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史记选读名句难句翻译太史公自序1余为太史而弗论载,废天下之史文,余甚惧焉,汝其念哉! p5我作为太史都不能把他们的事迹详加编辑记录,中断了天下史事的录载,我十分惶恐不安,你可要记在心上啊!2王道缺,礼乐衰,孔子修旧起废,论诗书,则学者至今则之。p5周幽王、厉王以后,王道衰败,礼乐衰颓,孔子修复振兴被废弃破坏的礼乐,整理诗经、尚书,写作春秋,学者至今把它作为准则。3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存亡国,继绝世,补敝起废,王道之大者也。p6奖善惩恶,尊重贤能,鄙夷不肖,使灭亡的国家存在下去,使断绝了的世系继续下去,补救偏颇之事,振兴废弛之业,这是王道的精髓啊。4 夫不通礼义之旨,至于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
2、,子不子。夫君不君则犯,臣不臣则诛,父不父则无道,子不子则不孝。此四行者,天下之大过也。 p7不明了礼义的要旨,就会做出君不像君,臣不像臣,父不像父,子不像子的事。君不像君就会被臣下干犯,臣不像臣就会被诛杀,父不像父就会失去为父之道,子不像子就会忤逆不孝。 这四种恶行, 是天下最大的罪过。5余所谓述故事,整齐其世传,非所谓作也,而君比之于春秋,谬矣。p8我所说的是缀述历史旧事,整理归纳世间传闻,并非所谓创作呀,而您拿它与春秋相比,这就错了。6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来者。p8这些人都是心中聚集了忧郁愤懑,不得实现自己的主张,因而追述往事,使后来人思考。夏本纪1行视鲧之治水无状,
3、乃殛鲧于羽山以死。天下皆以舜之诛为是。 p15在巡视途中,舜发现鲧治理洪水干得不像样子,就把他流放到羽山,结果鲧就死在那里。天下人都认为舜对鲧的惩罚是正确的。2等之未有贤于鲧者,愿帝试之。p15比较起来,与他同辈的人中还没有谁比他更能干的,希望陛下让他试试。3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p16命令诸侯百官征集民夫,展开平治水土的工程。他一路上穿山越岭,树立木桩作为标志,测定高山大川的状貌。4于是帝锡禹玄圭,以告成功于天下。p17于是舜帝赐给禹一块黑色圭玉,来向天下宣告治水成功。5 .薄衣食,致孝于鬼神。即宫室,致费于沟减。p16他节衣缩食,尽力孝敬鬼神。居室简陋,把资财用于治
4、理河川。6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p16禹为父亲鲧因治水无功而受严罚感到痛心,因此劳身苦思,在外面十三年,经过自己也不敢进入。7 左准绳,右规矩,载四时,以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 p16他左手拿着准绳,右手拿着规矩,一年四季都带着这些工具,用来开辟了九州土地,疏通了九州河道,为九州的湖泽修造了堤障,度量了九州山岳的高低走高祖本纪1高祖常繇咸阳,纵观,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 “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p42高祖曾经到咸阳去服徭役,有一次秦始皇出巡,充许人们自由地观看,他看到了秦始皇,长叹一声说:“唉,大丈夫就应该像这样!”2公始常欲奇此女,与贵人
5、。沛令善公,求之不与,何自妄许与刘季?p42你起初总是想让这个女儿与一般人不同,把他许配给个贵人。沛县县令跟你要好,想娶这个女儿你不同意,今天你为什么随随便便地就把她许给刘季了呢?3沛公以为诈,乃用张良计,使郦生、陆贾往说秦将,啖以利,因袭攻武关,破之。 p43沛公认为其中有诈,就用了张良的计策,派郦生、陆贾去游说秦将,并用财利进行引诱,并趁机袭击武关,攻了下来。4、又与秦军战于蓝田南,益张疑兵旗帜,诸所过毋得掠卤,秦人憙,秦军解,因大破之。 p44又在蓝田南面与秦军交战。增加悬挂疑兵旗帜,命令全军,所过之处,不得掳掠,秦地的人都很高兴,秦军松懈,于是大破秦军。4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
6、皇帝玺符节,降轵道旁。p44秦王子婴驾着白车白马,用丝带系着脖子,封好皇帝的御玺和符节,在枳(zh i,纸)道旁投降。5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p44父老们受秦朝的苛虐法政的苦已经很久了,非议朝政得失的要灭族,相聚谈话的要处以死刑,6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可急使兵守函谷关,无纳诸侯军,稍征关中兵以自益,距之。沛公然其计,从之。 p45现在如果他来了,沛公您恐怕就不能拥有这个地方了。您应当赶快派军队把守函谷关,不要让诸侯军进来。并且逐步征集关中的兵来加强自己的实力,以便抵抗他们。”沛公认为他的话有道理,就依从了他的计策。7 会项伯欲活张良,夜往见良,因以文谕项羽。 p45恰逢项
