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大现代汉语讲义【经典】_第1页
华中师大现代汉语讲义【经典】_第2页
华中师大现代汉语讲义【经典】_第3页
华中师大现代汉语讲义【经典】_第4页
华中师大现代汉语讲义【经典】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节 语汇概说一 、语汇和语汇学(一)语汇语汇,也称作词汇,是某一特定范围内所有的语汇成分(语素、词和固定短语)的总汇。如“英语语汇”、“现代汉语语汇”、“广东话语汇”、“茅盾的语汇”、“阿q正传的语汇”等。总之,语汇是一个集合概念,单个的语素、词、固定短语都不能称做语汇。(二)语汇学 语汇是学以语言的语汇为研究对象的科学。 语汇学通常分为普通语汇学和具体语汇学。研究各种语言语汇的共同现象和规律的,叫普通语汇学;研究某一具体语言或方言的语汇现象和规律的,叫具体语汇学,如“汉语语汇学”、“法语语汇学”。 语汇学又可以分为历史语汇学和静态语汇学。对语汇的起源和发展演变作历时研究的,是历史语汇学;

2、对某个时期的语汇现象和规律作共时描写的,是静态语汇学。现代汉语语汇学属于静态语汇学,是主要以汉语普通话语汇作为研究对象的。(三)语汇系统1语汇成分之间的联系语汇成分之间最常见的的联系有以下五种: (1)意义方面的联系例如“终身终生”具有同义联系;“廉洁奉公贪贿无艺”具有反义联系;“艺术文学”具有上下义联系;“诗词歌赋”具有类义联系。(2)音形方面的联系例如“财务财物”为同音联系;“称(chng)称(chng)”为同形联系。(3)结构方面的联系例如“人为为人”为同素联系;“治安挫伤”为同构联系。 (4)功能方面的联系 跳蹦雪白金黄吗嘛(5)同源方面的联系 买卖毋无空孔强健此外,时间、地域、语体等

3、因素,也都可使语汇系统中的词语形成各种各样的联系。值得注意的是:第一, 第一, 一组词语之间的联系,有时是多个方面。例如:“痛苦苦痛”一组词,语素相同,是同素词;内部构造一样,都是并列式,是同构词;他们意义相近,是同义词。第二, 第二, 一个词语可能与多个词语发生多方面的联系。如“喜爱”这个词,同“恨、讨厌”等发生反义联系,同“喜欢、爱好”等发生同义联系,同“喜庆、母爱”等发生同素联系,同“道路、迅速”等发生同构联系。2语汇系统的性质语汇系统具有三种主要性质。(1)体系性语汇成分之间各种各样、错综复杂的联系,构成了语汇系统。(2)层级性语素是基础层级,词是主体层级。固定短语是高于词的一个层级。

4、(3)开放性它不断创造新词语,吸收古代词语和外来词语,淘汰旧词语。二、语汇单位(一)语素1语素的内涵语素是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是构成词的语言单位。例如: 富裕富裕 乒乓球乒乓球 “富”、“裕”、“球”等每个单位都有一定的读音和意义,都是最小的语音和语义的结合体,它们分别为一个语素。“乒乓”拆开以后,都只能表示读音而不能表示明确的意义;因此,“乒乓”是一个语素而不是两个语素。2确定语素的方法 确定一个语言单位是不是语素,可以运用替换法,即某一语言单位,能用别的有意义的语言单位来替换的,就是一个语素,否则不是语素。例如: 阐明 明 阐 峥嵘 嵘 峥 说明 阐发 ? ? 表明 阐释“阐”和“明”都

5、可以被替换,都是语素;“峥”和“嵘”都不能被替换,都不是语素。 运用替换法确定语素应注意两点: 第一,一个语言单位,其组成成分必须都能被其他语素所替换。例如:“阐明”。若仅一端能够替换,则只能算一个语素。例如:“香槟”只有一端可以替换,是一个语素。第二一个语言单位,在替换中语素的意义要相同。例如: “马虎”的“马”和“虎”与“马车”“老虎”中的“马”和“虎”在意义上毫无联系。因此,“马虎”只是一个语素。2语素的分类(1)单音节语素和多音节语素单音节语素是由一个音节表示的语素。如“山、跑、地、嘛”等。单音节语素是汉语语素的基本形式,具有极强的构词能力。多音节语素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音节构成的语素

6、。例如:慷慨、匍匐(联绵语素);拷贝、幽默(译音语素);扑哧哗啦啦(拟声语素);皑皑、漫漫(叠音语素)等。 (2)单义语素和多义语素单义语素是只有一个意义的语素。如“煤、光年、激光、咖啡”等。多义语素是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的语素。如“打、丰”等。(3)实语素和虚语素实语素是意义较为实在语素。如“富、体、参差、逻辑”等。汉语中实语素占多数。虚语素是意义较为虚灵的语素。如“呢、的、初、了”等。(4)成词语素和不成词语素成词语素是能够独立成词的语素。如“美、就、冷、了”等。成词语素绝大多数可以同别的语素组合构成新词不成词语素是不和别的语素组合就不能成词的语素。如“规、阿、宣、第”等。(5)定位语素和

