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锚索技术交底7.24讲诉_第1页
框架锚索技术交底7.24讲诉_第2页
框架锚索技术交底7.24讲诉_第3页
框架锚索技术交底7.24讲诉_第4页
框架锚索技术交底7.24讲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技术交底书表格编号项目名称杭黄铁路站前1标一分部第页共页交底编号工程名称杭黄站前1标一分部框架锚索工程设计文件图号杭黄隧参01 (w)杭黄施图先隧(65)施工部位河浦隧道框架锚索施工交底日期2017年6月26日技术交底内容:1、编制依据;2、适用范围;3、施工准备;4、施工要求;5、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6、劳动组织;7、材料及设备要求;8、质量控制;9、安全保措施;10、文明施工保证措施;附图及附表:1、附图一:框架梁钢筋布置图;施工质量安全环保技术三级交底单施工单位: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杭黄 I标一分部编号:单位工程名称河浦隧道框架锚索交底人:复核:审批:交底内容框架锚索施工承接班组 或

2、人员一、编制依据1.1、河浦隧道设计图 图号:杭黄施图先(隧)65 ;1.2、 双线隧道洞门参考图图号:杭黄隧参01(w);1.3、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1.4、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TB10424-2010;1.5、现场实际条件和相关环保要求。二、适用范围本交底适用于杭黄铁路站前I标一分部河浦隧道进口框架锚索施工。三、施工准备3.1、框架锚索用钢绞线及锚具等已进场并验收合格。3.2、框架梁用钢筋已进场并验收合格。3.3、砂石原材料及混凝土配合比等各项指标满足施工要求。3.4、施工人员完成培训,且已定岗位定职责,机具设备已准备到位,满足施工要求。四、施工要求4.1、锚索技术要求

3、框架锚索用4根高强度低松弛的预应力钢绞线(=15.24mm,强度Rb=1860MPa )制 作。长度为11m的锚索制作时,钢绞线的截取长度为7m+2.5m+1.5m (锚固段+自由段+1.5m 外露张拉段);长度13m的锚索制作时,钢绞线的截取长度为 8m+3.5m+1.5m (锚固段+自 由段+1.5m外露张拉段)。锚索锚固段每隔1.0 m设一个扩张环(采用厚度2cm的聚氯乙烯塑料板加工而成),每2个扩张环中间用细铁丝绑扎锚索。 钻孔完毕后采用高压风清空,之后进行锚索安装,并在孔内注入M40水泥砂浆。锚索张拉需待水泥砂浆及锚粱强度达到设计强 度的70%时方可进行。锚索结构见图一。图一:锚索体

4、结构详图4.2、框架梁技术要求框架梁为C30钢筋混凝土梁,按3X3m间距布置,断面尺寸为40 M0cm (宽X高) 主筋采用22的HRB400螺纹钢,箍筋采用12的HPB235圆钢。钢筋布置见附图一。五、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5.1、施工工艺流程施工工艺流程见图压力灌浆图二:施工工艺流程图5.2、操作要点1、钻孔(1)在钻机安放前,按照施工设计图采用全站仪进行测量放样确定孔位以及锚孔方位角, 并做出标记。钻机就位后,应保持平稳,导杆或立轴与钻杆倾角一致,并在同一轴线上。(2)锚索钻孔要求干钻,禁止开水钻,以确保锚索施工不致于恶化边坡岩体工程地质条件和保证孔壁粘结性能。锚孔下倾与水平面夹角为20

5、。,允许误差,为确保锚孔深度,实际钻孔深度要求大于设计深度0.2m。钻进过程中应对每个孔的地层变化、钻进状态(钻压、钻 速),地下水及一些特殊情况作现场记录,如遇地层松散、破碎时,应采用跟管钻进技术,以使钻孔完整不坍。若遇坍孔,应立即停钻,进行固壁灌浆处理(灌浆压力0.10.2Mpa),待水泥砂浆初凝后,重新扫孔钻进。钻孔完成后必须使用高压空气(风压 0.20.4Mpa )将孔中 岩粉及水全部清除出孔外,以免降低泥砂浆与孔壁岩体的粘结强度。锚孔打好后,须经监理 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锚孔钻进时,应做好记录。2、锚杆制作与安装(1)锚索制作锚索材料选用高强度、低松弛预应力钢铰线,直径=1

