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南漳县一中2011-2012学年上学期高一历史期末复习单元检测《古代中国的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人民版_第1页
湖北省南漳县一中2011-2012学年上学期高一历史期末复习单元检测《古代中国的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人民版_第2页
湖北省南漳县一中2011-2012学年上学期高一历史期末复习单元检测《古代中国的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人民版_第3页
湖北省南漳县一中2011-2012学年上学期高一历史期末复习单元检测《古代中国的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人民版_第4页
湖北省南漳县一中2011-2012学年上学期高一历史期末复习单元检测《古代中国的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人民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湖北省南漳县一中2011-2012学年上学期高一历史期末复习单元检测:古代中国的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人民版必修二)一、选择题1.在中国古代,农业生产与水利的工具发展密切相关,水利工具是农业进步的基础,与图1相比,图2工具的进步之处在于()a.促进了水资源的合理利用b.既能灌溉又能排涝c.灌溉时节省了人力d.能够利用水力鼓风冶铁【解析】图1、图2工具分别是春秋时期的灌溉工具秸榻、唐朝发明的灌溉工具筒车。其最大 区别在于前者利用人力,后者利用水力,把人力解放出来。正确答案选c项。【答案】c2 .先农坛在北京永定门内天坛之西,建于明嘉靖年间, 是明清历代皇帝祭祀先农神的地方。图为清朝雍正 皇帝亲祭

2、先农坛的情景。它反映了清朝()a.重视对祖先的祭祀 b,推行抑制商业的政策 c.重视农业生产的思想 d.为天下百姓树立榜样清雍正帝先农坛祭祀图(局部)【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对图片和题干的分析理解及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皇帝祭祀先农,意在祈求农业丰收.反映的统治者重视农业的思想 .【答案】c3 .英国史学家韦尔斯说:“19世纪以前的两千多年,很少有中国人对于他们自己的文明一般 优越于世界其他各处的文明产生过任何认真的疑问” 。对上述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 a.中国古代文明一直领先于世界b.中国古代封建政府禁绝任何外来文明c.中国古代文明并非世界领先d.古代中国人缺乏对本国文明的深刻反思【解析】中国

3、农业文明在世界文明史上长期处于先进,但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保守性及封闭性也使中国人容易做“天朝上国”的美梦。【答案】d4 .北方地区流行这样的俗语:人生有三宝,丑妻薄地破棉袄。从本质上反映了()a.农民富裕安逸的生活b.农业在社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c.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特征d .商品经济极端落后【解析】a项中的“富裕安逸”与题干“丑妻薄地破棉袄”不合, 日d在题干中都未有体现;“人生有三宝,丑妻薄地破棉袄”反映了家庭为单位、拥有土地、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特征,所以选co【答案】c5 .“精耕细作”是我国古代农业生产技术的主要特点。下列关于它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提高了农业生产技术水平b

4、.其特点是投入少而产出多c.促进了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d .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小农经济【解析】本题难度中等。精耕细作方式是希望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上提高产量。所以想方设法提高农业生产技术,并且多投入才会多产出。【答案】b6 .农业的发展为唐朝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下列促进唐农业发展的措施中不符合史实 的是()a.唐初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b.曲辕犁的出现第一次将人力解放出来c.创制了新的灌溉工具筒车d.兴修水利工程【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教材知识的识记和比较能力。b曲辕犁不是将人力解放出来的第一次所以选bo【答案】b7 .中国古代城市发展到北宋进入一个新阶段,这个“新阶段”主要是指()a.商业活动不再

5、严格限制在“市”里b.由政治中心向经济中心转变c.出现了一批工商业城市d.城市向南方发展【解析】此题重在考查对北宋商业发展的特点的分析理解.北宋时商业活动已不象唐朝严格限定在“市”里,而是突破了坊市界限.【答案】a8 .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是()a.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b.封建政府实行重农抑商政策c.封建国家设立众多关卡d.腐朽的封建制度的严重阻碍【解析】这是一道程度类选择题,旨在考查分析理解能力.abc三项都根源于d项.【答案】d9.清朝前期,只允许广州一地进行对外贸易,且仅由 十三行负责。清朝统治者之所以这样做,从根本上 说是为了()a.保护男耕女织的封建自然经济b.保持

