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联合体期末化学试卷详细解析doc_第1页
学年联合体期末化学试卷详细解析doc_第2页
学年联合体期末化学试卷详细解析doc_第3页
学年联合体期末化学试卷详细解析doc_第4页
学年联合体期末化学试卷详细解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学而思培优一一九年级化学2011-2012学年江苏省南京市联合体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详细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 1分,本题共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1分)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相关的是()a.用铅笔在纸上写字b.用金刚石切割玻璃c.用活性炭作净水剂d.二氧化碳用作碳酸饮料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2022227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而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因此,判断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的关键就是看表现物质的性质时是否有新物质产生.

2、解答:a、用铅笔在纸上写字是利用铅笔芯的硬度小,属于物理性质,故a错;b、用金刚石切割玻璃是利用了金刚石的硬度大,属于物理性质,故b错;c、用活性炭作净水剂是利用了活性炭的疏松多孔的结构,把杂质吸附到它的表面,没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物理性质,故 c错;d、二氧化碳用作碳酸饮料.由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碳酸,所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性质.故d正确.故选d.点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是一对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有密切关系的概念,联系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来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则掌握起来并不困难.2. (1分)下列有关 q和co的自述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20

3、22227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根据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来判断其性质.解答:解:a、氧气能为可燃物助燃,是氧气的化学性质,故 a错误;b、二氧化碳的固态物质干冰,升华时带走周围的热量,使水蒸气变成雨滴,没有生成新物质,表现的是物理性质,故b正确;c、氧气使食物变质,食物与氧气发生了氧化反应,生成了新物质,表现的是化学性质,故c错误;d、二氧化碳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生成了葡萄糖和氧气,有新物质生成,表现的是化学性质,故d错误.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别,关键是看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通过化学

4、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是化 学性质,反之就是物理性质.3. (1分)(2007w匕京)食品包装中经常用到铝箔.铝能制成铝箔是因为铝具有良好的()a.导电性b.延展性c.导热性d.抗腐蚀性考点: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2022227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金属一般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解答:解:铝能制成铝箔是因为铝具有良好的延展性.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要掌握金属的物理性质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4. (1分)(2010?苏州)下列有关铁的说法错误的是()a.地壳中铁元素含量排在第四位b.在铁制品表面镀锌可防锈c.用铁矿石与焦炭在高炉内炼钢d.生铁的

5、含碳量比钢的含碳量高考点: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生铁和钢;地壳中元素的分布与含量。2022227专题: 概念关系型。分析:a、根据地壳中元素含量分析即可,地壳中含量比较高的前四种元素从高到低依次为:。si、al、feb、在铁制品表面镀锌防锈的原理:锌比铁活泼,当锌没有破损时,被氧化的是锌,当锌破损后,形成原电 池,失电子的是锌,即被腐蚀的还是锌,c、铁矿石与焦炭在高炉内炼出的是生铁,而不是钢.铁矿石加入焦炭,就是为了还原铁并将焦炭中的碳渗 入铁中提高含碳量,来达到增加硬度弓ii度的目的,此时得到的铁含c量是很高的,是生铁.必须把铁水中的c降下来,才能得到钢.d、含碳量大于2.11%的铁是生铁

6、,含碳量小于 2.11%的是钢.解答:解:a、地壳中前四种元素从高到低依次为:q si、al、fe,故正确,b、锌比铁活泼,所以铁表面镀锌可防止铁生锈,故正确,c、铁矿石与焦炭在高炉中炼出的是生铁,而不是钢,故错误,d、生铁的含 c量大于2.11%,钢白含c量小于2.11%,故正确, 故选c点评:对于本题同学们的答分率并不高,主要是同学们根本就不知道生铁和钢的区别.课本上都有这些知识,同 学们以后一定要多注重课本,另外,这些知识含不能死记硬背,需要同学们理解性的去记住.5. (1分)(2011沈锡)下列烹饪用的调味品与足量水充分搅拌,不能形成溶液的是()a.食盐b.黄酒)c.白糖d.橄榄油考点

