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山西阳泉盂县辰通煤业有限公司山西阳泉盂县辰通煤业有限公司 兼并重组整合方案初步设计兼并重组整合方案初步设计 说说 明明 书书 工程编号:工程编号:c0101c0101 设计规模:设计规模:600kt/a600kt/a 室主任:室主任: 项目负责人:项目负责人: 阳泉市煤炭设计室阳泉市煤炭设计室 二二一一年二月年二月 参加设计人员名单 专 业姓 名职 务职 称 机电冯静雨主任高级工程师 采矿王忠寿书记工程师 采煤李东耀科员工程师 土建张晓波科员工程师 通风杨振新科员工程师 概预算霍美娟科员工程师 概预算许 鹏科员助理工程师 经济孙 艳科员经济师 计算机霍 萍科员工程师 经济赵秀华科员技术员 图
2、纸 目 录 序号图 纸 目 录新制图纸编号采用图纸编号比例 1井田地质地形图c0101-103-011:5000 215#煤层底板等高线及资源 /储量估算图c0101-105-011:5000 315#煤层采掘工程平面图c0101-106-011:5000 4井田综合地质柱状图c0101-107-011:500 5井田开拓方式平面图(采用)c0101-109-011:5000 6井田开拓方式平面图(比较)c0101-109-021:5000 7井田开拓方式方案剖面图c0101-109-031:1000 9巷道断面图册c0101-122-011:50 10采区巷道布置及机械配备平面图(前期)c0
3、101-163-011:2000 12矿井通风系统图(前期)c0101-171-011:2000 13矿井通风系统图(后期)c0101-171-021:2000 14安全生产监控系统图(前期)c0101-174-011:2000 15矿井地面供电系统图c0101-261-01示意 16矿井井下供电系统图c0101-261-02示意 17矿井井下通信系统图c0101-261-03示意 18地面生产系统布置图c0101-401-01示意 19矿井工业场地总平面布置图c0101-447-011:1000 20井下消防洒水及供水系统平面图(前期)c0101-845-011:2000 目 录 前 言.1
4、 第一章 井田自然概况及兼并重组整合前各矿现状.1 第一节 井田自然概况.1 第二节 兼并重组整合前各矿现状.1 第二章 兼并重组整合的条件.1 第一节 资源条件.1 第二节 外部条件.1 第三节 兼并重组整合条件综合评述.1 第三章 井田开拓.1 第一节 兼并重组整合前各矿开拓开采现状.1 第二节 井田境界及资源储量.1 第三节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1 第四节 井田开拓.1 第五节 井筒.1 第六节 井底车场及硐室.1 第四章 大巷运输及设备.1 第一节 运输方式的选择.1 第二节 矿车.1 第三节 运输设备选型.1 第五章 采区布置及装备.1 第一节 采煤方法.1 第二节 采区布置
5、.1 第三节 巷道掘进.1 第六章 通风和安全.1 第一节 矿井通风条件概况.1 第二节 矿井通风.1 第三节 灾害预防及安全装备.1 第七章 提升、通风、排水和压缩空气设备.1 第一节 提升设备.1 第二节 通风设备.1 第三节 排水设备.1 第四节 压缩空气设备.1 第八章 地面生产系统.1 第一节 煤质及其用途.1 第二节 煤的加工.1 第三节 生产系统.1 第四节 辅助设施.1 第九章 地面运输.1 第一节 概况.1 第二节 场外公路.1 第三节 其他运输.1 第十章 总平面布置及防洪排涝.1 第一节 概况.1 第二节 平面布置.1 第三节 竖向设计及场内排水.1 第四节 场内运输.1
6、 第五节 矿井其他工业场地布置.1 第六节 防洪排涝.1 第十一章 电气.1 第一节 供电电源.1 第二节 电力负荷.1 第三节 送变电.1 第四节 地面供配电.1 第五节 井下供配电.1 第六节 监控与计算机管理.1 第七节 矿井通信.1 第十二章 地面建筑.1 第一节 设计原始资料和建筑材料.1 第二节 工业建筑物与构筑物.1 第三节 行政、生活福利建筑.1 第十三章 给水排水.1 第一节 给水.1 第二节 排水.1 第三节 室内给排水.1 第四节 消防及洒水.1 第十四章 采暖、通风及供热.1 第一节 采暖与制冷.1 第二节 井筒防冻.1 第三节 锅炉房设备.1 第十五章 环境保护与水土
7、保持.1 第一节 概述.1 第二节 各种污染的防治措施.1 第三节 地表塌陷治理.1 第四节 机构设置及专项投资.1 第十六章 建井工期.1 第一节 建井工期.1 第二节 产量递增计划.1 第十七章 技术经济.1 第一节 劳动定员及劳动生产率.1 第二节 建设项目资金概算.1 第三节 原煤生产成本.1 第四节 技术经济分析与评价.1 第五节 矿井设计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 附录:附录: 一、设计委托书 二、采矿许可证 三、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下发的晋煤重 组办发200973 号文关于阳泉市盂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的补充 批复 四、煤质检验报告 五、阳泉市煤炭工业局下发的
