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内蒙访古分析 内蒙访古分析 甲 关于教材 已故历史学家翦伯赞同志所写的 内蒙访古,是一篇很有特色的散文。 文章写于一九六一年。那年的夏秋之际,翦伯赞、范文澜、吕振羽几 位历史学家,应乌兰夫同志邀请,访问内蒙,历时近两月,行程达一 万五千里。访问归来,翦老便写了这篇内蒙访古 ,记述了这次访问 的见闻和感想。全文一万二千多字,分六个小节,分别用了六个小标 题。现在选入高中语文第四册作为教材的,是第二节一段最古的长 城和第三节在大青山下 。课文这两节虽是原文的节选,但却是相 对完整的。原文一、六两节大体相当于文章的总说和结论,中间四节 具体写访问古迹,二、三两节写的是内蒙西部访古,四、五两节则写 内
2、蒙东部访古,因此课文所选的这两节不妨看做内蒙西部访古的完整 篇章。下面分析一下课文的思想内容和 .写作特点。 、内容分析 (一)一段最古的长城 我国的万里长城,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古代宏伟建筑之一,是我国人 民长期辛勤劳动创造的奇迹。 最早,是战国时期燕、 赵、秦等诸侯国, 分别在自己北部,凭借山险筑城,以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秦灭 六国后,把原先燕、赵、秦靠北部的长城连接起来,加以修补,建成 西起陇西, 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 以后许多朝代都曾陆续修补、 改建。 今天我们通常所说的万里长城,则是明代重新改建的。目前,在内蒙 西部大青山、乌拉山、狼山靠南边的山顶上,还绵亘着一段长达二百 六十余里
3、的古长城。翦伯赞同志经过考证,认为这是赵长城的遗址, 所以称之为 “一段最古的长城 ”。 一段最古的长城,以访赵长城为线索,重点是分析在阴山一带筑城 的原因,并评价完成这一巨大防御工程的历史人物,从而表达作者对 处理民族关系问题的看法。 这节共十二段,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 12 段),写开始进入内蒙时的感受。第 1 段写将到内 蒙时眼前展现的 “古之所谓塞外 ”的雄浑气象。第 2段写到内蒙后,一路 所见到的,却是今天塞外的富饶景象 黄沙白草和沃野良田的对照,反 映历史的前进。 “简直要怀疑火车把我们带到了河北平原 ”这一句,自然 而然地使人想到塞外经济的发展与内地农业技术传播的关系。这
4、两段 虽然只是旅途情况的一般描述,但隐含的意思,却与全文中心十分合 拍。 第二部分(第 37 段),详述内蒙西部地理条件的特点,对大青山一 带在历史上为什么会成为争夺焦点,做出令人信服的分析。第 3 段写 地理概貌,指出阴山南北自然条件迥乎不同。第 4 段以史传记载和地 名本义为证,指出大青山一带自古就是游牧民族理想的苑囿。第 5 段 以饱含诗情画意的笔触,进一步突出山南沃野的肥美,既充溢着对祖 国山河的热烈歌颂之情,又流露出了对历史上民族纷争的深深遗憾。 这段在生动的描写、抒情之中,巧妙地点出了 “民族关系 ”这一核心问题, 并且表明作者在这一问题上的基本倾向。第 6 段,历史地分析了山南
5、沃野对游牧民族生存的重要性。第 7 段,用递进复句承上启下,又运 用条件、假设等一连串偏正复句,简明而充分地阐述了这片沃野为什 么是必争之地,要言不烦,准确有力。 这一部分在全文内容上是很重要的。因为深刻揭示出山南沃野是古代 几个民族必争之地,下面写的赵长城为什么要修筑在这里就不言而喻 了,而下一节对汉王朝战略部署的分析也就获得更充分的依据,并且 使课文最后对和解政策的肯定更有力量:本来有必争的因素,却能在 没有任何被迫的情况下通过和解的方式改善关系,这是多么难能可贵 啊! 第三部分(第 89 段),写赵长城修筑的背景、位置、规模以及它的 遗址。 第四部分(第 1012 段),评论赵武灵王。赵
6、武灵王修筑长城。这无 疑是一件抗击入侵、巩固边防的伟大事业。而这样大的工程并没有造 成人民的灾难,当然尤其值得称颂。因为衡量历史是非的基本标准, 是看其在历史上有无进步作用,和对人民是否有利。如果全面地考察 民族之间矛盾关系的处理,那么抗击侵略还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民 族之间还应当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这才更有利于推动社会进步,更 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在争取社会进步和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一大 前提下,抗击侵略和相互学习是并不矛盾的。赵武灵王对祖传旧俗勇 于革新,对异民族文化不存偏见,特别是当时北方少数民族还处在游 牧时期,总的说,是落后的,而赵武灵王仍能力排众议,学习人家的 长处,这种远见卓识,
7、的确不同凡响。所以翦老把 胡服骑射”做为赵武 灵王更重要”的功绩,并在这一节最后连用反问、反复的修辞方法,突 出给予肯定。 这部分对赵武灵王的两件事的评论,清楚地反映了本文在处理民族关 系这一问题上的基本看法。既是全面的,又是有所侧重的。 (二)在大青山下 这一节,以访大青山下的古迹 汉代古堡和昭君坟墓为线索,追溯了 西汉时期汉与匈奴关系的历史踪迹,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民族关系问 题的看法。 为了便于理解本节内容,我们先简略谈谈汉与匈奴斗争的始末。 匈奴是远在殷周时期即活动在我国北部地区的游牧民族。在西汉初年, 它的武力空前强盛,使西汉完全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这时西汉对匈 奴采取的是忍让政策,多
