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句式变换1下列与画线句子表意不相同的一项是()一个极其浅显的道理是,一双鞋也许不能走遍天下,但频繁换鞋子,走几步换一双,且不说付出的成本太大,光换鞋子这种折腾就势必影响赶路。一个求真务实的人,不会频繁瞎折腾;一个脚踏实地的国家,不会动辄改弦易辙。国家越自信,对“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就越有底气;认定方向,戮力同心,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中国梦便不遥远。A. 一个求真务实的人啊,请不要频繁瞎折腾了!B. 一个求真务实的人,怎么不会频繁瞎折腾?C. 一个求真务实的人,难道可以频繁瞎折腾?D. 一个求真务实的人,一定不要频繁瞎折腾!【答案】B【解析】 【分析】 B 项, “怎么不
2、会频繁瞎折腾?”一句,否定的反问句表达肯定的意思:一个求真务实的人,一定会频繁瞎折腾。和例句意思不一致,故选B。故答案为: B【点评】本题考查辨析句式变换后意义的区别。答题时应注意,仔细本文每个句子意思、语气、词义的细微差别,分析表意的区别,选出正确答案。2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回答问题。亲爱的孩子,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也就罢了。可是没一天不想着你,每天清早六七点就醒,翻来覆去的睡不着,也说不出为什么。好象克利斯朵夫的母亲独自守在家里,想起孩子童年一幕幕的形象一样,我和你妈妈老是想着你二三岁到六七岁间的小故事。 这一类的话我们不知有多少可以和你说,可是不敢说,你这个年纪是一切向前往
3、的,不愿意回顾的;我们噜哩噜苏的抖出你尿布时代的往事,会引起你的憎厌。孩子,这些我都很懂得,妈妈也懂得。只是你的一切终身会印在我们脑海中,随时随地会浮起来,象一幅幅的小品图画,使我们又快乐又惆怅。( 1)以上文段选自 _,作者是 _。( 2) “翻来覆去 ”在句子中的意思是: _。( 3)请把文中画线的句子合并为一个句子(意思可以有小的改动 ):_( 4)请结合原著回答:“这些我都很懂得,妈妈也懂得”中 “这些 ”指什么 ? 文段中 “快乐”与惆怅 ”是否矛盾 ?为什么 ?【答案】 ( 1)傅雷家书;傅雷( 2)来回翻身( 3)这些我和你妈妈都懂得( 4) 你这个年纪是一一切向前往的,不愿意回
4、顾的;我们噜哩噜苏的抖出你尿布时代的往事,会引起你的憎厌。 示例:不矛盾。“快乐 ”是父母与孩子一起度过的愉快时光,“惆怅 ”是担心引起孩子的憎厌。【解析】 【分析】( 1)根据 “亲爱的孩子,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也就罢了”可知这段文字出自傅雷家书,作者是傅雷。( 2)根据对这个成语的积累并结合句意理解词义,可知“翻来覆去 ”, 形容来回翻动身体。这里形容傅雷因挂念儿子而睡不着觉,来回翻动身体。( 3)这些我都很懂得,妈妈也懂得,意思是我和妈妈两个人都懂得这些。据此改动句子即可。( 4) 根据 “你这个年纪是一切向前往的,不愿意回顾的,我们噜哩噜苏的抖出你尿布时代的往事,会引起你
5、的憎厌。孩子,这些我都很懂得,妈妈也懂得 ”可知这些指的是:你这个年纪是一一切向前往的,不愿意回顾的;我们噜哩噜苏的抖出你尿布时代的往事,会引起你的憎厌。 结合 “我和你妈妈老是想着你二三岁到六七岁间的小故事。这一类的话我们不知有多少可以和你说,可是不敢说,你这个年纪是一切向前往的,不愿意回顾的;我们噜哩噜苏的抖出你尿布时代的往事,会引起你的憎厌 ”可知,儿子成长的往事在父母回忆起来都是快乐的,而又担心噜哩噜苏的抖出你不愿提及的往事会让你憎厌。故答案为: 傅雷家书;傅雷 来回翻身 这些我和你妈妈都懂得 你这个年纪是一一切向前往的,不愿意回顾的;我们噜哩噜苏的抖出你尿布时代的往事,会引起你的憎厌
6、。 示例:不矛盾。“快乐 ”是父母与孩子一起度过的愉快时光,“惆怅 ”是担心引起孩子的憎厌。【点评】 此题考查文学常识的积累。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选择作答即可。 本题考查理解词义的能力。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一定要多积累、运用词语,提高自己理解词语的能力。做题时,一定要结合语言环境理解词义。 本题考查句式转换的能力。句式转换包括:单句与复句之间的转换、肯定句与否定句之间的转换、祈使句与疑问句之间的转换、陈述句与反问句之间的转换等。答题时要注意,无论句式怎么转换,句子的意思不能变。
