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剂的制备工艺流程_第1页
注射剂的制备工艺流程_第2页
注射剂的制备工艺流程_第3页
注射剂的制备工艺流程_第4页
注射剂的制备工艺流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注射剂的制备工艺流程1.配制 配液应在洁净区内进行。配液方法通常有稀配法和浓配法两种,根据产品的不同要求, 将原料加入溶剂中一次配成注射剂所规定的浓度, 或将全部原料加入部分溶剂中, 配成浓溶 液,加热滤过后再加溶剂至全量。提高注射剂的澄明度和稳定性的措施:(1) 热处理冷藏,即将配制的注射液加热至 950 C以上30分钟后冷藏,使杂质呈胶体 分散状态的沉淀而除去。(2) 活性炭处理 使用0.1%1.0%的经150C干燥活化34h的针用活性炭与药液同 煮至沸,稍冷后过滤;使用时应注意活性炭对有效成分的影响。加入附加剂,如抗氧剂、止 痛剂和 pH 调节剂等。2.滤过( 1 )初滤常用的滤材有滤纸

2、、绸布、纸浆、滤板等。常用的滤器有布氏漏斗、砂滤棒、 板框压滤机等。( 2)精滤常用滤器有垂熔玻璃滤器(球、棒)、微孔滤膜滤器及超滤器等。其中,G3、G4垂熔玻璃滤器一般用于加压或减压过滤,G6垂熔玻璃滤器可用于滤过除菌; 0.22 ym以下的微孔滤膜可用于无菌过滤。( 3)常用的滤过方式有减压过滤及加压滤过。3.灌封 灌封包括药液灌注和安瓿熔封, 这两步应在同一室中进行。 灌封有手工和机械两种灌封 操作,大生产常用自动安瓿灌封机。(1) 灌注 应做到剂量准确。 灌装药液尽量不要使灌注针头与安瓿颈内壁碰撞,以 免爆裂或产生焦头。 接触空气易变质的药物,在灌装过程中,应排除容器内空气,可填充 二

3、氧化碳或氮等气体,并立即用适宜的方法熔封或严封。( 2)熔封 安瓿的熔封应严密,无缝隙,不漏气,颈端应圆整光滑,无尖头及小泡。4. 灭菌和检漏( 1 )灭菌 注射剂熔封或严封后, 一般应根据药物性质选用适宜的方法和条件及时灭菌, 以保证制成品无菌。中药注射剂多采用流通蒸汽或煮沸灭菌(100C, 3045分钟),容量较大的可酌情延长灭菌时间。( 2)检漏 注射剂在灭菌时或灭菌后,应采用减压法或其他适宜的方法进行容器检漏。 目的是将熔封不严的注射剂剔除。5. 印字与包装注射剂经质量检查各项目合格后方可印字、包装。每支注射液均应标明品名、规格、批号等。包装既要避光又要防止破损,常用纸盒。中药注射剂原

4、料的准备配制原料的形式: 以中药中提取的单体有效成分为原料 以中药中提取的有效部位为原料 中药中提取的总提取物为原料(现状)(一) 中药材的预处理 药材原料必须确定品种与来源,鉴定符合要求后,预处理(挑选、洗涤、切制、干燥、 粉碎、灭菌) 。(二)中药注射用原液的制备1、要求:最大限度地除去杂质,保留有效成分。2、提取与纯化路线选择依据:(1)根据处方组成中药物所含成分的基本理化性质;(2)结合中医药理论确定的功能主治与现代药理研究;(3)处方的传统用法、剂量;(4)制成注射剂后应用的部位与作用时间。3、用途: 可供配制注射剂成品用的原液(或相应的干燥品) 。4、制备方法:(1)蒸馏法: 本法

5、提取挥发性成分。如:柴胡、野 菊花 、鱼腥草、艾叶、徐长卿、防风、细辛、大蒜、薄 荷、荆芥等均宜用蒸馏法提取有效成分。方法: 系指将药材粗粉或薄片放入蒸馏器内, 加水适量, 待充分吸水膨胀后, 加热蒸馏 或通水蒸气蒸馏, 收集馏出液。 若药材中有效成分为挥发油或其他挥发性成分, 则可存在于 馏出液内。为提高蒸馏效率和防止有效成分被热破坏,也可采用减压蒸馏法。 影响蒸馏提取的主要因素:浸泡时间、加水倍量、蒸馏时间。注意: 挥发油饱和水溶液澄明度较差时, 加少量精制滑石粉或硅藻土吸附滤过, 还可加适 量增溶剂。蒸馏法制得的原液, 不含或少含电解质, 渗透压偏低, 直接配制需要加适量的氯化钠调整 渗