8、阳煤政发200920 号文件关于全市 地方煤矿 2008 年度矿井瓦斯等级鉴定结果的批复 附件:附件: 一、主要机电设备和器材目录 二、概算书 前前 言言 一、山西阳泉盂县辰通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核准文件,参与整一、山西阳泉盂县辰通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核准文件,参与整 合各矿井名称及隶属关系,兼并重组整合后矿井及隶属关系合各矿井名称及隶属关系,兼并重组整合后矿井及隶属关系 1山西阳泉盂县辰通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核准文件 根据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下发的晋政办法2009100 号文山西省 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集中办理兼并重组整合煤矿证照变更手续和简化项目 审批程序有关问题的通知的有关精神
9、及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 作领导组办公室下发的晋煤重组办发200973 号关于阳泉市盂县煤矿企 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的补充批复文件。 2参与整合各矿井名称及隶属关系 参与整合矿井为有原盂县古咀煤矿、原盂县南娄煤矿、原山西东星煤 业有限公司和原盂县东方振兴煤业有限公司振兴二坑,其中古咀煤矿为盂 县孙家庄镇镇办煤炭企业,南娄煤矿为山西南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属企 业,东星煤业有限公司和振兴二坑均为原盂县东方振兴煤业有限公司下属 企业,属盂县国有煤炭企业。 3兼并重组整合后矿井及隶属关系 兼并重组整合后,矿井名称为山西阳泉盂县辰通煤业有限公司,隶属 于山西晋盂煤业有限公司。 二、编制矿井兼并重组整
10、合设计的依据二、编制矿井兼并重组整合设计的依据 1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下发的晋煤重组 办发200973 号关于阳泉市盂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的补充批复 文件。 2山西省国土资源厅下发的 c1400002009121220047263 号采矿许 可证 。 3山西地宝能源有限 2010 年 1 月编制的山西阳泉盂县辰通煤业有 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地质报告 。 4山西阳泉盂县辰通煤业有限公司提交的设计委托书 。 5该矿提供的生产现状资料。 6煤炭工业现行政策、规程、规范及法规等。 三、设计的指导思想三、设计的指导思想 依据国家煤炭开发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以及煤矿安全规程
11、、 煤炭工业设计规范和煤矿资源整合设计编制大纲要求,在安全生产的 前提下,严格按批准的矿井设计能力进行设计,最大限度提高资源回收率, 尽量简化矿井生产环节,设计方案充分体现生产系统简单、实用,充分利 用原有设备,新选设备力求先进高效、经济合理,尽可能减少矿井建设初 期投资,以提高矿井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通过先进、科学的设计,力 求把该矿建设成为符合煤炭行业发展趋势的新型企业。 四、兼并重组整合设计的特点四、兼并重组整合设计的特点 1矿井设计生产能力:600kt/a。 2开采煤层:15#煤层。 3根据参加兼并重组整合的四矿井生产现状,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 井筒巷道和设备的前提下,减少投资,同时
12、考虑整合后井田的开拓规划, 设计确定兼并重组后主要生产系统利用原古咀煤矿矿井工业场地布置,后 期考虑加用原振兴二坑和东星煤业有限公司的两支风井。 4重组后矿井采用斜井开拓方式,前期布置主斜井、回风斜井、副 井共三支井筒。主斜井为原煤提升井,兼作进风井,风井为专用回风斜井, 兼作安全出口,副井为材料和人员升降兼作安全出口;后期布置主斜井、 副井、回风斜井和回风立井共四支井筒。 5井下运输:原煤采用胶带输送机运输,材料采用调度绞车接力运 输。 6排水系统:一级排水。 7通风方式:前期中央并列式,后期中央分列式。 8供电方式:采用 10kv 高压入井。 9采煤方法:壁式采煤,回采工艺为综采。 五、存
13、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五、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1地质报告没有提供对各煤层瓦斯参数,建议进一步进行矿井瓦斯 测定工作。 2地质报告对煤层自燃及发火期未进行测定,本次设计是根据阳泉 地区矿井统计资料及矿实际情况进行的。 第一章第一章 井田自然概况及兼并重组整合前各矿现状井田自然概况及兼并重组整合前各矿现状 第一节第一节 井田自然概况井田自然概况 一、交通位置一、交通位置 1矿区位置 辰通煤业有限公司所处井田属山西沁水煤田阳泉矿区盂县勘探区上 社涧沟刘家村等三井田内刘家村井田的一部分。 2井田地理位置 辰通煤业有限公司 位于位于盂县城南南娄镇涧沟村东部,井口地理 位置为:东径 113211811324
14、41,北纬 37 5950380154。 3交通情况 矿井位于盂县城西南部 13km,距盂(县)寿(阳)公路 4.0km 左右,向 西距太原约 110km,距阳泉市区 40 km。向东经孙家庄、牛村可直通河北 省,向西可达太原,向北可通五台山,交通便利。附矿区交通位置图(图 1-1-1) 二、地形地貌二、地形地貌 本区属中低山区,井田内大面积基岩裸露,整体地势呈东高西低、南 高北低之势,冲沟较为发育,沟向呈放射状,井田内最高处海拔标高为 1186.5m,最低处海拔标高为 1015m,相对高差为 171.5m。井田内没有大 的地表积水,发育的冲沟平时干涸无水,雨季为排洪通道。井田无村庄等 建筑物
