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的理解分析(干货分享)_第1页
对“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的理解分析(干货分享)_第2页
对“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的理解分析(干货分享)_第3页
对“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的理解分析(干货分享)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对“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的理解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这句话提出了“治未病”的思想,阐明了“治未病”的重要性。“未病先防”之养生之道要求我们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忘劳作,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它对养生保健、防病治病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数千年来一直有效地指导了中医学的防治实践。天津市传染病医院中西医结合科贾建伟(1) 最早提出治未病。黄帝内经最早提出了治未病。文中“圣人是精通养生之道,用养生方法治病的医

2、生,也就是现代人称的养生专家。全文从三方面论述了治未病。首先以“不治已病治未病”是养生专家的主张,直接提出治未病。紧接着用“不治已乱治未乱”介绍在气机未乱时,随时维护气机平衡,是治未病的基本方法。最后用“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为比喻,批评“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的错误行为,从而从反而强调治未病.以上三节从不同角度论述了治未病,开创治未病先河,历代医家以此为源加以发挥,使治未病成为中医一大特色. (二)重视养生,防患未然。人体健康的维护,重点是通过养生对人体正气进行保养,使精足、气充、神全,气机旺盛、平衡、畅达,从而增强人体调节能力和抵抗能力。这是预防疾病的关键,是延缓衰老,享受天年的基

3、础,是维护健康的根本上法则。这种重视养生,防患未然的思想自始至终贯穿于黄帝内经之中,是黄帝内经治未病的最高境界和重要内容.那么黄帝内经是怎么论述的?这就是“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素问.上古天真论,精神安定不耗散,疾病无从发生。“从之则苛蒺不起”素问四气调神大论遵从四季养生规律,任何疾病不会发生。“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素问.灵兰秘典论用保养精神,使脏腑功能协调,便能长寿,终生不发生疾病。“道者能却老而全形”素问上古天真论遵照养生之道的人,能延缓衰老,使身体健康。“谨道如法,长有天命”素问。生气通天论谨慎、严格遵守养生法则,才能才久健康。读了上述五条经文,使我们清楚知道,养生能防病,

4、养生能抗衰,养生能长寿。养生治未病旨在居安思危,未雨绸缪,防患未然。. (三)疾病的发生有从病生至病成的发展过程。在这生成过程中,气机变化微弱,形体尚未损害,疾病尚未形成,是一个治疗防病的时机,黄帝内经以“微“萌芽”等来形容.唐代大医家孙思邈称此时为“欲病”,如果欲病积而不愈,就会发展成已病。黄帝内经对治疗欲病、预防已病有深刻认识。如素问.刺热病篇“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日治未病这里“病虽未发”指的就是欲病,本条指出治欲病是治未的重要内容。另外素问。八正神明论“上工救其萌芽”指出治欲病是高明医生的上乘技术。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见微得过,用之不殆”,所谓“见微”是诊知微弱变化,即欲病,“得过

5、”是了解、掌握疾病所在和发生,“用之不殆是治疗欲病就不会发生疾病.全文的意思是:诊视欲病,便能了解疾病的所在和发生,治疗欲病就不会发生疾病。综三条所述,治欲病可预防已病,是黄帝内经治未病的又个一重要内容。. (四)已病早治,预防传变。传变是疾病发展变化的规律,其中传是病位的改变,变是病情变化和程度加重。在黄帝内经中,有表里传变、经络传变、脏腑传变、气血传变的不同.如素问.皮部论“百病的始生也,必生于皮毛,留而不去传入经,留而不去,传入府,廪于肠胃”就是表里传变的例子。疾病传变是一个由轻到重,由重到危的过程,认识过程的各个阶段,可把握疾病的轻重,治疗的效果,预后的吉凶.一般早中期治疗效果好,可以

6、彻底治疗,因此主张早中期治疗,预防疾病传变,避免对人体造成严重损害和因病死亡。早期治疗,预防传变也是黄帝内经治未病的重要方面。在素问生气通天论中有“病久则传化,上下不并,良医弗为”的告诫。指出疾病日久传变的必然趋势和造成“良医弗治的严重后果。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还有一段论述,“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生半死也。”更明确指出,善于早期治疗的医生才是高明的医生,而疾病后期虽尽力治疗,也只能是“半生半死”了。由此看来黄帝内经治未病对已病早治,预防传变是重视的. 黄帝内经治未病是以人体健康为对象,以事先预防为主轴的健康医学体系。他将人体健康状况分为常态、疾病萌芽态、疾病态三种。治未病针对三种状态分为日常养生、治欲病、治已病三类。日常养生着眼于居安思危、未雨绸缪,遵循养生之道,强身保健,抗衰延寿,是治未病的最高境界和最重要内容。治未病立足于察微知著,防微杜渐,遵循生成规律,调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