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2018年高考物理试卷分类汇编026b力学综合题上_第1页
2011 2018年高考物理试卷分类汇编026b力学综合题上_第2页
2011 2018年高考物理试卷分类汇编026b力学综合题上_第3页
2011 2018年高考物理试卷分类汇编026b力学综合题上_第4页
2011 2018年高考物理试卷分类汇编026b力学综合题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力学综合题 第26节的变化关1. 2016年上海卷25.地面上物体在变力F作用下由静止开始竖直向上运动,力xF随高度。当物体加速度H,h系如图所示,物体能上升的最大高为hF ,加速度的最大值为 。最大时其高度为 F0 gh 或 【答案】h0;2H?hx O H h 是均匀减小的,可以得出F【解析】据题意,从图可以看出力FkxF?F?0?k,可以计算出,而物体到达h处时力变力F随高度x的化关系:0HF0h?F?F;物体从地面到h处的过程中,力F做正功,重力G做负功,由动能定理可得:0HF?FF2mgH?00mghFh?hFFF?,可以计算出:,而,则物体在初位置加速度0022H2H?hghF?m

2、g?maa?ma?mg?F,计算得:h;当物体运动到处时,加速度为:为:,0hH?22mgH2mghgha?F? h处。,即加速度最大的位置是0,计算处理得:而或2H?h2H?h2H?h20. 12. 2016如图,一带负电荷的油滴在匀强电场中运动,其轨迹在竖直面(纸面)年新课标卷P )内,且相对于过轨迹最低点的竖直线对称。忽略空气阻力。由此可知(A. QP 点高点的电势比B. QP 点的大点的动能比它在油滴在Q PC. Q点的大油滴在点的电势能比它在P PD. Q点的小油滴在点的加速度大小比它在AB 答案:D解析:由于匀强电场中的电场力和重力都是恒力,所以合外力为恒力,加速度恒定不变,所以的

3、竖直线对称且合外力总是指向轨迹弯曲内侧,所以油滴所受P选项错。由于油滴轨迹相对于过C点运动到Q时,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合外力沿竖直方向,电场力竖直向上。当油滴从P选项正确;在点电势,A选项错误;油滴带负电,电势能减小,电势增加,所以Q点电势高于P选项正B点动能大于P点,QP油滴从点运动到Q的过程中,合外力做正功,动能增加,所以 确;所以选AB。”“43.2017是一座跨河建设、桥轮合一的摩天轮,是天津市的地标之一。摩天天津之眼年天津卷轮悬挂透明座舱,乘客随座舱在竖直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叙述正确的 是 A摩天轮转动过程中,乘客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B在最高点,乘客重力大于座椅对他的支持力

4、C摩天轮转动一周的过程中,乘客重力的冲量为零 D摩天轮转动过程中,乘客重力的瞬时功率保持不变D 【答案】【解析】机械能等于动能和重力势能之和,乘客随座舱在竖直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动能不变,错误;在最高点,对乘客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重力势能时刻发生变化,则机械能在变化,故A22vv正确;乘客随座舱转动一周,座椅对他的支持力二定律B,故mgN?mg-mNmg-?m?rr?cos?P?mgvI?mgt?0,其中错误;乘客重力的瞬时功率 ,故C的过程中,重力的冲量GG为线速度与竖直方向的夹角,摩天轮转动过程中,乘客的重力和线速度的大小不变,但夹角在变化,所以乘客重力的瞬时功率在不断变化,故D错误。 4

5、. 2016年天津卷10、我国将于2022年举办冬奥会,跳台滑雪是其中最具观赏性的项目之一,如图所示。质量m=60kg的运动员从长直助滑道AB的A 2匀加速滑下,到达=3.6m/s处由静止开始以加速度aA 的竖直高度差与Bv=24m/s,A助滑道末端B时速度BH ,为了改变运动员的运动方向,在助滑道与起H=48mO 起跳台R C跳台之间用一段弯曲滑道衔接,其中最低点处附近B h C 与滑道最低B是一段以O为圆心的圆弧。助滑道末端、2 g=10m/sC点的高度差h=5m,运动员在B间运动时阻力做功CW=-1530J,取 F的大小;(1)求运动员在AB段下滑时受到阻力f至少应为多R(2)若运动员能

