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中测试卷》附答案解析_第1页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中测试卷》附答案解析_第2页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中测试卷》附答案解析_第3页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中测试卷》附答案解析_第4页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中测试卷》附答案解析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期中测试卷部 编 版 历 史 七 年 级 下 学 期期 中 测 试 卷学校_ 班级_ 姓名_ 成绩_一.选择题:(24题,每题两分,共48分。请将选择题的答案写入下面的方框里)1. 隋朝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最古老的的人工水道(下图)。这一伟大工程( )a. 中心是长安b. 最南端到达今天的扬州c. 是隋文帝的政绩之一d. 发挥着贯通南北动脉的作用2. 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说:“唐代制度,在下有为政府公开选拔人才;在上有综合管理全国行政事务。这两种制度,奠定了中国传统政治后一千年的稳固基础。”材料中“公开选拔人才”的制度是指a. 分封制b. 三省六部制c. 科举制d. 八股取士3. 诗歌是现实

2、生活的反映。杜甫在“接缕垂芳饵,连筒灌小园”的诗句中描述的工具是a. b. c. d. 4. 吐蕃是我国藏族祖先。唐朝时,唐蕃关系友好,历经了1200多年的唐蕃会盟碑至今依然屹立在拉萨大昭寺门前。以下人物中,为唐蕃和睦作出重要贡献的是a. 鉴真b. 玄奘c. 文成公主d. 元昊5. 唐代有男女同服之俗,男女同样参加骑马、打球、饮酒、舞蹈等活动。唐代的女服还曾流行由波斯(今伊朗)传入的胡服。材料直接反映出唐代a. 经济的繁荣b. 文学艺术的兴盛c. 政治的清明d. 社会风气的开放6. 唐朝从“小邑犹藏万家室”到“人烟断绝,千里萧条”的转折点是( )a. 开凿运河b. 安史之乱c. 黄巢起义d.

3、靖康之变7. 唐代有一位诗人,他的诗反映了动荡时代人民的苦难,表现了强烈的忧国忧民意识,被称为“诗史”。这位诗人是a. 屈原b. 杜甫c. 辛弃疾d. 关汉卿8. 如下图中的历史人物是日本佛教南山律宗的开山祖师,著名医学家,被日本人民誉为“文化之父”和“律宗之祖”。下列关于他的说法,正确的是()他接受日本僧人的邀请顺利东渡日本他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是唐朝与日本的文化交流中最有影响的人物他只潜心研究佛经而不过问其他领域a. b. c. d. 9. 著名文化学者王立群这样评价古代一位帝王:“烽火燃,五十年,陈桥驿站披旗冕。披旗冕,定江山,杯酒之间销兵权还一个,盛世繁华,文煌武烈。”他评

4、价的是a. 秦王嬴政b. 汉高祖刘邦c. 唐太宗李世民d. 宋太祖赵匡胤10. 据学者统计“北宋一朝科举考试共录取文士 60035人,平均每年约 360人;武举考试共录取武士868人,平均每年约5人。”宋代还规定文武官员在任期间,文臣考核升迁的年限比武臣短。据此可知,宋代的国策是( )a. 重文轻武b. 休养生息c. 重农抑商d. 科教兴国11. 下面方框内的对话讨论的是a. 宋夏议和b. 宋辽议和c. 宋金议和d. 辽金议和12.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这首宋词的作者率部抗击a. 辽军b. 金军c

5、. 西夏军d. 元军13. “朕选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即使他们都贪浊,也不及武臣一人危害之大。”宋太祖这一政治理念实施后产生的影响是a. 造成重文轻武的局面b. 使得军队战斗力增强c. 士人更加受到尊重d. 提高了官僚集团的整体素质14. 下表所示赋粮比例信息说明()北宋熙宁九年(1076年)赋粮南、北方所占比例单位总计北方数南方数南方所占比例/%贯、石、匹、两10 018 1534 414 8415 603 31255.93a. 黄河流域战乱频繁b. 南方经济地位重要c. 文化重心开始南移d. 北民南迁速度加快15. 北宋时兴起,后来发展为著名瓷都的是a. 开封b. 景

