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附件1:民用建筑绿色设计专篇说明模板(居住建筑)试行一、项目基本信患工程名称:建设地点:建设单位:建筑类型商品房口保障性住房绿色设计目标 一星二星三星二、主要设计依据1.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062. 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JGJ/T 229-20103.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19934. 江苏省居住建筑热环境和节能设计标准DGJ32J71-20085. 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试行)6. 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补充说明(规划设计部分)7. 国家、省、市现行的相关法律法规三、绿色设计的技术路线1. 室外环境优化设计2. 场地雨水渗透调蓄系统优化设计3. 复合景观
2、绿色设计4. 节水灌溉优化设计5. 高效围护结构优化设计6. 节能照明系统优化设计7. 可再生能源利用设计8. 水系统综合规划设计9. 非传统水源系统利用设计10. 节水器具应用设计11. 高强钢、高强混凝土应用设计12. 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应用设计13. 可再循环材料应用设计14. 室内环境优化设计15. 高效智能化管理系统设计16. (根据项目设计情况补充)四、场地设计(1)基本指标(注:本横板“基本指标”指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06中控制项和可体现徐州市 地域特色且易于实施的一般项和优选项条文,为施工图审查主要内容)指标类型标准要求1.绿地率:%230%2.人均公共
3、绿地而积指标:m/人Ml. Om3/ 人3.住区内部是否有排放超标的污染源:餐饮类建筑、锅炉房、垃圾运 转站、以上皆无其他易产生烟、气、尘、噪声的建筑或设施(请填写)无排放超标的污染源,或在设计 时应根据项目的性质,合理布局 或利用绿化进行隔离。4.住区内公共服务设施是否按规划配建:是否应按规划要求配建公共服务设 施(2) 一般性指标(注:本模板“一般性指标”指除“基本指标”外评价标准中其他一般项和优选项条文)1. 总用地而积m=、总建筑面积容积率2. 地上建筑而积m=、地下建筑而积住宅栋数3. 总户数户、居住人数人、人均居住用地而积m24. 地下建筑而积与地上建筑面积之比:%5. 距小区出入
4、口 500m半径内公交站点个数:个,公交线路数量(含轨道交通):条6. 住区及周边服务半径内公共服务设施种类:教冇、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商业服务、金融邮电、社区服务、市政公用、行政管理 住区内是否建立会所及幼儿园:是否7. 无障碍住房比例:%位置:8. 住区内是否有尚可使用的旧建筑:有:面积; 无五、建筑设计(1)基本指标指标类型标准要求1.建筑节能率目标: 50%C65%建筑节能率不低于50%2.是否按照江苏省节能标准设置遮阳设施:是 否:应按照江苏省节能标准设置固 定或活动外遮阳设施3.纯装饰性构件:口有有纯装饰性构件时造价比例:%无无纯装饰性构件,或纯装饰性构 件时造价比例W2%4.女
5、儿墙高度:m (上人)/m (不上人)女儿墙高度不应超过规范规左 的2倍,当大于规范规定的2倍 时,应计入装饰性构件,并计算 装饰性构件比例5.具有公共功能的设备用房是否设于公共部位:是 否; 位置公共功能的设备用房应设于公 共部位(2) 一般性指标1. 建筑外遮阳设计:1.1外遮阳设置的位置和形式:固定遮阳;位置:东向、西向、南向、北向活动遮阳;位苣:东向、西向、南向、北向1.2设置可调节外遮阳装置(如平开的百叶窗、室外活动卷帘、内宜百叶的中空玻璃等)的外窗而积与总外窗 面积比例2. 建筑隔热强化设计:除常规保温隔热设计措施外,本工程屋而和东西向外墙采取以下强化隔热设计措施:种植屋而 架空屋
