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实录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实录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实录师: 哪位同学说说苏轼?生:苏轼是宋代词人。生:苏轼是八大家。师:应该说是八大家之一。哪八大家?说说。生:苏洵、苏辙生(插话):欧阳修、王安石生(插话):韩愈、柳宗元、曾巩。师:他们是什么方面的八大家?生:文学。师:当然是文学方面,他们应该是方面的八大家。师:他们谁是唐代,谁是宋代?生: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剩下的是宋代。师:回答不错。师:念奴娇赤壁怀古,看看“念奴娇”和“赤壁怀古”,哪个 是题目?生:“赤壁怀古”是题目。师:题目和词牌,哪个与内容相关?生:题目与内容相关。师:看看注释,这首诗是苏轼在什么境况下写的?生:这首词是苏
2、轼贬官为黄州(现在湖北省黄冈县)团练副使时 游赤壁时所作。师:也就是说,是苏轼在人生的得意还是在失意时所作?生:失意时。师:请一个同学把全词读一下。(一生读)师:读的非常流畅。可是有个字读错了。生:“羽扇纶巾”的“纶(gu 6)”,他读成I un 了。师:另外,我提点意见,还应该读出点气势。(示范第一句)“大 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师:(故意说)这一句的意思是一一滚滚的长江水一直向东流去, 大浪淘洗尽了千百年来江水中的风流人物。生:不对吧?师:怎么不对?生:“浪”应该是比喻吧?师:比喻什么?生:比喻时光。师:对了。这里不能把浪解释为江水中大浪,应该是时光。你还知道用水比喻时光的句子吗
3、?比如孔子曾经说过的,“子在川上曰 生:“子在川上曰,逝如斯夫”。师:苏轼劈头一句,非常有气势。江,直接用一个“大”字来修饰,有一种横空而来的磅礴气势。这句,很少有人能够比,能够写得出来。苏轼只这一句就成了千 古名句,想起苏轼,我们就想起这句“大江东去”。如此的气势、如此的磅礴,让我想起了李白的一句,写黄河的,一- 生:“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师:二者是一样的,都是大气磅礴的。苏轼和李白都不是“人”, 我是说,他们不是凡人。他们都是“仙”。生:李白叫诗仙。师:李白或者叫谪仙,天上下凡的。苏轼叫坡仙。只有仙人才能 写出如此超凡脱俗、鸟瞰大地.。这两句似乎很熟悉,(唱), “滚滚长江东
4、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学生响起了掌声。)生:是三国演义的插曲。师:是片头曲。这段歌词就在小说三国演义的开篇。大家看 看,这两句,跟苏轼这两句几乎完全一样,“滚滚长江东逝水”就是“大江东去”,“浪花淘尽英雄”就是“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一 样不一样?生:一样!师:一样呀,好,那么,咱们就用三国演义的这两句来代替、 来改写苏轼这两句吧,看看行不行。把“风流人物”换成“英雄人物”, 大学觉得可以不可以?生:可以!师:你说说,为什么可以,道理是什么?生:“风流人物”就是“英雄人物”,都是杰出的、有成就的人物。 师:大家是否同意他的意见。生:同意!师:我不同意!我觉得,如果“风流人物”就等同于“英雄人
5、物”, 那么,苏轼何必不干脆用作“英雄人物”呢。生:可能出于音律考虑吧!师:读一读,“英雄”和“风流”,分别是几声?生:都是一声和二声。师:音律上一样,苏轼就是不用“英雄” ! 一定有原因。生:“风流人物”与“英雄人物”就是不一样.!师:反正就是不一样。(生笑)(在苏轼的心中“风流人物”就是不同于“英雄人物”,究竟怎 样不同,我提醒接着往下看)师:“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这里已经把前三个小句 子具体化了,怎么具体化的?分别看看。生:“大江”具体化为“故垒”,生:“千古”这里具像化为“三国”,生:“风流人物”这里具像化为“周郎”。师:如果说,前面是大场景、远景,而这里就是 生:是小场景