7、 本题考查对文章的概括,首先要在审题后确定提取答案的范围,即在文章中寻找段落。然后从前向后精读文章 ,抓住其中切题的信息 ,将它们提取出来。最后根据这些语句组织成切题的合乎要求的答案。 本题考查理解词语内涵的能力。解答这类试题,不要只浮于语句的表面意义,还应立足于相关重点语段,联系上下文,结合文章语境,联系文章主题,进行研读和探究。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只见这些挺拔伟岸的黄山松,巍然 s ng立在我们面前。虽然雨雾濛濛,但是它们那厚实粗壮的腰身,亭亭如盖的树冠,在雾气中却更显示出巍俄浑厚之美,如同缥缈仙境中的神树一般。而傍着一颗巨石,树冠如云,树身如柱,喷薄而出的,就是黄山标志的迎客松
8、了。在这种海拔之上,能有这么壮观的腰身和树冠,简直堪称一绝。(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画线的字注音。s ng立 _缥缈 _喷薄 _(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3) “盖”有以下几种 , “亭亭如盖 ”中 “盖 ” 恰当的一 ()A.遮掩、蒙上的其,其密B. 物的甲壳C. ; 篷D.器物上有遮蔽和封 作用的 西( 4)将画 句子改成双重否定句,不得改 原意。【答案】 ( 1) ; mio; b( 2)巍俄;巍峨( 3) C( 4)在 种海拔之上,能有 么壮 的腰身和 冠,不能不算一 。【解析】 【分析】( 1)本 作答 ,注意易 音的 累,掌握 拼写 ,
9、 范拼音 写,不要写成英 字母;根据拼音写 字,除了根据具体的 境, 要注意同音字、形似字的辨析,避免混淆。注意 “ ”的字形和多音字 “薄”字的 音。( 2) 字的 生原因主要是音同或形似,掌握 个易 点,根据 字的特点, 合句意和 辨析判断。巍俄巍峨。( 3)本 作答一定要 合 境和句意来理解 的含 。“亭亭如盖 ”一般是指 枝繁茂如同 篷一 。本 中描写的 象是“ 冠 ”,所以 “盖 ”的意思是 “ , 篷 ”。( 4)原句 “ 直堪称一 ”是肯定句,改写 ,要把肯定句中“必 ”“肯定 ”“一定 ”之 表示肯定 气的 可改 “不能不 ”“不得不 ”或 “非 不可 ”。据此,可改写 :在
10、种海拔之上,能有 么壮 的腰身和 冠,不能不称之 一 。故答案 : ; mio;b 巍俄;巍峨 C 在 种海拔之上,能有 么壮 的腰身和 冠,不能不算一 。【点 】 本 考 考生 字字音、字形的 能力。考 的大多数是生活中常 的、容易 、写 的基 字,学生在平 要重点 和 累,注意 形声字、形近字、同音字的辨析。 本 考 的是 字的辨析,解答此 要注意仔 体会形近字之 用法的差 ,尤其是形声字的形旁,要求学生在平 多留心,以达到正确的 写。 本 考 考生 的理解和辨析的能力。解答此 要求考生注意平 的 累,要 合具体的 境理解和分析 的意思。 本 考 考生 句式的运用能力。解答此 要求考生在平
11、 掌握常 的句式及其特点,要按照要求作答。4 下面一篇短文,按要求答 。不除糟粕,何来精 目睹朋友加工琥珀,一 105 克的原石,本来是黯淡的深褐色,其貌不( y ng),切除 角后余 82 克, 可 内在的微光。 打磨,最 生一枚 30 克的大 珠、清 光亮晶( yng)剔透, 地柔美,色 温 。不除糟粕,何来精华?人也是这样。不经历风吹雨打,不历事炼心,又如何在蜕变中实现华丽转身?愈来愈璀璨的那条路,必然是一个层层磨砺淬炼的过程。越经世事的打磨,生命越圆润,越精致,越美丽,越有品质的芳香。那些风雨,其实,都是人生的抛光与包浆。所以,只要勇于承受,选择忍耐,那些疼痛,都会变成生命的滋养。不改
12、变错误的认知,便难有正确的信念;不清理心灵的污垢。便无法彰显圣洁的华彩;不剔除思想的糟粕,便不会拥有灵透的智慧。弃糟粕,留精华。也是一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其貌不 _(y ng) 晶 _( yng)剔透 蜕_( A duB tu 变) 污垢 _(A guBhu)(2)文中画线的两个句子哪一句是病句?()A.愈来愈璀璨的那条路,必然是一个层层磨砺淬炼的过程。B.弃糟粕,留精华,也是一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3)不改变原意,把“不除糟粕,何来精华?”改成陈述句,然后说说原句的表达效果。【答案】 ( 1)扬;莹; B; A( 2)