6、够承受的最大压力为其所受重力的6倍,则C点所在圆弧的半径 大。12.5 m 【答案】(1)(2144 N ,上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设AB的长度为x)运动员在【解析】(1AB2 ax 则有 v=2BH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mgF=ma fx联立式,代入数据解得 F=144 N f(2)设运动员到达C点时的速度为v 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有C到达B,在由C1122 mvmgh+W=mvBC 22 F,由牛顿第二定律有设运动员在C点所受的支持力为N2vCmmg?F NR 6倍,联立式,代入数据解得由运动员能够承受的最大压力为其所受重力的 =12.5 m R 5.2012年理综全国卷分)一探险队员在探

7、险时遇到一山沟,山沟的一侧竖直,另一侧的坡面呈抛物线形状。此(2026.沿水平方向跳向另一侧坡队员从山沟的竖直一侧,以速度v0。已知,点为原点建立坐标系Oxy面。如图所示,以沟底的Oym012xy?,h山沟竖直一侧的高度为2,坡面的抛物线方程 h2h 2。人视为质点,忽略空气阻力,重力加速探险队员的质量为mx 。度为gO 1)求此人落到坡面时的动能;( (2)此人水平跳出的速度为多大时,他落在坡面时的动能最小?动能的最小值为多少? 【解析】xy。由运动学1)设该队员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为t,在坡面上落点的横坐标为,纵坐标为(1)(t?vx 公式和已知条件得: 012gth?y?2 2g2?hxy?

8、2得平抛运动的轨迹方程 2v2 012x 根据题意有坡面的抛物线方程:y= h22hv222v4h0?y0?x 。两方程的交点为, 22ghv?ghv?00 由机械能守恒,落到坡面时的动能为:1122)y2h?mv?mvmg( 02222h114g22)v?(mv?m 联立式得: 0222vgh?02mghv211220?E?2mgh?mvEmg?2h?mvmgy? 解得】另解【或根据机械能守恒, k00k222ghv?0 2)方法1:式可以改写为(2?gh2?22?ghghv?v?3 ?02gh?v?02v ,由此得:极小的条件为式中的平方项等于0ghv? 032gh?3v?mghE,则最小

9、动能为 此时 mink222h12mg2?mvE 由,另解方法2: 0k2gh?2v02nn2mgh2nghv?)?mgh(mghE ,则令 0k1?12n2n?32ghv?mghE1n?ghv?探险队员的动能最小,最小值为当时,即 , 0mink022mghv2120v?mgh?mvE?2 ,3另解方法:求的导数并令其等于0关于 00k22gh?v022hmg42v2gh?gh?0?mv?vE解得即 0k0022)(v?gh 0v?gh时,他落在坡面时的动能最小,动能的最小值为即当人水平跳出的速度为0223h52mg?mgh?E?mgh. mink222gh?v06.2012年理综广东卷 、

10、B质量均为m,水平面上PQ段长为l,与物块间的动摩擦)所示的装置中,小物块36.图18(aA因数为,其余段光滑。初始时,挡板上的轻质弹簧处于原长;长为r的连杆位于图中虚线位置;、B间距大于2r)。随后,连杆以角速度A紧靠滑杆(A匀速转动,带动滑杆作水平运动,滑杆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18(b)所示。A在滑杆推动下运动,并在脱离滑杆后与静止的B发生完全非弹性碰撞。 (1)求A脱离滑杆时的速度u,及A与B碰撞过程的机械能损失E。 o(2)如果AB不能与弹簧相碰,设AB从P点到运动停止所用的时间为t,求的取值范围,及t11 的关系式。与点左侧,设每次压缩弹簧过程中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与弹簧相碰,但不能返

11、回道P(3)如果AB v 滑槽 滑杆 挡板?r? 2?34r v 00 tB A ? tl Q ?r?P 销钉 )(b 连杆(a) 。的关系式(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能为E,求的取值范围,及E与pp u=r)由题知,【解析】(1A脱离滑杆时的速度应为滑杆的最大速度 o、 2m vB碰后的速度为v,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 u= 设A1o11122mvmu?E2 B碰撞过程损失的机械能 A与 1022122?mr?E 解得 4, AB在PQ上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不能与弹簧相碰,设(2)AB 由牛顿第二定律及运动学规律得:v?1tx?ma?2mg?2 =at v 1 1 12lx? 由题知?gl22?