7、不定位语素定位语素是在和别的语素组合时,位置较为固定(或前或后)的语素。如“阿、者”不定位语素在和别的语素组合时,位置不固定(可前可后)的语素。如“花、笔、”(二)词1词的内涵词是具有一定语音形式的、能自由运用的、最小的语言单位。例如:服务员把大娘照顾得十分周到。所分出的7个单位都有其语音形式,都是能够自由运用的最小意义单位。它们都是词。 由此可见,词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第一, 第一, 具有一定的语音形式。第二, 第二, 能够自由运用。例如:“你的书丢了吗?”这个句子中,“你”、“书”、“丢”都能独立、自由地用来造句,或者充当句子成分;“的”表示“你”和“书”之间是偏正关系;“吗”表示全句是

8、疑问语气;它们都是词。第三,是最小的语言单位。词本身就是一个整体,表示一定的意义(包括语汇意义和语法意义),不能再分解。例如“伶俐”根本不能分解成两个有意义的造句单位;“学习”,分解成“学”和“习”后,“学”有意义,也能自由运用,“习”有意义,但不能自由运用。“装点”,虽然可以分解成“装”、“点”两个有意义的单位,但是“装点”整个词的意义不等于“装”和“点”意义的简单相加。它们都是最小的能够自由运用的单位。此外,“羊肉”、“笔谈”等词可以分解成有意义的能够独立运用的单位,而且整体的意义基本上是两个部分意义的复合,但它们长期地、经常地作为一个单位来使用,在结构上具有相对的凝固性,在意义上具有相对

9、的整体性。它们还是用来造句的最小的语言单位。2词的确定常用的确定词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直判法能单独回答问题,能自由充当句子、短语的成分的是词。例如:“你上午上什么课?”“逻辑。”(不能答“逻。”或“辑。”)“你买的皮鞋是的还是老式的?”“新式的。”(不能答“新式。”)例中,“逻辑”能单说,能单独回答问题,是词;“逻”、“辑”不能单说,不是词。例中,“新式”虽不能单独回答问题,但能在短语“新式皮鞋”中充当定语,所以它是词。(2)提取法把一个句子中的所有能单用的单位都提取出来,剩下来不能单用,但也不是一个词的组成部分的,仍然是能独立运用的词。虚词可以用这种方法来确定。例如:这是你的书吗?把句中

10、所有可以单说的、可以作句子成分的单位提取掉之后,例剩下了“的”、“吗”,它们虽不能单说,不能作句子成分,但也不是一个词的一部分。它们是用来帮助造句的,是能独立运用的词虚词。(3)扩展法看某个语言单位内能否插入别的成分,借以确定这个单位是不是词:能插入的不是词,不能插入的是词。例如:改好改得好改不好 改善*改得善*改不善“改好”都能插入别的成分,不是词;“改善”都不能插入别的成分,是词。3词和语素词和语素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词和语素都是音义结合的语言单位,但它们的组织功能不同。词是构成短语或句子的要素,语素是构成词或熟语的要素。成词语素在单用作短语成分或句子成分时是词,在不单用而作构词成分时是语素

11、。不成词语素在一般场合不允许单用,在特殊条件下能单用,单用的时候是词。例如: 举例一般情况特殊情况民民房 人民党、政、军、民、学 (列举格式)言,语言语 语言你一言,我一语(熟语)叶叶子 树叶根、茎、叶(植物学)时时候(口头)时(书面)词和语素的表义特点也不相同。词表示的意义比较确定,语素表示的意义则比较宽泛。例如“坚固 “坚持”、“攻坚”这些词的含义都是都是十分明确的;其中“坚”这个语素如果呈游离状态,就有“硬”、“坚定、坚决”、“坚固的东西和阵地”等多种含义。只有在“坚”同别的语素构成合成词时,它的意义才能明确地固定下来。(三)固定短语短语又叫词组,是比词高一层级的语言单位。短语可分为自由

12、短语和固定短语两类。自由短语是人们根据表义的需要按照一定的语法规则临时组合而成的短语,如“祖国伟大”、“人民的利益”、“非常清楚”等等。固定短语是习用而定型的短语。这种短语从形式上看,不能任意更动其组成成员,从内容上看,对其意义只能整体理解。固定短语分为两大类:专名短语和熟语。专名短语是一些用于专门名称的短语,如 “计算机激光汉字照排系统”。熟语是一些久经沿用基本定型的固定短语,主要包括成语、惯用语和歇后语。11成语 成语是一种相沿习用、形式简洁而意义精辟的固定短语。(1)成语的特点第一, 第一, 结构的定型性化。成语有紧密的结构,成语的基本格式是四字格的。如“唇亡齿寒”,曾有过“唇亡牙寒、唇

13、无齿寒、唇亡牙冷”等多种结构形式,但这种形式一旦固定下来,就不可任意变动。第二, 第二, 意义的整体性。成语大都有特定的含义,而不能按字面意义去理解。比如,“高山流水”不是指“高山上流下水来”,也不是“有高山、有流水”的意思,而是表示知音或知己,或比喻乐曲高妙。有的成语似乎可以从字面上解释,但又不等于字面意义的简单相加。比如,“有头无尾”并不是“有头没有尾巴”。第三,使用的沿习性。成语是经过人们反复锤炼、并相沿习用的一种语言单位。汉语中的成语大约有百分之七十源于先秦两汉,现代的定型成语多出现在唐宋时期,元明清时期,一直沿用至今。(2)成语的来源第一,各类故事。包括神话、传说、寓言、历史故事、人

