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建设标准_第1页
山西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建设标准_第2页
山西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建设标准_第3页
山西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建设标准_第4页
山西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建设标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附件:山西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建设标准 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基础教育必然加快改革与发展的步伐。历史证 明,基础教育的发展离不开装备工作,装备工作必须为基础教育发展服务。根据我省基础教育装 备工作的实际和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应该全面推进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化建设。为 此,特制定山西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建设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标准是依据国家和省制定的有关标准和要求,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对中小学教育教学 应建设的各类功能室及设施、设备,管理等方面提出的基本要求。标准适用于全省范围内的 所有中小学。标准由教学仪器、信息技术教育及电教设备、图书、音乐、体育、美术、劳动技术及 卫

2、生八部分构成,可作为衡量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整体建设水平的基本要求,也可作为衡量一个 地区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建设水平的基础性标准。标准的类别为保持与教育部制定的理科教学仪器等有关配备标准的一致性,一般分为三类。其中,U类是指城市、县城一般中小学和乡镇所在地的中小学办学的基本要求,是完成教育 教学任务必须的基本条件,为普及性标准。川类为较低标准,一般是指条件较差的农村中小学办 学的最低要求。I类为较高标准,是对办学条件较好的城镇中小学提出的基本要求。标准设 特I类,是对省示范高中和办学条件较好的学校提高装备水平提出的较高要求。要求实验教学仪 器(含物理、化学、生物)三个学科的教学仪器按每年级四个平

3、行班I类两套标准配备。学生分 组实验器材学校要根据自己的规模轨制,达到满足每人一组的要求进行配备。其它教学仪器(包 括思想政治、语文、数学、历史、地理、外语等)六个学科的教学仪器按相关学科教学仪器配备 目录的要求配备。由于目前各类学校特别是各类高中规模轨制不断扩大,按照教育部每类配备的基本要求: 每年级四个平行班配一套,满足中学每班 50人,小学每班45人的教学需要,”凡是规模轨 制较大的学校,都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相应地提高配备标准和配备数量。标准配套设施中的实验台、仪表柜等专用设备规格要求,应参照原国家教委办公厅颁 发的(教备厅 1990037 号)中小学教室设备规范图册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4、二OO三年十月二十日第一部分教学仪器装备(中学)一、仪器教学仪器配备,按教育部 2000 年 3 月颁发中学理科教学仪器设备配备目录调整意见和 1993 年 2 月原国家教委颁发的中学理科教学仪器配备目录 ,1995 年 7 月原国家教委颁发的 中学思想政治、语文、历史、外语教学仪器配备目录执行。课改实验学校,仪器配备应适应 课改的要求。本标准分四个类别:特I类:实验教学仪器(含物理、化学、生物三个学科的教学仪器,下同)每年级四个平行班按I类 二套标准配备,学生分组实验器材满足每人一组。其它六个学科的教学仪器(含思想政治、 语 文、 数学、历史、地理、外语等,下同) ,按相关学科教学仪器配备目

5、录的要求配备。省示范高 中及有条件的学校,应按特 I 类配备。I类:实验教学仪器按I类标准配备,分组实验满足二人一组,其它教学仪器按相关学科教学仪器 配备目录的要求配备。市级示范高中、大中城市的普通高中,省示范初中和规模在 24 个班以上 的其它中学应按 I 类配备。U类:实验教学仪器按U类标准配备,分组实验满足四人一组,其它教学仪器按相关学科教学仪器 配备目录的要求配备。其它城市中学,县城和乡镇所在地的普通中学及每年级四个平行班的中学 按U类配备。超过四个平行班的则应提高标准,以满足各科教学的正常要求。川类:实验教学仪器按川类标准配备,学生分组仪器基本配备为 8组。分组实验时,每组不超过 4

6、 人,仪器不够,可分批进行。其它教学仪器按相关学科教学仪器配备目录的要求配备。经济状况 和办学条件较差的中学,可暂按川类配备,但应积极创造条件尽早达到U类。二、用房实验用房要符合国家颁发的 GBJ99 - 86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标准的要求,做到布局合理,规范科学,满足实验教学的要求类别标准:特I类I类U类川类实验室90m2 X (10-13)90m 2(8-10)72m 2 X (3-5)54m 2 X 1理化生仪器室72m 2 X (5-8 )72m 2 X (35)54m 2X 336m 2 X 1其它仪器室72m 2 X 172m 2 X 136m 2X 1可兼实验准备室18m2 X

