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质量法》培训_第1页
《产品质量法》培训_第2页
《产品质量法》培训_第3页
《产品质量法》培训_第4页
《产品质量法》培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巢湖北制梁场产品质量法培训资料编制部门:安质部编制人:审核人:批准领导: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巢湖北制梁场2016年6月产品质量法培训资料登记表序号资料内容备注1关于举办产品质量法培训班的通知2教学实施计划3课程设置及学时安排4学员签到表5培训班点名册6学员成绩登记表7培训讲义8学员考试卷(样本)9考试卷答案10学员考试卷11培训小结关于举办产品质量法培训班的通知场属各部门、班组:根据 2016 年梁场职工教育培训计划安排, 我场定于 2016 年6月 8日举办产品质量法培训班,希望下列人员按时 参加培训。具体安排如下:一、培训时间: 6 月 8 日晚上 19:00-21:0

2、0二、培训地点:会议室三、授课教师:杨彬彬四、培训人员名单(附后) 本期培训班利用工作时间进行培训,如有变化以当天通 知为准。2016年 6 月 7 日培训人员名单序 号姓名职务/工种序 号姓名工种1陈榜文场长24李江质量员2吴贵八党工委书记25张振武质量员3汪加青副场长兼总工26张冬梅资料员4张征骥副场长27李何兵主任5梅跃雷副总工兼工程 部长28王海波质量负责人6张小军技术主管29高丽锋试验工程师7袁斌技术员30田志业试验员8吴启强技术员31姬家星试验员9孙鑫技术员32杨德坡试验员10赵卫帅技术员33张卫试验员11杨振国技术员34陈继芬资料员12白松林技术员3513孙超飞技术员3614李伟

3、技术员3715雷有豪技术员3816管超技术员3917杨兀芳资料员4018姚名庆部长4119张立伟机械管理员4220吴龙成材料员4321马帅仓库管理员4422应勇资料员4523李艺宛安全员46培训人员名单序 号姓名职务/工种序 号姓名工种1史金行技术员242张燕妹工程部资料员253祝美玲试验室资料员264李超物机部资料员2752862973083193210331134123513361437153816391740184119422043214422452346培训人员名单序 号姓名职务/工种序 号姓名工种1周正国钢筋班班组长242黄红伟模板班班组长253王腰混凝土班班组长264陆志民预应力班

4、班组 长275梁广英起重班班组长2862973083193210331134123513361437153816391740184119422043214422452346职工培训产品质量法培训班教学计划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巢湖北制梁场2016年6月8日、培训目标:通过对梁场管理人员及各班组长对产品质量知识的学 习,加强对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提高产品质量水平,明确 产品质量责任。二、培训对象:梁场班子成员、工程部、安质部、试验室、物机部、各 班组工班长三、学制及办班形式:共计2学时,6月8日晚上19:00-21:00 业余培训,四、课程设置及学时安排课程设置教材授课教师学时安排备注产品质 量法

5、培 训产品质量法培训讲义杨彬彬(安质咅陪B长)2学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职工培训 产品质量法培训学员签到表序号姓名性别签名备注1陈榜文男2吴贵八男3汪加青男4张征骥男5梅跃雷男6张小军男7袁斌男8吴启强男9孙鑫男10赵卫帅男11杨振国男12白松林男13孙超飞男14李伟男15雷有豪男16管超男17杨兀芳女18姚名庆男19张立伟男20吴龙成男21马帅男22应勇男23李艺宛男学员签到表序号姓名性别签名备注24李江男25张振武男26张冬梅女27李何兵男28王海波男29高丽锋男30田志业男31姬家星男32杨德坡男33张卫男34陈继芬女353637383940414143444546学员

6、签到表序号姓名性别签名备注1史金行男2张燕妹女3祝美玲女4李超男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学员签到表序号姓名性别签名备注1周正国男2黄红伟男3王腰男4陆志民男5梁广英女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职工培训 产品质量法培训学员点名册序号姓名性别到场情况备注1陈榜文男2吴贵八男3汪加青男4张征骥男5梅跃雷男6张小军男7袁斌男8吴启强男9孙鑫男10赵卫帅男11杨振国男12白松林男13孙超飞男14李伟男15雷有豪男16管超男17杨兀芳女18姚名庆男19张立伟男20吴龙成男21马帅男22应勇

