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图像】众智日照操作手册_第1页
【图形图像】众智日照操作手册_第2页
【图形图像】众智日照操作手册_第3页
【图形图像】众智日照操作手册_第4页
【图形图像】众智日照操作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sun日照分析软件操 作 手 册洛阳众智软件有限公司目 录第一章 概 述51.1 主要功能51.2 主要特点71.3 技术路线71.4 功能框图8第二章 安装与启动92.1 安装92.2 启动11第三章 参数设置123.1 界面参数123.1.1 地理位置123.1.2 分析参数133.2 建筑参数143.2.1 指北针143.2.2 系统设置143.2.3 建筑高度153.2.4 建筑命名163.2.5 布置窗户173.2.6 定义窗户183.2.7 编辑窗户203.2.8 屋面绘制213.2.9 阳台、雨蓬等遮阳构件建模25第四章 计算分析284.1 遮挡分析284.2 阴影分析304.2

2、.1 逐时阴影304.2.2 轮廓阴影304.2.3 阴影差集314.3 单点分析324.4 窗户分析334.5 沿线分析374.6 平面区域分析384.7 立面区域分析404.8 等时线分析404.8.1 单小时等时线414.8.2 局部等时线414.8.3 全部等时线424.8.4 立面等时线424.8.5 网格等时线444.8.6 等时线标注444.9 比较分析444.9.1 窗户比较454.9.2 多层单点比较464.9.3 多层沿线比较494.10 推算分析524.10.1 位置推算524.10.2 高度推算554.10.3 旋转角推算554.10.4 包络体推算564.10.5 容

3、积率计算614.11 棒影图例644.12 日照仿真654.13 日照圆锥面674.14 遮阳计算68第五章 工 具745.1 锁定/解锁参数745.2 设颜色表745.3 文字设置755.4 标注755.4.1 单点755.4.2 等时线765.4.3 日照时界765.4.4 屋顶高度775.4.5 建筑高度775.4.6 建筑名称775.5 显示785.5.1 逐时显示多点785.5.2 逐时显示阴影785.5.3 时段显示多点785.5.4 时段显示阴影785.5.5 恢复显示795.6 清除795.6.1 图面清除795.6.2 区域清除795.7 辅助805.7.1 时间转换器805

4、.7.2 图层管理805.7.3 插入图框825.7.4 图块放缩825.7.5 分类编辑825.7.6 文字修改825.8 三维效果835.8.1 三维视角835.8.2 拖动与旋转835.8.3 立面窗845.8.4 消隐845.8.5 三维屋顶845.9 立面展开845.10 屋顶调整855.11 单点分析表855.12 图例865.13 图面说明865.14 分析报告875.15 分析日志88第六章 常见问题解释906.1 北京时与太阳时906.2 连续和累计日照时间906.3 定义建筑物高度916.4 窗户有效日照的确定方法916.5 被遮挡建筑物受影响分析范围的确定926.6 拟建

5、建筑周边未知规划建筑可能存在的遮挡影响或叠加影响92第七章 案例分析947.1 建筑高度定义947.2 建筑基底标高的灵活运用957.3 窗户参数设置967.4 三维屋顶构筑物、三维坡屋面、三维立壁定义举例977.5 棒影图例的运用997.6 错层窗户布置997.7 推算分析101第八章 售后服务105附录一:日照分析常用名词与代号106附录二:日照分析计算依据107sun日照分析软件大事记: 2001年4月通过中国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登记编号:2001sr1224。 2001年5月通过无锡市规划局数据实测验证。 2002年3月通过中国软件评测中心测试,测试报告编号:rd16020383。

6、2002年-2003年通过石家庄市规划局、乌鲁木齐市规划局实测验证。 2002年7月通过建设部鉴定,证书编号:建科评2002028。 2003年4月被科技部列入“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03ed120005。 2003年6月获“建设部2003年科技成果推广项目”,项目编号2003069。 2004年5月被科技部列入“国家火炬计划项目”, 项目编号2004eb011005。 2004年-2005年,河北、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等省建设厅发文推广。第一章 概 述长期以来,因为日照采光而引起矛盾甚至导致法律纠纷的事件屡见不鲜,这些大多是由于在设计或审查阶段日照分析得不够科学准确的原因。

7、日照分析涉及到时间、地域、建筑造型等多种复杂因素,要将这些相互影响的因素综合起来进行人工精确计算分析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实践中各地只好根据地方简易算法来估算,如果再加上一些人为因素,很容易发生与实际情况偏差甚至严重不符的现象。sun日照分析软件是在大量深入调研的基础上,通过与多家规划管理与规划设计单位的密切合作,经过反复推敲与艰苦研发,开发的一套系统软件。它全面解决了全国各地任何时段的日照分析问题,计算科学准确,使用简单方便,是规划管理、规划设计、建筑设计、房地产开发等领域强有力的日照分析工具。1.1 主要功能1、遮挡分析:分析各栋建筑之间的遮挡与被遮挡情况。选定被遮挡建筑时自动分析出对其产生