7、(10-13)18m 2(8-10)18m 2X (2-3)18m 2 X 1实验教师办公室18m2 X 318m 2 X 318m 2X 1可兼药品试剂室72m 2 X 172m 2 X 136m 2X 118m 2 X 1注:1、示范高中和原省首批重点中学按特 I类配备,要逐步建成基础专业实验室, 女口:力学实验室、热学实验室、光学实验室、电学实验室、有机化学实验室、无机化学 实验室、普通生物实验室、解剖实验室、天平室、显微镜室等2、各类学校的仪器室内不得存放化学试剂和化学药品3、各类学校的药品试剂室内必须设有地窖或危险品贮藏室三、配套设施1、实验台、演示台、通风橱的数量要求:特I类I类U

8、类川类备注实验台200 250125 20026 398演示台8 105 82 31准备台18 2212 185 71通风橱化学实验室每室一套化学实验室每室一套化学实验室每室一套可选注:特I类和I类学校准备台的配置为每准备室 2个,其它仪器室2个2、仪器柜、药品柜、标本柜、模型柜、陈列橱的数量要求 :所有仪器全部存放在专用的仪器柜中,数量以宽松容纳为标准。有条件的学校,所有标本、 模型陈列在陈列橱中,剥制标本陈列在密闭的陈列橱中3、通电、通水、排气和安全特I类:物理实验室水(要求上、下水,下同)到室,电(要求交流 220V 、安全电压范围内的交直 流电源,下同)到桌,并要求至少有一个实验室有遮

9、光窗帘。化学实验室水、电到桌,设有集中变频排气装置 (桌桌排气 )并有通风橱。 生物实验室水、电到桌,室内设有效的排、换气装置。并要求至少有一个实验室桌桌有照明 装置,供显微镜观察实验用。各室的其它设施应满足实验室的专业要求,均应有防尘、遮光窗帘。还必须设有效的安全设 施和灭火器材。I类:物理实验室水到室,电到桌,有避光窗帘 ,其它设施应满足专业要求。 化学实验室水、电到桌,并设有效的排换气装置和通风橱。 生物实验室水、电到桌,并设有效的排换气装置。 各室设有效的安全设施和灭火器材,并有防尘、避光窗帘。U类:物理实验室水到室,电到桌,有避光窗帘。 化学实验室水、电到桌,并设有效的排换气装置和通

10、风橱。 生物实验室水、电到室,并设有效的排换气装置。各室设有效的安全设施和灭火器材。川类: 物理、化学、生物综合实验室水、电到桌,有遮光窗帘,并设有效的排换气装置,安全设施 和灭火器材。四、人员1、数量特I类、I类、u类:根据原国家教委1988年颁发的中小学实验室工作的规定第十二 条,每个实验室配备专职实验教师一人。川类:根据学校情况配有专职或兼职实验教师。2 、业务素质 实验教师要达到国家规定的学历要求,熟悉业务,并参加过业务培训,取得上岗资格证书。五、管理1、机构、经费 学校应设实验室组织机构,并有学校领导分管。学校应保证实验开展的经费,落实实验教师 待遇。2、仪器管理规范教学仪器总帐、明

11、细帐二种帐簿。 建立实验室管理制度,仪器室管理制度,教学仪器使用、借还制度,实验管理人员岗位职 责,学生实验守则,仪器保养、维修制度 ,安全制度 ,仪器丢失、损坏、赔偿报废制度等八项制度。健全教学仪器使用、借还登记薄 ,实验教学登记表 ,教学仪器损坏、报废、赔偿登记薄 ,教学仪 器设备维修登记薄 ,危险药品使用登记薄 ,自制教具登记薄 ,实验教学研究活动、课外科技活动登记 簿等七种簿册。完善实验教学计划、总结类档案 ,配备目录、有关文件资料类档案 ,教学仪器技术性资料类档案 (有关各类仪器的使用手册、说明书、保修卡、仪器质检合格证等技术资料 ),账簿资料档案(含原 始资料入库凭证 ,报废、报损

12、出库凭证) ,教师实验教案、学生实验报告档案 ,实验教学登记簿 (册)档案等六类档案。仪器要定柜、定层、定位分类存放,有定柜、定位标签,存放科学、规范、合理、安全;仪 器完好率在 95% 以上;要求各室做到整齐、清洁、美观。对易燃、易爆、易腐蚀、剧毒等药品的存放要有专室(地窖)或专柜,同时确定专人管理。3、教学管理 要加强实验教学过程管理,做好计划、准备、组织、指导、总结五个环节的工作。实验教师 应有实验教学教案。4、计算机管理特I类、I类学校要为实验室配置计算机,其它学校应创造条件实现计算机管理和辅助实验 教学。六、效益1、分组实验开出率 按教学大纲和教材要求,开足开全分组实验。2、分组实验