14、物轶闻和掌故等。例如“精卫填海、涸辙之鲋、四面楚歌”等第二,诗文语句。包括古代的诗词歌赋以及各类散文、杂剧、小说、历史文献、笔记等作品中的语句。如“诲人不倦、明哲保身、别开生面、兵不厌诈”等等。第三,口头熟语。它们形成成语的方式是“转换”,即把这些口头熟语加以锤炼,使之具有成语的特征,带有书面色彩。例如:“四平八稳、拐弯抹角”等。(3)成语的结构成语以“四字格”为主。“四字格”的成语最常见的结构有以下几种。并列结构 深谋远虑、求同存异、水落石出偏正结构 空中楼阁、侃侃而谈、豁然开朗动宾结构 虚张声势、包罗万象、另起炉灶动补结构 重于泰山、置之度外、囿于成见主谓结构 叶公好龙、风尘仆仆、毛遂自荐

15、(4)成语的运用成语言简意骇,形式严整、节奏匀称、音调铿锵。要做到正确运用成语,首先应弄清意义,包括字面义和言外义、色彩义和语境义等。其次应注意书写和读音规范。比如,“如火如荼”的“荼”不能写成“茶”、读成ch。成语是定型的,但有时候出于修辞表达的需要,可以临时改变其语形或语义而灵活使用。成语活用是有规律有条件的,不同于滥用。2惯用语惯用词是结构相对稳定,具有整体意义,口语色彩较浓的习用性定型短语。例如:“和稀泥、算老几、定心丸、空头支票”等。惯用语大多是利用生活中的事例通过比喻、引申形成整体意义。比如,“耍花招”比喻施展诡诈骗人的手段、计谋。惯用语大多含有贬义,中性色彩的和褒义的很少。惯用语

16、带有鲜明的生活口语风格。惯用语以三字格为主;结构方式上大多为动宾式。惯用语多数可以拆开使用。比如,如,“耍花招”可以说成“耍过花招、耍什么花招、耍尽了各种花招、花招不必再耍了”。惯用语通俗生动、幽默风趣、生活气息浓郁具有鲜明的时代感。例如,“打游击、臭老九、割尾巴、送红包、吃大锅饭”等,都明显地带上了现代社会的印记。3歇后语歇后语由近似谜面和谜底的两部分构成、中间有间歇的、生动形象而俏皮的定型短语。歇后语可分为喻义和谐音两类。aa 喻义歇后语:前一部分大多是比喻,后一部分是对前一部分的解释。例如:木头眼镜看不透 一根筷子吃藕挑眼b谐音歇后语:前部分说出一件事情,后部分通过谐音来表达某种意思。如

17、:草帽子当锣打响(想)不起来 腊月的萝卜冻(动)了心运用歇后语,可以使语言形象生动、幽默风趣。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反映旧习俗、讥笑生理缺陷、歧视妇女的趣味低级的歇后语,应当予以排斥。三、 语汇的构成现代汉语语汇是从古代汉语、近代汉语发展而来的。它接受了古代和近代继承下来的古今通用的基本语汇,还吸收了方言的、外族的某些语汇。为满足社会的交际需要,又不断地产生新词。在人们长期交际的过程中,还产生了大量的熟语。这些词语就构成了现代汉语语汇。现代汉语的语汇由基本语汇、非基本语汇和特殊语汇成分构成。(一)基本语汇基本语汇是全民使用最多、日常交际最必需的、意义最明确、为人们共同理解的语汇成分的总和。构成基本

18、语汇的单个词是基本词。例如:“草、跳、蓝、十、得、可是”等。基本语汇具有全民性、常用性、稳固性等特点。基本语汇的核心是核心语汇,核心语汇具有全民性、常用性、稳固性、能产性等特点。(二)非基本语汇非基本语汇又称一般语汇,是指全民性和稳固性较差,不常用的词和绝大部分固定短语。例如:古代语汇,方言语汇,行业语汇,外来语汇,隐秘语汇,新造语汇等。此外,固定短语的绝大多数也都属于非基本语汇。例如:“吾、硬件、可口可乐”。基本语汇和非基本语汇是相互依存的。一方面,基本语汇是全民必需的,同时它还是语汇系统的核心和基础,是创造新词、不断丰富非基本语汇的源泉;另一方面,不同地区、不同职业、不同文化层次的人们,需

19、要运用非基本语汇来满足各种不同的交际需要。基本语汇和非基本语汇在历史发展中又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比如,古代的基本语汇“皇上、也、矣”,今天成了非基本语汇;古代的非基本语汇“党、书记”今天成了基本语汇。而“上网、电子邮件、网上购物”等非基本语汇,不久也将会成为现代汉语的基本语汇。1新造语汇 是适应当代社会需要而产生的新词语。如:“电脑、倒爷、网吧”等。(1)新词创生的主要特点:第一,社会生活越活跃的领域,创生的新词语越多。如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率先活跃起来的是经济生活领域和科技生活领域,因此,这些领域的新词语十分突出。如“企业债券、扭亏增盈、合资企业、连锁店、信用卡、炒股、超市、网点、软件、”等。

20、第二,用“仿拟”的方式造出新词。如由“酒吧茶吧、陶吧、书吧、乐吧”等第三,缩略词非常多,表现也十分活跃。例如:“公共关系公关,纪律检查纪检” 。第四,新的“西文字母词”十分活跃。如“ct、 bp机、wto 、aa制、u形钢材” (2)新词创生的方式新造新造是指按照已有的构词方式,运用已有的语言材料创造新词。例如:精英、网络、断档、农转非、整改、非典、多层面、半成品、紧迫感引进引进是指借进外族词语,即借词。如:保龄球(bowling)、wto。有的词在使用的过程中,又产生了一些新义,如“拜拜”多用于比较随便的场合,还含有“断绝关系、不再往来,彻底告别而不可能再发生”的意思,这是“再见”所没有的意