15、。 三、河流水系三、河流水系 本区属海河流域子牙河水系滹沱河支流,井田内无河流,多为山涧冲 沟,平时干涸无水,仅雨季对有水流出,对矿井开采基本无影响。 图 111 四、气象四、气象及地震情况及地震情况 本井田位于太行山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寒夏热,春季多风,秋 季凉爽,据盂县气象站多年的观测资料,基本情况如下: 1降水量:根据阳泉地区 1955-1990 年降水资料统计,年平均降水 量为 585.9mm,最大降水量 817.6mm,最小降水量 302.0mm(1972 年),降 水多集中在每年七、八、九三个月,占全年总降水量的 74-98%。 2蒸发量:据多年资料统计,年平均蒸发量为 187
16、3.5mm,最大蒸发 量为 2381.9mm,年最小蒸发量为 1319.1mm,蒸发量大于降水量的 2-3 倍, 属大陆性半干旱气候。 3气温:年平均气温为 8.7,一月份最低,平均为-6.7。极端最 低气温为-12.6,七月份最高,平均 22.3,极端最高气温 37.4。 4风速与风向 年主导风向为西南和东南风,冬季常见西风、西北风,夏季多为东南 风,最大风速 20.7m/s,平均风速为 2.8m/s。 5雪冻:冰冻期为每年 9 月下旬至翌年 4 月,最大冻土深度为 0.88m,最大积雪深度 0.17m,年平均无霜期 180 天左右。 依据山西省地震烈度区划图,本区属七级地震烈度区。 第二节
17、第二节 兼并重组整合前各矿现状兼并重组整合前各矿现状 一、矿区内煤层开采历史一、矿区内煤层开采历史 山西阳泉盂县辰通煤业有限公司属沁水煤田阳泉矿区盂县勘探区上 社涧沟刘家村等三井田内刘家村井田的一部分。本次参与整合的矿井 主要是古咀煤矿接替井、振兴二坑、东星煤业有限公司和盂县南娄煤矿计 四个煤矿。矿区内煤层埋藏较浅,主要开采煤层有 15#煤层,各生产井开 采历史简述如下: 古咀煤矿接替井: 1984 年建井,1986 年投产,整合前批准开采 8#、9#和 15#三层煤,8#和 9#已全部采空,主要开采 15#煤层,设计能力 150kt/a,用两支斜井筒生采。 振兴二坑:1991 年建井,199
18、9 年投产,设计能力 150kt/a,采用两支 斜井筒开采 15#煤层。 东星煤业有限公司:1988 年建井,1991 年投产,设计能力 150kt/a, 采用两支斜井筒开采 15#煤层。 盂县南娄煤矿:1984 年建井,1986 年投产,设计生产能力为 150kt/a,采用两支斜井筒开采 15#煤层,大部已采空。 二、古咀煤矿接替井生产现状及主要生产系统装备二、古咀煤矿接替井生产现状及主要生产系统装备 1开拓方式及井筒装备 该矿井采用斜井开拓方式,共建有两支斜井,为主提升井和风井。 主提升井:为混合提升井,用于提升煤炭、矸石、下放材料等,同时 兼作安全出口。井口布置窄轨轨道车场、绞车房、简易
19、煤台,装备单滚筒 绞车,井筒内铺设单轨铁道,轨距 600mm,木轨枕,轨重 18kg/m。井筒一 侧设行人道及扶手,上部敷设照明通讯信号及动力电缆。 风井:担负全矿井回风任务,井口布置有风机房、通风设备、防爆门、 风硐、安全出口。井筒特征见表 1-2-1。 2提升设备 主井提升方式为单钩串车混合提升,现安装 jtp-1.6 型矿用单滚筒提 升绞车一台,配套电机为 jr128m-8 型,n=132kw,最大静张力为 45kn,钢 丝绳运行最大速度为 3.06m/s。每次提升 5 辆 1t 固定式标准矿车。选用 619 股(1+6+12)绳纤维芯钢丝绳。 3井下大巷运输方式 大巷运输采用 spj-
20、800 型胶带输送机,带宽 800mm,带速 v=1.6m/s,n=37kw,运输能力 350t/h,辅助运输为 jd-25 型调度绞车,提 运容器为 mg1.1-6b 型标准箱式矿车。 表 1-2-1 古咀煤矿接替井井筒特征表 井筒名称序 号 井筒特征 主井回风井 备注 经距(y) 42129434213014 1 井筒坐标 纬距(x) 1971074419710756 2 井筒方位角/() 315315 3 井筒倾角/() 2223 4 井口标高/m 1038.000 1038 第一水平 5 水平标高/m 最终水平 860855 第一水平 6 井筒斜长/m 最终水平 475.165 468
21、.353 净 3.40 2.50 7 井筒宽度/m 掘进 4.10 2.90 净 8.62 5.45 8 井筒断面/m2 掘进 11.52 7.86 厚度/mm 300.00 300.00 9 砌壁 材料料石料石 10 井筒装备 24kg/m 钢轨 4排水设备 矿井排水方式为一级排水系统,井底水泵房安装 d46-504 型排水泵 3 台,一台工作,一台备用,一台检修。配套电动机 yb225m2-2 型,功率 为 n=45kw,额定流量 46m3/h,额定扬程 200m。沿风井铺设两趟 1086mm 钢管将水直接排至地面。 5通风设备 矿井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式,矿井现安装两台主要通风机,工作风机
22、 为 bdk54-6-no14 型对旋式通风机一台,备用风机为 2k58-no18 型轴流式 通风机一台。矿井总进风 2190m3/min,总排风量 2289m3/min,通风阻力为 143mmh2o,等积孔为 1.15m2。 6瓦斯抽放系统 该矿属高瓦斯矿井。现安装一套用 2bea-303 型水环式抽瓦斯泵两台, n=90kw,一台运行,一台备用,抽放量 2.60m3/min。 7.供电系统 该矿井现为双回路供电系统,主电源接线于盂县南娄降压站 10kv 大 沟供电线路,电源线路规格为 lgj-70 型架空线路,长度 4km。备用电源接 线于盂县秀水降压站 10kv 北娄供电线路,电源线路规