8、遮挡影响的所有遮挡建筑;选定遮挡建筑时自动分析出其对其它建筑产生遮挡影响的所有被遮挡建筑。2、阴影分析:建筑群任意时间段在任一高度上的连续阴影图、阴影轮廓范围线以及相邻建筑间的阴影差集图。可直观的观察建筑阴影轮廓的影响范围或对其它建筑的遮挡情况。3、单点分析: 建筑群体内任意一点在任意时间和高度的日照时间分析计算,分析结果图面标示及自动统计生成单点日照分析报表。4、窗户分析: 建筑物窗户左端、右端、满窗日照(可设置为左右端或中心点)的分析计算,分析结果图面标示及生成统计报表。5、沿线分析:沿建筑轮廓线或任意定义高度的线等距离布点分析,分析结果标注在所设定的分析线上。可快速对建筑轮廓线进行日照时

9、间计算或验算。不同的分析线可以设置不同的受影面高度,并一次分析完成。6、区域分析: 建筑群体中任意平面或立面区域内等距离多点,在任意时间和高度的日照时间分析计算,分析结果自动生成多点日照数字模型图。7、等时线分析:在建筑群体任意形状闭合区域内,自动生成单小时或多小时区域平面等日照线性或建筑立面等日照线性模型图。8、比较分析:规划建筑和现状建筑日照影响的比较分析,分析拟建建筑对现状建筑的日照叠加影响强度,并可根据过滤条件显示拟建建筑建设前后的日照影响情况。a)窗户比较:分析现状和规划建设前后窗户的日照时间,并生成日照比较分析报表。b)多层单点比较:沿建筑轮廓线或任意位置布置分析点,分析现状和规划

10、建设前后分析点在各层上的日照时间,并生成日照比较分析报表。c)多层沿线比较:沿建筑轮廓线或任意线自动布置等距分析点,分析现状和规划建设前后分析点在各层上的日照时间,并生成日照比较分析报表。9、位置推算:推算拟建建筑在已有建筑群体内满足其它建筑日照要求或同时满足自身日照要求时的建筑位置。10、高度推算:在拟建建筑位置已经确定的条件下,推算拟建建筑在已有建筑群体内满足其它建筑日照要求或同时满足自身日照要求时的建筑高度。11、旋转角推算:推算拟建建筑在已有建筑群体内满足其它建筑日照要求时可旋转的角度范围。12、包络体推算:分析生成指定地块(或建筑基底)在满足被遮挡建筑日照的条件下最大不能突破的“包络

11、空间体”。满足条件的结果有很多,软件会自动筛选几个最优方案以供选择。可辅助提供日照规划设计条件,指导规划方案的初步设计。13、容积率计算:对分析出来的包络体方案,根据设置的层高和建筑密度自动计算容积率,分析结果可汇总为直观的表格。14、棒影图例:按日照时间间隔,自动计算并绘制在建筑群内或建筑物轮廓线上的一点棒杆的日照投影图。阴影线时间用太阳时表示,每条阴影线自动标注棒影时间和高度角,自动生成文字说明。文字说明包括经纬度、分析日、节气、杆高和分析采样间隔。15、日照仿真:根据太阳和建筑物的真实日照情况,按照设定的时间段和视角将分析结果生成直观的日照阴影仿真和规划三维场景模型并放映出来。分析效果逼

12、真,与平面日照数据相一致,可为方案评审、汇报、研究等提供直观的依据。16、三维效果:辅助三维建筑的建立,布置三维窗、屋顶,动态观察三维场景。17、立面展开:可将立面多点、立面等时线的分析结果从立面展开到平面上,便于查看。18、日照圆锥面:按日照时间间隔自动计算并绘制太阳在一定时间段内对建筑群内或是建筑物轮廓上的一点进行日照所形成的以该点为顶点的三维圆锥形运行轨迹,直观反映出该点的日照情况。可快速判定遮挡源,便于方案调整。19、分析日志:自动按操作顺序记录用户所进行的每一个类别的日照分析计算参数。可进行插入或导出,方便用户的查询。20、日照分析报告书:可自动生成日照分析报告书。21、其它: 计算

13、参数可以任意设定,涵盖日照规范要求和各地实施管理规则。点线定义法与真三维定义法全面解决建筑异型屋顶日照的计算问题。动态显示每天的日出和日落时间。动态计算显示任意时间的太阳高度角和方位角。1.2 主要特点1、运行平台先进:软件建立在autocad 2000/2002/2004/2005/2006/2007/2008/map平台上,基础功能强大、快捷高效。2、开发技术领先:编程语言采用vc+ ,结合使用先进的object arx和非模态对话框技术,使得模块结构性好、综合效率高。3、界面友好:功能模块排布紧凑有序、美观大方、简洁易用,符合工程使用习惯。4、计算结果直观清晰:计算方法科学可靠,分析结果

14、快速精确。计算结果表格化、定量化、数值化输出,易于使用。5、计算速度高:计算理论科学独特,计算速度快。1.3 技术路线1、通过广泛的调研及与众多应用单位的合作,实现软件的工程化、实用性、易用性。2、参考国内外同类软件,大量查找有关资料文献,充分作好技术准备。3、计算依据: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建筑资料集第二版第一册。4、基于autocad 2000以上平台,采用先进的object arx和vc+语言编程。5、采用非模态对话框技术,与autocad内核模块平行运行。1.4 功能框图第二章 安装与启动2.1 安装1、将软件安装盘放入光驱,运行光盘目录中的setup.exe文件,解压缩完毕后,出现“授权

