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教学设计---文本资料_第1页
《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教学设计---文本资料_第2页
《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教学设计---文本资料_第3页
《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教学设计---文本资料_第4页
《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教学设计---文本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维扬区小学语文“书香课堂”教学设计 年级 三年级 主备人 所在学校 单元 第四单元 课题 13世界上第一 台听诊器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如果 就”、 “果然”造句。 教学目标 3 .默读课文,能说说雷奈克发明听诊器的经过。 4 .通过阅读课文内容,懂得任何发明都离不开观察与实践,我 们应该从小养成爱观察、肯动脑的习惯。 1 .通过读文,能说说雷奈克发明听诊器的经过,懂得任何 发明都离不开观察与实践,我们应该从小养成爱观察、 肯动脑的 教学重难点 习惯。 2 .会用 HP 專 如 就”、“果然”造句。 1.听诊器实物。 教学准备

2、 2.课文插图。 3小黑板(词语、句子)。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流程 通用设计 设计意图 个性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内谷:1、学会本课生子新词,指导识记和书与。 2、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教学过程: 一、出示实物,诱发学习兴趣 1、交流认识听诊器。(板书:听诊器)。 (1)指名读“听诊(zh en)器(qi)”。 (2 )同学们见过听诊器吗?通常在哪儿见过? 谁使用它? (3 )师讲解:“听诊器”就是俗说的“听筒医生 靠它从人的体表听取体内的声音来检查胸部和腹部 的情况。 2、再板书:世界上第一个。 提问:加上这几个字,你知道今天我们要认识的 听诊器有什么特别之处吗?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 么

3、? 3、板书:雷奈克。教生字:“克”(k P),读。 预习过课文,谁来向大豕介绍介绍雷奈克? 简介雷奈克:法国医师。他不仅创制了世界上第 一个听诊器,而且在肺结核病研究上取得了不少成 通过质疑 了解学生 的需求。 绩。 二、初读课文。 1、范读课文。 2、自由读课文,出示要求: 本课生 (1)自由轻声读课文。 字较多,要 (2)画出生子新词,多读几遍。 多花点时 (3)标出自然段,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间在生字 3、检查自学情况。 词语的教 (1)出示生字词,检查读音,识记字型。 学上。在过 听诊器雷奈克一些沿着仔细分丄 程中可适 诊断木管效果喇叭状 当对词意 肺结核疾病内脏铁钉划木头清楚

4、 进行梳理。 靠着胸腔凑近跷跷板一枚笔记簿 画线词 指名读,相机正音。 词义对于 讨论:怎样记住生字字形? 三年级学 女口:熟字换偏旁:析状效沿 生而言较 部件法:克些 为抽象,不 歌诀法:诊,左边“讠”字旁,右边“人”三撇 S便于记忆, (彡)。 易遗忘,教 教者提醒:肺,左边是“月”字旁,右边是巿” (fu),四笔写成,笔顺是:横、竖、横折钩、 竖。 (2 )指名分自然段试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读 错的地方。 (3)齐读课文。 4、理清文脉 根据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发明的过程,课文 可以分为几个段落? 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为什么要发明听诊器 第二部分(第2、3、4自然段)听诊器发明的 过程。

5、 三、写字指导 特别提醒: 1、“郊、析、核、棍”等左右结构的字,写时要让右: “交”和“木”做偏旁时,“捺”都要改为“点”,以保 字写起来紧凑。 2、肺,左右结构。右边部分“市”第一笔是横。 3、沿,右上方的第二笔是横折折,没有钩。 学时重点 学 1证整个 这两个字 是特别容 四、作业。 1、用钢笔描红。 2、抄写词语。 3、比一比,再组词。 克( )状( )断( )些( ) 刻( )壮( )继( )此( ) 4、多音字组词。 脏 z m g ()结 ji e() z ang ()ji e() 5、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1、精读课文,朗读感悟,理解词语,了 解雷奈克发明听诊器的经过

6、,以及课文蕴 含的道理。 2、练习用“如果就”、“果然”造句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杳 1、听写词语。 2、与出带下列偏旁的字。 易错的要 特别加以 强调。 木()讠()月()氵() 二、精读训练 1、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思考:雷奈克为什么要发明听诊器? 结合第一、二两句进行理解。 读到这儿,你觉得雷奈克是个什么样的医生?从 哪个词中感受出来的? 第一部分 (雷奈克很有责任感,从“难过”一词中可以看 的问题设 出。) 在雷奈克 指导朗读:一种可怕的疾病在流行,作为一名怀 为什么要 有强烈责任感的医生,心情如何呢?你从文中哪些词 发明听诊 语感受到了?能读好它们吗?能读好这两句话吗? 器”上

