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辅导考点【哮喘】_第1页
2017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辅导考点【哮喘】_第2页
2017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辅导考点【哮喘】_第3页
2017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辅导考点【哮喘】_第4页
2017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辅导考点【哮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7 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辅导考点【哮喘】 哮喘的辩证: 哮喘临床分发作期与缓解期。发作时哮吼痰鸣,喘急倚息,以邪实为主。咳喘痰黄, 身热面赤,口干舌红为热性哮喘 ;咳喘畏寒,痰多清稀,舌苔白滑为寒性哮喘。缓解期哮 喘已平,出现肺脾肾三脏不足,以正虚为主。辨别哮喘虚实可从病程长短、全身症状轻重 来区别,气短多汗,易感冒多为气虚 ;形寒肢冷面白,动则心悸为阳虚 ;消瘦乏力、盗汗面 红为阴虚。 哮喘的诱因: 1、敏感原: 常见的敏感原有以下几类:常见的物质如空气中的尘埃、尘、花粉、地毯、动物毛 发、衣物纤维,甚至是尿液等等 ;刺激物如香烟、喷雾 ;食物如虾、蟹,奶类食品如芝士、 乳酪、牛奶等等。

2、尘埃是一种体积细小的微生物,多数依附枕头、床单、窗帘、地毡等地 方。尘埃的排泄物会哮喘患者的支气管产生敏感的反应。 2、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和感冒都是诱发哮喘的常见因素,这些疾病大多数是由病毒 所引起,病毒损害患者的呼吸管道黏膜,令患者的气管对外来的刺激更加敏感。 3、空气污染: 空气中有许多不同种类的污染物。根据调查显示,哮喘在已发展社会中的病发率有不 断上升的趋势,由於已发展国家或地区的工业及运输发达,所以空气质素多数较差。例如 由工厂喷出的二氧化硫,就可能诱发哮喘。香港的空气污染日趋严重,近日的空气污染指 数经常徘徊在甚高水平,这无疑对哮喘患者的病情有不良的影响。 4、气候转变

3、: 天气转变也是诱发哮喘病的其中一个原因,每当季节转换的日子,例如在夏秋之间, 或者由冬季进入春季,温度和空气中湿度的转变会令患者的呼吸管道产生敏感的反应,由 是诱发哮喘。 5、药物: 部份哮喘患者对某些药物会生过敏的反应,导致呼吸管道狭窄,引发哮喘。此外,有 些药物几乎对所有哮喘病人都有不良的影响,例如治疗心脏病和高血压的“側物阻断剂 药物” (betablocker)可能会引发哮喘,甚至可能会导致死亡。 6、运动: 剧烈运动有时也会诱发哮喘,由於运动时身体需要大量的氧气,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多 数会用口呼吸,由于用口吸入的空气没有经过呼吸管道,所以会较冷和较干,当中亦会含 有较多微粒,所以大量

4、吸入便会容易引起病发。 7、精神及情绪: 部份哮喘患者在情绪激动时亦可能引致病发,例如在大笑大闹的时候,我们需要作深 呼吸,这便有可能引起呼吸管道狭窄,诱发哮喘。 证候:咳嗽气喘,喉间有痰鸣音,痰多白沫,形寒肢冷,鼻流清涕,面色淡白,恶寒 无汗,舌淡红,苔白滑,脉浮滑。 分析:风寒外束,痰湿阻肺。风寒在表,故恶寒无汗,鼻流清涕 ;痰湿内阻,阳气不 能宣畅,故面色淡白 ;湿痰阻络,气道受阻。 ,故咳嗽气喘,吐白沫痰 ;痰气相搏,喉间可 闻哮鸣音。 治法:温肺散寒,化痰定喘。 方药:小青龙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常用药:麻黄、桂枝宣肺散寒,细辛、干姜温肺 化饮,白芥子、苏子、莱菔子行气化痰,白芍药、五