7、: 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及其与溶液的区别。2022227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根据溶液的定义来判断本题,知道溶液的特点,悬浊液、乳浊液和溶液的区别.解答:解:溶液的特点:均一性、稳定性、属于混合物,在外界条件不变时放多长时间也不会有物质析出,食盐、 黄酒、白糖都属于均一、稳定的溶液;橄榄油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后形成的是乳浊液.故选d.点评:通过回答本题知道了溶液的特点尤其是均一性、稳定性.悬浊液和乳浊液都是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6. (1分)(2011泊宾)据报道:“染色”馒头中添加柠檬黄铭酸铅( pbcrq)会使人体致癌,已被明文禁用.已 知铭元素(cr)化合价为+6,则铅元素(p

8、b)的化合价为()a. +1b. +21c. +3d. +4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2022227专题:化学式的计算。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进行解答本题.解答:解: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已知铭元素( cr)化合价为+6,则pbcrq中铅元素(pb)的 化合价为:(+6) +x+ (-2) x4=0, x=+2; 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计算指定元素化合价的解题能力.7. (1分)(2011?日照)2010年诺贝尔物理奖授予发现石墨烯的开创性研究者.以石墨为原料,先制备氧化石墨,再经过热还原制备石墨烯.石墨烯硬度大,导电性

9、能好,有韧性,可弯曲.下列关于金刚石、石墨、c6o和石墨烯四种单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将石墨变成石墨烯发生了化学变化 b.四种物质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c.四种物质完全燃烧后的产物都是cod.石墨烯是一种新型的有机物考点:碳元素组成的单质。2022227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a、根据化学变化的特征进行判断.b、根据题干信息结合性质与结构关系进行分析.c、分析四种物质的组成.d、根据有机物的概念,结合题干中的性质进行综合判断.解答:解:a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根据题意知石墨和石墨烯是不同物质,所以发生了化学变化,正 确.b、因为它们是不同的物质,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相同,正确.

10、c、因为它们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时都生成二氧化碳,正确.d、石墨烯是一种单质,有机物都是化合物,同时根据题意石墨烯的物理特性可知石墨烯不是有机物,不正 确.故选d.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反应和有机物的概念及分子组成等有关知识的考查.8. (1分)(2010?州)“低碳经济”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模式,实现“低碳经济”的一种策略是节能.下列制 备氢气的方法最节能的是()a,电解水:2ho电解2h4+qtb焦炭与水蒸气反应: c+hoh2+coccil太阳光分解水:2ho 二 2h22+04太阳光d天然气与水蒸气反应:ch+h2o史巴c0+3h考点: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

11、2022227专题:信息给予题。分析:“低碳经济”就是节约能源,减少碳的排放,判断制备氢气最节能的方法就是看反应条件,如果不需要消 耗地球上的能源就是最节能的.解答:解:a、电解水需要消耗电能,故不是最节能的方案.b、焦炭与水蒸气反应需要高温,故不节约能源.c、太阳光分解水不需要消耗地球能源,只需太阳光和催化剂即可,是最节约能源的方案.d、天然气与水蒸气反应需要高温,故不节约能源.故选c点评:在化学反应条件里,高温、加热、通电等条件都是需要消耗能源的,都不利于节能减排.9. (1分)(2011?泰安)石油被人们称为“工业的血液”,它没有固定的沸点,通过加热气化、冷凝、分离可得到汽油、煤油等产品

12、,由此可以判定石油属于()a.单质b.化合物|c.纯净物d.混合物考点:石油加工的产物;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2022227专题:生产、生活、环保类简答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石油的分离过程属于分储操作,此操作中均未发生化学变化,也就是说汽油煤油等是石油中原来就存在的 物质.解答:解:得到煤油汽油是石油的分储过程,属物理变化,所以由于石油中含有煤油汽油等物质,故石油是混合 物,故选d点评: 此题是对石油的分类知识的考查,解决的关键是认识分流过程,结合混合物的概念解决此题.10. (1分)(2011?日照)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红将不燃烧m口磷燃悻一 二-锢曲白磷不