7、伯想救张良,于是项伯连夜前往沛公军营见张良,用不能攻杀刘邦的道理劝告项羽。8项羽怨怀王不肯令与沛公俱西入关,而北救赵,后天下约。p46项羽怨恨怀王当初不肯让他和沛公一起西进入关,却派他到北边去救赵,结果没能率先入关,落在了别人之后。9去辄烧绝栈道,以备诸侯盗兵袭之,亦示项羽无东意。至南郑,诸将及士卒多道亡归,士卒皆歌思东归。 p46军队离去以后,就烧掉栈道,来是防备诸侯或其他强盗偷袭,也是向项羽表示没有东进的意思。到达南郑时,部将和士兵有许多人在中途逃跑回去了,士兵们都唱着歌,想东归回乡。10 军吏士卒皆山东之人也,日夜跂而望归,及其锋而用之,可以有大功。天下已定,人皆自宁,不可复用。不如决策
8、东乡,争权天下。 p46部队中的军官、士兵大都是崤山以东的人,他们日夜踮起脚跟东望,盼着回归故乡。如果趁着这种心气极高的时候利用他们,可以建立伟大的事业。如果等到天下平定以后人们都安居乐业了,就不可能再用上他们了。不如立即决定和谋划,率兵东进,与诸侯争权夺天下。11项羽卒闻汉军之楚歌,以为汉尽得楚地,项羽乃败而走,是以兵大败。 p47项羽的士兵听到汉军唱起了楚地的歌,认为汉军已经完全占领了楚地,项羽战败逃走,楚军因此全部崩溃。12 .吾闻帝贤者有之,空言虚语,非所守也,吾不敢当帝位。p48我听说皇帝的尊号,贤能的人才能据有,光有虚名而无实际的人,是不应该把持皇帝之位的,不是我所要的,我承担不了
9、皇帝的位置。”13 .大王起微细,诛暴逆,平定四海,有功者辄裂地而封为王侯,大王不尊号, 皆疑而不信。臣等以死守之。p48大王从平民起事,诛伐暴逆,平定四海,有功的人都分赏土地封为王侯,如果 大王不称皇帝尊号,人们对大王的封赏就都疑虑不安不会相信。我们这班人愿 意用死坚持。14 .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p48而项羽却妒贤嫉能,有功的就忌妒人家,有才能的就怀疑人家,打了胜仗不给人家授功,夺得了土地不给人家好处,这就是他失去天下的原因。15 .始大人常以臣无赖,不能治产业,不如仲力。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p49当初大人常常认为我没有出息
10、,不会经营产业,比不上刘仲勤快努力。可是现在我的产业和刘仲相比,哪一个的更多呢?16 .沛父兄周请,乃并复丰,比沛。p50沛县父老父仍旧坚决请求,高祖才答应把丰邑的赋税徭役也免除掉,跟沛县一样。管仲列传1 .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p68管仲被任用以后,在齐国施政,桓公因他的辅佐而称霸,多次召集诸候会盟, 完全控制了天下(使天下归正于一),这都是管仲的谋划。2 .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p69 我被囚禁遭受屈辱,鲍叔不认为我没有廉耻,知道我不因小的过失而感到羞愧, 却以功名不显扬于天下而感到耻辱。3 .吾尝三仕三
11、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p69我曾多次作官,多次被国君放逐,鲍叔不认为我没才能,知道我没有遇到好的时运。4 .仓縻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周。p69人们家中财物充足了就会讲究礼义道德,丰衣足食后就会关注荣辱的取舍,执政者按法度办事就能使六亲团结起来。5 .下令如流水之原,令顺民心.p69下达的政令像水流到平原上一样,能顺民心、合民意。6 .故论卑而易行。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p69他的主张平易近人而容易实施。人们想做的,他就趁机提倡,人们认为不好的, 他就顺应着革除掉。7 .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贵卷小,慎权衡。p69他处理政事