6、面 蓄水屋而 外墙绿化 建筑反射隔热涂料屋面和墙体以上皆无3. 本工程是否采用节能电梯:是否4. 工程交付标准:成品房 占总户数的比例%毛坯房5. 厨卫工厂化部品部件:整体橱柜现场拼装整体式厨房整体式卫生间六、结构设计(1)基本扌旨标指标类型标准要求1.钢筋混凝上结构中,结构主筋是否采用髙强度钢:是 否: 高强度钢占总钢筋使用量的比例:%结构主筋应全部采用HRB100级 及以上钢筋,髙强度钢使用比例 应不小于70%2.现浇混凝土采用预拌混凝土: 是否:施工说明中应明确要求采用预 拌混凝土(2) 一般性指标1. 主体结构体系:非黏土砖砌体结构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木结构预制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制
7、构件部位:楼板、楼梯、阳台、梁柱、其他部位其他结构2. 预拌砂浆使用比例:无口50弔 050%3. 高性能混凝土使用比例 是否采用高性能混凝土: 是否;高性能混凝土使用比例:% 是否采用有耐久性混凝土: 是否:离耐久性混凝土使用比例:%七、给排水设计10%,且可开启 而积大于0. 6m5.卧室、起居室、书房、明餐厅的窗地而积比不小于1.1/7窗地面积比应不小于1. 1/76.明楼梯间、明卫生间、明公共走道的窗地而积比不小于1. 1/12窗地面积比应不小于1. 1/127.髙层住宅之间最小正而间距m,各套型是否至少有一个卫生间设有外窗:是 否髙层住宅之间正而间距应218m 每套住宅至少有一个卫生
8、间设 有外窗8.在自然通风条件下,房间的屋顶内表而最高温度为t:东外墙内表而最髙温度为C:四外墙内表而最髙温度为C。内表而最高温度37. rc9.防结露设计:外墙热桥内表面温度为C:屋而热桥内表面温度为*C内表面温度210. 13C10.外墙空气声隔声评价量(A+Gr) :dB应不小于45dB11.分户门空气声隔声评价量(尼+C):dB应不小于25dB12.分户墙空气声隔声评价量(尼+C):dB应不小于45dB13.户与户之间分户楼板空气声隔声评价虽(尼+C):dB应不小于45dB14.住宅和非居住用途空间的楼板空气声隔声评价量(丘+C)dB应不小于51dB15.城市交通干道两侧外窗空气声隔声
9、评价量(底+Q)dB其他外窗空气声隔声评价量(&+Q)dB城市交通干道两侧外窗应不小 于30dB,其他外窗应不小于25dB16.分户楼板计权规范化撞击声压级:dB应不大于70dB.当毛坯房交付时 应预留住户改善播施(2) 一般性指标1. 室外风环境设计与评价1.1建筑密度:全年主导风向及入射角:首层架空率:1.2规划设计是否采取措施改善住区室外风环境:口住宅错列式布局 口架空住宅底层口模拟分析 其他描施口以上皆无2. 室外热环境设计与评价2.1外墙、屋顶和道路太阳辐射反射系数不低于0.4的比例:DM?% 070%3. 室内自然通风设计与评价3.1室内可形成穿堂风的住宅户数占总户数的比例:口27
10、5%n75%3.2无法形成穿堂风户型的自然通风改善措施:设置引风导风设施辅助房间设机械排风竖井设宜通风窗利用公共通廊或走道通风其他十一、太阳能热水系统设计(1) 一般性指标1. 是否设有太阳能热水系统:是否2. 系统型式2. 1. 集中供热水系统集中-分散供热水系统分散供热水系统2. 2. 强制循环系统自然循环系统直流式系统3. 集热器类型:平板型集热器真空管型集热器其他集热器安装而积:集中式安装而积m:,提供热水占总生活热水需求量的比例%分散式安装户数户.占总户数的比例%每户安装而积m=4. 集热器安装位這:屋顶阳台英他5. 辅助热源:电燃气其他十二、智能化系统设计(1)基本指标指标类型标准
11、要求1. 居住区是否设有家庭安全防范系统:是否2. 居住区是否设有公共区域安全防范系统:是否3. 居住区是否设有汽车库(场)管理系统:是否4. 居住区是否设有公共设备监控系统:是否5. 居住区是否设有光纤到户通信设施:是否居住区是否设有有线电视系统:是否小区智能化系统设讣应包含此六 类系统十三、园林景观设计填写人:(1)基本指标指标类型标准要求1.室外绿化种植植物是否为乡土植物:是否是否采用乔、灌、草复层绿化:是否室外绿化种植植物应采用乡上 植物,并采用乔、灌、草复层绿 化2.木本植物种类种;每100n?绿地上的乔木数量:株木本植物应不少于40种,每 100m2绿地上的乔木数量应不少 于3株3
12、.室外可渗透地面面积与室外地而面积(不含建筑占地面积) 之比:%而积之比应$45%4.是否设计景观水体:是否:景观水体补水来源:雨水再生水景观水体补水严禁采用市政自 来水和自备地下水井供水5.绿化浇灌用水是否采用非传统水源:是否:绿化浇灌用水应采用非传统水 源6.采用非传统水源时,应采取用水安全保障措施:是否说明及图纸中是否采取措施保 障用水安全(2) 一般性指标1. 雨水集蓄与渗透设施:1. 1透空率大于40%的植草砖面积m= 透水绿地而积1.2设置可渗透管沟、旱溪、冲沟等措施而积:1. 3下凹式绿地而积:m32. 绿化浇灌方式:取水口 滴灌 微喷灌 渗灌、管灌、其他民用建筑绿色设计专篇说明