13、燃烧80七水二a.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b.说明白磷的着火点不高于 80cc.烧杯中的热水只起提高温度的作用d.说明两种可燃物的着火点不同考点:燃烧的条件与灭火原理探究。2022227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a、根据燃烧的条件和水下白磷不燃烧的条件考虑;b、根据中白磷燃烧和水的温度考虑;c、根据水的具体作用考虑;d、和不燃烧的原因对比分析.解答:解:a燃烧的条件:具有可燃物、温度达到该物质的着火点、与氧气接触,中白磷符合燃烧的条件,中白磷没有燃烧原因是在水下没有氧气,所以说明燃烧需要氧气,故 a正确;b、由热水的温度为80c,中白磷燃烧说明白磷已经达到了着火点,所以白磷的着火点不高于80

14、c,故b正确;c、烧杯中的热水有两个作用:一是提供可燃物燃烧的温度,二是隔绝氧气,故c错误;d、和都属于可燃物,都与氧气接触,而能燃烧说明达到了着火点,不能燃烧说明没有达到着火点,故d正确.故选c.点评:通过回答本题知道了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的实验的设计过程,了解了其中水的作用.掌握了可燃物燃烧 的条件.11. (1分)(2011?泰安)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如右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微粒的说法错误的是()a.该微粒的原子核内有11个质子b.该微粒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 1个电子c.该微粒的原子核外有 3个电子层d.该图表示的微粒是一种离子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202

15、2227专题: 微观粒子模拟图型。分析:由题目中“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可知,根据“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可判断:该微粒的原子核内质子数;得失电子难易程度;该微粒的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等.解答:解:a由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可知,该彳粒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1个,故a正确;b、该微粒最外层电子数为 1,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 1个电子,故b正确;c、该微粒的原子核外有 3个电子层,说法正确,故 c正确;d、根据原子“核内质子数 位外电子数”,可知该图表示的微粒是一种原子,而非离子,故d说法错误.故选d.点评:了解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的特点.12.

16、(1分)(2011演石)“归纳与比较”是化学学习的主要方法,下列关于co与co勺不同点比较错误的是 ()a.构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b.性质:co能溶于水,水溶液呈酸性;co难溶于水,但能燃烧c.用途:co可用于光合作用、灭火等;co可作气体燃料,还可用于人工降雨d.危害:co会造成“温室效应”; cc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考点: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一氧化碳的 化学性质;一氧化碳的毒性。2022227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因为co与co勺分子构成不同,所以二者具有不同的性质

17、,根据其不同的性质又决定它们有不同的用途以 及造成的危害.解答:解:a、从化学式上看出,1个二氧化碳分子比1个一氧化碳分子多1个氧原子,故此项说法正确.b、co与co#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但一氧化碳不溶于水,也不和碱溶液反应,但具有可燃性;二氧化碳不 能燃烧,但能溶于水生成碳酸,故此项说法正确.c、co与co的性质决定它们有这些用途,co可用于光合作用、灭火、化工产品的原料和气体肥料,“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等;co可用作气体燃料、冶炼金属的还原剂等,故此项说法错误.d、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会造成“温室效应”;co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煤气中毒.故此项说法正确. 故选c点评:本题阐述了一个重

18、要的规律:物质的构成决定其性质,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我们可以根据物质的性质 来避免其造成的危害.13. (1分)(2011?宿迁)在实验操作考查中,小明抽到的题目是“二氧化碳的制取、收集和验满”.下图是他的主 要实验步骤,其中操作有误的是()考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2022227专题: 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分析:a、取用液体时:注意瓶口、标签的位置,瓶塞的放置等;b、收集气体时,导气管伸入集气瓶底部,有利于尽可能排净原有空气;c、用手握试管的方法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操作,注意观察是否有气泡冒出以判断气密性好坏;d、二氧化碳验满时,检验的物质一定要放在瓶口;解答:解:a取用液体时:试剂瓶瓶口要

19、紧挨试管口,防止液体流出;标签向着手心,防止液体流出腐蚀标签;瓶塞倒放桌面上,防止污染瓶塞,从而污染药品.操作正确,故a正确;b、收集气体时,导气管伸入集气瓶底部,操作正确,故 b正确;c、导管放入水中,用手握住试管,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气密性良好.操作正确,故c正确;d、因是气体的验满,所以检验的物质一定要放在瓶口,而不能放在集气瓶内部,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一些实验的注意事项,了解取用液体药品的方法、检查气密性的方法、气体验满的方法以及 收集气体的方法.14. (1分)(2011制雷博)右图是某物质的溶解度曲线,60c时,取 100g水配制成该物质的饱和溶液,当温度降低至3