15、协议”窗口,单击“是”按钮接受协议,否则退出安装,如下图所示:2、查看“软件简介”,进入“注册信息”窗口,请输入正确的软件安装序列号,如下图所示:3、单击“下一步”按钮,出现“软件安装路径”窗口。可以默认系统的安装路径,也可以点击“浏览”按钮选择软件的安装路径,如下图所示:4、点击“下一步”按钮,软件即自动完成安装。2.2 启动若当前电脑上只装有一款autocad平台,则软件直接在该平台上启动并运行。若当前电脑上装有两款以上的autocad平台,则首次启动软件时,弹出“日照分析启动配置”对话框,如下图所示,框中显示了当前电脑上所有的autocad平台版本及其路径。根据需要选择一款autocad

16、平台,点击“确定”按钮,软件将在相应的平台上启动并运行。勾选“下次启动日照分析系统时不显示启动配置”项,则再次启动软件时,将默认选定的autocad平台,不再弹出该选择对话框。若想改变软件运行的autocad平台,点击“开始菜单程序众智软件日照分析启动配置”项,弹出“日照分析启动配置”对话框,进行重新设置即可。 第三章 参数设置3.1 界面参数日照分析主界面的参数设置。任何新项目的分析都必须首先对日照参数进行重新设置。软件安装后自动集成到autocad菜单中。随着cad的启动,软件主界面随即显示在图面上,亦可单击autocad菜单栏中“日照分析”项的“装载/卸载日照分析”,控制软件主界面的显示

17、,如左下图所示。 3.1.1 地理位置确定分析区域的经纬度。单击主界面中的“城市”按钮,弹出主要城市的经度和纬度对话框,如右上图所示。框中提供了全国大部分城市的经度和纬度。选择相应城市,点击确定按钮,其经纬度值自动加入到主界面对应的经度和纬度小框中。经纬度单位为度、分、秒,显示时各单位之间用“:”隔开。如果城市经纬度列表中没有录入需要计算的城市,则可以在相应位置增加,也可以直接在主界面对应的经度和纬度小框中输入。 增加城市方法:在城市所在的省名称上单击右键弹出“添加、编辑、删除”列表条,按提示操作即可。输入经度和纬度:点击鼠标至相应经纬度的度、分、秒数字上,输入新值或按击键盘上的上下箭头移动键

18、进行调整。3.1.2 分析参数设置日期:单击“阳历日期”右边框中的 按钮,弹出日历框,选择相应的分析日期。也可以单击“阴历节气”右边框中的u 按钮,列出24个节气,选择后加入到其小框中,同时对应的阳历日期自动显示在“阳历日期”框中。一般可直接选择常用的阴历节气中的大寒日或冬至日,同时有效日照时间带分别自动设置为8:0016:00和9:0015:00。开始太阳(北京)时、结束太阳(北京)时:设置有效日照分析时间段,分为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单击名称按钮可以进行太阳时与北京时的切换,建议按太阳时设定时间段。在进行相关分析计算时,可根据用户在主界面上的选择,将分析结果显示为“太阳时”或“北京时”。时间

19、调整可通过单击u 的上下按钮进行,或点击鼠标至相应的时、分、秒数字上,输入新值或按击键盘上的上下箭头移动键进行调整。有效太阳高度角(度):处于打勾加载状态时,可以输入太阳高度角,则在日出和日落太阳的高度角小于此值时,日照将忽略不计。此项与日照时间段联动,相应的日照时刻自动设在对应的时间段内。一般该项不予加载,而按规范要求的日照分析有效时间段设定。u图形单位:分为米和毫米两种单位,此设置必须保持与设计图的绘图单位一致。u日照时间图面表示:分为连续和累加两种方式,可以按照连续日照时间或累计日照时间进行统计显示。u分析采样间隔(分钟):指日照的连续计算时间间隔,计算误差将保持在该时间之内,如输入5分

20、钟时,计算误差则不超过5分钟。时间间隔越短,计算精度越高,但相应的计算时间越长。一般5分钟计算一次较为合适,计算结果也已经很精确了,时间再短对实际计算结果的影响很小,同时会增加计算时间。u日出时间、日落时间:根据设置的经纬度和日期自动计算出太阳的高度角和方位角,并推算出日出时间和日落时间。直接显示的为北京时间,括号内显示的为真太阳时时间。u高度角、方位角(度):高度角是指直射阳光与水平面的夹角。方位角是指直射阳光水平投影和正南方位的夹角,正南方向为0,午前为负值。u3.2 建筑参数3.2.1 指北针可用鼠标指定或精确输入设计图的北方向,用指北针图块 表示。如果图中没有定义北方向,则默认y轴的正

21、方向为北方向。北方向的角度值为北方向与图面x轴正方向的夹角。例如当y轴正方向为北方向时,其方向角为90度。选择“参数”下拉菜单中的“指北针”项,在命令行提示:回车退出 / 请点击北方向标志放置点: 图面放置点请输入或点取北方向: 点击确定或输入角度值精确确定3.2.2 系统设置设置日照满窗条件、建筑物屋顶类别、日照有效时间、多点分析显示方式和等时线背景网格等系统参数。选择“参数”下拉菜单中的“系统设置”项,弹出如图所示对话框:满窗设置u满窗指窗户左端与右端的水平连线。进行窗户分析时,设置日照满窗计算的依据条件,包括左右端同时照到为满窗和窗户中心点照到为满窗两种。屋顶设置u设置建筑物的屋顶类型,