6、德镇c. 苏州d 泉州16. 宋史食货志(下)记载:“初,蜀民以铁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这一经济现象出现在a. 三国时期蜀国b. 三国时期吴国c. 唐朝四川地区d. 北宋四川地区17. 我国著名歌手腾格尔演唱的天堂,深情表达了对家乡内蒙古的赞美。历史上蒙古族建立了国土空前辽阔的元朝,其建立者是( )a. 成吉思汗b. 忽必烈c. 努尔哈赤d. 阿保机18. 西藏自古以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西藏正式成为中央政府管辖下的地方行政机构的是a. 唐朝b. 元朝c. 明朝d. 清朝19. 四川省作为省级行政区的设立,来源于元朝的什么制度?a. 世袭制b. 郡县制c. 科举

7、制d. 行省制20. 马可波罗行记在介绍中国时说:大汉国中,商人所至之处,用此纸币以给赏用,以购商物,以取其货物之告价,竟与纯金无则。这一记载佐证了a. 宋明南方商业的繁荣b. 元朝商品经济的发展c. 元代繁华的都市生活d. 宋元海外贸易的发达21. 词风委婉、细腻、清秀的宋代女词人是a. 李白b. 苏轼c. 李清照d. 辛弃疾22. “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印刷术的发明不仅改变了只有僧侣才能受高级的教育的状况印刷术的推广,给市民阶级和王权反对封建制度的斗争带来了好处推动着欧洲从中世纪的黑暗中走出来”。这里,马克思主要强调了印刷术a. 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b. 加速了欧洲人文

8、主义的兴起c. 促进了欧洲教育的发展d. 开启了欧洲的思想启蒙运动23. 某班开展历史知识竞赛活动,有一谜语谜面是“民族交融、经济重心南移、社会变化。”其谜底应是a. 秦汉时期特征b.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特征c. 隋唐时期特征d. 宋元时期特征24. 英国史学家汤因比说:“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生活在中国的宋朝。”学者余秋雨也说:“我最向往的朝代是宋朝。”宋朝令史学家和学者向往的主要原因有:灿烂的科学技术发达的社会经济丰富的文化生活包容的开放意识a. b. c. d.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52分)2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据史书记载,汉朝时“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江淮以

9、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材料二 三国时期和五代十国时期,北方的情形都是战乱频繁,黄河流域的人民大量南迁到相对安定的南方地区。他们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并丰富了南方的劳动力。他们积极投入到南方地区的开发中去。北宋时期,新的农作物占城稻在江南引种,推动了农业生产发展。我国江南地区气候适宜,有优越的地理条件,对江南地区农业的发展非常有利。江南地区经济逐渐发展起来,并且超过北方。材料三 语曰:“苏湖熟(丰收),天下足。”材料四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1)材料一反映了汉朝时南方怎样的生产和生活状况?(2)材料二概括了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有哪些?(3)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出现了什么重

10、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何时完成的?(4)古代南方经济发展的过程对你有何启示?26.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曾在许多领域处于世界前列,为人类文明做出了重大贡献。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材料一 唐朝李太宗时期推行了一系列革新的措施。在政治上,进一步完善中央行政制度,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与决策程序 (1)唐朝“在政治上完善中央行政制度”具体指的是什么?材料二 有西方学者认为,近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文明与发展可能有一半来源于中国,尤其是公元1000年后的宋元时期的几项重大发明。(2)列举宋代两重大科技发明并列举其中一项说说其对世界文明发展的影响。27. 梦回唐朝,千古一梦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唐朝一直具

11、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探寻盛世大唐的兴衰!材料一 唐太宗和唐玄宗前期的统治唐太宗唐玄宗政治勤于政事,善于用人.虚心纳谏重用贤能,整顿吏治经济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发展经济,改革税制文化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注重文教,编修经典材料二 唐玄宗本人的变化,是当时社会危机难以克服的主要原因。开元初,他注意节俭,反对铺张浪费。天宝时则骄奢淫逸,挥霍无度。在用人方面,玄宗不再是任人唯贤,而是专用投其所好者。李林甫.杨国忠都是因此而受重用的。李林甫是“口有蜜,腹有剑”的人物,凡是才能在他之上而被皇帝所重视的人,他都千方百计的将其除掉。面对各种社会问题,玄宗毫无改弦更张之意,

