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选择教育学考研参考书_第1页
如何选择教育学考研参考书_第2页
如何选择教育学考研参考书_第3页
如何选择教育学考研参考书_第4页
如何选择教育学考研参考书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教育学是统考科目,包括:教育学原理、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 教育心理学、教育科研方法五个部分。现在市面上关于教育学综合考 试的书籍大概可以这样来分类:一类是教科书(教材),按照类别分 别编写,一般来说比较厚,字数比较多;一类是教育学综合的压缩编 写本,即把教科书按照教育学考试大纲压缩成一册,标榜为应试的好帮手。如北师、华师、华中等编写的,还有北京专业课较早起步的凯 程等;另一类就是模拟卷、配套练习之流,一般市面上的题都是重复 过来重复过去的,真题中一般不会出现,几乎可以等同于古代科举考 试中的 贴经”就是一段话扣掉几个字让你填,真没啥实际价值。还 有一类是将教材分别变成应

2、试的教材,这个金圣才先生的比较突出, 曾今看到帖子里的一句话是说:要想付出但考不上就买金先生的吧。”觉得这话颇为精辟。但是知识点嘛,认真看还是有好处的,只 是效率问题。好吧,先对教材做个简要介绍:一、教科书问题首先先推荐本教育学的入门书籍,也是较为经典的教科书,必须细 心、认真看的第一本,也是唯一一本。也算是为叶澜教授做下宣传吧!教育概论叶澜著 人民教育出版社认真看完这本书,应该算是入了教育学的门了。其次,要说明的是, 教育学原理这本教材,在全国有二三百个版本,但是内容上、体例上 都几乎沿袭80年代王道俊王汉澜版本的。所以内容大同小异,但以 后也有一些比较有特色的。我将教育学考研较为经典的书列

3、出如下, 后附简要说明,作为参考。至于对于学科的体例和逻辑结构问题,我 在以前的帖子里都有涉及,并且讲得比较透彻,在此不再累述了。(一)教育学原理王道俊、王汉澜著: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2004年 重印这本书是虽是1999年版的,但是其基本框架定于 87年左右,内容 实在是有些令人郁闷,改到2004年重印,居然大同小异,可见我国 教育科学的步伐。书中平铺直叙的语言,几乎没有启发意义,别奢望 看完它能对教育学原理这门课程有什么逻辑理解,或许还看不完,书比较厚实。但是作为较早的人教版教材,至今流通于各大书店,不足 为奇。黄济、王策三著:现代教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这本

4、书是93年的第一版,现代教育是它的核心概念,通篇都以现代 教育为理论基础。现代教育的问题其实是基于教育的历史分期理论来 的,将教育分为所谓的古代、近代、现代等几个阶段,依据生产力标 准。这本书总体上针性不是很强,对于教育原理不推荐用这本教材。, 如果要买教材的话。实际上,要看关于现代教育的问题,一个人的论 文足矣一一成有信:论现代教育的本质,载教育研究1981年 第7期;论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实质,载中国社会科学 1982年第1期;现代教育的特点及本质,载中国社会科学1984 年第6期;关于现代教育和现代教育思想,载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社科版)1986年第6期。袁振国主编:当代教育学,教育科

5、学出版社,2004年版OK 这本教材较为新颖,有很多关于教育心理学的知识。按照有的人的说 法,是比较西化的一本教育原理书籍,在其中提到一些热点和重点问 题。值得一翻,但是其体例不太容易领会其逻辑意图,且有重复的论 述。但是总的来说,是一本较为不错的参考书。在 08的帖子里,我 有详细的论述,关于这本书的作用。教育学基础由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08似乎有新版本,这书书店较多OK全书共12章,即教育与教育学、教育功能、教育目的、教育制度、 教师与学生、课程、课堂教学、学校教育与学生生活、班级管理与班 主任工作、学生评价、教师的教育研究和教育改革与发展。本书每一 章均采用了全面的编写体例,