7、男23李艺宛男职工培训 产品质量法培训学员点名册序号姓名性别到场情况备注24李江男25张振武男26张冬梅女27李何兵男28王海波男29高丽锋男30田志业男31姬家星男32杨德坡男33张卫男34陈继芬女35周正国男36黄红伟男37王腰男38陆志民男39梁广英女40史金行男41张燕妹女42祝美玲女43李超男444546职工培训 产品质量法培训学员成绩汇总表序号姓名成绩序号姓名成绩1陈榜文10023李艺宛962吴贵八9624李江1003汪加青10025张振武904张征骥9126张冬梅935梅跃雷9827李何兵1006张小军10028王海波987袁斌10029高丽锋1008吴启强9630田志业969孙

8、鑫9431姬家星8610赵卫帅9632杨德坡9811杨振国8833张卫10012白松林9134陈继芬10013孙超飞8735周正国9614李伟8936黄红伟9115雷有豪9037王腰9616管超9138陆志民9317杨兀芳9039梁广英8918姚名庆10040史金行9219张立伟9641张燕妹9020吴龙成9642祝美玲9121马帅9643李超9122应勇100产品质量法讲义第一章 产品质量法概述一、产品与产品质量(一)产品 中国产品质量法的规定:产品是经过加工、制 作,用于销售的产品。根据这一规定, 产品质量法调整的产品包 括以下几个方面:1、以销售为目的,通过工业加工、手工制作等生产方式获

9、得的 具有特定使用性能的物品。所谓加工、制作是指改变原材料、毛坯或 半成品的形状、 性质或表面状态, 使之达到规定要求的各种工作的统 称。2、初级农产品(指种植业、畜牧业、渔业产品等,例如小麦、 鱼等)及未经加工的天然形成的产品(如石油、原煤、天然气等)不 适用该法的规定。但不包括经过加工的这类产品。3、虽然经过加工、制作,但不用于销售的产品,纯为科学研究 或为自己使用而加工、制作的产品,不属于该法调整的范围。4、建设工程不适用该法规定。但建设工程使用的建筑材料、建 筑构配件和设备,适用该法的规定。5、军工产品不适用该法的规定。(二)产品质量 产品质量是指产品在正常的使用条件下, 为满 足合理

10、的使用要求所必须具备的物质、 技术、心理和社会特征的总和。 产品质量一般应包括以下性能:功能性、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可维修性。二、中国的产品质量法(一)产品质量法 产品质量法是调整因产品质量而产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 总称。主要调整两大类社会关系:1、在国家对企业的产品质量进行监督管理过程中产生的产品质 量管理关系;2、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与产品的用户和消费者之间因产品缺 陷而产生的产品质量责任关系。(二)中国产品质量法体系中国产品质量法体系由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 和有关产 品质量的其它法律规范组成。1、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是基本法;2、其他法律规范,如计量法、标准化法、食品卫

11、生 法、药品管理法、工业产品质量责任条例、产品质量认 证管理条例等专门法;3、其他法中的相关规定,如民法通则、合同法、消 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的相关规定。(三)中国产品质量法的特点 中国产品质量法是一部综合性的法律规范。 他调整的社会关系相 当广泛,不同于国际上仅仅调整平等民事主体之间产品责任关系的产 品责任法, 他把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和产品责任合二而一, 他的立法 宗旨是加强对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 提高产品质量水平, 明确产品质 量责任,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体现了国家干 预市场的经济法精神。 中国的产品质量法是经济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 分。三、产品质量责任 产品质量责任是一个社

12、会问题,涉及民法、经济法、行政法、刑 法等多个法律部门, 只有多部门集中协作, 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 题。尽管法律本身的完善并不代表这一问题的解决, 但这至少是解决 这个问题的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产品质量责任的分类:1、民事责任,这是最基本的责任,不仅不依赖于其他责任而存 在,而且在一定条件下会排除其他以金钱为内容的责任, 如行为人财 产不足以同时支付赔偿金和罚款或罚金时, 优先支付赔偿金。 民事责 任包括合同责任和侵权责任。2、行政法上的责任,如对非法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使用者 所处的没收,罚款等。3、刑事责任,如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罪所应承担的责任。第二章 产品质量的监督一、产品质量的监督体