13、开出组数特I类学校学生每人一组、I类学校学生二人一组、U类学校学生四人一组、川类学校不少 于八组,每组不超过四人。有条件的学校,应增加分组组数。3 、演示实验开出率 按教学大纲和教材要求,开足开全演示实验。4 、学生实验操作技能 要求学生实验操作正确、规范、熟练。并准确填写学生实验报告。5 、其它方面创造条件 ,增开选做实验;开放实验室 ,开展实践教学活动;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积极开展实 验教学研究、评价和自制教具活动。教学仪器装备 ( 小学)一、仪器教学仪器配备,执行教育部 2000 年 3 月颁发的小学数学、自然仪器配备目录调整意见 和原国家教委 1993 年 2 月颁发的小学数学、自然教

14、学仪器配备目录以及原国家教委 1995 年 7 月颁发的小学思想品德、语文、社会、英语、健康教学仪器配备目录。课改实验学校, 仪器配备应适应课改的要求。类别标准:I类:自然学科,要求学生分组实验二人一组,并增开全部选做实验。其它学科仪器按相关学科配备目录要求配备。省示范小学、规模在 24个班以上小学和办学条件较好的其它小学应按 I类配 备。U类: 自然学科,学生分组实验四人一组。其它学科仪器按相关学科配备目录要求配备。城、镇一 般小学、乡中心小学和条件较好的农村完全小学,应按 U类配备。川类:其它农村小学可暂按川类配备,但应积极创造条件争取按 U类配备。农村非完全小学应参照 省教育厅颁布的非完

15、全小学仪器配备目录配备,有条件的可按 川类配备。二、用房:实验用房要符合国家颁发的 GBJ99 - 86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的标准要求,做到布局合理,规范科学,满足实验教学的要求类别标准I类U类川类备注自然实验室72m 2X (1-2 )54 m 2 X 1仪器室54m 2X (1-2 )36m 2 X 1自然实验准备室36m 2X (1-2 )18m 2 X 1仪器实验综合室54 m 2 X 1三、配套设施1、实验台、演示台、准备台数量要求:I类U类川类备注实验台25136演示台111准备台1112、仪器柜、药品柜、标本柜、模型柜、陈列橱的数量要求:所有仪器全部存放在专用的仪器柜中,数量以宽

16、松容纳为标准。有条件的学校,所有标本、 模型陈列在陈列橱中,剥制标本陈列在密闭的陈列橱中。3、通电、通水、排气和安全设施I类:自然实验室水(上、下水)、电到桌,设有效的安全设施和灭火器材,并有防尘、遮光窗帘。U类:自然实验室水(上、下水)、电到室,设有效的安全设施和灭火器材,并有遮光窗帘。川类:综合仪器实验室水、电到室,有必要的安全设施和灭火器材。四、人员1、数量I类、U类:根据晋教备字19912号,19971号等有关文件规定,每个实验室配备一名 专职实验教师。川类:根据学校情况配有专职或兼职实验教师2、业务素质实验教师要达到国家规定的学历要求,熟悉业务,并参加过业务培训,取得上岗资格证书。五

17、、管理1、机构、经费 学校应设实验室组织机构,并有学校领导分管。学校应保证实验开展的经费,落实实验教师 待遇。2、仪器管理规范教学仪器总帐、明细帐二种帐簿。 建立实验室管理制度,仪器室管理制度,教学仪器使用、借还制度,实验管理人员岗位职 责,学生实验守则,仪器保养、维修制度 ,安全制度 ,仪器丢失、损坏、赔偿报废制度等八项制度。健全教学仪器使用、借还登记薄 ,实验教学登记薄 ,教学仪器损坏、报废、赔偿登记薄 ,教学仪 器设备维修登记薄 ,自制教具登记薄 ,实验教学研究活动、课外科技活动登记簿等六种簿册。完善实验教学计划、总结类档案 ,配备目录、有关文件资料类档案 ,教学仪器技术性资料类档案 (

18、有关各类仪器的使用手册、说明书、保修卡、仪器质检合格证等随机技术资料),帐簿资料档案 ,教师实验教案、学生实验报告档案 ,实验教学登记簿(册)档案等六类档案。仪器要定柜、定层、定位分类存放,有定柜、定位标签,存放科学、规范、合理、安全;保 证仪器完好率在 95% 以上。要求各室做到整齐清洁、美观。3、教学管理 要加强实验教学过程管理,做好计划、准备、组织、指导、总结五个环节的工作。实验教师 应有实验教学教案。4、计算机管理I类学校要为实验室配置计算机,其它学校创造条件,实现计算机管理和辅助实验教学。六、效益1、自然课分组实验开出率 按教学大纲和教材要求,开足开全分组实验。2、自然课学生分组实验

