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品文档 漳州九龙江饮用水氟中毒健康危险度评价 09环科(1)班 090603136 郭涛 漳州九龙江饮用水氟中毒健康危险度评价 1 1 危害鉴定 3 1.1 氟的理化性质 . 3 1.2 氟的危害及其临床表现 . 3 1.3 氟中毒的流行病学. 4 1.4 急性毒性试验 . 5 2 剂量反应关系评定 6 2.1 非致癌物的剂量反应关系评定 6 2.2 致癌物的剂量反应关系评定 7 2.3 致突变试验 . 8 2.4 致畸试验 11 3 暴露评价 13 3.1 暴露剂量的计算和参数的确定方法 13 3.2 健康风险计算方法 14 4 危险特性分析 15 4.1 对前三阶段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1
2、5 4.2 危险度分析 . 16 4.3 评定结果的书面总结. 16 漳州九龙江饮用水氟中毒健康危险度评价 九龙江是漳州市区饮用水的主要取水口。现通过危害性鉴定、剂 量应关系评价、 暴露评价和危险度特征分析对漳州九龙江饮用水进 行健康危险度评价 , 可以为制定更科学的环境氟接触标准和提出预防 和干预对策提供依据。 1 危害鉴定 1.1 氟的理化性质 氟,气体元素,符号F,原子序数9。卤族元素之一。淡黄色,有 毒,腐蚀性很强,化学性质很活泼,可以和部分惰性气体在一定条件 下反应。是制造特种塑料、橡胶和冷冻机(氟氯烷)的原料。由其制 得的氢氟酸 (HF) 是一种唯一能够与玻璃反应的无机酸。 氟是自
3、然环境 中广泛分布且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的微量化学元素之一 , 对人体健康 影响具有双重性 , 摄入不足或过量均可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 1.2 氟的危害及其临床表现 氟是自然环境中广泛分布且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的微量化学元素 之一, 对人体健康影响具有双重性 ,摄入不足或过量均可对人体产生 不良影响。如果氟摄入量不足 ,可导致龋齿患病率升高 ; 当经各种途径 长期摄入过量氟 , 又可引起以氟骨症和氟斑牙为主要特征的一种慢性 全身性疾病 ,即地方性氟中毒 , 又称地方性氟病。 地方性氟中毒在世界 各国均有报道 ,估计全球的患者超过 7 000 万。截至 2004年底, 我国 饮水型病区氟斑牙患者有
4、2 149万人,氟骨症患者有 136万人, 这不仅 严重危害了病区人民的健康 , 而且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在氟接触危害 鉴定中, 最常见的健康效应是氟斑牙。氟斑牙发生在牙齿的形成钙化 过程中 , 开始在牙齿釉质出现白色条纹或斑点 , 随着持续的氟暴露 , 这 些小斑点变成白色小片色斑 , 然后变成棕色条纹和凹陷。 1.3 氟中毒的流行病学 发现饮水中氟引起牙齿外观的改变是在 20 世纪初期 , 同时饮水中 氟还被怀疑为龋齿的保护因素。 Murray 等于 1986 年证明了氟斑牙是 在牙齿形成期摄入过量氟所致。 Ismail 等对美国 016 岁儿童饮用水 中加氟的研究表明 , 饮用水中加氟增加
5、了轻度至中度氟斑牙的危险。 黄长青等对吉林省 812 岁儿童的调查也证明较低水平的氟即可造成 氟斑牙。Zhu等对中国山西812岁儿童的研究表明,高氟饮用水可导 致氟斑牙和氟骨症的发生 , 国内的向全永等利用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 证明了随着总摄氟量的增加 , 儿童氟斑牙和缺损型氟斑牙的患病率逐 渐增加。关于氟斑牙的动物实验研究目前少见报道。 另一常见的健康 效应为骨效应 , 主要表现为氟骨症和骨效应指标的改变。氟骨症的骨 骼损害包括骨硬化、骨质疏松、骨软化等 ,Krishnamachari 于 1986 年确认了氟骨症为长期暴露于高剂量氟所致。 李广生等经过动物实验 和体外细胞培养观察 , 确认慢
6、性氟中毒可引起成骨细胞活跃 , 最终导 致骨硬化 , 也可使骨转换增加导致骨质疏松和骨软化 , 最终引发氟骨 症。 Li 等通过对中国 8 266 名50岁以上人群调查结果表明 ,长期饮 用高氟水可引起骨折的危险性升高。到目前为止 , 氟骨症严重程度与 氟接触水平未见相关性报道 , 这与其他多种因素如营养不良、有害体 力劳动等在氟骨症中的作用有关。 因此,在骨效应危害鉴定中 ,应结合 4 欢。迎下载 精品文档 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 1.4 急性毒性试验 采用经典的极性毒性试验,设定一定数量的剂量组,组间有适当 的剂量间距,以得到化学物引起死亡的计量反应关系和求得LD50。 1.4.1 实验动物
