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试题整体评析_第1页
高考语文试题整体评析_第2页
高考语文试题整体评析_第3页
高考语文试题整体评析_第4页
高考语文试题整体评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6年高考语文试题整体评析2016年高考语文试题全国课标卷(陕西省等地区使用)在整体上呈现出外松内紧、平稳发展的特点。试题在大模样上与 2015年或近三年来的课标卷几乎保持一致。试卷结构、分值分配甚至大题题型等,都与 以往有较大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第i卷阅读中的五大板块,从外形上几乎没有改变; 第n卷中的语言文字运用和写作,虽做了一些少量的变动,但大的框架及本质上还是稳定的。但试题在少数地方和试题内部还是做了一定的调整,暗暗收紧了一些。这些暗收,有如下一些体现:第一,考试内容的改变。在第n卷语言文字运用部分,第15题,2014年前是连贯题,2015年是句式的选用,到2016年改为正确使用词语

2、中的虚词的使用。将单音节虚词、双音节虚词和关联词放在语段中选用。虽然只有 1道题3分,但体现的是考试内容的轮换。第二,考试题型的改变。在第h卷语言文字运用部分,第13题,虽然仍考成语,但考法与以往都不同。2015年是给3个句子,并留下空缺,后面给 3个近义成语,需要辩析近义成语选择最恰当的一组填入。实质考查的是 对近义成语的区另jo再以前出4个句子,每句中都有 1个加点成语,需要判断它们的正误。但2016年一改以往的考法,出了 6个句子,每句都有1个加点成语,后面每 3个句子排列组合成 4个选项,要求选出一组全部正确 的一项。这种加大了成语的数量,也是暗收的表现之一。第三,考查能力的深入。以能

3、力立意,考查学生独立的理解分析能力、概括综合能力、灵活运用能力、创新 探究能力,这些都是课标卷或者近五六年来高考试题一直追求的主流目标。2016年高考语文试题,在内在本质上,暗暗强化了这一目标。在第i卷论述类文本阅读部分,几乎每道题都涉及到了推断能力,选考类文本阅读中 的主观题,不论是文学类文本还是实用类文本,都牢牢抓住归纳概括能力不放,在第h卷写作试题上,沿续了近 三年来的方向,降低材料的限制定,降低审题难度,扩大试题的开放性。第四,考试题型的回现。 2016年语文高考试题,有些试题是前十年或前三十年考过的题型或类似的题型。 如写作题,让考生针对如何提高语文素养的问题,比较三种提高途径,表达

4、自己的观点和理由。高考作文以语文 学习为内容,在上世纪八十年中期曾考过一次。再如虚词使用,这是在2009年课标卷前大纲卷曾考过的题。文言文中的以考解说词语为形式的题,其实考的是古代文化常识,这也是上世纪九十年中后期考过的题型。第五,试题难度分布的调整。2016年试题,还有一个明显的地方,就是将难度较大的题的位置做了不少调论。如论述类文本,将最又t的试题放在最后第3题上,而将第1题变得较为平和容易。实用类文本将最难的试题放在最后一道探究题上。第i卷阅读较难较紧,第h卷表达较易较松,整个试卷呈现着前紧后松的门帘子样子。宏观上看,2016年的语文高考试题,用了一些内劲暗收的方法,体现了试题的发展,但

5、在整体外观上,仍 与2015年试题保持着较高的一致性。试题深度解读一、现代文阅读(一)文本分析文本摘编自格非的文学讲稿 塞壬的歌声。文本篇幅长度1069字。主要论述了传统故事与小说尤其是与现 代小说的异同。全文共有 4段,前3段论述了小说与故事的联系和区别,第 4段论述了现代小说与故事,与传统 小说的异同及其发展。文本最突出的思维特点是比较,在比较中表达其异同。格非,是清华大学中文系刘勇教授的笔名。刘勇,于1964年生在江苏镇江丹徒。1981年考入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后留校任教。2000年获文学博士学位,并于同年调入清华大学中文系。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格非文集、欲望的旗帜、塞壬的