13、A( 3)改句:不除糟粕就没有精华。表达效果:原句采用反问的形式,比一般的陈述句语气更加強烈,更能引起人们的深思。【解析】 【分析】(1 )根据平时对汉字的字形和字音的识记答题,注意“羊 ”不要写成“杨 ”; “莹 ”不要写成 “萤 ”或 “荧 ”; “蜕 ”和 “锐 ”的区别; “垢 ”和 “后 ”的区别。( 2) A 搭配不当,正确的句子是:那条路愈来愈璀璨,必然是一个层层磨砺淬炼的过程。 B 没有语病。( 3)句式转化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是不能改变原意。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句子的意思,此句应把 “何来 ”改成 “就没有 ”或 “就不会有 ”,问号变成句号。反问句变成陈述句后,虽然句意没
14、有发生变化,但语气明显减弱,也就是说反问句表达的语气更强烈,而且反问句的形式更能引起读者的思考。故答案为: 扬; 莹; B ;A ; A; 改句:不除糟粕就没有精华。表达效果:原句采用反问的形式,比一般的陈述句语气更加強烈,更能引起人们的深思。【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拼音写汉字及给汉字注音的能力。给汉字注音,要注意字母的拼写、声调符号及标注位置、多音字的区别等。根据拼音写汉字,要注意同音字、形似字的区别,避免混淆。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对于形似字、同音字、多音字、易错字,要勤于积累,加强记忆。 本题考查学生的病句辨析能力。完成此类题目,首先要求学生要牢固掌握病句成因和病句类型的相关知识,这是完
15、成词类题目的基础。其次,要学会运用所掌握的语法知识解决平时阅读和写作中遇到的语言问题,增强语言感悟能力,不断提高病句辨析能力。 本题考查学生句式转换的能力。句式转换包括:单句与复句之间的转换、肯定句与否定句之间的转换、祈使句与疑问句之间的转换、陈述句与反问句之间的转换等。答题时要注意,无论句式怎么转换,句子的意思不能变。本题要求将肯定句改为双重否定句,没有统一答案,只要答案符合题意即可。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作者对描画的物件,必须要有深入的研究,有严格的选择、充沛的感情、高度的加工。绝不能把描写物件变成说明性的图解或地理志,使观者看了 su 然无味、无动于 zhng,这样当然谈不上什么意
16、境。没有意境或意境不鲜明,绝对创作不出引人入胜的山水画。意境的创造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我在画水墨山水时,感觉到自己就像进入战场,在枪林弹雨中。因为画在宣纸上不能涂改,所以一点疏乎差错都不行。每一笔都要解决形象问题,感情问题,远近虚实、笔墨浓淡等问题。(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划线的字注音。_ su zh ng充沛_然无味 无动于_( 2)选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 “_,”正确写法是 “_”。( 3) “引人入胜 ”中 “胜”的意思是( )A.胜利B.比另一个优越C.优美的景物或境界D.能够承担或承受(4)把画线句改为反问句。【答案】 ( 1) pi;索;衷(2)疏乎;疏忽(3) C(4)这样还谈得
17、上什么意境呢?【解析】 【分析】( 1)根据平时对汉字字音和字形的积累答题,注意“索 ”不要写成 “锁 ”;“衷 ”不要写成 “中 ”。( 2)根据平时对字形的积累可知,“乎 ”应为 “忽 ”。( 3)引人入胜:引人进入佳境。多指山水风景或文艺作品。据此可知这里的“胜”意思应为优美的景物或境界。( 4)这是一个否定句,改成反问句时要加上反问词,要把这个句子变为肯定句,句末用问号。故答案为: pi;索;衷 疏乎;疏忽 C 这样还谈得上什么意境呢?【点评】 本题考查对汉字字音和书写的掌握能力。解答此类试题时要认真审题,结合平常所掌握的常用词语的音形义判断题中所用词语的书写和注音。对一些形近字要做到
