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7年 11月四级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高频考点汇总岗位抽样能力要求在组织岗位调查时,可以根据被调查对象所处的环境和条件,选择以下具体的岗位调查方法:一、岗位写实岗位写实是指岗位调查者对被调查者的工作过程进行全面观察、记录和 分析的信息采集方法。它是进行工作岗位调查的基本方法之_一。岗位写实的对象可以是员工,也可以是员工所操纵的设备 ; 写实的范围,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集体。一其具体步骤如下:(一) 岗位写实前的准备工作1. 根据岗位写实的目的,确定岗位写实的对象。(1) 确定写实人员,并明确其工作职责(2) 根据岗位写实的目的,确认写实的对象。例如,承担某种岗位工作的员工有先进、中间和落后之
2、分,在调查同类 工作岗位时,如果是为了总结先进工作经验,则应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先进 员工为对 象; 如果是为了进行岗位分析,撰写工作说明书,或者是为了进 行岗位再设计再改进,则应分别选择本类岗位先进、中间和落后的员工为 写实对象,以便于掌握更系 统、更全面的岗位信息。2. 进行初步岗位调查为了有效地组织岗位写实,写实人员在正式写实之前,应当事先进行一 次初步的岗位调查,了解写实对象的各种相关信息,掌握其工作地内外环 境、工作 条件以及设备配置的情况,收集有关机械设备、工艺装备、工 位器具、劳动组织、加工对象、工作布置、员工素质、技术等级、工种工 龄等方面的信息。为了保证写 实资料的可靠性和代表性
3、,尽可能地消除 观察过程中生产、经营、管理等因素的干扰。3. 制定出写实工作计划,规定好具体的写实程序和步骤,设计出写实调 查表,做好书写板、计时器等所需仪器的准备工作,明确规定划分工作事项的标准,以及各类工时消耗的代号、编码,以便于登记记录数据资料。4. 培训写实人员,使其熟练掌握岗位写实的技术技巧5. 写实人员要把写实的意图和要求向被调查者解释清楚,使其积极配 合,全力协助写实人员完成信息的采集工作。(二)实地观察记录岗位写实一般应从上班开始,一直到下班结束。应将整个工作日的活动情况毫无遗漏地记录下来, 以保证写实资料的完整性。 在观察记录过程中,写实人 员要集中精力,在员工的配合下,按顺
4、序判明每项活动的性质, 简明扼要地加以记录,并注明每一事项的开始和结束时间。妞出现交叉性的作业活动项目,应在备注 栏注明交叉活动的内容(三)写实资料的整理汇总在实地观察的基础上,应对岗位写实资料进行整理汇总。具体步骤是:1. 计算各活动事项的时间消耗。2. 对所有观察事项进行分类,汇总计算出每一类工时的合计数。3. 编制岗位写实的汇总表,在分析、研究各类工时消耗的基础上,计算 出每类工时消耗占用全部工作时间及作业时间的比重劳动效率可能提高的程度清除非生产时间和非员工个人造成的停工时间M1=(Tfs+Ttgf)/Td=(24+25)- 419X 100%清 除 员 工 造 成 的 停 工 时 间
5、 M2=(Ttgg+Tgxk 实 际 -Tgxk 标准)/Td=(12+19- 15)419-X 100%劳动效率可能提高的程度: M1+M2=%+%=%注: *标准个人需要与休息竟放时间 Tgxk=15 工分4. 分析岗位工作的内外环境和条件,掌握关联工作活动的各种信息5. 根据岗位写实的结果 , 写出岗位综合分析的报告二、作业测时作业测时也是进行工作岗位调查的基本方法之一。(一)测时前的准备1. 根据测时的目的选择测时对象。测时对象确定后,调查人员要将测时 的目的、意义和要求向员工解释清楚,以便取得员工的配合,共同把测时 工作做好。2. 了解被测对象和加工作业方面的情况,如工种、技术等级、