6、如内容摘要、学习目标、关键词卜 主要结论与启示、学习评价、学术动态和参考文献。书中的论 述很精辟,很多章节都很不错。对于深化理解教育原理,是不错的选 择。教育通论郑金洲著这本书好好看看开头的几章。建议是在几乎复习完一遍的时候, 把这 本书细细看一看,你的教育理论功底会上一个层次。书说得再多也没多大意思。这几本就足够看的了,或许很多硕士连这 几本书都没看完,毕竟它们都不是小说,而是一些似乎都在重复内容 的枯燥的理论。因此,对于辅导书的选择我有几条建议。第一,叶澜的教育概论必看,认真看,先入门第二,其他书有图书馆,暂且先借了看,没有的话买教育学基础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编写的那本。第三,应试的话,看教

7、科书是笨办法。看教科书会思考的人,很厉害, 但是没几个人看教科书会思考的,这种思考要建立在对教育科学有个 整体意识后才有可能实现。第四,往下看。(二)综合应试辅导书这类书是考验辅导书的主流。因为,教科书太烦,太冗长,针对性不 强,废话多,即使是经典的也是如此。暂且用这样一个例子,看一本 小书,至V结束的时候,你记住了什么?大多数人记住的是故事情节, 很少有人能够记住具体哪个人说了什么之类的, 记住了也无聊,几乎 也没有意义。那么,看教育学的教材会是什么现象呢?如果不懂得书 的体例和逻辑的话,那么看完一遍书和你看了一些废话是没有区别 的,因为你几乎没有记住书中的实质性内容,既是记住一部分,也是

8、用来遗忘的。漏掉的东西是什么呢?那就是理论的故事情节”,也就是学科的逻辑结构和框架。这是很重要的事情,这也是我一再强调为 什么我的教育综合能到248的原因。综合应试的辅导书确实有很大的好处, 至今记忆犹新的是三本,一是 华东师大编写的那本,逻辑完整、叙述详细;二是kc的那本,虽然我用的那时错字较多,但该书对于我理解教育学科的基本结构和逻辑 体系,确实有一大功;三是北京师大编写的那本,有一个重点的提示, 确实不错,但是叙述较为简单,价格较贵。对于辅导书的论述,我在 08的帖子大专生377分教育学综合统考心得里面有过详细说明推荐再去看看。三、练习题在 08 年下半年写的帖子里,我有过对练习题的论述

9、。现在一贯的观 点是,那些都是垃圾。现在的看法是,好好看看真题,毕竟已经有三 年的题了,把三年的题弄透了,把出题人的思路想想(这是后期的工 作),再去看看模拟题或练习题,简直就是不堪入目。建议,不必花 太多钱去买这些没用的纸。四、关于参考书建议(一)看教材的主要缺陷(但也不是不去看,主要看学科逻辑结构)1、重点不明。做事都要讲究把握主要矛盾(大纲就是重点) ,注 意重点,才能有效突破。可是就这么一个简单的书目罗列,我底该看 什么?太模糊。2、分量太重,耽误时间。十几本书,几千页,你一天到底能看多少 页?想过没?或许开始说能看 50 页?或许有人能坚持了看完,也是 如同前面说的,记不住 “故事情

10、节 ”,有何用?何况大部分人不可能看 宀完。3、会做很多无用功。教育学从 07 年开始统考,国家就给出了明确的 大纲,从 07-09 已知的情况来看,考试范围几乎是在大纲的范围内。 可是网上推荐的很多书的知识结构显然是大大超纲的。 难道看这些书 的时候还要一条一条把不考的知识点都剔除掉么?你又不是编写教 材,何必?4、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真理。 我一直强调 看书一定要多思考,多问为什么。 比方说,我看前言发现教育学是揭示规律 的学科,那么我所看的这本书是不是教育学?是的话, 它揭示出的规 律在哪?是哪些?这个问题谁来回答?似乎作者本人也无法回答。 这 就是思考。(二)三条建议1、给自己定好位。就是根据自己的专业课实力来决定书目的选择。 跨专业的首先是打基础。这个阶段可以每科买上一本书(叶澜教育 概论),这些书的目的不是让你用来通过考试的, 而是纯粹的学科入 门书籍,说白了就是让你知道这几科都是干嘛的; 其次建议你们从论 坛上下一些强化或者基础课程听听, 听课和自学是有较大差距的, 复 习时间、效率上都有体现(富裕的么可以去报个班) ;基本课程看完 或听完后,和本专业考生就没啥两样了。所谓的本专业,以一本最新 的大纲解析为主就行了(我以 KC 的宝典为主,以华师、北师为辅) , 配一些你不熟科目的参考书 (每科最多一,建议图书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