6、透压。(2)水提醇沉法 本法适用于成分即溶于水又溶于醇,利用在水中不溶或乙醇中不同溶解度的特性。方法:处方中药材加水煎煮,提取出有效成分,如:生物碱盐、苷类、有机酸类、氨基 酸、多糖类等;同时也提出一些水溶性杂质,如:淀粉、蛋白质、粘液质、鞣质、色素、无 机盐等。若往水煎液中加入适量乙醇,可以改变杂质溶解性能而将杂质部分或全部除去。当乙醇浓度达到60%70%时,除鞣质、树脂等外,其他杂质已基本上沉淀而除去。如果分23次加入乙醇,浓度又逐步提高,最终达到75%80%,则除去杂质的效果更好。药液醇沉时, 一般放置 1224 小时或 24小时以上, 若能低温冷藏则更有利于杂质的充 分沉淀。水煎液往往

7、还含有一些水不溶性杂质, 醇沉也难以除去, 应在醇沉、 滤过、回收乙醇后, 再加水混匀,冷藏 24 小时,又可除去一些杂质。如此醇、水交替处理,杂质除得完全,有 利于提高注射液的澄明度。注意:鞣质、水溶性色素、树脂不能完全除去。(3)醇提水沉法 本法适用于成分即溶于醇又溶于水。方法:将中药原料用一定浓度的乙醇用渗漉法、 回流法提取, 即可提取出生物碱及其盐、 苷类、挥发油及有机酸类等;虽然多糖类、蛋白质、淀粉等无效成分不易溶出,但树脂、油 脂、色素等杂质却仍可提出。 为此, 醇提取液经回收乙醇后, 再加水处理, 并冷藏一定时间, 可使杂质沉淀而除去。40% 50%的乙醇可提取强心苷、鞣质、蒽醌

8、及其苷、苦味质等;60% 70%乙醇可提取苷类;更高浓度乙醇则可用于生物碱、挥发油、树脂和叶绿素的提取。注意:鞣质、水溶性色素、树脂不能完全除去。 脂溶性色素较多,溶液颜色较深。(4)双提法蒸馏法与水醇法的结合。如果处方内药材既需要挥发性成分, 又需要不挥发性成分时, 可采用 “双提法 ”。双提法是先 将药材用蒸馏法提出挥发性成分, 再以水提醇沉法或其他方法提取不挥发性成分, 最后将两 部分合并,供配注射液用。(5)超滤法 中药水煎液中有效成分的分子量多在 1000 以下,而一般无效成分(鞣质、蛋白质、 树脂等) 分子量较大,在常温和一定压力下(外源氮气压或真空泵压) ,将中药提取液通过一种装

9、有 高分子多微孔膜的超滤器,可达到去除杂质,保留有效成分的目的。常用的高分子膜有醋酸纤维膜( CA 膜)、聚砜膜( PS 膜)等。通常选用截留蛋白质分 子量为1000030000的膜孔范围,用于 中药注射剂 的制备。本法的特点是: 以水为溶剂,保持传统的煎煮方法; 操作条件温和, 不加热, 不用有机溶剂, 有利于保持原药材的生物活性和有效成分的稳定 性; 易于除去鞣质等杂质,注射剂的澄明度和稳定性较好。此外,尚有透析法、离子交换法、有机溶剂萃取法、树脂吸附法、酸碱沉淀法、反渗透 法、石硫法、离子交换法可供选用。(三)除去注射剂原液中鞣质的方法:1 、鞣质性质:鞣质多元酚的衍生物, 中药植物药材

10、中广泛存在, 即溶解于水又溶解于醇, 有较强的还原性, 在酸、酶、强氧化剂存在或加热时,可发生氧化、水解、缩合反应,生成不溶性物质。2、除鞣质目的: 一般纯化方法不容易除尽,经灭菌会产生沉淀,影响澄明度,制剂的稳定性差。 鞣质与蛋白质形成不溶性鞣酸蛋白,注射时刺激疼痛, 往往在注射部位结成硬块。 除去鞣质通常用下列几种方法。3、除鞣质方法:(1)明胶沉淀法与改良明胶沉淀法明胶是一种蛋白质, 与鞣质在水溶液中能形成不溶性的鞣质蛋白, 因而可除鞣质, 该反 应在 pH4.0 5.0时最灵敏。 明胶沉淀法:在中药水煎浓缩液中,加入2%5%明胶溶液,至不产生沉淀为止,静置、滤过除去沉淀,滤液浓缩后,加