13、制(一)产品质量监督管理 产品质量监督管理是指各级人民政府质量监督部门依据法定权 限对产品质量进行监督管理的活动。(二)我国产品质量监督体制国家产品质量监督体制: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国务院各有关部 门地方产品质量监督: 县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 县级以上政府 各有关部门、省级以下质量技术监督系统垂直领导1、国家对产品质量的监督(1)国家产品质量监督主管部门对产品质量的监督:国家质量 技术监督局是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部门主管全国产品质量监督工作。(2)国务院有关部门对产品质量的监督: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 负责产品质量监督工作。2、地方产品质量监督( 1)县级以上地方产品质量监督部门主管本行政区

14、域内的产品 质量监督工作。( 2)县级以上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产品质 量监督工作。(3)全国省级以下质量技术监督系统实行垂直领导。 二、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制度(一) 产品质量标准制度根据我国产品质量法的规定, 我国实行产品质量标准制度。 其主 要内容是:1、产品质量应符合一定的标准;2、产品均应检验合格,不得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3、可能危及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工业产品,必须符合 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 行业标准。 未制定国家标 准或行业标准的,必须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二) 企业质量体系认证制度1、企业质量体系认证:企业质量体系认证

15、是指国务院质量监督 部门或由他授权的部门认可的认证机构, 依据国际通用的 “质量管理 和质量保证”系列标准,对企业的质量体系和质量保证能力进行审核, 通过颁发企业质量体系认证书, 证明企业的质量体系和质量保证能力 符合相应要求的制度。2、企业质量体系认证的目的: (1)在合同的条件下,是为了提 高供方的质量信誉, 向需方提供质量担保, 增强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 能力;( 2)在非合同的条件下,是为了加强企业内部的质量管理, 实现质量目标。3、企业质量体系认证的标准: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布的GB/TI9000 ISO9000 系列国家标准。该标准等同于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推荐采用的IS0900

16、0 “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系列国际标准。(三)产品质量认证制度1、产品质量认证:产品质量认证是指依据具有国际水平的产品 标准和技术要求, 经过认证机构确认并通过颁发认证证书和产品质量 认证标志的形式,证明产品符合相应标准和技术要求的活动。2、产品质量认证的法律依据:国家产品质量法和产品质量认证 管理条例。国家推行产品质量认证制度的主要内容是:(1)认证标准:第一,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第二, 我国名、特产品,依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确认的标准;第三,对于 我国和国外认证机构签订了双边、 多边认证合作协议的产品, 依据协 议中规定的标准。(2)认证机构: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部门和由其授权的部

17、门。(3)认证原则:我国实行强制性认证和自愿性认证相结合的制 度(4)认证形式:对涉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产品的认证,实行 强制性认证。 对产品的质量符合要求和达到某一水平的认证, 实行 自愿认证。( 5)认证标志: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规定发布后,将原来的“ CCIB(中国商检)认证和“长城 CCEBA证”统一为“中 国强制认证” ( 英文名称为 China Compulsory Certification ),其英文缩写为“ CCC,故又简称“ 3C”认证。( 6)产品质量认证和企业质量体系认证的区别:前者认证的对 象是某种特定的产品; 后者认证的对象是企业保证产品质量的综合能 力。(四)产品

18、质量监督检查制度1、国家监督。国家监督是指国家对产品质量以抽查为主要方式 的监督检查制度。2、社会监督:( 1)社会监督的形式1)消费者监督2)社会团体监督( 2)社会监督的权利1)建议处理权2)支持起诉权第三章 生产者、销售者的产品质量责任和义务一、生产者的产品质量责任和义务(一)保证产品内在质量的义务1、不存在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不合理的危险,有保障人体健 康,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应当符合该标准;2、具备产品应当具备的使用性能,但是,对产品存在使用性能 的瑕疵做出说明的除外;3、符合在产品或其包装上注明采用的产品标准;符合以产品说 明、实物样品等方式表明的质量状况。(二)

