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0,2011三年汽车产销量分析_第1页
2009,2010,2011三年汽车产销量分析_第2页
2009,2010,2011三年汽车产销量分析_第3页
2009,2010,2011三年汽车产销量分析_第4页
2009,2010,2011三年汽车产销量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品文档你我共享 2011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再次刷新全球历史纪录 网易财经1月20日讯工业和信息化部于今日发布 2011年中国汽车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公告。公 告显示,2011年,我国汽车市场实现了平稳增长,汽车产销量双超1840万辆,再次刷新全球历史纪 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积极推进,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出口高速增长,汽车产业结构进一步优 化。 一、汽车产销量双超1840万辆 2011年,我国汽车市场呈现平稳增长态势,产销量月月超过120万辆,平均每月产销突破150 万辆,全年汽车销售超过1850万辆,再次刷新全球历史纪录。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我国 2011年累计生产汽车1841.89万辆,

2、同比增长0.8%,销售汽车 1850.51万辆,同比增长2.5%,产销同比增长率较2010年分别下降了 31.6和29.9个百分点。其中, 乘用车市场保持平稳增长,商用车市场下降较为明显。2011年,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1448.53万辆 和1447.2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2%和 5.2%,同比增长率较2010年分别下降29.6和28.0个百分点; 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393.36万辆和403.27万辆,同比分别下降10.0%和 6.3%,同比增长率较2010 年分别下降38.1和36.2个百分点。(见附图13) 2011年12月,全国汽车生产169.20万辆,同比下降9.3%;汽车销量168

3、.92万辆,同比增长1.4%。 其中,乘用车生产136.42万辆,同比下降5.6%,销售136.89万辆,同比增长4.6%;商用车产销分 别为32.78万辆和32.07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1.9%和 10.4%。 2011年14季度,我国汽车销量同比增长分别为8.2%、-0.8%、4.4%和-0.7%。 二、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市场平稳发展 2011年,在节能汽车推广政策的作用下,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市场保持平稳发展。 1.6升及 以下排量乘用车全年累计销售 983.93万辆,同比增长4.0%;占汽车销售市场的53.2%,汽车市场占 有率较2010年增长0.8个百分点(见附图4)。 三

4、、乘用车自主品牌市场份额略有下降 2011年,由于汽车下乡、小排量乘用车购置税减征等刺激政策的退市,交叉型乘用车销量同比 下降9.4%,回落明显。受此影响,2011年,自主品牌乘用车销售 611.22万辆,同比下降2.6%,占 乘用车销售市场的42.2%,市场份额同比下降3.4个百分点。其中,自主品牌轿车销售 294.64万辆, 占轿车市场的29.1%,市场份额同比下降1.8个百分点,较排名第二的日系车高岀7.5个百分点(见附 图5)。 四、节能汽车推广政策成效显著 2010年6月,节能汽车推广政策开始实施。至2011年9月,1.6升及以下排量节能汽车车型由 推广前的101个增加到427个,1

5、4个月共生产433万辆。 2011年10月,节能汽车推广政策调整,将节能汽车推广标准提高了8%,推广车型综合工况燃 料消耗量从百公里平均6.9升调整为6.3升。节能汽车推广政策对节能技术的持续进步发挥了积极的 腹有诗书气自华 精品文档你我共享 推动作用,汽车产品升级换代提速。2011年1012月,节能汽车推广车型快速发展, 产量逐月攀升, 列入第七批节能汽车推广目录的49个车型共生产25.55万辆。 2011年,节能汽车推广专项核查制度建立,为政策有效实施提供了保障。组织了两次全国性的 汽车燃料消耗量专项核查行动,在市场抽取了148辆样车进行油耗检测,发布了两批节能汽车推广 专项核查检测结果公