6、、近景了,如同镜头拉近了师:“故垒”是“旧战场”,“赤壁”就不是周瑜跟曹操打仗时的 那个赤壁了。那个“赤壁”在哪里?生:在湖北蒲圻。师:那么,也就是说,苏轼游览的不是真赤壁。不是真赤壁,苏 轼还怀想什么古人呀,这不有点做伪吗?不对,实际上,苏轼是知道 他所游览不是真正的赤壁的,“人道是”三个字就特意说明“是人们 说”,不是“我以为”。师:大家再考虑,这个地方能不能改成“周瑜赤壁”?生:不能,“周郎”给人一种年轻的感觉。师:“郎”字,显得特别年轻潇洒。大家再想想,人名与地名相 提并论,即“周郎赤壁”,有什么特别意义吗?赤壁在赤壁之战之前 闻名吗?不闻名。生:赤壁是因为周瑜才闻名的。师:反过来说呢
7、?生:周瑜因为在赤壁指挥了赤壁大战,才名垂千古的,是赤壁让 周瑜留名的。师:非常好。那么,“赤壁”是一种什么景观呢?接下来就进行 具体描写了。我们一起来读、背。生:“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师:大家考虑,这三句分别是从什么角度来写的?譬如,“乱石穿空”是从形角度写的,写出了石头那种奇形怪状,那种参差交错。 只有这样来写石头,才能写出战场的景观特点生:“惊涛拍岸”是从声音的角度来写。师:“惊”的怎么写?只有知道繁体字才知道这个“驚”的意义, 这里是“驚馬”的意思,如惊马一样的波涛,拍击着岸边,非常凶猛, 非常暴烈,翻江倒海,这是一江怒涛。考虑,这两句分别从什么视角来写的。生:“乱石穿空
8、”是仰视,“惊涛拍岸”是俯视。师:一个往高处写,一个往低处写。而“卷起千堆雪”是往深处写,写颜色。穿空、惊马一样的波涛、浪花如雪,都是往极处写。这样,由岸边到江面,由江面到大江深处。“赤壁”古战场的雄伟、壮丽、波澜壮阔的画面就形成了。所以,紧接着一句一一“江山如画”是对前三句的概括,“一时多 少豪杰”是对下阕写人的开启。“如画的江山”是一个舞台,是风流人物活动的一个舞台,在某 种程度上,是如画的江山蕴育、塑造了风流人物。“一时”,指的当然 是三国这段时期,而下片就集中笔墨描绘周瑜。上片描绘了一种雄奇壮丽的景观,下片主要塑造的是周瑜这个人。我们还是把上片一起来背诵一下。要读了豪情,读出气势。(接
9、着)再试着朗读、背诵下片。师:试着修改一下原词,“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 ,我们能 否把“公瑾”换成“周郎”,能否把“初嫁”换成“出嫁”。生:不能换。公瑾是字,这里带着尊敬的态度去写生:而且再用“周郎”就与前面重复了。生:初嫁,是刚刚出嫁,而“出嫁”贝假有这种刚出嫁的意思。师:有句话,新婚新婚燕尔!这里就突出强调小乔的年轻,刚刚嫁给周瑜,周瑜还在度蜜月呢!(学生笑)师:如果用“出嫁”,那就体现不出是小乔,而是老乔了。(学生 更笑得欢)可是,我要告诉大家,这里,苏轼是真的“错”了,在指 挥赤壁之战的时候,小乔并不是刚刚嫁给周瑜,而是已经嫁给周瑜十 年了。赤壁之战是建安十三年发生,而小乔嫁给周
10、瑜是建安三年。已 经真的不是小乔,的确是老乔了。生:啊!(学生惊讶)师:大家主要考虑一下,此处,苏轼恐怕不是真的不知道小乔已经嫁给周瑜十年了,那么,苏轼为什么非得那样写不可呢?生:是不是还是强调周瑜仍然沉浸在热恋当中。(学生大笑)师:情感如火,十年依然,十年不减。(学生还笑)这种理解,贴近但是不准确。其实,苏轼这里是故意为错,有意如此去写。大家是否忘了开头 我提的4个字,为什么苏轼偏偏用“风流人物”,而不用“英雄人物”。生:我知道了。“风流人物”就是跟美女与英雄有关,是用美女 来陪衬英雄吧,说明周瑜是特别懂得情感的,是懂得爱情的。(有学生又笑)师:这就对!师:在苏轼心目中,只会冲冲杀杀的,不能
11、算作“风流人物”,“风流人物”须得有儿女情长。正如刚才同学所说,懂得感情,懂得 爱情,他不仅仅是勇武有力“风流人物”不但要有武胆,还得要有柔 肠。如果说,美女陪衬英雄,也不能说错。所以,苏轼这里故意把建安十三年的赤壁之战, 跟十年前的周瑜 的燕尔新婚放在一块来写,突出自己所敬佩所向往的周瑜“风流人物” 那“儿女情长”的一面。“英雄人物”似乎只让人们想到了英勇顽强、刚毅果决、坚忍不拔,那样一种豪气,一种气概。就如同词中四字写英雄气概英雄气概。 生:“雄姿英发”。师:是。“雄姿英发”描写的又是风流人物的另一面,即英雄气 概的一面。那么“羽扇纶巾”说的是“风流人物”的哪一面呢? “羽扇纶巾” 实际不