6、歌声、小说叙事面面观、小说讲稿等。2015年8月,作 品江南三部曲”获第九届茅盾文学奖。塞壬是古希腊神话中一个人面鸟身女妖,相貌美丽,歌声极为动听,但常常用其歌声来诱惑过往船只水手入迷而触礁身亡。(二)试题分析现代文阅读命了 3道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3道小题紧紧围绕小说尤其是现代小说与传统故事的联系与区别这一中心内容,重点考查了理解文中重要词句子的能力、推断能力和因果关系等逻辑判断能力。试题在形式上与去年比,调整了难易顺序,第1小题较易,最后第3小题最难。也调整了试题覆盖的文本范围,第1小题考查了文本中的前 3段,增大了范围。第1题答案:b项。分析:此题考查了前 3自然段,此部分主要论述

7、了小说与故事的异同。b项综合了第2第3两个自然段的内容,在表述传统故事与小说的本质区别时,错误地将小说仍表述为“游历见闻”,这与第3自然段第2句话“小说中的故事可以来自想象,不一定是作者的亲历见闻”相违背。难度较小。第2题答案:c项。分析:此题考查了第3第4两段,第3自然段重点论述了小说与故事本质的区别之一是虚构。第4自然段重点论述了现代小说的突出特点,一是故事性的淡化,二是讲述方式的多变与叙事目的的加强。c项对现代小说的表述“不太注重一个故事如何来讲”与第4自然段有关现代小说第二个特点相违背,而第二个特点在原文中有两处表述,一是“现代小说家对待故事的方式复杂多变,以实现他们特殊的叙事目的”,

8、二是“这时,一个故事的好坏并不看它的成色,而是取决于讲故事的方式”。其中的a、b和d项都有较容易的推断表述。难度适中。第3题答案:b项。分析:此题考查了全文 4个自然段。b项考查了文本第4自然段中的两个方面的因果关系。现代小说家采用 的手段是改变讲述故事的方式,而这种改变产生的结果是使得虚构故事淡化减损乃至消失。现代小说家改变讲述故事方式的目的是实现他们特殊的叙事目的。在文本中,现代小说家采用的手段最后形成的结果与采用手段的目的之间,并没有因果关系,也没有直接的联系。 试题b项将现代小说家采用手段的最后结果作为其手段目的的原 因。同时,试题的 acd三项,都加大了推断能力的难度,其中的d项还将

9、推断扩充到文外,对 b项进行干扰。此题难度最大。 二、文言文阅读 (一)文本分析文本节选明史陈登云传,全文共586字。文段重点记载了陈登云上疏的内容,兼记了他的仕宦经历。 表现了陈登云刚直的性格及忠君爱民的品德。文本故事性弱。(二)试题分析试题与2015年保持一致,共4小题,19分。前3小题为客观选择题,各 3分,分别为断句、词语解说(古 文化常识)和概括分析。第 4小题为翻译,两个文中句子,共 10分。整个试题难度加大。第4题答案:c项。分析:此题用断句判断的方式考查了对句群中词语及句子的理解。句群“承宪怀祸藏奸窥觊储贰且广结术士之流曩陛下重惩科场冒籍承宪妻每扬言事由己发用以恐吓勋贵簧鼓朝绅

10、”由三个句子构成,一是“承宪怀祸藏奸,窥觊储贰,且广结术士之流”,陈述了郑承宪的罪恶;二是“曩陛下重惩科场冒籍”,陈述了陛下的做法,为下句作铺垫;三是“承宪妻,每扬言事由己发,用以恐吓勋贵簧鼓朝绅”。陈述了郑承宪妻子的罪过。难度适中,较往年稍难一些。第5题答案:d项。分析:此题借对词语解说的正误判断考查了与文本相关的4个古代文化常识,“中宫”、“陛下”、“吏部”和“移疾”。“陛下”和“吏部”较为常见,“中宫”与“移疾”较为生疏。试题在难点“移疾”上设错误,加大了试题的又t度。d项在表述“称疾”时,将部分的个别的现象扩大为全部的内容,确实在古代,官员在受到权贵诋 毁时用移疾来请求退职,但它只是一