19、产品标识应当符合法律要求1、产品标识:产品标识是指用于识别产品或其特征、特性所做 的各种表示的统称。产品标识可以用文字、符号、标记、数字、图案 等表示。根据不同的产品的特点和使用要求, 产品标识可以标注在产 品上,也可以标注在产品包装上。2、产品质量法对产品或其包装上的标识的规定:( 1)应有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 2)应有中文标明的产品名称、生产厂家和厂址;(3)根据产品的特点和使用要求,需要标明产品规格、等级、 所含主要成分的名称和含量的, 应用中文相应予以标明; 需要事先让 消费者知晓的, 应当在外包装上标明, 或者预先向消费者提供有关资 料。(4)、限期使用的产品,应当在显著位置清晰

20、地标明生产日期 和安全使用期或失效日期;(5)、使用不当,容易造成产品本身损坏或者可能危及人身、 财产安全的产品,应有警示标志或者中文警示说明;(6)、裸装的食品和其他根据产品的特点难以附加标识的裸装 产品,可以不附加产品标识。 有关标识的具体标注方法, 应当按照产 品标识标注规定执行。(三)生产者对某些特殊产品的包装应当履行的义务1、产品包装:产品包装是指为在产品运输、储存、销售过程中 保护产品,方便运输,促进销售,按一定技术方法而采用的容器、材 料及辅助物并在包装上附加有关标识的总称。2、产品质量法对某些特殊产品包装的规定:对易碎、易燃、易 爆、有毒、有腐蚀性、有放射性等危险物品以及储运中

21、不能倒置和其 他有特殊要求的产品, 其包装质量必须符合相应要求, 依照国家有关 规定做出警示标识或中文警示说明,标明储运注意事项。(四)法律禁止生产者从事的行为 1、生产者不得生产国家明令淘汰的产品。国家明令淘汰的产品 是指国务院有关行政部门依据其行政职能,对消耗能源、污染环境、 疗效不确、毒副作用大、技术明显落后的产品,按照一定的程序,采 用行政措施, 通过发布行政文件的形式, 向社会公布自某日起禁止生 产、销售的产品。2、生产者不得伪造产地、不得伪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厂名、厂址。 伪造产品产地是指在甲地生产的产品, 而在产品标识上标注乙地的地 名的质量欺诈行为。 伪造或者冒用他人厂名、 厂址是

22、指非法标注他人 厂名、厂址标识, 或者在产品上编造、捏造不真实的生产厂名和厂址 以及在产品上擅自使用他人的生产厂厂名和厂址的行为。3、生产者不得伪造或冒用认证标志等质量标志。质量标志是指 标明产品质量状况的证书、 标记。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等质量标识, 在产品、 标签、包装上,用文字、符号、图案等方式非法制作、 编造、 捏造或非法标注质量标志以及擅自使用未获批准的质量标志的行为。4、生产者生产产品,不得掺杂、掺假,不得以假充真,以次充 好,不得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二、销售者的产品质量责任和义务1、销售者应当建立并执行进货检查验收制度,验明产品合格证 明和其他标识。如果在验收中发现产品的质

23、量、品种、规格、产品标 是不符合规定,销售者应当提出书面异议,要求供或方予以解决;如 果需方不提出异议的,责任由其自负。2、销售者应当采取措施,保持销售产品的质量。销售者应当根 据产品的特点,采取必要的防雨、防晒、防霉变,对某些特殊产品采 取控制温度、湿度等措施,确保其销售的产品不失效、不变质。3、销售者不得销售国家明令淘汰并停止销售的产品和失效、变 质的产品。4、销售者销售的产品的标识应当符合法律对生产产品或其包装 上的标识的规定。5、销售者不得伪造产地,不得伪造或冒用他人的厂名、厂址。6、销售者不得伪造或冒用认证标志等质量标志。7、销售者销售产品不得掺杂、掺假、,不得以假充真,以次充 好,

24、不得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第四章 产品损害赔偿责任一、产品损害赔偿责任产品损害赔偿责任是指生产者和销售者因生产或销售的产品有 缺陷,造成用户、消费者或第三者人身和财产损害而应承担的民事赔 偿责任。(一)规责原则 1、规责原则是指确定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的理由和依据。 2、我国实行的规则原则:(1)对生产者实行严格责任原则,即无论生产者有无过错,只 要因产品存在缺陷知识他人人身、 财产发生损害, 生产者就应当承担 赔偿责任。( 2)对销售者实行过错责任原则,即销售者由于过错使产品存 在缺陷,造成他人人身、财产损害的,才承担赔偿责任。销售者不能 指明缺陷产品的生产者, 也不能指明缺陷产品的供货者