11、乙醇,使含量达 75%以上,以除去过量明胶。 改良明胶沉淀法: 水煎液浓缩, 加入 2%5%明胶后稍经放置, 不须滤过即再加入乙 醇至含酸量达 70%80%,静置过夜, 滤过即得, 该法可降低明胶对中药中黄酮类成分和蒽 醌类成分的吸附作用。(2)醇溶液调 pH 值法(碱性醇沉法)将中药的水煎液浓缩加入乙醇,使其含酸量达80%或更高,冷处放置,滤除沉淀后,用 40%氢氧化钠调至 pH 为 8,此时鞣质生成钠盐且不溶于乙醇而析出,经放置,即可滤过 除去。注意:醇浓度与 PH 越高,除鞣越多。但有些酸性成分会被除掉。醇溶液调PH 不易超过 8。(3)聚酰胺除鞣质法聚酰胺又称锦纶、尼龙、卡普隆,是由酰

12、胺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分子内含有许多酰胺键,可与酚类、酸类、醌类、硝基类化合物形成氨键而吸附这些物质。鞣质为多元酚的 衍生物,亦可被吸附,从而达到除去的目的。注意:硝基化合物、酸类成分、醌类成分也可成氢键吸附。(4)铅盐沉淀法醋酸铅在水溶液或醇溶液中能沉淀有机酸、酸性皂苷、树脂、鞣质、色素、蛋白质等。 碱式醋酸铅还能沉淀出某些含有醇基、酮类、 醛基类物质,以及黄酮类、中性皂苷和少数生 物碱。本法是利用此性质用铅盐从提取液中沉淀出有效成分或分离除去杂质。由于铅盐对人体有害, 溶液中过量的铅必须除尽。 除铅的常用方法有: 硫酸和硫酸钠 法;硫化氢法。(5)其他方法 酸性水溶性沉淀法、超滤法等。

13、三、注射剂的容器与处理(一)注射剂容器的种类:按其质地可分为玻璃容器和塑料容器两类。 分装剂量不同可分为单剂量装小容器、 多剂量装容器及大剂量装容器三种。 目前, 单剂量装 小容器仍以安瓿为主。1、单剂量容器:安瓿2、多剂量容器3、大剂量容器(二)注射剂容器的质量要求 应无色透明(需避光的注射剂可用棕色)、洁净、无污物附着。 具较高的化学稳定性,不改变药液的pH值,又不易被药液腐蚀。 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 抗冲击强度,能耐受热压灭菌所产生的压力差,减少生产、贮运中 的破损。 熔点较低,易于熔封。 不得有气泡、麻点与砂粒。玻璃容器要达到以上要求, 关键决定于玻璃的理化性质。 而玻璃的理化性质又取

14、决于其 化学组成及其熔合情况即玻璃的结构。目前制造安瓿根据组成可分:中性玻璃、含钡玻璃、 含锆玻璃三种。中性玻璃化学稳定性较好,可作为 pH 接近中性或弱酸性注射剂的容器;含 钡玻璃的耐碱性能好, 可用作碱性较强注射剂的容器; 含锆玻璃系含少量锆的中性玻璃, 具 有更高的化学稳定性,耐酸、耐碱性均好。目前国内推广应用,为今后发展重点的是刻痕色 点曲颈易折安瓿。塑料容器,必须进行相应的稳定性试验。(三)安瓿的质量检查 依据中国药典 ;1、物理检查 外观:安瓿的身长、身粗、丝粗、丝全长等符合规定;外观无歪丝、歪底、色泽、麻 点、砂粒、疙瘩、细缝、油污及铁锈粉色等。 清洁度:将洁净烘干的安瓿,灌入合

15、格的注射用水,封口。经检查合格者用121 C、30 分钟热压灭菌,再检查澄明度应符合规定。 耐热性:将洗净的安瓿,灌注射用水,熔封,热压灭菌后检查安瓿破损率,12mL的安瓿不超过1% , 520mL安瓿不超过2%。2、化学检查耐酸性:取安瓿110支,洗净烘干,灌入 0.01mol/L盐酸液至正常装量,封口,剔除 含玻璃屑、纤维及白点等异物的安瓿,置 121 C热压灭菌30分钟,取出检查,全部安瓿均 不得有易见的脱片。 耐碱性:取安瓿 220支洗净,烘干,分别注入 0.004%氢氧化钠溶液至正常装量,熔封,剔除含有玻璃屑、纤维及白点等异物的安瓿,121 C热压灭菌30分钟,取出检查,全部安瓿均不