19、开出组数I类学校学生二人一组、n类学校学生四人一组。川类学校不少于六组,有条件的学校应增加分组组数3、演示实验开出率按教学大纲和教材要求,开足开全演示实验。4、学生实验操作技能要求高年级学生实验操作正确、规范、熟练。并认真填写学生实验报告,清楚表述实验过 程。5、其它方面创造条件,增开选做实验,开放实验室,积极开展实践教学和实验教学研究、评价及自制教具活动。第二部分信息技术教育及电教装备(中学)信息技术教育及电教装备标准是根据教育部有关精神,参照国家有关配备目录和标准,并结 合我省经济和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的。本标准分四类要求:国家级示范高中,省示范高中, 国家级电教实验学校和原省首批重点中

20、学应按特 I类配备;省级电教实验学校及规模在 18个班以 上的城镇中学按I类配备;城镇中学及规模在12个班以上的农村中学按U类配备;其它中学可暂按川类配备,有条件的学校应努力按U类配备。一、设备1 信息技术教育设备分为计算机网络教室、校园网(包括多媒体计算机室、电子阅览室、课件制作室等)、远程教育设备二部分。单位:台特I类I类U类川类计算机网络教室(1+50 )X3(1+50 )X21+501+25地面卫星接收系统选配选配选配配备多媒体电教室3套2套1套课件制作设备1+251+12电子阅览室50 10025 50校园网千兆网百兆网经济型“校校通”注:特I类和有条件的学校每个教室应配备多媒体电教

21、设备(控制系统、计算机、视频展示台、数码投影仪或背投、银幕、音响等)0计算机配置标准(包括课件制作设备)、计算机教室建设标准、校园网(含经济型“校 校通”、地面卫星接收系统配置)详见附一、附二、附三、。2、电教设备中学参照附四:山西省中学电教设备配备目录二、用房1 信息技术教育特I类I类U类川类计算机90m 2 X390m 2 272m 254 m 2地面卫星接收系统总控室18m 2多媒体电教室90m 2 X390m 2 272m 2课件制作室36m 218m2电子阅览室54-72m 236m-54m 2校园网总控室18-36m 218-36m 22、电教设备特I类I类U类川类综合电教室(90

22、-180 ) m2$(90-180 ) m2272m 254m 2可兼语音室90m 2X390m 272m 2电教器材室54 m 236m 218-36m 218m2可兼地面卫星接收系统闭路系统总控室36m 218-36m 2演播室54-120m 236-100m 2三、配套设施1 器材柜、架、台器材存放在专用的器材柜、架、台,具体数量以全部宽松容纳为标准。2 各个电教专用室的设施应满足信息技术教育及电教的专业要求,均应有通风、遮光、防 尘、防潮、防火、防盗、防静电等措施。四、人员1数量根据省教育厅晋教备字199310号文件规定,特I类配专职电教人员 35人,1类配专职 电教管理人员23人,并

23、根据需要增加兼职人员;U类配专职电教管理人员 12人;川类可由 兼职人员管理。2 业务素质 管理人员应具有国家规定的学历要求,具有教师资格证书,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熟悉 业务,并参加过专业培训。五、管理1 机构、经费 建立专门机构或指定有关部门负责信息技术教育与电教装备工作,要有学校领导分管负责, 信息技术教育与电教装备工作应纳入学校工作计划,有检查、总结、表彰。学校每年要有一定比 例的经费用于信息技术教育与电教装备,凡按规定收取的费用,务必做到专款专用。2器材管理 建立电教管理人员岗位职责、计算机管理制度、校园网管理使用制度,语音实验室管理制 度,电教器材管理制度,完善各种登记薄册、并做

24、好档案管理;器材存放科学、规范、合理、安 全;保证各类器材完好率在 90% 以上;设置信息技术教育与电教器材总账和明细账,做到账物相 符;要求各室做到整齐、清洁、美观。3计算机管理和辅助教学 学校应创造条件,利用信息技术教育设备辅助管理和教学,推进信息技术教育与其它学科教 学的整合,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教学方式的根本性变革。六、效益 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教育与电教设备、设施,改革和充实课堂教学,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要对师生实行开放使用,有条件的学校应向周边学校开放,实现资源共享,提高投资效益。附一:山西省中学信息技术教育课计算机配置基本标准 附二:山西省中学计算机教室建

