385247.06n1211036.39e可承接大型桥涵工程的预制件制造,满足本项目的要求距离本项目约14km图2.7-1 拌合站及预制件厂位置示意图(1:1100000)2.8 工程用地及拆迁本项目拟征用永久性占地约6.357公顷,其中包括宅基地、荒地、果园等,无基本农田,路由基本沿着现有路进行。本项目占地类型比例见表2.8-1。本项目占地类型情况见图2.8-1。表2.8-1 占地类型比例表种类类型比例面积(公顷)比例()荒地2.7745.88温室0.3966.23宅基地0.97115.27果园2.2234.92合计6.357100.00 本线路图2.8-1

25、本项目占地类型图(1:80000)2.9 主要工程数量及工期安排2.9.1 工程数量本项目主要工程数量详见表2.9-1。表2.9-1 主要工程数量汇总表内容单位数量建设里程m1349土石方m370332行车道m229062排水工程m3901.79叠拱m25216挡墙m2186.2植物护坡m25880涵洞道1征地公顷6.357拆迁温室m23962平面交叉处2立体交叉处02.9.2 资金筹措及工期安排本项目资金全部来自旅顺口区政府自筹。根据本工程的工程特点和施工条件,结合业主意见拟定建设工期如下:2013年5月开始施工,2013年10月末建成通车。2.10 工程投资本项目路线总里程为1.349公里

26、,总投资估算金额为1463万元,平均每公里造价1085.5万元。详细见投资估算表2.10-1。表2.10-1 本项目投资估算表项目工程或费用名称估算金额(元)各项费用比例(%)建筑安装工程00一路基工程555609137.97挖方2417634路基挖方2417634挖土方402378挖石方1871314挖非适用材料143942填方230035路基填方230035填土方230035弃方1543724排水工程417234边沟417234防护与加固工程947464其他路基防护与加固947464植草护坡209005骨架护坡657627挡土墙80833二路面工程67514094

27、6.14路面垫层71796420cm天然砂砾垫层717964路面底基层126220720cm 4.5%水泥稳定砂砾底基层1262207路面基层125931120cm 4%水泥稳定砂砾基层1259311沥青混凝土面层31202836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面层16271284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面层1493155沥青路面镶边及路缘石391644路缘石391644三桥梁涵洞工程7434365.08涵洞工程743436盖板涵743436涵径5m以内743436四交叉工程3193062.18平面交叉319306五公路设施及预埋管线工程12629208.63安全设施1262920公路基本造价14633161

28、2.11 筑路材料来源及运输条件略2.12 规划符合性分析略3 区域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概况略4 工程污染分析本项目属公路新建项目。主要包括征地、拆迁、土石方工程、路基路面工程、桥涵工程、临时道路、材料的运输、排水工程及绿化工程等。施工流程:图4.1-1 项目产物节点图通过对本项目施工流程及运营情况进行分析,得出环境影响因素识别情况见表4.1-1所示。表4.1-1 环境影响因素识别表项目环境要素影响因素施工期大气环境运输道路扬尘、料场堆存起尘、作业场地扬尘、沥青烟声环境机械噪声、施工车辆噪声固体废物房屋拆除产生的废料、土石方、生活垃圾水环境生活污水、施工废水、雨水、地面径流生态环境土地占用、植被

29、破坏、水土流失社会环境拆迁补偿营运期大气汽车尾气声环境交通噪声水环境雨水冲刷后形成的地面径流生态环境永久占地、景观社会环境社会经济、社区发展、土地利用等风险危险品运输风险4.1 施工期污染分析公路建设的环境问题,主要是施工期和营运期对环境的污染和不利影响,其包括建设工程对土地的占用,工程开挖造成的水土流失对水体、植被、土壤等生态环境的影响;由车辆行驶噪声、施工期机械噪声、汽车尾气、施工扬尘、沥青铺设烟气、施工营地及工程现场产生的污水和生活垃圾对沿线环境造成的影响。4.1.1 噪声污染本项目施工期的噪声主要来源于施工机械,如压路机、装载机、挖掘机等。这些机械运行时在距离声源5m处的噪声可高达76