22、包括简化屋顶和三维屋顶。随着设置的不同,“参数”菜单下显示不同的选项。其中,简化屋顶是以线模拟法构造屋顶,三维屋顶是以面模拟法构造屋顶。这两种方式不能兼容,即简化屋面在三维设置状态下分析无效,三维屋面在简化设置状态下分析无效。有效时间设置u最小连续时间:在以累计日照时间方式统计时,小于该设定值的日照连续时间段忽略不计。最大时间段数:在以累计日照时间方式统计时,按时间段的大小,从大到小依次取得段数,后面的时间段将忽略不计。最小入射角:入射角指入射光线与竖直墙面的夹角。当设定最小入射角时,在此角度之内的日照时间不计。最小入射角只在分析有参考面的点时起作用,即以下四类分析下起作用:窗户分析,窗户比较

23、分析,沿线分析,多层沿线比较分析。其中,后两类分析中线段交点处的入射角度值不受设定值影响,始终按0计算,避免因多条线段共用一端点所引发的入射角度不唯一现象。多点分析显示方式u简化:以数字“3”和“3+”为例,数值“3”表示该点日照时间为33:29小时,数值“3+”表示该点日照时间为3:303:59小时。精确:详细显示该点的日照时间“时:分”。等时线设置u设置等时线是否添加背景网格,网格大小按设置的间距生成。通过网格,可明晰等时线与建筑之间的具体距离。图表显示u绘制涉及到日照时间的表格的时候,小于设定值的时间将以红色字样标出,可应用在窗户分析表、比较分析表等表格中。3.2.3 建筑高度建筑高度指

24、建筑物室外地面到其女儿墙顶部或檐口的高度,建筑基底标高或称为建筑基底高程。建筑物定义时,建筑轮廓要求为封闭的多段线实体,不允许有交叉或重线。对任意单线、多段线、弧线也可以定义高度,作为相应的立面考虑。建筑的图层、颜色、线形等图素不影响软件对建筑物的识别。1、定义:选择“参数”下拉菜单中的“建筑高度”项,或是单击主界面上的 按钮,在命令行提示:回车退出 /选取建筑轮廓线:找到 1 个输入建筑高度(m) : 21 不管图中是以米还是毫米为单位,此处均为以米为单位输入建筑高度。输入建筑基底标高(m) : 3尖括号中的值为所选建筑上一次输入的高度和基底标高,输入新值则所选建筑物将被定义为新的高度。如果

25、选择了多个建筑物,命令行提示:u退出 e/分别定义 f/ 请输入建筑高度(m) :f若直接输入某一高度,则将选中的所有建筑物定义为此高度;若输入命令f,图面上将有一个建筑物加亮(变为虚线),同时命令行提示:输入建筑高度(m) : 21输入建筑基底标高(m)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分别定义多个高度不同的建筑物。如果选择的建筑轮廓含有弧线,命令行提示:u是否将弧拟合成线段(y or n):y输入拟合的精度: 按此精度将弧线拟合成一条多段线,精度单位为米输入建筑高度(m) :21输入建筑基底标高(m) :定义完毕后,软件自动将建筑物的高度和基底标高标注在轮廓线上,并为建筑物轮廓辅以特定的图层,显示该图

26、层特定的颜色,可修改图层颜色以改变建筑物轮廓颜色。重新定义建筑物高度后,新的建筑物高度标注将自动替代原有的标注。2、标注:具体操作参看“工具标注建筑高度”。3.2.4 建筑命名对建筑物进行字母或数字编号,以方便相互间的识别。1、定义:选择“参数”下拉菜单中的“建筑命名”项,命令行提示:回车退出 / 选取建筑轮廓线:输入建筑物编号(字母或数字) :a尖括号中为所选建筑上一次的编号,默认为1#,2#,输入新值所选建筑将被定义为新的编号。如果选择了多个建筑,命令行提示:退出 e/分别定义 f/ 自动命名:输入建筑物编号(字母或数字):若直接输入某一编号,则将选中的所有建筑定义为此编号;若输入命令f,

27、图面上将有一个建筑加亮(变为虚线),同时命令行提示:输入建筑物编号(字母或数字) :6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同时为多个建筑分别定义不同的编号。注:鼠标放置在建筑物轮廓上,可显示该建筑的名称和高度。2、标注:具体操作参看“工具标注建筑名称”。3.2.5 布置窗户在图中建筑轮廓线上布置窗户。选择“参数”下拉菜单中的“布置窗户”项,弹出如下图所示对话框:1、窗户参数根据设定的建筑物层数、层高等相关参数布置多层窗户。底层窗台高度包括对话框中的“窗台高”和“室内外高差”,二层及以上窗台高度,可在底层窗台高的基础上依次累加层高得到。例如按以上对话框参数布置窗户时,一层窗台高为1.35米、二层窗台高为4.35米

28、、三层窗台高为7.35米,其它层窗台高以此类推。生成的窗户将以设定的编号为起始编号标示,随着窗户的增加编号自动依次累加。注:窗户编号可以是纯数字;也可以包含字母,如a1,b1,以满足不同建筑窗户区分的需要。当包含字母时,随着窗户的增加,字母不发生改变,字母后的数字依次累加。2、窗户布置(1) 任意布置根据设定好的相关参数,在建筑物轮廓线上的任何位置布置平面窗户。选择中点定位,点击“任意布置”按钮,在命令行提示:回车结束 / 选择窗户所在的建筑物:回车退出 / 回退一步u / 点击窗户中点: 或者选择端点定位,点击“任意布置”按钮,在命令行提示:回车结束 / 选择窗户所在的建筑物:回车退出 /