18、准确辨析,明确它们的异同及用法。 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字形的能力。做这样的题,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写好每个汉字,注意形声字、形近字、音近字等,还要注意根据语言环境选择合适的字。 本题考查理解词义的能力。汉语里有不少词语都是多义词,对于多义词的理解一定要结合语境,另外平时的学习中要多阅读,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 本题考查句式转换的能力。句式转换包括:单句与复句之间的转换、肯定句与否定句之间的转换、祈使句与疑问句之间的转换、陈述句与反问句之间的转换等。答题时要注意,无论句式怎么转换,句子的意思不能变。本题要求将肯定句改为双重否定句,没有统一答案,只要答案符合题意即可。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圆圆
19、的一抡 “落日 ”不声不响地ch n托在 “长河 ”的背后,这又是多么静寂的境界啊!一个“直 ”,一个 “圆 ”,在图画方面说起来,都是简单的线条,和那旷远荒凉的大漠、长河、孤烟、落日正相配合,构成通体的一致。像这样驱遣着想象来看,这一幅图画就显现在眼前了,同时也就接触了作者的意境。读者也许是到过北方的,本来觉得北方的景物旷远、荒凉、静寂,使人怅然凝望。现在读到这两句,领会着作者的意境,wn如听一个朋友说着自己也正要说的话,这是一种愉快。(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划线的字注音。ch n_ wn_托 怅然_如( 2)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 “_”,正确写法是 “_”。( 3) “旷远 ”中 “旷 ”
20、的意思是( )A.空而宽阔B.心境开阔C.耽误;荒废D.长久( 4)把画线句改为反问句。【答案】 ( 1)衬; chng;宛( 2)一抡;一轮( 3) A( 4)这难道不是一种愉快吗?【解析】【分析】(1)根据平时对汉字字形和字音的积累答题,注意“怅 ”不要读成“ ch ng,”宛“ ”不要写成 “婉 ”等形近字。( 2) “轮 ”可做量词用,这里应该用 “轮 ”“抡”是动词。( 3) “旷远 ”, 广阔辽远江面浩渺旷远。故这里的“旷”应该是空而宽阔的意思。( 4)陈述句改为反问句的方法:1、将肯定句中的肯定词(是、能、会等)改为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2、将否定句中的否定词(不是、不能
21、、不会等)改为肯定词(是、能、会等)。3、在肯定词或否定词前面加上“怎、怎么、难道、岂”等反问语词。4、句尾加上疑问助词“呢、吗 ”等,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根据上述方法,这句话可以改为: 这难道不是一种愉快吗?故答案为: 衬; chng;宛 一抡;一轮 A 这难道不是一种愉快吗?【点评】 此题考查对字音的拼读能力和汉字的识记书写能力。这类题除平时的积累外,需注意容易混淆的形似字和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形近字和易错字的写法。 本题考查对字形的把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多写、多练,对于易错的形近字、易错字要反复练习。 本题考查理解词语意思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学生应该在平时多多注意积累词语的意思,课文后
22、边 “读读写写 ”中的词语,课本中出现的重点词语都要注意积累。生活处处有语文,平时读书、看报、看电视、看手机等也要注意理解积累。在理解词语的意思时,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的提示去分析,然后即可正确解答词语的意思。 本题考查不同句式之间进行转换的能力。句式转换包括:单句与复句之间的转换、肯定句与否定句之间的转换、祈使句与疑问句之间的转换、陈述句与反问句之间的转换等。答题时要注意,无论句式怎么转换,句子的意思不能变。本题要求将肯定句改为双重否定句,没有统一答案,只要答案符合题意即可。7本文多以短句为主,请将下列的长句改为一组意思不变的短句。著名学者专家通过论证证明了很多人对水利工程技术人员提出的关于
