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前心态讲座_第1页
考前心态讲座_第2页
考前心态讲座_第3页
考前心态讲座_第4页
考前心态讲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考前心理辅导高三文化课考试锡山职教中心校孙利帅同学们下午好, 今天我们来谈谈在我们的考试当中一般会有怎样心态,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用怎样的思维方式去解决它。一、平时成绩好,担心高考失败的尖子生平时考得很好,但是担心高考考不好。过去有学生来咨询,他说“考试失败怎么办,我很担心很焦虑”我就问: “你在你们班里考多少名呀?”他说“我考第一名”。 “那你的焦虑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我的焦虑很早就有了,大概一两年之前吧。”“那你担心之后结果怎么样呢,”“还是考第一名。”担心也考第一名,不担心也考第一名,那你还有什么必要担心吗!”许多人都有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 这种思想就给孩子的心理带来消极影响。我

2、们把这种思维方式称之为“ 过分的消极化 ”, 对于这样的情况我们怎么去解决呢。第一个是我们怎样去看待考试。我们很多人认为高考是一个很神秘的事情,跟普通的考试不一样。 其实考试题目印在考卷上就是高考题, 印在平时练习卷子上就是练习题, 所以对于高考来说他并没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其实我知道同学对高考的了解已经很多了, 很多同学把历年高考考题做了很多, 或许连哪些章节考计算题,哪个章节考选择题都很清楚,那既然你知道的如此详尽, 那高考还有什么神秘可怕的地方?所以我讲考试就好比一个 “体重秤”, 你明明很瘦的人上了称能把你称得很胖吗?你 180 斤的体重上了称会成120 斤吗?考试仅仅是个检测而已,

3、我们不 要在里边带着许多虚无、虚妄的东西。 那有的同学讲了考试考的很难, 怎么办? 考的很难大家都往低分去, 考的很简单大家都往高分去嘛, 所以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消除对考试的神秘感。第二就是回顾过去的成功经验。心理学告诉我们你怎么想的决定了你的心理, 你想着开心的事就会表现出快乐的情绪, 你想着倒霉的事就会表现得郁闷不已。 所以与其担心着未来的事不如回顾过去成功的事情, 就像我们前面提到的那个经常考第一的学生, 担心也考第一不担心也考第一, 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如果你每次都想着你考第一名心里会怎么样呢, 你心里会比较踏实。 当你对未来不太有信心时你可以回顾自己过去的成功经验,这样反倒更好。第

4、三就是做好应对方案。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那如果出现了“万一”怎么办呢?有担心不要紧,有担心可以先把你的担心写下来,然后寻找解决办法。以前有个高考考生考前把准考证丢了他自己都不知道, 还是别人捡到了把它交给警察,警察交给了他才知道。那有的学生听了就想啊“如果我的准考证丢了该怎办么?”忧心不已。万一准考证丢了这种情况自己想不通该怎么办,你可以问老师呀,然后把解决方案写下来,把解决办法写出来揣在兜里我们就有了诸葛孔明的“锦囊妙计”。有了妙计心中自然不慌。其实我们很多人有不好的习惯, 为什么我们很多人心力交瘁啊, 就是有种不好的思维方式总是在大脑中盘旋, 你把他拿出来把它搁在桌面上就会好的多, 把

5、它写在纸上然后找解决办法,在心理学上我们给它一个名字叫“客体化”,把它变成一种东西,变成一种东西就是“外化”,事情外化了就好解决。一般我们都有过这种经历: 我们明天要干啥, 这种想法老在心里边盘旋导致晚上睡觉也睡不 好白天做事也做不好, 其实我们应有成功人士的一种好习惯就是把他写下来就会 好一些, 比如我明天上午我要去接谁,明天下午要和谁见面。 写下来你今天晚上就会睡得很好。二、遭遇考试失败,对高考感到绝望。我们同学这样想:我打算这学期多考50 分,我的排名提高多少,但是他发现结果并不是这样:这次考的还不如以前呢,我的排名不但没升反倒降了。我们同学进入高中以来最努力的时候就是高三的前半学期,

