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调研_第1页
第七单元调研_第2页
第七单元调研_第3页
第七单元调研_第4页
第七单元调研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六年级语文第七单元学情调研11班级姓名一、积累与运用(33分)1. 看拼音,写词语。(把字写端正、美观)(8分)y u zh doVH p b * il*1q ing mi e1 * * J * 14 9- 4 1 I! -i- 4Hlcu i hu is egxi ezhu d xi e2.根据拼音,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字。(6分)j u工险俏马xi e作要威和zh i 争殉树繁-:L.3. 下列词语的读音和字形都没有错误的一组是()(1分)人.乘(ch eng)虚而入 B. 矿藏(c印g)C.高梁(li eng)D.九霄(xi e)云外4. 下列成语用错的一组是()(1分)A. 在今年的读书

2、节上,我们班表演的课本剧栩栩如生.,赢得了阵阵掌声。B. 除夕的夜晚,焰火照亮了夜空,那景象真是美妙绝伦.,让人都看呆了。C. 报纸的内容丰富多彩:惊天动地 的新闻、回肠荡气 的故事、 五花八门的知 识,吸引着人们去阅读。D. 梅兰芳的粉.墨登场.赢得了台下观众的阵阵喝彩声。5. 课文内容填空。(15分)(1) 冬夜读书示子聿是南宋诗人 的作品,这首诗的后两句是,。 这两句诗告诉我们 。老师 经常用“ 、 ”鼓励我们,多读书,多学习,不断汲取新的知识,才能使人变得更加睿智。(2) 我们可以用杜甫的诗句“ ,”来形容老师对我们默默无闻的培育,潜移默化的熏陶;我们常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正像一首

3、诗中所写“ ,” 用王勃的诗句“,”表达对知己的劝慰。(3),疑能得教益。,光学不用等于零。关于看云识天气的谚语: 。6鲁迅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向我们介绍了读书的方法,你熟悉的名言有从中我明白了: (1分)7 根据内容把句子补充完整:没有一本书的家是没有一朵花的公园; 没有一本书的家是没有一只鸟的森林; 没 有一本书的家是。( 1分)二、阅读与理解(7+9+13)(一)在求知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善于把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结合起来。 北宋有个 大科学家,名叫沈括。他小时候读白居易的诗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j ng j n),山寺桃花始盛开。”他想:为什么同是桃花,开花的时间相差(ch a ch

4、d)这么远呢?他去问妈妈,妈妈说:“兴(xng x ng)许是花开花落读, 有早有迟吧!”妈妈的回答没能解开沈括的(疑惑 疑团),他仍然把这个问题放 在心中。有一次,他随大人到深山的寺庙里去,发现那里的温度要比山下低得多, 才明白了其中的道理。1. 选择括号内正确的音或词。(2分)2. 用一一划出中心句。(1分)3. 读最后一句话,说说“其中的道理”指什么? (1分)4. 由沈括的做法,你想到了哪些名言?(1 分)5 为了论证自己的观点,作者举了两个例子,能不能把这两个交换?说说 理由。(2分)(二)酸雨什么是酸雨?酸雨就是酸性的雨。酸雨是怎样形成的呢?我们知道,在生产、生活中。我们使用的煤、

5、石油、 天然气中都含有一定量的硫,这些物质在燃烧时和氧结合,便生成二氧化硫。二 氧化硫排向天空后,在空中的金属粉末和水蒸气的作用下, 就成为了硫酸。这种 酸雨随着雨水降落下来,就是酸雨了。酸雨是会污染环境的。它的危害,首先表现在能使水体酸化,影响鱼类及其 他生物的生长。现在全球有许多湖波,河流,由于落入大量酸雨,水中酸的含量 急剧增加,既杀死了鱼类,又危及四周的植物。每年全球有近百万公顷的树木死 亡,大批茂盛的热带雨林逐渐枯萎。其次,它会腐蚀建筑物。希腊的雅典女神庙、 意大利的斗兽场,北京的故宫的石狮子,这些数千年保存完好的古代文化遗址, 在数十年间就被酸雨腐蚀了。第三,它漂浮在空中形成的酸雾

6、对人体的危害相当 大,能刺激人的呼吸道和眼黏膜,使人患病甚至死亡。据统计,现在每年酸雨中 的硫化物可造成约五万人死亡。现在,人们已经认清了酸雨对人类造成的巨大危害,科学家称它为空中杀手呢!当然,目前对付这一杀手还没有什么高招,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全球共同 努力,控制二氧化硫的排放,逐渐消除大气污染。1 在短文中用“ ”画出说明酸雨是怎样形成的的句子。(1分)2 酸雨的危害:(4分)一是:二是:三是:对付酸雨的唯一办法是:3文中划线的句子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作用是: 。(2 分) 4 由“酸雨”你想到了什么?结合你的生活环境谈谈你的感受。 (2分)(三)最后一课 一位哲学家带着他的一群学生漫游世