12、rl4?t?0 0 联立解得即 1?rg2rt112?mv2mgl?2? )AB能与弹簧相碰3( 1212?mg?22?mvl?2点左侧不能返回道 P 12 ?gl422gl? 解得rr AB碰后到达Q点过程,由动能定理,QAB在的点速度为v21122?mv?2?2?mgl?mv2 122212?2E?mv 与弹簧接触到压缩最短过程,由能量守恒 AB 2p222?gl)?m(8rE? 解得 p47.2012 年理综山东卷2215ABR=1.0mBC段(段为一半径分)如图所示,一工件置于水平地面上,其的光滑圆弧轨道,L=0.5mBP点为圆弧轨的粗糙水平轨道,二者相切于为一长度点,整个轨道位于同一

13、竖直平面内,m=0.2kgBC=0.4。工件质间的动摩擦因数道上的一个确定点。一可视为质点的物块,其质量,与12=10m/sg=0.1M=0.8kg)(取量,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2 1PC点无初速度释放,滑至()若工件固定,将物块由O A 、 hPC 。两点间的高度差点时恰好静止,求 B CP M P2F点与工件作用于工件,使物块在()若将一水平恒力 保持相对静止,一起向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F的大小求=5m/sv,物块飞离圆弧轨道落至当速度时,使工件立刻停止运动(即不考虑减速的时间和位移) BCB点间的距离。段,求物块的落点与 CP1B点的整个过程,根据动能定理得解:()物块从点至点下滑经

14、=0mgL mgh-1 代入数据得 =0.2mh a2P,由几何关系可得点与圆心的连线与竖直方向间的夹角为()设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R?h?cos R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对物体有mgtan=ma 对工件和物块整体有F- (M+m)g=(M+m)a 2 联立式,代入数据得 =8.5NF txBx 由运动学公式可得,水平位移为间的距离为,物块落点与设物体平抛运动的时间为,2112gt?h 2 vt= x1 = x-Rsin x12 =0.4m x联立式,代入数据得2 (20分)8.2012年理综安徽卷24. 如图所示,装置的左边是足够长的光滑水平台面,一轻质弹簧左端固定,右端连接。装置的中间是的小

15、物块A着质量 M=2kBh 水平传送带,它与左右两边的台面等高A=2m/su的速u=2m/s 并能平滑对接。传送带始终以 lL度逆时针转动。装置的右边是一光滑的曲与传送带之间的BB从其上距水平台面h=1.0m处由静止释放。已知物块m面,质量=1kg的小物块静止且处于A。设物块A、B间发生的是对心弹性碰撞,第一次碰撞前物块摩擦因数=0.2, l=1.0m2 平衡状态。取g=10m/s。 与物块)求物块BA第一次碰撞前的速度大小;(1 B与物块A第一次碰撞后能否运动到右边曲面上?(2)通过计算说明物块、再回到平衡位置时都会立即被锁定,而当他们再次碰撞B每次碰撞后,物块A(3)如果物块A 第n次碰撞

16、后的运动速度大小。前锁定被解除,试求物块B1ns4?()/mv? 的速度返回皮带,无法通过皮带;将以4/3 m/s(3) 答: (1) 4m/s (2) B n312mvmgh? 解析:从曲面滑下机械能守恒:(1) B 02 B滑到皮带前:得m/s252v?gh? 022alv?2?v :B滑上皮带做匀减速运动10 2?/s?g2ma? 碰前速度:滑过皮带与解得BAm/sv?41 的速度为, vBAB2()发生弹性碰撞,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碰后的速度为Ava22mv?mv?Mv 2a12111222Mvmvmv? 21a22224m/s?v? (舍去)联立两式解得:v?4m/s 23 24m

