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的写作教学评介_第1页
新课程背景下的写作教学评介_第2页
新课程背景下的写作教学评介_第3页
新课程背景下的写作教学评介_第4页
新课程背景下的写作教学评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新课程背景下的写作教学评介瑞安中学蔡瑞琛 20GG-1-19高中新课程改革自 20GG 年迄今已走过了 5 个年头,新课程的新理念影响 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观,我们的课堂也在发生着“静悄悄的革命” ,但是,这样的 变化主要还是集中于阅读教学,写作教学的改革相对滞后,问题更多。 “如何教 写作”“写作究竟能不能教”一直是困扰语文教师心头的一个暗结。无论是在对 写作有困难学生的指导上, 还是在对优秀生的点拨上, 就整体而言, 教师对于自 己的教学效果, 是持怀疑和不自信态度的。 差的教不了, 而写作成绩优异的学生 又常常声称自己写作能力的提高并非得益于语文教学。 很多个例显示, 写作优秀 生的成长似乎

2、与个人天赋、 家庭环境、成长经历等学校语文教学之外的其他一些 因素相关,这些成功的个例在某种程度上强化了这样一个在语文界颇为流行的观 点:作文不可教。于是,在以阅读教学为本位的教学格局中,写作教学沦为了附 庸,成为了可有可无的存在。 面对当下的写作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我觉得当 务之急是要弄明白两个问题:写作是什么,写作教学是什么。作为一线的老师,我们通常所思考的是“写作怎么教”的问题,大家往往热 衷于写作策略的研究而忽视了对写作观及写作教学观的思考, 这就有本末倒置之 嫌了。因为写作观及写作教学观属于写作教学的上位概念, 直接影响指导写作策 略的研究。正确的写作观及写作教学观,将引导写作教

3、学走向高效。苏教版普 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教材中也表达了对“写作观”的重视。写作 训练设计由“写作观”“写作指导”“写作实践”组成,其中的“写作观”共计 五条:你的生活很重要(必修一);独立思考,善于发现(必修二);写 作,也是对话(必修三);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必修四);人文情怀与公 民意识(必修五)。那么,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又有多少的老师会注意到“写 作观”,思考编者为何选择这五点、它们对写作又有怎样的指导作用。现实是相 当多的老师并没有按教科书设定的内容和要求进行写作教学, 教科书美好的写作 理想与教学现实分离,是个不争的事实。一、写作是什么(一)写作是一种生命活动要想弄明白“

4、写作是什么” ,有一个问题是无法回避的为什么写作。让 我们先来看看中外几位大家是怎么说的。 巴金承认“我写文章没有一次不是为着 泄气”,沈从文说 “我的写作就是颂扬一切与我同在的人类美丽与智慧” ,王蒙说 “写作已经成为我的主要的生存方式”史铁生说“写作是为了不至于自杀” ,尼 采说“写作是为了摆脱自己的思想” ,萨特说“我生活的唯一目的就是写作”聂 鲁达说“写作就像呼吸一样,不呼吸我就活不成,同样,不写作我也活不下去” 。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写作已经成为了一种自我的存在性的自发的需要, 一种生命的 本质性的需要。 从这个意义上说, 写作首先是一种生命活动, 一种生命的存在方 式。那么我们在教学

5、中是否启迪了学生的这种意识呢?我们是否将写作视为学生 精神生活的一部分, 引导他们在写作中表达真善美、 鞭挞假恶丑, 在作文中不断 地审视自己, 校正自己的精神航向, 使自己的精神健康地发展呢?顾振彪说 “作 文是学生人生的史记 ,是精神家园”。当写作的意义定位于这个高度时,写作 就从“立言”走向“立人”了。新课标中对写作主体的尊重与重视就充分体现了 这点认识。当我们引导学生树立起“我写故我在”的写作观时,定能激发起学生 言语生命的原动力,使学生的写作与生命、存在融为一体,写作成为“今生今世 的证据”,成为生命的确证。(相信这点我们的学生在翻看过往的随笔时会有体会)(二)写作是生活 这个命题包

6、括两层含义:一是写作源于生活,二是写作服务于生活。如果说 写作是一种生命活动是对“为什么写”的思考收获,那么“写作是生活”则是对 “写什么”的追问所得。仔细研读新课标,不难发现其对生活的重视,在“表达 与交流”部分的第一条与第四条中分别有这样的阐述: “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 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 对自然、 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在生活 和学习中多方面地积累素材,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 ”从中可以看出,这里 的“生活“是广义的,包括经历、认识、情感。不可否认,现在学生的生活是逼 仄而扁平的, 但这并不代表没有生活, 高中学生在成长的十几年间, 不可能没有 故事、认识与感悟,