23、格为 lgj-70 型架空 线路,长度 10km。主井工业场地变电所共装有五台变压器,其中两台 s9- 630/10/0.4 型电力变压器供地面生产系统用电,一台工作,一台备用;两 台 ks9-315/10 型矿用变压器供井下除局部通风机外的生产系统用电,一 台 ks9-100/10/0.69 型电力变压器专供局部通风机井下用电。井下采用 660v 低压供电,沿主井铺设两趟 my-0.38/0.66-370125mm2型电力电 缆和一趟 my-0.38/0.66-325+110mm2型电力电缆至井底配电点,长度 均为 600m。 8采煤方法 采煤方法为壁式,回采工艺为炮采,支护方式为单体液压支
24、柱及 型梁,工作面采用 sgb-420/30 型刮板输送机运输,运输顺槽采用 sgb- 620/40 型刮板输送机和 ssj800/37 型可伸缩胶带机接力运输。 9. 瓦斯监测监控、产量监控及人员定位系统 该矿井已装备一套 kj99n 型安全监测监控系统,井上、下按规程 规定配备了各类传感器。目前系统内安装有监控分站 2 台,型号为 kj99n- f。 该矿井已装备 kj128 矿型井产量监控及 3jcljc1-g 型人员定位系统, 对矿井产量进行监控以及入井人员适时进行监控。 10地面生产系统 该矿井地面设自制条筛和简易振动筛一台,煤炭产品为三级,即 +100mm 以上级、100-25mm
25、 级、25mm 级以下末煤,煤炭落地储存,zl-50 型装载机装汽车外运,生产系统简单可靠。 三、振兴二坑生产现状及主要生产系统装备三、振兴二坑生产现状及主要生产系统装备 1开拓方式及井筒装备 该矿井采用斜井开拓方式,共建有两支斜井,为主提升井和风井。 主提升井:为混合提升井,用于提升煤炭、矸石、下放材料等,同时 兼作安全出口。井口布置窄轨轨道车场、绞车房、简易煤台,装备单滚筒 绞车,井筒内铺设单轨铁道,轨距 600mm,木轨枕,轨重 18kg/m。井筒一 侧设行人道及扶手,上部敷设照明通讯信号及动力电缆。 风井:担负全矿井回风任务,井口布置有风机房、通风设备、防爆门、 风硐、安全出口。井筒特
26、征见表 1-2-2。 2提升设备 主井提升方式为双钩串车混合提升,现安装 2jk-2/11.5 型双滚筒绞 车一台,最大运行速度 3.82m/s,电动机为 yr250s-6m 型,n=110kw,每次 提升 6 辆 1t 固定式标准矿车。选用 619 股(1+6+12)绳纤维芯钢丝绳 3井下大巷运输方式 大巷运输采用多部 spj-800/30 型钢绳芯胶带输送机,电动机为 y355m- 4 型三相异步电动机,302kw,带速 v=1.6m/s,运输能力 300t/h;辅助 运输为调度绞车,提运容器为 mg1.1-6b 型标准箱式矿车。 表 1-2-2 振兴二坑井筒坑特征表 序号名 称单位主 井
27、回 风 井 纬距(x)m4211935.0054211894.675 经距(y)m19708578.97719708575.9981 井口 坐标 标高(z)m1021.2371021.461 2井底标高m826.24826.461 3垂深m195195 4方位角度275275 5坡度度2225 6平距m482418 7斜长m520461 8断面形状半圆拱半圆拱 9净断面m28.78.0 10支护方式料石砌碹料石砌碹 4排水设备 矿井排水方式为一级排水系统,井底水泵房安装 d46-505 型水泵三 台,工作、备用、检修各一台。主要技术特征为 q=46m3/h,h=250m,吸程 7.3-7.7m
28、,效率 63%,配套电机 yb250m-2 型,n=55kw 沿风井铺设两趟 1086mm 钢管将水直接排至地面。 5通风设备 矿井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式,矿井现安装两台主要通风机,工作风机 为 1 台 bdk40-6-no18 型节能防爆轴流式对旋风机,配套电机为 ybfe315m- 6 型,n=902kw。其主要技术特征为:q=26-86m3/s,h=172-2430pa。备 用风机为 1 台 fbcdz-6-no18 型节能防爆轴流式对旋风机,配套电机为 ybfe315m-6 型,n=902kw。其主要技术特征为:q=43-64.3m3/s,h=917- 2861pa。 6瓦斯抽放系统 矿
29、井为高瓦斯矿井,在回风斜井工业广场附近设置瓦斯抽放泵站,配 备 2 台 2be-303 型水环式真空泵,电机功率 75kw,工作负压 2080kpa, 一台工作, 一台备用,主抽放管道直径为 d219mm。 7.供电系统 该矿井现为双回路供电系统,主电源接线于盂县秀水 35/10kv 降 压站 10kv 供电线路,导线型号 lgj-370mm2,输电距离 1.2km; 第二 回路电源接线于温池降压站 35/10kv供电线路。导线型号 lgj- 370mm2,输电距离 6km。地面变电所现装备 s9-500/10 型变压器 1 台, 为工作变压器;s9-315/10 型变压器 1 台,为备用变压
30、器,供地面生产系 统用电。 井下采用 10kv 高压入井,井底中央变电所装备三台变压器,其中 kbsgzy-630/10/0.69 型和 kbsgzy-500/10/0.69 型变压器各 1 台,ks9- 160/10 型局部通风机专用变压器一台,专供局部通风机用电。沿主井铺设 两趟 myjv-10000-335mm2型电力电缆,长度均为 700m。 8采煤方法 采煤方法为壁式,回采工艺为炮采,支护方式为单体液压支柱及 型梁,工作面采用刮板输送机运输,运输顺槽采用刮板输送机和可伸缩胶 带机接力运输。 9. 瓦斯监测监控、产量监控及人员定位系统 该矿井已装备一套 kj99n 型安全监测监控系统,
