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所噪声治理初步设计方案变电所噪声治理初步_第1页
变电所噪声治理初步设计方案变电所噪声治理初步_第2页
变电所噪声治理初步设计方案变电所噪声治理初步_第3页
变电所噪声治理初步设计方案变电所噪声治理初步_第4页
变电所噪声治理初步设计方案变电所噪声治理初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某变电所噪声治理初步设计方案 目录 1. 前言 某公司所属钵池变电所位于某市主城东区,该变电所为 35kV 变电所。该变电所二台 产自1994年1600KV变压器本体及冷却风扇噪声较大。钵池变电所的大门位于变电所西侧, 大门外是市供电公司开发区门市部北侧为开发区主干道。变电所厂界南侧是一栋3 层居民 楼,东侧是一个企业。钵池变电所的占地面积较少,因此噪声的距离衰减量较少 , 因此厂界 噪声的超标问题比较突出。 钵池变电所的占地面积很小,变电所的厂界与变压器室的距离很近,噪声的距离衰减 量较少。因此厂界噪声的超标问题比较突出,周围居民屡有投诉。 为了改善钵池变电所目前的运行环境,改善周围居民的居

2、住环境,某公司决定于对钵 池变电所实施噪声治理。某公司针对目前钵池变电所实际情况,提出了钵池变电所噪声治 TlTt )亠 理方案 。 2. 相关设计标准规则 2.1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 GB12348-90 2.2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测量方法 GB12349-90 2.3风机和罗茨鼓风机噪声测量方法 GB/T 2888-91 2.4变压器和电抗器的声级测定 GB7328 1 987 2.5工业噪声设计控制规则 GBJ87-85 2.6供暖通风设计手册 2.7建筑声学设计手册 3. 钵池变电所设备概况 钵池变电所目前的主要设备为二台产自1994年1600KVA变压器 4. 钵池变电所噪声现状 4.

3、1厂界噪声(dB(A) 根据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 93),钵池变电所所属区域按照2类居民区 的标准执行。 2006年8月,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对钵池变电所的厂界噪声进行了测试。测试期间, 变压器正常运行。测试期间厂界噪声的测试结果如下: 测点方位 测量值(dB(A) 所属 区戈U 标准值(dB(A) 昼间 夜间 昼间 夜间 北侧 最大值 83.0 2 60 50 最小值 64.6 西侧 最大值 74.3 最小值 66.7 南侧 最大值 62.3 最小值 61.9 东侧 最大值 73.3 最小值 69.3 备注:变电所的北侧是一条大马路。变电所的厂界南侧为居民楼。 从测试的结果可

4、以看出,钵池变电所昼间噪声的最大超标为23.0dB(A)。夜间噪声的 最大超标为dB(A)。 4.2设备噪声(dB(A) 在变压器正常运行,变压器的散热风扇全部开启的情况下,对变压器的设备噪声进行 了测试。测试结果如下: 设备名称 设备噪声最大值(dB(A) 设备噪声最小值(dB(A) *1变压器 88.5 85.0 *2变压器 87.7 84.3 5. 钵池变电所噪声治理途径分析 5.1治理目标 目前,钵池变电所的噪声昼间、夜间均超标,因此,治理目标首先应当在目前基础上, 在保证变电所安全运行的同时,降低变电所噪声,使其厂界噪声达到昼间60dB(A),夜间 50dB(A)的2类居民区标准(或

5、不高于背景噪声值),以解决目前变电所的厂界噪声超标 问题,同时保持变压器的散热良好,保证变压器的安全运行。 5.2噪声源分析 变电所噪声主要由变压器的噪声和排风风扇的噪声等构成。其中,变压器噪声以低频 噪声为主,而排风风扇噪声以中高频噪声为主。 变压器的噪声来源于变压器本体和冷却系统两部分。本体噪声主要由铁芯硅钢片磁致 伸缩引起的振动,通过铁芯垫脚和变压器油传递给箱体和附件而产生。本体噪声是由两倍 电源频率为基频的噪声和频率为基频整数倍的低频噪声所构成。变压器铁芯噪声的频谱范 围在100500Hz之间。冷却系统的噪声主要由风扇和油泵的振动引起。 5.3治理思路 通常变电站的噪声治理的措施考虑可

6、以有以下几种: 5.3.1 控制噪声源 般情况下,通过控制变压器铁芯的振动,能降低变压器的本体噪声3-5dB (A);通 过控制变压器油箱振动并采用隔、吸声措施,能降低噪声5-10dB (A) 由于控制变压器铁芯振动的改造工作量较大,控制油箱的振动也会影响变压器的散热 能力,而且,对于定型的变压器进行这类改造,需要停运设备,并且改造费用很高,一般 很少采用。 5.3.2 治理噪声 治理变电所的噪声,可以采用隔声处理、吸声处理等措施来完成,采用该措施同时与 通风散热措施一并综合考虑。 5.3.2.1隔声处理 在不对钵池变电站的变压器本体进行改造的情况下,对变压器室原有的进风口、出风 口、排风风扇

