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水管线施工方案_第1页
给水管线施工方案_第2页
给水管线施工方案_第3页
给水管线施工方案_第4页
给水管线施工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重新整理排iK.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外 网 给 水 工 方案编制人:审核人:批准人:编制单位:编制时间:2017年12月5日1、适用范围12、工程概况13、编制依据14、施工进度计划25、施工准备26施工方法47质量保证措施88 HSE管理措施99劳动力及材料、机具配备11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1、适用范围本方案用于指导。室外工程给水管道施工。2、工程概况本项LI消防水用水从接自厂区现有消防给水管网,室外消火栓给水管网上设室外消火 栓及阀门井,室外消火栓给水管网为环状管网,消防给水管试验压力为工作压力1.5倍, 且不应小于0. SMP

2、ao厂区消防系统现状:釆用淡水保压、试压和海水消防;高压消防水 系统用于向厂区工艺装置及辅助主产装置提供消防水,消防水釆用海水,非火灾时消防 系统保压采用淡水,保压用淡水111生产给水系统供水。消防水系统山海水消防水泵站、 淡水保压系统和消防水管网组成。海水消防泵三台,二用一备,单台泵参数:Q二30立方 X/h, H二110m, N=15KW.消防淡水罐为碳钢锥顶罐,有效容积450立方米,仅用于初期火 灾的扑救、消防系统的试验及消防管网的清洗。主要底层岩土工程特性平键根据该工程拟建建筑物结构类型及基础埋深情况,现对基坑开挖涉及到的土层和基底 以下主要受力土层分别进行工程特性评价分析如下: 层填

3、土:为新近吹填海砂,以细砂为主,场区分部连续,一般厚度6.2-6.9m。该层 砂为松散状态,工程性能差。吹填砂沉积时间较短,属欠固结土,建议对该层吹填砂进 行处理,以满足工程建设需要。 层细砂:稍密-中密状态,工程性能较好,分部较稳定。 层细砂:密实状态,工程性能好,场区分布连续、稳定,空间厚度大。3、编制依据3. 1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 50013-2006);3.2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2009年版);3.3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3.4埋地聚乙烯给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l01-2004);3.5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

4、技术规范(GB50074-2014)3.6现行国家相关的规范、规程及技术标准。4、施工进度计划序号作业内容11期(天)计划开始时间计划完成时间1测量放线、管沟开挖42017/12/92018/12/122管线敷设及阀门安装72017/12/132017/12/19阀门井等安装22017/12/192017/12/203管道吹扫、试压22017/12/212017/12/224管沟回填?2017/12/222017/12/23L5交丄验收12017/12/242017/12/245、施工准备5.1测量机具应进行报验,测量机具应具备出厂合格证,且设备已经过校检。5. 2施工的机具应提前准备完毕,施

5、工所需材料准备完成。5. 3施工人员:各施工班组已具备施工条件。5. 4材料准备,如三通、弯头、大小头等应选用专业生产厂家生产的产品。,螺栓与螺母应配合良好,无松动和卡涩现象。5. 5阀门安装前临时放置时要有防护措施。5. 6所有管道、管件在装卸和堆放时要轻拿轻放,避免撞击,严禁抛投。5. 7施工现场堆放的管道要做到材料堆放整齐。5. 8管线施工前,对所有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和安全交底,进行安全教育并做好记录。5. 9组织机构和施工参加人员质量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质检员:安全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 成员:5. 10主要材料序号名称型号及规格单位数量1钢丝网骨架塑料复合管(1.6MP&)De

6、llO米2002De9090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重新整理排iK.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3De63154De501205De32106立式闸阀井01800座17闸阀Z41T-16 DN100个18闸阀Z41T-16 DN80个19闸阀JUW-10T DN25个1110室外洒水栓个1111室外洒水栓井01200座1112重型铸铁井盖和井座Q800套113轻型铸铁井盖和井座0800套1114LHS711X型低阻力倒流防止器DN25套1115阀门DN125, DN100, De50, De32套1816三通110*50,110*110,110*63,90*90, 90*50, 50*50,个

7、1617弯头DellO, De90, De63, De50,De32,个3818变径110*90,110*50, 90*50, 50*32个106施工方法6.1施工工序测量放线、管沟开挖管道敷设安装交工验收管沟回填管道试验阀门井、消防栓井施工6. 2给水管施工方法6.2.3测量放线与管沟开挖,确定管道中心线、转角桩及标高控制桩,确定临时水准点。施工测量应沿管道线 路设置便于观测的临时水准点和管道轴线控制桩,且应采取保护措施并做上明显标 记,且满足以下要求。临时水准点(黃海标高3.6m)的间距宜不大于200m。水准点和控制桩应经复核确认后使用。放线测量记录应标明所依据的控制点。施工测量的允许偏差