23、长江三峡修建大型水利发电站的可行性报告进行论证后得出的不同意见是不科学的。【答案】 水利工程技术人员提出了长江三峡修建大型水利发电站的可行性报告,许多人对这个报告进行了论证后得出了不可行意见,著名学者专家通过论证证明这个不可行意见是不科学的。【解析】 【分析】此题考查学生把长句变短句的能力。此题我们可把附加成分 “水利工程技术人员提出了长江三峡修建大型水利发电站的可行性报告,许多人对这个报告进行了论证后得出了不可行意见”从句中抽出变为复句中的分句。故答案为:水利工程技术人员提出了长江三峡修建大型水利发电站的可行性报告,许多人对这个报告进行了论证后得出了不可行意见,著名学者专家通过论证证明这个不
24、可行意见是不科学的。【点评】长句变短句的方法: 1、抽出长句的附加成分,变成复句里的分句或单独成句; 2、借助复指,把长句的附加成分变为并列分句,然后用一个代词去取代它;3、拆开并列的修饰成分,让其分别同中心词搭配,形成叠用的句式,变为复句里的几个分句。8下面几种句式的变化形式是你熟悉的,请照样子把句子换个说法,使句意不变。 例:气候变化无常,人们怎么能不感冒呢?气候变化无常,人们会感冒。面对任何灾难,中华民族难道会望而却步吗? 例:王宁说: “我要像李刚那样关心集体。”王宁说,他要像李刚那样关心集体。烈士的母亲说:“我的儿子是潜艇兵,为祖国牺牲光荣,我不能对组织提出任何要求。”【答案】 面对
25、任何灾难,中华民族不会望而却步。 烈士的母亲说,她的儿子是潜艇兵,为祖国而牺牲光荣,她不能对组织提出任何要求。【解析】 【分析】 句式反问句,可以改为陈述句。注意意思不能变。 可以改为 “转述句”。 “转述句 ”就是把别人说的话转达出来。标点符号的改变:直述句改为转述句,冒号要改为逗号,双引号要去掉,再加上句号,并改成第三人称的说法;“转述句 ”改 “直述句 ”,要加上冒号和引号,再加上句号,就是从第三人称转化为第一人称。故答案为: 面对任何灾难,中华民族不会望而却步。 烈士的母亲说,她的儿子是潜艇兵,为祖国而牺牲光荣,她不能对组织提出任何要求。【点评】本题考查了句子的改写,改写句子,侧重于改
26、变原句的形式。句式的改变或要求的其他形式的改变。做此题时一定要掌握方法,保持句子的意思不变。9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透过密密的花枝的缝隙漏下的点点的光班在地面闪烁着,光影变hu n,古槐与紫藤就在其中演 y着一场光阴与生命的盛大欢愉。落雨了。春天的雨淅淅沥沥,是惜春的泪。伴随着泪珠撒落的 ,还有紫藤花瓣。盛开是庄重的,凋落同样也是一件圣洁的事情。那是秋叶一样静美的回归。回归土地的怀抱,回归根的呼唤。纷纷扬扬的花瓣在斜风细雨中飘落,飘落成一场盛大的花雨 ,谁都说花与土地的相聚是生命的另一场盛宴。(1)给画线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缝 _ 隙光影变 hun _演 y_( 2)文中有错别
27、字的一个词是 “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_”。( 3)文中 “圣洁 ”的 “圣”意思是 _( 4)将文中画线句改成反问句,不得改变原意:_。【答案】 ( 1) f ng;幻;绎( 2)光班;光斑( 3)崇高的( 4)谁不说花与土地的相聚是生命的另一场盛宴?【解析】 【分析】( 1) “缝 ”读 f ng,不要读成 f ng;变幻:指没有规律,难以揣测的变化。注意 “幻 ”不要写成 “幼 ”;演绎:铺陈,推断,阐发。 “绎 ”注意不要写成 “译”;( 2) “光班 ”中的 “班”写作 “斑 ”。光斑:太阳表面上特别明亮的纤维状斑点,是太阳活动比较剧烈的部分。( 3)圣洁:神圣而纯洁。圣:神圣
28、的、崇高的。( 4)陈述句改为反问句的方法 : 将肯定句中的肯定词 “都 ”改为否定词 “不 ”,并把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注意修改后的句子与原句的意思要保持一致。故答案为: f ng; 幻 ; 绎 光班 - 光斑 崇高的 谁不说花与土地的相聚是生命的另一场盛宴?【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识记能力。需要学生在平时读课文时,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注意汉字的读音、字形,并注意在具体语境中确定读音及字形。 本题考查易错字的把握,注意同音字字形的辨析。 本题考查字义的理解,注意结合词义理解字义。 本题考查句式的转换,注意陈述句改为反问句的方法。10 下列句子句式变换后,意思发生了明显变化的一项是