6、“天朝上国”的崇高尊严c.抵御西方殖民者的侵略d.维护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广州十三行【解析】本题以图片资料的形式呈现 ,旨在考查对清朝闭关锁国政策的理解.清朝闭关的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其封建统治.【答案】d10.乾隆日:“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借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 瓷器、丝斤为西洋各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恤,在澳门开设洋行,俾(使)日用有资,并 沾余润。”(引自梁廷楠粤海关志)上述材料反映了清朝( )a.物产丰富b.中外交流频繁c.丝瓷茶等为西方所钟爱d.推行闭关自守政策【解析】本题为材料选择题,旨在考查阅读理解和提取有效信息及对清朝闭关自守政策含义 的理解等能力。 乾隆认为清

7、朝朝物产丰富,无需与他国进行贸易。【答案】d11 .明清时期,中国在世界范围内由先进转为落后的原因是()封建王朝的专制统治日益腐朽自然经济依旧占统治地位严格限制海外贸易西方资本主义的飞速发展a.b.c.d.【解析】明清时期,中国由先进而走向落后的原因来自于内部,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不是造成中国落后的原因,故应排除。【答案】a12 .下列关于明清时期朝廷固守重农抑商思想的评价,正确的是()限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有利于保证生产特别是农业生产的发展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a.b. c. d.【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明清时期重农抑商思想的分析理解能力。本题最具迷惑性的是是,重农抑商只

8、在一定时期内对小农经济的发展有利,但从长远发展来看,这一政策【答案】c13 .明朝后期,“末富居多,本富居少”的现象主要反映了当时()a.贫富分化日益加剧b.商品经济日益发达c.资本主义萌芽产生d.自然经济开始瓦解【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对“本业” “末业”的理解能力。古代中国长期奉行“重农抑商”政策,以农业为本业,以工商为末业。明朝时,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富有的商人日益增多。【答案】b14 .明清时期封建制度渐趋衰落,但是也有新的因素出现。有人说中国已处于“近代的前夜”从经济的角度看,下面能够说明这一结论的是()a.租佃制经营方式的推广b.制瓷、矿冶等手工业技术均有较大进步c.苏州丝织业“小户”

9、“听大户呼织” “计日受值”d.世界白银的一半流入中国,市面上大量使用白银【解析】结合明清时期的经济,可知“近代的前夜”是指资本主义萌芽。而四个选项中,只有“小户” “听大户呼织” “计日受值”体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因此答案为 co 【答案】c15 .对明清两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表述,正确的是()封关闭疆,一概禁绝外商来华贸易长期与世隔绝,落后于世界潮流其目的在于防范西方殖民者的入侵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存在是其深层原因a.b . c . d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明清时期实行的闭关锁国的理解。该政策只是严格限制对外贸易而禁绝,排除包括的选项。【答案】d16 .明清时期“重农抑商”

10、的表现有()重征商税禁止一切对外贸易严格限制商人活动禁止商业活动在大城市中进行a.b . c . d .,所以错误。【解析】明清时期的政策是严格限制对外贸易,而不是“禁止一切对外贸易”任何朝代也没有禁止商业活动在大城市中进行,所以错误。【答案】c17 .右图能告诉我们()a.汉朝中国人是如何纺纱的18 汉朝时期人们纺的是棉纱c.人们用浸泡、击打、疏理的方法捻线d.汉朝时期棉纺织业发达【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读图、识记、提取有效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宋元以前中原地 区尚未植棉,汉代无棉可纺,更无棉纺织业。【答案】a18 .唐人有诗云:“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但直到1987年,陕西扶