12、,善于将灾害转变为好事,把失败转变为成功。他十分重视经济的发展,慎重地选择得失利弊。8 .故曰:“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 p69所以说:“知道用先给予的办法来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这是执政的法宝”9 .管仲世所谓贤臣,然孔子小之,岂以为周道衰微,桓公既贤,而不勉之至王, 乃称霸哉? p70管仲是世人所说的贤臣,但孔子却看不起他,可能是孔子认为周朝的统治已经 衰败,桓公既然如此贤明,而管仲不劝勉和辅佐他施行王道,却只满足于称霸 吧?10 .将躯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p70鼓励并顺应好的,纠正并制止坏的,所以统治者和百姓就能相亲相和。 项羽本纪1 .每吴中有大繇役及丧,项梁常为主办,阴以
13、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以是知其能。p79每当吴中有大徭役和丧事,项梁常常为他们主办,并暗中用兵法部署组织宾客 和青年,借此来了解他们各人的才能。2 .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p80项羽在打败秦军以后,召见诸侯的将领,当他们进入军门时,没有不跪在地上, 用两膝行进,没有谁敢抬头仰视。3 .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p80项羽就率领全部军队渡过漳河,把船只全部弄沉,把锅碗全部砸破,把军营全 部烧毁,只带上三天的干粮,借此向士卒表示一定要决死战斗,不让一人有畏 惧后退之心。4 .当是时,楚兵冠诸侯。诸侯军救巨鹿下者
14、十余壁,莫敢纵兵。及楚击秦,诸将皆坐壁上观。p80这时,楚军奋勇当先居诸侯之首,前来援救巨鹿的诸侯各军筑有十几座营垒, 没有一个敢发兵出战。到楚军攻击秦军时,他们都只在营垒中观战。5 .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p82江东虽然小,但土地方圆千里,民众有几十万,也足够称王啦。希望大王赶快 渡江。现在只有我这儿有船,汉军到了,没法渡过去。6 .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p82上天要灭亡我,我还渡江干什么!况且我和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西征,如今没 有一
15、个人回来,纵使江东父老兄弟怜爱我让我做王, 我又有什么脸面去见他们? 纵使他们不说什么,我项籍难道心中没有愧吗?7 .项王已死,楚地皆降汉,独鲁不下。汉乃引天下兵欲屠之,为其守义,为主死节,乃持项王头视鲁,鲁父兄乃降。 p83项王已死,楚地全都投降了汉王,唯独鲁县不降服。汉王率领天下的兵马想要 屠戮鲁城,因为他们坚守礼义,为主人以死尽忠,汉王就拿着项王的头给鲁县 人看,鲁地父老这才投降。8,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 乘数i起陇山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 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p83秦国政治混乱,陈涉
16、首先发难,英雄豪杰蜂拥而起,相互争夺,多到难以数得 清。然而项羽并没有什么权势等作凭借,却乘势兴起于民间,三年的时间,就 率领五国诸侯灭掉秦朝,分割天下的土地,封赏王侯,政令都由项羽颁布,号 称霸王。地位虽然没有保持长久,可是(这显赫的功业是)近古以来不曾有过 的。9.自矜功伐,奋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 p84他自己夸耀功劳,竭力施展个人的聪明,独断专行而不肯师法古人,认为霸王 的功业,要靠武力征伐诸侯治理天下,结果五年之间终于丢了国家,身死在东 城,尚且不觉悟,也不责备自己,实在是大错啊。魏公子列传1 .公子为人,仁而下士
17、,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不敢以其富贵骄士。p126 公子为人仁爱宽厚礼贤下士,士人无论有无才能或才能大小,他都谦恭地安礼 节同他们交往,从来不敢因为自己富贵而傲慢地对待士人。2 .臣修身洁行数十年,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p126我几十年来修养品德,坚持操守,终究不能因为我看守城门处境困厄的缘故而 接受公子的财礼。3 .侯生摄敝衣冠,直上载公子上坐,不让,欲以观公子。p127侯生整理了一下破旧的衣帽,就径直上了车子坐在公子空出的尊贵座位,丝毫 没有谦让的意思,想借此观察一下公子的态度。4 .故久立公子车骑市中,过客,以观公子,公子愈恭。市人皆以嬴为小人,而以公子为长者,能下士也。p127
