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师的惩戒权_第1页
论教师的惩戒权_第2页
论教师的惩戒权_第3页
论教师的惩戒权_第4页
论教师的惩戒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论教师惩戒权摘要 :教师惩戒权是教师履行职责的一项重要权利,但受社会舆论、现行的教育理念以及法律法规不健全等因素的影响, 教师惩戒权没有得到切实保障。 要实现真正的教师惩戒权, 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教育法律法规, 建立健全教师惩戒权的监管机制。关键词 :教师;惩戒权;实现途径一、教师惩戒权确立的障碍(一)法律制度层面的障碍我国现行的有关教育法律、 法规虽然规定了教师有“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的权利, 但对于教师是否具有“惩戒权”却没有明确的规定。 由于没有正确厘清“惩戒”与“体罚”的界限, 且在实践中存在“体罚”被扩大解读,使得整个社会产生“惩戒与体罚相混淆”的错误认识

2、。而对于“体罚”,我国现行的各项教育法律法规中都明确被禁止, 如未成年人保护法 第 15 条规定: “学校、 幼儿园的教职员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 不得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 教师法第” 37 条规定: “教师体罚学生, 经教育不改的, 由所在学校、 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此外, 教育行政处罚条例也规定了“对于体罚学生的教师可给予撤消教师资格的行政处罚。 ”相反,对于老师的惩戒权则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因而在实践中出现教师对严重违纪学生罚站被称之为“体罚” , 批评教育学生则

3、被冠以“心罚”的大帽子! 很显然,由于法律规定的缺失,教师的惩戒权难以确立。(二)教育观念层面的障碍近年来,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 各种新的教育思想与教育理念广泛流行, 如“民主教育” 、 “赏识教育” 、 “愉快教育” 、 “成功教育”等理念大受吹棒,这些教育理念都有以下两个的特点,一是以抨击“传统教育观念”来获得社会大众的认可;二是过分强调“老师要尊重学生” 。 不可否认,上述的教育观念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快乐成长。 但由于过分抨击传统教育观念的落后的一面, 忽视了传统教育观念的优秀传承,从而使“尊师重教”这一传承几千年的优秀传统在当今社会受到了巨大挑战与冲击, “师道尊严”

4、正在不断沦丧。从而在教育实践中,走进了“重表扬轻批评、重奖励轻惩戒”的误区。(三)教育环境的层面的障碍当前面临的教育环境也是教师惩戒权确立的障碍之一。 首先, 当前的家庭教育环境决定了很多学生养成了“自我中心”的性格特征,使得很多学生只能被表扬和赏识,禁不住半点批评和惩罚。其次,社会价值观多元化发展所带来的冲击。由于价值观日趋多元, 整个社会对教育与受教育以及对教师职业的看法都出现了明显的变化,甚至出现将师生关系解读为“服务者与消费者间的关系”的论调, “师道尊严”正被无情摧残,更谈不上教师的惩戒权了。再次,是社会舆论压力。虽然我国教师绝大多数都受过高等教育, 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肯定超过社会平

5、均水平, 且绝大多数教师都具有良好的师德风范, 但也难免在这一庞大队伍中出现个别师德低下的个案。 但正是这些个案却被有关新闻媒体趋之若鹜, 连篇累牍的加以报道, 产生了放大的负面效果, 无形中降低了教师的整体社会评价, 也极大挫 伤教师育人的积极性。二、教师惩戒权确立的必要性(一)教师的惩戒权是实现教书育人目标的需要一方面, 教师通过行使惩戒权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 德育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将学生由一个自然的人转变为一个社会的人, 这一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转化过程。 教师需要从肯定与否定评价两个方面对学生的合规行为进行肯定, 同时对违规行为予以否定。 而教师的惩戒权的确立是实现这一过程的重要保证,

6、 教师通过恰当行使惩戒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集体意识与责任意识。另一方面, 教师通过行使惩戒权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 伟大的教育家马卡连柯认为: “合理的惩戒制度不仅是合法的,而且是必要的。 ”教师在育人的过程中通过采取合理的惩戒措施有助于学生形成坚强的性格, 勇于面对成长的过程中遭遇的各种挫折。 同时使学生面对自己所犯错误勇于担当, 养成学生的责任感。确立教师的惩戒权,无论是对学生认知的提高、情感的陶冶、意志的锻炼,还是对学生性格与气质的形成,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1(二)教师的惩戒权是我国教育现代化的需要教育在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我国目前正处在向现代化国家发