6、每个同学都渴望有一个很好的收获但是努力快半年了成绩反到降下来了, 这说明什么?这说明很多人的努力被否定了, 我接下来该怎么办还要不要学?有个学生跟我说我的父母工作那么忙家里条件又不好, 我是不是早点离开学校去帮帮父母?当然也许这样心里会好过一些,但是我讲 “你这样就是在帮你的父母吗, 你如果不考出个好成绩将来就可能没有一个好的前途,你父母会为你的工作担忧,父母压力就会很大。”但是从思维方式上讲, 以这次考试失败就自己断言高考没戏了这是 “以偏概全”,这样的思维方式就是过度的概括化了。以前我看过一个案例,有个硕士研究生在首都图书馆找到了工作, 他的第一件工作就是整理乾隆的御批。 有些批语他就拿不

7、准该怎么分类就去问老工作人员, 一天下来他就问了七八次。 整天下来他心里很郁闷,觉得自己无能,他说你看我是师大历史系的又是硕士生,我连怎么分都搞不定,我还脸活在世上吗?我就问他:“你一天整理了多少啊”,“整理了三百多份”, “一天下来只问了七八次,在三百份里边占百分之几呀?” “不到百分之三。” “如果你以为这百分之三就认为自己搞不定就是个笨蛋,那百分之九十七搞定了又能证明什么呢?” 当我们从过去失败的经验中得出一些灰暗结论时, 那我们过去的成功又能说明什么呢, 百分之九十七的成功加百分之三的失败又是一个什么概念呢?我们可以看到他思维方式上的问题: 以偏概全。 那我们 该如何应对呢?首先,我们

8、需要全面分析历次考试,特别是成功的考试,积累自己的信心。你考试失败并不能掩饰你的成功, 我们要做的就是全面概括, 进入高中以来我到底赢了多少输了多少,然后有一个全面的概念,如果赢的时候多,输的时候少,照此下去,你就会成功的时候多而失败的时候少。第二是我们怎么看待考试中的失败, 我们要有早发现早解决的心态, 这次考试考败了完全没必要垂头丧气, 那是你们家祖坟冒青烟了, 你老祖宗冥冥中告诉你“你有这个毛病呦,要早点把它解决,不然的话高考就不会出事了。”如果你在高考中出现这些问题你着不着急?所以我们要感谢失败:幸亏这是在平时,幸亏我有改的机会。有一个学生他在考试时有一面卷子漏做了, 两道大题的分没有

9、了所以算下来他的成绩就很惨, 他就从前三名一下后退到了三百多名。 这孩子回家后关着门就哭,谁也不见, 她觉得丢人丢死了, 从小学到高中一直是前三名从来没有考过三百多名。 那这样的情况该怎么去看呢, 照我说这是一个提醒, 提醒你注意你存在这样的问题, 亡羊补牢还有时间。 所以什么是进步?进步就是解决了考试中的问题。我觉得最典型的一个案例就是春晚, 每年春晚都会排练很多次, 你觉得春晚排练五六次是为了发现问题呀还是为了没有问题?是为了发现问题, 对不对, 只有在排练中发现了问题才能在正式上演时万无一失。 我们同学要善待问题, 你这次考差了并不意味着你失败啊,其实考得不好、考试失败了你应该高兴:哦,

10、我原来还有这些问题、还有这些不会,我发现一个解决一个漏洞就少一个成绩就会三、考前太紧张,考场发挥失常。有同学在临考前一两个小时及考场上紧张 导致考试发挥失常。北京奥运会我们国家丢的第一块金牌的运动员杜丽,她为什么丢了 ?因为得 一块金牌意味着很多,很多很好的待遇, 加上我们国家给她很大的期望,她想得 太多了:我这一枪打过去十环会是什么结果, 九环会是什么结果,总是无法静下 心来。我们学生也是一样像是背着一个包袱,一道题做不上来东南大学没戏了, 两道题做不上来常技师没戏了,三道题做不上来本科没戏了,你就会发现越做越 差。好多学生总是带着一种“想赢怕输”的心态上考场多半会输,所以只有不管 输赢才更