7、只不过是因为缺少“唤醒” ,大部分都沉睡着。从这个角度 说,我们需要通过策略性知识“搅动”学生的知识储备,调动已有的知识,唤醒 沉睡的情感。国外的写作教学常用 “自由写作法”、“头脑风暴法”、“树枝分叉法”、 “魔方六边形法”、“五个 W 法”、“戏剧法”等来调动学生的“内存” 。在国内, 上海大学的李白坚教授的“前作文指导教学法”实现了从“生活”到“作文”的 “无缝链接”,值得学习。“写作是生活”的写作观要求写作必须做到“三真” 真实的目的、真实的情境、真实的读者。因为“真实的目的”使写作有了现实 的意义,“真实的情境”是激发写作愿望的缘由,而“真实的读者”则是强调了 “读者意识”。这点是长

8、期以来被我们所忽略的。当我们的学生被问及为什么写 作、为谁写作时,他们的答案一定会惊人地一致为完成作业、为考试、为 老师。这样的答案充分说明了我们的写作教学对“写作目的” “读者意识”的忽 视,这也是造成写作教学高耗低效、 学生对写作兴趣索然的重要原因。 因为缺少 正确的“读者意识”,学生在写作时就没有对象感,表达的欲望就会消减;写作 没有针对性,就不会琢磨如何选择最恰切的表达方式。可以说“读者意识”的缺 乏,大大影响了写作动机与写作过程。 也许有学生会把教师 (阅卷老师) 当作“读 者”,但教师并非严格意义上的读者,教师是“评判者” ,对学生的作文更多的是 一种审视,而非平等的交流。当写作面

9、对的不是交流的“读者”而是挑剔的“评 判者”时,写作者内心不自由、不轻松,处于一种谨慎戒备的状态,此时的表达 也就难免有敷衍塞责或讨巧投好之嫌了。二、写作教学是什么 正确的写作观引导着写作教学观,在写作“是生命的活动” ,“是生活”的观 念影响下,写作教学观也发生相应的变化。 简单可概括为 “养护与管理”。即“养 护言语个性和精神创造力” (潘新和语)以及有效管理写作过程。(一)写作教学是“养护” 依据潘新和教授的言语生命动力学观点,写作教学“只是为了顺应、养护人 的自然的言语禀赋和情性,而不是压抑和扭曲” 。写作教学最重要的是使学生喜 欢上写作, 最要不得的是扼杀学生的言说欲望和创造力。 我

10、们要做的是培植与增 强学生在写作上的自尊与自信, 遵循言语教育规律养护学生健康的写作人格和写 作心态,培育深厚的学识素养和人文素养。 反思现实的写作教学, 我们大多是在 做批评打击的工作,批改作文时总是非要揪出“哪哪不好” ,似乎这样才是对学 生的有效指导, 才能显示教师的作用及水平。 殊不知,这一次次的批评实际上是 在不断强化学生“我不行” “作文很难”的意识,进而对作文产生惧怕乃至放弃 的心理。其实,作文的优劣是相对的,当老师抱着“养护”的态度宽容地去欣赏 学生的作文时, 我们会发现不一样的美丽。 在这里, 我想把教学中亲历的一个案 例拿出来与大家分享。快到中秋了, 我想离家住校的学生肯定

11、会有一些不一样的生活感受, 于是我就布 置了一个写作任务,围绕“中秋” ,写写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感受。不出所料,交 上来的大多是思乡、思人之作。其中有一个学生的作文挺另类。“记得中秋节那天啊,我一个人在窗台上看夜色。 这时候,吹大风了。呼呼,好冷啊,呀,冬天来了。 风好大的,看月亮被吹跑起来了。月亮在云里跑得好快,月亮要被吹灭了。呀, 冬天快来了。风吹得好犀利,楼下野地里的灰土被吹起来了,好像飞机一样。看, 灰过来, 灰过去,灰过来,灰过去。呀,灰不起来了。原来,是被雨打下 来了。月亮把树照白了,树白了,车子一高兴干脆也白了,好白啊。呀,冬天要 到了。雨就跟着也白了。啊啊,吹风了,下雨了,大家快

12、点回家吧。 冬天到了没啊?冬天的时候,家里就会变得好温暖的。 ”按照传统的评判标准, 这个学生的作文绝对是不合格的, 你会觉得态度极不 认真,文字表达极不规范,内容空洞,很明显是“交差”之作。可因为是随笔, 所以我是以一种交流对话的心态阅读的,我在文后写道: “跳脱而略带童真的语 言,仿佛把我带到了孩童时代, 看来你有一颗未泯的童心, 这可是写作的一大要 素,因为你的天真会让你的发现与众不同,所以你有了一个别样的中秋 。只 是为什么要如此地伤感寂寞呢?难道是和爸爸妈妈闹别捏了吗?”当他拿到批语后开心地对我说:“老师真聪明,我中秋那天晚上和老爸吵架了,一个人站在那 儿看月亮,很郁闷,当时就把这种