21、义。2古语语汇古语语汇是带有明显的古代社会生活印记的语汇。它包括历史语汇和文言语汇。历史语汇:是记录古代社会的人物、事物和特有现象等的语汇。如“笏、俑”等。文言语汇:是古代书面语和口语中运用的语汇。文言语汇所反映的事物或现象在现实生活中仍然存在,但它们已由现代汉语中别的词所代替,很少被人使用。例如:,如“履”现在不再使用了;“走”虽仍在使用,但意义有了变化;“首”不再单用,而只用来构词,如“首创、首饰、首先、首长”等;而“之、其、而、岂”等文言虚词则被沿用。22方言语汇方言语汇是某个地区使用的带有地方色彩的语汇。比如“八卦婆”,“包谷”等等。方言语汇缺乏全民性。方言语汇与普通话语汇之间,不同的

22、方言语汇之间,存在着许多的差异。有的是同一词语表达不同的内容。比如,普通话的“同志”,在香港话里是指“同性恋者”。有的是同一内容在不同的方言里用不同的词语来表示。比如,“小孩子”,四川叫“娃子”,广州叫“细佬(子)”,苏州叫“小官”,浙南永康叫“小侬” 。“搞、名堂、过细、把戏、”等出自方言,现已进入了普通话语汇。不再是方言语汇。4外来语汇外来语汇是从外族语汇中吸收进来的语汇,也称作借词或外来词。汉语吸收外来语汇的主要方式有以下几种:(1)译音。用同音近音的汉字来转写外来词。例如:克隆、基因拷贝 (2)译音兼译义。用同音近音的汉字来转写外来词,同时又兼顾表意。例如:黑客。(3)半译音半译义。把

23、一个借词分成两部分,一部分译音,一部分译义。例如:ice-cream冰激淋 miniskirt 迷你裙 new zealand 新西兰 (4)译音加类名。即在译音部分的后边加上表示事物类别的语素。例如: 啤酒芭蕾舞汉堡包 艾滋病 高尔夫球(5)借形。即直接借用日语中汉字构成的词,也称形译词。这有两种情况:a日语从汉语中借去语义发生变化后又被借回。例如:文化经济自由演绎 。b日语中利用汉语材料构成的新词。例如:干部手续历支部学位 解放 (6)字母词。直接借用外语单词的字母简称,又称西文字母词a纯西文字母外来词。例如:wtomtv cd ktvctfax b西文加汉字组合成的字母外来词。例如: b

24、超卡拉okt恤衫还有一种意译词,如“快餐、代沟、语感”等,因为它们用汉语的语言材料和构词法构成的,用以表示外来的事物或概念,一般不看作是外来词。5行业语行业语是某个专门学科和某个行业内通行的语汇。它包括和各个行业的行业用语。专业术语:适用于各个学科交际需要的专业术语。如:“正数、声母、射线”等。行业用语:适用于各行业交际需要的行业用语。如:按揭、冷焊、花旦、光盘” 等。 6隐语和阶级习惯语隐语:也叫黑话,是个别社会集团或秘密组织的内部成员使用的对外保密的特殊词语。隐语往往是为了掩饰某种不能公开的特殊活动而使用的。比如,旧社会拐卖妇女叫“开条子”,拐卖小孩叫“贩石子”等。它一般是夹用在话语当中,

25、多用于对话接头、考查识别。四、语汇的发展和规范化(一)语汇的发展构成语言的语音、语汇、语法三要素中,语汇是最活跃的因素。语汇的发展变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察。(1)语汇数量的发展变化。语汇的发展变化的主要趋势是数量由少到多。新词语增加的途径:一是大量创造新词语:一是不断吸收古语词、外族语词中的有用的成分。此外一部分旧词因交际不再需要而逐渐消亡。(2)语汇成员身份的发展变化。语汇成员所处层级的变化。如“一把手”由惯用语进入到词的行列。基本语汇和非基本语汇的成员相互转化。如“弓”、“党”等。非基本语汇身份的变化。如:“硬件、软件”等行业语逐渐进入通用语汇。方言语汇与普通话语汇;口语和书面语;熟语

26、之间的相互渗透等。(3)语汇成员意义的发展变化。 义项的增减 语义内涵的消长 语义外延的伸缩和转移(4)附加意义的变化。现代汉语的语汇发展的特点是:非基本语汇变化速度快。普通话语汇向规范化方向发展。复音词的比例增加。词语缩略成为普遍现象。(二)语汇的规范1语汇规范的标准语汇规范化,就是按照语汇内部规律进行人为调节,以保证语汇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规范的对象主要符合、分歧现象。语汇内部规律的词语和语汇内部的冗余。普通话语汇的规范标准是:以北方方言(官话)语汇为基础,以北京话语汇为核心。2语汇规范的原则语汇规范主要有三个原则。(1)普遍性原则把一般普遍应用的或使用频率较高的词语吸收到普通话语汇中来。

27、而舍弃那些过于土俗的方言词、陈旧冷僻的古语词和只在极个别地方使用的外来词。简缩词语造成新词也要遵循普遍性原则。“劳动模范”可以简缩成“劳模”,因为“劳模”长期沿用,已成习惯,所以为普通话所吸收。(2)需要性原则把能反映当前社会的发展,能适应语言表达上的需要的词语吸收到普通话中来。(3)明确性原则选择意义明确的、已经为全民所了解或容易为全民所了解的词语作为普通话的词语。第二节 词的构成一 、单纯词单纯词是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单纯词可以是一个单音节语素,也可以是一个多音节语素(包括双音节语素)。按音节的多少,单纯词可以分为单音节单纯词和多音节单纯词。(一)单音节单纯词单音节单纯词是由一个单音节语素

