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整理邮轮群体性不明原因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技术方案-中国海关福建出入境精品资料_第1页
2019年整理邮轮群体性不明原因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技术方案-中国海关福建出入境精品资料_第2页
2019年整理邮轮群体性不明原因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技术方案-中国海关福建出入境精品资料_第3页
2019年整理邮轮群体性不明原因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技术方案-中国海关福建出入境精品资料_第4页
2019年整理邮轮群体性不明原因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技术方案-中国海关福建出入境精品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国际航行邮轮群体性疾病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技术方案第一部分概述一、目的为有效应对国际航行邮轮(以下简称邮轮)群体性疾病突发 事件,做好应急处置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 及其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 事件应急条例、国境口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出入境检验检疫应急 处理规定等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制定本技术方案。二、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邮轮群体性疾病突发事件的处置,主要针对突 发事件先期处置、可疑病例现场排查、样品采集与送检、暴发原因 的流行病学调查、卫生学检查、卫生控制以及事件报告、通报、评 估等工作。其他船舶群体性疾病突发事件的处置,可参照本技术方案 执行。三、

2、处置原则(一)病人救治优先。(二)在抵达的第一口岸处置疫情。(三)出现死亡或危重病例或无法在锚地实施有效应对措施 时,可在检验检疫机构指定的地点实施处置。四、定义(一)疾病:本方案中的疾病是指传染性疾病和食物中毒。(二)邮轮群体性疾病突发事件。 邮轮群体性疾病突发事件是指邮轮在抵达口岸前两周内在相 对集中区域同时或相继出现以下情况的事件:1. 航行途中有人员发生不明原因死亡的。2. 发生 1 例及以上高度怀疑为检疫传染病或乙类传染疾病甲 类管理的。3. 发生 3 例及以上高度怀疑为乙类、丙类传染病病例的。4. 发生临床表现相似的但致病原因不明且有蔓延趋势或可能 蔓延趋势的群体性疾病的。5. 高

3、度怀疑食物中毒,中毒人数 10 人及以上或有死亡病 例的。(三)呼吸道疾病。 是指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经空气飞沫传播、通过呼吸道侵 入并能引起易感人群感染和流行的一类疾病。(四)消化道疾病。 是指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经口侵入肠道引起感染而导致的 疾病,以粪口为主要传播途径, 病人或携带者可通过排泄物 (如 呕吐物、粪便等)排出病原体, 然后通过污染食物和密切接触造成 感染和传播。(五)病例、可能病例、可疑病例、密切接触者定义。 病例定义根据现场病例的症状、体征、流行病学资料,综合 判定,提出假设后确定, 病例定义可根据事件进展情况予以修订完 善。可能病例、 可疑病例、密切接触者由病例定义推导确

4、定。 定义 的内容可参照口岸疾病排查处置基本技术方案 (国质检卫 2008270 号)中相关判定标准。第二部分 先期处置一、基本情况了解疫情信息的了解途径包括法定报告人 (船舶负责人或代理人) 报告和检验检疫人员现场了解两种。基本情况了解包括:(一)船上基本信息:船名、国籍、船员人数、旅客人数, 航次、具体航程、首发港、寄港、食品和饮水装载港、目的港等。(二)疫情信息:报告时间、报告人姓名、有效联系方式、 事件发生地及时间、患者人数、主要症状、死亡人数、病例分布 舱位、是否已处置、目前情形、可能原因、已采取的措施、病例 发生和死亡的分布及发展趋势,病人的呕吐物、分泌物或排泄物 保留情况,基本情

5、况询问表见附件 1,表中内容可根据情况进行 调整或增减。二、初步评估和报告(一)初步评估。由直属局组织本局专家组或聘请专家根据收集到的信息对事 件的基本情况、 严重程度、发展趋势及危害程度等进行评估, 根据 评估结果确定邮轮的检疫方式, 提出初步控制措施, 决定是否启动 应急预案。二)初步报告。相关口岸局应及时向直属局上报情况,直属局及时向总局报 告初步情况, 初步报告的内容至少应包括事件名称、 初步判定的事 件类别和性质、发生口岸、发生时间、邮轮波及范围、发病人数、 死亡人数、主要的临床症状、可能原因、已采取的措施、报告单位、 报告人员及通讯方式等。事件的报告和记录由专人负责,每一个环节和步

