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渊十一教案_第1页
颜渊十一教案_第2页
颜渊十一教案_第3页
颜渊十一教案_第4页
颜渊十一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颜渊篇第十二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基础知识,逐步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2、了解儒家思想的核心概念“仁”的具体确切的含义。3、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能流畅地朗读、背诵课文教学重点:1、翻译选段。2、整理文言知识。教学难点:体会论语中“仁”的思想主张的道德价值观,并用它来指导我们的生活。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今天, 我们要携手一起去拜访一位大人物, 这个人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在 1988 年, 75 位诺贝尔奖得主曾在巴黎宣称: 如果人类要在21 世纪生存下去, 就必须回到 2500 多年前去吸取他的智慧。你们知道这个人是谁吗?你们了解他吗? 今天这堂课,就让我们走近孔子。介

2、绍孔子及其 论语 孔子, 名丘, 字仲尼, 春秋时期鲁国 (今山东曲阜 )人,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尊称为“大成至圣” 。他的思想和学说,为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明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20 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体例主要是语录体、对话体、叙事体。内容上以教育为主,包括哲学、历史、政治、经济、艺术、宗教等方面。从中可以看出许多当时社会的政治生活情况, 看出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人格修养、治学态度和处世方法。二、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读文章2、教师范读,学生听读,标准字音,听清断句。3、学生再自由诵读点生读齐读一遍。三、疏通文意1、

3、生自己先疏通文意,结合下面的注释进行理解。2、四人小组进行讨论,在小组内将不懂的问题进行讨论。3、全班交流。重点词:( 1)克己复礼为仁克:克制。( 2)天下归仁焉归:称许,赞许。( 3)请问其目目:条目,详情。请:请求对方做某事;请对方允许自己做某事。( 4)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不敏:资质愚钝;事:实践,实行。四、请生翻译:颜渊问仁。子曰: “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 “请问其目。 ”子曰: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 “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古文今译 颜渊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 “克制自己(的私欲) ,一切都照

4、着礼的要求去做,这就是仁。有一天你做到了克己复礼,全天下都会称许你是仁人。 实行仁, 完全靠自己, 难道还靠别人吗?” 颜渊说: “请问实行仁的具体条目。 ”孔子说: “不合于礼的不要看,不合于礼的不要听, 不合于礼的不要说, 不合于礼的不要做。 ” 颜渊说:“我颜渊虽然资质愚钝,但愿意实践这些话。 ”五、文本解读:( 1)文章中有谁向孔子请教有关仁的问题?文章中又是谁阐述了对仁的看法?明确:颜渊请教了有关“仁”的看法,孔子阐述了对仁的理解。( 2)他们两人围绕什么内容进行讨论的?“仁”a、什么是仁?b 、怎样做才能达到“仁” ?c、施“仁”之后会怎么样?明确:克己复礼明确:非礼勿视,非礼勿听

5、,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明确:天下归仁六、拓展1、身体力行谈“仁”大家能不能谈一谈你对“仁”的理解?明确:什么是仁:仁就是要克制自己,回复到礼的规定。就是在平时不要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强加给别人, 就是自己要站得住就得帮别人站得住,自己想要通达就使别人先通达。从字面意义的理解上看,孔子认为人在生活中不能纵放自己的欲望, 而应该以礼来要求自己; 生活中要推己及人,宽以待人,学会换位思考,学会团结合作。“克己复礼为仁” 的思想对现代人生也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不管什么时候,人都是社会性的动物,必须考虑到他人的存在,考虑到社群的秩序, 所以, 也必须对自我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加以合理的规范。 因此,孔子宣扬的那套

6、礼固然有不少需要扬弃的具体内容, 但它严于律己的基本精神也有值得继承的方面。2、 “仁”与生活正如孔子所说,其实要做到仁并不难,只要你想做。当大家了解完孔子的仁之后, 大家得到了哪些启发?现实生活中我们要怎么做才是“仁”呢?接下来,让我们再一次与孔子亲密接触,看看我们应该怎样在现实生活中运用“仁”学。( 1)生活中:克制自己,回复到礼的规定。生活中,我们都会有很多欲望,有些欲望是合理的,而有些欲望则是不合理甚至不合法的。 比如教学楼前的山茶花开了, 我相信许多同学都有想要摘取的欲望, 但是, 学校的规章制度里面有明确的规定:不得损坏公物,茶花是公物,所以我们就得抵住诱惑,这样做就是仁了。2)爱

7、人有些人总以为上苍欠他的,父母的呵护、师长的关爱、朋友的真情似乎是理所当然的。 他们视恩情如草芥, 背信弃义却毫无愧疚之意,感恩之心早已荡然无存,其实内心的真诚感恩也是“爱人”的一种温暖的表现。爱人即感恩,它是为人的基本准则,拥有感恩之心才能不断荡涤灵魂;同时感恩之心又有如玫瑰,需要细心栽培与呵护。现代社会中有很多缺乏“爱人”的表现:对父母辛苦的无动于衷、对老师付出的漠然置之、 对动物受伤的冷眼相待、 对别人危难的缺乏同情、对民族忧患的缺乏关注( 3)师讲个小故事,让大家体会“爱人”的内涵。小女孩为何获得“雷鸣般的掌声”?老师正在做一次如何感恩父母的调查。 一个同学马上说: “等我长大的时候,

8、我要送一套很大很大的别墅给他们。 ”其他的同学露出惊奇和羡慕的目光。另一个同学接着说: “我要请爸爸妈妈出去旅游,南极的冰川和北极的极光就是我送给他们的礼物! ”其他的同学传出不小的赞叹声。只有一个女孩怯怯地说:“我要给妈妈洗头,让让她的长发飘逸起来”空气在这一刻凝固了,教室里静得能听见心跳声。 “为什么?”老师不解地问。 “在一次车祸中,妈妈的双手致残了,只有我给她洗头对妈妈来说,洗头是种幸福! ”教室里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通过这则材料我们总结出的是:感恩需要爱,它是幸福的另一种表达感恩需要细心呵护,它应该来自平凡的生活。感恩应该远离冷漠,拒绝自私,对心胸狭窄勇敢地说“不” 。( 4)素材积

9、累1、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2、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礼记3、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 谚语仁其实很简单,只要你懂得爱人就可以了。你可否意识到,你身边的每个人都很重要, 你是否曾经关注过他们, 比方说为我们学校的老师, 他们为了我们学更多的知识苦口婆心地劝我们要努力学习。 当你再次遇见他们时,请问一声好,请给他们一个微笑,这样,你就已经是一个“仁”者了。( 5)学以致用同学们,你们在今后学习生活中会怎样做一个“仁”者呢?了解了仁的思想, 我们大可以在生活中加以施行。 也许一开始我们的力量是微薄的,但是我相信,只要我们能够坚持,我们能够严格要求自己, 那么, 以我们为中心, 他人也以我们为榜样, 这样, 和谐校园、和谐社会又怎么可能建设不起来呢?七、教师总结:从生活到智慧, 再从文本到生活, 今天我们在汲取先圣的生存智慧的营养,明天, 我们虽然不能成为圣人,但我们绝对可以说我们一直正在沿着圣人为我们描绘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