28、构成的词。例如:家、走、清、五、番、很、的。(二)多音节单纯词多音节单纯词是由一个多音节语素构成的词,也就是多音节连缀成义不能拆开的词。多音节单纯词有联绵词、叠音词、象声词和音译词。1联绵词联绵词是由两个不同音节连缀成一个语素构成的词。根据音节之间的结构关系,联绵词可分为双声联绵词、叠韵联绵词和非双声叠韵联绵词。双声联绵词:两个音节的声母相同。例如:琉璃、崎岖、尴尬、璀璨叠韵联绵词:两个音节的韵母或韵腹和韵尾相同。例如:烂漫、傀儡、辗转、腼腆非双声叠韵联绵词:两个音节的声母韵母都不相同。例如:铿锵、蛤蚧、玳瑁2叠音词叠音词是由两个相同的音节连缀成一个语素构成的词。例如:谆谆、潺潺、翩翩3象声词

29、象声词是摹拟声音的词。例如:扑通、哎呀呀、哗啦啦、叽叽喳喳、劈里啪啦4音译词音译词是按外族词的发音用同音近音汉字转写的词。例如:休克、蒙太奇、厄尔尼诺二、合成词合成词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按照一定的结构方式和语义关系组合而成的词。合成词中有的语素有实在意义,能体现词义的主要意思,这种语素叫词根,如“管理”中的“管”和“理”。有的语素意义不那么实在,只能附在词根上,表示某种附加意义,这种语素叫词缀(也称“语缀”),如“老鹰”的“老”,“乱子”的“子”。合成词可以分为复合式合成词和附加式合成词两大类。(一)复合式合成词由两个或几个词根组合而成的词叫复合式合成词,也叫复合词。按照结构关系的不同,可

30、以把复合词分为以下几类:1联合式语素之间的关系不分主次,平等地联合在一起。例如:a贸易语言猛烈群众智慧依靠 (同义联合)b首尾异同褒贬早晚出没始终 (反义联合)c领袖骨肉眉目爪牙笔墨犬马 (类义联合)d狐狸宝贝质量窗户睡觉动静 (偏义联合)a组是,构成这些词的两个语素意义相同或相近。b组是,构成这些词的两个语素意义相对或相反。c组是,与a组不同的是,两个语素结合以后通常产生新的意义。如“领袖”不是指“领子和袖子”,而是指“国家、政治团体、群体组织等的领导人” d组是,两个语素只有一个语素意义在起作用,另一个语素意义或者完全消失,或者只起附加、衬托作用。如“狐狸”只有“狐”的意思,“狸”的意义消

31、失;“质量”只有“质”的意义,“量”的意义弱化2偏正式语素之间的关系是修饰和被修饰、限制和被限制的关系。前一个语素是修饰性或限制性的,是“偏”的部分;后一个语素是被修饰或被限制的,是“正”的部分。例如:a汽车象牙皮包倾销鲜红四季b雪白笔直金黄冰凉瓜分飞快从“偏”的部分看,a组分别表示类别、领属、质料、方式、性状和用途和数量。b组“偏”的部分是以事物或动作作比,含有“像一样”的意思,如“雪白”就是“像雪一样的白”;“飞快”就是“像飞一样地快”。因此,它们不是主谓式3补充式语素之间有补充说明的关系。前一个语素是被补充或被说明的,后一个语素是补充说明前一个语素的。例如:a治安推翻跳远附近传奇振兴充实

32、镇定流畅调和b书本纸张布匹船只车辆a组前一个语素是动词性语素,后一个语素补充说明动作行为的结果,两个语素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有“因而”的意思,如“治安”是“因治而安”的意思,“推翻”是“因推而翻”的意思。b组前一个语素是名词性语素,后一个语素是量词性语素,从“量”上对前一个语素进行补充说明。它们通常表示这一事物的总称,都只能作为集合概念使用。4动宾式语素之间有支配或关涉关系。前一个语素表示某种动作行为,后一个语素表示动作行为所支配、关涉的对象。例如:a理事司机点心隔壁围腰管家b破产动员失策关心出版开幕c露骨缺德满意悦耳动人称心d到底顺便索性依次照旧尽量a组两个语素组合在一起构成名词;b组两个语素

33、组合一起构成动词;c组两个语素组合一起构成形容词;d组两个语素组合一起构成副词。5主谓式语素之间是陈述和被陈述的关系。前一个语素是被陈述的对象,后一个语素起陈述的作用。例如:a地震霜降日蚀国营球赛心得b心疼眼花目击体贴自修杜撰c风流心虚年轻嘴硬胆大心细a组两个语素组合一起构成名词;b组构成动词;c组构成形容词。6重叠式由两个相同语素重叠而成。这是一类结构方式比较特殊的复合词。例如:a爸爸姐姐叔叔娃娃星星刚刚稍稍b跌跌撞撞婆婆妈妈花花绿绿密密麻麻a组由两个语素重叠而成,其意义同单个语素(字)的意义一样。b组两个语素重叠后再组成一个词,语素不重叠的“跌撞”“婆妈”等不是词。(二)附加式合成词以实语

