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河南省郑州47中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 第I卷(试题卷) 注意事项:本试卷分第I卷(试题卷)和第n卷(答题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考生务必将姓名、 班级、考号写在答题卷的密封线内;试题答案全部写在答题卷 上。 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 1.5分,共60分) 1. 鸦片战争后,我国东南沿海农业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主要“新”在 A. 东南五口开放后,引进了许多农业新品种 B. 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出现了近代化大农业 C. 鸦片战争后,东南沿海地区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大大提高 D. 由手工劳动向机器生产转化,传统耕作方式出现了质的飞跃 “a玉啊卜着字胡塑
2、 2. 右图反映的事件 A. 导致了 “西学东渐”的出现 B. 使外国传教士开始充当列强侵华的帮凶 C. 便利了外国传教士到中国内地进行不法活动 D. 使中国人民反洋教斗争进入高潮 3. 据记载,江南制造总局的工人1867年的收入,是同 一地区农业劳动力或苦力收入的4-8倍。这一现象可 以理解为 A. 民用企业利润丰厚,工人福利待遇较好 B. 官方重视军事工业,工人收入相对较高 C. 招募的工人多来自西方国家,收入自然较高w D. 民族资本家为笼络工人,提供相对丰厚的报酬 4. 有人说洪秀全和曾国藩的斗争是“耶稣与孔子的斗争”。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洪秀全建立太平天国B.洪秀全拜上帝教,曾国
3、藩中体西用 C.曾国藩建成了一批民族资本主义企业D.曾国藩使汉人重掌地方大权 5. 梁启超认为,“四十年来,中国大事,几无一不与李鸿章有关系”。下列事件与李鸿章 无关的是 创办湘军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中创办海军 中日甲午战争爆发避战求和戊戌变法出卖维新派 A. B. C. D. 6.1881 年12月花图新报载:“中国之设电线(电报线)也,始于同治十二年,由上 海达吴淞,长三十余里,接连海底电线。至中国自设之电线,则于同治十三年, 由福州城内通至制造局, 长三十六里。其经费出自中国,操持仍属西国。后因台湾有 事,力筹防御,电线公司请于闽督光绪七年,将造电之物料,运至台湾。自台湾 府城直达大
4、高(地名),约百里,皆电报局学生经办,无西人襄助。”从此段史料中可 得出的正确历史信息有 有线电报进入近代中国最早是在上海,由外国人创办 中国最初架设电报线时需要外困人技术上的帮助 近代中国完全由中国人自主创办的有线电报最早出现在台湾 台湾架设电报线最早是出于军事目的,而非民用。 A. B. C. D. 7.19世纪末,下列人物主张向西方学习,对中国社会进行最彻底变革的是 A. 李鸿章B.康有为C.孙中山D.李大钊 8.1990年6月,在湖广总督张之洞、两江总督刘坤一的支持下,上海道台余联沅等与 。因为这件事发生时 B.慈禧太后对外宣战 D.南方出现分裂倾向 .五大臣在考察报告中提到德国时说:
5、 故国民皆有尚武之精神,即无不以服从 盖其长处,在朝无妨民之政, 材料反映五大臣对德国政治制度的态度 各国领事签订东南互保章程,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 均归各督抚保护。”有人感叹“南北判若两家” A. 义和团提出“扶清灭洋”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 9.清朝末年,清廷派遣五人臣出使西洋考察政治 德国保留了军国主义和专制主义传统且成为强国,这是清王朝向往的 让国民尚武、“无不以服从为主义”,有违中国传统礼教 国民享有参政权利“有独立之心”,不利于加强专制统治 德国用武力实现了国家统一和富强,并在一战中取得主动 以下对造成这种局面的相关 “德国以威定霸立国之意, 专注重练
6、兵。 为主义。其人民习俗,亦觉有勤俭质朴之风, 而国体自尊;人有独立之心,而进步甚猛。 ” 是 A. B. 否定, C. 否定, D. 赞赏, 10. 民国初年,政局动荡,中央政府失去对地方的有效控制。 因素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B. A. 武昌起义后各省宣布反清独立B.民国初年中央政权内部斗争激烈 C.帝国主义列强加紧对中国争夺D.民主共和观念冲击君主专制思想 11.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对某事件这样评价:“在其开始,是共产主义的知识分子、 革命的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他们是当时运动中的右翼)三部分人的统- 战线的革命运动。它的弱点,就在只限于知识分子,没有工人农民参加。但发展到六 三运