29、( ) A. 原句:这本书的内容人人都说好。改句:这本书的内容谁说不好呢?B. 原句:要实现江西在中部崛起的宏伟目标,不光需要科技的力量,而且需要战略的眼光。改句:要实现江西在中部崛起的宏伟目标,不光需要战略的眼光,而且需要科技的力量。C. 原句: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改句:嫩嫩的、绿绿的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D. 原句:一个不可思议的能够理解宇宙的智慧生物,正是伟大的宇宙自己用纯粹的物质创造的。改句:宇宙,它的伟大在于,它用纯粹的物质,创造了一个不可思议的、能够理解它的智慧生物。【答案】B【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句式之间的转换,答题时要注意,无论句式怎么转换,要看句子的
30、意思有没有改变,重点注意两个句子之间哪些词语变了,这些词语有没有影响句意的表达。本题中要特别注意肯定反问句表达否定意思,否定反问句表达肯定意思。B 项意思发生变化,原句重点是战略的眼光,改句重点是科技的力量。故答案为: 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句式变换能力。根据语气的不同,句子可分为陈述句、疑问句(设问句、反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不同语气的句子可以表达大致相同的意思,但表达效果不同。根据表达的需要,不同语气的句式可以变换。注意句式的变换,其实只是句子形式的变化,它的意思不会发生变化。11 两句话表达意思不同的一组()A. 范进好不容易中了个举人。范进好容易中了个举人。B. 这次活动好容易组织
31、。至此活动好不容易组织。C. 胡屠户的手掌差点儿弯不过来。胡屠户的手掌差点儿没弯过来。D. 街头好热闹。街头好不热闹。【答案】B【解析】 【分析】本题是对语句意思的理解。A 项中两句话都是说范进中了个举人;C 项都是说胡屠夫的手掌弯过来了;D 项中的两句都是说街头很热闹。而B 项中的前面一句是说活动容易组织,后一句是是说活动不容易组织。故答案为: B。【点评】本题是对句子意思相同而表达方式不同的句子的考查。这类题仔细推敲句子的含义是关键,万变不离其宗,只要把握住了句子的意思,无论怎么变化形式都可以轻易做出判断。12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与泰山相比,黄山要文气一些,没有寺庙香火,像一个不n世
32、事的人,自然,质朴。进山的人不求佛拜祖,不烧香许愿,它就这样敞开自己,接纳每一个有缘相见的人。作为一座山,这正是它的本分。山风凌厉,劲松回击,那些松树终把山风抽打到呜咽。奇石耸立,云海变幻,黄山总在不经意间给人带来心灵的振撼。(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并给划线字注音。n_不_世事 呜咽(2)文中画线的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3) “厉”在新华字典中有下面三个义项。文中“凌厉 ”的 “厉”意思应为()。A.严格B.严厉C.凶猛( 4)将下面的句子改为反问句,不得改变原意。作为一座山,这正是它的本分。【答案】 ( 1)谙;y( 2)振撼;震撼( 3) C( 4)作为
33、一座山,这不正是它的本分吗?【解析】 【分析】( 1)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多音字注意据义定音,形声字重点记忆 “统读字 ”,形似字注意字形的细微差别。字形题主要考核音近字或形近字,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运用的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 2)字形题主要考核音近字或形近字,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 3)凌厉,指凌空高飞;意气昂扬,气势猛烈。( 4)反问句表达否定的意思,要想原意不变,需要在句子中添加否定词。故答案为:( 1)谙; y( 2)振撼;震撼(3) C( 4)作为一座山,这不正是它的本分吗?【点评】要做到正确地读写词