25、设标准 附三:山西省中学校园网建设标准附四:山西省中学电教设备配备目录附一:山西省中学信息技术教育课计算机基本配置标准教 师 用 机配置一配置二配置三CpuP4 / 2.8GP4 / 2.6GP4 / 2.4G内存512M DDR400256M DDR400256M DDR333硬盘80GB80GB80GB显示器17”彩显17”彩显17”彩显软驱1.44M1.44M1.44M光驱16XDVD16XDVD16XDVD显卡AGP64M显卡AGP64M显卡64M显卡声卡有有有键盘/鼠标标准标准标准音箱有有有网卡100M100M100M其它网络激光打印机一 台,共享 Modem 一个激光打印机一台,共

26、享Modem 个激光打印机一.台学 生 用 机Cpu赛扬2.4G赛扬2.2G赛扬2.0G内存128M DDR266128M DDR266128MDDR266硬盘40GB40GB无显示器15 ”彩显15 ”彩显15 ”彩显软驱1 . 44M1.44M1.44M光驱48 XCD无无显卡AGP32M显卡集成显卡集成显卡声卡有有有键盘/鼠标标准标准标准耳麦有有有网卡100M100M100M注:以上数量仅供参考,各学校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增减。本配置标准仅适用于当前使用 随着计算机配置标准不断提高,应相应升级。1 教师用机要有较高配置(含软件),应满足教师进行多媒体课件制作等需要。学生用 机配置应满足能够

27、运行多媒体常用工具平台软件、课件、信息技术教育、辅助教学需要。以 上配置应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不断提高,并选择相应的档次配备。2 .国家级示范高中国家级电教实验学校,原省首批重点中学为配置一;省示范初中、省级 电教实验学校及规模在18个班以上的其它中学为配置二;其它中学为配置三。3课件制作设备包括计算机、光盘刻录机、声卡、打印机、数码照相机、台式扫描仪、视 频采集卡以及多媒体制作软件。附二:山西省中学计算机教室建设标准一、计算机教室布局 要充分考虑设备本身、人员操作、维修维护等空间的需要,达到操作方便、布局合理、布 线规范。二、计算机环境条件及照明 地面、墙面、顶棚应采用不易吸附尘埃、不易产生

28、静电的材料。门窗要考虑采光和安全因 素。室内无强电磁干扰。温湿度要达到规定标准。有条件的学校应装备空调等设备。温度: 20 C25 C;相对湿度:40%75%。计算机教室内在离地面 0.3m处,光照度300Lx。三、供电系统 计算机系统供电应与动力电路分开并由稳压电源供给。服务器(含教师用机)应配 UPS 电 源。满足以下技术指标:电压变动:w 5% ;频率变化:w 0.2Hz ;波形失真率w 5%。要保 证有一个良好的接地系统。四、安全防护 要有防火、防水、防盗措施。防火要用无腐蚀的气体灭火剂 1211 和 1301 类。要有良好的 防触、漏电措施。要有计算机杀病毒软件,有数据备份措施保证数

29、据的安全。五、文档管理 必须有详细的计算机设备、相关设备使用说明等档案资料。每台计算机要有运行情况、保 养维修情况记录。计算机教室要有设备管理帐目、各类资料及软件的记录。附三:山西省中学校园网建设标准 校园网是指校园内信息装置互联运行的局域网络,是由计算机、网络技术设备和软件等构成的 为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服务的集成应用系统,并通过与广域网的互联实现远距离信息和资源共 享。校园网是学校信息化教学环境的基础设施,是全面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是教育技术装备现代化的主要体现,同时也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根据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颁布的关于中小学校园网建设的指导意见的精神,适应我 省经济和教育发展

30、的需要,结合我省中小学的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几种校园网建设方案,供学校 选择。一、较高配置:适合条件较好的示范性高中1 机房网络设备名称单位数量备注服务器台3 5主域、视频、代理,进口服务器网卡块2 3中心交换机台1千兆交换机台4 6光纤模块个6 8千兆百兆交换机台10 15路由器套1加广域网接口卡、拨号模块光盘库台1600 900 盘片智能UPS电源台1 2稳压电源台3 63000W / 1000W网络机柜个若干玻璃门/风扇服务器工作台张3 5配线架理线架个若干IBDN线槽配件及辅料若干注:以上数量仅供参考,各学校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增减。2综合布线系统要求网络采用光纤和超五类双绞线。网络布线系

31、统具有实用性、灵活性、可扩充性,并应符合有 关标准规范。3 网络系统软件网络系统软件的选择应支持现有国际标准,支持多种硬件平台,支持多处理机和多种网络协议,运行稳定可靠,有广泛的应用程序支持,含有完善的网络安全管理等基本原则。网络操作系 统选择 Windows NT ,Unix,Netware,Linux等,应用软件应为学校的教学过程、管理、日常办公、内外交流等方面提供全面、切实的支持,具有教师备课教学功能、学生学习功能、教务管理 功能、行政管理功能、资源信息功能和对外交流功能。二、基本配置:适合条件好的普通高(完)中、条件好、规模大的示范初中和示范小学。1 机房网络设备名称单位数量备注服务器