7、动时,就不但是知识分子,而且有广人的无产阶级、 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参加, 成了全国范围的革命了。 ”这一事件指 C.国民大革命 D.一二九运动 A. 新文化运动B.五四运动 1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参议院有弹劾总统的权力,这主要表明 A. 行政权受到制约B.国会行使立法权. C.临时大总统没有权力D.参议院行使司法权 13. 近代史上的北火开民主风气之先,人才荟萃,其中尤以属兔的三名教授闻名中外。俗 称“老中小三只兔子”:大兔子是蔡元培,中兔子是陈独秀,小兔子是胡适。胡适曾 俏皮地说:“北大是由于三只兔子而成名的。”据此判断下列选项有误的是 A. 大兔子:191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采取“兼容
8、并包”方针,使北大学风焕然一新 B. 中兔子:在上海创办新青年,最早提比“德先生”和“赛先生”的口号 C. 小兔子:提倡白话文,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文学革命由此开始 D. 三人所倡导的新文化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并成为成功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 14. 我国近代最早含有“奖励技术发明,兴办新式学校”内容的社会改革方案是 A. 资政新篇 B.定国是诏C. 钦定宪法大纲 D.变法通议 15. 观察两组数据。第一组:鸦片战争之后短短的几年,据估计英国输华商品比战前增加 了 3.5倍,其中棉纺织品增加了4倍多。第二组:1855年以前时的十多年间,英国 对华工业品贸易始终在 200英镑左右徘徊,1853年中国
9、人均消费英国棉纺织品的价 值只有0.75便士。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A. 中国开口通商后,英国对华贸易额逐年保持较快增长 B. 中国开口通商后,外国的商品对中国经济的冲击不大 C 因为以前的贸易额很小,英国输华商品在鸦片战争后头几年成倍增长w D两组数据所能得出的结论是相互矛盾,可能其中一组数据有错误 16. 凌青诗作:“粤海销烟扬我威,但悲港岛易英徽。前仇旧恨今尽雪,只缘华复已腾飞。” 诗中涉及的历史事件有 虎门销烟签订南京条约签订马关条约香港回归 A. B.C.D. 17. 英国曼彻斯特的工厂主曾浪漫地想着:“如果每个中国人的衬衣下摆长一英寸,我们 的工厂得忙上数十年! ”然而鸦片战争10年后
10、一个叫米契尔的英国人在中图看到的却 是这样的情形:“在收获完毕后,农家所有的人手不分老少,都一起去梳棉、纺纱和 织布。这个国家 9/10的人部穿这种手织的衣料,其质地各不相同,从最粗的粗棉布 到最细的本色布都有。生产者所用的成本简直只有原料的价值。”上述材料反映了 英国商人想用经济手段打开中国大门传统的小农经济对业品的顽强抵抗 英国商人很难通过正常的贸易打开中国的的市场 英国由此展开了罪恶的鸦片贸易 A. B. C.D. 18. 马克思指出:“鸦片不曾产生催眠的作用,而倒产生了惊醒作用,历史的发展好像首先 要麻醉这个国家的人民,然后才可能把他们从原来的麻醉状态下唤醒似的。”这里马克 思所说的“
11、唤醒”主要是指 A.鸦片战争期间的爱国官兵抗击英军B.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 C. 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D.洋务运动 19.19世纪60年代,方举赞投资 200元,在上海虹口创力了发昌机器厂,70年代,该厂 有了较大发展,80年代因受外商排挤而日趋衰落,到90年代终被英商在上海开办的 耶松船厂吞并。发昌机器厂的兴衰说明了 A.近代民族工业只在 19世纪获得发展空间 B. 中外合资才是民族工业发展的唯一途径一 C. 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昙花一现 D. 帝国主义的压迫和剥削直接威胁民族工业的生存 20. 变法维新的呼声早在 19世纪60年代初期就已经酝酿,但只有到甲午中日战争以后, 它才发展成
12、一场救亡图存的政治运动,其社会条件不包括 A. “瓜分豆剖”的民族危机日益加深 B. “举步维艰”的民族工业初步发展 C. “揭杆斩木”的农民运动初显端倪 D. “自强新政”的洋务运动宣告破产 21. 我国某城市的康有为塑像,头戴举人帽,身穿黄袍马褂。下列说法比较可信的是 A. 康有为是个因循守旧、保守传统的举人 B. 康有为坚持儒家传统和君主制,其立宪思想有进步性 C. 康有以为虽为人儒,但彻底摆脱了封建思想,投身维新运动 D. 康有为提醒国人,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应完全保留,不得改变 22. 日人植松良二之现场报道说:“此次入京之联军,己非复昔日之纪律严明。将校率军 上,军士约同辈,白昼公然大
