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考大纲版地理总复习优化训练:6.2城市化与城市化问题_第1页
2011年高考大纲版地理总复习优化训练:6.2城市化与城市化问题_第2页
2011年高考大纲版地理总复习优化训练:6.2城市化与城市化问题_第3页
2011年高考大纲版地理总复习优化训练:6.2城市化与城市化问题_第4页
2011年高考大纲版地理总复习优化训练:6.2城市化与城市化问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品资源优化训练基础达标(2010甘肃武威模拟,78)下图为“某地区城乡人口比例示意图”,读图,完成13题。1 .该地区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a.3 3. 3%b.50%c.23%d.70%2 .若该图表示某地区城市,并且该城市功能区布局合理,图中竖线部分代表工业区,斜线部分代表居住区,带点的部分代表卫生防护带,则该城市不可能位于()a.南亚b.东亚c.西欧 d.新西兰3 .在卫生防护带内可以设置的建筑是()a.幼儿园b.医院c.建筑材料仓库d.电影院解析:第1题,解题关键在于审图,图中每一个小正方形代表100万人口,该地共30个小正方形,代表共有人口 3 000万,其中城市共占10个小

2、正方形,即城市人口1 000万,因此该地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33. 3%第2题,南亚冬季盛行东北季风,会将工业区的污染物送到居住区,影响居住环境。第3题,卫生防护带位于居住区与工业区之间,受工业区的影响较大,不应该布局人口相对较多的学校、医院、体育场、影剧院等建筑设施。答案:1.a 2.a 3.c读下列城市发展过程表,完成45题。发展阶段人口增加数的差异城区郊区整个城市区i+-+n+-+停滞期-+0m-+-w-+-v+-+ :人口增加+:大幅度的人口增加4 .表中i、n、出、w、v依次分别表示()a.城市化一城市郊区化一逆城市化一再城市化一城市化 b.城市化一再城市化一逆城市化一城市郊区化

3、一城市化 c.城市化一逆城市化一城市郊区化一再城市化一城市化 d.城市化一城市郊区化一再城市化一逆城市化一城市化 5.城市郊区化是一个()a.城区人口逐渐减少,郊区人口大大增加,整个都市区人口减少变慢的过程 b.城区人口逐渐减少,郊区人口大大增加,整个都市区人口增加变慢的过程 c.城区人口逐渐减少,郊区人口大大减少,整个都市区人口减少变慢的过程 d.城区人口逐渐增加,郊区人口大大减少,整个都市区人口增加变慢的过程 解析:第4题,i期城区和郊区人口数量都在增加,是城市化过程;n期城区人口数量增长 相对减少,郊区人口数量在增加,整个城市人口数量的增长减慢,属于城市郊区化;出期城市总人口数量在减少,

4、属于逆城市化现象;iv期城区人口数量在增加,郊区人口数量在减少,整个城市人口数量在减少,属于再城市化现象;v期城区人口数量在增加,郊区人口数量在减少,整个城市人口数量在增加,属于城市化现象。第 5题,根据上题结论,城市郊区化应 该是城区人口数量减少,郊区人口数量增加,整个城区人口数量增长速度减慢的过程。答案:4.a 5.b卜面“甲、乙两城市人口增长图”,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类型的国家。据此完成69题。欢下载6 .关于这两种类型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城市所在国家的城市化起步早、发展快b.乙城市所在国家的城市化水平高c.甲城市所在国家的城市人口比重大于乙城市所在国家的d.乙城市所在国家

5、的人口主要向城市中心区移动7 .关于甲城市所在国家城市化发展快的主要原因,叙述正确的是()a.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解放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8 .城市经济畸形发展,人口增长过快c.商业和交通运输业的高速发展d.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8.两城市所属水域,在城市发展过程中鱼类大量死亡,其主要原因是()a.污水过多,造成水体缺氧8 .酸雨危害c.工业废水造成水温升高d.城市缺乏生产者,导致水体中鱼饵匮乏9 .目前,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大大变慢,其原因是()a.农业现代化的发展b.农村经济的繁荣c.城市人口拥挤,物质满足不了需要d.城市环境恶化,地价上涨表现在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水平高,发展快,城市化水平低,城

6、市发展不合理。解析: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有不同特点, 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起步晚, 城市化过程中产生很多问题,如城市环境恶化、地价上涨、污染严重、交通拥挤等。答案:6.b 7.b 8.a 9.d10.读下列图表,完成下列问题。年份196019802000世界人口(亿)304560发达国家总人口(亿)101215城市人口(亿)5811城巾人口百分比()506772发展中国家总人口(亿)203345城市人口(亿)3620城巾人口百分比()152044城市化水平(3世界平均水平发达国家平均水平m fxmi 3(kmi,om toon gg u onftooocmmoitom

7、人均由蛙总产f血美心年)(1)比较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异同。(2)分析经济增长与城市化的一般关系。解析:通过表中数据很容易回答第 (1)题。第(2)题难度较大,能反映读图能力和分析问题能 力,从图中可看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越高,城市化水平越高;反过来,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又能促进经济的发展。答案:(1)相同点: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不同点: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起步晚,发展快,城市化 水平较低,城市发展不合理。(2)经济增长必然带来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又加速经济的增长。两者是互相促进的关系。能力提升读“发达国家

