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专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_第1页
大专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_第2页
大专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_第3页
大专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_第4页
大专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大专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学习指导及综合练习绪论【学习要求】:1、掌握树立新的学习理念2、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 【练习】一、填空1、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 , 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2、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提高 和 的中心环节和根本要求二、单项选择题1 、当代大学生在确立成才目标的时候,必须明确() 是人才素质的灵魂。a 德 b 智 c体 d 美三、多项选择题 1 、 大学生在大学里必须树立新的学习理念,主要有() 理念a 自主学习 b全面学习 c创新学习 d 终身学习2、人的基本素质有两种,包括( )a 思想道德素质 b 政治素质

2、c 心理素质 d 法律素质 四、简答题简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的特征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学习要求】1、掌握理想的含义和特征,把握实现理想需要具备的基本条件及追求远大理想的重要性2、理解将理想化为现实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练习一、名词解释:1、信念2、理想:二、填空1、个人理想是个体对自己未来生活的想象、规划与设计,主要有 、职业理想和 三、单项选择题1、确立科学信念的根本途径是:()a. 设计理想 b. 理论学习 c. 社会实践 d. 人际交往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 ( ) a、生活理想 b、职业理想 c、道德理想 d、社会理想

3、3、下列属于科学信念的是( ) a、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b、金钱万能,有钱就有一切 c、个人本身就是目的,社会只是达到个人目的的一种手段 d、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全世界最终必然实现共产主义4、理想和现实的统一性表现在( ) a、理想就是现实 b、有了坚定的信念,理想就能变为现实 c、现实是理想的基础,理想是现实的未来 d、理想总是美好的,而现实中既有美好的一面,也有丑陋的一面四、多项选择题.理想具有的基本特征 ( )a 时代性 b 实践性 c 可能性 d 超越性2、理想是否合理,进步与科学的判断标准为( ) a、是否为多数人所认同b、是否反映客观事物发展规律 c、是否具有现实可能性和是否

4、合乎历史发展规律 d、是否有益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3、把理想变为现实的条件是( ) a、具有艰苦奋斗精神 b、具有献身精神 c、具有科学知识 d、坚持向往与实干、理论与实践统一4、无数事实证明,人有了明确的理想,才能在人生的追求上不断去攀登,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生价值;人若没有明确的理想,就会像没有舵的小船,在生活的大海中迷失方向,甚至搁浅触礁。这就是说() a、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b、理想是人生前进的动力 c、理想是人生的精神支柱 d、理想是人们的主观意志和想当然五、判断题:1、实现崇高的理想要从平凡的工作做起( ) 2、理想在没有实现以前就是空想和幻想。( )3、 理想就是人们对未来的的一种向往

5、和追求( )4、 “理想理想,有利就想;前途前途,有钱就图”,这是 “怀疑论”的认识误区( )5、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实现崇高的理想要从平凡的工作做起( ) 6、理想就是理性地想、合理的想法( )六、简答题1、什么是信念?它有何特点?七、论述题1、结合实际谈谈如何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第二章 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民族精神 【学习要求】1、掌握爱国主义的内涵及基本要求,理解爱国主义包含的情感、思想和行为的三个方面的内容2、理解新时期发扬爱国主义的必要性,掌握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重点掌握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3、了解爱国主义与弘扬时代精神的关系【练习】一、名词解释1、爱国主义: 2、时代精神

6、3、民族精神二、填空题1时代精神是指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体现民族特质、顺应时代潮流的 、行为方式、 、精神风貌和 的总和。2只有通过 ,才能解决阻碍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问题,保持经济社会发展的生机和活力,促进我国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3、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三、单项选择题1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a自强不息 b团结统一 c 勤劳勇敢 d爱国主义2爱国主义所反映的个人与祖国的关系是:( )a隶属关系 b敌对关系 c 依存关系 d 兄弟关系3“八荣八耻”中,鲜明反映爱国主义的是:( )a 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 b 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 c 以辛勤劳动为荣、以