30、90分贝。这些非稳态噪声源将对周围村庄居民产生不利影响。各类公路工程施工机械噪声值见表4.1-2。桥梁结构建设构成也会产生噪声,此类噪声可类比建筑施工噪声。表4.1-2 常用公路工程施工机械噪声源强序号机械类型测点距施工机械距离(m)最大声级db(a)1装载机5902平地机5903压路机576864挖掘机5845摊铺机5856冲击式钻井机5877自卸车5828吊车5809大型载重车5904.1.2 大气污染本项目施工期的空气污染主要是扬尘污染。筑路材料在运输、装卸过程中有大量的粉尘散落到周围空气环境中;筑路材料在堆放期间由于受风吹会引起扬尘污染。另外,由于本公路采用沥青路面,筑路场地的沥青烟雾

31、也会对周围环境空气产生污染。(1) 施工粉尘根据类似工程实际调查资料,目前公路施工作业环节产生的tsp污染可控制在施工现场50-200m范围内,在此范围以外将符合二级标准。根据类比分析资料,运输车辆引起的道路扬尘在下风向5m处浓度为10.14mg/m3;50m处浓度为1.15mg/m3。施工扬尘在施工场界下风向5m处浓度为2.7mg/m3。(2) 沥青烟本项目在进行路面铺设时沥青摊铺会产生thc(总碳氢化合物)和bap(苯并芘)等有害气体。由于铺设时沥青混凝土在较短的时间内将硬化,其废气的产生量很小,对环境空气的影响甚微。根据类比分析,沥青烟在下风向50m处苯并芘浓度低于0.012mg/m3,

32、thc浓度在0.034mg/m3左右。4.1.3 水环境污染(1)施工机械跑、冒、滴、漏的污油及露天机械受雨水冲刷后产生的油水污染。(2)由于本线路途经较少村庄,施工人员多为当地就近招募,生活污水产生量很少,大部分以无组织排放的形式外排,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污染,项目施工人员按100人计,每人每天产生废水按10l计算,则生活污水产生量约1t/d,建议施工尽量利用长城镇现有设施,集中进行排放。本项目周边不涉及居民集中地区的饮用水水源。4.1.4 固体废物本项目现场施工阶段温室等拆迁约3962m2,根据类比资料可知,砖木结构类建筑产生的建筑垃圾(m3)=拆迁面积0.392,据此可得出本工程房屋拆迁产

33、生的建筑垃圾约为:1553m3。其中废木料等不可做路基填方的物质约25%(约388m3),大部分为可回收的建筑木材、钢筋等,送往废品回收单位处理。可做路基填方的物质约75%(约1165m3)。对于生活垃圾,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量,按0.5kg每人每天,100人计算,日产生量约为50kg,所以在施工营地可设置临时的垃圾桶,并将收集的垃圾定期清运至指定地点,基本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4.1.5 生态影响公路施工期主要生态影响为路基开挖破坏地表植被和植物种类,使区域植被分布面积减少,植被群落分布和植物物种多样性下降,同时动物生境也受到一定不利影响,本项目施工主要影响到的是松树、果树等植被分布

34、;工程施工不可避免地改变地形地貌,扰动原有土体,使土壤松散、搬移和裸露,在一定程度上加剧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降低生态系统功能。施工期影响周边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为噪声和扬尘,采取抑尘和降噪措施后,产生的扬尘、噪声对周边的影响均在可接受的范围以内。4.2 营运期污染分析4.2.1 噪声污染营运期噪声污染主要来源于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其噪声源为非稳态声源。(1)车辆在中低速行驶时交通噪声主要是由车辆发动机、齿轮箱、进出口排放系统和车身震动产生。车速超过50km/h进入高速行驶时,由轮胎与道路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噪声将趋于严重。(2)由于公路路面平整度等原因会使行驶中的汽车产生整车噪声。根据公路交通噪声排放

