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气虚体质谈中学生亚健康的成因_第1页
从气虚体质谈中学生亚健康的成因_第2页
从气虚体质谈中学生亚健康的成因_第3页
从气虚体质谈中学生亚健康的成因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从气虚体质谈中学生亚健康的成因一、亚健康与气虚 中学时期是决定一个人未来健康 的重要时期,但近年的研究结果显示,亚健康的正呈低龄化,部 分中学生正受其困扰,表现为忧郁、疲劳、学习效率下降、适应 能力差等 1-3 。亚健康是指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 是人体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过渡阶段, 在身体、 心理上没有疾 病,但主观上却有许多不适的症状和心理体验 4 。东晋道教学 者,著名炼丹家、 医药学家葛洪认为人的寿命并不是由天命决定 的,而是取决于自己良好的生活习惯, 以及是否有坚强的意志坚 持这种习惯。 人的生命过程本就是由日常饮食起居构成的, 生活 习惯与健康直接相关。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中学

2、生常有感觉疲乏、 精神不振、 记忆衰 退、失眠等不适,去医院检查又查不出器质性病变,但各种身体 不适困扰他们紧张的学习生活。 从中医角度看其中很大一部分亚 健康属于气虚体质,我们身体内的这些“气”是生命的能量。 “气虚”就是由于这种能量缺乏, 导致脏腑组织功能衰退的一种 状态。气虚的形成主要有生成不足和耗伤太多两个方面的因素。二、中学生气虚体质的成因1. 气虚体质的人容易偏胖,但肌肤很松软胖而不实,就是 “虚胖”。中国青少年肥胖率的上升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事 实。近 10 年来,我国青少年学生中肥胖患病率,女生从 3.38% 上升至 7.18%,男生从 2.75%上升至 8.65%,城市中男生

3、超重及 肥胖率高达 12.03%5 。应试教育导致部分学校不重视体育课、 家长普遍存在重智轻体的思想,导致学生的运动量不够。另外, 现代人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如不爱运动却喜欢看电视、泡网吧, 久坐不动、出门动辄开车、打车等行为,导致肺脾肾功能亏虚, 对于气的生成非常不利。 因为“脾主四肢”, 四肢运动少或不运 动,自然会影响到脾胃的消化和吸收功能,食欲减退、水谷精微 的吸收能力降低,后天之气的生成也就少了,自然就伤到气了 6 。2. 气虚的人讲话有气无力、平素语音低弱,气短声低、动则 似喘,不足以息,气短懒言。黄帝内经中就提到“久卧伤气”。 一些中学生久卧、久坐、缺乏运动,也会减少肺的活动,影响

4、人 体的气和自然界清气的交流, 导致肺气虚, 肺的呼吸功能和主气 功能减退,出现呼吸气短、气喘,运动时感觉气不够用的现象。 一些学校在体育教学内容和方法上存在一些误区, 过于强调重视 学生在参加体育锻炼过程中的情感体验, 而不重视对学生吃苦耐 劳意志品质的培养, 致使一些对促进学生耐力和心肺功能发展有 积极作用的体育锻炼项目被取消。例如 2005 年全国学生体质与 健康调研结果显示: 中学生体质与健康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肺活 量水平继续呈下降趋势 7 。3. 气虚的人容易疲倦, 怠惰,慵懒,精力不继, 学习效率低。 随着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 应试教育下, 中学生面临巨大的学习 压力,每天要花费

5、大量的体力、脑力、时间在学习,绝大多数中 学生睡眠不足 8 小时,其中 32.35%的学生不足 7 小时。同时, 睡眠不足的问题随年级增加而加重,如“近 43%的高中生每天睡 眠不足 7 小时” 8 。由于学习压力过大,而“过思伤脾”,脾 气易虚。特别是女生,一到高三就劲上不来,成绩落伍,究其内 在原因,也常是气虚。中医理论认为“劳则耗气”,因为气是一 种能量,如果消耗太过,而又没有及时补充,能量的支出与供给 处于一种负平衡状态, 就会慢慢显现出“气虚”之象。 尤其是心 气虚时,对心神的振奋性降低,就会出现精神疲乏委顿、深思衰 弱、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迷蒙多睡现象。三、亚健康体质中学生的体育

6、锻炼 气虚体质的调理主要包括起居调理、 饮食调养、 运动保健三 个方面。亚健康体质中学生的治疗最好选择比较柔和的传统健身 项目,这里推荐八段锦,方法简单,效果显著,没有副作用。古 人把这套动作视为祛病保健效果极好而又编排精练, 动作完美的 一套导引功法。 研究表明八段锦组运动处方气虚体质女生运动干 预对气虚体质有一定的调整作用 10 。八段锦是一套独立而完整 的健身功法。 有无名氏将宋代的立式八段锦改造成动作更加简便 易行的八式: 两手托天理三焦 ; 左右开弓似射雕 ; 调理脾胃须单举 五劳七伤往后瞧 ; 摇头摆尾去心火 ; 两手攀足固肾腰 ; 攒拳怒目增 气力 ; 背后七颠百病消。在做完全套八段锦动作后,将“两手攀 足固肾腰”和“攒拳怒目增力气”各做一遍。亚健康体质的中学生平时可以多练“两手攀足固肾腰”这 一个动作,民国时的养生家洪太庵先生加以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