7、界,十年间,他们游历了许多国家, 拜访了许多有学问的人,现在他们回来了,个个都满腹经纶。在进城之前,哲学 家在郊外的一片草地上坐了下来,说:“十年游历,你们都已是饱学之士,现在 学业要结束了,我们上最后一课吧! ” 弟子们围着哲学家坐下来。哲学家问 现在我们坐在什么地方弟子们答现在我们坐在旷野里啊哲学家又问旷野里长着什么弟子们答旷野 里长着杂草 对哲学家说 现在旷野里是长满杂草 但是我想知道应该如 何铲除这些杂草 弟子们非常惊愕,他们都没有想到,一心在探讨人生奥妙的 哲学家,最后一课问的竟然是这么简单的一个问题。 一个弟子首先开口,说:“老师,只要用铲子铲掉就行了。”哲学家摇摇头。 另一个弟子

8、接着说:“用火烧也最后一课 阅读答案是很好的办法啊。”哲学家微 微笑了一下,示意下一位。 第三位弟子说:“我想撒上石灰就会除掉所有的杂草。”接着讲的是第四个 弟子,他说:“斩草要除根,只要把根挖出来就行了。 ” 等弟子们都讲完了,哲学家站了起来,说:“课就上到这里吧,你们回去以后,按照各自的方法铲除一片杂草,一年后,我们再到此地相聚。” 一年后,弟子们都来了,不过相聚的地方不再是杂草丛生, 它变成了一片 长满谷子的庄稼地。弟子们围着谷地坐下,等待哲学家的到来,可是哲学家始终 没有来。 几十年后,哲学家去世了,弟子们在整理他的言论时,私自在最后补了一章:要想除掉旷野里的杂草,方法只有一种,那就是

9、在上面 ;同样,要想让灵魂净洁,惟一的方法就是 占领它。1 在第2自然段中空白处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3分)2. 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的意思。(2分)游历:斩草除根:3. 根据文意,在第段的两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2分)4 对哲学家“如何除掉这些杂草”的提问,为什么弟子们的回答都不正确?(2 分)5 文中说原来相聚的地方已变成了一片庄稼地。它是怎样“变成一片长满谷子的庄稼地”的? ( 2分)6从哲学家的最后一课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结合实际谈谈你的理解(2 分)二、思考与表达1 修改语段。(标点2处,错别字2处,语病3处。)(5分)北京奥运会的开暮式上,演员们表演的美好节目,被大家吸引住了。

10、2008名演员击缶的场面宏伟壮观。刘欢和英国女歌手合唱的奥运主题曲“我和你”,_500四、写字(3分)1写字端正、整洁,间架结构匀称,行款整齐,得 3分2写字端正、整洁,间架结构不够匀称,得 2分。3写字比较端正、整洁,得1分。4. 用铅笔书写,不得分。阅读题出现问题的分析:1. 学得僵化;不知答题模型。2. 抓不住要点;不知道如何回答3. 不理解文意;教学缺陷。4. 抓不住要领;随手圈画5. 概括时能抓住要点,但重复啰嗦,语言的简洁性不够6. 不懂得前后照应的基本表达方式。对策:1. 建立写法与内容之间的对应关系,如列数据是为了准确、具体地说明;打 比方是为了生动形象地说明;作比较是为了在比

11、较中具体说明某种事物 的现状、变化;举例子是为了用事实证明某种现象等等。 平时的课堂学习就 应学得全面、学得灵活,注意学法总结。2. 条分缕析,分点回答;建立答题模型,如:1. 23要有文体意识既抓住此类文本的要点,还要理解说明文语言特点,如准 确性、说明方法4. 要有文体意识学习抓住议论文的论点(观点)的方法,知道论据与论点(观 点)之间的关系,懂得议论文语言特点,如逻辑性等5. 展开教学过程,教给学习方法,建立学习模型。6. 阅读教学要言意兼得,既要理解写了什么,又要理解怎么写的,了解文章的表 达顺序,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加强后者的内化、模仿、运用的训练。* 阅读教学的整体建议1. 要

12、有文体意识,分类总结指导,建立学习模型写人记事、议论文、介绍说 明文、写景状物文2. 教学内容要全面,即理解内容(写了什么),又理解形式(怎么写的),后 者要及时迁移运用3. 理解后的表达要追求准确抓住要点,注意遣词造句4. 注重培养学生圈画批注的阅读习惯,培养良好的答题习惯,如先读懂文章再 答题,答题后对应文章进行检查。5着力培养默读能力一一有速度,每分钟3 0 0字以上;会默读,边读边思整 体把握文章大意。 第一遍精读。做到:字字入目,每分钟3 00字以上;读一段/写人类:谁,干什想一段的意思;边读边圈画;默读前,绝对不允许看题目 么,怎么样 / 记事类:起因、经过(曲折)、结果 / 介绍