5、味子敛肺平喘。 咳甚加紫菀、款冬花化痰止咳 ;哮吼甚加地龙、僵蚕化痰解痉 ;气逆者,加代赭石降气 ; 便秘者,加全瓜蒌通腑涤痰。 哮喘的辩证治疗: 哮喘是一种慢性、反复发作的疾病,虽然不可根治,但是 80%经过规范治疗的患者 的病情可以得到完全控制或良好控制,意味着患者可摆脱哮喘的束缚,过上健康的、有活 力的生活。西医治疗哮喘强调症状缓解后要持续正规治疗。那么,中医有什么办法呢 ? 哮喘因痰辩证,治疗讲究 “扶正祛邪 ” 中医认为,喘病的根为痰,痰又分为病理和病因两种,肺为储痰之器,脾为生痰之 源,再加上环境、先天、饮食、心理等综合因素导致机体功能的紊乱,从而引起哮喘发 作。对此中医提出 “扶

6、正祛邪 ”治疗大法,提高机体抗病能力,使 “邪不可凑 ”用扶正方法, 同时化痰、行气、祛邪,使邪去正复,从而阻断哮喘发展。 与西医看病时以病为主不同,中医看病时主要以病人为主,讲究根据脏腑和身体阴 阳、气血的寒热虚实的变化进行治疗。实就是喘时心声比较高,多见于哮喘发作期,虚就 是喘时心声比较低 ;寒就是喘时冷,痰为白色,热就是喘时发燥,痰为黄色 ;肾虚的人常感 到腰酸、耳鸣等 ;肺虚的人说话声音都很低,容易出汗 ;脾虚的人常感到肚子胀。对于哮喘 急性发作期治疗,以肺为中心,改善症状 ;缓解期治本,以肺脾肾为中心而进行调理。 缓解期中医药疗法多,病人最接受敷贴、中草药、针灸 对于哮喘缓解期,中医

7、药治疗方法众多,中草药、针灸、气功、拔罐、割治、敷贴等 疗法,各有功效,相互补充。其中,最为病人接受的是敷贴、中草药、针灸。 三伏贴外治。未病先治,预防为主,采用冬病夏治,防患于未然。 药膳调理。肺虚型可多吃党参、北芪、独枣龙 ;脾虚型常用淮山、党参、白术等药材 进行调理 ;肾虚型宜食桃核仁、首乌、熟地、蛤蚧等。 艾灸。选择足三里、肺俞两个穴位,进行艾灸,可起到控制过敏的作用,还能增强抵 抗力。 寒哮症状 |证机 |治法 |主方: 1、症状: 主症:喉中哮鸣如水鸡声,呼吸急促,喘憋气逆,胸膈满闷如塞。 兼症:咳不甚,痰少咯吐不爽,色白而多泡沫,口不渴或渴喜热饮,形寒怕冷,天冷 或受寒易发,面色

8、青晦。 苔脉:舌苔白滑,脉弦紧或浮紧。 2、证机概要:寒痰伏肺,遇感触发,痰升气阻,肺失宣畅。 3、治法:宣肺散寒,化痰平喘。 4、主方:射干麻黄汤、小青龙汤加减。 支气管哮喘的鉴诊: 1. 左心衰竭引起的喘息样呼吸困难 多见于老年人。原因有:高血压、冠状动脉硬化、二尖瓣狭窄或慢性肾炎等,发作以 夜间阵发性多见。症状为胸闷,呼吸急促而困难,有咳嗽及哮鸣音,严重者有发绀,面色 灰暗,冷汗,精神紧张而恐惧,与哮喘急性发作相似。患者除有哮鸣音外,常咯大量稀薄 水样或泡沫状痰或可能为粉红色泡沫痰,并有典型的肺底湿啰音,心脏向左扩大,心瓣膜 杂音,心音可不规律甚至有奔马律。胸部 X 线示心影可能扩大,二