6、工龄、设 备、工具、工作地布置、环境条件等。如果测时是为制定时间标准提供资 料,则还需要在作业现场,建立良好的生产秩序,如工作地服务、技术服 务、合理布置工作地等。3. 根据实际情况,将工序划分为操作或操作组。 ,划分的原则是:基本 时间和辅助时间要分开 ; 机动时间、手动时间和手工操作时间要分开。在 划分操作的基础上,确定定时点,作为区分上下操作的界限,以保证每次 观察记录的一致性和正确性。4. 测时最好在上班12小时后,待生产稳定后进行。测时观察的次数, 要根据生产类型、作业性质 ( 机动、手动、机手并动 )和工序延续时间的长 短 来确定。在大批量生产的条件下,测时精确度要求高,观察次数要
7、比 单件小批生产类型多些 ; 如果工序的延续时间长,每次测定结果出现的误 差要相对小些,观察的 次数也可以少些。测时的观察次数可以采用下面 的公式求得:在保证可靠性为 95%的情况下,如观察值精确度在士 5%时,公式为:在预测精确度控制在 10%时,公式为:式中:N应观察的次数n预先试验性观察次数x预先观察的结果(二)实地测时观察测时观察通常采取连续测时法,就是按操作顺序,连续记录每个操作的 起止时间。也可以采取整体法,即反复记录全部操作的延续时间。如果工 序中的延 续时间较短,不容易连续记录,也可以采用反复测时法,如第 一次测定一、 三、五项操作, 第二次 _测定二、四项操作, 交替测定记录
8、 (参 见表1 4)。在测时过 程中,调查人员应严格按照确定的“定时点”进行 记录,如果出现中断或不正常的情况,应在测时表中注明。(三)测时资料的整理、分析1. 根据测时记录,删去不正常的数值,以便求出在正常条件下操作的延 续时间。2. 计算有效的观察次数,求出每一操作的平均延续时间3. 计算稳定系数,检验每一项操作平均延续时间的准确和可靠程度。稳 定系数是测时数列 (同一操作多次测定记录的时间值 ) 中最大数值与最小数值的比值,即:稳定系数 =测时数列中最大的数值 / 测时数列中最小的数值稳定系数越接近 1,说明测时数列波动越小,比较可靠 ; 相反,则说明数列波动越大,可靠性越小。稳定系数超
9、过规定的限度,就需要重新测定4. 由每个操作平均延续时间, 计算出工序的作业时间, 再经过工时评定, 得到符合定额水平的时间值,作为制定时间定额的依据。三、岗位抽样(一) 岗位抽样的步骤1. 明确调查目的进行岗位工作抽样,首先要明确调查的目的,有了调查目的才能确定调查对象和范围,确定岗位抽样所应达到的可靠程度和精确度。一般来说,岗位抽样的可靠度取95%精确度土 5%- 10%即可满足需要。2. 作业活动分类对被观察对象的活动作适当的分类,以便正确地进行观测记录和事后的汇总整理、统计分析。在调查员工的工作活动情况时,一般按其工时消耗 的性质分类 ; 在调查设备开动状况时,一般按设备停机的原因分类
10、。为了统宁口径,防止混淆,可编出抽样项日分类表(参见表1-6) o表 1-6 工作抽样分类表工作名称代号说明实例1. 整理办公桌工作准备在上班后进行的各项准备工作 2. 检查办公设备,打开计算机3. 查阅交接班工作记录,借用计算机、 复印传真机以及通 1.在计算机前进行操作实际工作讯工具 与公司上级主管和客户进 2. 复印工作计划、 文件行业务联系, 给下级布置 工作 3. 通过电话、传真机联系业务闻谈员工中止了工作,与他人闲谈 2. 用电话与朋友闲谈 1. 与本组的同事聊天1.关闭电源工作收尾在下班前所进行的收尾 2. 交还钥匙3. 文件存档3. 确定观测次数观测次数就是岗位抽样的样本数。抽
