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亚硝化-厌氧氨氧化处理含氮废水的试验研究-宁_第1页
部分亚硝化-厌氧氨氧化处理含氮废水的试验研究-宁_第2页
部分亚硝化-厌氧氨氧化处理含氮废水的试验研究-宁_第3页
部分亚硝化-厌氧氨氧化处理含氮废水的试验研究-宁_第4页
部分亚硝化-厌氧氨氧化处理含氮废水的试验研究-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品部分亚硝化 -厌氧氨氧化处理含氮废水的试验研究第一章绪论第二章试验装置与方法第三章配合厌氧氨氧化的部分亚硝化试验研究3.1 反应器的启动3.2 稳定运行时的效果研究3.2.1 nh 4+ -n 的去除3.2.2出水 nh 4 + -n/no2- -n比值3.3 部分亚硝化的影响因素3.3.1基质成分(碳源浓度、碳源组成、氮源浓度)3.3.2水力停留时间hrt3.3.3环境因素( do 、温度、 ph 值)3.4 本章小结第四章厌氧氨氧化 反应 de 特性研究4.1 uasb 厌氧氨氧化反应器的启动4.1.1 nh 4+ 变化变化规律4.1.2 no 2- 变化规律4.1.3 no 3- 变

2、化规律4.1.4三中氮素形态的比值变化规律4.1.5 cod变化情况4.2 环境因素的影响- 可编辑 -精品4.2.1温度对厌氧氨氧化脱氮效果的影响4.2.2 ph值对厌氧氨氧化脱氮效果的影响4.2.3 orp值对厌氧氨氧化脱氮效果的影响4.3 反应器内基质的影响4.3.1无机碳源浓度对厌氧氨氧化脱氮效果的影响4.3.2 nh 4+ 浓度对厌氧氨氧化脱氮效果的影响4.3.3 no 2- 浓度对厌氧氨氧化脱氮效果的影响4.3.4 nh 4+ /no 2 - 浓度比值对厌氧氨氧化脱氮效果的影响4.3.5 c/n比值对厌氧氨氧化脱氮效果的影响4.3.6有机碳源对厌氧氨氧化脱氮效果的影响4.4 稳定运

3、行的脱氮效果4.6 本章小结第五章 部分亚硝化 - 厌氧氨氧化系统运行特性研究6.1 部分亚硝化 - 厌氧氨氧化系统的启动6.2 无机碳源条件下部分亚硝化- 厌氧氨氧化系统的脱氮效果6.3 添加有机碳源条件下部分亚硝化- 厌氧氨氧化系统的处理效果6.4 本章小结第六章 硫酸型厌氧氨氧化除硫性能研究第 qi 章厌氧氨氧化微生物特性研究5.1运行过程中微生物种群的组成及数量的变化5.2厌氧氨氧化细菌的培养与富集5.2厌氧氨氧化细菌的分离与鉴定- 可编辑 -精品5.3 厌氧氨氧化细菌的生理生化特性5.4 本章小结第七章结论与建议第一章绪论第二章试验装置与方法第三章配合厌氧氨氧化的部分亚硝化试验研究第

4、四章 厌氧氨氧化反应器特性研究4.1 uasb厌氧氨氧化反应器的启动4.1.1 nh4+ 变化变化规律4.1.2 no2- 变化规律4.1.3 no3- 变化规律4.1.4三中氮素形态的比值变化规律4.1.5 cod变化情况【厌氧氨氧化的启动实验可以分为3 个阶段(图3.11 )。第 1 个阶段( t 054d )是反应器中以反硝化作用占优势,nh4+-n浓度没有变化,而no2 -n去除速率很快 (试验中定期补给no2 -n) ,去除速率达到36.5g/(m3d) ,随后 no2 -n 去除速率逐渐下降到- 可编辑 -精品1.66g/(m3 d) 。此时 cod 也从 920mg/l下降到 5

5、40mg/l(图 3.12 ),这说明 no2 -n 的去除主要是异养反硝化作用引起的,反应器中反硝化菌是优势菌群。进水中没有添加有机碳源,反应体系中的 cod 主要是微生物内源呼吸作用产生的。反应初期,系统中的优势菌种为异养菌(反硝化细菌) ,厌氧氨氧化菌的含量相对很少。此时反硝化菌能利用的有机底物充足,反硝的速率不受 no2 浓度的限制,仅与反硝化细菌的浓度有关呈一级反应,反硝化速率很快对底物 no2 的利用速率也很快。 厌氧氨氧化菌则因为含量少,对底物 no2 的竞争力小于反硝化菌, anammox 过程因底物的缺乏而受到抑制。 充足的异养菌也使得消化速率很快。因此反应器中异养菌的内源反

6、硝化和消化过程是此阶段的优势反应,反应器中出水no2 浓度较小, nh4+-n 则得到积累。第 2 个阶段( t 5458d)是反硝化作用逐渐减弱,厌氧氨氧化作用逐渐加强。第54d 开始, nh4+-n 开始出现波动下降,反应器中没有do ,而 nh4+-n 和 no2 -n 同时下降,说明反应器中已经出现厌氧氨氧化作用。第3 阶段( t 5990d ),反应器中厌氧氨氧化作用占优势, nh4+-n和 no2 -n 同时被去除, 最大去除率分别达到 14.6g/(m3 d) 和 6.67g/(m3 d) 。与此同时,颗粒污泥粒径变小(表 4.4) ,但仍然以颗粒状态存在,这说明到t 90d ,

