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所有化学方程式_第1页
高一所有化学方程式_第2页
高一所有化学方程式_第3页
高一所有化学方程式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品文档铭叔精华品牌系列告别版 -高一化学方程式汇总必修 1一、金属的化学性质1钠在空气中变暗:4Na + O 2 = 2Na 2O(常温)2钠在空气中燃烧(黄色火焰): 2Na + O2 Na 2O2(艳色反应)3钠与水反应(浮、熔、游、响、红): 2Na+ 2H 2O= 2NaOH+ H 24 钠与盐酸反应: 2Na+2HCl = 2NaCl+H 25 钠与 CuSO 4 溶液反应 : 2Na + 2H 2O+ CuSO 4= Na 2SO4+Cu(OH) 2 + H2点燃6钠在氯气中燃烧(产生白烟):2Na+Cl 2 = 2NaCl研磨7钠与硫的反应(爆炸): 2Na+S = Na 2

2、S点燃8铝箔在氧气中剧烈燃烧: 4Al+3O 2=2Al 2O39铝与盐酸反应: 2Al+6HCl=2AlCl3+3H 210 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Al+ 2NaOH+ 2H 2O=2NaAlO 2+ 3H 2点燃11铁在氧气中燃烧: 3Fe +2O2= Fe 3O412 高温下铁与水蒸气反应: 3Fe + 4H 2O(g) Fe3 O4 + 4H 2二、钠的重要化合物13氧化钠与水反应:Na2O H2O 2NaOH14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Na 2O+ CO 2= Na 2CO315氧化钠与盐酸反应:Na2O+ 2HCl= 2NaCl+ H 2O16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Na2O2+ 2

3、H 2O= 4NaOH+ O 217. 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 2Na2O2+ 2CO 2=2Na 2CO3+ O 218. 过氧化钠与盐酸反应 : 2Na2O2+4HCl= 4NaCl+2H 2O+O 219. 碳酸钠与足量盐酸反应: Na2CO3 2HCl 2NaCl H2O CO220 碳酸钠与少量盐酸反应: Na2CO3 HCl NaHCO 3 NaCl21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NaHCO 3HCl NaCl H 2O CO222 碳酸氢钠与氢氧化钠反应: NaHCO 3+NaOH = Na 2CO3+ H 2O23向 饱和 碳酸钠溶液中通入CO2 气体会析出晶体: Na2CO3+ C

4、O 2+ H 2O = 2NaHCO 324 碳酸氢钠受热分解:2NaHCO 3Na2CO3 H 2O CO2 .精品文档三、铝的重要化合物25氧化铝是 两性氧化物 :( 1)与盐酸反应: Al 2 O3+6HCl= 2AlCl 3+3 H 2O( 2)与 NaOH 溶液反应 : Al 2O3+ 2NaOH= 2NaAlO 2+H 2O26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 1)与盐酸反应: Al(OH) 3+3HCl=AlCl 3+3H 2O( 1)与 NaOH 溶液反应: Al(OH) 3+ NaOH=NaAlO 2+2H 2O27 实验室制 A l ( O H ) 3 : Al 2(SO4)3

5、6NH 3H 2O=2Al(OH) 3 3(NH 4)2SO428氢氧化铝加热分解:2Al (OH) 3 Al 2O3+ 3H 2O29往 AlCl 3 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 溶液至刚好生成沉淀:3NaOH+ AlCl 3 =Al (OH) 3 +3NaCl继续加入 NaOH 溶液至沉淀溶解: NaOH +Al (OH)3=NaAlO 2+2H 2O30往 NaAlO2 溶液中加入稀盐酸至刚好生成沉淀:HCl+NaAlO 2+H 2O= Al (OH) 3 + NaCl继续加入稀盐酸至沉淀溶解:3HCl+ Al (OH) 3= AlCl 3+3H 2O31. 向偏铝酸盐溶液中通入过量-+2H

6、-CO2: CO2+AlO 22O=Al(OH) 3 +HCO3四、铁的重要化合物加热附加: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FeCl 3 + H 2O( 沸水 ) = Fe(OH) 3 + HCl32氯化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FeCl3 3NaOH Fe(OH) 3 3NaCl33硫酸亚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NaOH+ FeSO 4=Fe(OH) 2 + Na2SO434 氢氧化亚铁在空气中变质: 4Fe(OH) 2+O2+2H 2O=4Fe(OH) 335 氢氧化铁受热分解:2Fe(OH) 3 Fe2O3+3H 2O36 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铁粉: Fe+ 2FeCl 3=3 FeCl 237 氯化亚铁溶