12、仍然沉溺于酒色之中,每年十月照例到华清宫去过冬。安禄山为了讨好玄宗和杨贵妃,在得知玄宗要在华清宫新开浴池的时候,立即在范阳以白玉石制成鱼龙凫雁,还有石莲花,置于池中,使玄宗喜悦异常。摘編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1)唐太宗和唐玄宗统治时期分别出现了什么盛世局面?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朝能够出现这两个盛世局面的共同原因。(2)根据材料二,比较唐玄宗前期和后期统治的不同之处。(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玄宗后期统治带来严重后果。材料三 中国古代有“学而优则仕”,“十年苦读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等这些社会现象,这些社会现象反映的是我国古代某一制度所带来的变化,它改变

13、了无数底层学子的命运。(4)材料三中反映的是哪一制度所带来的变化?该制度的创立又与哪个皇帝有关?材料四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5)材料四这句话是谁说的?这句话说明他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材料五:“日本晁衡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秋色满苍梧。”(6)材料一中提到的晁衡是日本留学生。他来唐朝学习时还有一个什么身份?(7)与此同时,唐朝学者也纷纷到世界各国去交流与学习,请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出唐朝时期对外交往的两个重要事件。(8)根据以上材料,请你概括唐朝时期社会特点。以史为鉴,唐朝的发展对今天我国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中国梦有何借鉴?精选期中测试卷答案与解析一.选择

14、题:(24题,每题两分,共48分。请将选择题的答案写入下面的方框里)1. 隋朝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最古老的的人工水道(下图)。这一伟大工程( )a. 中心是长安b. 最南端到达今天扬州c. 是隋文帝的政绩之一d. 发挥着贯通南北动脉的作用【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隋朝大运河北抵涿郡,南到余杭,以洛阳为中心,故ab表述错误,不合题意;为了加强南北经济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605年隋炀帝命人开凿大运河,故c表述错误,不合题意;大运河是我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它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政治经济的交流,故d表述正确,符合题意。故此题选d。【点睛】抓住题干关键词“隋朝大运河”是解题的关键,

15、逐一分析各选项。2. 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说:“唐代制度,在下有为政府公开选拔人才;在上有综合管理全国行政事务。这两种制度,奠定了中国传统政治后一千年的稳固基础。”材料中“公开选拔人才”的制度是指a. 分封制b. 三省六部制c. 科举制d. 八股取士【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题干关键词“唐代制度、公开选拔人才”可知,此制度是科举制,故c符合题意;分封制属于西周实行的政治制度,故a不合题意;三省六部制是隋唐实行的政治制度,故b不合题意;八股取士是明代实行的科举制,故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点睛】抓住题干关键词“唐代制度、公开选拔人才”是解题的关键,逐一分析各选项。3. 诗歌是现实生活的反映。杜

16、甫在“接缕垂芳饵,连筒灌小园”的诗句中描述的工具是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杜甫的诗歌“接缕垂芳饵,连筒灌小园”可知描述的是一种灌溉工具。结合课本所学可知,杜甫生活在唐朝。唐朝前期的100多年中,经济发展迅速,社会呈现繁荣景象。在农业方面,垦田面积逐渐扩大。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发明了灌溉工具筒车。在大轮子上绑上一个个小竹筒,随水流自行转动,竹筒把水由低处汲到高处,便于灌溉。图c是唐朝发明的灌溉工具筒车,c项符合题意;图a是西汉时期,南方人民发明的“秧马”,用于插秧,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a项不合题意;图b是曲辕犁,是用于农作物耕种的工具。b项不合题意;图d是汉代耧车

17、,是一种播种工具。d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b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c。4. 吐蕃是我国藏族的祖先。唐朝时,唐蕃关系友好,历经了1200多年的唐蕃会盟碑至今依然屹立在拉萨大昭寺门前。以下人物中,为唐蕃和睦作出重要贡献的是a. 鉴真b. 玄奘c. 文成公主d. 元昊【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唐太宗时期文成公主入藏,嫁与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为唐蕃和睦作出重要贡献,故c符合题意;鉴真东渡日本弘扬中国文化,故a不合题意;玄奘西游天竺求取佛经,故b不合题意;元昊建立西夏,故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点睛】抓住题干关键词“为唐蕃和睦作出重要贡献”是解题的关键,唐太宗时期文成公主入藏,嫁与吐蕃赞普