31、井上、下按规程 规定配备了各类传感器。目前系统内安装有监控分站 2 台,型号为 kj99n- f。 该矿井已装备 kj128 矿型井产量监控及 3jcljc1-g 型人员定位系统, 对矿井产量进行监控以及入井人员适时进行监控。 10地面生产系统 该矿井地面设自制条筛和简易振动筛一台,煤炭产品为三级,即 +100mm 以上级、100-25mm 级、25mm 级以下末煤,煤炭落地储存,zl-50 型装载机装汽车外运,生产系统简单可靠。 四、东星煤业有限公司生产现状及主要生产系统装备四、东星煤业有限公司生产现状及主要生产系统装备 1开拓方式及井筒装备 该矿井采用斜井开拓方式,共建有两支斜井,为主提升
32、井和风井。 主提升井:采用机轨合一布置,为二级混合提升井,用于提升煤炭、 矸石、下放材料等,同时兼作安全出口。井口布置胶带机机头房、窄轨轨 道车场、绞车房、简易煤台,装备胶带机和单滚筒绞车,井筒内铺设单轨 铁道,轨距 600mm,木轨枕,轨重 18kg/m。井筒上部敷设照明通讯信号及 动力电缆。 风井:担负全矿井回风任务,井口布置有风机房、通风设备、防爆门、 风硐、安全出口。井筒特征见表 1-2-3。 2提升设备 主斜井原煤为二级提升,一级提升采用 dtl800/20/275 型胶带运输 机,带宽 800mm,电机功率为 275kw;二级提升采用 dtl800/20/255 型胶带运输机,带宽
33、 800mm,电机功率为 255kw。 主斜井材料也为二级提升,一级提升绞车为 jtp-1.6 型矿用双滚筒提 升绞车一台,单轨运行,配套电机为 yb355s-10 型,n=115kw,最大静张 力 45kn,最大静张力差 45kn;钢丝绳速度为 2.5m/s,每次可提升串车数 为 4 辆,钢丝绳选用 1819 型圆股钢丝绳,d=28m,单位长度 2.34kg/m。 二级提升绞车为 jtd-800 型单滚筒绞车,提升速度 1.15 m/s,配套电机为 yb255s-6 型,n=37kw。 3井下大巷运输方式 大巷运输采用 dtl800/20/237 型胶带运输机运输煤炭,带宽 800mm,电机
34、功率为 237kw;辅助运输为 jd-25 型调度绞车,提运容器为 mg1.1-6b 型标准箱式矿车。 表 1-2-3 东星煤业有限公司井筒特征表 序号名 称单位主 井回 风 井 纬距(x)m4210999.004211113.771 经距(y)m19708881.0019709018.6471 井口 坐标 标高(z)m1020.3471039.364 2井底标高m814.5927.45 3垂深m205.8112 4方位角度265263 5坡度度2325 6平距m478.66240 7斜长m520265 8断面形状半圆拱半圆拱 9净断面m26.56.5 10支护方式料石砌碹料石砌碹 4排水设备
35、 该矿井采用一级机械排水方式,在 15#煤井底设主、副水仓及水泵房, 分别配备 d25-3010 型水泵三台,工作、备用、检修各一台。主要技术 特征为 q=15-30m3/h,h=275-340m,=50-63%,n=45kw,吸程 7.3-7.7m, 配套电机 yb250m-2 型,水泵吸入口径 80mm,吐出口径 80mm。排水管为 d894mm 无缝钢管,吸水管为 d1086.5mm,沿主斜井铺设两趟 3 寸排水 钢管。 5通风设备 回风井地面安装 bdk54-6-18 型对旋轴流式防爆通风机 2 台,一台 工作,一台备用,其主要技术特征为:q=40.2-89.4m3/s,h=888-
36、3354pa,电动机为 ybfe315s-6 型两台,n=75kw2。 6瓦斯抽放系统 该矿属高瓦斯矿井,地面瓦斯抽放站装备 2 台水环式真空泵,为 2be1303 型,电机功率 75kw,1 台工作,1 台备用,主抽放管道直径为 d219mm。 7.供电系统 该矿井现为双回路供电系统,主电源接线于盂县南娄降压站供给矿井 的 10kv 供电线路,电源线路规格为 lgj-395mm2型架空线路,长度 2km;备用电源接线于盂县秀水降压站供给矿井的 10kv 供电线路,电源线 路规格为 lgj-395mm2型架空线路,长度 6km。主井地面变电所现装备 s9-800/10/ 0.4 型变压器 2
37、台,一用一备,中性点接地,供地面负荷用 电,通过两台 ks9-500 型隔离变压器供井下负荷用电; ks7-100/10/ 0.4 型变压器 1 台专供井下局部通风机用电。井下采用 660v 低压供电,沿主 井铺设两趟 my-1000-370 mm2型电力电缆和一趟 my-0.38/0.66- 325+110 mm2型电力电缆至井底配电点,长度均为 800m。 8采煤方法 采煤方法为壁式,回采工艺为炮采,支护方式为单体液压支柱及 型梁,工作面采用刮板输送机运输,运输顺槽采用刮板输送机和可伸缩胶 带机接力运输。 9. 瓦斯监测监控、产量监控及人员定位系统 该矿井已装备一套 kj99n 型安全监测
38、监控系统,井上、下按规程 规定配备了各类传感器。目前系统内安装有监控分站 2 台,型号为 kj99n- f。 该矿井已装备 scsj-cjc-p 型井产量监控及 kj222-j 型人员定位系统, 对矿井产量进行监控以及入井人员适时进行监控。 10地面生产系统 原煤提至地面后经翻车机卸载至自制条形筛,筛后进入振动筛。筛选 产品分四级:100mm 以上级、100-50mm、50-25mm 及 25mm 以下,分级落地 储存,zl-50 型装载机装汽车外运。 五、盂县南娄煤矿生产现状及主要生产系统装备五、盂县南娄煤矿生产现状及主要生产系统装备 1开拓方式及井筒装备 该矿现开拓方式为斜井开拓,利用两支
39、井筒生产,其中主斜井为提升 井,主要担负原煤提升、材料、矸石和人员升降兼进风任务,另一支为回 风斜井,主要担负回风任务,同时兼作安全出口。井筒特征见表 1-2-4。 2提升设备 主井提升系统采用单钩串车混合提升,提升设备为 2jtp-1.2 型双滚 筒绞车一台,其主要技术特征为:滚筒直径 1200mm,宽度 800mm,配套电 机 yrj250m2-8 型,n=55kw;最大静张力 30kn,最大静张力差 20kn,钢丝 绳最大速度 2.5m/s,钢丝绳选用 619+nf 型圆股钢丝绳,d=18.5mm,每 组串车 4 辆,矿车为 1t 标准矿车。 3井下大巷运输方式 井下主要运输大巷采用 j