9、尖瓣狭窄的患者,左 心耳经常扩大。肺部有肺水肿征象,血管阴影模糊。由于肺水肿,叶间隔变阔,叶间隔线 可下移至基底肺叶,对鉴别有帮助。 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多见于中老年人,有慢性咳嗽史,喘息常年存在,有加重期。患者多有长期吸烟或接 触有害气体的病史,有肺气肿体征,两肺或可闻及湿啰音。但临床上严格将慢性阻塞性肺 疾病与哮喘区分有时十分困难,用支气管舒张剂、口服或吸入激素作治疗性诊断可能有所 帮助,有时两者可同时存在。 3. 变态反应性肺浸润 这是一组肺嗜酸细胞浸润的疾病,包括单纯性嗜酸细胞性肺炎、迁延性嗜酸细胞肺 炎、哮喘性嗜酸细胞肺炎、热带性肺嗜酸细胞增多症及肺坏死性血管炎等病都可列入本组

10、疾病,它们都可能有哮喘症状,特别是哮喘性嗜酸细胞性肺炎尤为明显。该病可见于任何 年龄,大多数与下呼吸道细菌感染有关。患者对曲霉菌呈过敏状态,故又名过敏性支气管 肺曲菌病。患者常有发热,胸部 X 线检查可见多发性、此起彼伏的淡薄斑片浸润阴影, 可自行消失或反复再发。肺组织活检有助于鉴别。 4. 气管、主支气管肺癌 由于癌肿压迫或侵犯气管或主支气管,使上呼吸道管腔狭窄或不完全阻塞,出现咳嗽 或喘息,甚至伴哮鸣音。但病人通常无哮喘发作史,咯痰可带血,喘息症状多呈吸气性呼 吸困难,或哮鸣音为局限性,平喘药物治疗无效。只要考虑到本病,进一步做胸部X 线 检查、CT、痰细胞学及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就不难鉴别。

11、 概述】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疾病。其临床特征是反复发作的伴有哮鸣音的、以呼 气性为主的呼吸困难。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 12 岁前开始发病者居多 ;大多数好发 于秋冬季,春季次之,夏季最少。哮喘发作时能及时诊治,一般预后良好。支气管哮喘属 中医“哮证”范畴。 病因病理】 支气管哮喘的病因乃宿痰伏藏于肺,成为发病的 “夙根 ”,此后如遇气候突变、饮食不 当、情志失调、劳倦等多种诱因,以致痰阻气道,肺气上逆而致哮喘发作。 发作期的基本病理变化为 “伏痰 ”遇感引触,痰随气升,气因痰阻,相互搏击,壅塞气 道,肺管狭窄,通畅不利,肺气宣降失常,引动停积之痰,而致痰鸣如吼,气息喘促。 诊断

12、要点】 1. 哮喘发作前,多有鼻痒、喷嚏、喉痒、咳嗽、胸闷等先兆症状,迅即引起发作。 2. 典型发作常在夜间发生,病人突感胸闷窒息,迅速发生呼吸困难,呼气延长,伴哮 鸣,张口抬肩,喉中痰鸣有声,咳嗽等。 3.哮喘发作时,胸部多较饱满,叩诊有过清音 听诊两肺满布哮鸣音,呼气延长。长期哮喘发作并发慢性支气管炎时,则在缓解后也 听到干湿 ?音;并发肺气肿时,就有肺气肿的体征。 4.X 线检查可见两肺纹理增粗或透亮度增高。 辩证分型】 1. 寒哮(寒痰伏肺 )症状:呼吸急促,喉中哮鸣有声,胸隔满门如塞,咳不甚,痰少, 咯吐不爽,面色晦滞带青,口不渴,或渴喜热饮,天冷或受寒易发,形寒怕冷。香苔白 滑,脉