11、部分现象,并不是全部,大多数时候,移疾还确实是用上书称病的方式请求 退职。这是在考查概念的全称概括与现象的部分之间的关系。难度较大。第6题答案:d项。分析:d项在分析中错解了一个字“赍”,“赍”在句中“帝立遣寺丞锤化民赍帑币振之”的意思是“持有” “携带”,d项解说为“筹措”。但试题b项用了推断进行干扰,原文中只写了陈登云检举多名重臣,并未写检举后的结果,试题表述“其中有些人因此遭到贬职或罢免”,这个结果是从后文“朝右皆惮之”推断出来的。因此 增加了试题的难度。难度偏难。第7题答案:(1)其中难道没有刚正的人,但禁不住抵触排挤,大多无法安身。(2)副使崔应麟见到百姓吃湖泽中的雁粪,便装入袋中给

12、陈登云看,登云随即送至朝廷。分析:此翻译题重点考查了常见的实词含意,包括着双音节实词。第 1句有单音节实词“胜”(经受住)、双 音节实词“t!齿吾”(比喻抵触不合)。第2句有单音节实词“啖”(吃)、“矢”(粪屎)和“囊”(袋子活用为用袋 子装着)。难度适中,不易得满分。 三、古代诗歌阅读(一)文本分析文本节选自杜甫的七言古诗丹青引赠曹将军霸。丹青引赠曹将军霸全诗共40句,280字。介绍了曹霸将军的出身、绘画才能和艺术成就,最后对其在安史之乱后沦落漂泊的遭遇表达了同情。试题选取了第17至第24句,共8句56字。重点表现了曹将军画玉花过的过程和成就,体现了曹将军的艺术才华。在内容上,诗文有两句理解

13、上的难点,一是第2句“画工如山貌不同”,画工指画马的人们,如山指很多,貌不同,指所画之马与真马差得远。曾经有许多画家都画过这匹玉花照 马,但所画出的效果都不好,远远比不上真马;二是第 6句“意匠惨淡经营中”,意匠经营,指画马之前的构思 布置过程,静静深入地想着,努力地布局安排着。在手法上,突出地采用了铺垫衬托。 (二)试题分析第8题答案:第一问,曹霸所画玉花照神奇雄俊,如飞龙跃出,其他人画的“凡马”以此马面前都不免相形失色。第二句,曹霸先凝神构思,苦心布局,然后落笔挥洒,顷刻之间一气呵成。分析:此题有两问,共 5分。第一问如何理解最后一句“一洗万古凡马空”。其实是在问曹霸画马的结果如何,诗句用

14、比较,将曹霸所画之马与第二句中所写的其他画工所画之马比较,突出了曹霸所画之马的脱俗超群与众不同。如何理解只是需要将末句的意思说出来即可。第二问问曹霸是怎样做到的,其实是问曹霸画马的过程步骤。体现在1f文的第 6第7两句。6句写凝神构思布局,7句结落笔画成。一般可能会丢掉第二个落笔画成的过 程,这是难点。第9题答案:画工如山貌不同,写曹霸要画的马已有众多画工画过,但画得都不成功。强调此马的雄俊非凡手可得,造成此马难画的印象;迥立闾阖生长风,写真马昂并没有站立,给人万里生风之感,进一步点出画家要捕捉住此 马飞动的神采尤其不易。分析:此题一问,6分。所问明确具体,诗人作了哪些铺垫。所谓铺垫,就是从侧