7、 10 只成年健康的雄性大鼠和 10 只成年健康的雌性大鼠。 1.4.2 染毒剂量设计 取与本实验相同的动物物种或品系,相同的染毒途径的LD50值作 为参考中值,先用少量动物,以较大的剂量间隔染毒,找出 10%90% 的致死剂量范围,然后按照这个剂量范围内设置几个剂量组。 1.4.3 观察 染毒14天,依据14天内动物的总死亡情况计算 LD50并且观察。 观察内容有:动物死亡情况:包括动物死亡数及各自的死亡时间。 动物体重:于染毒前、染毒后每周和死亡时测定体重。 中毒反应症状:临床观察每天至少一次,观察皮肤、被毛、眼睛和 粘膜改变、呼吸、循环、自主和中枢神经系统、四肢活动和行为方式 的变化等,
8、特别要注意有无震颤、惊厥、腹泻、嗜睡等现象。病理 学检查。 144 LD50的计算 采用直接回归法: 将剂量对数值与死亡率的关系, 进行直线回归, 用最小二乘法求得回归方程:Y二a+bX按下试求得受试化学物的LD50 及其 95%置信区间。 lg LD50 二 X (5-Y)/b F 二 g2(lg LD50-X2 D/(nbA2D) 公式中:X 对数剂量的平均值,X = 1/ 丫 b依X的回归系数,b=( XYvY)/D ;m 标准误差 n剂量组数 D n X -C X)A2 2剂量一反应关系评定 剂量反应通过人群研究或动物试验资料,确定适合于人的剂量一 反应曲线,并由此计算出评估危险人群在
9、某种暴露剂量下的危险度的 基准值。 2.1 非致癌物的剂量一反应关系评定 采用不确定系数法推导出可接受的安全水平。Rf D的推导过程一 般可以分为两个步骤。首先,在充分收集现有的动物试验和人群流行 病学的基础上,选择可用于剂量一反应关系评定的关键性研究。从该 研究中得出关键效应及其NOAE,或者观察到该有效效应的最低剂量 水平(LOAE)将这些值除以相应的不确定系数(UF)和修正系数(MF, 即可计算出R D Rf D二NOAE或 LOAEL/UF(s)*MF UF(s)包括的内容有:人群中个体差异,取10:动物长期试验 的资料向人外推,一般取 10 :由亚慢性试验资料推导慢性试验结 果,一般
10、取10;用LOAEL代替NOAE时,一般取10;试验资料 6欢迎下载 精品文档 不完整时,一般取10。MF用于毒性试验的资料存在着严重的缺陷, 会增加外推的不确定性时,取值最大为 10。 通常,低于 Rf D 的暴露值剂量产生有害效应的可能性很小。而当 暴露剂量超过 Rf D 时,在人群中产生有害效应的概率就会增加。 2.2 致癌物的剂量反应关系评定 采用哺乳动物致癌实验法进行致癌物的剂量反应关系评定。 2.2.1 实验动物 选用两种物种进行实验, 3 组每组为 50 只刚离乳的雌雄各半的 Fischer344 大鼠, 3组每组为 50只刚离乳的雌雄各半的 Fischer344 大鼠为一组。共
11、 6 组。 2.2.2 剂量设置 设置三个受试物剂量组和阴性对照组。 以最大耐受剂量(MTD)为最 高剂量,中及低的剂量组按等比级数为上一个剂量水平的 1/2 或 1/3。 低剂量组接近人类的实际接触水平。 2.2.3 染毒途径 把受试物参入饲料或饮水中连续给予动物。 2.2.4 试验期限 试验期限为 24 个月或者以上。 2.2.5 观察指标 一般观察:每天观察实验动物的一般状况和毒性反应。实验最 初每三个月每周称体重一次, 以后每周称体重一次。 参入饲料或者饮 水中染毒时,应记录食物消耗量或者饮水量。 肿瘤发生情况:对每一个肉眼可见及可触及的肿瘤,均应记录 其出现时间、部位、大小、外形、发
12、展状况和动物死亡时间。 病理检查:试验过程中因死亡或者濒死而提前处死的动物,及 试验结束后的全部处死动物,均应进行系统尸检和组织病理学检查, 确定肿瘤的性质及靶器官。 对已出现肿瘤或可以肿瘤的器官和肉眼检 查有明显病变得器官,应注意观察癌前病变。 2.2.6 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指标有肿瘤发生率、肿瘤潜伏期及肿瘤多发性等。肿瘤 发生率是整个试验结束后, 患肿瘤动物总数在有效动物总数中所占的 百分率。即:肿瘤发生率( %)=(试验结束时患肿瘤动物总数 / 有效 动物总数) %肿瘤潜伏期即从接触受试物起到发现肿瘤的时间,将各 组第一个动物出现肿瘤的时间作为该组的潜伏期。 通常将肿瘤引起动 物死亡的时