13、弦紧或浮紧。 证候分析:寒痰伏肺,遇感触发,痰升气阻,以致呼吸急促而哮鸣有声;肺气郁闭, 不得宣畅,则见胸隔满间如塞,咳反不甚而咯痰量少 ;阴盛于内,阳气不能宣达,故面色 晦滞带青,形寒怕冷 ;病因于寒,内无郁热,故口不渴而喜热饮 ;外感每易引动内饮,故天 冷或受寒则发 ;舌苔白滑,脉弦紧或浮紧,皆为寒盛之象。 2. 热哮(痰热壅肺 )症状:气粗息涌,喉中痰鸣如吼,胸高胁胀,咳呛阵作,咯痰色黄 或白,黏浊稠厚,排吐不利,烦闷不安,汗出,面赤,口苦,口渴喜饮,不恶寒。舌苔黄 腻,质红,脉滑数或弦滑。 证候分析:痰热壅肺,肺失清肃,肺气上逆,故喘而气粗息涌,痰鸣如吼,胸高胁 胀,咳呛阵作 ;热蒸液

14、聚生痰,痰热胶结,故咯痰黏浊稠厚不利,色黄或白 ;痰火郁蒸,则 烦闷,自汗,面赤,口苦 ;病因于热,肺无伏寒,故不恶寒而口渴喜饮 ;舌红,苔黄腻,脉 滑数,均是痰热内盛之征。 以上二型见于哮喘发作期。 3. 肺虚(肺卫虚弱 )症状:自汗,怕风,常易感冒,每因气候变化而诱发,发前打嚏, 鼻塞流清涕,气短声低,或喉中常有轻度哮鸣音,咯痰清稀色白,面色?s白。舌苔薄 白,质淡,脉细弱或虚大。 证候分析:卫气虚弱,不能充实腠理,外邪易侵,故自汗,怕风,易感冒,每因气候 变化而诱发 ;肺虚不能主气,气不化津,痰饮蕴肺,故气短声低,咯痰清稀色白;面色眺 白,舌淡苔白,脉虚细,皆属肺卫虚弱之征。 4. 脾虚

15、(脾虚气弱 )症状:平素食少院痞,大便不实,或食油腻易于腹泻,往往因饮食 不当而诱发,倦怠,气短不足以息,语言无力。舌苔薄腻或白滑,质淡,脉细软。 常因饮食不当而引发;中气不足 皆属脾虚气弱之候。 证候分析:脾虚健运无权,故食少脘痞,大便不实, 则倦怠气短,语言无力 ;舌淡,苔薄腻或白滑,脉细软, 吸气不利,心慌,脑转耳鸣,腰 酸腿软,劳累后喘哮易发。 或颧红,烦热,汗出黏手, 5. 肾虚(肾元不足 )症状:平素短气息促,动则为甚, 或畏寒、肢冷,自汗,面色苍白。舌质胖嫩,苔淡白,脉沉细 舌红少苦,脉细数。 摄纳失常,气不归元,故气短,动则喘甚,吸气不利;精气亏 ;若遇阳虚可见外寒之征,遇阴虚

16、则生 证候分析:久病肾虚, 乏,不能充养,故脑转耳鸣,腰酸腿软,劳累易发 内热之候。 以上三型见于哮喘缓解期。 分型治疗】 1. 寒哮治则:温肺散寒,化痰平喘。 方药:射干麻黄汤加减。 射干 9克麻黄 9 克于姜 6 克细辛 3克半夏 9 克紫菀 12克款冬花 12克五味子 9克杏仁 12克白前 9克橘皮 9克大枣 7枚甘草 6 克随症加减:痰涌喘逆不得卧者,加葶苈子 15 克,以泻肺涤痰 ;若表寒里饮,寒象较甚者,可加挂枝 9克、干姜增至 9 克,以温通阳气 ; 阳虚明显者,可伍以附子 9 克、补骨脂 12克,以温补肾阳。 2. 热哮治则:清热宣肺,化痰定喘。 方药:定喘汤加味。 麻黄 9克

17、黄芩 15 克桑白皮 15 克杏仁 12克半夏 9克炙款冬 12克炙苏子 9克(包煎)白 果 9 克(打)鱼腥草 30克大枣 7 枚甘草 6 克随症加减:寒邪外束,肺热内盛者,加生石膏 30 克,以解肌清里 ;表寒重者,酌配桂枝 9克、生姜 3 片,以解表散寒 ;痰鸣息涌不得卧 者,加葶苈子 15克、地龙 12克,以泻肺涤痰平喘 ;内热壅盛,舌苔燥黄者,用大黄 6 克 (后下)、芒硝 6克(冲),以通腑利肺 ;痰吐稠黄胶黏者,酌配知母 10克、海蛤壳 15克。 射干 9 克,以加强清化之力。 3. 肺虚治则:补肺固卫。 方药:玉屏风散加味。 黄芪 15克白术 12克防风 9克桂枝 9克白芍 1