13、模板(公共建筑)试行一、项目基本信患工程名称:建设地点:建设单位:建筑类型绿色设计目标 一星二星三星二、主要设计依据1.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062. 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JGJ/T 229-20103.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19934. 江苏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GJ32/J 96-20105. 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试行)6. 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补充说明(规划设计部分)7. 国家、省、市现行的相关法律法规三、绿色设计的技术路线1. 室外环境优化设计2. 场地雨水渗透调蓄系统优化设计3. 复合景观绿色设计4. 节水灌溉优化设计5. 高效围护结构优化
14、设计6. 空调系统综合规划设计7. 节能照明系统优化设计8. 可再生能源利用设计9. 水系统综合规划设计10. 非传统水源系统利用设计11. 节水器具应用设计12. 高强钢、高强混凝土应用设计13. 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应用设计14. 可再循环材料应用设计15. 室内环境优化设计16. 高效设备自动监控系统设计17. 高效能效监测管理系统设计18. (根据项目设计情况补充)四、场地设计(1)基本指标(注:本横板“基本指标”指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06中控制项和可体现徐州市 地域特色且易于实施的一般项和优选项条文,为施工图审查主要内容)指标类型标准要求1.场地内是否有排放超标
15、的污染源:餐饮类建筑、锅炉房、垃圾运转 站、以上皆无其他易产生烟、气、尘、噪声的建筑或设施(请填写)是否采取避免排放超标的控制描施:是 否如有污染源,应在设计时根据项 目的性质,合理布局或利用绿化 进行隔离。2.距主要岀入口 500m半径内公交站点数个,公交线路数量(含轨道交通):公交站点数不少于1个3.场地是否进行无障碍设计:是 否场地应进行无障碍设计(2) 一般性指标(注:本模板“一般性指标”指除“基本指标”外评价标准中其他一般项和优选项条文)1. 总用地而积m=、总建筑面积容积率2. 地上建筑而积m=、地下建筑而积建筑密度3. 绿地率:,4. 地下建筑而积与建筑占地而积之比:5. 场地内
16、是否有尚可使用的旧建筑:口有:面积m: 无五、建筑设计(1)基本扌旨标指标类型标准要求1.建筑节能率目标:乙类:口 50%065%:甲类乙类不低于50%甲类不低于65%2.纯装饰性构件:口有 有纯装饰性构件时造价比例:无;无纯装饰性构件,或纯装饰性构 件时适价比例5%。3.女儿墙高度:m (上人)/(不上人)m女儿墙高度不应超过规范规左 的2倍,当大于规范规泄的2倍 时,应计入装饰性构件,并计算 装饰性构件比例4.是否采用玻璃幕墙或镜面式铝合金装饰外墙:是、否 是否采取防光污染措施:是、否;描施:应采取防光污染措施5.办公、商场类建筑是否采用灵活隔断:是、否除楼梯间、设备间、卫生间等具 有固泄
17、功能的房间外,其他非固 定使用功能的房间应采用可拆 卸、可回收利用的轻质隔断6.建筑是否按照无障碍设计规范进行无障碍设计:是 否;应进行无障碍设计7.具有公共功能的设备用房、管道是否设于公共部位:是 否; 位置公用设备用房、管道应位于公共 位置(2) 一般性指标1. 立体绿化:屋顶绿化;屋顶绿化面积m:绿化面积与屋顶可绿化面积比%2. 建筑外遮阳设计:2.1外遮阳设置的位置和形式:固定遮阳;位置:东向、西向、南向、北向活动遮阳:位巻:东向、西向、南向、北向2.2设置可调节外遮阳装置(如平开的百叶窗、室外卷帘、内置百叶的中空玻璃等)的外窗而积与总外窗而积 比例3. 除常规保温隔热设计措施外,本工
18、程屋而和东西向外墙采取以下强化隔热设计措施:种植屋而架空屋面蓄水屋而外墙绿化建筑反射隔热涂料屋面和墙体以上皆无4. 本工程是否采用节能电梯:是否5. 装修与上建一体化设计:自用建筑装修与上建一体化设计租售性建筑公共部分装修与上建一体化设计六、结构设计(1)基本指标指标类型标准要求1.钢筋混凝上结构中,结构主筋是否采用髙强度钢:是否: 高强度钢占总钢筋使用量的比例:%结构主筋应全部采用HRB400级 及以上钢筋,髙强度钢使用比例 应不小于70%2.现浇混凝土采用预拌混凝土: 是否:施工说明中应明确要求采用预 拌混凝土(2) 一般性指标1.主体结构体系:非黏土砖砌体结构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木结