11、取样本的数目越少,所得到测量结 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也就越低,对总体的代表性也就越差 ; 反之则不同。 根据统计学中二项分布标准差a的计算公式,当抽样的可靠性为 95%寸,有如下结果:因此,观测次数的计算公式,可按上式导出:式中:N观测次数S相对误差(土)P调查事项发生率或不发生率的预测估算值。经过多次反复的实验证明,要掌握员工工作活动的一般情况,需要观测10002000次,如果要精确测定设备停机率或工时利用率,需要测定30005000次。为了精确制定出时间定额标准, 需要观测500010000次 为了减少岗位抽样的工作量,可按上述概率标准确定观测次数。4. 确定观测的时刻观测时刻选择得是否适当
12、, 、关系到观测结果的可靠性和精确度 . 观测时 刻的确定必须遵守随机的原则。确定观测时刻时可借助于随机数字表、随机时刻表等工具,采用单纯随机时间间隔、等时间间隔、分层抽样、区域抽样等方式。观测时刻的总时限,应根据观测目的和观测对象的工作周期来规定。例 如, (1) 工作周期等于或小于一个工作日时,根据工作抽查的目的,观测 应在一个工作日内完成,如观测次数很多时,可分数日完成。(2)工作周期在34天或4天以上时,如观测次数较少,可在工作周期内完成总观测 ; 如观测次数较多时,可以将工作周期的倍数作为观测的总期 限。(3) 工作周期虽在一个工作日内,但到月底 (或 3个月、 6个月的月 底)常有
13、例外工作事项出现, 可采用分层观测法。 例如每月 20个工作日中, 每月底有 5 个工作日出现例外工作事项时, 假定观测次数为 400 次,则各 层抽查次数应分别为:A.平时观测次数:400-20X 15=300(次)B.例外观测次数:400- 20X 5=100(次)工作周期无规则时,需要在相当长的总观测期限内完成抽样调查5. 现场观测观测人员在开始观测前,应预先根据机器设备配置或现场布置的平面 图,确定出最佳的观测巡回路线和观测点 ( 如图 112 所示) 。图中带箭头 的直线代表巡回路线,带交叉线的圆圈代表各观测点。进行工作抽样时不需使用秒表或其他计时工具,当观测人员沿巡回路线 到达规定
14、的观测位置时,应像拍照一样,将一瞬间观察到的工作内容,记 录到预先设计好的调查表格中。至于调查的对象在 - 瞬间之前或之后从事 什么活动不必去管。6. 检验抽样数据完成全部观测以后,需检验全部抽样的结果。检验的方法是:根据抽样的数据,先计算出所调查的主要事项发生率,然后分别计算出上、下控制 界限:式中:n每天观测的次数总平均发生率 (某事项 )如果有超过上、例如,某个公司人事部连续 10 天,每天进行 100 人次的岗位抽样,结 果是办公室人员在工作班内利用电话聊天事件的发生率为 10%,则其上下 控制限分别是:根据每天观测的结果, 按日期计算出每天的实际发生率, 下控制界限的数据,应予以删去
15、。此外,还应检查抽样结果的精确程度是否达到了预定的要求,可按下列 公式计算:式中:S相对误差(土);p删去异常数据后总平均发生率N删去异常数据后的总观察次数通过计算,如果相对误差S没达到预先规定的要求,超过了规定的范围,应再追加观测次数,直到满足要求为止。7.评价最后抽样结果计算出所有分类事项的发生次数及发生率以后,应结合观察到的现场情况,做出必要的分析评价和说明,以便采取措施,改进工作程序和方法。(二) 岗位抽样应用举例1. 用于调查工作班内各类工作活动的内容和比率,为制定定岗定员定额 提供依据。表 1 7 是对某公司甲班工作时间内各类工作活动抽样的结果。本表格 可以作为一天巡回登记表,也可