34、语,首先应注意从汉字的音、形、义三方面入手,读准字音,辨明字形,弄清字义。其次要适当拓宽阅读面,多积累词语,尤其是四字词语(成语),以丰富自己的词汇量。并且在积累的过程中,要做到准确无误,这样在读写的过程中就可以避免读错写错了。13 某班级开展 “孝亲敬老、从我做起”的活动,请你参与。(1)以下是某同学演 稿的部分片段, 按要求修改。(A) “百善孝 先 ”,望文生 ,就是在所有的美德中“孝 ”排在第一位。木 替父从 ,白居易孝 敬老, 板 行孝道( B)从 些 史典故中,我 悟到秉承孝行的可 和可敬的精神。() C 然而,随着 代的 展,我 的孝行却在不知不 中被全然 忘甚至淡化。( D)一
35、杯茶、一碗 ,点点滴滴 真情;一件衣、一床被, 心。 我 用行 行孝 , 孝与和 相伴, 孝与 心同行。 文段中有 字, 将“ _改” “ _。” (A)句用 不当, 将“ _修”改 “ _。” (C)句画 序不当, 修改 _。( 2) 仿照例句写一句 体 你 “孝 ”的理解。例句:孝是稍 即逝的眷恋,孝是是无法重 的幸福。( 3)作 中学生的你,将如何用 行 孝敬 ?【答案】 ( 1) 行;践行;望文生 ; 名思 ;我 的孝行却在不知不 中淡化甚至被全然 忘。( 2)孝是 身 地的理解,孝是嘘寒 暖的关 。孝是知恩 的回 ,孝是春去秋来的 持( 3)尊重 ,聆听他 的教 ,采 他 的合理意
36、,努力学 健康成 。耐心的与 沟通交流, 真 听他 的心声,理解他 的付出, 他 感受到晚 的关心。尽自己所能不 添麻 , 他 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解析】 【分析】( 1) “ 行 ”指 朋好友欲 行,置 酒席, 其送行,以示祝福和惜 。 “践行 ”意思是 践,用 行 去做某些事。此 取“践行 ”之意。 “望文生 ”指不了解某一 句的确切涵 ,光从字面上去 附会,做出不确切的解 。含 ,不合 境。此 “ 名思 ”指看到一个事物的名字就会知道它的意思、意 等。“ 忘 ”与 “淡化 ” 序 倒,改 “淡化甚至被全然 忘 ”。( 2)仿句,要求有三,一是所述事物属于同 事物,二是句子的 构要相同,三
37、是句式和 气要一致,有的 要求写作手法相同,比如修辞方法相同。本句的例句由两分句构成,注意它 之 的意 关 ,按照其主 内容即 “孝是 ”仿写即可。如,孝是异地他 的思念;孝是笔墨 信的 ;孝是煮 熬 的焦 ;孝是身体安康的欣慰。( 3)开放性 ,答案不唯一。如体 父母,不乱花父母的 ;不提无理的有求;不惹父母生气;父母生病 与力所能及的关心和帮助;星期天同父母看望 奶奶或外公外婆等。故答案 : 行 - 践行 ; 望文生 - 名思 ; 我 的孝行却在不知不 中淡化甚至被全然 忘。 孝是 身 地的理解,孝是嘘寒 暖的关 。孝是知恩 的回 ,孝是春去秋来的 持 尊重 ,聆听他 的教 ,采 他 的合
38、理意 ,努力学 健康成 。耐心的与 沟通交流, 真 听他 的心声,理解他 的付出, 他 感受到晚 的关心。尽自己所能不 添麻 , 他 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点 】 本 考 字的 写,注意同音字字形的区分。 本题考查病句的修改,注意结合语境理解词语的运用是否得当。 本题考查病句的修改,注意结合语境理解语序是否得当。本题考查句子的仿写。要注意要求仿写的内容和句式的结构和修辞特点。 本题考查对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本题为开放性题目,没有固定答案。学生解答时,注意要用生活中的实际例子来解答。五、综合题(共3 题;共 22 分)14 阅读下面文字,在两处横线上分别补写一句话,与上下文构成排比。致前线抗 “疫
39、 ”英雄知识卡片: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排比是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密切相关的三个或更_多的短语或句子排列起来。这是一场史无前例的新世纪疫战你们的战袍是防护衣_你们的战场是医院敌人是无声、无息、无色、无味的新型冠状病毒【答案】 这是一场没有流血的战争;你们的盾牌是口罩【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仿写的能力。作答仿写类题目时,一定要认真观察例句,分析例句表现的主题,例句的格式,例句的修辞。所仿写的句子一定要与例句主题相关,格式相同,修辞一样。据此可仿写为:这是一场没有流血的战争;你们的盾牌是口罩。故答案为:这是一场没有流血的战争;你们的盾牌是口罩。【点评】这种题型是一种综合性题型,以考查语言连
