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工技术文件0328_第1页
工程测量工技术文件0328_第2页
工程测量工技术文件0328_第3页
工程测量工技术文件0328_第4页
工程测量工技术文件0328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工程测量工技术文件 一、竞赛说明 1、组织形式 本次大赛由全国有色金属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职工教育和职 业培训协会有色金属分会、有色金属工业人才中心主办,有色金属行业职业 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协办,由安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承办。根据大赛组委会要 求,制定测绘类专业技能大赛比赛实施细则。 2、参赛对象 本次比赛邀请开设有测绘类专业的大学、高等职业院校组织在校学生参 赛,每校可选派一支代表队,每队由 4名参赛学生,1名技术指导教师和1 名领队组成,从参赛学生中指定1人为队长。 3、竞赛内容 (1) 理论知识考试 以“工程测量员”国家职业标准中规定的高级技能(国家职业资格三级) 应具备的知识和技能

2、要求为基础进行考核,占总成绩的30 %。 (2) 技能操作竞赛 单一路线四等水准测量,占总成绩的 30 %。 一级导线测量,占总成绩的40 %。 按照总成绩高低排出名次,当总成绩相同时,以实际操作考核成绩高者 为先。 4、比赛的技术依据 (1) 城市测量规范(CJJ8-99) (2) 工程测量员国家职业标准 5、竞赛方式 分为理论知识竞赛(笔试)和实际操作竞赛两部分,理论考试题型为判 断题和单项选择题。 6、竞赛时间 (1 )单一路线的四等水准测量:总时间为 60分钟 (2) 一级导线测量:总时间为 60分钟 (3) 理论知识竞赛:时间为120分钟 7、参赛使用的仪器、工具 (1) 水准测量:

3、使用具有符合水准器的 DS3光学水准仪,不得使用自 动安平仪器。 (2) 一级导线测量:使用测角精度2及以上测距精度5mm+5*DPPM 及以上全站仪。 (3) 使用主办方指定的计算器:CASIO fx-82MS 以上参赛的仪器设备及工具由各参赛单位自备。如需到比赛地借用仪器 设备(例如脚架、水准尺等),务必提前与主办单位协调联系。 (4 )主办方提供铅笔、小刀、尺子、记录板、文件袋等。 8、比赛场地 铜陵市天井湖公园内 9、参赛顺序 抽签决定参赛顺序。现场抽签决定水准测量和导线测量的控制点。 10、竞赛方式及比赛名次 分为理论知识竞赛(笔试)和实际操作竞赛两部分。竞赛不分预赛和决 赛。 操作

4、成绩由时间分和质量分两部分组成:时间分占30%,质量分占70%。 各单项成绩加权(即按理论0.3水准0.3. 一级导线测量0.4 )求和决定 综合成绩的名次。 单项名次按成绩决定。单项成绩由时间分和质量分两部分组成:时间分 占30%,质量分占70%。 11、人员组织及要求 (1) 每个参赛队由4人,A、B、C、D编号,其中设队长编号为 A。 报到时同时报编号。 (2) 观测手薄中观测者、记录者只记录编号不写姓名, (3 )哪位队员先开始观测不做要求,但每人必须独立完成一个测段的 水准观测和记录。 (4) 必须在每测站的全部观测、记录完成后搬站。 12、比赛评分规则 (1 )质量成绩 质量成绩占

5、总成绩的70%。提交的资料按质量分为两类,观测错误或 计算错误为二类成果,其它为一类成果。质量成绩根据四等水准测量评分 细则和一级导线测量评分细则评定。理论考试成绩对照考答案对照评 (2 )速度成绩 速度成绩占总成绩的30%。任务完成,提交资料才有速度成绩 速度成绩根据比赛时间长短用公式计算确定。计算公式如下: 水准测量: Si = (1 - Ti Tl 50%) 30 Tn -Ti Ti -Ti Sr (1- 7) 30导线测量: In - 丨1 (计算分值精确到0.1分) 式中:T1为极限最短测算用时。 Tn为比赛截止时间。(初定为60分钟) Ti为实际测算用时(用时精确到秒)。 当 Ti