8、,符合下表规定:施工测量允许偏差表施工内容允许偏差值水准测量高程闭合差,mm3OVT导线测量方位角闭合差40逅导线测量相对闭合差1/1000注1: L为水准点间的水平距离,Km;注2: n为水准或导线测量的测站数,个撒口灰线。给水管道工程下述作业施I:前,应校测管道中心线及高程控制桩。开挖动土前,应办理动土手续,并根据需要制定下列措施:防止地面水流入的措施:防止附近已有建筑物、道路、管道等产生沉降或变形的措施;排除积水的措施;根据测量放线的标记,开挖管沟,并注意以下事项:堆土高度不应超过1.5米,堆土不得掩埋测量标志、消火栓、阀门或雨水 口等。槽底高程和坡度控制点的位置,在管道直管段不应大于2

9、0米,在曲管段加 密,折弯点、变坡点及井室位置均应设置。釆用机械开挖时,应预留150300毫米,由人工清理到设计标高,沟槽底 部的开挖宽度应满足下管、回填、夯实及安装操作的要求。开挖当遇到地下构筑物及其他障碍设施时,应与其主管单位协商制定安全 技术措施,并派人到现场监督。管沟开挖均釆用规定的比例进行放坡。管沟开挖断面图如下:说明:1、B为沟底的开挖宽度=1000 (mm)式中:D1管道结构的外缘宽度(mm)2、a为堆土边缘距离槽边距离,一般不低于0.8m。沟槽的开挖质量:开挖沟槽时其断面尺寸应准确,槽壁平整,沟底平直,沟内无塌方、无积水,管沟的转角应符合设计要求。管沟检查标准应符合下表规定:检

10、查项目允许偏差(mm)管沟中心线偏移W60槽底高程20管沟宽度100应及时检查验收,不符合要求者应及时修整,并做好测量记录。6. 2. 4管道敷设安装生活给水管线为埋地聚乙烯给水管,外径小于等于De63,采用热熔连接,外径大于De63, 采用电熔连接,其焊接要求。电热熔焊接釆用专用控制设备(电熔焊机),电熔焊机输出电压一般为220V,焊 接时间可以自动控制,有些焊机还可以控制焊接电流。更换焊机时要重做焊接工 艺试验。热塑性塑料的熔合连接必须是两个同类材料之间的连接。影响熔接质量的主要参数是熔融温度及压力,因此电熔焊控制的主要焊接参数是 加热时间和电压(或电流),III拘束所产生的压力要分布均匀

11、和平稳变化。将焊机输出端插头插入安装固定好的电熔焊接头插孔内并保持良好接触,通电连 接。焊前保证接头清理干净,组对平直,承插到位,核对焊接工艺参数等。焊接时观察电熔接头检测孔内熔融状态的变化,并观察接头有无异常声响或变形, 表面温度变化是否正常。焊后应保持接头在冷却过程中不受外力冲击和扭曲,自然冷却时间不少于lh。管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道焊接时产生热膨胀冷缩变形,组装固定器焊后不能马上拆除,必须待其完全冷 却到拉杆螺栓松动后方可拆除。6.2.5管道试验试验前应具备的条件:试压技术措施已编完。试压

12、用的圧力表已经校准,并在检验期内。配备两块精度不低于1.5级的压力表, 表的刻度值一般为被测最大压力的1.31.5倍,试验管线处入口端安装一块,试验管线 出口端安装一块。O试验时需要加固的管道已经加固。试验有关交工资料已经业主复查合格,试验技术措施已经业主及监理批准并已进 行技术交底。有压试验管线高处设立放气阀。埋地管道的轴线位置、标高、坡度及管基、垫层等复查合格。管道附件、附属构筑物及所有接口外观检查合格。支墩、锚固设施已经达到设计强度。管道系统所有管线已安装完毕,且管线接口处未回填。不参与试验的设备、仪表、消火栓等已经隔离。给水、消防管道压力试验试验压力:为设计压力的1.5倍且大于或等于0

