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任意模值的计数器论文_第1页
设计任意模值的计数器论文_第2页
设计任意模值的计数器论文_第3页
设计任意模值的计数器论文_第4页
设计任意模值的计数器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j命次是北科杜老彳椁岁晚xfan univirs1tvof architecture and techinology huaqingcollegt课程设计(论文)课程名称:数字电子技术基础题 目:设计任意模值的计数器院(系):信息与工程控制专业班级:电信1202姓 名:*学 号: 201206030228指导教师:*2015年1 月9 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专业班级: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1202级学生 学生姓名:二二 指导教师(签名) 课程设计(论文)题目设计任意模值的计数器、本次课程设计(论文)应达到的目的 任意模值的计数器的设计,并仿真实现。三、本

2、次课程设计(论文)任务的主要内容和要求(包括原始数据、技术 参数、设计要求等)用74ls160实现六十进制计数器,并用逻辑分析仪观测输出、进位输出 和时钟脉冲。(a组采用异步级联构成模100计数器,再用清0法实现;b 组采用采用同步级联构成模100计数器,再用清0法实现;c组采用大模 分解法,用清0法实现。)四、应收集的资料及主要参考文献:1 .杨颂华,冯毛官等.数字电子技术基础m.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9.2 .尹勇,李林凌.multisim电路仿真入门与进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 社,2005.3 .黄智伟,李传琪等.基于multisim 2001的电子电路计算机仿真设计与分 析

3、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4 .王泽保,赵博.数字电路典型实验范例剖析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4.5 .邱关源,罗先觉.电路(第五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五、审核批准意见教研室主任(签字) 中金立曩副也夫瞥才然手晚 课程设计(论文)用纸摘要用74ls160实现六十进制计数器,并用逻辑分析仪观测输出、进位输出和时 钟脉冲。使用multisim11.0软件设计一个60进制计数器。其功能为每隔 1s,计 数器增1;能以数字形式显示时间。当定时器递增到 59时,定时器会自动返回 到00显示,然后继续计时。整个计数过程中,究口发光灯会显示进位信号。本课程设计用了两个

4、74ls160同步十进制计数器来实现60进制功能。所以对于任何一种逻辑电路与逻辑功能,只要找到其中相互转换的方法与联 系,就可以用最普通的芯片与电路来实现复杂多样的电路与逻辑功能。由于现代社会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和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的高速发展,因而由这 技术制造出来的越来越先进,数字钟体积小,安装使用方便,不仅可以作 为家用电子钟,而且可以广泛用于车站、体育场馆等公共场所。虽然数字 钟的外形和功能不尽相同,但是用于制造数字钟的原理基本上都是一样的 关键词:74ls16q大模分解,计数器 田金立曩利也夫劈率纬学晚 课程设计(论文)用纸目 录1设计任务12设计方案23电路设计44整体电路图的仿真测试及性

5、能检测 55收获与心得体会66参考书目7慈 h金建曩和拴幺替#然学晓 课程设计(论文)用纸设计任意模值的计数器1设计任务5.1 任务要求用74ls160实现六十进制计数器,并用逻辑分析仪观测输出、进位输出和时钟脉冲。(采用大模分解法,用清0法实现。)熟知设计要求,明确设计系统的全部功能,要求及计数指标,熟知 各元器件之间的关系,确定各器件之间的量值。5.2 设计目的1)掌握不同进制计数器的设计方法。2)熟悉74ls160同步加法计数器使用。3)掌握单元电路组成系统电路的方法。5.3 设计要求1)每隔1秒,计数器加1。2)当定时器递增到59时,定时器自动返回到00。3)能显示计数值。4)电源,1

6、00hz, 5v。5)根据要求设计出电路原理图。6)进行电路的仿真和调试。7)分析总结。2设计方案2.1 选择论证的基本过程1 )每隔1s,计数器增1;能以数字形式显示时间。2 )当定时器递增到59时,定时器会自动返回到00显示,然后 继续计时。整个计数过程中,led1即发光灯会显示进位信号。3 )本设计主要设备是两个74ls160同步十进制计数器,并且由100hz; 5v电源供给。2.2 74ls160功能简介*r cp po pl p2 3 gnd 图1 74ls160芯片这种同步可预置十进计数器是由四个 d型触发器和若干个门电 路构成,内部有超前进位,具有计数、置数、禁止、直接(异步)