7、好逸恶劳为耻 d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4、我国当今时代精神的核心是:( )a自强不息b改革创新c求真务实d爱国主义四、多项选择题1、下面关于爱国主义的正确叙述是:( )a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 b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政治原则c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法律规范 d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2下面关于爱国主义基本要求的正确叙述是:( )a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b爱自己的骨肉同胞c爱祖国的灿烂文化 d爱自己的国家3下面关于爱国主义优良传统的正确叙述是:( )a热爱祖国、矢志不渝 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c维护统一、反对分裂 d同仇敌忾、抗御外侮4下面关于爱国主义时代价值的正确叙述是:( )

8、a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b爱国主义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c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d爱国主义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五、判断题 1. 爱国主义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种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 ( ) 2、保我国土”、“爱我家乡”只是对具有较高觉悟公民的道德要求。( )3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谈爱国主义已经不合时宜了。( )4人有地域和信仰的不同,因此报效祖国之心应有差别。5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 )六、简答题1、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是什么2、如何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3、简述中华民族精神内涵第三章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学习要求

9、】1、掌握世界观、人生观、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价值观、人生价值观等基本概念。2、掌握人生价值的基本理论,科学地评价人生价值,创造有价值的人生3、理解科学的人生观和创造有价值的人生与对待人生环境的关系。【练习】一、名词.人生观:.人生态度:.人生的价值:二、填空题1、人生价值评价是指人们用一定的 ,衡量他人或自己的 对社会的作用时,所作出的定性或定量的综合性评定。三、单项选择题 1、决定人的价值观是:( )a、世界观 b、人生观c、社会实践 d、社会制度2、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生观的形成是:( )a、人生的自我实现 b、人性的自我完成c、人们所处的一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的产物d、上帝或神的启示3、

10、我们应确定的最根本的价值标准是( )a、人生价值标准 b、“三个有利于”标准c、道德价值标准 d、审美价值标准4、人生态度与人生目的、人生价值的关系是:( )a人生态度与人生目的、人生价值无关b、人的态度既受人生目的、人生价值的决定,又对人生目的、人生价值实现又重要影响c、人生态度决定人生价值 d、人生态度决定人生目的5、人生观的核心是:( )a、人生价值b、人生目的 c、人生态度d、人生信仰6、人生价值评价的根本尺度,是看一个人生活动( ),是否通过实践促进了历史的进步。a、是否促进个人的发展 b、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c、是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d、是否促进生产关系的改善四、多项选择题

11、1、人生观是人们对人生目的和人生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下列选项属于人生观范畴的有( )a.人为什么活着b.怎样生活才有价值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如何d.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是什么 e.如何对待人生道路上的困难和矛盾2.人生价值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下列选择是指人生的社会价值的有( )a.个人的社会存在b.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c.个体的人生对于社会和他人的意义d.作为客体的人满足作为主体的人的需要的关系e.个人通过劳动、创造对社会和人民所做的贡献3、人生观主要包括( )。a、人生价值 b、人生的生活水平 c、人生态度、人生的文化素质 e、人生目的4、协调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应坚持的原则( )。

12、a、平等原则 b、公平原则 c、诚信原则 d、宽容原则 e、互助原则5、客观、公正地评价社会成员人生价值的大小,需要掌握恰当的评价方法,做到以下四个坚持:( )。a、坚持能力大小与贡献须尽力相统一 b、坚持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相统一c、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 d、坚持动机和效果相统一e、坚持物质利益至上的原则。五、判断题:(请判断下列各题的正误)1、“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体现了诸多社会关系的有机统一。( )2、人生观是世界观的一部分。( )3、从根本上讲,人生观决定着人生目的、人生价值和人生态度。( )4、树立正确人生观,首要和基本的就是确立正确的人生目的。( )5、“主观为自己

