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第八课《老山界》教学设计_第1页
长春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第八课《老山界》教学设计_第2页
长春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第八课《老山界》教学设计_第3页
长春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第八课《老山界》教学设计_第4页
长春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第八课《老山界》教学设计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品资源长春版七年级上老山界教学设计 整体感知1.请你用一句话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一一”课文记叙了 事情”。参考课文记叙了红军长征途中翻越老山界的事情。2、好的叙事文章就应该有条有理、顺序清楚,那么,本文是以什么为顺序来叙 事的呢?【参考】时间的变化、地点的转移。3 .同学们都知道,记叙文有4要素:时、地、人、事(起因、经过、结果), 现在就请大家完成书后表格,了解红军翻越老山界的经过。4 .你们填写表格依据的是文章的哪些小节,起讫点是哪两段?【2-33这是文章的主体部分,叙述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经过。那么,首尾两段写了些什 么?有什么作用呢?【参考】 亘交代事件起因,简介老山界。开头就点出“ 30

2、里高”,表明老山界 山势高峻,暗示翻越艰难。k “ 30里高”不是指瑶山的垂直高度,而 是指从山脚到山顶的路程。(从11、28中分别提到的“上山30里”“爬30里的山”可以得知。)2瓯回顾整个长征,指出老山界在红军长征中的地位。呼应开头,小 结全文,深化中心一一前面极写翻越老山界的艰难, 结尾宕开一笔,反 写老山界的困难”还是小得很”,前后对比,是为了突出红军长征克服 种种艰难险阻的不易,从而赞颂红军是一支不可战胜的钢铁之师。5.让我们来总结明确一下本文的结构层次:(课件显示) 1交代事件起因,简介老山界。2-33按照时间的变化、地点的转移,叙述红军翻越老山界的经过。 34回顾整个长征,指出老

3、山界在红军长征中的地位。呼应开头,小结全文, 深化中心。一.具体研读1”文末说“老山界是我们长征中所过的第一座难走的山”,其“难”表现在哪 些方面?2 .对于这些困难,课文是怎样描绘的?3 .面对这股重重困难,我们的红军战士是如何对待的呢?4 .这些描述表现了红军战士怎样的思想性格?用七律?长征中的一句诗来概括就是?(以上问题答案在找出文中原句后,要求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参考】“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所遇困难|对|红军态度|叵悬崖峭壁,山高路险一一走路难打趣逗笑,奋勇登山不怕艰难险阻的路窄石硬,半夜冻醒一一睡觉难酣然入梦,观赏夜景|顽强意志粮食奇缺,肚子饥饿一一吃饭难鼓足勇气,忍饥

4、爬山革命乐观主义精伤病员多,敌人追击一一处境难互帮互助,嘲笑敌机神比5 .本文要写的是红军翻山,却花了不少笔墨写红军拜访瑶民的事,你认为这样 的安排有必要吗?【参考】有必要,因为一方面,群众的支持帮助是红军长征胜利的群众基础(联 系四渡赤水出奇兵),如书后练习四1句中的词语表现了瑶民家“米” 之少和“灶”的简陋,可见其家境的贫穷,可她仍拿出维生的口粮来招 待红军战士,表明了人民热爱红军,倾尽全力支持红军;另一方面,它表现了红军纪律的严明、对瑶民的关心帮助,赞扬了红军队伍的伟大形 象,如书后练习四2句中的词语表现了 “我们”拿出的“米” “粮食” 较瑶民家拿出的要多得多,而“我们”本身也“粮食缺

5、乏”, 10 “生怕” “显眼”充分表现了 “我们”对瑶民利益的关切和保护,可见红军 严守群众纪律,倾尽全力帮助百姓。正因为红军是一支时刻为人民着想的队伍,所以长期遭受军阀欺压,每 有部队通过,就担心人丁被抓、财产被抢,而“照着 习惯” “躲起来” 的瑶民,在“清楚了红军是什么”以后,“同我们十分亲热起来”(还 拿出维生的口粮来招待红军战士)。这是个别现象吗?(仅是瑶民如此 吗?)不是, 6 照我们一路上的 经验” 一句和“不论不论只 要”的句式就反映了红军为了人民的利益而战斗的宗旨以及善于宣 传群众、发动群众的特点是一贯的。“习惯” “经验”二者对照,鲜明地表现了红军同军阀的本质区别,说明长