8、次被迫和亲。以后西汉经济发展,军事力量 逐渐强大,到汉武帝时便开始了对匈奴的长期讨伐战争。 课文中所说, 派徐自为出五原塞筑城,汉武帝步步为营,把它的势力远远地推到阴 山以北,都是这一背景下的事。至仪宣帝时,汉与匈奴的力量对比就 完全改变了。匈奴内部发生了严重纷争,呼韩邪单(ch dn)于降汉, 率领部众到五原塞,请求朝见,汉宣帝接见了他,并支持他平定了匈 奴内乱,双方关系获得改善。到汉元帝时,呼韩邪再次朝见,元帝以 后宫良家女王嫱(即王昭君)赐给呼韩邪,两家和亲。呼韩邪对此表 示感激,上书请元帝完全撤掉边境上守备设施和驻防军队,要求由他 代替汉朝防守阴山一带。郎中侯应则劝元帝不要接受这一请求
9、。侯应 指出,阴山以北城堡的驻军已经撤退了,现在才仅有候望的设置,仅 能举火报警而已,提醒元帝勿忘 安不忘危”的道理。课文中所引的,是 侯应这段劝谏之辞中的一小部分。元帝采纳了侯应的意见。谢绝了呼 韩邪的请求,但充分肯定了他的善良用意,双方关系进一步改善。此 后六七十年,匈奴与汉人杂居,并从游牧进而开始搞农业生产。北部 边境呈现和平景象。到东汉时,鲜卑族在这一地区崛起,成为汉的劲 敌,匈奴则一部分与汉联合,一部分遭到破灭。这以后,经过长时期 民族间的相互融化,至V公元四世纪,即西晋以后的十六国时期,匈奴 族便融合到汉族之中了。 在大青山下这一节谈到了汉代城堡和昭君坟墓,这两样古迹实际 是汉对匈
10、奴所采取的两种不同政策的产物。 这一节共十四段,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第 19 段),写汉代城堡。 第 1 段是总起的段落;第 2 段概述古城遗址的发现和分布情况,并据 以推断汉王朝在阴山一带的战略部署;第 3 段引述史籍,讲述汉代在 阴山以北筑城的情况;第 4段谈今天在昆都仑河通道外面发现的古城, 都是进一步印证第 2 段关于汉王朝在阴山北麓筑城,设置第一道防线 的推断。因为 “据考古报告 ”所知道的古城遗址,毕竟 “最大多数分布在 阴山南麓 ”,所以关于汉王朝在阴山北麓筑城的情况,就有必要引述历 史典籍,做进一步说明。 这几段以充分的材料,概述了汉代城堡的分布,从而具体写出历史上 这一
11、地区民族斗争的浩大规模, 是上一节第 5段“风浪最大 ”这一提法的 具体化,相互照应。而且这里在讲到元帝从阴山以北城堡撤军时,特 别点明呼韩邪 “款塞入朝 ”,这又是后文肯定和解政策, 强调和解要以双 方都有和解愿望为前提的张本。 第 5 至 7 段, .写作者这次访问所游览的两处古城遗址,具体写了两处 古城的位置、规模和城内外发现的古物。 第 8 至 9 段,在上面对古城做历史回顾和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发表感 想。作者对阴山一带作为民族之间和平往来中间站的历史作用,给予 了很高的估价,指出民族间的文化交流是更符合人民根本利益的。 第二部分(第 1014 段),写昭君墓。 第 10 段指出昭君墓是 “永远不会废弃 ”的,承接上文城堡的 “废弃 ”,针 脚细密,过渡自然,而且有抑有扬,态度鲜明。接着以两个并列的转 折复句和反复、比喻等修辞方法,对为民族友好做出贡献的王昭君着 力予以称颂。第 11 段记述青冢,着墨不多,但无限亲切的追怀之情跃 然纸上。第 12 段进一步写关于昭君墓的见闻, 记述简洁而有弦外之音: 为什么堡垒竟被认做昭君的坟墓?这的确是耐人深思的。第 13 段,以 紧扣上段见闻的议论,回答了问题,突出了人民对昭君的怀念。但究 竟应当怎样理解人民的心愿,这是读者自然要提出的问题。第 14 段针 对反对意见阐述建立民族间友好关系的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趣味识图考试题及答案
- 初三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 甘肃省定西市岷县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期中考试科学试卷(含答案)
- 2025年盲文普通话考试试题及答案
- sim.fun程序课件教学课件
- 小学折纸题目及答案
- 一上册数学的试卷及答案
- 2025年关于实数的题目及答案
- 七上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 2025年数一考研真题及答案
- 口腔科消毒管理制度
- 供养中心考试题及答案
- 医学影像技术发展介绍
- 货币互换协议书
- DB65╱T 3953-2016 反恐怖防范设置规范 商业场所
- 航运企业船员安全培训及宣传制度
- 《医学文献检索技巧》课件
- 2024年贵州省瓮安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教师岗笔试题带答案
- 高校教师命题能力培养机制研究
- 2025-2030再生胶产业规划专项研究报告
- GB/T 37507-2025项目、项目群和项目组合管理项目管理指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