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体能训练》-刘蕊等.docx_第1页
《专项体能训练》-刘蕊等.docx_第2页
《专项体能训练》-刘蕊等.docx_第3页
《专项体能训练》-刘蕊等.docx_第4页
《专项体能训练》-刘蕊等.docx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课程名称专项体能训练1-7Specialized Physical Training 1-7课程代码课程属性专业知识课时/学分64/2课程性质1-6、必修;7、选修实践学时64责任教师王伟、王毅、霍鑫、曹娜、常晓峰、刘蕊课外学时课程属性:公共基础/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知识/工作技能,课程性质:必修、选修一、 课程介绍1.课程描述(中英文): 本课程面向运动训练专业的篮球、沙滩排球、游泳、帆船、跆拳道专项学生开设。其中,专项体能训练1-6为必修课,专项体能训练7为选修课。通过专项体能训练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各专项体能训练的基本理论、知识、技术和技能,并能应用于指导

2、各专项体能训练和相关工作。This course is open to students majoring in sports training such as basketball, beach volleyball, swimming, sailing and taekwondo.Among them, special physical training 1-6 are compulsory courses, and special physical training 7 are optional courses.Through the study of Special physical

3、training course, students can master the basic theory, knowledge, technology and skills of each special physical training, and can be applied to guide the specific physical training and related work.2. 设计思路: 本课程根据高等学校体育学类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指导意见,根据运动训练专业学生的专项培养目标、要求、规格等开设;本课程在学生具备较高专项技战术水平的基础上,通过系统的专项体能训练,

4、提高技、战术水平和创造优异成绩所必须的各种身体运动能力,从而达到提高综合竞技能力的目的。3. 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先修课程:无 并行课程:专项训练与竞赛 后置课程:专项教学与训练、体育指导与训练说明:以上四门课程构成了递进式的专项教学课程体系,共同促进学生专项运动能力、竞赛水平的提升,共同促进本专业学生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帮助学生逐步实现“由练至教”的角色转变。二、课程目标1、 专项体能训练是运动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结合专项需要并通过合理负荷的动作练习、改善学生身体形态、提高有机体各器官系统机能的活动能力、充分发展运动素质、促进运动成绩提高的训练过程;2、 专项体能训练是技术训练和战术训练的

5、基础,并对学生掌握专项技术、战术,承担大负荷训练和参加比赛,促进学生身体健康,预防伤病以及延长运动寿命,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3、 要旗帜鲜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将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奉献精神,拼搏精神,爱国主义教育等内容有机融入教学实践,实现运动训练专业学习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三、学习要求1、值日生提前20分钟到达教学场地,做好场地卫生清理、训练器材准备,排除场地周边存在的安全隐患;学生提前10分钟到达教学场地,做好服装、运动鞋等准备,辅助值日生做好各项训练准备;2、认真做好准备活动,严守训练纪律,团结互助、积极交流、全情投入,

6、高效完成教学任务,执行力强;做好训练后的拉伸等放松活动,做好卫生清理等值日工作;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后作业(训练任务等);3、做到饮食结构合理,及时补充营养,养成早睡早起等健康生活习惯,积极进行运动恢复,保证专项水平不断提升。四、教学进度序号专题或主题计划课时主要内容概述实验实践内容或课外练习等1专项力量321、 准备活动:动态热身、专项游戏等。2、 协调、灵敏练习:绳梯练习(结合专项步法)接力赛中(身体素质强化)3、 循环小力量练习:主要内容包括上肢力量、核心力量、下肢力量、专项素质等(要求)每小项完成的动作质量及速度,发展小重量快频率训练。4、爆发力练习: 在绝对力量训练后,辅助转换专项技术练

7、习。5、放松活动: 静态、动态拉伸、按摩放松等1、 橡皮带阻力专项技术练习;2、 平衡、稳定性练习;3、 养护小力量练习。2专项速度专项耐力321、 结合比赛时间设置跑步距离及练习强度;2、 每周一次长跑练习,提高有氧耐力,为比赛做储备;3、 专项素质练习,由10、15、30不同强度时间设置,提高专项无氧能力。五、参考教材与主要参考书1. 参考教材1 杨世勇体能训练学,人民体育出版社 2. 主要参考书1 田麦久等运动训练学,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六、成绩评定(一)考核方式E.其他 :A.闭卷考试 B.开卷考试 C.论文 D.考查 E.其他(二)成绩综合评分体系: 成绩综合评分体系比例%1.课下作业、课堂讨论及平常表现102.平时测验成绩403.期末考试成绩50总计100七、学术诚信学习成果不能造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