16、得有易见到的脱片。 中性检查:取安瓿11支,用煮沸过的冷蒸馏水洗净。10支安瓿中注入甲基红酸性溶液至正常装量, 熔封。 另 1 支安瓿注入甲基红酸性溶液 10mL 与 0.1mol/L 氢氧化钠液 0.1mL 混合液至正常装量,熔封。将上述10支安瓿121 C热压灭菌30分钟,放冷,取出与未经热压的安瓿内溶液比较,其色不得相同或更深。3、装药试验:进一步考察容器与药物有无相互作用。(四)安瓿的处理安瓿一般须经切割t圆口t灌水蒸煮t洗涤t干燥或灭菌等工序。1、安瓿的切割与圆口: 空安瓿带有细长的颈丝,必须切割至适当的同一长度,瓶口整齐、无缺口、裂口、双线,才 可应用。既可手工切割(小批量生产)

17、,也能用机器切割(安瓿自动切割机) 。在安瓿切割后, 颈口截面粗糙, 留有细小玻璃屑,为了使安瓿颈截面光滑,防止灌注药 液时玻璃屑落入, 用强烈火焰喷烤安瓿割颈的截面, 使截面玻璃熔融光滑, 该操作称为圆口。 国内生产时安瓿瓶口已做处理,不需切割与圆口。2、安瓿的洗涤:将已圆口的安瓿中灌满蒸馏水、去离子水或0.1%0.5%的盐酸溶液,于100 C蒸煮30分钟,使玻璃表面的硅酸盐水解,除去微量的碱和金属离子,此过程称为“灌水蒸煮 ”。蒸煮后的安瓿再行洗涤。大量生产时多采用甩水法或气水加压喷射法。5mL 以下的安瓿。甩水法用安瓿灌水机将安瓿灌满滤清的蒸馏水, 然后用甩水机将水甩出, 如此反复数次

18、即可洗净。气水加压喷射法系将加压滤过的去离子水或蒸馏水与经过处理已洁净的压缩空气,由针头交替倒喷入安瓿内, 借助洗涤水与压缩空气交替数次的强烈冲洗, 以洗净安瓿。 此法效果 颇佳,更适用于 5mL 以上的安瓿或其他玻璃容器。3、安瓿的干燥与灭菌:将洗净的安瓿倒置在铝盘中,送入烘箱于100C以上干燥。用于无菌操作下灌封的安瓿需在200C以上干热灭菌45分钟,以杀灭微生物和破坏安瓿中可能污染的热原。常用的灭菌烘箱有: 隧道式红外线烘箱、 电热红外线隧道式自动干燥灭菌机、 电热远红 外线隧道式自动干燥灭菌机等。安瓿干燥灭菌后,应密闭保存, 并及时应用。 存放空间应有洁净空气保护,时间不得超 过 24

19、 个小时。此外, 有些有条件厂家, 将安瓿制造与灌封结合起来, 新制成的安瓿在密封状态下立即 或在短时间内提供给注射剂车间灌封,这样可免除割、圆、水洗操作,只采用洁净空气吹洗 即可。还有一种密封安瓿,使用时在净化空气下用火焰开口,直接灌封,这样可免去洗瓶、 干燥、灭菌等工序。四、注射剂的配液与滤过:(一)注射液的配制1、配液室的洁净要求配液室的环境、设计要求、通风降温及空气灭菌等均应符合药品生产管理规范。室内用具应力求简单, 工作台面要求便于清洁和灭菌。地面要平整, 工作时保持潮湿,防止尘 土飞扬;工作后保持干燥,避免霉菌滋生。2、原料投料量的计算:(1)按有效成分或有效部位投料,可按百分浓度

20、表示:适用于有效成分已明确,并已提取 出单体者, 可注明每毫升注射液内含单体多少克、 毫克或微克。 例如丹皮酚注射液每毫升含 丹皮酚 5mg。(2)按总提取物的百分浓度或每毫升含总浸出物的量表示:适用于干燥提取物(未制成单 体的)配制的注射液,例如毛冬青注射液每毫升中含毛冬青提取物1822mg。(3 )按每毫升注射液相当于多少克中药材来表示:适用于有效成分不明确的中药注射液, 例如用200g中药材经提取精制后,配成 100ml注射液,即Iml注射液相当于2g中药材。3、配液用具的选择与处理:配液用具应采用由中性硬质玻璃、 搪瓷、 耐酸耐碱的陶瓷及无毒聚氯乙烯、 聚乙烯等塑料制 成的。不宜用铝制