6、告。 五、汽车节能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 2011年,我国已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乘用车产品节能管理体系。从汽车燃料消耗量检测方法、限 值、标识等国家标准到汽车燃料消耗量公示制度、汽车燃料消耗量抽样核查制度,以及与燃料消耗 量挂钩的节能汽车推广、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车船税减免等财税政策,都已建立并实施。 2011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建立了中国汽车燃料消耗量网站”,进一步完善了汽车燃料消耗量公 示制度。2011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12批轻型汽车燃料消耗量通告,累计发布127家企业、 3912条轻型汽车燃料消耗量数据。在中国境内市场上销售的所有轻型汽车 (包括进口轻型汽车)燃料消 耗量情况都可通过中国汽车燃料

7、消耗量网站”查询、对比。 2011年12月,乘用车燃料消耗量评价方法及指标、重型商用车辆燃料消耗量测量方法、 重型商用车辆燃料消耗量限值(第一阶段)等一批重要标准发布,汽车产品节能管理体系将进一步 完善。 六、新能源汽车试点示范深入推进 2011年,公共服务领域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和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城市混合动 力汽车、纯电动汽车等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市场应用继续推进。截至2011年底,共有75家汽车生产 企业的361个车型列入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程推荐车型目录。2011年,列入推荐 目录的车型共生产12784辆,同比增长74.3%,其中商用车生产5722辆,乘用车生产706

8、2辆。 2011年,电动汽车充电接口和通信协议、电动汽车用传导式车载充电机、纯电动乘用车技术条 件等重要标准通过审查或发布,对电动汽车应用及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七、经济效益实现较快增长 2011年111月,全国汽车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4.50万亿元,同比增长16.8%。 2011年111月,17家重点企业(集团)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4302.70亿元,同比增长6.8% ;累 计实现主营业收入1.84万亿元,同比增长5.4%;累计实现利润总额2106.09亿元,同比增长11.3%。 八、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2011 年, 4家汽车生产企业(集团)产销规模超过200万

9、,其中上汽销量接近400万辆,达到396.60 万辆,东风、一汽和长安分别达到 305.86万辆、260.14万辆和200.85万辆。上述4家企业(集团)2011 年共销售汽车1163.45万辆,占汽车销售总量的62.9%,市场占有率同比提高0.8个百分点(见附图6)。 我国汽车销量前十名的企业(集团)共销售汽车1609.14万辆,占汽车销售总量的87.0%,占有率 腹有诗书气自华 精品文档你我共享 同比提高0.7个百分点。 九、汽车出口创历史新高 2011年,我国汽车整车累计岀口 81.43万辆,同比增长49.5%,比上年同期增加26.94万辆,创 历史新高。其中乘用车岀口 47.61万辆,

10、同比增长68.3% ;商用车岀口 33.82万辆,同比增长29.1% 111月,汽车整车累计进口 93.24万辆,同比增长28.15%。 2011年111月,全国汽车商品累计进岀口总额为1297.48亿美元,同比增长33.0%。其中进口 金额672.88亿美元,同比增长 32.5%,岀口金额624.60亿美元,同比增长 33.6%。 附图 gk 20叩年-2011年国内係车市场论确变化比较 S6: 2011年国内汽车销售市场占有率 甘Mi 上汽 其他 21% 29% j1 P 东风 北汽 17% 8% |z F 久棗 一荐 11% 14% 网易财经1月10日讯 汽车工业协会今天下午发布 201

11、0年汽车主要数据,其中全年销 量为1806万辆,继续稳坐全球第一宝座,同比增长32.37%。产量为1826.47万辆,同比增 长 32.44%。 其中,乘用车产量为 1389.71万辆,同比增长 33.83% ;销量为1375.78万辆,同比增 长33.17%。商用车产量为436.76万辆,同比增长28.19% ;销量430.41万辆,同比增长29.9%。 中汽协预测,2011年我国汽车产销增速将达10-15%。 和世界其他国家相比, 无论是汽车销售量绝对值还是增长速度,中国均遥遥领先。2010 年英国市场的汽车销量同比上升了1.8%至203万辆,相比于2009年销量略为提高了 3.6万 辆。