40、d-40(n=40kw) 、jd-25(n=25kw)和 jd- 11.4(n=11.4kw)型调度绞车接力运输,矿车采用 1t 标准矿车。 表 1-2-4 盂县南娄煤矿井筒特征表 序号名 称单位主斜井回风井 纬距(x) m 42133904213335 经距(y) m 19709376197094021 井口 坐标 标高(z) m 994.00993.00 2井底标高 m 868.57875.78 3垂深 m 125.43117.22 4坡度度2123 5平距m336.44285.30 6斜长m350300 7断面形状半圆拱半圆拱 8净断面m26.206.10 9支护方式料石砌筑料石砌筑 4
41、排水设备 该矿井下采用一级排水系统,井底水泵房安装 d46-306 型排水泵三 台,一台工作,一台备用,一台检修,其技术参数如下:额定流量 qe=46m3/h;额定扬程 he=180m,配套电机为 yb2-200l2-2,n=37kw,设计 效率 70%,沿回风斜井铺设两趟 d80mm 无缝钢管将水直接排至地面。 5通风设备 矿井现安装主通风机 bdk54-6-18 型轴流式通风机两台,一台工作, 一台备用,其主要技术特征为:配套电机为 ybfe315m-6,n=290kw,风 量 26-86m3/s,风压 172-2403pa。 6供电系统 矿井现为双回路供电系统,一趟电源接线于南娄 35k
42、v 降压站供给该 矿的 849 号 10kv 供电线路,供电距离 3.1km,架空线为 lgj-70mm2;另一 趟接线于温池 220kv 降压站供给该矿的 862 号 10kv 供电线路,供电距离 30km,架空线为 lgj-120mm2。地面变电所安装两台 s9-400/10/0.40 型变 压器,其中一台工作,一台备用,总容量为 400kva,供全矿井上、下生产 用电。井下采用两台 wzg-400/0.4/0.69 型升压变压器并联向井下供电, 均位于地面,其电源分别引自变电所内 s9-400/10/0.40 型变压器,保证 了向井下供电的变压器中性点不接地,下井供电电压为 660v 低
43、压,两回 myjv22-0.6/1-395+135mm2型下井电缆由地面沿主井下至井下配电硐 室,供井下采掘工作面生产用电。 8采煤方法 采煤方法采用走向壁式布置,回采工艺为炮采放顶煤,工作面支护采 用单体液压支柱及 型梁联合支护,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 9. 瓦斯监测监控、产量监控及人员定位系统 该矿井现装备一套 kj70n 型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共安装有 3 台 kj70n- f 型分站,传输电缆为 mhyvrp141/0.52 型。另外,矿井还装备有 kj69 型人员定位系统和 sj-cljg-g 型产量监控系统各一套。 10地面生产系统 该矿井地面设自制条筛和简易振动筛一台,煤炭产品为三级
44、,即 +100mm 以上级、100-25mm 级、25mm 级以下末煤,煤炭落地储存,zl-50 型装载机装汽车外运。 第二章第二章 兼并重组的条件兼并重组的条件 第一节第一节 资源条件资源条件 一、井田地质勘探程度及地质报告批准文号一、井田地质勘探程度及地质报告批准文号 1井田勘探程度 (1)19251926 年间,王竹泉先生进行过太原榆林幅 1/100 万地质 测量工作,并附有文字说明书。1955 年 (2)1955 年 47 月,山西煤矿管理局地质勘探局 119 队在盂县进行 了采样及地质概查工作,采取三个筛选煤样、24 个煤层煤样并写有采样总 结报告。 (3)1955 年 7-11 月
45、,华北地质勘探局 215 队在本区普查,完成地质 测量 800km,采煤层样 11 个,并提交有山西省中部交城至盂县间煤田地 质普查报告 ,奠定了本区地质工作的基础。1957 年 6 月为弥补 215 队工 作量的不足,119 队进行了盂、寿东南部及西南部的补充地质测量工作, 并汇总原有地质资料提出阳泉,盂县至寿阳间概查报告及普查勘探设计。 (4)1957-1958 年华北煤田地质勘探 119 队在盂县、平定和寿阳等地 进行普查钻探施工,共完成钻孔 39 个,总进尺 5843.92m,提交有盂县- 寿阳普查地质报告 ,对本区构造、地层地质特征得到初步了解。 (5)1958 年 12 月1960
46、 年 3 月,119 队在盂县勘探区进行精查勘探 工作。1960 年 3 月提交了山西省沁水煤田阳泉矿区盂县勘探区上社涧 沟-刘家沟井田地质勘探最终报告(精查) 。本井田位于该精查区东部, 井田内分布该次精查钻孔 5 个,勘探资料可供本次编制矿井地质报告利用。 (6)1965 年,省地质局区调队完成了 1:20 万盂县幅区调报告。对本 区地层进行重新划分和对比,对构造类型、构造特征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7)2010 年 1 月山西地宝能源有限公司为该矿编制山西阳泉盂县 辰通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地质报告 。 通过调查,本井田位于盂县上社-涧沟-刘家沟精查区东部,已有一定 的工作程度,而且