11、有可能赢。邓亚萍曾经说过“我在任何时候都只关心一个问题:下一个球怎么打。”我 把这件事做到了事情自然就成了, 分一分一分的得就会有一个好的成绩。 所以不 管什么情况你就一如既往的去做按照教练的技术去做,你就能成。对于考试我想首先第一点是要知道“担忧是影响考试。就好像一个包袱谁 背在身上谁难受,就会影响谁的功力。武侠小说里面讲贼到人家里偷东西把包袱 偷出来了,背着包袱就跑后面就有人在追,那你拿着包袱和人搏斗有一只手占着 肯定功力受影响,包袱被抢过去了那他又有一只手占着。 所以我觉得最公平的是 把包袱放在中间进行搏斗谁把谁掐死了谁把包拿走,考试就是那“包袱”谁也不要去背谁考赢了谁拿走。但同学们会又

12、担忧怎么办呢?我们提出一个概念叫“具体化”,你把他写具 体了,就你到底担心什么。有人说“高考不好人生就完了。高考考不好人生就完了吗?在我看来高考考不好无非就两种情况: 因为分数不够去了一个不好的学 校,或是不甘心就复读。你把它具体化你到底怕什么。集中精力不想别的。但是有的人说了如果我到考场里面真的很紧张了怎么办?遇到那个私心杂念了怎么办?不知道大家注意到了没有, 和尚在心绪乱的时候就拿那个木鱼不断地敲,口里不断地念, 就是这么一个办法。 所以在心绪受到干扰的时候就集中精力读题,脑子一片空白你就念,小声默念, 念了两分钟思绪就静了下来再做题,这就是一个情绪管理问题。四、 不能完全集中精力学习,还

13、有就是有的同学在复习当中总是开小差, 不能集中精力复习, 现在竞争多激烈, 复习没有效率, 他也不休息, 还在坚持看书。他感觉时间很宝贵,自己很埋怨自己做不到。我们讲这就是“过分理想化”了。其实开小差是个很正常的事情,心理学上我们研究发现12 岁以上的人只能集中注意力 30 分钟,就是说 50 分钟的课我们每个人都有开小差,这是人的生理规律是不可抗拒的。 你想每时每刻全身心的去努力是不现实的。 不能总是全身心的去学习是个正常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看书看不进去、 听课不好的状况。 我们讲这种状态是人的“生理信号”。过去我看过一本书叫人体的智慧,人体是有智慧的,好比你熬夜到很晚发现你看不进书老出错

14、,那 “看不进去老出错” 就是人的身体在发出信号:你该休息了,这是对你的保护。如果给你发出信号的时候你还不休息,有的人开始喝咖啡、喝茶、 用冷水浇自己, 这就超出了你身体的承受能力这样持续下去半年一年就会有更大的疾病等着你。 所以对于我们同学来说当你看不进书的时候就是一个信号,我们要做的就是八个字“劳逸结合,注意休息。”我就跟同学说学不进去的时候你就帮家里做家务,万一考不好了就跟妈妈 说,家务做得多了考得不太好,你下来心里也好有个推托之词。 我们的大脑像一 个“国务院”这个脑细胞管教育,这个脑细胞管交通,当你调动哪块的时候哪块 就在运动,时间长了就会疲劳,当你调动那块的时候这块就得到了休息那块

15、就会 被激活。其实你做家务也就是收收碗刷刷筷子也可以借此缓和一下家里的氛围, 别搞的神经兮兮的。注意休息休息才能平衡,我们同学都关注一个词“神经衰弱”,“神经衰弱” 的症结就在于劳逸安排不当。“神经衰弱” 一定是脑力劳动者的病,你看假如一 个脑力劳动者想一个事情没想好那他回家路上可以想,吃饭时可以想,睡觉时可以想导致脑子没办法休息,而体力劳动者下班之后就不可能再劳动了: 他脱离了 劳动对象,他就休息了。只有休息的好才能工作的好,因此学生在学习当中也要注意劳逸结合, 注重 效率,而不在学习时间。看书我看得进去就看看不进去就不看。 但是我们很多同 学是这种情况,吃完饭了想帮父母收拾一下,父母会说“