13、. 6MPao试验:分阶段进行,每阶段应检查管端堵板、支撑、管身及接口,当无异常现象时可继续 升压。压力试验要先将管道慢慢地灌满水,逐出管内空气,使管道压力缓慢上升,待达到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试验压力后保持15min,试压合格后再将试验压力降至设讣压力,保持30min,外观检验, 以无异常和无渗漏为合格,试压分为2段进行,A-B-E段和C-BD段(具体位置见附图) 冬季水压试验可在介质中加入防冻剂,试压段管线需敷设保温毡,试压完毕后进行全面检 查,彻底放净存水。试验水排放:排液时应防止形成负压,

14、试验水排放到指定地点,不得随意排放。6.2.6管沟回填管沟回填应在管道试验完成后进行。回填土直接釆用现场的砂土回填。从管底基础至管顶上部500mm以内,必须用人工回填,严禁用掘土机回填。管顶500mm 以上用机械回填土时,应从管轴线两侧均匀进行,并夯实、碾压。回填土应分层夯实。管道接口处的回填土应仔细夯实,不得扰动管道的接口。6.3阀门井、洒水栓井施工方法6. 3. 1阀门井参照05S502-15,洒水栓井参照12S2-22.6.3.2位于道路上的阀门井,井盖与设计地面平;不在道路上的,井盖均比现场地面高 出50mmo道路及广场上釆用重型井盖。6. 3.3由于该场地地下对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性,

15、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中腐蚀性,地 下水对钢筋混凝土中钢筋具强腐蚀性,各个砖砌阀门井、洒水栓井、消火栓井等均需采 取以下措施:(1)砌体结构采用MU20的烧结页砖和M10的水泥砂浆;(2)防腐做法:表面 先用1:2水泥砂浆(M10. 0)抹面;再做环氧沥青涂层,片度500 M mo6. 3.4工程隐蔽验收合格后,及时进行土方回填。回填前,应清理干净基槽内的积水和 其他杂物等。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7质量保证措施7.1建立健全项LI质量保证体系,明确职责权限及质量控制程序,全面执行有关的管理标 准和工作

16、标准,实现从材料到施工全过程的质量控制。7. 2仔细审核设计图纸,严格按设计图纸、施工方案及工艺指导书进行施工。7.3严禁使用无产品合格证和材质证明书的粘接材料。当对材料有怀疑时,应进行化验, 以确定是否可用。充分发挥质保体系作用,保证技术人员、专职质检人员和班组质检员三 检合格。7.4保护好基准点并作好明显标记,对水准点和控制桩应经过复核之后才能使用,同时作 好测量控制纪录。7.5及时做好隐蔽前各质量控制点的自检、互检和监理、业主共检,认真做好各种同步记 录。7.6管道圧力试验时缓慢充水,同时仔细检查粘接口是否有漏点,排水时防止负压。7.7当给水管与雨污水管相互交义,给水管应敷设在上面。给水

17、管在下时应加钢套管,套管伸出交义管的长度每边应不小于3米,套管端应用防水材料封闭,套管直径比给水 管大二号。各给排水管与排水沟交义时加钢套管,做法同上。7.8给水管道必须采用与管材相适应的管件,生活给水系统所涉及的材料必须达到饮用 水卫生标准。生活给水系统管道在交付前必须冲洗和消毒,并经有关部门取样检验,符 合国家现行生活饮用水标准方可使用。8 HSE管理措施8.1 HSE保证体系& 2安全保证措施,严禁使用存在安全隐患的设备。,在作业过程中应根据岗位选择相应的个人防护用品并保证正确使用。,严禁无票证从事危险作业。,杜绝用电隐患。,作好防雨措施。现场一律使用工业防水插头,雨天过后复工前,须山维

18、修电工检查所 有用电线路和用电机具设备后方可使用。,杜绝违章作业和伤亡施工的发生。,无关人员严禁入内:吊车操作手必须听从起重指挥信号进行操作,吊臂下及吊车转动 范圉内严禁站人。,严格遵守各工种、各类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现场施工人员进入施工区域后即关闭临时隔离大门,如无特殊事宜,人员不可随意进 入生产区域,人员进入施工区域釆用同时进入,同时撤离原则。8. 3文明施工保证措施8. 3.1材料、机具的堆放,力求整齐合理,并挂标识牌。8.3.2现场文明施工,场区内施工机械在不作业时,停放整齐。场内无污水,积水,通 道口通畅无阻。,保持整洁卫生,场地平整,施工现场垃圾、渣土要及时清理出现场,做到无积水、无 黑臭、无垃圾,排水畅通。,排入污水管网。,进入施工现场不得高声喊叫、最大限度地减少噪声.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树立“安全就是效益”的思想,提高职工的安 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8. 3健康安全环境风险分析与措施在本次项H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