13、,客观为别人”也是一种积极的人生价值观。( )6、谁赚的钱更多,谁的人生价值更高。( )六、简答题1、如何掌握科学的人生评价标准2、如何协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第四章 加强道德修养 锤炼道德品质【学习要求】1、掌握道德的本质、作用等基本理论知识2、掌握中华民族优良道德,弘扬社会主义道德3、重点掌握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努力提高道德修养的自觉性。【练习】一、填空题1、道德是以 依靠 、 和 来调整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2、 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 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原则。二、单项选择题1、人类最初的道德以( )等形式表现出来。a、内心信念 b、风俗习惯 c、社会舆论 d、生活习惯2、( )

14、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a、爱国守法 b、团结友善 c、勤俭自强 d、诚实守信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 )a、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 b、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c、追求精神境界和高层次的需要 d、讲求中庸之道,注重人际和谐4、在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中,( )原则是指导人们行为选择的主导性原则。a、整体主义 b、个人主义 c、集体主义 d、先公后私三、多项选择题1、 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要求(a b c)a.反对个人主义 b.重视个人的正当利益 c.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d.集体是达到个人目的一种手段e.只要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矛盾,就必然要求个人作出

15、牺牲2、道德是(a b d)。a.人类特有的现象,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 b.一定社会调整人与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c.靠国家强制力量来维持 d.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人们内心信念来维持e.规定人们行为“必须怎样做”、“不准怎样做”3、道德具有 (a b c)a.规范性 b.社会性 c.稳定性 d.他律性 4、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有( )a、爱国守法 b、明礼诚信 c、勤俭自强 d、敬业奉献 e、团结友善5、对待中国传统道德的态度是( )a、全盘吸收,为我所用 b、综合创新,古为今用c、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d、学习了解,洋为中用四、判断题:1、现在是市场经济时代,大家

16、都忙着挣钱,在这个时候再来讲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没有什么实际意义。2、与社会实践相联系,是进行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3、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作为对党员和领导干部的要求可以,向广大公民提出这样的要求有些脱离实际。4、为人民服务可以通过不同层次、不同形式表现出来。5、在社会主义社会里,每个公民不论分工如何、能力大小,都能够在本职岗位,通过不同形式做到为人民服务。五、简答题1、如何提高个人自身的道德修养、为什么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必须一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七、论述题:试述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具体要求第五章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学习要求】1、理解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重点掌握维护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2、掌

17、握社会公德及其特征和主要内容,掌握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3、了解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的作用和相关法律规范【练习】一、名词解释1、社会公德:2、公共秩序二、填空题1、当代社会公共生活的特征主要表现在: ; ; 2、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为文明礼貌、 爱护公物、 、遵纪守法。 三、单项选择题1、( )是社会生活中最简单、最普通的行为准则a社会公德b公共秩序c个人道德d家庭道德2、公共生活从()就开始了。 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3、下列()不属于公共生活领域。 网络 b、商场 c、广场 d、小明家 4、公共生活属于“()社会”。 熟人 b、陌生人 c、外国人 d无职业者

18、5、维护公共程序的基本手段是()a法律 b、道德 c、风俗 d、法律、道德、风俗、宗教教规、礼仪等 6、下列哪项不属于治安管理处罚()a、警告 b、罚款 c、拘留 d、逮捕四、多项选择题1、当代社会公共生活的特征主要有()a、活动范围的广泛性 b交往对象的复杂性 c、活动方式的多样性 d、活动时间的有限性2、社会公德的内容有()a、文明礼貌 b、助人为乐 c、爱护公物 d、保护环境3、下列哪些行为有利于培养社会公德a、参加志愿者服务 b、参与防艾宣传活动 c、做家务 d、做义工4、治安管理处罚分为()a、警告 b、罚款 c、拘留 d、逮捕5、社会公德的特点有()a基础性 b较高层次性 c全民性