7、展的伟大进程之中, 这一伟大使命迫切需要我国实现教育现代化, 为国家培养出大批适应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教育现代化则要求教育体制规范化,具体对各级各校学校而言, 就是要建立统一的学校制度, 形成规范的管理方法和教育手段,通过立法的手段使师生的权利义务、职责地位及其互动关系明确化、制度化。“作为社会的一个构成系统,学校与其他社会组织一样,必然会使用惩罚来维护规范的严肃性,以有效地保证教育工作的有序运行。” 2 可见,要真正实现教育现代化, 就需要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来保证教育活动过程的实现, 对于违反学校基本规则的学生, 就进理应受到相应的惩戒。 通过惩戒教育的实施, 最终有利于学生形成尊重社会规

8、范的观念,促进法律意识和道德规范的形成。三、教师惩戒权的确立(一)教师惩戒权确立的法律基础教师的惩戒权是教师育人权的直接体现, 教师惩戒权的适当行使可以维护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正常秩序, 从而保证学校各项教育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 目前,世界上有很多国家都对教师惩戒权有明确的法律规定。 3 如韩国几年前通过的教育处罚法 明确规定了在特定情况下教师可对学生进行体罚。 在英国的法律中明确规定了教师的惩戒权包括罚写作文、 周末不让回家、 让校长惩戒、 停学等,并且许可教师以身体接触的方式去惩罚学生。 我国相关的教育法律法规虽然没有明确规定教师拥有惩戒权, 但从相关的法律规定中可以得出我国教师也应具有教育

9、惩戒权的一般推论。如教师法第七条:“教师有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的权利”;教育法第二十八条:“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有对教育者进行学籍管理,实施奖励或处分的权利”等。(二)教师惩戒权的界定所谓教师惩戒权是指关于教师对学生进行惩戒的权利。 教师惩戒权具有以下法律特征:第一,教师惩戒权的性质是教师育人权的一种体现;第二,教师惩戒权的实施主体是教师, 是教师依法获得的一项职权。 第三, 教师行使惩戒权的目的是为了维护校园纪律与秩序 , 促进学生养成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第四,教师惩戒权的依据是法律法规或学校规章制度,体现了严格的规范性与程序性;第五, 教师惩戒权行使的对象是严重

10、违规、 违纪的学生。 教师惩戒权的主要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批评权。 这一权利体现为教师对于学生的错误行为给予否定性评价的权利; 二是处分权。 教师对于严重违纪且经过批评教育仍不改正的学生, 可以建议学校给予学生纪律处分的权利; 三是管束权。 教师对具有危险性行为或有违纪违规行为的学生, 进行必要的管理、告诫或者制止的权利;四是惩罚权。教师对违规、违纪的学生, 在不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前提下,采取一定的惩罚性措施的权利。 4(三)教师惩戒权实现的途径1 完善现行的教育法律、法规我国现行的教育法及教师法等教育法律、法规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赋予教师教育权, 但在教师是否具有惩戒权却没有明确规定。

11、 正是由于教师惩戒权法律规定的缺失而引发的教育问题越来越突出, 国家应该明确态度, 通过完善及修订现行的法律法规来为教师的惩戒权保驾护航。 当前, 可以考虑在 教育法 、教师法等相关的法律法规中增加有关“教师惩戒权”的法律条文,对教师的惩戒权的界限、 内容及行使范围做出明确的规定, 同时出台相关的司法解释, 真正使教师在行使惩戒权时做到有法可依。2 出台教师惩戒法结合我国实际,并借鉴其它国家的经险,尽快出台教师惩戒法这一单行法规。 并在此基础上由相关部门制订具体的实施细则。 通过专门法的形式对教师惩戒权的定义、权利性质、地位与权利行使的方式;惩戒权行使的范围界定、权利监督与救济渠道, 以及教师

12、滥用惩戒权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等做出明确的法律规定, 使教师的惩戒权在法律设定的轨道上运行, 规范教师的惩戒行为, 进而达到“ 依法治教 ” 。3 完善教师惩戒权的监管机制教师惩戒权的正当发挥, 不仅需要建立起完备的法律体系, 同时建立起包括国家监督、 行政监督与社会监督在内的监督体系也尤为重要。 当前应重点解决以下两方面问题: 一是建立由教育行政部门、 校方、 专家及家长共同参与的监督机构, 对教师惩戒权的行使进行有效的监督。 二是进一步现行的完善学生申诉制度。现有的学生申诉制度比较粗略, 可操作性不强。 因此要对现有学生申诉制度有关规则进行细化, 明确受惩戒学生的申诉期限、 时效和学校受理申诉的机构、 申诉条件及学校行政决定的合理期间,确保学生的申诉权落到实处。参考文献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