13、间定为发生肿瘤的时间。 肿瘤多发性是指一个动物出现多 个器官的肿瘤或一个器官出现多个肿瘤。 对试验结果进行仔细的统计学分析, 并结合是否具有剂量反应关系 对致癌性作出判断。 2.3 致突变试验 采用微核试验来做致突变实验。 2.3.1 实验原理 微核 (Micronucleus ):微核主要是由外界损害因素 (生物、物理、 化学) 作用致使细胞染色体丢失或断裂,在有丝分裂后期丧失着丝粒 的染色体断片或染色体因纺锤体受损而在分裂过程中行动滞后, 分裂 末期不能进入主核, 形成了主核之外的核块, 而在细胞浆中形成 1 个 或数个独立于主核、直径小于主核的 1/3 、染色与主核一致但比主核 淡的核小
14、体,因比主核小, 故称为微核。微核率的大小与作用因子的 剂量或辐射累积效应呈正相关。 凡能使染色体发生断裂或使染色体和纺锤体联结损伤的化学物, 都可 用微核试验来检测。 各种类型的骨髓细胞都可形成微核, 但有核细胞 的胞质少, 微核与正常核难以鉴别。 嗜多染红细胞是分裂后期的红细 胞由幼年发展为成熟红细胞的一个阶段,此时红细胞的主核已被排 出,因胞质内含有核糖体, Giemsa 染色后呈灰蓝色,成熟红细胞的 核糖体已消失,被染成淡桔红色。骨髓中嗜多染红细胞数量充足,微 核容易辨认,而且微核自发率低,因此,骨髓中嗜多染红细胞成为微 核试验的首选细胞群。 本法用 Giemsa 染色法观察嗜多染红细
15、胞的微核,嗜多染红细胞呈灰 蓝色,成熟红细胞呈粉红色。典型的微核多为单个的、圆形、边缘光 滑整齐,嗜色性与核质一致,呈紫红色或蓝紫色,直径通常为红细胞 的 1/20 1/5。 2.3.2 实验流程 购买小白鼠(体重为25g-35g,最好雌雄各半)。 设置受试组和对照组并对小鼠进行腹腔注射。 断颈制取骨髓。 离心并涂片。 固定后保存 Giemsa染色后冲洗封片并观察、计数。 2.3.3 实验设备及材料 ( 1)、实验器材:显微镜、解剖剪、镊子、注射器、载玻片、树胶、 盖玻片、塑料吸瓶、 吸水纸及对苯二酚、 秋水仙素、 氯化、环磷酰胺、 蒸馏水等; (2)试剂配置: 小牛血清(灭活):将滤菌的小牛血清置于56C恒温水浴保温30min 灭活。灭活的小牛血清通常保存于冰箱冷冻室里; 姬姆萨(Giemsa原染液:将Giemsa染料3.8g置于研钵里研细, 再加入甲醇至375mL和甘油125mL混合均匀,放置37C恒温箱中保 温48h。保温期间,振摇数次,促使染料的充分溶解,取出过滤,两 周后用; Giemsa 应用液:取 2ml Giemsa 染液与 40ml 0.1mol/L 磷酸盐缓 冲液混合而成。临用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山东省2025中国海洋大学期刊社专职编辑招聘1人(山东)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安庆市2025安徽安庆市引进党政储备人才20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夏津县2025上半年山东德州市夏津县结合事业单位招聘征集普通高校毕业生入伍考试6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西安都市绿色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招聘考试历年参考题附答案详解
- 创新离婚抚养权协议子女健康成长及费用分摊合同
- 离婚债权债务协议:离婚时债权债务转移及清偿协议书
- 离婚协议书模板(子女抚养费与财产分割协议书)
- 国际投资合作项目合同法律风险分析与规避策略
- 跨境电商产业园商铺租赁与物流配送合同范本
- 工业用地租赁合同主体变更及土地使用政策调整协议
- 精细化工技术-大学专业介绍
- 餐饮财务问题的研究报告
- 慢性疾病运动干预中心服务要求(征求意见稿)
- 林同炎与美洲银行大厦
- (正式版)SH∕T 3548-2024 石油化工涂料防腐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二单元 单元测试卷( 2024年秋)
- 二次抵押贷款合同
- DZ/T 0462.5-2023 矿产资源“三率”指标要求 第5部分:金、银、铌、钽、锂、锆、锶、稀土、锗(正式版)
- 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
- 芯片封装行业分析
- 健康指南绝经与乳腺癌的关联性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