18、松赞干布,为唐蕃和睦作出重要贡献。5. 唐代有男女同服之俗,男女同样参加骑马、打球、饮酒、舞蹈等活动。唐代的女服还曾流行由波斯(今伊朗)传入的胡服。材料直接反映出唐代a. 经济的繁荣b. 文学艺术的兴盛c. 政治的清明d. 社会风气的开放【答案】d【解析】【详解】古代封建是男权的社会,女子一般不主张参加社会活动。材料中“男女同服之俗,男女同样参加活动”“女服还曾流行的胡服”体现出唐朝社会风气的开放,d符合题意;材料中描述的是社会风气的开放,不是经济的繁荣、文学艺术的兴盛以及政治的清明,a、b和c不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获取信息,材料中“男女同服之俗”“男女同样参加骑

19、马、打球、饮酒、舞蹈等活动”“传入的胡服”说明了社会风气的开放。6. 唐朝从“小邑犹藏万家室”到“人烟断绝,千里萧条”的转折点是( )a. 开凿运河b. 安史之乱c. 黄巢起义d. 靖康之变【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唐朝从“小邑犹藏万家室”到“人烟断绝,千里萧条”的转折点是安史之乱。755763年,安史之乱持续八年之久,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唐朝的国势由盛转衰;唐朝中央权力衰微,安史旧将和内地节度使权势加大,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所以b项符合题意;a项是隋炀帝在位时开凿的,c项是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d项是发生在北宋时期。由此分析acd三项均不符合

20、题意,排除,故选b。7. 唐代有一位诗人,他的诗反映了动荡时代人民的苦难,表现了强烈的忧国忧民意识,被称为“诗史”。这位诗人是a. 屈原b. 杜甫c. 辛弃疾d. 关汉卿【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代,他的诗深刻反映了那个动荡的历史时代,真挚地表现了他关心国家盛衰和民生疾苦的心情,人们称之为“诗史”。杜甫感情真挚,笔触细腻,风格雄浑,语言简练。被后人尊为“诗圣”,所以b项符合题意;a项是战国时期楚国的诗人,c项是南宋的词人,d项是元代的戏剧家。由此分析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8. 如下图中的历史人物是日本佛教南山律宗的开山祖师,著名医学家,被

21、日本人民誉为“文化之父”和“律宗之祖”。下列关于他的说法,正确的是()他接受日本僧人邀请顺利东渡日本他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是唐朝与日本的文化交流中最有影响的人物他只潜心研究佛经而不过问其他领域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唐玄宗时期,鉴真应日本僧人邀请东渡日本讲学,六次出行,五次失败,历尽千辛万苦,以致双目失明,终于到达日本。鉴真在日本坚持不懈地传播佛学和唐朝文化,他帮助日本设计的唐招提寺,至今犹存,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他对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我们学习鉴真不辞劳苦、不怕困难、坚持不懈传播中国文化的精神。正确,b项符合题意;错误,acd三

22、项不合题意,故选择b。9. 著名文化学者王立群这样评价古代一位帝王:“烽火燃,五十年,陈桥驿站披旗冕。披旗冕,定江山,杯酒之间销兵权还一个,盛世繁华,文煌武烈。”他评价的是a. 秦王嬴政b. 汉高祖刘邦c. 唐太宗李世民d. 宋太祖赵匡胤【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陈桥驿站披旒冕”“杯酒之间削兵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兵变”中被拥立为帝,建立北宋,赵匡胤就是宋太祖,之后赵匡胤积极加强中央集权,采取“杯酒释兵权”,解除统兵大将的兵权。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10. 据学者统计“北宋一朝科举考试共录取文士 60035人,平均每年约 360人;武举考

23、试共录取武士868人,平均每年约5人。”宋代还规定文武官员在任期间,文臣考核升迁的年限比武臣短。据此可知,宋代的国策是( )a. 重文轻武b. 休养生息c. 重农抑商d. 科教兴国【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北宋一朝科举考试共录取文士60035人,平均每年约360人;武举考试共录取武士868人,平均每年约5人。”可知,这体现了北宋录取文士名额比武士多,重视文士,轻视武士,实行重文轻武政策,所以a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11. 下面方框内的对话讨论的是a 宋夏议和b. 宋辽议和c. 宋金议和d. 辽金议和【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题干图片的内容,结合