16、以作为若干天巡回登记表。当按预定的次 数观测完 毕后,可将全部结果汇总在表中,计算出各类工作活动事项的 比率,为进行岗位分析,研究各种活动的构成,确定定岗定员定额标准提 供依据。表 1 7 抽样调查记录表序号活动事项记录次数 P(%)1 加工工件 12202 检验 7123 正常休息4 闲谈13 收拾工具 71214 交接班合计 601002.用于观察单一工作活动,为进行岗位分析. ,确定工作任务定额提供依据。例如,某电器销售公司营运部库管员需要经常填写人库单据,现要对其填写单据的情况进行抽样调查,并提出处理单据的时间定额标准。首先,应当选择好观测的对象, 并将其工作分解为几个具体的工作事项,
17、采用不等间隔随机地进行瞬间观测。结果发现在100小时内处理了 500份单据,总观察次数为 1000 次; 对工作活动进行必要的评定,其结果参见表 1 8。表 1 8 抽样调童记录表二观察次数工作内容评定系数折合次数300填写单据x200查询X100削铅笔X200分类存档人账X200 无事闻谈合计 715为了求出处理单据的标准时间,应按下列步骤进行:(1) 计算出填单据实际耗用的时间Tg=Tcn/N=100X (300+200+100+200) -1000=80(工时)式中:Tg 实际耗用工时Tc总的工作时间n观测中与填写单据有关的观测次数N总观测次数(2) 计算总的平均工作效率Px=H/n=7
18、15 (300+200+100+200)或 89%式中:Px总的平均工作效率H评定后折合韵工作次数n评定前观察的工作次数(3) 计算出总的正常工作时间Tzh二TgPx=8(X =(工时)式中:Tzh总的正常工作时间(4) 计算出处理每份单据的正常工作时间Td二Tzh/Dc二+ 500=(工时 / 份)式中;Td 处理每份单据的正常工作时间Dc已处理完毕的单据总数(5) 赋予宽放时间,最后求出标准时间由于本项工作完全是手工操作,故时间宽放率为 20%(K=Tb=Td/(1- K)-=(工时/份)或者(工分/份)式中:Tb处理每份单据的标准时间/份。K时间宽放率最后,根据岗位抽样的结果,可制定出处理单据的标准时间为工分四、工作岗位调查的其他方法1. 技术会议法。亦称专家讨论法,是指召开由对被调查岗位有深入了解 和研究的专家 ( 包括技术设计、工艺施工、一线主管以及具有本岗位长期 实践经 验的操作者 ) 参加的专题讨论会,请与会者围绕岗位调查项目分别 发表自己的意见,经过深入讨论,取得专家共识,以获得岗位信息的一种 方法。2. 结构调查表。即根据岗位调查的具体内容和要求,预先设计出结构完 整、项目齐全的岗位调查表,由被调查岗位的员工及其他相关人员填写, 最后通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神经内科脑中风急性干预操作模拟考试题(含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妇产科女性不孕症个体化治疗措施考试题(含答案及解析)
- 2025年病理科肺癌PD-L1表达检测操作技能评估试题答案及解析
- 衡器装配调试工职业技能考核试卷及答案
- 球团焙烧工技能比武考核试卷及答案
- 数据通信机务员技能比武考核试卷及答案
- 推拿治疗学新题库附答案详解【综合题】
- 微型企业面试高频题答题技巧及参考答案详解【突破训练】
- 移动化餐饮管理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熟料烧结工晋升考核试卷及答案
- 膀胱镜检查记录
- 沈阳终止解除劳动合同证明书(三联)
- 化工装置静设备基本知识
- 电脑节能环保证书
- 美国共同基金SmartBeta布局及借鉴
- 企业劳动用工法律风险与防范
- 露天矿山危险源辨识汇总
- 2022年08月安徽省芜湖市招考大学生科技特派员岗位冲刺题(带答案)
- 国家城镇救援队伍能力建设与分级测评指南
- 口腔修复学-纤维桩-PPT课件
- 变压器套管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