6、5.24mm,极限强度为1860Mpa, 锚具采用0VM15-4型(包括配套的锚垫板、锚板、夹片和螺旋筋)。锚索编束前,要确保每 根钢铰线顺直,不扭不叉,排列均匀,除锈、除油污,对有死弯、机械损伤及锈坑处应剔出,自由段钢铰线涂抹黄油作防腐处理后再套具有一定强度的PVC软管(直径=20mm ),PVC 软管不得有破损。锚固段扩张环每隔 1m间隔设置,扩张环之间用铁丝缠绕绑扎,不少于两 圈,以保证钢铰线顺直。(2)锚索安装安装之前应用高压空气再次清孔,核对锚索和钻孔的编号是否一致确认无误后即可安装。装前对钻孔重新进行检查,对塌孔、掉块进行清理或处理。5.3压力灌浆(1 )浆体配制按设计规定选择水泥

7、浆体材料。注浆材料应根据设计要求确定,采用M40水泥砂浆,必要时可加入一定量的外加剂或掺合料。灰浆搅拌必须采用机械强制拌和,注浆浆液应搅拌均 匀,随拌随用,浆液应在初凝前用完,并严防石块、杂物混入浆液。(2)灌浆1) 灌浆采用压力活塞式注浆泵,灌浆压力一般不得低于0.6Mpa,亦不宜大于2Mpa。2)当使用自由段带套管的预应力筋时,宜在锚固段长度和自由段长度内采取同步灌浆;将水泥浆经胶管(或用1根30mm左右的钢管作灌浆管)推入孔内,在孔端注入锚浆。灌注压 力一般为0.8Mpa左右,随着水泥浆的灌入,应逐步将灌浆管向外拔出自至孔口,在拔管过 程中应保证管口始终埋在砂浆内。灌浆时,压力不宜过大,

8、以免吹散浆液和砂浆,待浆液或 砂浆回流到孔口时,用水泥袋纸等捣入孔内,再用湿粘土封堵孔口,并严密捣实,再以 0.6Mpa0.8Mpa的压力进行补灌,补灌时稳压2min,浆液冲破第一次灌浆体,向锚固体与 土的接触面之间扩散,使锚固体直径扩大,增加径向压应力。由于挤压作用,使锚固体周围 的土受到压缩,孔隙比减小,含水量减少,也提高了土的内摩擦角。稳压数分钟后即可完成。3) 注浆作业开始和中途停止较长时间再作业时,宜用水或稀水泥浆润滑注浆泵及注浆管 路。当孔中存有积水时,一定要使积水全部排出,待溢出浆液的稠度与注入的浆液的稠度一 样后再抽出注浆管。4 )每次注浆结束都应稳压15min20min,以使

9、注浆充分。注浆结束后,将注浆管、注 浆枪和注浆套管清洗干净。施工过程中,做好注浆记录。5)当注浆量不得小于计算量,其充盈系数为 1.11.3时,浆液不能充满锚固体时,应 进行补浆,补浆时以0.6Mpa0.8Mpa的压力进行补灌,灌时稳压2min,使补灌的浆液挤密 第一次灌浆体,或向锚固体与土的接触面之间扩散,从而增加锚固体与周围土体的摩擦力。5.4锚索框架制作框架梁肋混凝土浇筑前,框架梁肋嵌入坡体 20cm,框架截面尺寸为40cm M0cm,绑扎 钢筋、支好模架后浇筑混凝土,采用 C30砼灌注,灌注前必须将0VM15型锚具中的螺旋钢 筋、锚垫板固定在锚梁钢筋上,方向与锚孔方向一致,摆放平整,再