32、台2 3主域、视频、代理,国产服务器网卡块1 2中心交换机台1光纤模块个3 4百兆百兆交换机台5 10路由器套1加广域网接口卡、拨号模块光盘库台1600盘片智能UPS电源台1稳压电源台2 33000W / 1000W网络机柜个:若干玻璃门/风扇服务器工作台张2 3配线架理线架个若干IBDN线槽配件及辅料若干注:以上数量仅供参考,各学校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增减2 . 3同前三、一般配置:适合普通高(完)中、城市初中和条件较好城市小学1 机房网络设备名称单位数量备注服务器台2 3主域、代理,国产中心交换机台1百兆交换机台3 6路由器套(1)加广域网接口卡、拨号模块光盘库台(1)600盘片智能UPS电

33、源台11000W稳压电源台23000W / 1000W网络机柜个1玻璃门/风扇服务器工作台张2 3配线架理线架个若干IBDN线槽配件及辅料若干注:以上数量仅供参考,各学校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增减2 . 3同前四、经济型“校校通”:实现卫星接收、实况转播、实时录像、网上浏览、信息收集下载 等功能。利用宽带有线电视网,在终端无计算机情况下,可实现计算机教学和其它信息交流。五、远程教育接收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学校可建立远程教育接收点,配备卫星地面接收站、电视机、DVD机和多媒体计算机等必要设备及基本教学资源光盘。 附四:山西省中学电教设备配备目录序号名称、规格单位配备数量备注特I类I类U类川类一、常规

34、 电教器材1书写投影仪250 250mm台(24)24124可用视频展示台代替2银幕150 X1500mm块24241243立卧两用投影仪台3+(2)214自动幻灯机135型台21(1)(1)5手动幻灯机135型台3+(3)2+(2)2(1)6快速复录机台2+(1)1(1)(1)7收录机台24241248立体声收录机双卡台321(1)9校园广播系统套1111分年级控制10照相机135型台2211至少有一台手动聚焦11话筒个532(1)12话筒架桌面式个321(1)话筒架落地式个211(1)13摄像机模拟式台11(1)摄像机数字式台1114彩色电视机21 -34 台24246115录像机VHS台

35、(24)(12)(3)116DVD台24122(1)二、语音实验室1756座普通型套2111856座多媒体套11三、多功能电教室1960-120座位套321四、交互 式多媒体 双向控制 闭路电视 系统20套11(1)五、演播21非线性编辑系统套1编辑系统22线性编辑机系统套1(1)注:要充分利用常规电教器材,积极配备数字化设备,实验教育信息化。处理好模拟设备和数字设备的关系,避免重复配备。信息技术教育及电教装备(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及电教装备标准,是根据教育部有关精神,参照国家有关配备目录和标准,并结合我省经济和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的。本标准分三类要求:省级电教实验学校,省示范小 学及规模在2

36、4个班以上的城镇小学应按I类分配;城镇小学及规模在12个班以上的农村小学应按U类配备;其它小学可按川类配备,有条件的学校应努力按U类配备。一、设备1信息技术教育设备分为计算机网络教室,校园网(包括多媒体计算机教室、电子阅览室、课件制作室等)、远程教育设备三部分。单位:台I类U类川类计算机网络教室(1+50)X21+501+12地面卫星接收系统选配选配配备多媒体电教室1套选配课件制作设备1+12电子阅览室2550校园网百兆网或经济型“校校通”经济型“校校通”注:计算机配置标准(包括课件制作设备)、校园网、计算机教室建设标准、经济型“校校通”、地面卫星接收系统配置详见附一、附二、附三2 电教设备小

37、学参照附四:山西省小学电教设备配备目录二、用房1、信息技术教育I类U类川类计算机教室72 150m254 m236 m2地面卫星接收系统总控室18m2多媒体电教室72m2课件制作室18m2电子阅览室36m2校园网总控室18m218m22 电教设备I类U类川类综合电教室72150m2(54 m2)可兼语音室72m2电教器材室36m218m2可兼地面卫星接收系统、闭路系统总控室18m236m2演播室36m2三、配套设施1器材柜、架、台器材存放在专用的器材柜、架、台,具体数量以全部宽松容纳为标准。2 各专用室的设施应满足信息技术教育及电教的专业要求,均应有通风、遮光、防尘、防潮、防火、防盗、防静电等

