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的冬天教案(2)_第1页
济南的冬天教案(2)_第2页
济南的冬天教案(2)_第3页
济南的冬天教案(2)_第4页
济南的冬天教案(2)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2、济南的冬天教案【教材分析】本文是一篇意境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文章紧紧围绕“温晴”这一特点,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生动地描绘了济南的天气、山、水,呈现给读者一幅山青、水秀、天蓝、地暖的冬景图,抒发了作者对济南的无限热爱之情。因此本文的教学应在重点分析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的过程中,品味济南的冬天之美,感悟作者的热爱之情。【教学目标】1、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展开描写,情景交融的写法。2、体会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在写景中的作用,品位优美的语言。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学重点】学习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恰当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描写

2、景物。【突破方法】重点:在学生朗读、赏析、背诵修辞语句的过程中学习运用修辞描写景物的方法。难点:创设学以致用的情境,让学生在和谐美好的情境中练习运用修辞描写景物。【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交流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素有“家家泉水,户户垂柳”之美誉的济南,真可谓“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漫步垂柳掩映的小径,柳丝拂面,空气清新,近看湖水碧波荡漾、荷叶田田,远眺青山起伏,连绵不断,置身其中,令人心旷神怡,赏心悦目。老舍先生对济南更是情有独钟,他把山水秀丽的济南活脱脱地写进他的散文里,济南的冬天就是他其中的代表作,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这一

3、篇写景抒情散文。2、也可以有描写冬天的诗句导入。二、走进作者:1、老舍(18991966),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北京市人。1912年入北京师范学校,爱上了文学。1924年应聘去英国伦敦东方学院教中文。1930年回国,先后在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任教。1937年,代表作骆驼祥子问世,这是一首“旧时代的葬歌”,小说被译成十几种外国文字,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老舍是一位多产的作家,从1950年至1965年,仅剧本就写了十多部,其中影响最大的如龙须沟(1951)、茶馆(1957)。1951年12月,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2、写作背景:老舍192

4、4年只身应聘去英国伦敦东方学院教中文。他身居异国,饱尝了寄人篱下的孤独之苦。他在另一篇文章中写过这样的话:“假使让我家住巴黎,我一定会和没有家一样的感到寂苦。”(想北平)为了结束这“没有家”的寂苦生活,他终于在1929年夏动身回国,但因路费不足,又在新加坡留了半年,直到1930年春才回到上海,同年夏应邀到山东济南齐鲁大学任文学院副教授,并编辑齐鲁月刊。由于这样的经历,老舍回到祖国,看到祖国的大好河山,便抑制不住强烈的爱国之情,写下了济南的冬天。3、相关知识:北京娱乐信报2003年6月23日 (十大文化偶像出炉) 时间:6月6日6月20日 参加人数:14万多人 一直以来争议很大的“二十世纪文化偶

5、像评选活动”于6月20日正式揭晓,十大获选偶像名单出炉,老舍以25220票位居第五。一个广泛流传的故事说的是,如果老舍不是自投太平湖自尽,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就将授予他。作为一名满族作家,老舍狂热地迷恋单弦、大鼓这些俗文化,他的小说深刻地反映了老北京市民阶层的喜怒哀乐,话剧茶馆更是戏剧史上的一块丰碑。三、整体感知:1、播放课文录音。听读过程中请同学们勾画出文中的生字词,考察学生对生字新词的掌握情况。 生字辨识:济(j)南 奇迹(j) 伦敦(dn) 暖和(hu) 着(zhu)落 髻(j)看(kn)护 镶(xing) 宽敞(chng)水藻(zo)贮(zh)蓄 澄(chng)清 重点词语注释:响晴 晴

6、朗无云。 响亮 这里指天气晴朗、燥热。温晴 温和晴朗。 安适 安静而舒适。水墨画 中国画中纯用水墨画的画。 贮蓄 存放、储藏。澄清 清澈明亮。 空灵 清净透明。2、思考下列问题: 济南的冬天天气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突出天气的这一特点的? 请结合具体的段落谈谈:围绕这一特点,作者写了那些景物?3、与学生共同讨论、交流上面两个问题。明确:1、与北平、伦敦、热带的对比,写济南冬天无风声,无重雾,无毒日,突出“温晴”的特点,为下文作铺垫。“像我”独立成句,突出了“我”的感受,表明济南的冬天和“我”心中的冬天实在大不一样。2、围绕济南的“温情”的特点,作者写了济南的山和水。四、语言品析:1这一圈小山在

7、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作者想到的,为什么恰是“摇篮”?只因为“形”似吗?如果是,那作者为什么不说“竹筐”?)“小山”挡住了“寒”风,让山圈里的济南人感到温暖;“摇篮”能挡住“寒”风,让摇篮里的孩儿感到温暖。温暖,是“摇篮”与“山”的“神”似点。“竹筐”则不具备这些。提至“摇篮”,唤起了你的什么感受?是不是感觉仿佛又回到妈妈的怀抱温暖舒适。这正是小山的可爱之处。2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这里为什么用一个“卧”字?与文章的什么地方相呼应对?)“卧”字用得很贴切。济南城外的小村庄被作者赋予了生命和感情

8、,它们都“安适地睡着”,尽情享受这“温晴”的天气。这“卧”字正好与第二段中的“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相呼应,用拟人的手法写活了济南。3天儿越睛,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分水里照个影儿呢!(景物本身是没有感情的,可是作者往往把它们当“人”来写。试说说加点的部分应如何理解,有什么好处。)“不忍得冻上”表示水对“绿的精神”的爱怜,对垂柳的心疼。“在水里照个影”表明垂柳也爱美。这样,不仅描写了藻绿、水清、柳美,而且通过它们的相互爱怜表现它们的协调配合,构成一幅完美的图画,并使人感到这些景物好像有了灵性而更加热爱它们。五、问题探究:1文章标题是“济南的冬

9、天”,结句是“这就是冬天的济南”,为何“济南”与“冬天”位置互换?(1)济南的冬天因“冬天”为中心词,见此马上会生冬天之感:朔风扑面,大雪纷飞,厚雪冰棱,无一不透出一股袭人的寒气。可读过全文,响晴取代了暗晦,阴冷被煦暖替换,作者结句为“冬天的济南”,把中心词换成了“济南”,则突出了济南的冬天特有的韵致,使读者经历了从切肤之冷到响晴之暖的转化,确实胜人一筹。(2)济南的冬天作为中心词的“冬天”是一个时令,给人以笼统抽象之感。作者以抽象造成迷离的悬念(到底什么样),接着以生花妙笔写出具体的冬天的济南。山是摇篮似的山,秀气的山,小水墨画似的山;水是冒着热气的水,深得发蓝的水,澄澈透明的水。结尾主词与偏词的互换,标志着从无形写到有形,从无色写到有色,从迷离的虚写到形、色俱佳的实,终以“这就是冬天的济南”驻笔,真是水到渠成,再自然不过了!2你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体会出作者对济南的赞美之情? 开头一段写济南冬天的天气。作者以自己的亲身感受,通过三组对比,突出它的“温晴”,赞誉济南是个“宝地”。“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那些小山太秀气。”由济南的雪后山景,想象一位秀美、娇小的姑娘穿上花衣的情态,喜爱之情不言而明。“古老的济南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三笔两笔就勾画出一幅淡雅的水墨画。在优美的意境中,表达了作者赞美的真情。 “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这就是冬天的济南。”在作者笔下,济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