19、 d职业性 e相对稳定性五、判断题1、集会游行示威法就是限制公民的集会、游行、示威的权利。2、集会游行示威任何时候都可以。3、网络是虚拟的,无所谓道德。六、简答题1、社会公德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内容是什么?2、简述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第六章 培育职业精神 树立家庭美德【学习要求】1、掌握职业道德的概念和基本要求,了解劳动法和公务员法的基本原则2、理解爱情的本质,掌握恋爱中道德,掌握家庭美德的基本规范【练习】一、名词解释1、职业道德 2、创业二、单项选择题1、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最高层次要求是 。( )a 爱岗敬业 b 办事公道 c 服务群众 d 奉献社会2、下列不属于爱情的基本要素的是 。( )a

20、 性爱 b 情感 c 理想 d 责任3、下列社会关系不能构成家庭的是 。( )a 婚姻关系 b 血缘关系 c 收养关系 d 亲戚关系 4、家庭关系的核心是 。( )a 父子关系 b 兄弟关系 c 夫妻关系 d 婆媳关系 5、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最基本的要求是( )a 爱岗敬业 b 诚实守信 c 办事公道 d 服务群众 6、劳动法适用于( )a公务员与军人 b事业组织与社会团体 c 农业劳动者 d 除以上的所有劳动者 三、多项选择题1、爱岗敬业所表达的最基本的道德要求是 。( )a 干一行,爱一行 b 不谋私利,不徇私情c 精益求精,尽职尽责 d 以辛勤劳动为荣2、劳动法规定的劳动者的业务有 。(

21、)a 完成劳动任务 b 提高职业技能c 参与民主管理 d 遵守劳动纪律3、近年我国确定的就业方针是 。( )a 劳动者自主就业 b 市场调节就业c 政府促进就业 d 双向选择就业4、家庭美德的基本规范是 。( )a 尊老爱幼 b 男女平等 c 勤俭持家 d 邻里团结四、判断题1、诚实守信就是要求从业人员不以全损公、不以私害民、不假公济私。( )2、办事公道就是在职业活动中要公平、公正、不谋私利。( )3、劳动法是适用于所有劳动者的法律。( )4、奉献社会就是自觉为社会做贡献,不要追求个人利益和幸福。五、简答题1、职业道德有哪些基本要求?2、如何理解奉献社会第七章 增强法律意识 弘扬法治精神【学

22、习要求】1、重点掌握法律的含义和特征,了解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四、掌握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2、理解法律上的自由平等、公平正义、权利义务观念3、掌握新国家安全观的内容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4、掌握法律思维方式的特征和培养法律思维方式的途径【练习】一、名词解释1、法律遵守2、 法律思维方式二、填空题1、法的本质并表现为法律的 、 ,最终体现为法律的 2、法律遵守是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依照法律规定行使 以及履行 的活动。三、单项选择题1、法律主要表现的是( )的意志。a全民的 b统治阶级的 c政党的 d整个社会的2、法所体现的统治阶级意志的内容是由统治阶级的( )所决定的。a意志 b思想

23、c物质生活条件 d上层建筑3、我国依法治国的标准是( ) a宪法和法律 b社会道德 c社会习惯 d风俗和礼仪4、下列行为中,只违反社会主义道德,而未违反社会主义法律的行为是( )。a、故意杀人 b、倒卖车票,数额巨大的 c、对最亲密的朋友撒谎 d、以“莫须有”的罪名诬陷他人四、多项选择题:1、法律的制定,是指国家机关在法定的职权范围内依照法律程序,( )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动。 a、制定 b、补充 c、废止 d、认可 2、在我国,守法的主体包括( )a 各政党 b国家机关c 、社会组织 d公民 3、在我国,依法治国是( )a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b治理国家的唯一方略c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

24、需要d民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e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4、国家与法是( )a从来就有的 b与人类社会共始终的c在阶级社会才存在的 d在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产生的5、广义的守法,包括遵守( ) a宪法和法律 b行政法规和各种法规c一切规章 d各项政策和纪律e乡规民约五、判断题1、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而统治阶级的意志则不一定表现为法律。( ) 2、凡具有强制力的社会规范就是法律( 3、法律是限制自由的。( )4、只要不犯法,学不学法无所谓( )5、违反道德的行为不一定是违法行为,而违反法律的行为则必定是违反道德的。( )六、简答题1、什么是依法治国?基本要求是什么?2、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由