34、素为词根加上词缀构成的词叫附加式合成词,也称派生词。加在词根前面的叫前缀,加在词根后面的叫后缀。附加式合成词可以分为前加式和后加式两类。1前加式由前缀加词根构成的词叫前加式合成词。现代汉语中的前缀主要有“老、阿、初、第、小、可”。例如:老乡、阿姨、第三、小姐、可观。2后加式由词根加后缀构成的词叫后加式合成词。现代汉语中的后缀较多,而且呈增长趋势。主要有“子、儿、头、者、家、手、员、巴、性、化、气、然”。例如:骗子、盖儿、想头、长者、党员、结巴、个性、神气、淡然。后缀还包括一些有某些表义表情作用的叠音成分“乎乎、溜溜、腾腾、滋滋”。例如:圆乎乎、气乎乎、酸溜溜、顺溜溜、热腾腾、乱腾腾、美滋滋、乐

35、滋滋。词缀是附加成分,一般不表示具体的词汇意义,常起语法作用,如“阿、小、子、儿、头”都是构成名词的标志,“化”是构成动词的标志,“然”是构成形容词和副词的标志。有时表现出某种附加意义。如,“第一、第二”的“第”表示次第。更多的是增添一些感情色彩意义。如,“老”加在姓氏前,表示亲切;构成动物名词时,有凶猛或可憎的意味。“老师”有尊敬的意味,“老乡”有亲昵的意味,“老虎”有凶猛的意味,“老鼠”有憎恶的意味。有的没有意义或意义模糊,如“桌子”、“石头”中的“子”和“头”。现代汉语中还有极少数中缀,如“不”(“黑不溜秋花不棱登白不呲登)、“里”(叽里咕噜叽里旮旯滴里嘟噜)、“巴”(“俗头巴脑笨嘴巴舌

36、苦心巴力”)等。汉语的词缀是由词根演化而来的,因此许多词缀都还保留有实义。比如“初一”的“初”,是从“起初、初次”的意义虚化而来。如“老话”、“老张”、“老鼠”这三个“老”的意义是由实到虚的,“老鼠”的“老”意义完全虚化。如何把这种同形的词缀与词根区分呢?一般根据意义、位置和读音,可以把同形的词根和词缀区分开来。如“老人”、“老将”、“衰老”中的“老”是“年岁大”的意思,意义实在,是词根;“老师”、“老婆”、“老大”中的“老”意义虚化,构词时位置固定,是词缀。又如“子女”、“宠儿”中的“子”和“儿”意义实在,都是词根,“兔子”、“盖儿”中的“子”和“儿”意义虚化,位置固定,则都是词缀。(三)合

37、成词的层次性三个和三个以上语素构成的合成词常常是多层次的,各个层次都有其结构关系。例如: 电力自动化 偏正 偏正附加 主谓三、短语词和离合词(一)短语词短语词是指构成词的几个语素的凝固程度比词松一点,又比短语(词组)紧一点,介乎词和短语之间的一种语言单位。例如:a来得及来不及禁不住了不起b按理据说 | 不公不惜 | 之流也罢的话c甚而至于转瞬之间总而言之a组是比较典型的短语词,介于词和短语之间。b组大体有三种情况:一是由短语压缩凝固而成,如“按照情理按理”。二是由短语中的语素削减而成,在意义上还没有达到高度融合,如“不公平不公”。三是由语素直接组合而成,意义上也没有达到高度融合,如“之流、也罢

38、、的话”等。c组更接近短语,“甚而至于”可说成“甚至于”、“甚至”,当然后者也是短语词,不过更接近词。这些现象从另一个角度说明它们是短语词。(二)离合词离合词是指结构比较松散、可以拆开使用的词。构成词的语素结合在一起时是词,拆开使用、插入别的语言成分时便是短语。这类词主要是具有可分离性的动宾式合成词。例如:“喘气喘口气喘不过气喘了半天气”“负债负了债负一身的债债都负不起了”四、缩略形式和缩略词(一)缩略形式为了称说方便,使事物称谓中的成分进行有规律的节缩或省略叫缩略。缩略以后的语言单位叫缩略形式(简称)。 缩略方式大致有以下几种:1提取式提取固定短语中的有代表意义的语素缩略而成。例如:数字控制

39、数控 保证价值保值 对外贸易外贸提取固定短语中有代表性的一个词构成。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务院2共素式共用几个并列成分中的一个共同语素。例如:寒假和暑假寒暑假3标数式概括原来几个词语表示的事物的共性或相关性,再加一个数词组成。例如:包修、包换、包退三包 眼耳鼻口身五官(二)缩略词有的缩略形式形成了紧密结构,凝固成为一个能自由运用的语言单位,这就是缩略词。如“文娱、扫盲、港商、夺冠、定编、保鲜”等。(三)缩略的原则表义明确无误;避免同音形式;要注意规范。四、造词的理据 (一)理据的性质第三节词 义一、词义的性质和类型(一)词义的性质词义,即词的意义,是词的声音形式所负载的信息内容,。1词义

40、的基本性质(1)词义的客观性和主观性词义是客观事物现象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因而具有客观性。客观世界中存在的事物现象,反映到的大脑中,就形成了人们对这些事物现象的认识,这种认识同一定的声音结合起来,就成为词义。“阎王、神仙”等词所反映的对象在客观世界中不存在,但它们仍是客观事物现象在人们头脑中的一种曲折的、移花接木的反映。另一方面,词义是人们对所指对象的概括认识,因此词义又具有主观性。它突出表现在人们对客观对象认识的差异上。例如,对“地震”现象的认识,古代人与现代人的认识就有所不同(2)词义的概括性和具体性一般的词指的是整类事物或现象。例如“人”指古今中外的各种各样的人,它概括了各种人的共同的本