20、0 c时所得溶液的质量为()o而访f葭tta. 130gb. 140g|c. 160gd. 180g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溶液、溶质和溶剂的相互关系与判断。2022227专题:生产实践型;图表分析,寻找有效数据。分析:根据溶解度曲线的含义和右图可知:60c时,该物质的溶解度是80克;也就是在60c时,在100克水中溶解该物质80克就达到饱和状态.由图可知,该物质随温度的升高溶解度增大,所以当温度降低至30c时,溶解度降低到40克,此时溶液的质量变为:100+40=140 (克)解答:解:根据题意可知:60c时,取 100g水配制成该物质的饱和溶液时候,溶质等于其溶解度 80克;由于该

21、物质随温度的升高溶解度增大,当温度降低至30c时,溶解度变为40克,有固体析出;所以此时溶剂的质量100克,溶质的质量为 40克,溶液的质量 =剂的质量+溶质的质量=100+40=140 (克) 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溶解度曲线图的掌握情况,由于该物质随温度的升高溶解度减小,所以当降温时仍是饱 和溶液由图中的溶解度直接得出答案.15. (1分)(2010?随州)某合作学习小组讨论辨析以下说法:纯净水和矿泉水都是纯净物;用活性炭可将硬水 进行软化;太阳能、风能和天然气都是可再生能源;霉变的大米(含有黄曲霉毒素)只要洗干净就可放心食用; 合金比组成合金的纯金属强度和硬度更高、抗腐蚀性能更好

22、;回收利用废旧金属不仅可以节约资源,而且可以 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其中正确的是()a.b.|c.d.考点:合金与合金的性质;硬水与软水;金属的回收利用及其重要性;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资源综合利用和 新能源开发;常见中毒途径及预防方法。2022227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矿泉水中含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活性炭不能除去水中的钙离子和镁离子;天然气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霉变的大米洗干净后也不能食用;合金比组成合金的纯金属强度和硬度更高、抗腐蚀性能更好;回收利用 废旧金属不仅可以节约资源,而且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解答:解:矿泉水不属于纯净物,用活性炭不能将硬水进行软化,太阳能、风能属于可再

23、生能源,天然气属于不 可再生能源,霉变的大米不能食用,合金比组成合金的纯金属强度和硬度更高、抗腐蚀性能更好;回收利 用废旧金属不仅可以节约资源,而且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故选a.点评:解答本题要掌握各种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等方面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选、选择题(本题共 10分.每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按题意选对给2分,错选、多选不给分,少选且选对给1分)16. (3分)(2011?烟台)铁及其合金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关于铁及其合金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铁是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金属元素b.不锈钢的抗腐蚀性好,可用于制造医疗器械c.铁丝能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

24、四射,生成氧化铁d.铁生锈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发生缓慢氧化的过程考点:生铁和钢;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地壳中元素的分布与含 量。2022227专题:生产、生活、环保类简答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a、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金属元素是铝.b、不锈钢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不易生锈,可用于医疗器械的制造.c、铁丝在氧气中能燃烧,产物是四氧化三铁.d、铁生锈是铁与水、氧气在空气中缓慢氧化的结果.解答:解:a、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金属元素是铝,铁排第二位,故此选项错误.b、不锈钢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不易生锈,可用于医疗器械的制造,故此选项正确.c、铁丝在氧气中能燃烧

25、,产物是黑色四氧化三铁,不是氧化铁,故此选项错误.d、铁生锈是铁与水、氧气在空气中缓慢氧化的结果,故此选项正确故选bd.点评: 此题是有关铁的一些知识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能够对不锈钢,铁丝的燃烧及生锈知识的了解,属基础性 知识考查训练题.17. (3分)如下表是三种气体的密度(标准状况下测得)和溶解度(20 c 101kpa条件下测得)实验室收集so可采用的方法是()2cqsq密度(g/l)0.089871.977 2.716溶解度(g)0.00016030.168811.28a.向上排空气法c.排水集气法b.向下排空气法d.即或有上排空气法又可用排水收集考点: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202222