21、品。玻璃器皿和容器可用清洁液处理后,再以自来水刷洗,最后用注射用水荡洗干净。 塑料容器及管道可先用较稀的清洁液处理后,再以自来水刷洗,然后用注射用水抽洗数次。 乳胶管一般先用蒸馏水煮沸 20 30 分钟, 再用注射用水反复抽洗; 亦可用 1%NaOH 溶液浸 泡 10 分钟,用自来水搓揉冲洗,再用注射用水抽洗至干净。使用后的管道应立即洗净,如 暂时不用,可浸泡在 1 % 1 .5%苯酚溶液中,以防止微生物生长。4、配液方法:(1 )稀配法: 将原料加入所需的溶剂中一次配成注射剂所需浓度。 本法适用于原料质量好, 小剂量注射剂 的配制。(2)浓配法: 将原料先加入部分溶剂配成浓溶液, 加热溶解过

22、滤后, 再将全部溶剂加入滤液中, 使其达到 规定浓度。本法适用于原料质量一般,大剂量注射剂的配制。 配成浓溶液可用热处理与冷藏法保证质量,亦称变温法, 注射液中的某些高分子杂质, 如树脂、鞣质等如未除尽,在水中呈胶体状态,不易凝聚和沉淀,但经加热处理,煮沸30 分钟或115C加热1520分钟,能破坏其胶体状态而使之凝聚,再在0 C4 C冷藏24小时,又能降低其动力学稳定性,使沉淀析出,即可滤过除去杂质。 几种原料的性质不同, 溶解要求有差异, 配液时可分别溶解, 在混合, 最后加溶剂至全量。5、改善色泽与澄明度用吸附法 吸附剂,如:活性炭、滑石粉等在水溶液中既能吸附树脂、鞣质、色素等杂质,又能

23、改善注射剂的澄明度,还有助滤作用。活性炭在应用前应于150C干烤45小时,可除去炭中的气体使之活化,也能破坏热原质。应用时溶液加热至80 C左右,能增强其吸附作用。活性炭同时吸附一些有效成分,如:生物碱、苷类、有机酸等,故用量应适当。滑石粉虽吸附力较小,但对胶体有良好的分散作用。临用前应在115C活化1小时。纸浆与药液混合、滤过,有较好的助滤和脱色作用。配好注射剂,进行质检。(二)注射液的滤过 滤过是保证注射液澄明的重要操作, 一般分为初滤和精滤。 如药液中沉淀物较多时, 特别加 活性炭处理的药液须初滤后方可精滤。以免沉淀堵塞滤孔。常用于初滤的滤材有:滤纸、长纤维脱脂棉、绸布、绒布、尼龙布等。

24、常用的滤器有: 三角玻璃漏斗、布氏漏斗、滤棒。精滤常用滤器有:垂熔玻璃漏斗、微孔滤膜及滤器等。砂滤棒适用于大生产初滤(粗滤);垂熔玻璃滤器 G3 常压过滤, G4 加压或减压过滤, G6 灭菌过滤,此类滤器可热压灭菌,用 后要用水抽洗, 并以清洁液或 1%2%硝酸钠硫酸液浸泡处理; 板框压滤机用于大生产预滤; 微孔滤膜用于精滤(0.450.8卩讪或无菌过滤(0.220.3卩讪。滤过方式有三种:(1)自然滤过:通常采用高位静压滤过装置。该装置适用于楼房,配液间和储液罐在 楼上,待滤药液通过管道自然流入滤器, 滤液流入楼下的贮液瓶或直接灌入容器。 利用液位 差形成的静压,促使经过滤器的滤材自然滤过

25、。此法简便、压力稳定、质量好,但滤速慢。(2)减压滤过装置:是在滤液贮存器上不断抽去空气,形成一种负压,促使在滤器上 方的药液经滤材流入滤液贮存器内。(3)加压滤过装置:系用离心泵输送药液通过滤器进行滤过。其特点是:压力稳定、 滤速快、质量好、产量高。 由于全部装置保持正压, 空气中的微生物和微粒不易侵入滤过系 统,同时滤层不易松动,因此滤过质量比较稳定。 适用于配液、滤过、灌封在同一平面工作。不论采用何种滤过方式和装置, 由于滤材的孔径不可能完全一致, 故最初的滤液不一定 澄明,需将初滤液回滤,直至滤液澄明度完全合格后,方可正式滤过,供灌封。五、注射剂的灌封: 灌封包括药液的灌注和容器的封口