7、抓住 师引述:正因为看到肺结核病夺去了许多人的生 其内心活 命,富有责任感的雷奈克医生此时最想怎么样一一寻 动,紧扣关 找到治疗的办法。 键词“思 指名读描写雷奈克内心活动的句子。 师述: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他,他想呀想呀,吃 饭时想,走路时也在想他一一整日思索(板书) 2、学习第二自然段 索”! 引读第一句。 这句话中有两个词很关键,你能找出来吗? 缓步:说明雷奈克此时走得一一慢,因为他正一 边走,一边 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 吸引:为什么两个小男孩能够吸引如此专注的雷 奈克? 指名读完第二自然段。 交流:原来两个男孩做的游戏与他苦苦思索的问 题有联系一一通过一个物体,从一端能听见另一端的 声音

8、! 让孩子做 做试验在 桌子上敲 一敲,亲身 体验一下。 瞧,智慧的火花突然绽放,终于找到了解决问题 的方法,雷奈克的兴奋自不用说,你从哪些词、他的 哪些动作感受到了?(果然、高兴、马上跑回医院) 找出相关的词句大声地读一读 你为雷奈克高兴吗?读到这,你想到了那句名 言?(功夫不负有心人、功到自然成、有志者事竟 成) 板书:启示 发现 3、出示下面两组句子,读一读,看看区别在哪 里。 原来,通过木板,在另一头能清楚地听到划木头 的声音! 原来,通过木板,在另一头能清楚地听到划木头 的声音。 啊!呼吸声,心跳声,都听到了! 啊!呼吸声,心跳声,都听到了。 (这段话中几处感叹号表现了雷奈克怎样的心

9、理 变化?你能用朗读表现出来吗?) 4、学习第三自然段。 指名读。 这段话中的“它”指的是什么?是不是世界上第 一个听诊器?(不是。) 5、看课文插图,图上画的是什么?(雷奈克用 喇叭状的空心木管靠着病人的胸腔仔细听) 文中是怎样写的?指名读第四自然段。强调这才 是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抓住“又发现”。板书:做成 6、指名复述雷奈克发明听诊器的经过。 7、课文学到这儿,你觉得完成一项发明是一件 通过比较, 体会不同 标点符号 所表达的 语气和感 情。 容易的事吗?那个年代,在肺结核病流行的巴黎,和 雷奈克医生医术相当的医生一定还有许多, 为什么雷 奈克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的发明人?想一想,

10、这与雷奈克医生身上哪些优点分不开?(强烈的责任 心、勤于思索、善于观察、反复研究 8、(小黑板出示)读读下面的句子,并用带点的 词语造句。 (1) 一个人如果有了疾病,他的内脏运动就会 出现异常。 (2)通过木板,在另一头能清楚地听到划木头 的声音!雷奈克试了试,声音果然沿着木板传了过来。 指名读句子,想一想带点的词语在什么情况下 用,讨论后教者小结: 当十 A “如果”是假设某种情况成为现实,“就”是产生 的结果。 B “果然”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预料的相符。 用这两个词口头造句。 三、作业 1、练习用“如果 就”、“果然”造句。 善于总结, 才能以 2、写话。 自己动手做个有趣的实验,然后把

11、实验经过写下 来。 3、复述雷奈克发明听诊器的经过。 4、搜集发明家的小故事,开个小型故事会。 板书: 13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 思索一一启示一一发现一一做成 教后反思 友情链接 听诊器 听诊器是1816年由法国医师林奈克发明的。当时,林奈克为一胸痛的肥 胖病人看病,他将耳朵贴在病人的胸前,但是病人肥胖的胸部,隔音效果太强 了,听不到从内部传出来的声音。林奈克非常懊恼,在小路上漫步也在思考这 个问题。正好有两个小孩蹲在一条长木梁两端游戏, 一个小孩敲他那一端木梁, 另一端的孩子则把耳朵贴在木梁上,静听彼端传来的声音。林奈克思路顿开, 立刻返回医院,用纸卷成圆锥筒,用宽大的锥底置于病人的胸部,倾听

12、了一阵, 惊喜地发现,可以听到病人胸部内的声音了 经过多次试验,试用了金属、纸、木等材料不同长短形状的棒或筒,林奈 克最后改进制成了长约 30 厘米、中空、两端各有一个喇叭形的木质听筒。由 于听筒的发明,使得林奈克能诊断出许多不同的胸腔疾病,他也被后人尊为胸 腔医学之父。林奈克死于 1826 年,年仅 45 岁。 1840 年,英国医师乔治 .菲力普 .卡门改良了林奈克设计的单耳听筒。卡门 认为,双耳能更正确地诊断。他发明的听诊器是将两个耳栓用两条可弯曲的橡 皮管连接到可与身体接触的听筒上, 听筒是一中空镜状的圆椎。 卡门的听诊器, 有助于医师听诊静脉、动脉、心、肺、肠内部的声音,甚至可以听到母体内胎 儿的心音。 193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