29、回退一步u / 点击窗户第一个端点: 回车退出 / 点击窗户第二个端点: 点击中点或端点后,将在指定位置布置一个窗户。(2) 精确布置根据设定的相关参数,在建筑物轮廓线上依据参考点精确布置平面窗户。选择中点定位,点击“精确布置”按钮,在命令行提示:回车结束 / 选择窗户所在建筑物的墙壁:退出e / 输入参考点到窗中点的距离:5退出e / 回退一步u / 输入参考点到窗中点的距离:或者选择端点定位,点击“精确布置”按钮,在命令行提示:回车结束 / 选择窗户所在的建筑物的墙壁:退出e / 输入参考点到窗端点的距离:5退出e / 输入窗宽:退出e / 回退一步u / 输入参考点到窗端点的距离:所谓参

30、考点,是指选择窗户所在建筑物墙壁上的某一点后,软件自动根据点击的位置找到离此墙壁最近的端点作为参考点;布置好一个窗户后再连续布置下一个时,会以该窗户的中心点(中点定位)或第二个端点(端点定位)作为参考点,按缺省间距或输入间距连续布窗。注:输入的数值单位是指图形单位,例如在毫米图中距离为1.5米时,应该输入1500。若建筑物有基底标高,则“室内外高差(米)”项中的数值应为原室内外高差(0.45米)加上基底标高的数值。3.2.6 定义窗户用来将一个实体或具有同类性质的一批实体,定义为软件可以识别的可用于日照分析的窗户。选择“参数”下拉菜单中的“定义窗户”项,弹出如下所示对话框:设定好有关参数后点击

31、“定义”按钮,在命令行提示:回车退出 / 选择窗户所在的建筑物:回车退出 / 分类选择 d / 选择要定义为窗户的对象 : 选择要定义为窗户的实体,则在实体的中心点与建筑物轮廓线的最近点处生成新的窗户。 若输入“分类选择d”命令,命令行出现提示:回车退出 / 分类选择 d / 选择要定义为窗户的对象 :d空选退出 / 请选择某类图形:选择要定义为窗户的一类实体中的一个图形作为样本,正确选择后命令行继续提示:该类图形为zz_rz_wingrp层的lwpolyline,请选择编辑范围:指定对角点: 找到 2 个框选范围,软件自动过滤出与指定样本具有同类性质的实体(比如具有相同的图层、实体类型等),

32、并在各实体与建筑物轮廓线的最近点处生成新的窗户。注:窗户编号不可重复,若设定的编号为已存在编号,则生成窗户时系统提示“此窗户编号已经存在”。窗户编号可智能跳跃已存在编号,避免重复现象的发生。例已有一编号为5的窗户,若此时设定编号为3,则依次生成3、4号窗户后会自动跳过5号,生成6号窗户。建筑有转角窗时,需将转角窗处的建筑轮廓直接按窗洞口绘制,则布置窗户时以居室窗洞口作为窗户的两个端点即可,如下图所示:3.2.7 编辑窗户对已有窗户的各项参数进行修改。选择“参数”下拉菜单中的“编辑窗户”项,弹出如图所示对话框: 通过该对话框可完成以下操作:(1) 点击“选择窗户”按钮,在图面上选择需要编辑的窗户

33、,对话框中随即分条列出所选窗户的各项参数,双击可进行修改。第二列“层高”参数左边数值为标准层层高,右边所加的数值为室内外地面高差(在布置窗户时定义)。(2) 点击“修改高差”按钮,可对某一窗户的室内外高差进行修改。(3) 点击“同层修改”按钮,确定某层层号,即可对该层上的所有窗户任意参数进行修改。(4) 点击“修改保存”按钮,将调整修改后的窗户参数附值到图面窗户上。3.2.8 屋面绘制软件设计了两种绘制异型屋顶的方法,即线模拟法(简化屋顶)和面模拟法(三维屋顶)。就分析结果而言,线模拟法在绝大部分情况下是准确的,极小部分会有微小的误差;而面模拟法则与真三维模型完全一样。在可操作性上,线模拟法更

34、加简单,较为适合屋面形状复杂、模型建立比较繁琐的异型屋顶。两种方法分属不同的理论体系,定义方法与计算方法相关联,使用某一定义法必须在这一定义法环境下进行计算,屋顶不参与与其定义法不同环境下的任何计算。1、简化屋顶当系统设置为“简化屋顶”时,“参数”下拉菜单中出现“屋面绘制”项,该项包括绘制脊线和定义脊线两个分项。(1) 绘制脊线选择“绘制脊线”项,在命令行提示:输入基高(m)21 基高包括建筑物高度和基底标高回车退出 /指定屋脊线起点: 如p1点输入该点相对高度(m) 回车新起点 /下一顶点: p2点输入该点相对高度(m)5回车新起点 /下一顶点: p3点输入该点相对高度(m)5回车新起点 /

35、回退u /下一顶点: p4点输入该点相对高度(m)0回车新起点 /回退u /闭合c /下一顶点:c 即生成由p1、p2、p3、p4点构成的坡屋面。 (2) 定义脊线用来将任意普通的线,定义为软件可以识别的、可用于日照分析的屋顶线。选择“定义脊线”项,在命令行提示:输入基高(m)21 基高包括建筑物高度和基底标高回车退出 /选择线输入标注点相对高度(m)5输入标注点相对高度(m)0根据提示,定义脊线高度。2、三维屋顶首先定义三个点的高度,通过“三点确定一个平面”的原理来确定其余各点的高度,形成三维屋面。当系统设置为三维屋顶时,“参数”下拉菜单中出现“三维屋顶”项,该项包括绘制屋顶、定义屋顶和绘制