25、的, 销售者应当承担赔偿责任。二、损害赔偿责任的构成(一) 损害赔偿责任构成的法律依据1、民法通则规定:因产品质量不合格,造成他人财产、人身损 害的,产品制造者、销售者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2、产品质量法规定,因缺陷造成人身、财产损害的,受害人可 以向产品的生产者要求赔偿,也可以向产品的销售者要求赔偿。(二)损害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1、产品存在缺陷:产品缺陷包括产品存在危及人身、财产安全 的不合理危险及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 行业标准。2、存在人身伤害、财产损害的事实。即“无损害,无责任”。3、产品缺陷与损害事实之间有因果关系:第一,损害事实是由 产品缺陷造成的,而不是由

26、其它原因造成的,例如:外力的破坏、受 害人的故意等;第二,损害赔偿责任不以生产者、销售者主观上是否 有过错作为前提条件,只要生产、销售的产品有缺陷,并且因此造成 了人身、财产损害的,就应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三)损害赔偿范围及责任形式1、生产者、销售者的损害赔偿责任:(1)生产者损害赔偿的法定情形:1)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缺陷产品以外的其他财产损害 的,生产者应承担赔偿责任。2)生产者能够证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承担赔偿责任:未 将产品投入流通的;产品投入流通时,引起损害的缺陷尚不存在; 生产者将产品投入流通时的科学技术水平尚不能发现缺陷存在的。2、销售者的损害赔偿责任(1)销售者承担损害

27、赔偿的法定情形:1)售出的产品不具备产品应当具备的使用性能而事先未作说明 的;不符合在产品或其包装上注明采用的产品标准的; 不符合以产品 说明书、实物样品等方式表明的质量状况的。2)销售者依法负责修理、更换、退货、赔偿损失后,属于生产 者的责任或者属于向销售者提供产品的其他销售者的责任的, 销售者 有权向生产者、供货者追偿。3)销售者未按规定给予修理、更换、退货、或赔偿损失的,由 产品质量监督部门或工商部门责令改正。4)对于修理、更换、退货或赔偿损失等问题,如果生产者之间、 销售者之间、 生产者与销售者之间订立的产品购销、 加工承揽合同有 不同约定的,合同当事人应按照合同约定执行。5)由于销售

28、者的过错使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财产损害的, 销售者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销售者不能指明缺陷产品的生产者也不能 指明缺陷产品的供货者的,销售者应当承担赔偿责任。3、受害人的求偿权与先行赔偿人的追偿权: (1)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财产损害的,受害人可以向产品的生产者要求赔偿,也可以向产品的销售者要求赔偿。( 2)因产品缺陷造成人身、财产损害先行赔偿,若责任属于产 品的生产者的, 销售者赔偿后有权向产品的生产者追偿; 若责任属于 产品的销售者的,生产者赔偿后有权向产品的销售者追偿。(四)损害赔偿范围1、人身伤害赔偿范围: (1)医疗费、治疗期间的护理费、因误工减少的收入等费用; 造成残疾的还应

29、当支付残疾者生活自助具费、 生活补助费、 残疾赔偿 金以及由其扶养的人所必需的生活费等费用;(2)造成受害人死亡的,并应当支付丧葬费、死亡赔偿金以及 由死者生前扶养的人所必需的生活费等费用。2、财产损害赔偿范围 :恢复原状或折价赔偿;受害人遭受其他 重大损失的,侵害人应当赔偿损失。(五)时效和争议的解决1、时效:(1)诉讼时效: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损害要求赔偿的诉讼时效 期限为 2 年,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益受到侵害时起计算。(2)赔偿请求权时效: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损害要求赔偿的请 求权,自造成损害的缺陷产品交付最初消费者满 10 年丧失;但是, 尚未超过明示的安全使用期的除外。2、争议