17、/s?v速度大小返回到皮带上做匀减速运动直到速度为B将以0有: 232?2axv 24m?1mx?,所以不能回到曲面。 解得 9n?m?1, A碰后,从皮带返回再与A第n-1碰撞,(3)设B第m-1次与mv?mv?Mv annm111222Mv?mvmv? anmn2221v?v? 联立解得: mn3v?v(舍去) mn1v应为 B碰撞后每次只能保留碰前速度大小的的速度,所以碰撞n次后由此可知B与A 1)n?(314nm/s?m/s4?()v? (n=0、1、2、3) 1n?n33 9.2012年理综四川卷 24(19分)如图所示,ABCD为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的轨道,AB段光滑水平,BC段为光滑

18、圆弧,0,半径r=2.5m,CD对应的圆心角= 37段平直倾O E D 斜且粗糙,各段轨道均平滑连接,倾斜轨道所在区 5、方向垂直于斜轨向下N/C=2域有场强大小为El0r C 弹簧枪-6-2的匀强电场。质量C=+1m=5l0kg、电荷量q10的小物体(视为质点)被弹簧枪发射后,沿水平轨A B 冲上斜轨。以v=3m/s点以速度道向左滑行,在C0以后,场强大小不变,方向反向。已知斜轨与小物体间的动摩点时为计时起点,C0.1s小物体通过002 =0.8。sin37=0.6,cos37=10m/s。设小物体的电荷量保持不变,取擦因数=0.25g 求弹簧枪对小物体所做的功; (1) 的长度。,求在斜轨

19、上小物体能到达的最高点为 (2)PCP 解:12 mv-mgr(1-cos)=W(1)设弹簧枪对小物体做功为W,由动能定理得 0ff2代入数据得W=0.475J f 分。说明:式4分,式2 ,取沿平直斜轨向上为正方向。设小物体通过C点进入电场后的加速度为a(2)1(mgcos+qE)=mamgsin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1 小物体向上做匀减速运动,经t=0.1s后,速度达到v,有 11v=v+at 1 101由可知v=2.1m/s,设运动的位移为s,有 1112 ats=vt+ 101l12电场力反向后,设小物体的加速度为a,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2(mgcos-qE)=ma mgsin 2设小物体

20、以此加速度运动到速度为0,运动的时间为t,位移为s,有 220=v+at 12 212 t vt+ as= 212222设CP的长度为s,有 s=s+s 12 联立相关方程,代入数据解得 s=0.57m 说明:式各3分,式各1分,式2分。 10.2012年物理海南卷 C 的R如图,在竖直平面内有一固定光滑轨道,其中AB是长为15 3圆弧轨道,两轨道相的是圆心为水平直轨道,BCDO、半径为RR 4 O D 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AB点。在外力作用下,一小球从切于BA 点时撤除外力。已知小球刚好能沿圆轨道经过最高点B运动,到达 。求:,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C AB段运动的加速度的大小;(1)小球从

21、在 点所用的时间。 D点运动到A(2)小球从 N段运动时,受到重力mg、轨道正压力解:(1)小球在BCD 的作用,如图示。 C 0,且小球在最高点所受轨道正压力为零C据题意,N =0 N NC R v,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点的速度大小为设小球在C mgC D O A B2vC mg?m R v,有C点,机械能守恒。设B点处小球的速度大小为小球从B点运动到B1122 mgR?2mv?mv CB22 a,由运动学公式有由于小球在AB段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设加速度大小为2aR2?v B5 由式得g?a 2 ,由机械能守恒有A点的速度大小为v)设小球在D点的速度大小为v,下落到2(D1122mgR?

22、mvmv DB22 1122 mvmv? B22 tAD,由运动学公式得从点所用的时间为点运动到 vv?gt? D 11.2011年理综安徽卷的小球通过长m=1kgM=2kg的滑块套在光滑的水平轨道上,质量24(20分)如图所示,质量轴自由转动。开始O连接,小球和轻杆可在竖直平面内绕=0.5m的轻质细杆与滑块上的光滑轴OLg,轻杆处于水平状态。现给小球一个竖直向上的初速度v=4m/s0P 2 10m/s。取 时对轻杆的作用力大小和若锁定滑块,试求小球通过最高点P 方向。 v0 若解除对滑块的锁定,试求小球通过最高点时的速度大小。O L m 在满足的条件下,试求小球击中滑块右侧轨道位置点与小球M