7、清零等功能。对所有触发器同时加上时钟,使得当计数使能输入 和内部门发出指令时输出变化彼此协调一致而实现同步工作。这 种工作方式消除了非同步(脉冲时钟)计数器中常有的输出计数 尖峰。缓冲时钟输入将在时钟输入上升沿触发四个触发器。这种计数器是可全编程的,即输出可预置到任何电平。当预置 是同步时,在置数输入上将建立一低电平,禁止计数,并在下一 个时钟之后不管使能输入是何电平,输出都与建立数据一致。清 除是异步的(直接清零),不管时钟输入、置数输入、使能输入 为何电平,清除输入端的低电平把所有四个触发器的输出直接置 建曩和拴幺替#然学晚 课程设计(论文)用纸为低电平。超前进位电路无须另加门,即可级联出

8、n位同步应用的计数器。 它是借助于两个计数使能输入和一个动态进位输出来实现的。两 个计数使能输入(enpw ent计数时必须是高电平,且输入 ent 必须正反馈,以便使能动态进位输出。因而被使能的动态进位输 出将产生一个高电平输出脉冲,其宽度近似等于 qa输出高电平。此高电平溢出进位脉冲可用来使能其后的各个串联级。使能enp和ent输入的跳变不受时钟输入的影响。电路有全独立的时钟电路。改变工作模式的控制输入(使能 enp ent|清零)纵使发 生变化,直到时钟发生为止,都没有什么影响。计数器的功能(不 管使能、不使能、置数或计数)完全由稳态建立时间和保持时间 所要求的条件来决定。clk是脉冲输

9、入端;rc比进位信号输出端;enp?口 ent是计 数器工作状态端;clr是异步清零端;load1置数端;vccg正 电源,gn触地;ad是数据输入端,qa- q皿计数器状态输 出端。电源电压5v,输入电压5v。其状态表下所示:表1 74ls160状态表输入输出cllenenclabcdqnqnqnqncrdtpko0xxxxxxxx0000010xxtabcdabcd1111txxxx计数110xxxxxx保持011x0xxxxx保持3电路设计电路主要由两个74ls160芯片,电源,两个显示器,一个逻辑分析仪构成。采用的组合方法是大模值分解法:将模 m分解为m = m1m m2m父 mn,用

10、2片计数器分别组成6进制和10进制的计数器,然后将他们级 联组成60进制计数器。中金建曩利拴幺胃彳然学跷 课程设计(论文)用纸74ls160n5 vmnshz图2 74ls160六十进制计数器4整体电路图的仿真测试及性能检测4.1电路的安装调试(仿真)图3 74ls160仿真 中金建曩利拴幺号申然学晚 课程设计(论文)用纸图4 74ls160仿真经过仿真测试,本电路可以正常运行,从 0到59计数。4.2性能指标测量及记录图5逻辑分析仪恒定为 0, clock int 0/1根据测试结果可知,vcc,对象7,对象9,对象10恒定为1;1,2,3,4,9,11,12,13,14,15,clock

11、out波动。5收获与心得体会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加强了我们动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整个设计过程中,我们通过这个方案包括设计了一套电路原理 和仿真图,和芯片上的选择。这个方案总共使用了 74ls160两个, 7401n,逻辑分析仪一个。在设计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情况,就是心里想老着 这样的接法可以行得通,但实际接上电路,总是实现不了,因此 耗费在这上面的时间用去很多。我沉得做课程设计同时也是对课本知识的巩固和加强,由于课 本上的知识太多,平时课间的学习并不能很好的理解和运用各个 元件的功能,而且考试内容有限,所以在这次课程设计过程中, 我们了解了很多元件的功能,并且对于其在电路中的使

12、用有了更 多的认识。平时看课本时,有时问题老是弄不懂,做完课程设计, 那些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而且还可以记住很多东西。比如一些芯 片的功能,平时看课本,这次看了,下次就忘了,通过动手实践 让我们对各个元件映象深刻。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动 力和最终目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所以这个期末测试 之后的课程设计对我们的作用是非常大的。我认为我们的工作是一个团队的工作,团队需要个人,个人也 离不开团队,必须发扬团结协作的精神。某个人的离群都可能导 致导致整项工作的失败。实习中只有一个人知道原理是远远不够 的,必须让每个人都知道,否则一个人的错误,就有可能导致整 个工作失败。团结协作是我们实习成功的一项非常重要的保证。 而这次实习也正好锻炼我们这一点,这也是非常宝贵的。对我们 而言,知识上的收获重要,精神上的丰收更加可喜。挫折是一份 财富,经历是一份拥有。这次实习必将成为我人生旅途上一个非 常美好的回忆!以 中金建曩利投幺号#然学晓 课程设计(论文)用纸6参考书目:1杨颂华,冯毛官等,数字电子技术基础m,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9.2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