19、构预制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制构件部位:楼板、楼梯、阳台、梁柱、其他部位 其他结构3. 预拌砂浆使用比例:无口50弔 050%4. 髙性能混凝土、髙强度钢使用比例 是否采用有性能混凝土: 是否:高性能混凝上使用比例:% 是否采用高耐久性混凝土: 是否;高耐久性混凝上使用比例:%七、给排水设计(1)基本指标指标类型标准要求1.是否设宜合理、完善的供水、排水系统:是否施工说明中应对供水、排水系统 进行说明2.是否采取措施避免管网漏损:是否说明及相关图纸中应按审查要 点要求采取避免管网漏损的措 施3.是否采用了节水器具:是否应采用节水器具4.采用非传统水源时,应采取用水安全保障措施:是否说明及相关图纸中
20、应按审查要 点要求采取用水安全保障措施5.是否设计雨水集蓄及利用设施:是否应设计雨水集蓄及利用设施,并 合理确宦雨水集蓄范围及利用 方案。6.是否按用途设置用水计量水表:是否应按用途设置用水计量水表(2) 一般性指标1. 本工程是否有生活热水需求:是(总热水量m7d)否热源来自(占总热量的百分数%): 太阳能热水系统(%) 废热回收(%)地源热泵热水系统(%)空气源泵热水系统(%)燃气(油)锅炉 (%)电热水器(%)2. 生活用水是否二次供水:是 否;二次供水选用何种形式的供水设备3. 建筑排水方式:污废分流污废合流雨污分流4. 是否采用雨水回用技术:是 否;4. 1雨水回收区域:全部屋面全部
21、室外地面其他4.2雨水回收池容积:m3雨水回收处理系统位程4.3雨水年收集量:m3 :雨水处理量:m :雨水年使用量:ms4.4回用雨水用于:绿化浇灌 道路冲洗 车辆冲洗 室内冲厕景观补水冷却塔补水 其他5. 是否采用中水回用技术:是 否;5. 1中水水源:市政中水优质杂排水其他5.2中水回收池容积:m3中水回收处理系统位巻5.3中水年收集量:m3 :中水处理量:m3 :中水年使用量:m554回用中水用于:绿化浇灌 道路冲洗 车辆冲洗 室内冲厕景观补水冷却塔补水 其他6. 非传统水源利用率:%八、暧通设计(1)基本指标指标类型标准要求1.冷热源机组能效比锅炉热效率:能效比应符合国家和江苏省标
22、准要求2.是否采用电热锅炉、电热水器作为直接采暖和空气调节系统的热源: 是否不得采用电热锅炉、电热水器作 为直接采暖和空气调节系统的 热源3.建筑物处于部分冷热负荷时和仅部分空间使用时,是否采取有效措施卩约 通风空调系统能耗。应采取有效措施肖约通风空调 系统能耗4.全空气空调系统是否采取实现全新风运行或可调新风比的措施:是 否全空气空调系统应采取实现全 新风运行或可调新风比的措施5.通风空调系统风机的单位风量耗功率:冷热水系统的输送能效比应符合现行规范要求6.集中空调的建筑,房间内的温度、湿度、风速等参数是否符合现行标准要 求:是否应符合现行规范要求7.集中空调的建筑新风量是否符合现行标准要求
23、:是否应符合现行规范要求(2) 一般性指标1.本工程空调系统采用的冷热源形式:(不同区域采用不同形式谙分别填写)2. 空调末端形式:(不同区域采用不同形式请分别填写)3. 主要功能房间的通风换气形式:排气扇 自然通风器 机械新风系统 口以上皆无4. 是否设有新风热回收装置:是否:热回收效率为5. 是否采用蓄冷蓄热技术:是否:蓄冷蓄热装置日供冷负荷与设计日累计负荷比值为6. 可再生能源利用:地源/水源热泵系统:提供的负荷占总负荷比例为太阳能热水采暧系统:提供的负荷占总负荷比例为其他口以上皆无九、电气设计(1)基本指标指标类型标准要求1.是否冷热源、输配系统和照明等各部分能耗进行独立分项计量: 是
24、否各部分能耗应进行独立分项计 量2.各房间或场所的照明功率密度值不高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 准GB 50034规宦的目标值:是否照明功率密度值应不髙于目标 值3.室内照度、统一眩光值、一般显色指数等指标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 明设计标准要求:是 否应对室内照度、统一眩光值、一 般显色指数等指标进行规左(2) 一般性指标1. 能耗分项计量数据是否具有远程上传至省、市数据中心的功能:是否2. 公共场所照明的控制方式:延时控制分区分组控制智能控制声光感应控制其他3. 设置空气质量监测装垃区域:地下车库 开放式办公室 会议室口以上皆无其他房间空气质量监测装宜联动:与新风系统联动超标报警功能4.