41、质属性,而舍弃了不同的人之间的差异。这就是词义的概括性。普遍概念的词义具有概括性,即使是单独概念的词义,也有概括性。例如“杜甫”一词,就是概括了不同时期(青年、中年、晚年)的杜甫的共性,舍弃了其间的差异而得来的。另一方面,作为在具体话语中的词的意义,又有具体性。如“人比以前瘦多了”中的“人”的意义就很具体,它指的是某个具体的人,而不包括别的人。词义的概括性和具体性是互相依存互相制约的。词的具体意义是概括意义的来源和依据,反过来,词的概括意义又制约着具体意义的使用。(3)词义的明确性与模糊性词义具有相对的明确性和模糊性。明确性指的是词义的界限、范围很清楚,如“人、手、飞”等。一般人们很容易将其所

42、指对象与其他事物区别开来。模糊性是指词义的界限、范围不清楚。如“秃顶”,词典解释为“脱落了大量头发的头顶”,其实“秃顶”与非秃顶的界限是不清楚的,头上有一根毛发、两根毛发或者三根毛发算不算秃顶?这很难划定, 词义的明确性与模糊性是相对的,没有绝对明确的词义,即使是一些有严格定义的科学术语,其意义也有模糊性。另一方面,一切模糊词义也有明确的一面。如“青年”是典型的模糊词,但也只是在边缘部分比较模糊,如果有必要,还可以严格规定出生时间,如举办青年歌手大奖赛,就对“青年”有严格的年龄界定。(4)词义的稳固性与变异性一个词的意义,一旦为人们约定俗成,就不可由个人任意改变,这就形成了词义的稳固性。而另一

43、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词的意义也随之发生着变化。如“走”,在古代指“跑”,在现代则指“行走、步行”。词义又具有变异性。(二)词义的类型1词的概念意义概念意义,它是客观事物的区别性特征在人脑中的概括反映。如“花”的概念意义是:“种子植物的有性繁殖器官。由花瓣、花萼、花托、花蕊组成,有各种颜色,有的长得很艳丽,有香味。”这一意义表明了人们对“花”这一植物的认识。概念意义又可分通俗意义和专门意义两种。通俗意义是一般人对所指对象的认识,通常是反映事物某些非本质的特征。专门意义是具备某些专门知识的人对所指对象的认识,它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概念意义是词义的核心内容,一般实词都有概念意义,虚词没有概念意

44、义。2词的色彩意义词的色彩意义,指词语概念意义之外的主要同交际环境有关的意义。词的色彩意义,包括情感色彩意义、形象色彩意义、语体色彩意义等。 (1)情感色彩意义情感色彩意义,指由词体现出来的反映说话人对所指对象或有关现象的主观态度及各种感情的意义。情感色彩意义主要包括褒义和贬义两类。词的感情色彩是词义的构成成分,但感情意义并不是每个词都有的,如“鸡、高、构成、调查”等大多数词就都不带感情意义。不过带不带感情色彩,决定于词语可否用来表示说话人自身的感情,取决于说话人与所指对象的关系。例如“猪”不带感情意义,但在“他蠢得像一头猪”中的“猪”就用于贬义。而“老头子、老婆子”若是指称外人就含有贬义;如

45、果是老伴间互称,则表示亲昵,含褒义(2)形象色彩意义词的形象色彩意义,是指词义本身包含的人们对所指对象某种形象的想象成分。词的形象色彩往往由词的某些构成成分体现出来。例如:圆规、鸡冠花(据形);雀跃、摊牌(据状);鹅黄、天蓝(据色);飒飒、叮当(据声);甜丝丝、酸溜溜(据味)(3)语体色彩意义词的语体色彩意义,是指词具有的适应某种特定语体的意义。语体可以分为口头语体和书面语体两大类。口头语体又可分为普通口语和方言口语。如“太阳、脑袋、小孩儿”等是普通口语,“日头、脑壳、细伢儿”等是方言口语。方言口语既有口语色彩,又有方言色彩。书面语体又可分为文艺语体、政论语体、科技语体、事务语体等。例如:“头

46、颅 、孩提”属文艺语;“专制 、弹劾”属政论语体;“化合因特网” 属科技语体 ;“案由、函达”属事务语体。3词的含蓄意义含蓄意义,是指说话人对所指对象的委婉含蓄的评价,它反映人们对事物的非本质的偶有性质的主观认识。例如, “女人”的概念意义是女性成年人,又含有柔弱、文雅、善良、好动感情、气量小、缺少理智等意味。词的含蓄意义的产生一方面与说话人的感情态度有关,另一方面与事物、现象本身的偶然性质有关。如男人不一定都有坚强、健壮的性质,“老实”不一定不聪明。这种含蓄意义都只反映事物、现象的偶有性质,但容易使人联想到这种性质。此外,含蓄意义往往具有不定性。例如“年轻”既有不成熟、缺乏经验、不可靠等消极

47、的含蓄意义,也有有朝气、有热情、有干劲、有胆量等积极的含蓄意义。二、义位 (一)义位的性质1义位的内涵义位是由特定的词形表示的、能独立运用的、概括的、固定的语义单位。是词义存在的基本形式。义位一般指词的义位,有时也指语素和熟语的意义。这里所讲的义位,主要是词的义位。2词的义位的基本性质第一,义位是由特定的词形(语汇形式)表示的。例如:“功劳和过失”这一意义由“功过”这一词形表示,因此,由“功过”这一词形所表示的意义就是“功过”的义位。第二,词的义位是能够独立运用的语义单位。有的词只有一个义位,如:“功过”。有的词不止一个义位,如:“笑”这个词有两个义位, “露出愉快的表情,发出欢喜的声音”;“