26、7分析:通过题中给予的信息可知 so易溶于水,排除了排水法的收集;只能选择排空气法的收集.解答: 解:通过表中信息可知,so的溶解度11.28 (20 c 101kpa) 10,应属于易溶于水的气体,所以不能采用排水法收集.又由于sq化学性质常温下比较稳定,其密度比空气大.故适合向上排气法.故选a.点评:解答此类题型的关键从材料中获取信息,注意材料的筛选和整合,故能选出正确答案.18. (3分)(2011?泰州)把某稀硫酸分为等体积的两份,放入两个烧杯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甲、乙两种金属,反a.甲的活动性比乙强 :b.c.反应消耗等质量的硫酸d.应后金属都没有剩余.产生好的质量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如

27、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甲的相对原子质量一定比乙小 反应消耗等质量的金属考点: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2022227专题:阅读理解类简答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等质量的甲、乙两种金属,反应后金属都没有剩余,说明酸是足量的,金属反应完全时乙用的时间少反应 速度快,活动性较强,生成氢气量的不同决定了甲乙的相对原子质量的高低,利用这些知识可解决此题.解答:解:a、反应完全时乙用的时间少反应速度快,活动性较强,故此选项不可选.屋彳/ 彳介b、金属与酸反应时,一定量金属完全反应产生氢气质量=.-二霏二鼠同x金属的质量,所以只有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金属的质量及

28、化合价均相同,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反应放出氢气的多少才成反比此图才正确,但题干没有说明两者的化合价,所以相对原子质量无法判断大小,故此选项不可选.c、氢气量的不同说明消耗酸的质量不同,因为氢气来源于酸中的氢,故此选项不可选.d、放入的金属质量相等,反应后均无剩余,故此选项可选.故选d点评:此题是一道图象分析题,解题的关键是读懂图象,并能找到与图象结合的信息,属基础型常规考查题.19. (3分)炎热的夏天,小林打开冰箱,从4c的储藏室中拿出一杯内有少量蔗糖晶体的溶液m在室温下放置一段时间后,发现晶体消失了,得到溶液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4c时,m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b.室温下,n溶液一定是

29、饱和溶液c.蔗糖晶体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d.溶液n中的溶质比溶液 m中的溶质质量多考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溶液、溶质和溶剂的相互关系与判断;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2022227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根据饱和溶液的概念去做,饱和溶液:某一温度下,当一定量的溶剂中不能继续溶解该溶质时称为饱和溶液.解答:解:a 4c的储藏室中拿出一杯内有少量蔗糖晶体的溶液m,可知有不溶物所以为饱和溶液,故 a正确;b、在室温下放置一段时间后,发现晶体消失了,得到溶液 n,有两种可能,可能刚好饱和,可能不饱和,故b错;c、通过升温后又溶了一部分,说明蔗糖晶体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c错;

30、d、溶液n中的溶质又溶了一些,所以比溶液m中的溶质质量多,故 d正确.故选ad.点评:在判断溶液是否饱和时一定要指明温度,看是否有不溶物.20. (3分)(2007演冈)在一密闭容器中,盛放a, b, c三种物质各30g,经电火花引燃,充分反应后,各物质质量变化如下:物质abc新物质d反应前物质质量/g3030300反应后物质质量/g待测33022关于此反应,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a. c物质中所含有的元素种类是 a, b, d三种物质中所有元素种类之和b.变化后待测的a质量为5gc.该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d. a物质有可能是单质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反应类型的判定。202222

31、7专题:物质质量守恒。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计算出变化后待测的 a质量;然后根据反应类型的特征确定反应类型;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确定a的正误;根据分解反应的概念确定d的正误. 解答:解:日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变化后待测的a质量=(30+30+30) - ( 33+22) =35g.故b不正确;a、c、由图表数据可知,反应过程中c物质完全反应,a、b物质质量增加,还生成了新物质d.故此反应属于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a+b+d故acfb正确;