36、立壁三个分项。(1) 绘制屋顶绘制一个建筑物三维屋顶时,前三个顶点需要输入高度,以后的各点高度会自动计算出来,在命令行中进行显示,无需手工输入。选择“绘制屋顶”项,在命令行提示:输入基高(m):21 基高包括建筑物高度和基底标高回车退出 /指定起点:输入该点相对高度(m):回车返回 /下一顶点:输入该点相对高度(m):回车返回 /回退u /下一顶点: 输入该点相对高度(m):5回车闭合 /回退u /下一顶点:回车退出 /指定起点:输入该点相对高度(m):根据提示,绘制三维屋顶。(2) 定义屋顶在选定的多段线或域上,系统自动搜寻三个点,或者选择“指定点p”来分别指定平面上三个顶点,输入其高度,则

37、其余各点的高度会自动计算出来,生成软件可以识别的、可用于日照分析的三维屋顶。选择“定义屋顶”项,在命令行提示:输入基高(m):21 基高包括建筑物高度和基底标高回车退出 / 选择闭合的多段线或域:返回e /指定点p /输入第一点相对高度(m): 由系统自动搜寻点返回e /输入第二点相对高度(m):返回e /输入第三点相对高度(m):3回车退出 / 选择闭合的多段线或域:返回e /指定点p /输入第一点相对高度(m):p 指定点p回车返回 /指定第一点:输入该点相对高度(m):回车返回 /指定第二点:输入该点相对高度(m):3回车返回 /指定第三点:输入该点相对高度(m):3回车退出 / 选择闭

38、合的多段线或域:根据提示,定义三维屋顶。(3) 绘制立壁绘制垂直方向的遮挡墙壁。选择“绘制立壁”项,在命令行提示:回车退出 / 选择线s / 指定起点: 如下图p1点输入该点高度(m):21 坡顶高度回车退出 / 下一点: p2点输入该点高度(m):21 坡顶高度输入悬高(m):3 坡顶中最低点到屋顶的高度,此处两坡顶高度相同,与屋顶距离都为3回车退出 / 选择线s / 指定起点: 如下图p1点输入该点高度(m):21 坡顶高度回车退出 / 下一点: p3点输入该点高度(m):18 坡顶高度输入悬高(m):0 坡顶高度中最低点到屋顶的高度,此处p3点为最低点,其与屋顶距离为0即生成如下右图所示

39、的立壁。如下左图斜屋面未消隐,下中图斜屋面消隐,下右图斜屋面和立壁面消隐,通过比较以更好的观察立壁效果。 如果定义已有线为立壁,按以下操作进行:回车退出 / 选择线s / 指定起点:s回车返回 / 选择线:输入标注点高度(m):12输入标注点高度(m):输入悬高(m):3即生成顶高12米、悬高3米的立壁。顶高不同的立壁,输入不同的标注点高度即可。注意事项:垂直屋面,无法使用“绘制屋顶”来绘制,只有使用“绘制立壁”来实现;对于屋顶出檐的情况,“三维屋顶”比“简化屋顶”的计算更为精确;三维屋顶可以在“分析日照仿真”中进行分析。可对已定义高度的屋脊线、三维屋顶、立壁,重新进行高度的提升或下降,具体操

40、作参见“工具屋顶调整”。3.2.9 阳台、雨蓬等遮阳构件建模阳台、雨蓬等遮阳构件,可以利用建筑外框和屋面建模。下面以绘制阳台(假设为上下面相同、四壁垂直的普通型阳台)为例进行说明:1、建筑高度建模法阳台、雨蓬等遮阳构件,可直接利用“建筑高度”命令定义。此方法绘制成的构筑物为各面围合的实体建筑模型。下面以绘制阳台举例说明。可以将阳台视为悬空的建筑物,利用“建筑高度”命令定义后,再用autocad阵列命令对已定义高度的阳台竖向阵列,形成立面多个阳台。选择“建筑高度”项,或是单击主界面上的 按钮,定义阳台轮廓高度,命令行提示:回车退出 /请选取要定义高度的建筑外轮廓线: 选择阳台外轮廓线请输入建筑物

41、高度(m) :1 输入阳台自身高度请输入建筑基底标高(m) :0.45 输入底层阳台底面距离室外地面高度此时定义的结果为悬空0.45米、高度为1米的各个面封闭而光线不能穿过阳台的构筑物模型。在“三维效果”命令中将平面图转换成正立面视图,再用array阵列命令,将阳台竖向阵列,最终形成立面多层阳台。2、三维屋顶建模法先利用pline命令绘制一个阳台平面轮廓,再利用“绘制屋顶”和“绘制立壁”命令来绘制阳台的底面和侧立面。(1) 绘制阳台底面:选择下拉菜单“三维屋顶”中的“绘制屋顶”项,命令行提示:输入基高(m):0.45 底层阳台底面距室外地面高度0.45米回车退出 /指定起点: 阳台底平面轮廓上