8、和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率与城市化率比较图”,完成1112题。11 .图中表示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率和工业化率、发达国家城市化率和工业化率的曲线依次是()a.b.c.d.12 .关于两类国家城市化率和工业化率的分析,错误的是()a.城市化是伴随工业化过程而发生的现象b.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明显滞后于工业化c.发展中国家工业化水平高于发达国家d.发展中国家城乡发展差别比发达国家大解析: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要比发展中国家高,目前大多数发达国家已经进入了后工业化阶段,工业化率开始下降,但并不是意味着发展中国家工业化水平高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加速发展阶段,从而带动其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答案:11.c

9、 12.c2006年11月,位于沈阳北部、总面积1 098平方千米的新的行政区一一“沈北新区”经国务院批复正式挂牌成立,成为继上海浦东、天津滨海、郑州郑东后,国务院批准成立的我国第四个新区。据此完成 1314题。13 .沈阳是东北地区的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我国的工业重镇和历史文化名城。作为东北地区的中心城市,沈阳最主要的优势在于()a.具有较好的基础设施14 人口众多,人力资源丰富c.东北地区的交通枢纽,区位优势突出d.具有优越的自然条件 14.许多大城市的周围建立新城,开发新区,随着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人迁往新区。从这个意义上看,建设新区的主要意义在于,()a.有效控制中心区规模

10、,减轻城市人口压力b.扩大城市规模,增强城市竞争力c.增加郊区的就业机会d.减少城市高层建筑物,增加城市空间解析:第13题,铁路、公路、航空运输发达,是沈阳成为东北地区中心城市的最主要优势。第14题,建设城市新区的主要目的是分散大城市职能,控制城市中心区规模。答案:13.c 14.a(图中各单元格的地域时期i,在城区内建厂,面积相同且比例尺相同)1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有利于更好地利用城区内各项基础设施时期n,在城郊地带卜图为“某城市在不同建设时期人口与用地规模发展过程的模式图”建设工业小城镇,有利于控制城市中心区的规模时期出,沿城郊交通干线建厂, 交通便 利 时期w,在城区边缘建厂有利于降低

11、生产成本,保护城市生态环境a. b. c.d.16 .若该城市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在建设时期iv拟将交通干线a、b、c、d作为其规划的工业地域发展轴。从保护大气环境因素考虑,合理的发展轴线是()a.a、b b.a、c c.b、c d.c、d17 .该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该市政府提出了 “和谐发展”的理念,下列有利于“和谐发展”的措施是()合理规划城市交通网进一步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禁止外来人口的迁入兴建别墅,提高居住质量a. b. c.d.解析:在城市发展初期(时期i ),在城区内建厂,有利于更好地利用城区内各项基础设施;当城市发展到一定规模(时期出)时,沿城郊交通干线建厂, 交通便

12、利。若该城市位于我国东 部季风区,从保护大气环境因素考虑,工厂应该布置在与冬、夏季风风向相垂直的郊外。有利于“和谐发展”的措施是合理规划城市交通网和进一步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答案:15.b 16.b17.a(2010湖南湘潭高三月考,910)被誉为中国“帆船之都”的青岛(119 30 e12100 e, 35 35 n37 09 n),是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帆船比赛和第十二届残奥会帆船 比赛举办城市。读右图,完成1819题。18 .十几年来,引黄济青工程累计向青岛市内四区供水超过10亿立方米,完全满足了青岛市的用水需求,确保了青岛市的稳定发展。引黄济青工程最直接的环境作用是()a.使青岛市民

13、用到了洁净的生活用水 b.使济南恢复了 “泉城”的美誉c.减缓了青岛市地面下沉和海水倒灌d.改善了青岛的小气候,增强了城市的“雾岛效应”19 . 2008年奥运会帆船比赛项目在青岛举行,对青岛产生的影响叙述不正确的是()a.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带动相关产业发展b.使城市人口猛增,导致交通拥挤,加重城市供水系统负担c.促进旅游业发展d.提高青岛市的知名度解析:第18题,青岛市经济发达,人口众多,但水资源短缺,曾因过度抽取地下水而导致地面下沉和海水倒灌,在引黄济青工程实施后,这一环境问题得以缓解。第19题,奥运会帆船比赛项目的举行,会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旅游业发展;

14、提高青岛市的知名度。答案:18.c 19.b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中国与美国城市化水平变化表。a国年份194919781990199520002002城市人口比重 (%111826293639b国年份179018601900195019751985城市人口比重 (%52040606870材料二:2000年11月1日我国进行了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国总人口为12. 953亿。(1)材料一中的a国指。(2)根据材料一,说明与美国相比,中国的城市化有什么特点。19902000年我国城市人口比重的年增长率是,2000年我国的城市人口数 约是o(4)根据计算结果,谈谈城市化给我国地理环境带来怎样的压力。请提出缓解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