35、源试验,确定各类车辆在不同车速下的平均辐射声级见表4.2-1。表4.2-1 各类型车的平均辐射声级车型平均辐射声级lw,i(db(a)声级(db(a)大型车77.2+0.18vl88中型车62.6+0.32vm81.8小型车59.3+0.23vs73.1行驶速度按照60km/h计4.2.2 大气污染本项目营运期大气污染物主要为汽车尾气。机动车尾气由三部分组成,一是汽车排气管排出的含有co、hc、nox 等污染物的内燃机燃烧废气,约占总排放量的60%;二是曲轴箱排出的含co、co2气体,约占20%;三是从油箱、气化器燃烧系统蒸发出来的hc 等气体约占20%。本次评价选取排放量较大的no2、co作

36、为评价因子。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本项目运营后近期、中期及远期各类污染物的排放量,见表4.2-2。表4.2-2 汽车尾气污染物排放量时期高峰交通量pcu/h车速km/h污染物g/km/sconox近期2015620601.1060.3816中期20241400600.6710.1998远期20342400600.6500.18724.2.3 废水污染工程营运期对附近水域产生的污染途径主要表现为路面径流,路面径流主要通过路边集水沟、进水井进入泄洪渠和涵洞后流入附近水体,在汽车保养状况不良、发生故障、出现事故等时,都可能泄漏汽油和机油污染路面,在遇降雨后,雨水经公路泄水道口流入收纳水体,造成石油类和

37、cod的污染影响。根据经验监测结果和文献资料,路面污染物浓度见表4.2-3。表4.2-3 路面雨水污染物浓度 单位:mg/l(ph除外)项 目phcodss石油类备注径流2小时内平均值7.41072807.05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略6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6.1 沿线生态环境现状调查6.1.1 沿线生态概况本项目属于双长公路(双台沟长城镇)中的旅顺段部分,双长公路(双台沟长城镇)位于大连市甘井子区与旅顺口区交界处,西临土羊高速。路线总体走向由北向南,路线起点与已建成的锦双公路顺接,路线终点城进路畅达路交叉处。本项目沿线开发程度较低,大部分为荒地、宅基地、温室、果园,没有任何敏感目标。沿线周边无居住

38、人口,无企业分布。本项目线路所在区域尚未平整,评价范围内野生动植物稀少。拟建公路沿线区域属微丘地形,植被以果树、温室作物为主,地表植被覆盖情况良好。本项目沿线地区地带性土壤以棕壤为主。沿线农业以小块分散的果园和温室为主;沿线附近地表水以沟渠为主,无水体分布。6.1.2 沿线水土保持情况项目区域地势西低东高,总体来说,荒地与果园较多,宅基地与温室较少,荒地与果园面积约占沿线区域总面积的80%,且植被分布较广,地面水土保持良好。周边分布的农村平房及果园菜地等,地面植被覆盖率较高,不易形成水土流失。拟建公路沿线地区开发程度较低,路边沿线无企业及居民区;沿线植被破坏程度低,地表植被覆盖程度较好,水土保

39、持情况良好。6.2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施工期间对自然环境造成的非污染性破坏,因施工机械的使用及大量的开挖取土破坏了土体原有的自然结构和水的循环路径,相应地改变了生物的生存环境,影响其生长、活动的规律,阻碍生态系统的发展。二是公路运营后,路体分割生物的生存空间程度加重,使公路附近的动物更容易被汽车撞伤、压死,而且,由于汽车废气、噪声、有害物质的产生,会使生物栖息的生态环境(空气、水、土壤)逐渐恶化,引起生物发育不良,繁殖机能减退,疾病增多,抗病能力下降,从而造成种群数量减少(特别是珍特物种),有时可能会影响整个生物群落。公路新建项目生态环境影响包括施工期