7、液中加入氯水: Cl 2+2FeCl2 =2FeCl338. 氧化铁与盐酸反应: Fe2O3+ 6HCl= 2FeCl 3+3H 2O39. 氧化亚铁与盐酸反应: FeO+2HCl=FeCl 2+H 2O40. 氢氧化铁与盐酸反应: Fe(OH) 3+ 3HCl= FeCl 3 +3H 2O41. 氢氧化亚铁与盐酸反应: Fe(OH) 2+ 2HCl= FeCl 2+2H 2O42 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铜粉: Cu+2FeCl 3 =2FeCl2 +CuCl 2第四章43.二氧化硅与氢氟酸反应(雕刻玻璃)SiO2 4HF= SiF 4 2H2O44.硅单质与氢氟酸反应: Si + 4HF = Si

8、F 4 + 2H2 45.高温二氧化硅与氧化钙高温反应SiO2 CaO = CaSiO 346.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SiO2 + 2NaOH = Na 2SiO 3 + H 2O.精品文档47.单质硅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Si + 2NaOH + H 2O = Na 2SiO 3 +2H 248.硅酸的制备Na2SiO 3 + 2HCl = H 2SiO3(胶体 ) + 2NaCl49.硅酸钠溶液通入CO 2 制得胶体Na 2SiO3 + CO 2 + H 2O = H 2SiO3(胶体) +Na2CO350. 高纯硅的制备:二氧化硅与碳高温下反应制粗硅:SiO 2 +2C高温Si+2

9、CO=粗硅的提纯: Si + 2Cl 2=SiCl 4 ; SiCl 4+2H 2=Si+ 4HCl51.3Cl 2点燃金属铁在氯气中燃烧 2Fe = 2FeCl352.金属钠在氯气中燃烧:2Na + Cl 2点燃 2NaCl53.H 2O + Cl 2= HCl + HClO2HClO光照2HCl + O 2养金鱼晒水两条方程式=54.氯气的实验室制法MnO 2 + 4HCl( 浓 ) MnCl 2+2H2O +C12 55.氯气通入澄清石灰水2Cl 2+ 2Ca(OH) 2=Ca(ClO) 2+CaCl 2+ 2H2O56. 漂白粉原理 (失效原因 ):Ca(ClO) 2 + CO2 +

10、H 2O = CaCO 3 + HClO57.二氧化硫与水反应SO2+H 2OH 2SO358.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SO2 + Ca(OH) 2 =CaSO3 + H2O59.催化剂2SO3工业制硫酸 :二氧化硫与氧气反应2SO2+O2三氧化硫与水反应SO3+H 2O = H 2SO460.等体积的 SO2 和 Cl 2 通入水中Cl 2 +SO2+2H 2O = H 2SO4 +2HCl61. SO2 通入氢硫酸溶液中2H2S +SO2 = 2H 2O + 3S 62.实验室制备 SO2Na2SO3 + H 2SO4 = Na 2SO4 + H 2O + SO 263. “雷雨发庄稼

11、”涉及到的三条方程式放电或高温N2+O2= 2NO2NO + O2=2NO23NO2 H 2O =2HNO 3 NO64. NO 2 和氧气 4:1 比例通入水中完全变成硝酸:4NO2 + O2 + 2H2O = 4HNO 365. NO 和氧气 4:3比例通入水中完全变成硝酸: 4NO+3O2 +2H2O=4HNO 366.氨气与水反应NH3 + H2ONH 3H 2O67.氨水受热分解: NH 3H2O NH 3 + H2 O68.氨气催化氧化 (工业制硝酸 )催化剂4NH 3 + 5O2 = 4NO + 6H 2O69.高温高压工业合成氨N2+ 3H22NH 3催化剂3 +70.氨气实验

12、室制法42= CaCl2+ 2NH2HO2NH Cl + Ca(OH)71.氨气与氯化氢反应产生白烟: NH 3 + HCl = NH 4Cl72.碳酸氢氨受热分解:NH 4HCO3 NH 3 + H2O + CO2 .精品文档73. + NaNO硝酸铵与氢氧化钠反应: NH 4NO3 + NaOH NH 33+H2O74.氯化铵受热分解NH 4Cl = NH 3 + HCl 75.氯气与氢气反应:Cl 2 + H 2点燃 2HCl76.硫酸铵与氢氧化钠反应:(NH 4) 2SO4 + 2NaOH 2NH 3 + Na2SO4 + 2H 2O77.浓硫酸与铜反应 : Cu + 2H 2SO4(

13、浓 ) CuSO4 + 2H 2 O + SO278.浓硫酸与木炭反应:C + 2H 2SO4(浓 ) CO2 + +O2SO2H79.浓硝酸与铜反应 : Cu + 4HNO 3(浓 ) = Cu(NO 3)2 + 2H 2O + 2NO 280.稀硝酸与铜反应 :33 2+ 4H2O+2NO3Cu + 8HNO (稀 ) 3Cu(NO )必修 2第一章1.4Li + O 2锂在空气中燃烧:2Li 2O2.2Na + O 2钠在空气中燃烧:Na2O23. 钠与水反应: 2Na + 2H 2O = 2NaOH + H 24. 钾与水反应: 2K + 2H 2O = 2KOH + H 2Mg(OH