25、哪些部门组成?第八章 了解法律制度 自觉遵守法律【学习要求】1、 掌握宪法的基本原则,掌握我国的国体、政体2、 掌握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练习】名词解释1、公民二、填空题1、 是我国的国体, 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 。2、 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三、单项选择题:1、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 ( )a、民主集中制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政治协商会议制度 d、复合制四、多项选择题:1、宪法是( )a 国家的根本法 b 人权的根本保障书c 规范和配置国家权力的总体方案 d 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产物2、按照我国宪法规定,下面情况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的是( )a

26、遵守宪法和法律 b 获得物质帮助权 c 劳动 d 受教育3、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 )a 国家的利益 b 社会的利益 c 集体的利益 d 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五、判断题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 ) 六、论述题试述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大专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学习指导及综合练习参考答案绪论一、填空1、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2、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二、单项选择题1a三、多选题: 1abcd 2ad四、简答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的特征体现在三方面:第一,应突出自由、民主、平等、公平、和平等人类文明的基本价值第二,应突出人权

27、、道德、法治、和谐等重要理念第三,应突出社会主义富强观、民主观、文明观、公民观、国家观的个核心价值观第一章 树立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一、名词解释:1、信念: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认识和感情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主张或预见的付诸实践的精神状态和心理态度2、理想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二、填空1、生活理想 道德理想三、单项选择题1、c 2d 3d 4c四、多项选择题1、abcd 2、bcd 3、abcd五、判断题1对2错3错4、错5对16对六、简答题1、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

28、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认识和感情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主张或预见的付诸实践的精神状态和心理态度,具有以下特点:稳定性,执着性,多样性,自觉性、亲和性。七、论述题理想与现实是一对矛盾,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的统一。一方面,理想与现实是对立的,有区别的。理想不等同于现实,理想不是立即可以实现的,不能把理想当成现实。理想总是美好的,而现实中既有美好的一面,也有丑陋的一面。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这种区别、矛盾是客观存在的,正是这种矛盾推动人们去改造现实,实现理想。另一方面,理想与现实又是统一的,存在内在联系。理想是在对现实认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现实是理想的基础,理想是未来的现实。因为现实是不完善和有

29、缺陷的,所以理想的生命力表现为对现实的否定。正因为人们不满足于现状,才要求变革现实,理想的能动作用也在于此。我们决不能因为理想和现实存在矛盾,就怀疑历史发展规律并对理想产生动摇。第二章 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民族精神 一、名词解释1、爱国主义是人们忠诚、热爱、报效祖国的一种集情感、思想和意志于一体的社会意识形态。2、时代精神时代精神是指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体现民族特质、顺应时代潮流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 、精神风貌和社会风尚的总和。3、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精神气质的总和。二、填空题1、思想观念

30、 价值取向 社会风尚2改革开放 3科技创新能力三、单选题 1d 2、c 3、d 4、b四、多项选择题1abcd 2、abcd 3、abcd 4、abcd五、判断题:1.对 2错 3错4错5对六、简答题1、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爱自己的骨肉同胞,爱祖国的灿烂文化,爱自己的国家2、自觉维护国家利益,促进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增强国防观念,以振兴中华为己任3、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共同价值基础,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最高政治原则,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动力源泉;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容是:湍急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第三章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一、名词解释.人生观:人们对人生目

31、的和人生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人生态度:一个人在实现人生目的的过程中在处理复杂多变的人生矛盾中比较一贯的立场、感情、和行为的表现。.人生的价值:个体的人生活的对于他人和社会所具有的积极意义和价值。二、填空题1、人生价值标准 人生实践活动三、单项选择题 1c2c3a4b5b6b四、多项选择题 1、abe 2、cde 3、ace 4、abcde 5、abcd五、判断题123456六、简答题1、坚持能力有大小与贡献须尽力相统一;坚持物质贡献和精神贡献相统一;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相统一;坚持动机和效果相统一2、1)、正确认识个体性与社会的统一关系2)、正确认识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的统一关系3)、正确认识