12、法国全年汽车销量为225.2万辆,十年来基本持平。汽车大国一一美国据测算全年销量 为1150万辆。 小排量汽车销售受政策影响明显 汽车工业协会分析,刺激去年汽车销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有:一是国民经济继续高速增 长;二是汽车消费政策刺激,包括汽车下乡、北京购车政策等;三是,市场潜力大,购买能 力增强。 总体来讲,2010年汽车市场体现出几个特点:首先,产销比例基本平衡,库存保持在 50万辆一60万辆之间的正常位置;其次,各种品牌、各种车型增长均衡;第三,小排量汽 车和自主品牌汽车增长明显。 其中,1.6升及以下小排量乘用车销售占乘用车总量比重68.77%,比同期下降0.88个 百分点;1.6升及以下

13、轿车销售占轿车总量的比重69.85%,比同期增长0.51个百分点。消 费者对购置税优惠政策力度敏感。2010年优惠政策力度有所减弱,1.6升及以下车型市场份 额开始下降,7月落至最低点。 值得注意的是,自主品牌车销售同比增长高于行业同比平均增长,市场份额有所提升。 2010年,乘用车自主品牌销售 627.30万辆,同比增长37.05%,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 45.60%, 比上年提高1.30个百分点;自主品牌轿车销售 293.30万辆,同比增长32.28%,占轿车销售 总量的30.89%,比上年提高1.22个百分点。 规模以上车企利税总额增55% 各汽车企业经济效益良好,据汽车工业协会整理151

14、63家规模以上企业主要经济指标 数据,1-11月主要经济指标均高于上年同期,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39350亿元,同比增长 38.82%,累计实现利税总额 5119亿元,同比增长 54.81%。 销量排名前十位的汽车生产企业分别是上汽、东风、一汽、长安、北汽、广汽、奇瑞、 比亚迪、华晨和江淮,上述十家企业共销售汽车1559.61万辆,占汽车销售总量的86%。其 中上汽销量突破 300万辆大关,达到355.84万辆,东风、一汽和长安销量均超过200万辆, 分别达到272.48万辆、255.82万辆和237.88万辆,上述四家企业共销售1122.02万辆,占 汽车销售总量的62.1

15、2%。 2009年中国汽车产销量跃居世界第一 2009年,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国家出台了一系 列促进汽车、摩托车消费的政策,有效刺激了汽车消费市场,汽车产销呈高增长 态势,首次成为世界汽车产销第一大国。2009年,汽车产销分别为1379.1万辆 和1364.5万辆,同比增长48.3%和46.15%。其中乘用车产销分别为1038.38万 辆和1033.13万辆,同比分别54.11%和52.93%;商用车产销为340.72万辆和 331.35万辆,同比增长 33.02%和28.39%。 1994-2009年汽车销量及增长率 1200 toot) 800 500 400 20)

16、 a 19&4 -16 1906 啊 1998 1 卿 2000 2X1 知血加鱼伽 JOOS ?ax 30m 20)8恥肖 龙 15 n luQ 5 13 25. 叫 70.C 500 300 1D0 w 0 30 0 50 0 特别是受惠于1.6升及以下小排量乘用车减半减收购置税政策,小排量乘用 车和自主品牌乘用车成为拉动汽车整体高增长的主力军。2009年,1.6升及以下 小排量乘用车累计销售达719.55万辆,同比增长71%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70% 比上年同期提高近8个百分点,市场占有率为历年最高。其中自主品牌乘用车销 售457.7万辆,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4.3%。 2009年全行业主

17、要经济指标继续向好。2009年月1-11月,汽车行业规模以 上企业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分别为 28054亿元和198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1% 和51% 2009年,前十家汽车生产企业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共销售1189.33万 辆,市场占有率达87%比上年同期提高4个百分点。前五家生产企业共销售 996.05万辆,市场占有率为71%比上年同期提高9个百分点。(中国汽车工业 协会) 出师表 两汉:诸葛亮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 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 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

18、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 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 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 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 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riT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 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