11、风法门寺出土了十多件精美的秘色瓷,最终印证了唐代就生产秘色瓷而非五代。以上材料说明获取史 料的有效途径有()文学记载侧面反映考古发掘史书记载民间传说【解析】 本题主要考察学生通过表格来分析问题。通过表格的时间、资本的数量企业数量的比较,可以得出 a、b、c都是正确的。只有第四项技术力量的薄弱不能从表格中反映出来。【答案】d19 .清代许多商人、工场主把从事工商业赚来的钱用来买田置地,发生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 是()a.封建剥削沉重b .重农抑商政策c.农民购买力低d . 土地经营的利润率高【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的分析理解能力。清代从商的人赚钱后,不是扩大再生产,而是 买田置地,主要是因为统治

12、者对工商业的打击和压制政策,造成从事工商业风险太大。【答案】b20 .白居易诗朱陈村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的现象反映了()a.远古时代的采集方式b .商周时期大规模简单协作的生产方式c.自给自足的个体农耕方式d .古代耕作技术落后【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及分析能力。从诗中可知,朱陈村的生产 方式是以家庭为单位,按性别进行简单的分工,其生产主要用于自家消费。【答案】c21.被史学界称之为“我国古代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是()a.铁农具b .牛耕c.曲辕犁d.筒车【解析】本题以形象的图片呈现,旨在考查考生的识记、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长期以来, 人们耕作均以人力为

13、动力。春秋时,人们开始以牛力为动力进行耕作。,反映了() .封建社会以农为本 .封建社会商业兴盛【答案】b22 .古代民间谚语“千生意,万买卖,不如翻地块”a.封建社会农业产值高bc.封建经济的特征是自给自足d【解析】本题是一道材料型选择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材料的理解的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造 成经营工商业不如买田置地而有更多收获的是政府的重农抑商、以农为本的政策。【答案】b23 . “铁犁牛耕”的耕作方式在东汉时期逐渐推广到全国,分析下列提供的几种情形,其中 直接有利于推动当时“铁犁牛耕”耕作方式普及的因素有()东汉时,“二牛抬杠”式的耦犁被一牛挽犁的耕作方式取代 小农户个体经营方式的不断发展西

14、汉用煤炭作燃料冶铁和东汉时期冶铁鼓风工具得以改进盐铁官营制度的推行,使官营冶铁手工业的规模不断扩大。a.b . c . d .【解析】本题需要一定的历史常识和思维能力。直接有利于“铁犁牛耕”推广的:一是需要 牛,一是需要铁。由“二牛抬杠”式的耦犁到“一牛挽犁”无疑等于提供了更多数量的牛; 两汉时期冶铁技术的进步无疑提供了更多的铁。而官营的冶铁手工业主要铸造兵器,且产品并不是用于民间。小农户个体经营方式的发展与牛耕的普及也并无直接关系。所以答案为d.【答案】d24 .黄梅戏天仙配中有这样一段唱词:“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这段唱词反映了我国古代()自耕

15、农富裕祥和的生活状况自耕农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男耕女织”的经营方式是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是自耕农的主要经营方式a.b.c.d.【解析】本题是一材料选择题,旨在考查对小农经济的理解.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男耕女织,即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在较低生活水平上的自给自足 .中的富裕之表述 显然与史实不符,故包括的选项排除.【答案】b25 .下列有关我国古代手工业生产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中国素称发达的是官营手工业b.瓷器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发明c.中国是首先发明丝织技术的国家d.中国最早冶炼的金属是铁【解析】本题是对基本史实的考查。在铁器出现之前,是

16、青铜器。【答案】d26 .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这是唐诗中的名句。然而楼兰古国在唐代以前已销声匿迹,留下了千古之谜。楼兰国的兴盛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a.丝绸之路的开辟b .农耕文化的发达c.旅游业的发展d .战略位置的重要【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和对丝绸之路的识记能力.丝绸之路曾是汉唐时期东西方白重要交通线,由于商业贸易的繁盛,在此线上兴起了诸如楼兰等许多古国古 城.【答案】a27 .明朝中后期,在苏州地区出现了不少专门进行丝织业生产手工业部门,工场主被称为“机户”,工人被称为“机工”,他们之间的关系是“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这表明()a.手工业已超过农业