42、各个角点输入该点相对高度(m):0.15 阳台底面厚度回车返回 /下一顶点: 依次选择阳台各个角点输入该点相对高度(m):回车返回 /回退u /下一顶点:输入该点相对高度(m):回车闭合 /回退u /下一顶点:该顶点相对高度为0.15米回车闭合 /回退u /下一顶点: 对于长方形阳台,输入以上三角点后自动闭合为面。(2) 绘制阳台立壁:利用绘制垂直方向的遮挡立壁来确定阳台侧面。 选择下拉菜单“三维屋顶”中的“绘制立壁”项,命令行提示:回车退出 / 选择线s / 指定起点: 阳台平面轮廓上各个顶点输入该点高度(m):1.45 以底层阳台为例,阳台底距室外地面高度0.45米,阳台高度1米。依次指定

43、轮廓各个顶点,均设定为此高度。输入悬高(m):1 指阳台自身高度通过以上两个步骤,底面厚度为0.15米、侧面高度为1米、距室外地面0.45米的长方形阳台即绘制完成。第四章 计算分析4.1 遮挡分析分析并显示选定遮挡建筑物的被遮挡建筑物,或选定被遮挡建筑物的遮挡建筑物。可清晰地明了各栋建筑的遮挡及被遮挡情况,可将结果绘制成直观的表格。选择“分析”下拉菜单中的“遮挡分析”项,弹出如下所示对话框:通过该对话框可完成以下操作:(1)点击“选择被遮挡”按钮,命令行提示:回车退出 / 请选择被遮挡建筑物:找到3个请输入受影面高度(米):回车退出 / 请选择被遮挡建筑物:选择被遮挡建筑物,即在对话框中显示相

44、应的遮挡建筑物情况。其中“受影面高度”可双击进行修改,修改后点击回车,“遮挡建筑物”的显示情况即会随之发生相应的改变。(2)点击“选择遮挡”按钮,命令行提示:回车退出 / 请选择遮挡建筑物:找到3个请输入受影面高度(米):回车退出 / 请选择遮挡建筑物:选择遮挡建筑物,即在对话框中显示相应的被遮挡建筑物情况。其中“受影面高度”可双击进行修改,修改后点击回车,“被遮挡建筑物”的显示情况即会随之发生相应的改变。注:以上两类分析中不考虑异型屋顶的影响。为了识别上的方便,参与遮挡分析的建筑物需要进行命名。在选择“遮挡建筑物”或“被遮挡建筑物”后,软件自动判断当前图面上参与分析的建筑物是否全部命名,若已

45、全部命名则直接进行分析并显示结果;若仍存在未命名的建筑则弹出如下对话框:建筑物名称:建筑物起始名称,系统将以此名称加序号的形式,按照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顺序分别为各建筑物命名。例输入建筑物名称为a,则各建筑物被分别命名为a-1、a-2u命名全部:将当前图面上所有未命名的建筑物进行命名。u命名相关:将与选定建筑物有遮挡或被遮挡关系的建筑物进行命名。选定建筑物亦同时命名。u(3)查看:直接查看图面上选定建筑的遮挡或被遮挡情况。点击“查看”按钮,命令行提示:遮挡建筑物及屋顶(p) / 被遮挡建筑物(b): 确定建筑类型回车退出 / 请选择被遮挡建筑物:找到 1 个 选定建筑物回车退出 / 请选择被遮挡

46、建筑物:请输入受影面高度(米):若选定建筑类型为遮挡建筑物及屋顶,则在图面上高亮显示其被遮挡建筑物轮廓;u若选定建筑类型为被遮挡建筑物,如对其造成遮挡的是建筑物,则高亮显示该建筑物轮廓;如对其造成遮挡的是建筑物和屋顶,则高亮显示该建筑物和屋顶轮廓;如对其造成遮挡的只是屋顶,则高亮显示该屋顶轮廓,屋顶轮廓的显示可具体到每一条线。u(4)点击“绘表”按钮,将分析结果绘制成遮挡分析表,如下表所示:(5)点击“导出”按钮,将分析结果存储为特定格式的文件。4.2 阴影分析4.2.1 逐时阴影按日照时间间隔自动计算并绘制,单体建筑或组合多栋建筑物轮廓的日照投影图。可直观的观察建筑物阴影轮廓对其它建筑物的遮

47、挡情况。移动鼠标至任意一条轮廓线,将自动显示其生成时间。选择“分析”下拉菜单中“阴影分析”项的“逐时阴影”,或是单击主界面上的 按钮,在命令行提示:回车退出 / 请选择遮挡建筑物及屋顶: 受影面高度(米):1.5 ,如输入建筑物底层窗户底标高为1.5米开始分析,请稍候.共选择个实体,其中个建筑物,个异型屋顶. 建筑物轮廓日照投影图自动生成,每两条轮廓线的间隔时间由界面参数中设置的“分析采样间隔”确定,如下图所示。阴影分析“分析采样间隔”宜输入10分钟以上,这样生成阴影速度较快。阴影分析结果可以进行逐时、时段显示,具体操作可参看“逐时显示阴影”和“时段显示阴影”。4.2.2 轮廓阴影按日照时间间

48、隔自动计算并绘制,单体建筑或组合多栋建筑物轮廓的最大日照范围投影图。可直观的观察建筑物阴影轮廓对其它建筑物的遮挡情况。移动鼠标至轮廓线,将自动显示其分析时间段。选择“分析”下拉菜单中“阴影分析”项的“轮廓阴影”,在命令行提示:回车退出 / 选择遮挡建筑物及屋顶: 输入受影面高度(米):建筑物轮廓日照最大投影范围图自动生成。4.2.3 阴影差集按日照时间间隔自动计算并绘制,所选先后两处建筑物轮廓的日照投影差集图。建筑物选择的先后顺序需符合此公式:阴影差集 = 阴影1 - 阴影2。可直观的观察相邻建筑物间的阴影轮廓相互遮挡情况。移动鼠标至任意一条轮廓线,将自动显示其生成时间。选择“分析”下拉菜单中