24、所学知识可知,公元1004年秋,辽与宋发生大战,后双方议和:辽宋约为兄弟之国,宋每年送给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宋辽以白沟河为边界,宋辽议和结束了宋辽之间长达二十五年的战争,此后宋辽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的状态,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12.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这首宋词的作者率部抗击a. 辽军b. 金军c. 西夏军d. 元军【答案】b【解析】【详解】据材料“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可知,这是岳飞的满江红,抒发了

25、岳飞抗击金军的豪情壮志,岳飞抗击的金政权,是女真族建立的,词中的“胡虏”“匈奴”指的是女真族金政权,所以这首宋词的作者率部抗击的是金军,b符合题意;岳飞没有抗击辽军、西夏军、元军,ac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13. “朕选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即使他们都贪浊,也不及武臣一人危害之大。”宋太祖这一政治理念实施后产生的影响是a. 造成重文轻武的局面b. 使得军队战斗力增强c. 士人更加受到尊重d. 提高了官僚集团的整体素质【答案】ac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信息“朕选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即使他们都贪浊,也不及武臣一人危害之大”可知,这反映了宋太祖派文臣

26、担任地方长官,体现了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这导致了重文轻武的局面;重文轻武的政策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士人更加受到尊重;同时由于宋太祖采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科举制,提高了官僚集团的整体素质,acd符合题意;重文轻武政策不利于军队作战能力的增强,b排除;故本题选acd。14. 下表所示赋粮比例信息说明()北宋熙宁九年(1076年)赋粮南、北方所占比例单位总计北方数南方数南方所占比例/%贯、石、匹、两10 018 1534 414 8415 603 31255.93a. 黄河流域战乱频繁b. 南方经济地位重要c. 文化重心开始南移d

27、. 北民南迁速度加快【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表格北宋熙宁九年(1076年)赋粮南、北方所占比例的数据信息可知,南方所占比例超过北方,说明南方经济地位重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时最后完成,b符合题意;acd项表格内容没有体现,排除,故选择b。【点睛】本题考查了南方经济发展相关知识,注意对表格的释读。15. 北宋时兴起,后来发展为著名瓷都的是a. 开封b. 景德镇c. 苏州d. 泉州【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代是我国制瓷业的辉煌时代,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成著名的瓷都。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16. 宋史食货志(下)

28、记载:“初,蜀民以铁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这一经济现象出现在a. 三国时期蜀国b. 三国时期吴国c. 唐朝四川地区d. 北宋四川地区【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为了携带方便,北宋时期使用铁钱的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交子的出现,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故d符合题意;三国时期蜀国、三国时期吴国、唐朝四川地区没有出现纸币,故abc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点睛】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古代纸币交子的出现的相关知识。17. 我国著名歌手腾格尔演唱的天堂,深情表达了对家乡内蒙古的赞美。历史上蒙古族建立了国土空前辽阔的元朝,其建立者是( )a

29、. 成吉思汗b. 忽必烈c. 努尔哈赤d. 阿保机【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271年,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建立元朝,故b符合题意;成吉思汗建立的是蒙古政权,努尔哈赤建立的后金,阿保机建立的辽。故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分清成吉思汗和忽必烈的贡献。成吉思汗建立的是蒙古政权,忽必烈建立的是元朝。18. 西藏自古以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西藏正式成为中央政府管辖下的地方行政机构的是a. 唐朝b. 元朝c. 明朝d. 清朝【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课本所学,元朝统一中国后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在地方设立行省制度。1264年中央在西藏设宣政院是掌管全国

30、佛教事宜和藏族地区军政事务的中央机关。西藏地区由此正式成为我国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b项符合题意。由此可知a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b。19. 四川省作为省级行政区的设立,来源于元朝的什么制度?a. 世袭制b. 郡县制c. 科举制d. 行省制【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为了加强对辽阔疆域的统治,元朝设立行省制度。中央设中书省,是全国最高行政机构,元朝时在全国设立了10个行省。行省制度有利于对全国的管辖。以后各朝基本沿续下来,我国的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元代。故d符合题意;世袭制、郡县制、科举制与题干无关,故abc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点睛】抓住题干关键词“省级行政区