10、同时进行浇灌、振捣, 尤其在锚孔周围,应仔细振捣,保证质量。锚梁上预留锚索孔内要预留排气管和补浆管,锚 垫板安装严格要求与锚索垂直。锚索框架应分片施工。每片由三根立柱及其横梁、顶梁组成, 两根相邻框架接触(横梁、顶梁)留 2cm宽伸缩缝,用浸沥青木板填塞。5.5预应力张拉与锁定必须待锚孔内的砂浆及锚梁钢筋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方可进行锚索预张拉。张拉作业前必须对张拉机具设备进行标定。锚索超张拉力为锚索设计拉力值的1.2倍,锚索张拉分两次进行,按上、中、下次序(两根锚索则先上后下)进行第一次张拉,张拉力为预 张拉值的一半,必须待每根锚索张拉完第一次后,再依次按中、上、下次序进行第二次张拉

11、, 直到张拉吨位。每一级张拉应分级进行,各级张拉力分别为设计张力以25%倍数递增,每一级需要稳定25分钟,最后一级30分钟,并分别记录每一级钢铰线的伸长量。张拉时钢铰 线受力要均匀,宜采用小千斤顶。张拉到预张拉值后,即锁定。机械切除多余钢铰线,严禁 电割,并应留5cm以防曳滑,最后用C30砼封闭。六、劳动组织现场施工可根据工作面大小及工期要求分为若干作业组进行,工种包括钢筋工、机械操 作手及普工等。劳动力组织情况见表 1表1劳动力组织情况表序号工种人数1钢筋工82机械操作手63普工64模板工45合计24七、材料及设备要求7.1、材料要求(1) 预应力锚索材料锚索材料选用高强度、低松弛预应力钢铰

12、线,直径 =15.24mm,极限强度为1860Mpa。 钢筋进场时,应按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等的规定抽取试件作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必须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2) 浆体材料水泥宜使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必要时采用抗硫酸盐水泥,其强度为 42.5MPa,不得使用 高铝水泥细骨料选用粒径不大于 2mm的中细砂,砂的含泥量按重量计不大于3%;砂中所含 云母、有机质、硫化物及硫酸盐等有害物质的含量,按重量计不宜大于1%。拌合水中不含有影响水泥正常凝结与硬化的有害物质,不得选用污水。7.2、机械设备要求为保证框架锚索的施工,现场需配备潜孔钻机1台、空压机1台、砂轮切割机2台、穿心式液压千斤顶1

13、台、油泵1台、注浆泵1台和以及锚具、夹具、连接器若干等。八、质量控制8.1、质量控制标准(1)编制锚索用预应力钢绞线的品种、规格、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其进场检验应符合铁 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4 2003)附录E的规定。(2)预应力锚具与连接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GB/T 14370和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用技术规程JGJ 85的规定。(3) 现场抽检的锚索数量不少于锚索总数的5%且不得少于3根进行抗拔力试验。(4) 锚索孔位置、孔径、斜角、深度允许偏差应符合表2。表2锚索孔位置、孔径、斜角、深度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序号项目允许偏差(mm)施

14、工单位检验数量检验方法1位置 50mm全部检查米用符合精度要求的测量仪器2孔径+10 0 mm全部检查尺量3斜角1%全部检查导杆法量4深度+100 0 mm全部检查尺量钻杆8.2、质量保证措施(1)根据设计文件要求编制详细的作业指导书, 严格按技术要求进行施工,每道工序合格后, 方可进行下道工序作业;(2)钢绞线、水泥、锚具等材料应有产品合格证及相应的检验、试验报告;(3)预应力筋表面不应有污物铁锈或其他有害物质;(4)用仪器测定钻机导向架的倾角,在钻进过程中随时检查倾斜度。(5)在钻进过程中根据实际地层变化情况,随时调整钻进参数,以防止造成孔斜偏差。(6) 钻孔的孔深、孔径均应符合设计要求,钻孔深度不宜比规定值大200mm以上,钻头直 径不应比规定的钻孔直径小3.0mm以上;(7)锚索放入锚孔前应清除钻孔内的石屑与岩粉;(8)灌浆后,浆体强度未达到设计要求前,预应力筋不得受扰动;(9)锚索基本试验的地质条件、锚索材料和施工工艺等应与工程锚索一致,数量不得少于根。九、安全保措施9.1、 预应力施工操作人员在用电及机械使用时应遵守铁路路基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2-2009的有关安全规定;9.2、施工前应认真进行技术交底,施工中应明确分工,统一指挥;9.3、张拉预应力锚索前应对设备全面检查并固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