38、设备。四、人员1 数量根据省教育厅晋教备字199310号文件规定,1类配专职电教管理人员 2-3人,并根据需要 增加兼职人员;U类配专职电教管理人员1-2人;川类可由兼职人员管理。2业务素质管理人员应具有国家规定的学历要求,具有教师资格证书,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熟悉 业务,并参加过专业培训。五、管理1 .机构、经费建立专门机构或指定有关部门负责信息技术教育与电教装备工作,要有学校领导分管负责, 信息技术教育与电教装备工作应纳入学校工作计划,有检查、总结、表彰。学校每年要有一定比 例的经费用于信息技术教育与电教装备,凡按规定收取费用,务必做到专款专用。2 .器材管理建立电教管理人员岗位职责、

39、计算机管理制度、校园网管理使用制度,语音实验室管理制 度,电教器材管理制度,完善各种登记薄册、并做好档案管理;器材存放科学、规范、合理、安 全;保证各类器材完好率在 90%以上;设置信息技术教育与电教器材总账和明细账,做到账物相 符;要求各室做到整齐、清洁、美观。3 .计算机管理和辅助教学学校应创造条件,利用信息技术教育设备辅助管理和教学,应用信息技术手段溶合在其它学 科的教学中,推进信息技术教育与其它学科教学的整合,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创新精神和实 践能力,促进教学方式的根本性变革。六、效益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教育与电教设备、设施,改革和充实课堂教学,实现教学手段现代 化。要对师生实行开放使

40、用,有条件的学校应向周边学校开放,实现资源共享,提高投资效益。附一:山西省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计算机基本配置标准附二:山西省小学计算机教室建设标准附三:山西省小学校园网建设标准附四:山西省小学电教设备配备目录附一山西省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计算机基本配置标准教 师 用 机配置一配置二配置三CpuP4/2.8G:P4/ 2.6GP4 / 2.4G内存512M DDR400256M DDR333256M DDR333硬盘80GB80GB80GB显示器17”彩显17”彩显15 ”彩显软驱1.44M1.44M1.44M光驱DVDDVDDVD显卡AGP64M 显存:AGP64M显存AGP64M显存声卡有有有键

41、盘/鼠标标准标准标准音箱有有有网卡100M100M100M其它网络激光打印机 一台,共享Modem 一个激光打印机一台, 共享Modem 个激光打印机一.台学 生 用 机Cpu赛扬2.0G赛扬1.8G赛扬1.8G内存128M DDR266128M DDR266128M DDR266硬盘40GB40GB无显示器15 ”彩显15 ”彩显15 ”彩显软驱1 . 44M1.44M1.44M光驱有无无显卡AGP32M 显卡:集成显卡集成显卡声卡有有有键盘/鼠标标准标准标准耳麦有有有网卡100M100M100M注:以上数量仅供参考,各学校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增减。本配置标准仅适用于当前使用 着计算机配置标准

42、不断提高,应相应升级。1、教师用机要有较高配置(含软件),应满足教师进行多媒体课件制作等需要。学生用机 配置应满足能够运行多媒体常用工具平台软件、课件、信息技术教育、辅助教学需要。以上配置 应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不断提高,并选择相应的档次配置。2 省级示范小学和省级电教实验学校为配置一,城市小学为配置二,农村小学为配置三。3 课件制作设备包括计算机、光盘刻录机、声卡、打印机、数码照相机、台式扫描仪、视 频采集卡以及多媒体制作软件。附二:山西省中小学计算机教室建设规范标准一、计算机教室布局线规范要充分考虑设备本身、人员操作、维修维护等空间的需要,达到操作方便、布局合理、布二、计算机环境条件及照明

43、地面、墙面、顶棚应采用不易吸附尘埃、不易产生静电的材料。门窗要考虑采光和安全因 素。室内无强电磁干扰。温湿度要达到规定标准。有条件的学校应装备空调等设备。温度: 20 C25 C;相对湿度:40%75%。计算机教室内在离地面 0.3m处,光照度300Lx。三、供电系统计算机系统供电应与动力电路分开并由稳压电源供给。服务器(含教师用机)应配 UPS电 源。满足以下技术指标:电压变动:w 5% ;频率变化:w 0.2Hz ;波形失真率w 5%。要保 证有一个良好的接地系统。四、安全防护要有防火、防水、防盗措施。防火要用无腐蚀的气体灭火剂1211和1301类。要有良好的防触、漏电措施。要有计算机杀病