31、”是解题的关键,行省制度有利于对全国的管辖。以后各朝基本沿续下来,我国的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元代。20. 马可波罗行记在介绍中国时说:大汉国中,商人所至之处,用此纸币以给赏用,以购商物,以取其货物之告价,竟与纯金无则。这一记载佐证了a. 宋明南方商业的繁荣b. 元朝商品经济发展c. 元代繁华的都市生活d. 宋元海外贸易的发达【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275年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到达中国元朝的首都,在中国生活了17年以后,回到意大利。他口述了自己在东方的经历和见闻,记录成为马可波罗行纪一书。材料内容“商人所至之处,用此纸币以给赏用,以购商物,以取其货物之告价,竟与纯金无则”是马可

32、波罗行记中对元朝商品经济的发展的描述。a项不符合史实;c项与材料涉及的角度不同;d项不符合材料内容。故选b。【点睛】解答本题首先要知道马可波罗游历中国是在元朝时期,由此可以排除ad项;然后根据材料马可波罗行记中对中国的介绍分析其佐证的角度是商业品经济的发展,由此可以排除c项,即可做出正确选择。21. 词风委婉、细腻、清秀的宋代女词人是a. 李白b. 苏轼c. 李清照d. 辛弃疾【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李清照,宋代女词人,词风委婉、细腻、清秀。前期描写真挚夫妇情感,后期反映战乱带来的灾难,抒写深沉的忧患情怀。c选项符合题意;李白,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a选项不符合题

33、意;苏轼,北宋词人,词风豪迈而飘逸。b选项不符合题意;辛弃疾,南宋人,词风豪放,具有报国情怀。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22. “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印刷术的发明不仅改变了只有僧侣才能受高级的教育的状况印刷术的推广,给市民阶级和王权反对封建制度的斗争带来了好处推动着欧洲从中世纪的黑暗中走出来”。这里,马克思主要强调了印刷术a. 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b. 加速了欧洲人文主义的兴起c. 促进了欧洲教育的发展d. 开启了欧洲的思想启蒙运动【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题干信息“印刷术的推广,给市民阶级和王权反对封建制度的斗争带来了好处推动着欧洲从中世纪的黑暗中走出来”可知,印刷术

34、的发明,促进了文明的传播、交流和发展,马克思主要强调了印刷术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a符合题意;题干没有涉及加速了欧洲人文主义的兴起、促进了欧洲教育的发展、开启了欧洲的思想启蒙运动,bc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23. 某班开展历史知识竞赛活动,有一谜语的谜面是“民族交融、经济重心南移、社会变化。”其谜底应是a. 秦汉时期特征b.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特征c. 隋唐时期特征d. 宋元时期特征【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宋时期,是辽、宋、夏、金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并实现了大一统。元朝的大一统使元朝时民族融合得到大发展。西汉时期经济重心还在北方,

35、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口南迁,将先进技术也带到了江南,全国经济重心出现南移的趋势。两宋时期,南方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的环境。南宋以后,南方经济超过北方,经济重心南移完成,d符合题意,abc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d。24. 英国史学家汤因比说:“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生活在中国的宋朝。”学者余秋雨也说:“我最向往的朝代是宋朝。”宋朝令史学家和学者向往的主要原因有:灿烂的科学技术发达的社会经济丰富的文化生活包容的开放意识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宋朝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等;宋代在农业、手工业、商品经济发展方面,都逐步超过了北方地区;政

36、府对海外贸易采取鼓励的政策;市民有丰富的文化生活,仔细审查a. 符合题意;bcd包括不全面,不合题意。故此题选a。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52分)2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据史书记载,汉朝时“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材料二 三国时期和五代十国时期,北方的情形都是战乱频繁,黄河流域的人民大量南迁到相对安定的南方地区。他们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并丰富了南方的劳动力。他们积极投入到南方地区的开发中去。北宋时期,新的农作物占城稻在江南引种,推动了农业生产发展。我国江南地区气候适宜,有优越的地理条件,对江南地区农业的发展非常有利。江南地区经