30、的解决:(1)通过协商解决( 2)调解解决3)当事人不愿通过协商、调解解决或者协商、调解不成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协议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4)当事人没有仲裁协议或者仲裁协议无效的,可以直接向法 院起诉。第五章 行政和刑事责任一、生产者、销售者的行政和刑事责任(一) 生产不合格产品的行政和刑事责任1、生产和销售不符合标准产品的行政和刑事责任:(1)责令停止生产、销售,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产品,并处 违法生产、销售产品(包括已售或未售的产品)货值金额等值以上 3 倍以下的罚款;(2)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 3)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 4)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2、生产销售

31、掺杂、掺假、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 产品的行政和刑事责任(1)责令停止生产、销售,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产品,并处违法生产、销售产品(包括已售或未售的产品)货值金额50%以上 3倍以下的罚款;(2)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 3)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 4)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3、生产国家明令淘汰的产品的或者销售国家明令淘汰并停止销 售的产品的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1)责令停止生产、销售,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产品,并处 违法生产、销售产品(包括已售或未售的产品)货值金额等值以下的 罚款;(2)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 3)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4、销

32、售失效、变质产品的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 (1)责令停止生产、销售,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产品,并处 违法生产、销售产品(包括已售或未售的产品)货值金额等值 2 倍以 下的罚款;(2)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 3)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 4)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二) 以欺诈手段生产、销售产品的行政法律责任 :生产者、销 售者伪造产品的产地的,伪造或者冒用他人厂名、厂址的,伪造或者 冒用认证标志等质量标志的, 责令改正,没收违法生产、 销售的产品, 并处以违法生产、 销售产品货值金额等值以下的罚款; 有违法所得的, 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三)产品标识

33、不当的法律责任: 产品标识不符合对产品或其包 装上的标识的要求的,应依法责令改正;有包装的产品标识,不符合 有关警示标志或者中文警示说明规定的, 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生产、 销售,并处以违法生产、销售产品货值金额 30%以下的罚款;有违法 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反质量法的行政和刑事法律责任1、政府及其他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承担法律责任的法定情形及法 律责任2、质量监督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违反质量法的法律责任三、当事人对行政处罚的诉讼权利1、申请行政复议权2、复议机关应当在接到复议申请之日起 60 日内做出复议决定。3、当事人逾期不申请复议也不向人民法院起诉,又不履行处罚

34、 决定的,做出处罚决定的机关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附注:其余知识详见产品质量法等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巢湖北制梁场产品质量法培训考试试题姓名: 得分:一、单选题(每题 5分,共 40分) 1、根据产品质量法规定,生产者、销售者应当建立健全 ( )A、内部财务制度B、内部人事管理制度C、内部管理制度D内部产品质量管理制度2、以低等级、低档次的产品冒充高等级、高档次产品的行为,即为( )。A、以假充真B、以次充好C、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品D伪造冒用名优标志3、承担产品质量责任的主体是 ( )A、生产者和销售者B、生产者和使用者C、生产者、销售者和使用者 D 、使用者4、 由于销售者的()使产品存

35、在缺陷,造成他人人身、财 产损害的,销售者应当承担赔偿责任。A、故意 B、过失 C、过错 D 、破坏5 、 产品质量法规定,产品缺陷损害赔偿的诉讼时效为 ()A、二十年B、十年C、二年D、一年6、 国家对产品质量实行监督检查的主要方式是()。A、抽查 B 、自查 C 、抽样 D 、互查7、违反产品质量法规定应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或缴纳罚款、罚金、其财产不足以同时支付的,先承担( )。A、民事责任B、罚款C、罚金D平均支付各种费用8、产品质量法规定,拒绝接受依法进行的产品质量监督检 查的行为,给予警告,( )。A、吊销营业执照B、责令停止生产、销售C、责令停止整顿D责令改正二、判断题(在括号里直接打或X)每题 4分,共40分1、消费者有权就产品质量问题,向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查询。()2、产品质量法中所称的产品质量是指产品满足需要的适用 性、安全性、可靠性、维修性、经济性和环境所具有的特征、特性的 总和。 ( )3、伪造厂名、厂址,是指非法制作标注他人厂名、厂址的标识。()4、对产品质量监督检查中发现的不合格产品,由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责令改正,并直接予以公告。()5、产品质量应当检验合格,特殊情况下“处理品”可以代表合格产品销售。()6、产品质量法规定的罚款和刑法规定的罚金,都是由违法行为人向国家交纳一定数额的金钱, 二者本质上是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