47、参与整合的原南娄煤矿和古咀接替井煤矿、东方振兴煤 业公司和东星煤业公司均经过多年开采,煤层已被大面积开采揭露,以往 资料比较丰富。整合后井田内及邻近分布有有可利用钻孔 5 个,加上已生 产多年,积累大量资料,故上述地质煤层资料均能满足矿井建设生产需要。 2地质报告及批准文号 山西地宝能源有限公司编制的山西阳泉盂县辰通煤业有限公司兼并 重组整合矿井地质报告 ,已于阳泉市煤炭工业局文件阳煤政发200715 号关于山西阳泉盂县辰通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地质报告的批复予以批准。 二、地质构造二、地质构造 (一)区域地质 本区位于沁水盆地的东北边缘,地层走向近东西向,总体向南倾斜, 地层倾角 6-10
48、左右。次级构造以短轴平缓波状褶曲为主,伴生有少量断 裂构造。次级褶曲轴向以近东西向为主,少量轴向为北东一南西向。 区域较大断裂构造为清城西侧为 f4正断层和拦掌村南正断层,断层落 差分别为 50m 和 25m,走向近东西向,走向延伸长度分别为 5800m 和 3700m, 为区域较大断层;另据以往地质报告资料和区内煤层开采情况,本区陷落 柱较发育,是本区煤层开采的较大影响因素。 (二)地层 根据该矿矿井巷道揭露及井田内个别钻孔与相邻矿区的钻孔资料可得, 井田内地层主要有奥陶系中统马家沟组和峰峰组,石炭系中统本溪组、石 炭系上统太原组、二叠系下统山西组、上下石盒子组及第四系等。现将井 田内地层由
49、老至新简述如下: 1、奥陶系中新统上马家沟组(o2s) 上部由灰一土黄色薄层泥晶白云岩、灰质白云岩组成,夹石膏层,中 部为深灰色中厚层泥晶灰岩,生物碎屑灰岩和薄层白云质灰岩,下部为深 灰色中厚层泥晶灰岩与灰质白云岩互层,本组厚度 180-275m。 2、奥陶系中统峰峰组(o2f) 本组为煤系地层之基底。可分为一、二两段。一段地层厚度 90- 120m,平均 100m。岩性主要为深灰色厚层生物碎屑灰岩,花斑状灰岩及泥 晶灰岩,夹薄层白云及泥质灰岩。二段厚度 60-80m,平均 70m。岩性上部 为黄灰色薄层泥晶白云岩,泥质白云岩,白云质灰岩、泥质灰岩、泥灰岩, 中部为青灰色花斑状灰岩和生物碎屑灰
50、岩,下部为角砾状泥灰岩,夹条带 状石膏层。 3、石炭系中统本溪组(c2b) 本组假整合于上马家沟组灰岩之上,为海陆交互相沉积,底部为褐黄 色、赤红色“山西式”铁矿层,呈鸡窝状或扁豆状分布。铁矿层之上为浅 灰白色 g 层铝土泥岩,中上部为灰黑色砂质泥岩、细砂岩、石灰岩互层, 常夹有 23 层薄煤层。本组厚度 5060m,平均 55.5m。 4、石炭系上统太原组(c3t) 本组与下伏本溪组呈连续沉积,为一套海陆交互相含煤建造。岩性主 要为黑色泥岩、砂质泥岩、细砂岩、石灰岩及煤层组成,其中石灰岩 34 层,煤层 67 层,底部以一层中细粒砂岩与本溪组分界,本组为井 田主要含煤地层,厚度 106117
51、m,平均厚 112m。 5、二叠系下统山西组(p1s) 与下伏太原组地层呈连续沉积,以厚层状中粗粒石英砂岩(k7)为底 界,属陆相沉积。岩性主要为砂岩、砂质泥岩、泥岩、煤层交互沉积。本 组含煤层 3-5 层,均不可采,地层厚度 42-65m,平均 58.00m。 6、二叠系下统下石盒子组(p1x) 为一套陆相碎屑岩地层,全组厚度 110-140m,平均 130m。 下部主要由深灰、灰绿色泥岩、砂质泥岩和灰、灰黄色砂岩组成,底 部为 k8中粗粒砂岩。 中部主要由黄、黄绿色泥岩、砂质泥岩及浅黄色中粗粒砂岩组成,底 部为 k9中细粒砂岩。 上部主要由灰白色砂岩及黄绿、褐红色泥岩、砂质泥岩组成,顶部为
52、 一层灰、黄、紫等杂色铝质泥岩,俗称“桃花泥岩” ,为良好的地层辅助 标志层。 7、二叠系下统上石盒子组(p2s) 连续沉积于下石盒子组之上,岩性为灰黄、黄绿、紫红色泥岩、砂质 泥岩和灰白、黄绿色砂岩组成,井田内仅残留本组下部层段,最大残留厚 度为 100 m 左右。 8、第四系中上更新统(q2+3) 主要分布于井田北部和西部,为浅黄色亚砂土和微红色砂质粘土、亚 粘土,厚度 0-30m,平均 10m。 9、第四系全新统(q4) 井田西部大的河床处分布有全新统冲积、洪积层,多为砂土、砂和卵 砾石层。全系厚度 015m,平均 5m 左右。 (三)地质构造 受区域构造影响,本井田构造以宽缓褶曲为主,
53、发育有 4 条轴向北北 东的背向斜构造。井田内地层比较平缓,倾角一般 37,井田西北部局 部可达 10。另外,根据地表出露和整合各矿井下巷道揭露,还发现了 8 条正断层和 22 个小陷落柱。总之,井田内地质构造复杂程度属简单,为 一类。 (四)煤层对比 15#煤层的顶板为“四节灰岩”(k2灰岩),底板为细砂岩(k1砂岩), 其岩性特征极为明显,且全区发育稳定;而 15#煤层厚度大而横向变化不 大,这些特征均构成该煤层对比的良好标志,这些煤层对比的良好标志充 分说明,煤层对比依据充分,可靠性很高。 三、煤层及煤质三、煤层及煤质 (一)含煤地层 井田内含煤地层主要为太原组,太原组含煤 8 层,即
54、8#上、 8#、9#、9#上、11#、12#、13#和 15#。其中 15#煤层井田内层位稳定,全 区可采, 9#煤层西北部被剥蚀,其余分布区均可采,其余煤层均不可采。 太原组地层平均总厚 112.00m,煤层平均总厚 12.26m,含煤系数 10.9%, 其中 9#、15#煤层平均总厚 10.35m,可采含煤系数 9.2%。 (二)可采煤层 井田内可采煤层为太原组的 9#和 15#煤层。井田内可采煤层基本特征 见表 2-1-2。 表 2-1-2 井田内可采煤层特征表 含煤 地层 煤层 编号 煤层厚度 (m) 最小-最大 平均 煤层间距 (m) 最小-最大 平均 含夹 矸层 数 稳 定 性 可
55、采 程度 顶板 岩性 底板 岩性 9 2.20-4.70 3.15 0-2稳定 赋存区 可采 泥岩砂质 泥岩 泥岩 砂质泥岩 砂岩 太 原 组 (c3t ) 15 6.20-8.25 7.20 63.15-80.60 72.90 0-4稳定 全区 可采 石灰岩 泥岩 砂质泥岩 泥岩 1、9#煤层:(俗称丈二煤或九尺煤,旧编号为 s1)位于太原组上部, 上距 8#煤层 6.209.50m,平均 7.10m。该煤层结构较简单,含夹矸 02 层,煤层厚度 2.20-4.70m,平均 3.15 左右。该煤层属稳定可采煤层, 在井 田西北部分有剥蚀区,其余赋存地段均可采,现已大片采空。 直接顶板为 泥岩