16、去去,赶紧看书。”而 我要看电视又说我不好好学习,所以就没有效率得坐到书桌前学习,父母一看, 哦,坐在那里了我就放心了。学生他没效率半个小时过去了还是那一篇, 但是一 想反正我是看书了呀,父母一看反正他是看书了呀,到最后大家心安理得却成绩 不好,为什么呀?就是你看不进书的时候你要看书当然没效果,这就是既骗了自己又骗了他人。所以看书我看得进去就看看不进去就不看, 实现一下大脑的交替 再学习才有效果。我们百年奥运第一人刘长春,在国内号称“短跑王”为什么在美国参加奥运 会连小组赛都没出?那就是赛前长期的旅途劳顿得不到很好休息发挥不好所致。所以我们的孩子如果在考试前复习阶段就很劳累就压力过大你指望着他

17、考出好成绩,那不可能。所以平时要保持一个好的精力好的体能。五、平时成绩欠佳,渴望一夜成名。我发现80% 的孩子都喜欢当“黑马”,他们在想:平时老师同学都不看好我, 我如果考出好成绩就会很有面子。 我们很多孩子喜欢看武侠小说,武侠小说最吸引人的就是“一夜成名”。一个人掉到一个山洞里边,发现一本“武功秘籍”,结果没练多少天,一出山洞就武功盖世。实际上来说好成绩是努力得来的, 没有一个学生不做题可以取得好成绩, 当然努力只是基础, 你用什么样的方法是十分关键的。 你与其花时间做梦不如花时间去学习,学习才能解决问题。我提出一句话“只有行为才能改变结果。”就是你只有去做才能改变现实。想再多是没有用的,我

18、想当“黑马”想考高分,没关系呀你去做就可以。最经典的一句话我们讲“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那对你来讲也许不一定考得很好,但只要努力你成功的机率就会高一些。六、不在乎,不着急,还有的同学就是想反正我的成绩很差,考大学也没我的戏,自己学习没有感觉,也不想学,他们提前给自己“判刑”,就提前开始混起来了。对于一个高考无望的学生, 我们该怎么办?我觉得这个时候已经不再是高考的输赢而是人生的态度问题。 面对你打不赢的仗你要不要打? 0 有部电视连续剧叫亮剑,讲的就是敢于亮剑,不管打得赢打不赢。人生能有几回搏?就是面对竞争不能退缩, 如果高考你就退缩将来谈恋爱的时候你面对你喜欢的女孩子,她的追求者很多, 情敌啊

19、,你要不要退缩?当你要去找工作的时候你面对很多求职竞争者时你要不要退缩?当你升迁的时候你发 现他们都比你厉害你要不要退缩?所以从考试里边我们要学的第一点是就是态 度。你只有坚持去做才能铸就精彩人生,有一句广告语叫“一切皆有可能”就很 好的说明了这点。我看一部动画片说一个赛车手马上就要赢了就在离终点 300 米的时候车突然熄火了怎么也启动不起来, 他死心了吗?他选择了把他的赛车推过终点线, 还是得了第三名。 这就说明没有到最后结束我们就是有希望的! 有很多的意外会发生,说不定你刚复习的题目高考就考了呢。另外就是我们只要做好当下的事。你只需要有“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的精神就可以了。如果觉得没希望

20、, 你就不要去想, 你就想今天我们老师讲课我要认真听, 布置的作业尽量认真完成等等之类的就行了, 坚持到最后你肯定会得到合理的分数。你可以找一个和你关系不错的同学和他一块学习, 他学啥你学啥。 你想你一定能跟着他,他去清华你也就跟着去了。七、放松方法第一、“冥想法”,宗教里边用得比较多“参禅打坐”其实就是一种;现在比较流行的瑜伽也是一种冥想。 我们讲大脑就好像国务院一样每个大脑细胞负责不同的部分,我们想所有的脑细胞都得到休息,我们在看书的时候大脑在运作,在干别的事情的时候大脑也没有得到完全的休息,而“冥想法”可以做到。如果我们想所有的脑细胞都得到休息。 具体我们建议的应用方式是: 穿上宽松的衣服,选择自己一个舒服的姿势,闭上眼睛,重复注意一种东西比如注意自己的呼吸,当然这种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