40、和营运期的影响,其影响因素详见表6.2-1。表6.2-1 工程环境影响因素分析时 期影 响 因 素施工期施工对植被的破坏,造成土壤侵蚀新建路基施工扰动土壤,造成土壤侵蚀临时便道和施工营地等临时占地对植被的破坏营运期线路后对景观的影响路堤边坡、路堑重建造成土壤侵蚀线路对区域自然植被破坏的影响6.2.1 土地占用环境影响分析拟建公路属永久性占地,新建线路部分以及临时占地的植被遭到破坏,部分果园以及宅基地、温室等被侵占。本项目拟征用永久性占地约6.357公顷,其中包括荒地2.77公顷、宅基地0.971公顷、果园2.22公顷,温室0.396公顷,无基本农田。其中荒地和果园所占比例最大,分别为45.88

41、%和34.92%。本工程临时占地选用时主要使用沿线荒地,占地时间约为五个月,工程完工后恢复其原来的土地功能。占地主要用于施工营地建设、材料堆场用地及施工过程用地等,总占地面积约为1200m2。根据本项目周边环境特点,施工营地将利用长城镇现有废弃房屋,道路两侧废弃土地作为临时堆场。本项目线路所占用的各类土地面积在当地仅占较小比例,上述占地不会对当地生态功能产生明显影响。6.2.2 水土流失影响分析略6.2.3 植被破坏影响分析本工程的建设,会使沿线的各类植被遭到破坏,占用宅基地,温室、果园等。按照环境补偿的原则,应在公路建设过程采取绿化措施以补偿原有的环境功能。本项目砍伐树木及占用温室的数量见表

42、6.2-4。表6.2-4 植被损失数量表项目数量备注果树2220棵果树占地10平方米/棵温室3962平方米折算成菜地根据相关文献资料,植被绿量换算系数见表6.2-5,植被绿量损失见表6.2-6。6.2-5 植被绿量换算系数项目绿量换算系数1m2茂密草地1.01棵生长5年以上的刺桐 171m2花坛0.71株大灌木或乔木1.51m2墙面垂直绿化0.61m2菜地(半年种)0.21m2稻田(一季稻)0.4表6.2-6 植被破坏“绿量”损失一览表序号植被破坏量绿量换算系数绿量损失(eq)1果树2220棵1.533302温室3962平方米0.2792.4合计4122.46.2.4 农业损失影响分析略6.2

43、.5 生态环境影响结论略7 环境影响预测评价7.1 声环境影响评价7.1.1 施工期声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噪声预测施工噪声可近似视为点声源处理,其衰减模式如下: lp=lpo-20lg(r/ro)式中:lp距声源r米处的施工噪声预测值,db(a); lpo距声源ro米处的参考声级,db(a);rolpo噪声的测点距离(5米或1米),m。 施工期主要噪声源有施工机械如运输车辆、筑路机械以及钻孔设备等。 施工噪声预测结果及分析(1)预测结果运用上式对公路施工中施工机械噪声的影响进行预测计算,其结果如表7.1-1所示。表7.1-1 各种施工机械在不同距离处的噪声预测值机械名称噪声预测值db(a)5m1

44、0m20m40m50m60m80m100m150m300m装载机90847872706966646254平地机90847872706966646254压路机86807468666562605749挖掘机84787266646360585547摊铺机85797367656461595648冲击式钻井机87817569676663615953自卸车82767064626158565448吊车80746862605956545246大型载重车90847872706966646254(2)施工期噪声影响分析公路工程建设施工工作量大,而且机械化程度高,由此而产生的噪声对周围区域环境有一定的影响。相对营运

45、期而言,建设期施工噪声影响是短期的、暂时的,而且具有局部路段特性。根据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不同施工阶段作业噪声限值为:昼间70-75db(a),夜间55db(a)。从表7.1-1可知: 昼间施工机械噪声在距施工场地40m处和夜间距施工场地300m处符合标准限值。本项目施工场地200m范围内没有任何敏感目标,因此不会对周边产生噪声影响。 施工车辆在运输物料或者土石方的过程中,会对运输路线沿线周边的居民产生一定的影响,建设单位应在运输车辆加盖篷布,将对沿线居民的影响降至最低。上述污染属于短期可逆的,在施工期结束后将消失。7.1.2 营运期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采用cadna