15、面突出。一是真马,二是 其他画工所画的马。用极短的时间完成也可以算是一种铺垫。虽然没有设置成答案,但也是铺垫内容之一。 四、名篇名句默写答案:(1)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2)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3) 一肌一容,尽态极妍分析:试题共3道小题,一道初中,二道高中,共 6分。与近三年试题保持一致,即在识记的基础上增加了 理解的内容。读懂命题人在题干上的表述对于写准答案极为重要。第1小题,在一 “但”字上,难度较小。第 2小题后面的表述,需要考生理解蜀道难第二节写风险,第三节写人事。所填写的两句,位于第二节最后。难 度增大。第3小题需要对空缺后面表述语句断开理解,描写阿房宫宫人

16、的美丽,在此断开,所填写的句子就是这 个内容,后面还说“她们伫立远眺,盼望着皇帝临幸”,是另外的后续内容,不是要填写的内容。这一点认不清,就会写成别的。五、文学类文本阅读(一)文本分析文本选编自沈东子翻译的美国作家迈尔尼的小说战争,全文共1355字,通过讲述了 “我”与一位妇女通电话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反对战争追求和平安定生活的思想情感。文本在情节上有突出的特点,即打电话。因接线生误接了线,使得两个素昧平生且没有关系的人通了电话, 因男主人喜欢上了女主人的声音,于是就又通了电话,并产生好感,以后就每天通一次电话,借此交待了女主人 的身世、性格、学识等,后来两人感情火速发展,突然,却再也拨不通对方

17、的号码,经查得知,对方居住地那一 片遭到了炸弹轰炸。文本在人物刻画上也有突出的地方,即女主人一直没有出现, 只是借助电话内容从侧面表现。女主人遇人不淑,后来一直一个人过,因了战争的原因,失去了18岁的儿子,身边只有一位晚上睡不好觉的老母亲需要照顾。最后所居住的地区遭到炸弹而生死不明。男主人一开始被炸伤,结束了军旅生活,偶然遇上了一位可以谈心的女主人,而且两人感情发展得很好,却因了战争的轰炸又失去了幸福。小说的主题是清晰的,写战争给人们带来的伤害,从而表达了反对战争渴望和平的主题。但小说在构思上却很见功夫。一是通过打电话这一细节来反映人物命运推动情节发展;二是题目的设置,直接就将“战争”这两个

18、血淋淋的大字放在最醒目的地方,让读者观看和思考。(二)试题分析共命了 4道小题,1道客观多选题,3道主观简答题,分值 25分,与近年来的课标卷一致。试题难度又恢复 到2014年及以前的程度。(1)题答案:选d项给3分,选c项给2分,选b项给1分,选ae不给分。解析:ae两项,都有明显错误。 a项说开头写被炸伤,更是为了强调作者的一段亲身经历,是错误的。“更”是表明战争给“我”带来的伤害。e项说小说描绘了一幅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历史画卷,表现了民众的必胜信念,几乎与小说没有关系。b项属于不完全不准确,“我有好多年没有这样畅快地跟人说话了”,首先是一种礼节性的赞美,其次表明初交有了好感,是不是一定就

19、到了 “喜爱之情”,不能夸大也不是提前地肯定。(2)题答案:大方热情、机智幽默,懂得及时化解生活矛盾;乐观向上、热爱生活,战争和不幸都不能阻止她对美好生活和爱情的追求;善良真诚、理性克制,有责任感,关心母亲,思念儿子,真诚待“我”。分析:人物性格是文学类文本的必考题,也是常规题。难在概括与归类上。概括的准确与否,归类的全面及与答案 的一致程度,都是历年得分高低的关键。其中的第一条,是直接从小说中“我”的感受中抄写过来的。第三条中的理性克制较为明显,第二条的热爱生活也能感觉到,但乐观向上、善良真诚不一定就能归纳出来。同时,归类也极可能与答案不一致。难度偏难,满分 6分,几乎都会丢掉一二分。(3)