40、贯为主,兼有对压缩、仿写和推断能力的考查。要做好这种题型的训练,既要抓好答题步骤的规范训练,又要重点抓好三类语句(总起句、总结句、展开句)的补写训练。15 将下列三个短句改为一个长句。(可增删个别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5 月 14-15 日, “一带一路 ”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 中国青年报对“一带一路 ”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进行了专题报道。 报道是全景式,立体化的。【答案】 中国青年报对 5 月 14-15 日在北京举行的 “一带一路 ”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进行了全景式、立体化的专题报道。【解析】 【分析】解答这道题时,我们应该先整体阅读语段,了解大意,句子之间的关系,根据句子之间的关系确定
41、使用关联词。【点评】解答此题首先要读懂原句意,然后结具体句式,特殊词用法,及具体要求辨析作答。16 下列句中强调看见他 和 搞卫生 的一组是()。 我今天早晨在学校是看见他搞教室卫生。 我是今天早晨在学校看见他搞教室卫生。 我今天早晨在学校看见他是搞教室卫生。 我今天早晨是在学校看见他搞教室卫生。A. B.C.D.【答案】B【解析】 【分析】第一、三句强调看见他 和 搞卫生。故选B。【点评】考查学生对句意的理解分析。17 下列对句子主干的提取正确的一项是()A. 我市在驻澳门特派员公署成功举办了以“运河名城,精致扬州”为主题的城市推介会。驻澳门特派员公署举办城市推介会。B. 贺知章的咏柳描绘了杨柳柔长的枝条和嫩绿的新叶在春风吹拂下摇曳的迷人姿态。 贺知章描绘枝条和新叶。C. 素有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之称的扬州是一座古城风貌保存较好的历史文化名城。扬州是名城。D. 能够品尝到清香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农业无人机植保服务模式创新与精准农业实施效果评估
- 2025-2030农业无人机植保服务市场规模化障碍与政策红利分析
- 2025-2030农业无人机植保服务商业模式创新研究
- 2025-2030农业无人机植保作业效率提升与农户使用意愿调查报告
- 2025-2030农业无人机应用场景拓展及盈利模式分析报告
- 2025-2030农业无人机喷洒技术经济性评估与市场推广策略报告
- 2025-2030农业投资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前景趋势与投资研究报告
- 2025-2030农业保险产品设计与风险管控研究
- 2025-2030农业传感器网络数据采集精度验证方法统一化
- 2025-2030内分泌干扰物检测新技术与健康影响评估研究
- 2025年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二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
- 2025年高考成人政治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护理质控标准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农作物植保员岗位技术基础知识考试题库附含答案
- 2025年长宁储备人才真题及答案
- 光子嫩肤课件讲解
- 人力资源中薪酬管理案例分析题及答案
- 采购业务审计培训
- 2025-2026学年冀美版(2024)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P284)
- 服装色彩构成课件
- 化工仪表检修与维护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