6、 v T1,产生加分项目; Ti Tn,可延长20分钟,但时间分值为0。 T1到正式比赛前给 单项比赛总成绩二质量成绩+速度成绩 比赛违规则该项比赛成绩为0分。具体的违规项目参照评分细则执行 二、比赛细则 (一)理论考试 1、大纲:按工程测量员国家职业标准执行。 2、考试科目: (1)普通测量学(只包括水准测量、导线测量、测量误差基本理论) (60%) (2 )工程测量(只包括建筑工程测量、线路工程测量、地下工程测量) (25%) (3)控制测量(10% ) (4)工程测量职业道德规范(5%) 3、 题型:理论考试题型为判断题(20分)和单项选择题(80分) 4、其它:闭卷考试;自带笔、规定计

7、算器等。 (二)水准测量 1. 实际操作比赛的内容 测量一条四等水准闭合路线,路线长 1.0km 1.5km,分四个测段。需 进行四等水准观测、记录和数据处理。外业观测在规定的场地内进行,内业 数据处理现场进行。 2. 仪器工具 (1)具有符合水准器的DS3光学水准仪1台。 (2)3米双面水准尺1对。 (3)尺垫2个。 3. 四等水准相关要求 (1)比赛路线:各组独立观测一条单程闭合水准路线,实测某场地指 定点三点的高程。 (2)参赛的4人必须每人进行一测段的仪器安置、观测和记录计算; (3)水准测量时搬站过程中仪器可以不装箱,但全部观测完成后仪器 必须装箱,提交测量成果同时计时结束。 (4

8、)技术要求:观测按国家四等水准的要求执行,具体观测要求各项 如下: 观测等级:四等。 观测条件:野外观测,观测路线及水准点由大会事先确定。 观测顺序:后(黑)-后(红)-前(黑)-前(红)。 视线长度:w 80m。 前后视的距离较差:w 5m。 前后视的距离较差累积:w 10m。(按测段累计,测段间不传递) 视线离地面最低高度:三丝能读数。 黑、红面读数较差:w 3.0mm。 黑、红面所测高差之差:w 5.0mm。 测段测站数:偶数站。 路线观测次数:往一次 线路闭合差:w20-. L ( mm )L以公里为单位 (5 )手簿应记录完整,符合规定,必须注明参赛组号,每测站的观测 员和记录员。厘

9、米及厘米以下涂改超过 2次,成果作废。 (6)计时方法:裁判从发号令开始计时,到小组递交成果,仪器装箱 放置到指定位置时为止。 (7 )各小组独立作业,不允许妨碍或阻挡其他小组的观测,违反者酌 情减分或取消比赛资格。 (8)赛前各小组进行参赛顺序的抽签,并在检录处检录。 (9)内业数据处理 数据的计算必须按相应的计算表格进行,计算表格的填写应正确。 上交计算表格应写明参赛组号(抽签的序号)、参赛人员、开始和结 束的时间。 四等水准的成果计算时,起算数据由计算组裁判给定。 (10)外业仪器操作中如果严重违反相关规则, 或违规操作仪器导致仪 器损坏的,将取消评奖资格或比赛资格。 (11 )应提交的

10、成果 水准路线略图(一份); 水准测量观测记簿(一份); 水准测量成果计算表(一份) 4评分标准 每组委派一名教师裁判,负责对这组的仪器操作、观测方法、观测时间 和手簿记录按下列标准进行打分。 四等水准测量竞赛评分规则 观测扣分项目(60分)(表中:n为各项目扣分子项目数量;n 1) 项目 子项目 分 值 观测扣分 第一 观测 第二 观测 第三 观测 第四 观测 视距长度超限 80m 1、 前后视距较差超限5m 2.4+ 2.4+ 2.4+ 2.4+ 视距 前后视距较差累积超限 3 (n-1 ) (n-1 ) (n-1 ) (n-1 ) 测量 10m X0.1 X0.1 X0.1 X0.1 没