37、济逐渐发展起来,并且超过北方。材料三 语曰:“苏湖熟(丰收),天下足。”材料四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1)材料一反映了汉朝时南方怎样的生产和生活状况?(2)材料二概括了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有哪些?(3)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出现了什么重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何时完成的?(4)古代南方经济发展的过程对你有何启示?【答案】(1)生产落后,生活贫困(2)南方战乱少,社会稳定;南迁的人带来丰富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工具、技术(3)经济重心南移;南宋(4)政局的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重视经济发展;及时引进、运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于经济建设中;重视培养人才;保护生态平衡走可持续发展的正确道路等。【解析】

38、【详解】(1)依据材料一“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活火耕而水溽,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的信息可知,材料一反映了汉朝时期南方生产落后,生活贫困的情况。(2)依据材料二“北方的情形都是战乱频繁,黄河流域的人 民大量南迁到相对安定的南方地区。他们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并丰富了南方的劳动力。他们积极投入到南方地区的开发中去。北宋时期,新的农作物占城稻在江南引种,推动了农业生产发展。我国江南地区气候适宜,有优越的地理条件,对江南地区农业的发展非常有利。江南地区经济逐渐发展起来,并且超过北方”的信息可知,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是南方战乱少,社会稳定。南迁的人带来丰富的劳动力和先进

39、的生产工具、技术。(3)依据上述材料的内容,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出现了经济重心南移的重大变化,南方的经济社会逐步发展,这种变化时是唐朝中后期开始的;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实现了南移。(4)依据所学可知,古代南方经济发展的过程对现代经济的发展的启示是政局的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重视经济发展;及时引进、运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于经济建设中;重视培养人才;保护生态平衡走可持续发展的正确道路等。26.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曾在许多领域处于世界前列,为人类文明做出了重大贡献。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材料一 唐朝李太宗时期推行了一系列革新的措施。在政治上,进一步完善中央行政制度,明确中央

40、机构的职权与决策程序 (1)唐朝“在政治上完善的中央行政制度”具体指的是什么?材料二 有西方学者认为,近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文明与发展可能有一半来源于中国,尤其是公元1000年后的宋元时期的几项重大发明。(2)列举宋代两重大科技发明并列举其中一项说说其对世界文明发展的影响。【答案】(1)三省六部制(2)活字印刷术.指南针;活字印刷术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指南针的应用,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火药的应用,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解析】【详解】(1)根据所学知识,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其内部分工明确,明确

41、了中央机构的职权与决策程序,所以设问中的制度即是三省六部制。(2)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要求考生列举宋代两重大科技发明并列举其中一项说说其对世界文明发展的影响,考生言之有理即可。举例一:活字印刷术,它节约了印刷成本和印刷时间,使知识的推广成为可能,有利于节约用于印刷的人力、物力、财力,方便编排和修改,大大提高印刷效率,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举例二:指南针在航海上的应用对地理大发现和海上贸易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古代中国人将指南针用于军事和航海的活动,后来还辗转传入欧洲,在欧洲的航海活动和地理大发现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27. 梦回唐朝,千古一梦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唐朝一直具

42、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探寻盛世大唐的兴衰!材料一 唐太宗和唐玄宗前期的统治唐太宗唐玄宗政治勤于政事,善于用人.虚心纳谏重用贤能,整顿吏治经济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发展经济,改革税制文化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注重文教,编修经典材料二 唐玄宗本人的变化,是当时社会危机难以克服的主要原因。开元初,他注意节俭,反对铺张浪费。天宝时则骄奢淫逸,挥霍无度。在用人方面,玄宗不再是任人唯贤,而是专用投其所好者。李林甫.杨国忠都是因此而受重用的。李林甫是“口有蜜,腹有剑”的人物,凡是才能在他之上而被皇帝所重视的人,他都千方百计的将其除掉。面对各种社会问题,玄宗毫无改弦更张之意,仍然沉溺于酒色之中,每年十月照例到华清宫去过冬。安禄山为了讨好玄宗和杨贵妃,在得知玄宗要在华清宫新开浴池的时候,立即在范阳以白玉石制成鱼龙凫雁,还有石莲花,置于池中,使玄宗喜悦异常。摘編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1)唐太宗和唐玄宗统治时期分别出现了什么盛世局面?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朝能够出现这两个盛世局面的共同原因。(2)根据材料二,比较唐玄宗前期和后期统治的不同之处。(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玄宗后期统治带来的严重后果。材料三 中国古代有“学而优则仕”,“十年苦读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等这些社会现象,这些社会现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