20、题答案:一个电话将两人的命运连在一起,偶然与必然交错,突显了战争背景,强化了戏剧性情节;主人公言 行主要通过电话聊天呈现出来,便于透露人物心声, 使人物形象更真实; 电话交流的限制性给小说留下了较多的空白,丰富了人物与主题的想象空间。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电话在小说中的作用,属于叙事学范畴,难度较大,答案所体现出的思路和语言,较为 专业,满分6分,中学生能得一半分数就已经是极高的分数。(4)题答案:观点一,合适。小故事冠以大题目,对比鲜明,强化了艺术张力;战争是故事发生的契机与悲剧的根源,是 小说构思的基础;小说写的虽是爱情故事,但主题却是对战争的“失望”与反思。观点二,不合适。小故事冠以大题目,

21、故作高深,不符合写作的一般原则;小说的艺术感染力源自战争中的 爱情,而不是战争;小说情节设置以小人物的坚强与不幸为主干,战争只是引起情节变化的背景。分析:这是一道开放性的探究题。 开放性是指针对小说题目合适不合适这个问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考生可以自主选择自己认同的,可以说合适,也可以说不合适。探究是指考生一旦选择了观点,要根据小说内容探究合 适不合适的理由。考查的重点有两个,一是是否有明确的观点,二是理由是否充分合理。此题考生会有话说,有 内容可写,难度适中。六、实用类文本阅读(一)文本分析文本由两部分构成,一是正文部分,摘编自柯琳娟吴文俊传,长度1479字,二是相关链接部分,分别摘选一本书的

22、上的评价和颁奖时的评语,长度为250字。全文总长度为1729字。从不同方面介绍了中国当代数学家吴文俊在数学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及其过程、原因等,同时介绍了他的主要思想。(二)试题分析与近年课标卷同类试题相比,保持了较高的一致性。仍为4道小题,1道客观多选题,3道主观简答题。所不同的是,前2道主观简答题,都回恢到近年来常见的中等难度的试题上,如第 2小题,问原因,第3小题概括 具体某一段的内容,都是中等偏易的试题,但最后的8分题却极难,命了一道分析关系的试题。(1)题答案:选e项给3分,选b项给2分,选a项给1分,选cd不给分。分析:cd两项都有明显错误。c项“期待着未来的中国数学家开拓创新”,原

23、文说的是“下一代” “下下代”,这两者范围不一致;d项说吴文俊不认同外国专家的研究成果,原文说的是不认同他们靠巧思妙研究数学的方法。a项表述不完整,只是一部分,说吴文俊转物理系是因为对数学不感兴趣,原文说主要对物理有兴趣,其次是对 数学不感兴趣。另外两项都很明显。难度较低。(2)题答案:不蹈袭前人,不盲从权威,能够独辟蹊径;具有扎实功底、全局观念和战略眼光,善于抓住事物的本 质;学术视野广阔,注重人文修养。分析:试题问吴文俊取得创造性成果的原因有哪些。试题覆盖面广,需要对全文内容进行筛选归纳概括。试 题区分度较好,概括的全面、准确的程度、归类合理一致的程度决定了得分的高低。难度适中。(3)题答

24、案:基础教育应着重引导学生深入学习、探究的兴趣;数学教育要有利于系统学习和深入理解数学,而不 是海量题目训练和追求竞赛获奖;现行奥数教学方法太功利,且无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训练数思维。分析:试题要求概括吴文俊对我国数学基础教育的心得。只针对第4自然段,试题覆盖面小,而且心得在文中都很明确,这些都降低了试题的难度,为较容易的题。(4)题答案:吴文俊广泛的阅读面,为日后的专业研究奠定了基础,也有助于科学与人文交融理念的形成;物理与 数学本来就关系密切,吴文俊对数学的兴趣,为他的数学研究提供了便利条件;吴文俊兴趣广泛,视野开阔,使 他的思维活跃,能够融会贯通,富有创造性;吴文俊富有生活情趣,心胸开阔