6、骤都要记录 清楚并及时报告。事态严重需地方部门合作处置时, 应及时通报地方相关部门。三、登轮前处置(一)告知船方或者船舶代理,昼间在船舶显著位置悬挂“QQ 字旗,夜间在明显处所垂直悬挂红、 红、白、红灯四盏灯号, 示意 本船有染疫或者染疫嫌疑, 请即刻实施检疫, 同时在检疫工作未完 成前禁止任何人员上下船。(二)在锚地检疫的船舶周围 200 米内不能有其他船舶进入; 靠泊检疫的船舶其本身为小隔离区, 其周围 50 米至 200 米为大隔 离区,通知边检派遣足够警力赶赴现场, 协助做好对船舶周围的警 戒工作,维持现场秩序。 未经检验检疫机构许可, 任何人不得出入 隔离区。(三)根据了解的基本情况

7、向船方提出相应处置意见:1. 将可疑病例安置在相对独立的区域,与其他乘客隔离。2. 利用现有的设施对可疑病例进行防护, 如戴口罩、手套等。3. 与病人接触的船方工作人员采取适当的个人防护措施。4. 为病人提供专用卫生间,不能提供的,应注意将病人的呕吐物、排泄物和分泌物单独收集存放。5. 病人有呼吸道疾病症状时,要关闭空调系统;病人有消化 道疾病症状时,要控制排污系统。6. 利用现有的药械实施消毒、除虫等措施。四、应急预案启动(一)成立应急处置队伍。 直属局根据初步评估情况,成立现场应急指挥组、排查流调 组、采样检测组、卫生处理组、后勤保障组,各组职责如下:1. 现场应急指挥组分为领导小组和现场

8、指挥小组:(1)领导小组: 负责启动专家会商机制, 分析评估和指挥决 策,现场信息的上报和通报, 与当地卫生部门、 港口当局、船公司、 旅行社等的沟通和协调, 协调事件处置所需的物资、 后勤及技术保 障等。(2)现场指挥小组: 负责对现场突发情况处置的指挥; 协调 各应急处置组的衔接;与专家组及有关部门协商制定现场处置措 施;及时分析研究所收集的风险信息, 提出控制措施, 并做好各时 段的工作记录; 向船医了解首发症状、 继发症状、病人的主诉、 用 药有效性等情况。2. 排查流调组:负责对人员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对发病人员 进行体格检查和症状观察, 填写流行病学调查表 和医学排查 表等。3. 采

9、样检测组:负责对可疑食物、水源以及病人呕吐物或排 泄物、相关病媒生物等进行采样、 取证、 送检,采样后对可疑食物 封存,对样品实施现场快速检测。4. 卫生处理组:负责对可能受污染的区域和物品等进行卫生 处理,对污染源等进行销毁, 对工作人员进行预防性消毒等。 船方 具备相应能力并要求自行实施卫生处理的,负责监督实施。5. 后勤保障组:负责对事件处置过程的物资、通讯、车辆等 后勤保障。(二)启动地方合作机制。 直属局应及时将疫情信息通报地方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地方 疾病控制中心等相关部门, 就有关问题进行沟通和协调, 必要时召 开联席会议,并及时整理出会议纪要。五、工作人员登轮前准备 工作人员在登

10、轮前应做好个人防护,参照口岸疾病排查处 置基本技术方案(国质检卫 2008270 号)第一部分中“口岸传染 病处置个人防护指导原则”,准备好防护用品;相关的单证和通讯设 备;采样、取证用品;卫生处理药械等。六、保障措施(一)技术保障。1. 各直属局要成立专家组,专家组成员应包括传染病学、 流行病学、临床医学、食品卫生、病原学检验和卫生处理等方面 的专家。2. 各局技术中心和保健中心要切实做好保障工作和技术储 备,配备常见病原体快速检测试剂, 保证对所采集样品的快速检测 和检测确认工作。(二)后勤保障。1. 各局要建立处置突发事件的应急物资储备, 包括采样设施、 防护用品、 通讯设备、快速检测技