7、、百叶窗以及检修门等进行必要的封闭隔声处理,这样可以有效地阻断噪声 的外传。 为了保证变压器的检修,需要保留变压器室的检修门,保持处理以后检修门的大小不 小于变压器大小。 钵池变电站变压器室的总隔声量由墙、检修门、进风通道、百叶窗、排风风扇等部分 决定。 变压器室总隔声量计算如下:R总=10lg T1 S1 T2S2 T3S3 式中,R总:总隔声量,dB; t i: i构件的传声系数; si: i构件的表面积,m; a:变压器室的总表面积,m。 5.322散热措施 采取降噪措施将变压器室的北侧大门门洞改装成隔声大门(见图),由此变压器所产生 的热量散发会有困难,影响变电所的安全运行。因此,解决

8、好变压器室的散热问题成为噪 声治理的关键。 为了保证变压器的散热问题,需要保证每台变压器需要的最大通风量。 变压器所需通风量计算如下:L= Q - CMptg) 式中,L:换气量 m 3/h ; Q 变压器的散热量 K/h,Q = 3600N( K/h) (N为变压器的铜损和铁损kW) C:空气比热(一般取1.01Kj/(kg*k ) r :空气比重(在 45C时,r=1.11kg/m ) tp:变压器室排气温度(取45C) tg:吸入室外空气温度(取35C) 由上各已知数代入公式计算得此变压器室的通风换气量L为59940 nVh,共四轴流风 机,则每台的风量为: L/4=14985m3/h

9、。 5.3.2.3 进、出风口布置 为了解决运行变压器的散热问题,需要采取机械强制通风措施。此时,进风口、出风 口位置的合理布置,这是保证变压器室通风散热效率的关键。 根据变压器室的风流路径以及现场的环境特点,保留原来变压器室的侧面下层进风 口,另外再在北侧隔声大门的下面增加百页进风口,在变压器室侧面的两个进风口外增加 两个隔声罩,进风口隔声罩四面封闭只有一面开口朝下与室外相通,出风口置于变压器室 的屋顶位置。这样可以使通风流量尽可能地均匀分布,以减少紊流和死角的产生而影响风 流的畅通,最大限度地提高通风散热的效率。 5.3.2.4 其它处理 变压器室采取机械强制通风以后,其通风风机以及进风口

10、、出风口等会产生噪声,因 此,还需要采取措施来降低其产生的噪声。 变压器室的进风口利用原来变压器室的侧面下层隔声罩进风口, 在进风口通道中增加 消声器。通风风机的排风口需要加装消声设备。 6. 钵池变电所噪声治理方案 在不对钵池变电站的变压器本体进行改造的情况下,对变压器室进行隔声、吸声和消 声处理,同时采取机械通风措施并进行消声处理,可以有效地阻断变压器室的噪声外传, 同时保证变电所的安全运行。 钵池变电所的噪声治理方案包括下面几部分内容: 1)撤除现检修格栅大门,更换为隔声检修大门 隔声门型号:为wxm-j619,工艺:门面板采用钢板或彩钢板,门框及主骨架采用槽钢, 次骨架采用角钢,内置5

11、0或75mmg钢龙骨、离心玻璃棉吸声层(密度32-48Kg/m)、聚苯 乙稀薄膜或PVC膜、及穿孔LCFC(HALC板5-8mm厚,穿空率为8-12%。其中大门中内置 一小门 . 门体空腔均用橡胶条密封,确保其隔音量大于 38.5dB 。 (2)用原变压器室侧面的下层进风口作为进风口 用原变压器室侧面的下层进风口作为进风口,在进风口处增加两个隔声罩,进风口隔 声罩四面封闭只有一面朝下与室外相通, 并进行消声处理。 变压器室噪声的消声量应满足: 88.5-50=38.5dB,在此主要是消除100500Hz的噪声,故宜选用低、中频效果好的抗性或 阻抗复合式消声器。为了减少附加噪声,进气系统不另设风

12、机,靠变压器室内所产生的负 压自然进风。 ( 3) 改造原变压器室的出风口 将原变压器室的北面的上层出风口及南面上层出风口加以改造。 采用低噪声轴流风机强 力排风, 共四台, 选择其排风量大小为 14985m3/h, 型号为 ZTF35-11 型的低噪声轴流通风机 , 以便能使变压器室内达到冷热空气交换的目的, 解决变压器的散热问题, 确保变压器的正常 工作运行。 两台低噪声轴流风机安置在变压器的屋项上,南面上层出风口的两台风机的排风方向 由朝南改道成朝北,正北面上层出风口的两台风机支撑在雨蓬上,其排风方向分别为一台 朝西一台朝东,并分别在其出风口处采取消声处理措施。 表1-1 : ZTF-35-11 型低噪声轴流通风机性能表 机号 叶轮直 主轴转 叶片角 风 量 气压PA 噪声 电动机型号/功率 径mm 速 度deg m/h dB(A) r/mi n 6 600 45.55 1450 14985 225.4 23 YT100L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