17、b.资本主义萌芽出现c.苏州市明朝主要税源d.自然经济已经解体【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资本主义萌芽这一概念的理解。资本主义萌芽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的最初形态,“机房”是早期手工工场,具备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基本特征。【答案】b28 .据清代叶梦珠阅世编载,晚明上海“棉布盛行,富商巨贾操重资而来市者,白银动以数万两,多或数十万两,少亦以万计,以故牙行奉布商如王侯,而争布商如对垒。”这说明明代()a.白银已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b.商业较繁荣但是缺乏竞争c.上海已成为繁华的商业城镇d.政府已调整重农抑商政策【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材料的阅读理解能力。从材料可知,明朝晚期,上海棉布贸易十分兴盛,富商巨贾

18、云集上海。【答案】c29 .史书记载:唐朝后期长安城中的崇仁坊“一街辐辕(集聚) ,遂倾(超过)两市,昼夜喧 哗,灯火不绝,京中诸坊,莫之与比。”材料中没有反映出()a.长安城商业发展已经突破两市的范围b.长安城商业的发展突破了时间的限制c.崇仁坊成为长安城中最繁华的住宅区d.崇仁坊成为唐朝政府新设立的商业区【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阅读理解材料的能力。唐朝时,坊为住宅区,市为贸易区。崇仁坊作 为住宅区,其商业繁华超过长安城中东西二市,但材料中并不能体现出是政府设立的商业区。【答案】d30 .右图是反映宋代社会经济状况的著名画卷清明上河图(局部),从中可以获得的历史信息有()商业交易受到严格控制城市

19、功能以军事为主是当时商品经济发展的写照 打破坊市界限,城市商业面貌变化大a.b.c.d.【解析】本题是一道图片材料题,旨在考查考生读图能力。图片上车水马龙的情景反映了东京商业发展已突破唐朝时的坊市界限,商 品经济得到较大发展。【答案】d二、非选择题31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唐朝)长安中,(苏?)累迁扬片大都督府长史。扬州地当冲要,多富商大贾,珠 翠珍怪之产,前长史长潜、于辩要皆致之数万,唯?挺身而出。旧唐书卷 88材料二:(唐朝大历)十四年七月,令王公百官及天下长吏,无得与人争利,先于扬州置肆贸易者,罢之。先是,诸道节度观察使以文陵(扬州)当南北大冲,百货所集,多以军储货贩,列置邸肆,名

20、托军用,实私期利。一一唐会要卷 86材料三:唐世盐铁转运使在扬州,尽斡(掌管)利权,判官多至数十人,商贾如织。故谚称“扬一益二”,谓天下之盛,扬为一而蜀次之也。张祜诗云:“十里长街市并连,月明桥上看神仙。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宋)洪迈容斋随笔卷 9请回答:(1)概述上述材料中表明唐代扬州经济繁荣的信息。(2)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唐代扬州经济繁荣的原因。【解析】本题考查阅读理解材料和概括分析问题的能力。第 (1)问“概述”作为提示词,要求 对材料中反映的扬州经济繁荣的信息加以概括,即从商人、货物等方面回答;还应结合教材有关扬州商业地位的描述进行概括。第(2)问要求分析唐朝时扬州经济繁荣

21、的原因,首先分析扬州当时的地理位置的优势,其次应根据材料中有关转运使、保护商业的政策等信息进行概 括。既要注意对材料分层提取信息,又要注意从封建社会中商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出发,使答 案条理、全面。【答案】(1)商人云集,店铺林立;货物丰富;城市繁华;扬一益二。1 2)地理位置优越;设置盐铁转运使;有保护商贸的政策。32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韩欲疲秦人,使无东伐,乃使水公郑国为间于秦 (劝秦开凿水渠)。中作而觉,秦人 欲杀之。郑国日:“臣为韩延数年之命,然渠成,亦秦万世之利也。 ”(秦王嬴政)乃使卒为之。 资治通鉴卷六材料二(韩人计谋被发觉后)秦宗室大臣皆言秦王(嬴政)日:“诸侯人来事秦者,大抵为其主 游间于秦耳,请一切逐客。”李斯(楚人,入秦为客卿)亦议在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