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二级医院检验科生物安全防护的意义_第1页
加强二级医院检验科生物安全防护的意义_第2页
加强二级医院检验科生物安全防护的意义_第3页
加强二级医院检验科生物安全防护的意义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加强二级医院检验科生物安全防护的意义【摘要】目的 探讨二级医院检验科对生物安全风险的认识,开展必要的生物安全知识培训、制定完善的生物安全管理制度、监督执行,避免实验室感染。方法 分析二级医院检验科生物安全防护中存在的弊端。结果 硬件设施、房间布局不合理、环境污染、防护设备,以及人员自身防护意识方面存在一定安全隐患。结论 加强、规范二级医院检验科生物安全防护,重视和完善生物安全管理工作是检验科的当务之急。【关键词】 二级医院 检验科 检验人员 加强生物安全防护检验科是医院病原微生物重要集散地之一,工作人员直接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等各类标本接触,容易发生医源性感染。多年来、实验室

2、的生物安全问题一直未得到足够的认识,个别检验人员对自身防护缺乏足够的重视。2003年香港的实验室以及北京、安徽的cdc医学实验人员感染sars的有关报道,给我们启示、检验科是一个比较容易感染和传播疾病的科室。做好检验科的生物安全防护是每个检验人员的责任。目前二级医院实验室的状况:(1)未严格执行生物安全防护制度、生物安全风险意识淡薄。(2)个别人员对生物安全防护重视不够,穿工作服到清洁区,检测标本时不习惯戴手套。(3)对于致病性微生物和传染性较强的标本不戴防护用具,个人防护意识差。(4) 房屋陈旧,工作间流程不合理。(5)在实验室内吃东西、抽烟,污染区和清洁区区分的不够严格。对于目前存在的状况

3、、应加强整改措施、更新理念。对生物安全危险性产生足够认识,通过国内外多次实验室感染的实例,令人清醒的认识生物安全的重要性。做好生物安全防护应具备以下措施。1 实验设施结构要合理,应以生物安全为核心医院检验科面对患者的标本,无法预知标本所带的致病性的高危程度。在实验设施上必须达到二级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的标准,以防备病原微生物的危害。实验室结构设施要求:(1)实验室门窗带锁可自动关闭,实验室的门要有可视窗。(2)每个实验室均应安装非触摸式水龙头,宜设置在靠近出口处。(3)实验室围护结构内表面应易于清洁,地面应防滑。(4)实验台表面应能防水、耐酸碱、耐有机溶液、耐热、耐用于消毒的相关化学物质。2 建

4、立健全的实验室安全防护制度并监督执行生物安全防护制度的建立对检验科而言是生物安全防护的核心。建立健全的生物安全防护制度,还应加强生物安全的管理并严格监督执行。科室应成立生物安全管理小组,监督检验科生物安全制度的实施。促进实验室安全行为的程序化、制度化。实验室入口处应有生物安全标志,外来人员不得私自进入实验室。对于个别工作人员在实验室就餐,检测标本时不戴手套,穿工作服到清洁区,生物安全小组成员应监督纠正不规范操作和行为。3 配备必需的生物安全设备和提供足够的个人防护设备,为工作人员提供安全保障临床医疗机构的检验科为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按要求配备符合国家标准的级生物安全柜和高压灭菌容器,安装洗眼器

5、和紧急喷淋装置。实验室应配有急救箱。个人防护设备是减少操作人员暴露于气溶胶、喷溅物以及发生意外接种等危险的一个屏障。日常个人防护设备要有白大衣、隔离衣、工作鞋、帽子、一次性口罩、一次性塑胶手套等。操作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标本,hiv血清学检测时应在级生物安全柜内进行,必要时戴双层手套和防护眼镜。4 加强生物安全培训,提高实验人员对生物安全防护意识,加强自身防护是生物安全的重要措施特别是岗前培训,重点岗位微生物室的管理。5 消毒的执行和落实每天上班前、工作后进行紫外线空气消毒,物体表面每日2次擦拭消毒。被血液、体液污染及时消毒处理。具有传染性的病原体洒落表面,应立即消毒用10002000mg/l有效

6、氯溶液或0.2%0.5%过氧乙酸溶液洒于污染表面,保持3060min,擦拭干净手的消毒:应戴一次性塑胶手套接触标本,工作前、工作后应用肥皂流水洗手12min。6 职业暴露预防、急救处理措施对实验室人员进行定期体检,并定期接种疫苗,建立档案。建立有关生物安全事故的应急预案,定期组织演练。提高员工对突发生物安全事件的应急能力。7 做好废弃物处理、所有实验室废弃标本培养物和被污染的废物,均应高压灭菌处理,方可运走总之,实验室生物安全工作是检验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检验人员、有责任和义务在工作岗位上加强生物安全意识,积极的预防。科室制定完善的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并监督执行,规范不良工作习惯按有关工作规范操作、积极做好检验人员的生物安全培训,避免实验室人员感染,防止发生实验室事故,是加强二级医院检验科生物安全防护的根本途径。参考文献1赵劲松,李满元,王爽.检验科预防医源性感染的防范措施与管理方法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1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