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0001_第1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0001_第2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0001_第3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0001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朝三暮四 宋有狙公者,爱狙。养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能得公之心。损其家口,充狙之 欲。俄而匮焉,将限其食。恐众狙之不驯于己也,先诳之曰:与若芧,朝三暮 四,足乎? ”众狙皆起怒。俄而曰:与若芧,朝四而暮三,足乎?”众狙皆伏而喜。 【注释】 狙一一音居(j 0,猕猴,一种猴子的名称。损一一损失,减少的意思。 家口 本意是人口,这里是家里的粮食的意思,口粮。充充实,这里是满足的意思。 俄一一俄顷,不久的意思,表示时间短暂。匮一一音(ku 1),缺乏,不够的意思。 驯 音(xun),驯服,顺从的意思。诳 音(ku a ng ),欺骗,瞒哄的意思。 若一一文言文人称代词,就是“你”、“你们”的

2、意思。芧一一音(xu),橡实,一种粮 食。成玄英疏:“芧,橡子也,似栗而小也。”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A .损其家口,充狙之欲(减少)B .俄而匮 焉,将限其食(缺乏) C .先诳之曰(欺骗)D 与若芧,朝四而暮三(和,同,介词) 2、下列句子中“之”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A.爱狙,养之 成群B .能解狙之意 C.先诳之D .恐众狙之不驯于已也 3 .指出下列句子中的“其”指代的内容 (1)损其家口,充狙之欲() (2 )俄而匮焉,将限其食() 4、翻译句子 恐众狙之不驯于己也。 不逮:指隔壁烛光透不过来。逮:及、至鷹 与:帮助。佣作:做雇工辛勤劳作。大学:大学

3、问家。 1.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邻舍有烛而不逮(达到) C .主人怪而问衡(奇怪) 2.下列句中“而”字用法不一样的一项是( A .邻舍有烛而不逮 C.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邑:同乡。文不识:富户的姓名。 B .邑人大姓(大户人家) D .愿得主人书遍读之(希望) )。 B .匡衡勤学而无烛 D .学而时习之 3.下列句中 以”字用法不一样的一项是() A .以书映光而读之 B .资给以书 5 .解释成语的本义和今义 朝三暮四: 6 .这则寓言给人们的启示是什么? (二)凿壁借光 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 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

4、而不求偿。主人怪而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 给以书,遂成大学。 【注释】 C.非学无以致疑 3、翻译下列句子 衡乃与其佣人选而不求偿 4、出自这个故事的一个成语是 D.以此戒之 ,通过这个故事你有什么启示: (三)师旷论学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 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 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平公曰:“善哉! 1、解释文中加黑的词。(4 分) 恐已暮矣() 臣闻之() 盲臣安敢戏其君乎() 善哉() 2

5、、下列句子中“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4分)() A、臣闻之B、如日出之光 C、当求之于上流 3、翻译文中句子(4分) 盲臣安敢戏其君乎? D、学而时习之 4、这则短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4分) 阅读 (四)曾子杀猪(16分)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zh讥”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 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 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1、 解释文中加黑的文言词。(4分) 女还()顾反为女杀彘() 特与婴儿戏耳()婴儿非与戏也( 2、 下列句中加

6、点“之”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4分)() A、其子随之而泣B、曾子欲捕彘杀之C、妻止之D、曾子之妻之市 3、 翻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4分) 4、这则寓言说明的道理是什么? (4分) 陆少保,字元方,曾于东都卖一小宅。家人将受直矣,买者求见。元方因告其人曰:“此宅子 甚好,但无出水处耳。”买者闻之,遽辞不买。子侄以为言,元方曰:“不尔,是欺之也。” 【注释】陆少保:字元方,唐朝人,曾任少保(太子的老师),故又名陆少保。 (八)和氏璧 楚人卞和,得璞于楚山中,奉而献之于厉王。 厉王使玉人相之, 玉人曰:“石也。”王以和为诳, 而刖其左足。及厉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诸武王。武王使玉

7、人相之,又曰:“石也。”王 又以和为诳,而刖其或足。武王薨,文王即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尽而继 之以血。王闻之,使人问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 夫宝玉而视为石,忠贞之士而视为诳。”王乃使玉人理其璞,果得宝玉也,遂命名为“和氏璧”。 【注释】玉人:雕琢玉器的工匠。薨:古代诸侯王死叫“薨”。剖开。 (五)郑人买履(12分) 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1、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4 分) 而置之

8、其坐(同 ) 反归取之(同 ) 2、下列词语字同义不同的一项是( A、先自度其足何不试之以足 C、郑人有且置履者遂不得履 3、 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4分) 4分)( B、宁信度无自信也 D、先自度其足吾忘持度 (九)吕蒙正不记人过 吕蒙正不喜记人过。初任参知政事,入朝堂,有朝士于帘内指之曰:“是小子亦参政耶? ”蒙 正佯为不闻而过之。其同列怒之,令诘其官位姓名,蒙正遽止之。罢朝,同列犹不平,悔不穷回。 蒙正曰:“若一知其姓名,则终身不能忘,故不如无知也。不问之,何损?”时人服其量。 【注释】吕蒙正:北宋政治家,曾任宰相。朝士:朝中官僚。参政:此指做参知政事。 罢朝:结束朝会。 (六)陈实与“梁上君子” 陈实,东汉人也,为人仁爱,时岁饥民馁,有盗夜入其室,栖于梁上。实阴见之,乃起整衣, 呼儿孙起,正色训之,曰:“夫人不可不自勉。 不善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成性,遂至于斯。”儿孙曰: “孰也? ”实指梁上盗曰:“梁上君子者是也。”盗大惊,自投于地,叩头归罪。实徐谕之曰:“视 君状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