44、毒软件,有数据备份措施保证数据的安全。五、档案管理必须有详细的计算机设备、相关设备使用说明等档案资料。每台计算机要有运行情况、保养维 修情况记录。计算机教室要有设备管理帐目、各类资料及软件的记录。附三:山西省小学校园网建设标准校园网是指校园内信息装置互联运行的局域网络,是由计算机、网络技术设备和软件等构 成的为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服务的集成应用系统,并通过与广域网的互联实现远距离信息和资源 共享。校园网是学校信息化教学环境的基础设施,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是教育技术 装备现代化的主要体现,同时也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根据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颁布关于中小学校园网建设的指导意见的精神,

45、适应我省 经济和教育发展的需要,结合我省中小学的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几种校园网建设方案,供学校选 择。一、较高配置:适合条件较好的示范性高中1 机房网络设备名称单位数量备注服务器台3 5主域、视频、代理,进口服务器网卡块2 3中心交换机台1千兆交换机台4 6光纤模块个6 8千兆百兆交换机台10 15路由器套1加广域网接口卡、拨号模块光盘库台1600 900 盘片智能UPS电源台1 2稳压电源台3 63000W / 1000W网络机柜个若干玻璃门/风扇服务器工作台张3 5配线架理线架个若干IBDN线槽配件及辅料若干注:以上数量仅供参考,各学校可根椐具体情况适当增减。2、综合布线系统要求网络采用光纤

46、和超五类双绞线。网络布线系统具有实用性、灵活性、可扩充性,并应符合有 关标准规范。3 网络系统软件网络系统软件的选择应支持现有国际标准,支持多种硬件平台,支持多处理机和多种网络协 议,运行稳定可靠,有广泛的应用程序支持,含有完善的网络安全管理等基本原则,网络操作系 统选择 Windows NT,Unix,Netware,Linux等,应用软件应为学校的教学过程、管理、日常办 公、内外交流等方面提供全面、切实的支持,具有教师备课教学功能、学生学习功能、教务管理 功能、行政管理功能、资源信息功能和对外交流功能。二、基本配置:适合条件好的普通高(完)中、条件好、规模大的示范初中和示范小学1 机房网络

47、设备名称单位数量备注服务器台2 3主域、视频、代理,国产服务器网卡块1 2中心交换机台1光纤模块个3 4百兆百兆交换机台5 10路由器套I1加广域网接口卡、拨号模块光盘库台1600盘片智能UPS电源台1稳压电源台2 33000W / 1000W网络机柜个:若干玻璃门/风扇服务器工作台张2 3配线架理线架个若干IBDN线槽配件及辅料若干注:以上数量仅供参考,各学校可根椐具体情况适当增减2 . 3同前般配置:适合普通高(完)中、城市初中和条件较好城市小学1 机房网络设备名称单位数量备注服务器台2-3主域、代理,国产中心交换机台1百兆交换机台3-6路由器套(1)加广域网接口卡、拨号模块光盘库台(1)

48、600盘片智能UPS电源台11000W稳压电源台23000W / 1000W网络机柜个1:玻璃门/风扇服务器工作台张2-3配线架理线架个若干IBDN线槽配件及辅料若干注:以上数量仅供参考,各学校可根椐具体情况适当增减2 . 3同前四、经济型“校校通”:实现卫星接收、实况转播、实时录像、网上浏览、信息收集下载 等功能。利用宽带有线电视网,在终端无计算机情况下,可实现计算机教学和其它信息交流。五、远程教育接收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学校可建立远程教育接收点,配备卫星地面接收站、电视机、DVD机和多媒体计算机等必要设备及基本教学资源光盘。附四山西省小学电教设备配备目录序号名称、规格单位配备数量备注I类n

49、类川类一、常规电教器材1书写投影仪250 250mm台241222银幕 1500 X1500mm块241223自动幻灯机 135型台1(1)4手动幻灯机135型台11(1)5快速复录机台(1)6收录机台241227立体声收录机 双卡台21(1)8照相机台119校园广播系统套11(1)分年级控制10摄像机台111彩色电视机 21 -34 台242112录像机VHS台(1)(1)13DVD台311二、语音实验室14语音室普通型56座套1+(1)(1)城市小学力争配备三、多功能电教室1760-120 座套1(1)四、闭路18交互式多媒体双向控制闭路电视套(1)电视19单向闭路电视套1(1)注:要充分利用常规电教器材,积极配备数字化设备,实现教育信息化。处理好模拟设备和数 字设备的关系,避免重复配备。第三部分图书馆(室)装备(中学)中学图书馆(室)装备是按照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和省教育厅关于 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图书馆(室)建设的意见(晋教备 20025号)执行。本标准对不同类型中学图书馆(室)建设提出三级(类)达标要求:省示范高中、原省 首批重点中学、中幼师、县一中、示范初中及条件较好的城市八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