56、、砂质泥岩,厚度 3.00m 左右,老顶为厚层中细砂岩,底板大多为泥 岩、砂质泥岩,局部为中细砂岩。 2、15#煤层:(俗称丈八煤,旧编号为 t1)位于太原组下部,k2石灰 岩之下,下距底界砂岩(k1)8.6015.30m,平均 11.50m。煤层厚 6.208.25m,平均 7.20m,结构较简单,含夹矸 04 层,一般为 1 层, 局部含 4 层夹矸或不含夹矸,属全区稳定可采的厚煤层,重组整合前各煤 矿均开采此煤层。 15#煤层老顶为 k2石灰岩,直接顶为为 k2最下一层灰岩,厚度 3.17m 左右,大部较好管理,由于局部埋藏较浅,受风化作用影响,裂隙较发育, 破碎易垮落,不好管理,煤层底
57、板为砂质泥岩、泥岩,未发现有底鼓现象, 底板较好管理。据井田东侧相邻玉泉煤矿井下采取 15 号煤层灰岩顶板和 泥岩底板由山西省煤炭工业局综合测试中心进行岩石力学性质试验,试验 结果如下:顶板抗压强度为 60.0-64.0mpa,平均 62.4 mpa,抗拉强度为 2.8-3.1 mpa,平均 3.0mpa,抗剪凝聚力系数为 7.8 mpa。底板抗压强度 为 25.6-28.0mpa,平均 26.9 mpa,抗拉强度为 1.2-1.5 mpa,平均 1.4 mpa,抗剪凝聚力系数为 4.5。 2煤质 物理性质 15#煤层呈黑色、灰黑色,金刚光泽,具梯状、棱角状断口,有一定 韧性,条带状、线理状结
58、构,块状或层状构造。宏观煤岩类型以半光亮型 煤为主,少量半亮型和暗淡型煤,煤岩组份以亮煤为主,夹有镜煤条带和 少量暗煤。显微煤岩组成以有机组分为主,无机组分次之。 化学性质 根据山西省煤炭工业局综合测试中心提供的 15#煤质检验报告(编号 2006-1250 号)知, 15 号煤属中硫、低中灰、发热量大的优质贫煤。详见 煤质特征表 2-1-3 表 2-1-3 煤质特征表 含煤 地层 煤层 编号 水份 mad(%) 灰份 ad(%) 挥发分 vdaf(%) 硫分 st.d(%) 固定碳 fc.d(%) 发热量 qb.ad (mj/kg) 煤种 太原组 15#0.7111.6811.401.987
59、4.2334.52贫煤 3煤的可选性 根据山西省煤炭工业局综合测试中心为该矿 15#煤层所做的简易筛分 试验和简易浮沉试验,其试验结果见表 2-1-4、2-1-5 和 2-1-6。 现采用0.1 含量法对井田 15 号煤层可选性评价如下: (1)浮煤灰分为 6%时,理论浮煤产率为 80.76%,分选密度为 1.417g/cm3,0.1 含量为 75.82%,属极难选煤。 (2)浮煤灰分为 8%时,理论浮煤产率为 93.62%,分选密度为 1.832g/cm3,0.1 含量为 16.57%,属中等可选煤。 (3)浮煤灰分为 10%时,理论浮煤产率为 97.24%,分选密度为 2.478g/cm3
60、,0.1 含量为 6.34%,属易选煤。 4煤的风氧化 据以往有关资料及实地踏查,15#煤层在井田西北部有剥蚀区,存在 风氧化现象。根据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等有关规范之规定,沿煤层 露头线向煤层倾斜一侧推 50m,作为风氧化带。据实地观察,风氧化带的 风氧化程度较深,作为煤炭资源加以利用己不可能,但作为副产品,可同 煤矸石一起作为建筑材料加以利用。 5煤质及工业用途评价 煤类划分依据中国煤炭分类国家标准(gb575186)标准,确定井 田内 15#煤层为贫煤(pm)。灰份和硫分含量均较低,可作为动力用煤或化 工用煤,亦可作为民用燃料。 简易筛分试验报告表 表 2-1-4 统一编号 2009-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四川省宜宾四中2025年高三毕业生四月调研测试数学试题试卷含解析
- 山西晋中学市榆次区2024-2025学年初三下学期第二次周练化学试题试卷含解析
- 山东省蒙阴县重点名校2025年初三第三次统一考试生物试题试卷含解析
- 2025年广告学专业考研考试试题及答案
- 中小学美术教育体系构建与实践
- 学校体育艺术课程发展
- 碧桂园住宅室内设计案例解析
- 彩色大米艺术课件
- 2025年中国水平运风式烘箱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无碱玻璃纤维短切原丝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审计审查重点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证券从业资格证考试真题试题及答案
- 城市管理文明执法规范(试行)
- 广东省2024-2025学年佛山市普通高中教学质量检测物理试卷及答案(二)高三试卷(佛山二模)
- 【9数一模】2025年安徽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学九年级中考一模数学试卷(含答案)
- 2025年中石油政工师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5年二建-水利-简答200问
- 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内容
- 2025天津市安全员《B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电网工程设备材料信息参考价(2024年第四季度)
- 大客户营销技巧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