13、感觉写了下来,老师你不觉得写得很烂吗?” 我说:“一点都不烂,挺好的,是你真实情感的表达,而且你的语言很特别。怎 么会想到月亮快要灭了呢?” “我看到月亮在云层里一会儿亮,一会儿暗的, 感觉像是灯光的忽明忽暗, 所以就这样写了, 其实也没想那么多, 就是自然写下 来了。”“其实,你挺有想像力的,你的语言也很有表现力,你看这么短短的文字 里,你已经综合运用了好多修辞,像拟人用得很生动。特别是反复,不仅增加了 文章的旋律美, 而且还起到了反复点题的作用。 老师感觉在读一首小诗呢。 你看, 下面是老师改写的一首小诗,你读读看是不是更有味道 ?” 修改后的诗中秋,月亮跑起来了吹大风了好快好冷 要吹灭了

14、冬来了。冬快来了车子一高兴 也白了 冬要到了 冬要来了 家 变风犀利 灰土像飞机 飞过来飞过去 飞不起来了 雨落了 树白了 温暖雨白了这位学生听得一愣一愣的,说: “老师,真有你说得那么好吗?我的作文是 很烂的,我不会写作文的啊。 ”“作文烂”“不会写”这是长期的写作评价给这位 学生造成的心理定势。 其实,文章并非如我所夸得那么好, 其中当然存在很多的 问题,但是, 我如果继续以评判的姿态来处理的话, 除了再次强化学生原本就不 自尊自信的写作心态外,没有任何帮助。当我用“养护”的态度去维护他的写作 尊严与信心时, 不仅鼓舞他, 而且发现了他某些值得肯定的写作倾向。 比如擅长 感性思维、想象力丰

15、富、表达的特点是宣泄性情绪化的、文字是不拘一格等等, 然后根据这些特质结合以后的写作观察, 可以引导他做诗歌、 抒情散文或小说等 文学类的写作。果然,在我的鼓励下, 这位学生又创作了一首小诗 小鱼和白云,小鱼和白云我活下来了可白云的身体一点一点瘦弱 从此, 我和白云相识了日烤着大地 池塘的水沸腾了 谁来救我 一片白云挡住了阳光 在白云的怀抱里以朋友的身份白云 每天飘过池塘上空 我们 每天见一次面,说一次话 渐渐地我想更接近她 当我奋力跃出水面时 池塘马上伸出大手 紧紧地抓住我 重重地落回水面 我羡慕天空中的鱼鹰 因为他们可以在白云的身边 快乐飞翔 一只鱼鹰在水面掠过 同伴们忙于逃命 而我,却像

16、傻子一样 向那恐怖的爪子游去 十分钟,过去了 我不属于这个世界了 但我很幸福 这是一次十分钟的旅行 鱼鹰带我离开那 一直阻碍我们的水面 这十分钟 我离她越来越近了 这十分钟 我依偎在她身上 我深情地拥抱她 我亲了她 这十分钟 我笑着哭了 我很幸福 到最后,我还是不知道 那该叫友情还是爱情 但我不后悔 因为友情爱情 调色板上的黑与白 没有界限, 而中间的调色剂,就是时间“把准言语生命天性、 个性的脉搏, 养护言语生命的潜能和才情, 助成每 个言语生命的健康成长”是我们写作教学的要义所在。(二)写作教学是“管理”写作教学是一种管理, 是我在学习了美国的 “过程写作法” 之后的认识与思 考。我们传统

17、的写作教学是没有“过程意识”的,大多是以写作后的讲评方式进 行的,有人把它称为“马后炮”式的指导。可以说我们的写作教学在“过程”的 指导上是缺席的。那么过程该如何指导呢?“过程写作法”可以给我提供借鉴。 “过程写作法”共分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预写作” ,其中包括通过头脑风暴 选择话题,确定目的、形式、读者,以及形成写作中心思想等三个部分。第二阶 段是“打草稿”,自由写作 10 分钟,不间断。第三阶段“修改” ,根据同伴或老 师的反馈意见修改初稿。第四阶段是“校订” ,着重修改文中存在的拼写、语法、 标点的错误。 第五阶段是“发表”,在班上或小组内朗读或传阅彼此的作文定稿。 “过程写作法” 开

18、启了一种高频率、 相互作用的小组行为的写作, 将学生的写作 行为分割成可管理的部分, 教师在每个环节都给予相应的指导, 其中既有写作知 识的,也有交流技能的。 美国的写作教学很少涉及写作技巧的指导, 它更关注的 是对写作过程的管理与监控, 比如对头脑风暴活动的管理, 对同伴反应小组以及 同伴校订小组的管理, 对发表环节的管理等等, 这种对活动的管理实际上就是在 指导写作活动。 这样就让教师对每个阶段的写作情况有一个准确及时的把握, 它 打破了教师无法掌控学生写作过程这一魔咒。美国的“写作工作坊”与“作家工作室训练法”都体现了写作管理在指导上 的重要性, 这种管理在我国是缺失的, 要学习但不可照搬, 因为我们实行的大班 化教学,与美国的小班化不同。 大班化的教学模式给我们的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困 难,如果照搬“过程写作法”的五个步骤,那我们的写作教学的时间就要拉长, 教师的工作量会更大, 结果有可能是吃力不讨好。 所以这还需要我们 “运用脑髓, 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潘新和教授说全球化视界中的写作教学必将呈现 “三足鼎立” 的大趋势: 一 是注重实用,拉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