32、d、分解反应的产物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化合物,在这个题目中同样是没有限制的.故d正确.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化学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加了学生分析问题的思维跨度, 强调了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三、(本题共3小题,每空1分,本题共23分)21. (9分)(1)我们的生活与化学有着密切的联系.请用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的序号填空:可选物质:a.酒精;b.天然气;c.氢气;d.干冰;e.生石灰一a d.溶于a. “西气东输”的“气”是 b b .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d c.可加入汽油中作为汽车燃料的是水时显著放热的是e(2)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方程式:点燃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甲烷在空气中

33、燃烧chi+2c2-co+2h2o2co+3h2o酒精在空气中燃烧fe+hso=fesc+h2将铁片放在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可能发生的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cuso=feso +cumnop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镒的混合物制氧气2kcq22kc1+3o2 t二氧化碳的用途;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甲烷、乙醇等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和用途;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2022227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化学与生活。(1)根据西气东输”的“气”是 甲烷;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二氧化碳;可加入汽油中作为汽车燃料的是酒精;溶于水时显著放热的是生石灰;进行解答即可;(2)根据化学反应方

34、程式书写的步骤:写配注等,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即可.解答:点评:解:a.西气东输”的“气”是 甲烷;故选b;b.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二氧化碳;故选 d;c.可加入汽油中作为汽车燃料的是酒精;故选a;d .溶于水时显著放热的是生石灰;故选e;占燃(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甲烷在空气中燃烧化学方程式为:ch4+2o2八”内4co+2h2o;点燃酒精在空气中燃烧化学方程式为:qh5oh+3o2co+3haq将铁片放在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可能发生的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hsofeso+hd ;fe+cuso 4=feso +cu;nlnoo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镒的混合物制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k

35、clo= 2kcl+3o2 t ;故答案为:(1) b, d, a, e;占燃(2) ch+2o-co+2ho;点燃c 2h5oh+3o2co+3h2q fe+h2so=feso+h t ;fe+cuso 4 fesc4 +cu;hino22kcio3-f= 2kci+3o2 t .本题考查学生对生活的化学及化学方程式正确书写方法步骤的掌握及应用的能力.22. (9分)碳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含碳物质是中学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1) “低碳生活”倡导低能量、低消耗,主要是为了减少co (填化学式)的排放量.(2)右图为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 (填标号).a.碳元素属于非

36、金属元素 b.碳原子核内质子数为 6c.碳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少d.碳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2.01(3)在大自然中,co与q能相互转换,以保持空气成分相对稳定.温室效应.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可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为:6co+6x叶绿素c6h12o6+6q,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1% ;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会导致则x的化学式为 h2o .(4)碳和部分碳的化合物间转化关系如图所示.物质x的化学式为 co .从图中任选一种物质,说说它的一种用途:co可以用作燃料点燃点燃写出图中转化关系中能生成二氧化碳的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 0株co 、 2co+oem、2co考

37、点:碳的化学性质;自然界中的碳循环;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2022227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低碳就是减少空气这二氧化碳的含量,碳能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之间相互转化,植物的光合作用是以二氧化碳和水为原料.解答:接:(1)低碳就是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故填:co;(2)碳属于非金属元素,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6,最外层电子数为 4,碳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2.01 ,故填:c;(3)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约占 21%二氧化碳含量增多易造成温室效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推出x为水,故填:21%温室;h2o;(4)

38、据图可知x为二氧化碳,故填:co;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能用作燃料,故填:co可作燃料;点燃点燃碳和一氧化碳燃烧都能生成二氧化碳,故填:c+o 2g co, 2co+o3小2co.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氧化碳的有关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23. (5分)如图所示是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所标物质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铜(或铁或钢)(只写一种),属于有机材料的是塑料(或油漆)(只写一种).(2)加压在小钢瓶中液态二氧化碳喷出后能灭火.其原理是降温 和 隔绝空气 .(3)在钢瓶表而涂油漆的作用是防锈 .(4)比较铁和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可采用把铁片插入到硫酸铜溶液中的