11、术和试剂、 传染源隔离和卫生处 理物资和设施等。2. 各局要合理安排处置突发事件所需资金,保证应急处置工 作的顺利开展。第三部分 现场处置一、现场会议 登轮后现场指挥小组与船方接触,确定船方的联系人及工作 场所,并召开现场工作会议。(一)核实情况。向船方索取病人名单(注重首发病例) 、病人客舱分布图、与 病人同客舱人员名单、 餐厅分布图、病人就餐情况表、 菜单、食品 库、饮用水制备、废弃物处置等资料。与船医进行交流,了解病人首发症状、继发症状、病人的主 诉、用药有效性等情况。(二)制定方案。 现场指挥小组对收集到的相关信息和材料进行分析、汇总, 对风险程度进行再次评估后, 根据领导小组提出的初

12、步控制措施制 定现场处置方案,连同有关信息一并报领导小组。(三)决策部署。1. 现场指挥小组根据现场处置方案,召集各处置小组分配任 务,各处置小组根据分配任务组织实施。2. 确定船上人员分类:根据先期了解的情况及现场的医学 观察和询问,将船上人员分为以下几类:现症病人(症状较重、 症状较轻)、既往病人、密切接触者及一般接触者,并确认上述 人群总数。3. 现场指挥小组根据评估结果决定船舶是否需要延期开航以 及人员是否可以上下等重要事项,及时通知各相关部门。4. 现场指挥小组可根据事件进展情况,对上述决策进行调 整,调整后应及时告知船方。若船方对处置方案持有异议,坚持 离境,可在检验检疫机关的监督

13、下,准许其离境并通报下一港卫 生主管部门。二、现场控制现场指挥小组协调口岸各相关单位,组织实施现场控制:(一)通过船方或直接向旅客告知事件的大致情况及相关处 置工作,做好旅客情绪的安抚工作。(二)协调边防、海事、港务各相关单位采取警戒措施,防 止无关人员和船舶靠近。(三)对可能受染物品、场所实施封控,未经检验检疫机构 许可,不得使用。三、船上人员处置(一)紧急救治。对症状较重的现症病人,在采取适当的隔离防护措施的前提 下,立即移交指定的卫生机构进行救治。(二)现场排查。首先考虑常见传染病, 再考虑少见传染病, 最后考虑新出现的 疾病。主要手段以流调、 问讯为主, 必要时可进行体温检测、 体格

14、检查等以帮助排查, 排查具体步骤参照 口岸传染病排查处置基本 技术方案(国质检卫 2008270 号)第二、第三、第四部分的病 例排查程序。(三)流行病学调查。 在基本摸清群体发病情况的基础上, 制定流行病学调查方案: 1. 调查对象:根据情况要包括现症病人、既往病人。2. 调查范围:根据情况要包括首发病例、最新病例、有重要 流行病学意义的病例,如发生消化道疾病时的饮食从业人员等。3. 调查内容:根据呼吸道疾病、消化道疾病和媒传疾病的特 性,确定相应的调查和排查内容, 具体参照口岸传染病排查处置 基本技术方案(国质检卫 2008270 号)第二、第三、第四部分 中的病例排查程序。4. 调查方法

15、:采取个案调查与问卷式调查相结合的方式,流 行病学调查表见附件 2,现场指挥小组可根据现场情况对调查表内 容进行调整或增减。 个案调查采取系统抽样的方法进行, 问卷式调 查应覆盖所有调查对象。(四)样品采集与送检。1. 采集对象:(1)呼吸道疾病采样对象主要是病人、接触面等。(2)消化道疾病采样对象主要是病人、食品仓库、厨房加工环节、餐食准备间、饮用水储存点、餐厅、接触面等(3)媒传疾病采样对象主要是病人、接触面等。2. 采集样本:(1)呼吸道疾病采集样本主要是病人的痰、咽拭子,接触 面涂抹等,必要时可采集病人血液。(2)消化道疾病采集样本主要是病人的呕吐物、粪便、肛 拭子,食品从业人员的手部