32、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统一关系必要时要牺牲个人利益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个人需要和利益与公共需要和利益一般情况下是一致的,但有时二者会出现矛盾和冲突。此时,个人要做出让步,牺牲个人需要和利益,以满足社会的公共需要和利益。4)、正确认识享受个人权利、自由与承担社会责任、义务的统一关系。第四章加强道德修养 锤炼道德品质一、填空题1、善恶为标准、社会舆论、内心信念、传统习惯2、为人民服务、集体主义二、单项选择题 1、b2、d3d4c三、多项选择题 1、abc 2、abd3、abc4、abcde5、bcd四、判断题:1错2对3错4对5对五、简答题1、道德修养贵在自觉,要提高个人修养,应从以下入手首先在日常

33、生活中培养,从小事做起,严格遵守行为规范,其次在社会实践中强化,这是根本途径,再次学习道德榜样,从先进人物上学习好思想好作风,吸收营养和力量。、)这是社会主义道德区别和优越其他社会形态道德的显著标志)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人际关系的客观要求)、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要求六、论述题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提出: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努力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爱国”,主要是规范公民与国家的关系,强调对祖国的忠诚与热爱,要求每个公民必须确

34、立中华民族的意识和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 “守法”,也主要规范公民与国家的关系,强调要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它要求每个公民在社会生活中自觉做到学法、懂法、用法、守法。“明礼”,主要是规范公共场合的公共道德行为,强调讲究起码的礼节、礼仪和礼貌,即讲文明、讲礼貌。“诚信”,主要是规范公共关系中的道德行为,强调诚实、诚恳、信用、信任。诚信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团结”,主要规范公民与公民之间的道德关系,强调公民之间的亲和力及谐统一的状态。团结就是力量。“友善”,注重公民个人之间的亲善关系,强调待人处世态度友好,等等,这是人们更好地融入社会的前提。“勤俭”,主要是对公民个人提出来的道德要

35、求,要求每个公民具备勤劳、勤奋、俭朴、节俭等良好的道德品质。“自强”,是要求每个公民都要自尊、自重、自励、自立,具有不屈不饶、顽强拼搏的精神。“敬业”,主要是规范公民与职业的道德关系,要求公民有职业责任感,珍惜岗位,忠于职守,钻研业务,精益求精,恪守职业道德,尽职尽责等。“奉献”,强调克己奉公,助人为乐,服务社会, 诚信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 “诚信道德是成为公民的立人之本、家庭之道、经商之宝、交友之道、为政之道。诚信是人之为人的基本道德品质,是走向成功的重要条件,能为个体在社会中获得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第五章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一、名词解释、社会公德:社会公德是指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

36、公民应该遵守的道德规则、公共秩序是人们在工作、生产和社会生活中为维护公共事业和集体利益所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是在执行和对所有人都有益的秩序。二、填空题1、 活动范围的广泛性;交往对象的复杂性;活动方式的多样性 三、单项选择题 1、a2、a3、d4、b5、d6、d四、多项选择题 1、abc2、abcd 3、abd4、abc5、ace五、判断题 1、错 2、错 3、错 六、简答题1、社会公德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内容是什么?1)社会公德是指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公民应该遵守的道德准则。其基本特征为:继承性;基础性;广泛性;简明性2)社会公德社会的主要内容: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2、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1)、正确使用网络工具;2)、健康进行网络交往;3)、自觉避免沉迷网络:4)、养成网络自律精神第六章 培育职业精神 树立家庭美德一、 名词解释1、职业道德,就是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符合职业特点所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 2、创业就是通过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开辟新的工作岗位、拓展职业活动范围、创造新的业绩的实践过程二、单项选择题1、d2b3d4c5a6d三、多项选择题1acd2abd3abd4abcd四、判断题 1错2对3错4错五、简答题1、所谓职业道德,就是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符合职业特点所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