7、已经培养出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实现反硝化颗粒污泥转化为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赵志宏,湖南大学,2007 ,厌氧氨氧化微生物颗粒化的启动研究及因素分析】4.2环境因素的影响4.2.1温度对厌氧氨氧化脱氮效果的影响4.2.2 ph值对厌氧氨氧化脱氮效果的影响【根据第2 章羟氨厌氧氨氧化反应机理结合实验结果分析,ph过低不利于no2 向- 可编辑 -精品nh2oh的转化, 过低的 ph 值不利于羟氨的生成,从而有可能使厌氧氨氧化反应的速率下降。 abeling 68认为, fna (游离亚硝酸)是一种弱酸,当微生物细胞内ph 较高时,在细胞体内存在如下平衡: hno2 细胞外h+no2细胞内hno2作

8、为一种细胞解偶联剂在细胞体内解离出质子,直接影响了微生物细胞的跨膜ph 梯度, 间接地影响了生物细胞的 atp 合成,从而影响亚硝酸氮的还原过程。赵志宏,湖南大学,2007 ,厌氧氨氧化微生物颗粒化的启动研究及因素分析】【付丽霞等,低含量氨氮污水厌氧氨氧化影响因素研究,水处理技术,2010 年 4 月】4.2.3 orp值对厌氧氨氧化脱氮效果的影响【在进水中添加fe3+ 以改变反应器的orp赖杨岚等,硫酸盐型厌氧氨氧化反应器的启动特性分析,中国给水排水,2010 年 8 月】4.3反应器内基质的影响4.3.1无机碳源浓度对厌氧氨氧化脱氮效果的影响【厌氧氨氧化菌活性最低出现在进水nahco3浓度

9、 =1.0g/l时,可能是因为进水nahco3浓度太低,导致厌氧氨氧化菌所需的无机碳源不足,影响了整个脱氮过程。无机碳源的浓度是同化作用、呼吸作用和曝气co2 吹脱作用的平衡结果。当进水nahco3浓度为 1.0g/l时,r1 中 ph 值下降到6.8 。较低的 ph 造成了 co2 的吹脱作用, 结果使溶液中的有机碳源大量的减少。此时,较低的有机碳源浓度限制了厌氧氨氧化菌的活性。赵志宏,湖南大学,2007 ,厌氧氨氧化微生物颗粒化的启动研究及因素分析】4.3.2 nh 4+ 浓度对厌氧氨氧化脱氮效果的影响4.3.3 no 2- 浓度对厌氧氨氧化脱氮效果的影响【厌氧氨氧化反应是厌氧氨氧化细菌将

10、氨氮和亚硝态氮转为氮气的生化反应,而亚硝酸盐是很强的生物制剂,它对厌氧氨氧化反应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8-9 。祖波等 10 测亚硝- 可编辑 -精品态氮半饱和常数为15.39mgl-1 ,抑制常数为159.5 mgl-1 。郑平等 11 测定亚硝态氮对厌氧氨氧化抑制常数为5.401 11.995 mmoll-1 。有些研究者在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启动过程中发现当进水亚硝氮质量浓度大于100mg l-1能完全抑制厌氧氨氧化反应12 。而jetten 等13 利用连续流反应器表明当进水亚硝态氮质量浓度大于280 mg l-1 能完全抑制厌氧氨氧化反应。这些结论不同可能与反应器结构和进水方式的不同有关。a

11、sbbr 反应器厌氧氨氧化反应稳定性研究,李祥,黄勇,袁怡】4.3.4 nh 4+ /no 2 - 浓度比值对厌氧氨氧化脱氮效果的影响4.3.5 c/n比值对厌氧氨氧化脱氮效果的影响4.3.6有机碳源对厌氧氨氧化脱氮效果的影响【赵志宏,湖南大学,2007 ,厌氧氨氧化微生物颗粒化的启动研究及因素分析】【付丽霞等,低含量氨氮污水厌氧氨氧化影响因素研究,水处理技术,2010 年 4 月】4.4 稳定运行的脱氮效果4.5 硫酸型厌氧氨氧化除硫性能研究4.6本章小结第五章厌氧氨氧化微生物特性研究5.1运行过程中微生物种群的组成及数量的变化5.2厌氧氨氧化细菌的培养与富集5.2厌氧氨氧化细菌的分离与鉴定5.3厌氧氨氧化细菌的生理生化特性5.4本章小结第六章部分亚硝化 - 厌氧氨氧化系统运行特性研究6.1部分亚硝化 - 厌氧氨氧化系统的启动- 可编辑 -精品6.2无机碳源条件下部分亚硝化- 厌氧氨氧化系统的脱氮效果6.3添加有机碳源条件下部分亚硝化- 厌氧氨氧化系统的处理效果6.4本章小结第七章结论与建议( 4.2 与 4.3 为厌氧管内的静态实验,一方面受时间限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