39、方法.尚i油深考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塑料及其应用。2022227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1)金属材料包括金属和合金;塑料和油漆属于有机材料;(2)灭火的方法有:隔离可燃物、可燃物与空气隔绝、让燃烧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3)涂油漆可以隔绝氧气和水(4)比较铁和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可采用把铁片插入到硫酸铜溶液中的方法.解答:解:(1)所标物质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铜(或铁或钢),属于有机材料的是塑料(或油漆).故填:铜(或铁或钢),塑料(或油漆);(2)液态二氧化碳之所以能够灭火是因为二氧化碳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使环境温度降低;并且二氧化

40、碳密度比空气大,会附着在空气表面,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故填:降温;隔绝空气;(3)涂油漆可以把空气中氧气和水与钢瓶隔离,起到防锈的作用.故填:防锈;(4)把铁片插入到硫酸铜溶液中,可以观察到有红色的铜析出,说明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故填:把铁片插入到硫酸铜溶液中.点评:根据材料的分类方法可知金属或合金属于金属材料,塑料属于合成材料;根据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可知撤离 可燃物、可燃物与空气隔绝、让燃烧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四、(本题共3小题,每空1分,本题共12分)24. (4分)如图,在实验台上放置两瓶气体,集气瓶 a盛有co、02、h2中的一种,集气瓶 b盛有这三种气体中的 另

41、一种.小刚和小强想对瓶中气体进行探究.(1)他们由放置方法判断, a瓶中的气体是h2 ;(2)小刚和小强分别设计如下探究方案,都能确定b瓶气体是余下两种气体中的哪一种.1小刚的方案: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 b瓶中,观察现象.按小刚方案实验时,若木条复燃,则b瓶中的气体是 q ; 小强的方案:将一种碱溶液倒入 b瓶中,振荡,观察溶液是否发生明显变化.则小强所选的碱溶液是ca (oh)2 (填写溶质的化学式).考点: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2022227专题: 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1)氢气的密度小于空气,集气瓶应该倒放.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集气瓶应该正放.(2)

42、从氧气有助燃作用和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判断;二氧化碳能使石灰水变浑浊,而氧气不能.解答:解:(1)氢气的密度小于空气,集气瓶应该倒放.故答案为:hb;(2)从氧气有助燃作用和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若木条复燃,则b瓶中的气体是氧气.故答案为:02;二氧化碳能使石灰水变浑浊,而氧气不能,同时石灰水又是碱溶液,所以小强所选的碱溶液是石灰水.故答案为:ca (oh 2 .点评:氧气有助燃性,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特性.25. (3分)利用工业煤制乙二醇(重要的化工原料),因具有低成本、低能耗、低排放等特点而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该制备过程如右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 “造气”过程的微

43、观示意图如下,古克 dlinn则制备合成气的化学方程式为c+h0co+h2fe+3hbo(或 3co+feqrm inn2fe+3co)古、旧(2)合成气有还原性,可用于冶炼钢铁.请写出合成气与fe2o3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3h+fe2q回皿(3)合成气在不同催化剂作用下,可以合成不同的物质.仅用合成气为原料不可能得到的物质是c (填字母序号).a.草酸(hooccooh b .甲醇(ch3ohc 尿素co (nh) 2.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202222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分析:(1)利用图示中相关的物质的结构判断其

44、化学式并书写出相关的方程式.(2)由于合成气是氢气与一氧化碳均具有还原性都能置换出氧化铁中的铁.(3)依据质量守衡定律的应用解答此题.(4)从体现化学知识的重要性分析即可.解答:解:(1)由图示可知反应前是水的分子与碳原子反应后是一氧化碳的分子与氢气分子,由于反应是在高温下进行,此时反应物水为蒸汽,所以生成气体不加气体符号.可书写出化学方程式.(2)氢气与一氧化碳均具有还原性都能置换出氧化铁中的铁,同时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结合方程式的书写解决即可.(3)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可知反应前元素有三种即碳氢氧,反应后不会出 现氮元素,所以尿素不可能产生.古g古泪古寸日一心一 a