46、/a软件进行预测分析。(一) 预测方法:1、公路交通辐射声级式中:根据公式(2)求出的平均声级;对不同的最高限速度修正; 对不同道路表面的修正;对道路坡度的修正。a 平均声级:mean level 条件:水平距离25m,光滑沥青道路表面,限速100km/h,坡度2.8吨)。b 速度修正:对于不同于100km/h的限速进行修正。式中:汽车的限速(30km/h-130 km/h);卡车的限速(30km/h-80 km/h);,汽车和卡车每小时平均辐射声压级。c 不同道路表面的修正按照表7.1-2进行道路表面的修正(根据德国标准rls-90)表7.1-2 不同限速下的修正值(单位:db(a))道路表

47、面类型30 km/h40 km/h50 km/h1光滑沥青、混凝土沥青0002混凝土1.01.52.03光滑表面3.02.53.04其他3.04.56.0d 对于道路坡度的修正 当5%时 当5%时式中:g为车道沿其行驶方向的坡度。2、计算预测点噪声级a 公路的平均噪声级对于多车道公里,可按照在最外部的两车道上方0.5m处假设两条线声源进行计算,这两条线声源单独进行计算,然后进行能量叠加。式中:近距离最外部车道平均声级; 远距离最外部车道平均声级。对于单车道公路,近距离车道和远距离车道可视为同一车道。b 一条车道的平均噪声级一条车道沿车道方向划分为i个小段,声源发射点位于每个小段的中心处上方0.

48、5m,每小段的长度不应超过0.5(为声源发射点和预测点之间的距离),每一小段的平均声压级的计算方法将在下面提到,总的是:c 一条车道的每一小段的平均声压级的计算方法式中:按照式(1)计算每一小段的辐射噪声级;:不同小段长度的修正;:空气吸收和距离衰减;:地面吸收和气候影响修正;: 地形和建筑物修正。1)空气吸收和距离衰减式中:声源发射点到预测点间的距离。2)地面吸收和气候影响如果有屏障3)地形和建筑物式中:由车道两边的平行墙而引起的多次反射的修正;:按照公式(10)进行屏障修正。4)屏障如果障碍物位于声源和预测点之间,计算中将考虑屏障引起的衰减。式中:a:声源发射点到第一个屏障的距离;b:预测

49、点到最后一个屏障的距离;c:屏障间的距离;s:声源发射点与预测点间的距离;kw:气候修正。(二) 营运期噪声预测参数本项目根据地形地貌设置模型参数,预测各敏感点近地面1.2m处噪声影响,预测范围200m。本项目预测模型公路参数见表7.1-3。表7.1-3 全路预测参数一览表时段201520242034自然车数量84601522918578重型车比例26.7%26.7%26.7%预测时期汽车交通量pcu/日重型车比例公路等级路面宽度近期(2013年)846026.7%一级21.5m中期(2020年)15229远期(2028年)18578 (三) 营运期噪声预测结果略7.2 环境空气影响评价7.2

50、.1 施工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对工程施工区域附近环境空气质量的污染,主要来自以下方面:(1)施工活动中产生的扬尘;(2)路面铺浇沥青等产生的沥青烟气。具体分析如下:7.2.1.1 施工期扬尘影响分析在项目的施工期,工程拆迁、施工场地作业、材料运输、装卸和堆存物料等环节都有扬尘发生,其中最主要的是运输车辆道路扬尘和施工作业扬尘。本项目周边200m范围内无任何敏感目标,对周边环境产生的影响较小。(1)工程拆迁扬尘由于道路建设,需要拆除用地范围内的一些建筑物,在这个过程中,将会造成工程拆迁场地附近区域环境空气中tsp含量增高,从而对周围环境空气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本项目共计拆迁房屋3962m2。根据对建筑场地的类比调查,施工现场扬尘日均浓度约2.7mg/m3,超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要求,影响范围为下风向150m左右。根据敏感点识别,本项目周边200m范围内无任何敏感目标,因此拆迁扬尘会对周围产生影响较小。但是建设单位拆迁工程应选择在无风或小风的天气进行作业,并及时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