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专题复习——修辞方法(上)_第1页
中考专题复习——修辞方法(上)_第2页
中考专题复习——修辞方法(上)_第3页
中考专题复习——修辞方法(上)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考专题复习修辞方法(上) 中考专题复习修辞方法(上)中考专题复习 修辞方法 (上)中考专题复习 修辞方法(上) 江苏省高淳县德圣中学 李翠明 知识网络 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辨析、运用的修辞格有:比喻、拟人、 夸张、排比、反复、对偶、设问、反问等八种,教材中常出现的修辞 格还有借代、引用、反语等。对要求掌握的修辞格,首先要熟记其定 义、理解其要点。 1、比喻: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熟知的事物来 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即打比方。作用:能将表达的内 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用浅显常见的事物对 深奥生疏事物解说、帮助人深入理解。比喻的三种类型:明喻、暗喻 和借喻

2、。 2、拟人: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 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作用: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3、夸张: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夸张或缩小。作用:揭 i 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4、排比: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联的三个以 上的句子或成分排列在一起。作用: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 5、对偶: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 子,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作用: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 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 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6、反复:为了强调某个意思,某种感情,

3、有意重复某个词语或 句子。反复的种类:连续反复和间隔反复。连续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 间隔。间隔反复中间有其他的词语。 7、设问: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 答。作用: 提醒人们思考,有的为了突出某些内容。 8、反问:无疑无问,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 反问表否 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 9、引用:引用现成的话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分直接引用和间 接引用两种。 10、借代:用相关的事物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种类:特 征代事物、具体代抽象、部分代替整体。 11、反语: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或句子表达本意,以按说反话 的方式加强 表达效果。有的讽刺揭露,有的表示亲密友好的

4、感情。 这些修辞中,考查的最多的是比喻。不要把有“像”、“好像” 的句子都看成比喻句。多数情况下,像“、“好象”、“仿佛”表示比 喻,但是要注意以下几种情况不是比喻: (1)表示比较的。如:他长得很像他哥哥。 (2 )表示推测、揣度的。如:他刚才好像出去了。 (3)表示例举。如:本次考试很多同学的进步很大,像张昊、 李疏桐等等。 (4 )表示想象。如: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 梨儿。 考场回声 从近几年的中考试题来看,修辞方法类的试题主要考查辨析和 使用常见修辞方法的能力。其考查方式由选择题为主体变为选择题主 观题并存,而且主观题有逐步加大的趋势,更多地结合语言环境进行, 把它当作

5、一种的实际演练。所以,在复习中重点注意把修辞与句子理 解、表达效果结合起来。 从题型分析看:有对修辞手法的辩识选择题,包括一种或多 种方法的辩识。解答时,要求考生能透彻了解八种修辞手法各自的特 点,尤其注意区别清楚容易混淆的几中修辞手法, 如比喻与非比喻的 区别,设问与反问的区别,排比与反复的区别等。有对各种修辞作 用的理解、分析、判断题。解答时,除了抓住各种修辞的本质特征去 辨析外,更重要的是结合句意进行理解,不仅要分析修辞对描述对象 的表现效果,还要体会出作者的思想、意图。有的还要结合课文内容 去把握。还有修辞手法的实际运用题(包括主观题和客观题),其 中主观题越来越受到命题者的重视。如提供带有某种修辞手法的情 境,用规定的方法拟写句子。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近几年来出现在各地中考卷上的关于修辞这 一知识点的考题: 2004四川泸州卷 下列各句所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对偶) B. 皇帝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他的时候总 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夸张) C. 你这样一个人玩耍,不也有点寂寞吗?(设问) D .春月是一只青春鸟,驮着幽幽夜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