45、皿rsiml1、oiiini故答案为:(1) c+hoco+h (2) 3h2+fbo2fe+3h2o (或 3co+feq2fe+3co (3) c点评:此题是对具体的能源利用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发现并找到题目与所学信息的结合点,难度不大知识基础,但开放性较强.26. (5分)为了探究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生成酸,小明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取四朵用石蕊试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按下图中的步骤 iiv依次进行实验,观察小花的颜色变化(资料: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色).(1)该方案中观察到纸花的颜色变化是i .纸花变红n.纸花不变红出.纸花不变红w.纸花变红(2)步骤i说明:酸能使石蕊变红;步骤n说明

46、:水不能使石蕊变红; 步骤出说明:二氧化碳不能使石蕊变红:步骤w说明:碳酸能使石蕊变红.(3)写出该实验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g+ho=hco .考点: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2022227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依据石蕊遇酸性溶液会变红以及二氧化碳溶于水会生成碳酸等知识结合各对比实验的情况分析解决即可.解答:解:(1)步骤iii中存在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不具备酸性所以纸花不会变红,步骤iv中纸花喷水后放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则水与二氧化碳会生成碳酸,碳酸会使石蕊变红,所以纸花变红.(2)步骤iii中只存在二氧化碳气体,因为二氧化碳不具备酸性所以纸花不会变红,证明二氧化

47、碳不能使 石蕊变红,步骤iv中纸花喷水后放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则水与二氧化碳会生成碳酸,碳酸会使石蕊 变红,所以纸花变红,能证明碳酸能使石蕊变红.(3)该实验中发生了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产物是碳酸,其方程式为:co+ho=hco;故答案为:(1)纸花不变红;纸花变红(2)二氧化碳不能使石蕊变红;碳酸能使石蕊变红(3) cg+ho=hco点评:此题考查了石蕊的特点以及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解题的关键是分清各对比实验的目的以及相关的化学反应,属于常规实验考查题.五、(本题共11分)27. (8分)铁、铝、铜是日常生活中使用最广泛的金属.(1)上述三种金属中,人类最早大规模冶炼和使用的是铜,最晚的

48、是铝,原因是b (填序号)a.三者在地壳中的含量,铜元素最高,铝元素最低b.三者的金属活动性,铜元素最弱,铝元素最强c.在自然界中,铜元素主要以单质形式存在,铝元素以化合物形式存在(2)常温下一些金属的物理性质数据如下:金属单质铜铝锌铁铅导电性(以银的导电性为 100作标准)996127177.9密度/ (g?cm-3)8.922.707.147.8611.3熔点/ c10836604191535328硬度(以金刚石的硬度为 10作标准)2:.5 3 2.9 2.5451.5分析上述数据,碎石用的大锤常用铁制而不用铝制,原因是铁的硬度较大,密度较大.(3)金属活动性顺序在运用中给我们三条判断依

49、据,即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1)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2)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3)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通过查阅资料我发现金属铝与氧化铜在高温条件下能发生置换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_皆*日一2al+3cuo回3cu+al2o ,由此我发现了一条新的判断依据在高温条件下,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 金属从它们的氧化物里置换出来(4)炼铁的原理是利用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在实验室里,可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实验中玻璃管内的粉末由红色变为 黑 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吉泪1uh3co+feo2fe+3co,通过实验我可

50、以得出的氧化碳的相关化学性质是可燃性、还原性、毒性 .古日(5)工业上火法炼铜的一个主要反应是cu2s+o回皿2cu+sc2 cu 2s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4x264x2+32:口=80%(写出算式)用500吨含cu2s 80%勺铜矿石,理论上可以炼出多少吨铜?(请写出详细的计算过程,分步给分,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考点:金属材料及其应用;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铁的冶炼;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 的计算。2022227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1)分析金属活动性与金属冶炼先后顺序的关系;(2)13)(4)(5)根据贴的硬度大和密度大进行解答;根据金属铝与氧化铜在高温条件下生成铜和氧化铝进行解答;根据铁的性质进行解答;c的4ymr铜的相对原子质量x铜原子的个数溷中铜兀素的质里分数=一硫化铜的相对分子质量一x100%并计算一定质量的 cus物质中铜元素的质量.解答:解:(1)人类最早大规模冶炼和使用的是铜,最晚的是铝,而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弱到强的顺序为:铜v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