18、2克大枣 7枚甘草 6克随症加减:气阴 两虚,咳呛,痰少质黏,舌质红者,加用北沙参 12克、麦冬 12克、玉竹 12克,以益气 养阴。 4. 脾虚治则:健脾化痰。 方药:六君子汤加减。 党参 12克白术 15克茯苓 12克陈皮 9 克半夏 9克甘草 6克大枣 7枚随症加减:脾阳 不振,形寒肢冷,便搪者,加桂枝 9 克、干姜 6 克,以温脾化饮。 5. 肾虚治则:补肾摄纳。 方药:七味都气丸加减。 熟地 12克山茱萸 9 克淮山药 15克茯苓 12 克丹皮 9克泽泻 12克五味子 9克随症加 减:阳虚明显者,加附子 9 克、桂枝 9克、补骨脂 12克、仙灵脾 12克,以温补肾阳 ;阴 虚者,配麦

19、冬 12克、当归 12克、龟版胶 9 克,以滋肾填精 ;肾虚不能纳气者,加胡桃肉 12 克、紫石英 15克,以温肾摄纳。 中成药】 1. 玉屏风冲剂每次 2. 金匾肾气丸每次 10 粒,每日 3次。 3. 固本咳喘片每次 3 片,每日 3 次。 简便方】 1.地龙粉,装胶囊, 每服 3 克,每日 2 次。适用于热喘。 2.白果 7枚连壳打碎、苏子 9克、杏仁 10克,水煎服,每日 1 剂。适用于哮喘痰多 气急者。 其它疗法】 针灸疗法:针刺天突、喘息、大椎、膻中等穴,留针 1015分钟,并不时捻转和加 强刺激,常可制止发作 ;痰多者,可加刺丰隆穴。 0.6克,和 10 天敷 1 13次。 敷贴

20、法:白芥子、延胡索各 20 克,甘遂、细辛各 10 克,共为末,麝香 匀,夏季三伏中分 3 次用姜汁调敷肺俞、膏盲、百劳穴, l 2小时去之,每 次。 割治疗法:取膻中,摘除少量皮下脂肪组织,切口处拔毒膏药敷贴,割治 两次间隔时间 7 天。 食疗法:三仁粥:白果仁 IO 克、生薏苡仁 30克、杏仁 1 0克、粳米 50克,共熬成 粥,加冰糖适量,早晚各服 1 次,可化痰平喘。适用于哮喘痰多胸闷者。 注意事项】 1.支气管哮喘是过敏性疾病,临床常见,发作时应及时治疗,防止窒息发生。 2.对本病应重视预防,注意气候影响,做好防寒保暧,防止外邪诱发。 3. 忌烟酒,避免接触刺激性气体、灰尘 ;注意饮食宜忌,以冀减少发作的机会。 肾虚证 -哮喘的辩证: 证候:喘促日久,气息短促,呼多吸少,气不得续,动则更甚,神疲形瘦,汗出肢 冷,面青唇紫,舌质淡,脉沉细。 治法:补肾纳气。 主方:金匮肾气丸。 肺虚证 -哮喘的辩证: 证候:喘促气短,语言低微,咳声无力,痰吐稀薄,自汗畏风,或咽喉不利,呛咳痰 少而粘,烦热口干面红,舌质淡红苔薄,或舌红苔剥,脉虚弱或细数。 治法:补肺益气养阴。 主方:生脉散合补肺汤。 痰喘 -哮喘的辩证: 证候:喘咳痰多而粘,咯出不爽,喉中痰鸣,胸中窒闷,或见恶心纳呆,口淡无味, 舌苔白腻,脉滑。 治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