13、肆掠夺,此我等所亲见。计京城内富豪大官之居宅,竞 无一不遭此难者,决非过论。”史料中的“联军”指的是 A.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英法联军B.甲午中日战争中的日本侵略军 C.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的八国联军D.抗战胜利后在华的美国侵略军 23. 美国公使田贝说:“事实上,外国公使成为中国政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此可以“任 意斥责一切对待外国人不称职的中国官吏”。这种状况应出现在下列哪个条约签订后 A. 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24.1904 1907年中国兴起了一个兴办实业的新娘潮,有人描述当时的情景说:“相信能 认购一股就等于收回一份利权,于是争相认购股份,引起了全国到
14、处创办股份、合伙 或独资经营的新企业。”以上材料说明这次兴办实业的浪潮 A. 直接推动力是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B. 与中国人民挽救民族危机相联系,具有爱国的性质 C. 欧洲列强放宽了对中国经济侵略是主要原因 D. 是民国政府发展实业政策的结果 25. 清末一首名为报馆的竹枝词写道:“是非直报中分,一纸风行四海闻。振聩发聋 权力人,万般提创总由君。”对该词的恰当解读是 A. 当时报刊言论不受限制B.民众的文化水平普遍提高 C. 报纸已成为党的宣传工具D.报纸的社会功能已被认知 26. 下面是申报登载的自由女子之新婚谈一文中关于“文明婚礼”的描述:“梳 一东洋头,披件西式衣,穿双西式履,凡
15、凤冠霞帔、锦衣绣裙、红鞋绿袜一律不用; 昂染登舆,香花簇拥,四无障错,无须伪啼假哭,扶持背负;宣读婚约,互换戒指, 才一鞠躬,即携手而归,无傧捌催请跪拜起立之烦。”请问,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有 近代工业文明的发展 近代西方思想的传播 近代教育的发展促进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 中国封建制度的结束、社会的进步 A.B.C. D. 27. 世纪晚期到20世纪初,张之洞任湖广总督多年。有人把武昌起义的发生说成是张之 洞“种豆得瓜。”这种说法的依据是 A.张之洞横征暴敛,埋下了人民仇清的种子 B. 张之洞在鄂开展洋务,客观上为革命准备了物质条件 C. 张之洞残酷镇压人民反抗,引发了人民更强的反清情绪 D. 张
16、之洞思想守顽固,使革命在沉默中爆发 28.100 年前,梁启超在兴民权基础上发表新民说 ,提出“新氏”思想,他认为,要 建设“新”的中国,必须先养成“新”的国民。“新民”是指有爱国思想、尚武精神、 社会公德、人格的新国民。在当时历史背景下,梁启超发表新民说意在说明 A.维新变法是救亡图存的唯一出路 B. 中国政治改革不宜操之过急,反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 C. 要革命,不要改良w_ om D. 兴民权是变法的根本,是强国的保证 29. 中华民国成立后,列宁高度评价了孙中山及其革命的卓越贡献,并认为孙中山领导的 这场革命“正在破坏欧洲资产阶级的统治”。列宁的这一看法肯定了 A革命派从此登上中图政
17、治舞台B.孙中山防止了社会的贫富分化 C. 孙中山为救国救民而不懈努力D.辛亥革命打击了列强在华势力 30. 毛泽东曾认为“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规说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 始的”,其理由是 A. 以往的民主革命都失败了B.孙中山提出了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 B. 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取得成功D.孙中山提出了系统的民主革命纲领 31.1912年,中华民国工业建设会成立,它在旨趣书中说:“今兹共和政体成立,喁 A. C. 32. A. 33. 喁望沾之民,可共此运会,建设我新社会,以党胜争存,而所谓产业革命者,今也其 时矣! ”上述材料说明 共和政体保证了国内的公平竞争 民主共和激发了民
18、众的爱国热情 吕思勉在中国通史“衣食”篇中提出, B. 辛亥革命引发了中国的产业革命 D.民国建立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以中西的服饰相较,大体上,自以中国的 服饰为较适宜。现在的崇尚西装,不过一时的风气罢了。 西装必将风行全国B. C.传统服饰有强大生命力 陈独秀号称是“文化伟人”、“政治名人” 化伟人”,他的主要历史功绩是 创办新青年,掀起新文化运动 是中国共产党早期最主要的领导人之 首先高举社会主义大旗,为运动指明方向 是文学革命的主要发起人之一 A.B. D. ”材料表明作者的观点是 中西服饰各有特点 列强侵略引起服饰变化 ,对近代中国曾产生过重大影响。作为 “文 C.D. 34.19