26、。 灌封间是无菌制剂生产的关键区域, 其洁净度要求特别 严格,应达到 100 级。(一)注射液的灌装为了保证注射剂使用时有足够的剂量, 以补偿在给药时由于瓶壁粘附和注射器及针头在 吸液时造成的损失,安瓿中注射液的实际灌注量应等于标示量加上附加量。 中国药典对 注射剂附加量的规定见表 10-5( P259 )。灌注时要求做到: (1)装量准确,每次灌注前必须先校正灌注器容量,试灌若干支,按照中国药典规定的“注射剂的装量检查法 ”进行检查,符合规定后再行灌注; (2)灌注时应注意尽量不使灌注针头与安瓿颈内壁碰撞,以免玻屑落入安瓿;(3)药液不可粘附在安瓿颈壁上,以免产生焦头或爆裂。灌装方法:手工灌

27、装与机器灌装。 常用的灌注器有:手工竖式灌注器、手工横式灌注器、双针或多针灌注器、电动灌封机等。若需充入惰性气体以防药液氧化时, 要让惰性气体完全置换掉安瓿中的空气, 一般认为 2 次充气比 1 次充气的效果好。(二)注射液的熔封1、要求:安瓿的熔封应严密,无缝隙、不漏气;安瓿封口应长短一致,颈端应圆整光 滑,无尖锐易断的尖头及易破碎的球状小泡。2、方法: (1)手工熔封:单火焰法与双火焰法,属“拦腰封口” ,小量生产。(2)机器熔封:多采用自动安瓿灌封机,为顶端自然熔封。但目前多采用拉封法,大量生 产时,操作方便,生产效率高。灌装与封口时,一些主药遇空气易氧化的产品, 要通入惰性气体置换安瓿

28、中的空气。 常用的 有氮气与二氧化碳。封口不佳常见原因。六、注射剂的灭菌与检漏1、灭菌熔封后的安瓿应立即灭菌,不可久置。一般注射剂的配制到灭菌,应在 12 小时之内完 成。灭菌方法主要根据主药性质来选择, 既要保证灭菌效果,又不破坏主药的有效成分。具 体方法见药剂卫生章中有关内容。一般小容量的 中药注射剂,大多采用湿热灭菌,100 C 30分钟45分钟;容量较大的安 瓿可酌情延长灭菌时间。对热稳定的产品,可用热压灭菌。每批灭菌后的注射液,均需进行 “无菌检查 ”,合格后方可移交下一工序。2、漏气检查安瓿熔封时, 有时由于熔封工具或操作等原因, 少数安瓿顶端留有毛细孔或微隙而造成 漏气。漏气安瓿

29、则易污染微生物而药液变质, 不得应用, 因此必须查出漏气安瓿, 予以剔除。 检查方法有下列两种:(I)将安瓿浸入有色溶液(如:0. 05%曙红、酸性大红 G或亚甲蓝等)中,再置灭菌器内灭菌;或将灭菌后的安瓿趁热浸入有色溶液中, 当冷却时, 因安瓿内压力降低, 有色溶液 借助负压由漏孔进入安瓿内,而使药液染色,即可检出。( 2)将安瓿置于密闭容器内,抽去容器内空气后再放入有色溶液,由于漏气安瓿内空气 也被抽出, 当放入空气时, 有色溶液借助大气压力进入漏气安瓿而被检出。 若药液色泽较深, 可在减压后灌入常水,如药液色泽变浅,即表示漏气。( 3)将安瓿倒置或横放于灭菌器内,升温灭菌时,安瓿内部空气受热膨胀形成正压,药液 从漏气处压出,灭菌后变成空安瓿,挑出。方法简便实用。3、灯检七、注射剂的质量要求(成品) :1、装量检查注射液的标示量为 2mI 或 2mI 以下者取供试品 5 支, 2mI 以上至 10mI 者取供试品 3 支, 10mI 以上者取供试品 2 支。开启时避免药液损失,将内容物分别用干燥的注射器(预经标 化)抽尽,在室温下检视。测定油溶液或混悬液的装量时,应先加温摇匀,再用干燥注射器 抽尽后,放冷至室温检视。每支注射液的装量均不得少于其标示量。2、澄明度检查澄明度检查实质上是异物检查, 对确保用药安全和改进生产工艺都相当重要。 注射液中 的异物包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