18、故意让公子车马久久地停在街市中,借拜访朋友来观察公子,公子更加谦恭。街市上的人都认为我是小人,而认为公子是个高尚的人能礼贤下士啊。5 .胜所以自附为婚姻者,以公子之高义,为能急人之困。p128我自愿依托魏国跟魏国联姻结亲的原因,是因为公子的道义高尚,能热心帮助 别人摆脱危难。6 .公子患之,数请魏王,及宾客辩士说王万端。p128公子为这件事忧虑万分,屡次向魏王请求赶快出兵,又让宾客辩士们千方百计地劝说魏王。7无他端而欲赴秦军,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尚安事客!p128想不出别的办法却要赶到战场上同秦军拼命,这就如同把肥肉扔给饥饿的老虎,有什么作用呢?还要我们这些宾客干什么呢?8嬴闻如姬父为
19、人所杀,如姬资之三年,自王以下,欲求报其父仇,莫能得。p128我听说如姬的父亲被人杀死,如姬报仇雪恨的心志积蓄了三年之久,从魏王以下的群臣左右都想为如姬报仇,但没能如愿。9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顾未有路耳。p128如姬想要为公子效命而死,是在所不辞的,只是没有行动的机会罢了。10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所以不报谢者,以为小礼无所用。p129我只是个市场上击刀杀生的屠夫,可是公子竟多次登门问候我,我不回拜答谢您的原因,是因为我认为小礼小节没什么用处。11请数公子行日,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向刭,以送公子。 p129请允许我计算您行程的日期,在您到达晋鄙军的那一天,我面向北刎颈而死,来表
20、达我的一片忠心。12今吾拥十万之众,屯于境上,国之重任。今单车来代之,何如哉 ? p129如今我统帅着十万之众的大军,驻扎在边境上,这是关系到国家命运的重任,今天你只身一人来代替我,这是怎么回事呢?13 “物有不可忘,或有不可忘。夫人有德于公子,公子不可忘也。公子有德于人,愿公子忘之也。 p129“事物有不可以忘记的,也有不可以不忘记的。别人对公子有恩德,公子不可以忘记;公子对别人有恩德,希望公子忘掉它。史记选读名句默写太史公自序 p4:且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p6:易曰失之豪厘,差以千里。p7: 夫礼禁未然之前,法施已然之后; 法之所为用者易见, 而礼之所为禁者难知。鲁周公世家p20: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p24: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操短歌行)曹操短歌行高祖本纪p44:忠言逆耳利于行,毒药苦口利于病。p49: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p49: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李将军列传p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公交科目考试题及答案
- 矿山井下事故的避灾与自救考试练习试题及答案
- 2025体育康复学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执业药师考试题及答案
- 大学公文写作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ESG考试经济环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航空服务人员专业测试试题及答案
- 考研中的自我管理与规划
- 佛山5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期末试卷测试题及答案
- 策划展览活动方案
- VEX智能机器人培训课程课件
- 医学影像学《X线造影检查技术》精品课件
- 锚喷支护结构的设计与施工精选课件
- 狼牙山五壮士同步测试 省赛获奖
- 第七章-大学生创业实践案例课件
- 全尺寸测量报告FAI
- 塑料厂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 肠道菌群与人体代谢疾病.ppt
- 医院检验科人员健康监护制度
-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第五版)
- 培智四年级美术教案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