19、18 年12月,每周评论在发刊词中说,一战的结果是“公理战胜了强权” 论点反映了当时中国部分知识分 A.支持北洋政府参加一战 C.认清了一战的本质 D. B.对收回国家权益抱有幻想 以俄为师、向往苏俄 ,这一 35.1919 年6月20日来中国访问的杜威在写给他女儿的信中说:“要使我们国家14岁 多的孩子领导人们展开一场大清扫的政治改革运动,并使商人和各行各业的人感到羞 愧而加入他们的队伍, 那是难以想像的。 这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国家”在当时的中 困之所以出现这一现象,其主要原因是 A.戊戌变法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B. 新文化运动使人们的思想得到了空前的解放 C. 冯克思列宁主义中国的广泛传播
20、 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进入了新阶段 36. 历史纪年方法多种多样,下面有关历史纪年的表述,正确的是 A. 公元前209年是公元前二世纪早期一 B. 乾隆四十年,指的是乾隆皇帝四十岁的那一年 C. 公元纪年以耶稣诞生的那一年为公元零年 D. 农历以干支米纪年,一个周期为六十年 37. 昭公二十五年(前517年),鲁国内乱,孔子离鲁至齐。齐公问政孔子,孔子曰:君君、 臣臣、父父、子子。这说明孔子提倡 A.要体贴他人B.应贵践有序C.行政为本D人际关系要和皆 38. 下列关于老子与孔子思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孔子思想核心偏重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老子思想偏重人与人关系的思考 B. 孔
21、子主张“为政以德”,老子倡导“无为而治”。 C. 孔子丰张“有教无类”,老子主张实行回归小国寡民状态 D. 孔子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老子思想也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39. 在评论秦朝灭亡时,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的同时,秦王 朝也(从反而)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一一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 认。”此处盂子的“一个思想”具体是指 A.制天命而用之B. “民贵君轻”,统治者要实行“仁政” C. 兼相爱、交相利D.加强中央集权,防止人民反抗。 40.2007年底,在江西南吕市青云谱地区接连发掘出数座古墓,墓中出土的木简、墓砖上 连续出现“海昏”二字,据
22、专家考证,该墓群属于传说中距今约2000年左右的海昏 国,该诸侯因存在于 A.西周时期B.春秋时期C.战国时期D.西汉时期 二材料问答题(3小题,共40分) 41.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面临着“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危难的时局中,中国人艰难地 实践着社会转型。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4分)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接受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在对外交往的过程巾,消政 府也认识到遣使驻外的迫切性。李鸿章说:“自来备边双夷,将才、使才二者不可偏废。 各国互市遣使所以联外交,亦可以窥敌情”,“当能预为辨阻,密速商办。否则,亦可 于发兵之后,与该国君臣面折廷争,较在京议办更为得力”。一
23、(1)李鸿章对派遣驻外使节的必要性有什么认识?你如何评价?(3分) 盛宣怀承旨兴办铁路,募集资金非常困难,他说:“钦政奉旨招商,逾年无效,推原其 故,华商无银行,商民之财无所依附,散而难聚”,他还认为,如不设立中国自己的银 行,就“无以通华商之气脉(资金流通),杜(杜绝)洋商之挟持。”此后盛宜怀筹办了中 国第一家银行,中国近代金融事业逐渐发展起来。 (2)依据以上材料分析中国近代银行出现的背景和作用。(4分) 张之洞说:“西法最善者,上下议院相互维持之法也。中国民智未开下议院此时断 不可设,若上议院则可仿行。”(欧洲议会制度常例,下议院为平民院,上议院为贵族 院) (3)张之洞的言论中体现了新