11、有观测或观测不完整 测错算对或测对算错 就字涂改或连环划改观测 数据 字迹看不清 2、 咼差 测量 同尺黑红面读数差超限 3mm 1 0 7.9+ (n-1 ) X0.3 7.9+ (n-1 ) X0.3 7.9+ (n-1 ) X0.3 7.9+ (n-1 ) X0.3 黑红面所测高差之差超限 5mm 没有观测或观测不完整 测错算对或测对算错 就字涂改或连环划改观测 数据 划改厘米及厘米以下读数 转抄观测记录 字迹看不清 3、 观测 要求 记录、计算字迹潦草 2 1.4+ (n-1 ) X0.1 1.4+ (n-1 ) X0.1 1.4+ (n-1 ) X0.1 1.4+ (n-1 ) X0

12、.1 观测量、计算量取位错误 观测量、计算量无单位 中丝最小读数超限v 0.2m 没有偶数站观测 违反前后尺观测顺序(后、 后、冃U、刖) 观测操作不规范 4 个人扣分小计(W 15分) 5 四人扣分合计(W 60分) 计算扣分项目(40分)(表中:n为各项目扣分子项目数量) 序 号 项目 分 值 扣分 序 号 项目 分 值 扣分 1 咼差闭合差超限 20和L 30 26.0+ 3 字迹潦草 2 1.2+ (mm ) (n-1 ) X2.0 (n-1 ) X0.2 咼差闭合差没有计算或 字迹看不清 高程误差分配不合 理 咼差闭合差计算错误 计算内容不齐全 2 水准点高程计算错误或 没有计算 6

13、 5.0+ (n-1 ) X1.0 计算量无单位 没有对高差误差进行分 配 计算量取位不正确 4 缺少计算与观测略 图或略图内容不完整 2 2 扣分合计(w 40分) 测算得分合计(w 100分) 测算成绩(测算得分X 70% ) 计时成绩 比赛用时 时分秒 计时成绩 、独立扣分和加分项目(本项分值从总分中加减) 扣分项目 分值 力卩(扣)分 观测造假 100 100 没有按要求轮换观测 100 中途放弃比赛(参赛人员或使 用的仪器不能正常工作等) 100 严重违反大赛规则 100 计时加(扣)分 计时成绩 水准测量总成绩 测算成绩 计时成绩 独立扣分(W 100分) 总分 (三)导线测量 1

14、.实际操作比赛的内容 按一级导线的要求,测量一条符合路线,路线长约1.0km左右。外业 观测在规定的场地内进行,内业数据处理现场进行。 2要求 每测站记录完成后方可搬站;每一搬站时仪器必须装箱并扣好;棱镜可 不装箱;第一测回度盘配置需要手动输入且稍大于零度。提交测量成果同时 计时结束。 3仪器工具 (1 )测角精度2秒及以上.测距精度5mm+5*DPPM 及以上的全站仪 1套 (2)2各个棱镜及基座,3个脚架(含全站仪脚架)。 4技术要求 (1 )观测要求 观测等级:一级 观测方法:普通观测方法(不得采用三连脚架法) (2 )角度测量 测回法:2测回。 同一测回上下半测回互差:w 18 ;同一

15、测回角值互差:W12 。 测回间度盘变换值:90 左右。 (3 )距离测量 不测垂直角,直接读取平距。 导线边测回数:单向观测(往测或返测) 2个测回(一测回是指照准一 次。每测回盘左测距,一测回读 3次数) 一测回距离读数互差:w 10mm ;单程各测回距离较差:w 15mm 气象改正:气象参数由大会在赛场统一提供,需手动输入。 (4)附合导线计算要求 采用近似平差方法。 起算数据:给定四个已知点的坐标。 坐标方位角闭合差限差:w士 10需()(n为测站数) 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允许值:w 1/14000 计算数字取位要求 坐标(m) 角度() 角度改正() 坐标增量改正(mm ) 0.001