23、 起始位置点间的距离。在上升过程中,因只有重力做功,小球v【解析】(1)设小球能通过最高点,且此时的速度为1 的机械能守恒。则1122 mv?mgLmv 0122 s/6m?v1 ,方向向下,则设小球到达最高点时,轻杆对小球的作用力为F2v 1mmg?F L =2N F 由式,得 2N,方向竖直向上。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小球对轻杆的作用力大小为。在上升过程中,因系,此时滑块的速度为V2)解除锁定后,设小球通过最高点时的速度为v(2 统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外力作用,水平方向的动量守恒。以水平向右的方向为正方向,有 0MV?mv?2 在上升过程中,因只有重力做功,系统的机械能守恒,则111222 mv

24、?mgLmv?MV 02222 v=2 m/s 由式,得2,任ss,滑块向左移动的距离为(3)设小球击中滑块右侧轨道的位置点与小球起始点的距离为21 。由系统水平方向的动量守恒,得,滑块的速度大小为V意时刻小球的水平速度大小为v3? 0?MVmv?3 ,得t将式两边同乘以? 0?mv?t?MVt3 t都成立,累积相加后,有因式对任意时刻附近的微小间隔 0Ms?ms?21 ?又 L2s?s?212?s ? m 由?式得 13 18分)(12. 2013年北京卷23蹦床比赛分成预备运动和比赛动作两个阶段。最初,运动员静止站在蹦床上;在预备运动阶段,他经过若干次蹦跳,逐渐增加上升高度,最终达到完成比

25、赛动作所需的高度;此后,进入比赛动 作阶段。质量k为常量)(x为床面下沉的距离,把蹦床简化为一个竖直放置的轻弹簧,弹力大小F=kx W;在预备运动中,假定运动员所做的总功的运动员静止站在蹦床上,床面下沉x=0.10mm=50kg0全部用于其机械能;在比赛动作中,把该运动员视作质点,其每次离开床面做竖直上抛运动的腾。x=2.0s,设运动员每次落下使床面压缩的最大深度均为空时间均为tlF 2 取重力加速度g=I0m/s,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x 变化的示意图;xk求常量,并在图中画出弹力F随O 求在比赛动作中,运动员离开床面后上升的最大高度;hm 图像可以确定弹性做功的规律,在此基础上,求借助F-x

26、x的值。W和1=2525J = 1.1m W(3)x)k=5000N/m (2) h=5m 答:(11m =0.10m时,运动员受力平衡,(1)床面下沉x【 解析】03 =5.010。N/mmg=kx, 解得:k=mg/x00 F 所示。变化的示意图如答图2弹力F随x 处离开床面,开始腾空,其上升、下落时间相等,x=0(2)运动员从x O 2 答图t1?2 。m?5().0h?g m22,弹处到x=0-时间图象求位移的方法,Fx图象下的面积等于弹力做的功,从x(3)参考由速度112 力做功W,kx?x?WkxT T22 h的过程,根据动能定理,有:处上升到最大高度运动员从xm112. 0?(x

27、?h)kx?mg m1122 。解得:m?1.1?x?xx?2xhm100012 对整个预备运动,由题述条件以及功能关系,有:,)?xkx?mg(hW 0m023 。解得:W=2525J2.510J 年上海卷13. 2013的矩形滑块置于水hL、高为分)如图,质量为M、长为(1231 m;滑块上表面光滑,其平地面上,滑块与地面间动摩擦因数为 h M的小球。用水平外力击打滑块左端,使m右端放置一个质量为 L,经过一段时间后小球落地。其在极短时间内获得向右的速度v0 求小球落地时距滑块左端的水平距离。?Ma)g?m(M? 解:小球在滑块上运动时滑块运动满足m?g?a?)(1 Mm222?)1(?g