24、旧时代的矛盾。依据以上材料说明张之洞政治思想中的 矛盾之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思想意识形成的社会背影。(5分) (4) 治外法权是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一项重要特权。列强是如何获取这一特权的 又是如何被迫放弃这一特权的 ?(2分) 42. (18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洋务运动教育变革实践活动统计表 时间 内容 1862 年 创办北京同文馆(外语) 1863 年 创办广方言馆(外语) 1866 年 创办福州船政学堂(军事) 1867 年 创办天文算学馆(科技) 1887 年 创办天津电报学堂(科技) 1872-1875 年 |派遗留美学生共120人 材料二京师大学堂章程首
25、先确定了晚清以来被尊为国策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西学学问应当分天文、地学、道学、政学、文学、武学、农学、工学、商学、 医学十科。“中学”包含经史子集和理学传统 )的办学宗旨。京师大学 堂规条中规定:“五经四子书如日月经天江河行地,历万古而常新,又 如布帛菽粟不可一日离,学者果能切实敦行,国家何患无人才,何患不治 平” 一胡鹏林从京师同文馆到京师人学堂 材料三 各科教科书,务合乎共和民国宗旨,凡民间通行之教科书,其中如有尊崇满 洲朝廷及旧时管制、军制等课,并避讳抬头字样,应由各该书局自行修改。 小学读经课一律废止。中学校以完足普通教育,造成健全国民为宗旨。 科目有修身、国文、外国语、历史、地
26、理、数学、博物、物理、化学、法制 经济、图画、手工、乐歌、体操。 南京临时政府普通教育暂行办法 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洋务学堂在人才培养目标、方式和教育内容方面的特点。 (4分) (2) 京师大学堂创办的历史背景是什么?(4分)指出材料一、二在教育内容方面 的共同点。(2分)材料二反映了维新派教育变革的什么局限性?(2分)一 (3)根据材料三,指出南京临时政府的办学宗旨和教育内容上的进步性。(4分) (4)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评述近代前期上述教育改革的进步意义。(2 分) 43 阅读下列材料(8分) 【材料一】古者以大下为主,君为客。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然则为天 下之大害者
27、,君而已矣。 黄宗羲原君 【材判二】有亡国,有亡大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 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乏亡天卜。是故知保天下,然 后知保其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大之贱,与有 责焉耳矣。 顾炎武日知录 【材料三】明清时期,诗、词、散文等传统文学体裁渐趋衰落,通俗文学勃兴,小说、 戏曲等大众化形式成为文学艺术的主流。 一中国古代史 【材料四】明清时期,追求抒情与写意风格的文人画成就突出。 AU 咚V 徐潸“I丹 同答: (1)材料一、二中,都提出了“天下”这一命题,黄宗羲认为“为天下之大害者,君 而已矣”,这一观点的提出有何进步意义 ?顾炎武是如何界定“亡国”与“亡天下”这一 概念的?在“保国”和“保天下”中百姓的责任有何不同?材料二中的一段话后来被梁启 超概括为哪一句名言?(6分)u (2)据材料三,说明明清时期文学艺术发展的新特点。观察材料四,说明文人画所具 有的鲜明特征(2分) 郑州47中2010届高三期中考试 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CCBBC 2125BCDBI) 61OACCAI) II-I5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地产项目合作开发与绿色建筑技术应用合同
- 2025年度汽车租赁合同细则-含新能源汽车充电支持
- 2025版实习保密协议书及数据保密条款
- 2025年度新能源电池产品全国代理商合作协议
- 2025年酒店餐厅桌椅升级改造采购合同示范
- 2025年智慧城市照明系统电工施工劳务分包合同
- 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2025年上半年事业单位公开遴选试题含答案分析
- 2025版石材地质勘探与矿山开采合作协议
- 2025年度多金融机构联合贷款合同
- 2025年高端别墅及私人住宅保洁服务承包合同
- 金融数据分析 课件 欧阳资生 第1-5章 导论、金融时间序列线性模型 -极值事件
- 桁吊操作培训课件
- 企业内部涉密测绘成果使用流程规章制度
- 2024年中国人寿:养老险山东分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现场管理培训》课件
- 基于无人机的公路平整度与车辙自动检测
- 中小学消防安全、交通安全、食品安全、防溺水、防欺凌系统安全教育主题课件
- EXCEL制作质控图模版
- 铲车司机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 公共艺术美术(中职)PPT全套完整课件
- 新媒体运营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