16、 1 1 1 5.应提交的成果 (1 )观测略图(一份) (2 )观测记录(一份) (3)导线点坐标计算表(一份) 一级导线测量竞赛评分细则 团队编号 裁判员签名 团队名称 评分员签名 开始时间: 时 分 秒结束时间:时 分 秒 测算成绩(100分、占总分70%) (一)观测扣分项目(60分)(表中:n为各项目扣分子项目数量) 项 目 子项目 分 值 观测扣分 第一 观测 第二 观测 第三 观测 第四 观测 1 角 度 测 量 同一测回上下半测回互差 18 1 0 7.6+ (n-1 ) X0.3 7.6+ (n-1 ) X0.3 7.6+ (n-1 ) X0.3 7.6+ (n-1 ) X0

17、.3 同一测回角值互差12 没有观测或观测不完整 计算错误(测错算对或测 对算错) 就字涂改或连环划改观测 数据 划改分以下读数 转抄观测记录 字迹看不清 测回数不足v 2 2 距 离 测 量 一测回距离读数较差 10mm 3 2.2+ (n-1 ) X0.1 2.2+ (n-1 ) X0.1 2.2+ (n-1 ) X0.1 2.2+ (n-1 ) X0.1 单程各测回距离较差 15mm 没有观测或观测不完整 测错算对或测对算错 就字涂改或连环划改观测 数据 划改厘米以下读数 转抄观测记录 字迹看不清 测回数不足v 2 3 观 测 要 求 测回间无度盘变换或变换 不正确 2 1.5+ (n-

18、1 ) X0.1 1.5+ (n-1 ) X0.1 1.5+ (n-1 ) X0.1 1.5+ (n-1 ) X0.1 记录、计算内容不齐全 记录、计算字迹潦草 观测量、计算量取位错误 观测量、计算量无单位 观测操作不规范 4 个人扣分小计(W 15分) 5 四人扣分合计(W 60分) (二)计算扣分项目(40分)(表中:n为各项目扣分子项目数量) 项 目 子项目 分 值 扣分 项 目 子 项目 分 值 扣分 1 坐标方位角闭合差 10 亦 15 13.0+ (n-1 ) x 1.0 4 字迹潦草 2 1.4+ (n-1 ) X0.2 坐标方位角闭合差 没有计算或字迹看不 清 计算内容不齐全

19、坐标方位角闭合差 计算错误 坐标方位角闭合 差分配不合理 2 导线全长相对闭合 差1/15000 10 8.0+ (n-1 ) x 1.0 坐标增量闭合差 分配不合理 导线全长相对闭合 差没有计算或字迹看 不清 5 没有对坐标方位 角闭合差进行分配 3 2.5+ (n-1 ) X0.5 导线全长相对闭合 差计算错误 6 没有对坐标增量 闭合差进行分配 3 导线点坐标计算错 误 5 5.0 7 缺少计算与观测 略图或略图内容不 完整 2 2.0 扣分合计(w 40分) 测算得分合计 测算成绩(测算得分X 70% ) 计时成绩 比赛用时 时分秒 计时成绩 独立扣分和加分项目(本项分值从总分中加减) 扣分项目 分值 力卩(扣)分 观测造假 100 100 没有按要求轮换观测 100 中途放弃比赛(参赛人员或 使用的仪器不能正常工作等) 100 严重违反大赛规则 100 计时加(扣)分 计时成绩 导线测量总成绩 测算成绩 计时成绩 独立扣分(W 100分) 总分 三.其他 1、各单位提前准备安全须知,在竞赛前对选手、裁判、进入现场工作 人员等进行统一安全教育。 2、参赛选手需持参赛证、学生证和身份证参赛。 3、现场实际操作竞赛项目只能由选手完成。 4、本技术文件最终解释权归竞赛组委会。 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