49、“阴影分析”项的“阴影差集”,在命令行提示:请按此式选择建筑物:阴影差集 = 阴影1 - 阴影2回车退出 / 请选择产生阴影1的建筑物及屋顶:找到 1 个回车退出 / 请选择产生阴影1的建筑物及屋顶:共选择个实体,其中个建筑物,个异型屋顶回车退出 / 请选择产生阴影2的建筑物及屋顶:找到 1 个回车退出 / 请选择产生阴影2的建筑物及屋顶:共选择个实体,其中个建筑物,个异型屋顶,个重复输入受影面高度(米):如下图所示,建筑a-2、a-3-1、a-3-2所产生的阴影为阴影1,建筑a-1所产生的阴影为阴影2,两者差集即为下图阴影。主要目的是区分各遮挡建筑对a-4建筑产生影响的强度,图中a-1完全遮

50、挡a-4建筑左侧,a-2、a-3-1、a-3-2对a-4建筑右侧产生了遮挡影响。4.3 单点分析自动计算单体建筑或群体建筑区域内任意一点的日照时间。可随光标移动动态显示当前点的日照情况,可自动在图上标注出单点位置及编号,还可生成单点分析结果统计报表。选择“分析”下拉菜单中的“单点分析”项,或是单击主界面上的 按钮,在命令行提示:回车退出 / 请选择遮挡建筑物及屋顶: 找到 4 个回退u / 动态开关d / 指定测试点: 输入d,交替控制动态分析功能的开关状态同时弹出“单点分析”对话框,如下图所示,对话框右侧部分为动态分析显示框:通过该对话框可完成以下操作:(1) 在动态分析开启状态下,随着光标

51、的移动,动态分析显示框中动态显示当前点的累计日照时间及连续日照时间,光标处亦同时显示该点的连续日照时间,如上图所示。(2) 在图面上点击一个或连续多个单点,生成按点击顺序依次递加的编号图标 ,对话框中同时显示出每个单点的计算条件参数和详细计算结果。“累计日照”显示各个连续日照的时间段及其累计日照时间;“最大连续日照”显示各个连续日照的时间段中最大的连续日照时间段。(3) 测试点高(米):输入所选测试点的高度。如输入1.35米的建筑底层窗台高度。(4) 安全值(分钟):在原有分析得到的数值基础上加上或减去所输入的安全数值,作为一个安全量。输入正值为加上,输入负值为减去。(5) 选点:退出选点状态

52、后,若要重新进行动态分析或布置测试点,需点击该按钮。(6) 点击“绘表”按钮,命令行提示:请选择单点日照分析点:指定对角点: 找到2个请点击表左上角位置:即将所选测试点的日照分析结果以直观的表格形式绘制在图面上,如下图所示:亦可在“单点分析表”中实现此功能。(7) 点击“导出”按钮,将分析结果存储为特定格式的文件。(8) 可对单点进行标注,具体操作参看“单点标注”。4.4 窗户分析可对单体建筑、群体建筑中建筑物的窗户进行左右端满窗日照时间和中心点满窗日照时间分析计算,计算结果以日照累计(连续)时间、太阳时(北京时)、满窗设置(左右端、中心点)、各时间段时间和图示时间段表示。满窗指窗户左端与右端

53、的水平连线,分析高度一般为窗台位置的标高。进行窗户分析之前首先要在图中定义或布置窗户。具体操作参见“定义窗户”、“布置窗户”。选择“分析”下拉菜单中的“窗户分析”项,或是单击主界面上的 按钮,在命令行提示:回车退出 / 请选择遮挡建筑物及屋顶:找到一个 可连续选择多个建筑物。选择要分析的窗户: 可连续选择多个窗户。1、当窗户左右端同时照到太阳光为满窗时,完成选择后显示如下所示对话框:通过该对话框可完成以下操作:(1) 对话框中列表显示所选窗户各项参数情况,各参数只可查看不可修改,双击列表中某一项纪录,视图自动切换到图面上对应的窗户。(2) 点击“选择”按钮,在图面上重新选择窗户。(3) 点击“

54、分析”按钮,对所选窗户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于对话框第五、六、七列。当勾选“显示时间段”时,分析结果中显示具体的日照时间段。(4) 点击“导出”按钮,将分析结果存储为特定格式的文件。(5) 点击“表格”按钮,命令行提示:回车退出 / 选择窗户s / 指定表格左上角位置:s选择要绘制表格的窗户:指定对角点: 找到1个请点取窗户日照表左上角:若直接指定表格左上角位置,则将列表中所有窗户的分析结果绘制成窗户分析报表;若执行命令“s”重新选择窗户,则只将所选窗户的分析结果绘制成窗户分析报表。注:选择的窗户需在列表中,否则系统提示“选择的所有窗户不在列表中,无法绘制表格!”。窗户分析表分层标注出各窗户的分析结果,如下表所示:窗户日照分析表表头括号中的说明对应主界面中的参数设置及满窗设置,显示为“连续(累计)”、“太阳时(北京时)”、“左右端(中心点)”等不同形式。连续日照窗户分析表:日照时间值显示最大连续日照时间,括号中显示最大连续日照时间段,满窗日照时间指窗户左端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