6、征是宣言书、是宣传队、是播 种机,红军深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文章如果只写翻山的过程,只 能表现红军是同自然天险作斗争的军队,正是因为作者穿插写了红军的宣传群众和与敌作战(后卫部队同敌人开火),才使得红军队伍的形象 塑造更为丰满、成功。重点赏析1,我们都知道,记叙文除了条理清晰的叙述外,还要有生动形象的描写。本文 就运用了哪些描写?【行动、语言、场面、景物】行动、语言描写在前面的文章分析中我们已经赏析过了,现在我们主要来品读文中的场面、 景物描写。2 .场面描写一一星夜爬山(移步换景)作者描写的对象有何与众不同?【参考】以火把作为描写对象,来表现红军的登山过程。(因为夜间看不真切, 只能通过

7、火把来反映。)作者观察时的立足点和角度有何变化?【参考】仰视山脚连到天上排到天空山腰二.犷*就在脚下3 .景物描写一一冻醒观景半夜醒来的所见所闻所感(定点观察)“见”写了哪些景物?给人什么感受?以什么为序?用了哪些修辞?【参考】星星、山峰、四周的山、(身边的战友);高峻奇伟(行军生活艰苦); 由上及下,由远及近;比喻。“闻”突出了夜晚山中的什么特点?【寂静】可作者描写的却是各种声响, 这是用了什么手法?【参考】以声写静,更显其静一一“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写“闻”用了哪些修辞?作者的描写是否自相矛盾?【参考】排比、比喻、拟人。作者的描写细腻、贴切地描绘出了耳朵里感觉到的 不可捉摸、难以言状

8、的声响:处于山谷,有的声音分明来自远处,很低 微,但由于寂静,听起来仿佛近在咫尺,而且响亮;有的声音,分明起 自近处,很洪亮,可由于山峰重叠,反响回荡,愈传愈远,愈变愈细。 同时也符合人物当时半醒半睡的状态, 而且风声、水声、树木呼啸声混 杂在一起,变化万端,容易引起人的种种联想。星星宝石 上远山峰一一巨人 m j (奇伟)谷谷一一井j下近醒来观景/野马、梃大声、波涛所闻4j (寂静)舍丞 存鱼赃切静 山泉_3. 总结归纳1、mo本文真实、生动地叙述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全过程,写出了在中国共 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红军不怕困难、艰苦奋斗的坚强意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2.皆作特色:采取顺叙的方法,按时间

9、变化、地点转移来安排层次。使文章脉络清晰、叙 事描写合情合理;有时前面设下悬念,后面再加以解释,更扣人心弦,如沿 山沟往上走时不知为何“走不动”,后来才知道是因为山的极其陡峭,又如 前面不交代为何要连夜急行军,后到山顶听见出发处与敌交火的枪声,才知 是因敌军追击之紧。以生动的描写具体而形象地表达中心思想。如星夜爬山的场面描写、紧扣有 代表性的物件一一火把,既有从不同视角方位对景象的描绘,又有红军战士 语语言描写,把山路的曲折迂回、山势的陡峭险峻、爬山的艰难写得逼真形 象,把红军凌云的壮志(“连到天上”)、乐观的精神渲染地极为感人。再 如睡觉冻醒后的景物描写一一所见所闻所感,使读者如临其境地感受

10、到了老 山界的高峻、行军生活的艰苦,也被红军顽强不屈的斗志和乐观积极的精神 深深地感染。语言朴实而优美,凝练而细腻。有的地方用口语、有的地方运用比喻、排比 等修辞增添语言的美感。如睡觉冻醒后的所见所闻所感的描写,绘形绘声绘 色,以四个形象而贴切的比喻(博喻),细腻入微地描绘出耳朵里感觉到的 不可捉摸、难以言状的声响,烘托了午夜雷公岩的寂静,表现了革命战士的 乐观主义精神和高尚情趣。全文饱含真挚而强烈的情感。有出于对自己队伍本质特点认识而产牛的强烈 之自信之情,有不畏艰难险阻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有对同志的 热爱和赞美之情,有胜利的欣慰和自豪之情(“笨重”固然有对当时红军不 够机动灵活的针硬,但更多的是表现翻山后的欣慰和自豪)4. 书后练习答案1 .书后练习二3“一个坚强的意志”指红军指战员为北上抗日,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 万难而争取胜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