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G桩设计计算.doc_第1页
CFG桩设计计算.doc_第2页
CFG桩设计计算.doc_第3页
CFG桩设计计算.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CFG桩设计计算1、桩身材料和配比设计1.1桩身材料水泥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细骨料、低强度等级水泥石子2 050mm 石屑2. 510mm 水1.2桩体配比石屑率 | = G1 /(G + G2)合理石屑率 (0.250.33)G1单方混合料中石屑用量(kg/m3) G2碎石用量 混合料28天强度R28与水泥强度和水灰比:R28 = 0.366FC(存 0.071)混合料塌落度按3cm控制,水灰比和粉灰比:W/C= 0.187+ 0.791F/C混合料密度:2.1 2.2t/m1.3桩体强度和承载力关系1.3.1复合地基承载力设计初步设计:1“吠+b(1一m)fsk式中fspk 复合

2、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m面积置换率;Ra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kN );2 Ap桩的截面积(m );B桩间土承载力折减系数,宜按地区经验取值,如无经验时可取0.750.95,天然地基承载力较高时取大值;fsk 处理后桩间土承载力特征值(kPa),宜按当地经验取值,如无 经验时,可取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sk取值:非挤土成桩:可取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挤土成桩-一般粘性土 fsk取1.1-1.2倍的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塑性指数小、孔隙比大时取高值。不可挤密土,施工速度慢,fsk = f ak;施工速度快,现场试验fsk。挤土效果好的土,现场试验。其二:fspk = x1+ m(n -

3、 1)fsk式中:x-桩间土承载力折减系数,一般取 0.8; n-桩土应力比,10-14。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单桩载荷试验: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安全系数2nRa= Up? qsili + qpApqsi、qp 桩周第i层土的侧摩阻力、桩端端阻力特征值f=11.3.2沉降计算一、分层总和法当荷载不超过复合地基承载力时,复合地基的沉降:./、nhVchn2 VPoj s= s+ $ = ys (邋h +hj)i = 1 Esij = 1 Esj式中:$-加固区压缩变形;S2 -下卧层压缩量;n1 -加固区土的层数;n2-下卧层土的层数;Vdsoi -桩间土应力ds。在加固区第i层土产生的平均附加

4、应力;Vpoj -荷载P0在下卧层第j层土产生的平均附加应力;Esi-加固区第i层土的压缩模量,该层天然地基压缩模量的Z倍,spk /Esj -下卧层第j层土的压缩模量;hi,hj-土的分层厚度;Es =AiEsiys-沉降计算经验系数,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表 535 变形计算经验系数Es (MPa)2.54.07.015.020.0ys1.11.00.70.40.2注:Es为变形计算深度范围内压缩模量的当量值,应该下式计算:式中 A第层土附加应力系数沿土层度的积分值;Es 基础底面下第i层土的压缩模量值(MPa),桩长范围内的复合土层按复合土层的压缩模量取值。二、复合模量法 荷载Po不大于复

5、合地基承载力时,s= Si + S2 = ysS= ys(邋VpLhi +VpoL h)i= 1 ZEsii= n+ 1 Esi1.3.3设计参数1、桩径d350 600mm2、桩距s桩距宜取35倍桩径为宜,参考桩距选用表一一一挤密性好的土可挤密性土不可挤密性土单、双排布桩的条基(3-5 ) d(3.5-5 ) d(4-5 ) d含9根以下的 独立基础(3-6 ) d(3.5-6 ) d(4-6 ) d满堂布桩(4-6 ) d(4-6) d(4.5-7 ) d根据承载能力确定桩间距离的方法。首先根据地质条件确定桩长、桩径,然后根据桩长、桩径计算单桩承载力 Rk,即卩R k =Iff / i11= 1根据计算得到的R以及推算面积置换率m,得式中:a -桩间土强度提高系数;卩一一桩间土承载力折减系数 桩距:CFG桩布桩按正方形布桩。3、桩长l由 Ra =轾|pl ab (1- m)fak Ap/m 求得 Ra;将Ra带入Ra =桫p? qsih + qpAp三k求得桩长。4、桩体强度由Ra和桩断面面积 Ap,计算桩顶应力为:s p = Ra / Ap桩体强度标号一般取桩顶应力3倍即可,feu 3 3s5、褥垫层设计(1) 材料中砂、粗砂级配砂石或碎石等,最大粒径不大于30mm。不宜采用卵石。(2) 铺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