28、Lv?v2aL?vv2? 得小球脱离滑块时的速度由00Mh2?t 小球脱离滑块后做自由落体运动,gg a=小球脱离滑块后的加速度m1v2?gL)1?v?2t?( 滑块的运动时间 0?Mgg时间内滑块向右运动的距离即小球落地时距滑块左侧,小球落地时滑块尚未停止运动,在t若tt,小球落地前滑块已停止运动,则由若t m2?sggLv?2?(1?2) 0M2vm?0L?(1?)s? ?Mg2 14.2013年重庆卷,从距水平地面高度表演中,让同一竖直线上的小球A和小球B9(18分)在一种新的“子母球”。m的质量为3的地方同时由静止释放,如题9图所示。球A的质量为m,球Bp为ph(1)和h g,忽略球的

29、直径、空气阻力及碰撞时间。设所有碰撞都是弹性碰撞,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A的速度大小;求球B第一次落地时球 A B在第一次上升过程中就能与球A相碰,求p的取值范围;若球ph 第一次碰后能到达比其释放点更高的位置,求A在情形下,要使球B p应满足的条件。h 12mvmgh?gh2v? )由得球 A的速度大小解析:(1 题9图2 刚好反跳到出发点时与A相碰,有)设所用时间为(2t,临界情况是B1122?tgph-hgt?h? 5 1 p 2t 解得t 0 22、 ,由弹性碰撞可得、,碰撞后的速度分别为v、的速度分别为)设碰撞时(3ABvvv2121?m3mv?3mvvmv- 112211112222?

30、3mv?3mv?m?mvv? 12212222v?3v?21v? 联立上两式解得 12? vv?vv?3 A碰后能到达比其释放点更高的位置,则需要满足,可得球 2111设B从上升到相遇时间为t,则有 v=v+gt 01v=v-gt 02v0?t g2可以解得p 3, p应满足的条件是0 p 3 15. 2013年海南卷 0的斜坡底端沿斜坡向上运动。当物体30=20m/s的初速度从倾角为m=0.6kg的物体以v13一质量0向上滑到某一位置时,其动能减少了E=18J,机械能减少了E=3J,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k2,求=10m/s g )物体向上运动时加速度的大小;(1(2)物体返回斜坡底端时的

31、动能。 2 (2)6m/s80J 答:(1解析:(1)设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所受的摩擦力为f,向上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由牛顿定律有 ?fmgsin?a m设物体动能减小E时,在斜坡上运动的距离为s,由功能关系得 k?f)mgsin?s(?E? k?E?f?s 2 联立式并代入数据可得a=6m/s2v0s? )设物体沿斜坡向上运动的最大距离为2s,由运动学规律可得 (m m2a?f)?sin(?Emgs ,由动能定理有E物体返回斜坡底端时的动能为 kmk联立式并代入数据可得E=80J k16. 2013年浙江卷 23山谷中有三块石头和一根不可伸长的轻质青藤,其示意图如下。图中A、B、C、D均为石头

32、 为青藤的固定点,的边缘点,OO ,x=4.8mh=1.8m,h=4.0m112。开始时,质量分别为x=8.0m2D 的大、小两只滇金丝mM=10kg和=2kg2 猴分别位于左边和中间的石头上,当112 猴发现小猴将受到伤害时,迅速从左边点,D点水平跳至中间石头,大猴抱起小猴跑到C点,抓住青藤下端荡到右边石头上的石头的A2 =10m/s。求:此时速度恰好为零。运动过程中猴子均看成质点,空气阻力不计,重力加速度g 点水平跳离时速度的最小值;)大猴从A(1 )猴子抓住青藤荡起时的速度大小;(2 )猴子荡起时,青藤对猴子的拉力大小。(3 ,根据平抛运动规律,有点水平跳离时速度的最小值为v(1)设猴子

33、从A解:min12gt?h 12t?vx min1 v=8m/s 联立、式,得minv ,有(2)猴子抓住青藤后的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设荡起时速度为c12v?m)m)gh?(M(M? c22 sm/s?980v?2gh?m 2c ,对最低点,由牛顿第二定律得,青藤的长度为)设拉力为FL(3T2vc)?mg?(M)(F?M?m TL 222Lx?)?(Lh 由几何关系 22 得:L=10m 2vc)M?m?m)g?(?216NF?M综合、式并代入数据解得: TL 17. 2013年福建卷的小球。现将小球m=1.0kg20. (15分)如图,一不可伸长的轻绳上端悬挂于O点,下端系一质量O 点时绳