48、讥笑”。它们都有自己独立的意思,都是能独立运用的语义单位。“哟、哎呀”等词不表示概念,没有概念意义,只有感情意义。但这些词所表示的感情意义可以独立运用,因此能够构成独立的义位。“着、了、呢、吗” 等词不表示概念,没有概念意义,只有语法意义。但这些词所表示的语法意义可以独立运用,因此也能够构成独立的义位。 第三,义位是概括的,固定的语义单位。不包括特定语言环境下特殊的、临时的、具体的意义。(二)义位的划分1基本原则(1)简明的原则划分义位要简要明确不能过于烦琐,也不能过于笼统。(2)周延性原则划分出来的义位,应在一定范围内概括各种一般性用法。如果划分出来的义位连一般的用法都无所归属,则应增加义位

49、或扩大原有义位。(3)系统性原则词的义位具有系统性。如果某个义位看不出与其他义位有什么联系,就不应该看作同一个词的不同义位,而应看作不同的词。2基本方法(1)材料的搜集(2)材料的取舍(3)用例的归纳(4)对合成词或熟语结构成分的处理(三)多义关系一个词如果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互相关联的义位,这个词就是多义词。1词的本义和派生意义多义词的义位可分为本义和派生意义两种。(1)本义和基本义本义是多义词义位中最早的意义。即词的最初意义。例如:“年”的本义是“谷熟也”。 基本义是词在现代最常用最主要的意义。有的词基本义同本义是一致的。例如:“长”的本义和基本义都是“距离大”。有的词基本义同本义是不一致的,

50、如“年”基本义是“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2)派生意义派生意义是由其他义位派生出来的义位。一个多义词,除了本义之外,其他的义位都是派生意义。派生意义可以由本意派生出来,也可以由其他的派生意义再派生出来。如:“年”,由本义“谷熟也”引出基本义“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再由基本义“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引出“年节”,“时期”,“年纪”等派生意义。一个多义词如果有三个以上义位,几个派生意义跟本义或基本义的之间的关系就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辐射式(或分射式),即从同一个义位派生出几个不同的义位,这几个不同的义位是并联关系。例如:烹调时间短,容易咀嚼 (肉片炒得很嫩)嫩初生而柔弱(嫩黄瓜) 颜色浅(嫩黄、

51、嫩绿) 不老练(当一把手你还太嫩)一种是连锁式(或称连续式引申),义位之间是串联关系,即从第一个义位派生出第二个义位,又从第二个义位派生出第三个义位。例如:冰水在摄氏零度或零度以下凝结成的固体因接触寒冷东西而感到寒冷(刚到中秋,河水就有些冰腿了)把东西和冰放在一起使凉(把汽水冰一冰)这两种方式还可以并存交叉,形成更为复杂的派生关系。2派生方式词义派生的方式主要是引申和比喻两类(1)引申引申是通过事物之间的相关性联系派生新义的方式。用引申的方法派生出来的义位是引申义。所谓相关性联系,主要有以下几种:a类属关系例如:“粉”原指碎米粉和淀粉,后指一切粉末、花粉、骨粉。b同属关系例如:“笑”原指愉快的

52、表情,引申为嘲笑,它们同属人的感情。c性属关系例如:“锁”原指锁门的工具,引申为锁门等的行动。d因果关系例如:“厌”原指饱餐,引申为因吃饱而满足,因满足而厌恶。e通感关系例如:“冷”原指温度低(具体感觉),引申指情感的冷淡(抽象感觉)。(2)比喻义比喻义是通过事物之间的相似性联系派生出来的意义。比如“回春”,本义指“冬天过去、春天到来”,回春之时也就是万物复苏的时节,于是人们便用它来比喻医术高明或药物灵验,能把重病治好(妙手回春回春灵药)。有的比喻义是从本义或基本义产生的。如“梦话”的本义、基本义都是“睡梦中说的话”,从这个意义产生出比喻义,指“不切实际,不能实现的话”。有的比喻义是从引申义产

53、生的。例如:光明亮光:黑暗中的一线光明。明亮:这条街上的路灯,一个个都像通体光明的水晶球。比喻正义的或有希望的事物:光明的远景,前途光明。比喻义是从产生的,是从引申出来的。比喻的相似性包括的内容很广,有的是形状、部位相似:有的是关系、性质、方式相似;有的是结果、作用相似。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外形状态的相似,由此而产生比喻义。如“眼”的基本义是人或动物的视觉器官,比喻义是小洞、窟窿(泉眼针眼)。一种是功能或性质的类似,由此而产生比喻义。如“环节”的基本义是“某种低等动物如蚯蚓、蜈蚣等身上的环状结构”,后来用来比喻互相关联的许多事物中的一个(主要环节薄弱环节); 这里,应该把词的比喻义和词在修辞上的比喻用法区别开来。比喻义是词中已经固定下来的意义,修辞上的比喻用法是临时的不确定的。例如: 为了争取新的胜利,要在党的干部中提倡放下包袱,开动机器。例中“包袱”一词用的是比喻义,指“思想负担”;而“机器”就是修辞上的比喻用法,并没有形成固定指称“脑筋”的意义。三、义素(一)义素的性质1什么是义素?义素是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