16、涂抹、 肛拭子,可疑食品、 水,接触面 涂抹,必要时可采集病人血液。(3)媒传疾病采集样本主要根据症状采集病人的痰、 咽拭子 等,捕捉鼠蚊等病媒生物,必要时可采集病人血液。3. 样品记录及采样单: 样品记录包括样品名称、 采集地点(或 对象)、样品性状、样品包装情况、样品产地、生产日期、采样日 期、采样人等;采样单需经船方签字认可。4. 样品运送:按照要求将所采集样品送本局保健中心、技术 中心进行检测。本局不具备检测能力的, 可送有能力的实验室进行 委托检测。5. 采样和送样具体要求参照口岸传染病排查处置基本技术 方案(国质检卫 2008270 号)第二、三、四部分有关采样及送 样工作规范。(

17、五)检疫措施。 根据排查结果,对船上人员分别采取隔离或移送指定医疗机 构等措施。 隔离方式包括但不仅限于医院隔离、 船上隔离、指定场 所隔离等。检疫传染病及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必须进行医院隔离。所有转送医疗机构的病例, 都必须填写口岸传染病疑似病例转诊 单,具体参照口岸传染病排查处置基本技术方案 (国质检卫 2008270 号)第一部分有关转诊单的内容。1. 病因查明前或病因不明时的处置:(1)对现症病人、 密切接触者和既往病人, 要根据情况配合 船医或卫生机构就地治疗并采取必要的隔离预防措施。(2)对一般接触者,给予健康建议,发放就诊方便卡 , 予以放行。(3)对病人/疑似病人的呕吐物、排泄物

18、进行终末消毒。2. 病因查明后的处置:(1)判定为检疫传染病及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的现症病人, 应立即移交指定卫生机构予以隔离治疗, 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 果确定。判定为非甲类传染病的,要根据情况配合船医或卫生机构就 地治疗并采取必要的隔离预防措施。(2)判定为检疫传染病及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的既往病人, 移交卫生机构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判定为非甲类传染病的,根据情况采取必要隔离措施,直至 潜伏期结束。隔离期满未再发病, 给予健康建议,发放就诊方便 卡,予以放行。(3)对判定为检疫传染病及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的密切接触 者,配合卫生机构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必要的隔离

19、预防 措施。对判定为非甲类传染病病人的密切接触者,根据情况采取必 要隔离措施,直至潜伏期结束。隔离期满未再发病,给予健康建议,发放就诊方便卡 ,予 以放行。( 4)对一般接触者给予健康建议、发放就诊方便卡 ,予 以放行。(5)对病人/疑似病人的呕吐物、排泄物进行终末消毒。四、死亡病例的处置 (一)对需入境的死亡病例按照相关入境尸体检疫规程进行 处置。(二)对不需入境的死亡病例进行终末消毒后, 监督其装殓。五、食品、水的处置 (一)若为消化道疾病,要对可疑的食品、饮用水进行采样 检测。检出阳性的,对食品进行销毁,对饮用水进行消毒后排放, 同时对食品、饮用水的储存及输送设施进行消毒。(二)如判定为

20、霍乱等水传疾病,应对邮轮上的生活用水、 游泳池用水、压载水等实施消毒处理。六、废弃物处置 对生活垃圾等固体废弃物用密封容器卸下后集中焚化,对污 水等液体废弃物需进行无害化处理。若为消化道疾病,要特别注 意对液体废弃物的处置,防治疾病通过污水污染船舶。要检查船 舶的排污系统,指定病人或疑似病人专用厕位,专用厕位的排水 系统尽量与其他厕所分离,要留下少量厕位供其他人员使用,封存其他厕位。七、病媒生物处置若为媒传疾病,根据情况实施相应的灭蚊、灭蝇、除鼠等卫 生措施,并告知采取个人防护措施。八、邮轮环境处置(一)若为呼吸道疾病,重点消毒病人 /疑似病人占用的部位、 卫生间、污染的环境、接触的物品、邮轮