12、是武将的装扮,而是文臣的装扮。生:是不是说周瑜有文采的一面?师:说正是!这里表面上写周瑜的外在装扮,其实以此来写周瑜 智慧与聪明的一面。如果说,前面两句“雄姿英发”和“小乔初嫁了” ,写周瑜既有 刚,又有柔的话,那么,后面两句,“雄姿英发”与“羽扇纶巾”,就 是写周瑜什么呢?生:既能武,又能文。师:好。同学们,这样,我们就已经把“风流人物”解释清楚了。 苏轼心目中所敬仰、所向往的,就是要做周瑜那样的刚柔相济、文武 双全“风流人物”!大家再拓展开想想,我们在哪里,还曾经学过“风流人物”? 生:在初中,学过毛泽东的沁园春雪里面有“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师:大家想想,毛泽东里的“风流人物”,能不
13、能这样理解? 给大家一段时间,回忆一下毛泽东的原词,认真对比二者提到的“风流人物”是否一样。其实,这就是一种研究性学习,大家可以试 一试,不怕说错,只要认真思考,大胆发言。(约两分钟后,有学生举手)生:“风流人物”,都不能解释成一般理解中的“英雄人物”,那 样解释,都是一种简单化。毛词中的“风流人物”,当然不能等同于苏轼词中的“风流人物”, 毛泽东的词中的“风流人物”有一定的政治意义,是指才能出众、品 格超群、对历史发展有巨大影响的杰出人物。 毛泽东在词中也列举历史上的“唐宗宋祖,略输文采” “成吉思汉,只识弯弓射大雕”, 说他们够不上“风流人物”,也就是说,他们这些人是“武”有余而 “文”不
14、足,只有武略,而缺少文韬。所以,毛泽东才说“数风流人 物,还看今朝”。师:老师非常同意你的见地!师:接下来,苏轼仍然围绕着周瑜进行细致描写,“谈笑间,檣橹灰飞烟灭”,如果说前面几句属于正面描写的的话,那么,这一句 就应当属于生:是侧面描写。用“檣橹灰飞烟灭”来衬托他的指挥艺术。师:这么说,这句还有衬托对比啦?生:“谈笑间”与“檣橹灰飞烟灭”就是对比。前面十分轻松, 跟玩似地,后面就出现了那么强烈的效果。师:跟大家的讨论,很长见识。(我突然想到一个决定:剩下的下面几句话,就交给大家自己讨 论辨析。)(下面的几句是“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还有刚才的“檣橹灰飞烟灭”,存在着争论,我把学 术界的一些争论的观点公布给大家。我提醒大家认真思考,择善而 从,能够展开交锋和争论。第一,由于版本不同,“檣橹”有的版本作“强虏”。这两个词, 你觉得哪个更好?第二,“故国神游”,“神游者”是谁?周瑜还是苏轼?第三,“多情应笑我”,这句怎么理解?存在两种理解:一种理解是,“应笑我多情”,即苏轼在人生失意、人生低潮、年 华老大的时候,还怀想什么“风流人物”,太多情了,也就是说,是 苏轼“多情”。第二种理解是,“多情应笑”后面应当是逗号,“我”应当归属下 面,形成“我早生华发”。“多情”实际是“多情人”,“多情人”指的 是“周瑜”。第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xx市供热管网建设工程施工方案
- 2025福建福州闽侯县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第二批招聘工作人员6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水库水体自净能力提升技术方案
- 2025山东日照海洋文化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拟聘用人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应急医院施工过程质量监控方案
- 燃气设备的定期检修与更新方案
- 2025年福建历史会考真题及答案
- 风电场进场物流与运输管理方案
- 储能电站负荷调节方案
- 滨海社区考试真题及答案
- NB∕SH∕T 0981-2019 防水材料用沥青
- 2025年6月黑吉辽蒙高考地理真题完全解读
- 人教版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阿长与山海经
- 智慧学习环境构建-洞察及研究
- T/CECS 10214-2022钢面镁质复合风管
- PCS-9661C变压器非电量保护装置说明书
- 5000头母猪设计方案
- 2025年上海奉贤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新农村太阳能路灯照明设计方案
- 租赁共同经营协议模板
- 豫南黑猪DB41-T 590-2009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