25、,能够保持罕见长久的学术生命。分析:试题要求分析兴趣广泛与专业研究之间的关系。这二者散布在全文中,而且零碎具体不系统,需要将 这些归纳概括出来,像其中的科学与人文交融,物理对数学的帮助,以及长久学术生命等,几乎很难概括出来。 在要点的全整与准确方面, 考生很难达到答案的要求, 考生会有话说,但可能说不全面说不准确。 这个8分试题, 是历年来最难的一道。也可能是得分最低的一道。七、语言文字运用(一)总述在试题的数量和分值上仍保持着稳定,仍是5道题,3道客观选择题,2道主观简答案,共 20分。但考试内容发生了一些变化。用正确使用词语中的虚词(包括单音节虚词、双音节虚词和关联词)替换了2015年的句

26、式选用及以前的连贯题,而成语的使用也一改2016年的题型,改为句中加点成语的正误辨析,但增大了题量,由原来的4句增大到6句。其他题型仍保持不变,如病句、语段补写、图文转换。整个语言文字试题的难度降低, 为中等偏易。(二)分述13题答案:d项。分析:6句中出现6个成语,比较生僻的有 2个,“目不交睫”和“厝火积薪”,其他4个都较熟,“箪路蓝缕”、 “讳莫如深”、“安步当车”和“苦心孤诣”。“目不交睫,交睫,指合眼睡觉,不交睫,指忧愁得不能合眼睡觉。试题在这个较生疏的成语上设了错误。 “厝火积薪”,厝,放置之意,火指火种火苗。此成语指把火放在柴堆上, 喻指隐伏着危机。第1句“目不交睫”和第 5句“

27、安步当车”用错,可用排除法。试题虽然增加成语数量,但难 度仍是较小。14题答案:c项。分析:此题考查了病句的判断。a项有两处问题。一是“自从”后面只接具体的时间,再加上“以来”就重复了;二是“自从”到“以来”中间的长句,前后主语不一致。b项成份残缺,连续缺宾语。“提出” “取消”这两个动词都缺少宾语与之搭配。d项前后不一致,前面是“强弱”两方面,后面只有一方面。难度适中。15题答案:d项。分析:这道题考查的内容是正确使用词语中的虚词。虚词已经有许多年没有考了,2016年算是轮值上了。虚词可分为单音节虚词,如“则”“也”“更”“还”“但”等。有些虽然是单音节,但只是省略了的双音节关联词,如“但”

28、 “则”等;有些就是单纯的单音节,如“更”等。试题要求选用最恰当的一项,但其中有些明显是错误的,不能用,先一票否决排除掉, 有些也勉强可用,但不好;全语段共有6处,最后综合起来看,就较容易选出答案。 此题难度适中。16题答案:而且还影响着人类的活动。气候对人类也有不利的一面,使它向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分析:试题的题型叫语段补写,考查的内容为连贯。补写的基本方法是联系上下文,根据全段语意的中心、结构层次尤其是上下句来拟写。第1空,上句有“不仅”,本句会有“而且”,“而且”连接的内容就在下一句的内容里。下一句有一个关键词“影响”,有具体分解词“生活、生产、建设” ,可以概括为“活动”。这就是答

29、案“而 且还影响着人类的活动”的来由。第2空前面有“但是,表明转折,要说不好的一方面了,后面有“有时会带来某些灾害”。说明前面要填写的不利方面程度要比它轻一些。这就是答案“气候对人类也有不利的一面”的来 源。第3空前面有“所以”表明是结论,把不利的气候改变成有利的。试题难度适中,区别度较好。17题答案示例:“中国梦演讲赛”拟于 5月4日举行,赛事需要组织和宣传。组织工作需要联系报告厅,选拔 20名参 赛者,最后评出6个奖项;宣传工作包括出海报、组稿,并在学校网站和校报报道。分析:此题考查的内容为图文转换。图文转换已经连续考过4年了。今年的这个题型,三年前考过。难度较小。八、写作试题分析:试题在以往材料作文的基础上, 进一步降低了材料的限定性, 降低了审题的难度,同时也进一步放宽了试题 的开放性。试题在要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