34、恰好被B拉到A点(保持绳绷直)由静止释放,当它经过 L OB拉断,小球平抛后落在水平地面上的C点。地面上的D点与A h B ,H=1.0 m在同一竖直线上,已知绳长L=1.0 m,B点离地高H 2,不计空气A、10m/s,重力加速度g取B两点的高度差h=0.5 CDs 影响,求: 两点间的距离1)地面上DCs;( (2)轻绳所受的最大拉力大小 。F= 20N)答:(1)s=1.41m (2 12mv?mgh B 过程机械能守恒,有1解:()小球从A到B212gtH? 做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上有C小球从B到2 在水平方向上有s= vt B s=1.41m 由式解得 点时,绳的拉力和重力的合力提供

35、向心力,有2()小球下摆到达B2vBmmgF? L 由式解得F=20N F F根据牛顿第三定律=- 。轻绳所受的最大拉力为20 N 18. 2011年理综广东卷为端点的两半圆形光滑轨道固定于竖直平面内,一滑板DC、B1836(分)如图所示,以A、和。一物块被轻C点,上表面所在平面与两半圆分别相切于BB、静止在光滑水平地面上,左端紧靠沿半圆轨道滑A时刚好与传送带速度相同,然后经A点,运动到E放在水平匀速运动的传送带上,滑板质量mC时被牢固粘连。物块可视为质点,质量为下,再经B滑上滑板。滑板运动到A距范围内取值。EL5R=6.5R,板右端到C的距离L在Rl M=2m,两半圆半径均为R,板长 。,重

36、力加速度取gR。物块与传送带、物块与滑板间的动摩擦因素均为=0.5为s=5 B)求物块滑到点的速度大小;(1的关系,并判断与L(2)试讨论物块从滑上滑板到离开滑板右端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Wf CD轨道的中点。物块能否滑到 R5s=A D m E RRMBCRl6.L ,重B过程,滑动摩擦力做正功,滑块从A到解析:(1)滑块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到A12?mv2R?mgS?mg? 力做正功,根据动能定理,解得:gR3v? B2B此时滑板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当滑块与滑板达共,)滑块从B滑上滑板后开始作匀减速运动(2 ,根据动量守恒同速度时,二者开始作匀速直线运动。设它们的共同速度为vv

37、B?vvm)mv?(m?2 解得:, B31122?mv?mgs?mv Rs对滑块,用动能定理列方程:=8,解得:1 B12212?0?2mgs?mv 对滑板,用动能定理列方程:=2R,解得:s2 22 R,并没有滑下去,二者就具有共同速度了。R时,小于6.5s由此可知滑块在滑板上滑过s=621点,C0.5R,滑上,匀速运动L2R,匀减速运动R当2RL5时,滑块的运动是匀减速运动8R1111222?mgR?mvmvmgRmv?.8?mg(R?05R) 根据动能定理:,解得:, CCB222217?mgR)5R?0?W(mg8R?. 轨道的中点。,滑块不能滑到CD f4 点。根据动能定理:C,滑

38、上L+R6.5时,滑块的运动是匀减速运动2RLR当11122?)2L(13R?mg(6.55mg(6.R?L)?R?L)Wmv?mv?mg ,解得: fBC422112mgR)?5R?Lmv?mg(2.,这与题目RCD时,可以滑到当轨道的中点,此时要求L0.5 C22 轨道的中点。矛盾,所以滑块不可能滑到CD 年理综福建卷19. 2011分)如图为某种鱼饵自动投放器中的投饵管装置示意图,其下半1921(C 的四分之一圆弧的竖直细管,上半部BC是半径为R部AB是一长为2RO 、下端固定的轻质弹簧。R管内有一原长为弯管,管口沿水平方向,ABR B 后锁定,在弹簧上端放置一粒鱼0.5R投饵时,每次总将弹簧长度压缩到Cm的鱼饵到达管口饵,解除锁定,弹簧可将鱼饵弹射出去。设质量R2时,对管壁的作用力恰好为零。不计鱼饵在运动过程中的机械能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