14、) 2+H 25. 镁与沸水反应: Mg+2H 2O( 沸水 )Al 与 HCl 反应 :2Al+6HCl=2AlCl3+3H 2Mg 与 HCl 反应 :Mg+2 HCl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 MgCl 2+ H 2Na 与 Cl 2 反应(点燃):Na Cl2点燃NaCl6. 卤素单质与氢气反应:H2F2 2HF(暗处爆炸 )H 2Cl 2点燃2HCl (或光照)H2I22HIH 2 Br22HBr7. 卤素之间的置换反应:Cl2 + 2NaBr = Br 2 + 2NaCl ;Cl 2 + 2KI = I 2 + 2KCl ;Br2 + 2KI = I 2 + 2KBr第二章8. 典

15、型的吸热反应: Ba(OH) 2 8H 2O + 2NH 4Cl = BaCl 2 + 2NH 3 + 10H 2O9. 锌 -铜原电池(以稀硫酸为电解质溶液) :负极: Zn 2e-= Zn2+(氧化反应) ;正极: 2H+ 2e- 还原反应)=H2 (电子流动方向:由锌经过外电路流向铜。总反应式: Zn +H 2SO4 = ZnSO 4+ H 2 .精品文档10. 过氧化氢分解:2H 2O22H 2O+ O 2第三章(注意反应条件和现象)1、甲烷的主要化学性质点燃(1)氧化反应 (与 O2 的反应): CH4(g) + 2O 2 (g)CO 2(g) + 2H 2O(l)(2)取代反应 (

16、与 Cl 2 在光照条件下的反应,生成四种不同的取代物):2、乙烯 的主要化学性质(1)氧化反应(与 O2 的反应):C2H 4点燃+ 3O 22CO2+ 2H 2O(2)加成反应 (与溴水的反应):还可和氢气、氯化氢、水等发生加成反应反应条件是一定条件:CH2=CH 2 + H 2CH 3CH 3CH 2=CH 2 + HClCH 3CH2Cl (一氯乙烷)CH2=CH 2 + H2OCH 3CH 2OH (乙醇)(4)聚合反应:( 乙烯制聚乙烯) ( 氯乙烯制聚氯乙烯) 3 、苯的主要化学性质:点燃(1)氧化反应 (与 O2 的反应): 2C6H 6 + 15 O212CO2 + 6H 2

17、O(2)取代反应 :F e B r3 与液溴的反应:+Br 2Br+HBr 苯与 浓硝酸 (用 HONO2表示)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无色、不溶于水、有苦杏仁气味、.精品文档密度大于水的油状液体硝基苯。反应方程式:浓硫酸NO2+HONO 2+ H2O( 3)加成反应 ( 可以和氢气、氯气加成)用镍做催化剂,苯与氢发生加成反应:+ 3H2催化剂4、乙醇 的重要化学性质(1)乙醇与金属钠的取代反应 :2CH 3CH 2OH + 2Na2CH 3CH 2ONa + H 2 (2)乙醇的氧化反应乙醇的燃烧 : CH 3CH 2OH+3O 2点燃2CO2+3H 2OCu 或 Ag2CH 3CHO + 2H

18、2O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2CH3CH2OH+O 2乙醇在常温下的 氧化反应 :酸性 KMnO 4 或酸性重铬酸钾溶液CH 3COOHCH 3CH 2OH5、乙酸 的重要化学性质(1)乙酸的 酸性乙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利用乙酸的酸性,可以用乙酸来除去水垢(主要成分是CaCO 3):2CH3 COOH + CaCO 3(CH 3COO) 2Ca + H 2O + CO 2乙酸还可以与 碳酸钠 反应,也能生成二氧化碳气体:2CH3 COOH+Na 2CO32CH 3COONa+H 2O+CO 2上述 两个反应都可以证明乙酸的酸性比碳酸的酸性强。(2)乙酸的 酯化反应 (属于取代反应)反应原理(与乙醇的反应):酯化反应的主要产物乙酸乙酯是一种无色、有香味、密度比水的小、不溶于水的油状液体。6、蔗糖水解反应:C12H 22O11 + H 2O C6H 12O6 + C6H 12O6淀粉(纤维素)水解反应:.精品文档油脂的重要化学性质水解反应 :酸a)油脂在酸性条件下的水解: 油脂 +H2O甘油 +高级脂肪酸b)油脂在 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又叫皂化反应):碱油脂 + H2O甘油 +高级脂肪酸蛋白质 + H2O酶等各种氨基酸第四章电解11.电解法制备钠: 2NaCl( 熔融 )2Na + Cl 212.电解法制备镁: MgCl电解Mg + Cl 22(熔融 )13.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