13、说明类:特别关注第 1句、最后 1 句、过渡句;思考介绍说明了什么 / 实用类:介绍了什么知识、 什么方法 。第二遍略读。做到:以“精读”中的圈画为主要依据,快速浏览。围绕文题,整 体思考文章主要讲了什么。第三遍有选择地读。做到:认真读题,谨慎回答,及时检验。(注意: 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默读习惯和答题方法, 在组织教学时, 尽量增加在 教师的带领下让学生一步步经历默读的过程和答题的过程。)(二)习作评分标准:1分段评分标准 50 分( 100):切题,过程完整,一波三折;有叙述,有感受;详略得当,细 节描写具体,语句通顺、生动; 600字左右, 5 段及以上。 45-49 分( 90-98):

14、切题,过程完整,一波三折;有叙述,有感受;详略得 当,有 12 处细节描写,语句通顺、比较生动; 600字左右, 5 段及以上。 40-44 分( 80-88):切题,过程完整;详略得当,注意细节描写,语义连贯、 语病较少; 550 字左右, 45 段。 35-39 分(70-78):切题,过程完整;语义连贯、语病较多; 500 字左右,34 段。 30-34 分( 60-68):切题,有过程;语义比较连贯、语病较多; 400 字左 右,能分段表述。 30以下(60)内容不切题,语句不通顺,无条理。( 2)具有下列情况,适当扣分 漏写题目或题目不完整扣 1 分。 错别字 3个扣 1分,累计个数

15、,最多不超过 3分,在试卷上圈出。错误标点 3 个扣 1分,最多不超过 3分。整篇作文一逗到底或无标点扣 3分。 不分自然段,一段到底扣3分。 习作字数 350字以下,评 30分以下一、二档习作:第 1 自然段:“我”获得过许多成功, 但令我记忆犹新的是寻访优秀党员的经历。 / 50 字左右,很简洁。第 2 自然段:交待了学校开展“寻访优秀党员”活动后确定了目标: 采访我爸爸。 /60 字左右第 3 自然段:说明采访小组的成员分工过程。 /100 字左右第 4 自然段:采访过程,有整体情境描写,有合作采访问答,有个体工作镜头。 /240 字左右第 5 自然段:获得校一等奖,感受:这不仅是我的成

16、功, 更是我们小组的成功 !/100 字左右三档习作:第 1 自然段:有一次成功让我记忆深刻,让我尝到成功的滋味。 / 约 150 字第 2 自然段:做完作业想出去玩,但转念后决定学骑自行车。 /约 150字自己学,总摔跤。 /约 120字爸爸扶,我学骑。 /约 90字第 3 自然段:我悟出了一个道理:只要坚持不懈,就能成功。并且在这次学骑自 行车的事情中,我成功了。 /约 40字。主要问题:篇幅、字数有硬凑的明显痕迹;段落不清;“头”大身“细”;过程缺少波折;缺少针对写作意图的 2、3 处具体的细节描写;细节描写中动作、语言较多,神 态、心理极少。语病较多(用词不准确,语句不通顺);缺少生动

17、准确的词语(四字词语)、句 子(适当的修辞) 叙述、描写与感受不能完全对应 题材范围较窄 / 考试、学车、烧菜 教学对策:1明确目标(1)想象作文500 字左右;45个自然段 / 开头(干净利落)、结尾各 1段、过程中“一折”1 段(或者第1、2折为 1 段,第 3 折为 1段) 开头结尾照应点题; 过程完整具体,一波三折,重点突出; 重点部分(第三折)至少有 1 处生动的细节描写; / 语言、动作、神态、心理 语言准确、通顺,注意成语、古诗(或歌词、名言、谚语等等)、修辞的运用 有美好的价值取向。(2)记实作文不少于 500 字;46个自然段/开头 1段(干净利落)、结尾 1段、过程 23段; 过程完整具体、有波折,重点突出;在叙述、描写中(或之后)有相应的感受 重点部分至少有 1 处生动的细节描写; / 语言、动作、神态、心理 语言准确、通顺,注意成语、古诗(或歌词、名言、谚语等等)、修辞的运用(3)其它要求 标点正确,修改符号恰当,字在作文格中的大小适中、端正规范。(用数学方法教习作数化习作)2读写结合,读中学写 / 主题阅读3分类积累习作素材 / 如校园、家庭、社会;活动、学习、同学4分类积累优秀习作5分类积累自己的代表作 6在“写作意图写作题材”、“言语内容言语形式”的互动中训练习 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