21、内空气、痰迹等。必要时, 对空调通风系统进行消毒处理。(二)若为消化道疾病,重点消毒病人 /疑似病人占用的部位、 卫生间、接触的物品、固液体废弃物。 必要时,对食品仓库进行全 面消毒。(三)若为媒传疾病,在将邮轮转移至规定的隔离区域隔离 并进行彻底灭蚊、 灭蝇、除鼠、灭蚤等消杀灭工作的基础上, 重点 消毒病人 /疑似病人占用的部位、卫生间、接触的物品等。九、事件进展报告 现场指挥小组应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将事件进展情况上报领导 小组。领导小组可根据实际情况及有关规定将有关信息通报边检、 港务、卫生等部门并逐级上报。第四部分 后续处置一、船上人员的后续追踪 后续追踪的具体要求可参照口岸传染病排查处置

22、基本技术 方案(国质检卫 2008270 号)第一部分中有关追踪调查的内容。二、邮轮的后续处置邮轮处置结束并经专家组评估认为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方 可签发船舶入境检疫证, 准许船舶和旅客入境。 若邮轮继续前往国 内下一港,入境口岸需将有关情况通知下一港检验检疫机关。三、应急终止采取有效控制措施并经专家组评估认为隐患或相关危险因素 得到控制后,领导小组可宣布应急反应终止。四、总结和上报在事件处置全部完成后,应对整个事件的发生和处置进行总 结,并将总结情况上报总局。附件: 1. 基本情况调查表2. 流行病学调查表附件1:基本情况调查表一、船上基本信息:船名:国籍:航次:预计抵达时间:首发港上一港:

23、目的具体航程(请按时间顺序写出两周内的途径港)船员人数人,其中发病人数:人其中: 从事饮食服务的船员数:,其中发病人数: 从事客舱及公共场所服务的船员数:,其中发病人数:旅客人数人,其中发病人数:人首次就诊病例时间:年月日 死亡人数:报告时间: 报告人:有效联系方式:二、主要临床表现:2呼吸困难 有无不详4 咳血有无不详6.呕吐有无不详8 腹痛有无不详10.肌肉痛有无不详1 发热体温在-c之间 无口3 畏寒有无不详5咳嗽有无不详7 胸痛有无不详9 腹泻有无不详11 头痛有无不详12.关节痛 有无不详其他特异性症状请说明:三、留样情况1.病人呕吐物:有无口2.病人排泄物:有无口3.病人分泌物:有

24、无口4.可疑食品:有无口5. 水(包括饮用水/生活用水/游泳池用水等):有无6. 其它(请注明):四、已采取的措施(简要文字描述):五、病人舱位分布(绘制出每个层面的病人舱位平面图并进行简要的文字描述,页面不够可另附页):附件2:流行病学调查表、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国籍/地区:职业:登轮地点: 登轮时间:宿舱号铺位号护照/证件号码有效联系方式:二、临床表现:腋下体温测量c发病时间:年_月_ 日I 畏寒有无不详3咳嗽有无不详5 胸痛有无不详7 腹泻有无不详9 头痛有无不详II 关节痛有无不详13 面色潮红有无不详15 黄疸有无不详17 淋巴结肿大 有无不详19.颈项强直有无不详其他特异性症状2呼吸困难 有无不详4 咳血有无不详6.呕吐有无不详8 腹痛有无不详10. 肌肉痛有无不详12 .眼眶痛有无不详14 .皮疹有无不详16.淤血(淤斑)有无不详18 .盗汗有无不详三、流行病学因素调查1 发病前4周内旅行史,以及所来自国家/地区是否流行同类症状的疾病:2 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