25、公共区域有无风机和水泵:是否;控制方式为何种措施5. 是否设计光伏发电系统:是 否;系统类型:离网型并网型设计功率:占变压器容量的比例:使用区域:十、室内外环境设计(1)基本指标指标类型标准要求1.各朝向外窗可开启而积与不小于外窗总而积的30$: 是 否 是否设计玻璃幕墙:是 否:幕墙设有可开启窗,且可开启面积比大于5%幕墙设有通风换气装置各朝向可开启而积应不小于外 窗总面积的30%:玻璃幕墙应设 可开启窗或通风换气装置2.外窗气密性等级:幕墙气密性等级:外窗、幕墙气密性应不低于现行 标准要求3.办公建筑窗地比是否符合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2006的要求: 是否窗地比应符合要求4.宾馆建
26、筑中有天然采光的客房间,窗地而积之比是否不小于1 : 8: 是否窗地比应符合要求5.防结露设计:外墙热桥内表而温度为C;屋而热桥内表面温度为C内表面温度M10.13C6.宾馆类建筑围护结构构件隔声性能满足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 GB50118-2010的一级要求:是 否:用护结构构件隔声性能应达到 一级要求7.是否采取措施减少相邻空间的噪声干扰以及外界噪声对室内的影响: 是否应采取隔声、降噪措施控制噪声8.建筑总平而设汁是否有利于冬季日照并避开冬季主导风向,夏季利于自然 通风:是否总平而设计应有利于冬季日照 并避开冬季主导风向,夏季利于 自然通风,不采用明显不合理的 布局9.改善室内自然通风措施
27、:设计可开启外窗设垃引风导风设施 辅助房间设机械排风竖井口其他应采取措施改善室内自然通风(2) 一般性指标1. 室外风环境设计与评价1.1建筑密度:全年主导风向及入射角:1.2规划设计是否采取措施改善室外风环境:口架空底层口模拟分析其他描施口以上皆无2. 室外热环境设计与评价外墙、屋顶和道路太阳辐射反射系数不低于0.4的比例:口鼻70% 070%3. 室内自然通风设计与评价可形成穿堂风的地上房间而积占地上建筑面积的比例: $75% 75$4. 声环境评价室内噪声源:噪声敏感的房间是否远离噪声源:是否:控制噪声措施:十一、太阳能热水系统设计(1) 一般性指标1. 是否设有太阳能热水系统:是否2.
28、 系统型式:集中供热水系统集中-分散供热水系统分散供热水系统3. 集热器类型:平板型集热器真空管型集热器其他安装面积提供的热水量占总热水量的比例为%4. 集热器安装位置:屋顶阳台其他5. 辅助热源:电燃气其他十二、智能化系统设计(1)基本指标1. 是否设有信息通信网络系统:是否2. 是否设有安全防范系统:是否3. 建筑物是否采用集中空调方式:是否3.1.是否设有建筑设备监控系统:是否3. 2.是否设有空气质量监测装置,且与空调设施联动:是口否口;3. 3.是否设有建筑能耗监测系统:是否十三、园林景观设计(1)基本指标指标类型标准要求1.室外绿化种植植物是否为乡土植物:是否是否采用乔、灌、草复层
29、绿化:是否室外绿化种植植物应采用乡上植 物,并采用乔、灌、草复层绿化2.室外可渗透地面而积与室外地而面积(不含建筑占地面积) 之比:%而积之比应$40%3.是否设计景观水体:是否:景观水体补水来源:雨水再生水景观水体补水严禁采用市政自 来水和自备地下水井供水4.采用非传统水源时,应采取用水安全保障措施:是否说明及图纸中是否采取措施保 障用水安全5.绿化浇灌用水是否采用非传统水源:是否:绿化浇灌用水应采用非传统水 源(2) 一般性指标1.雨水集蓄与渗透设施:1. 1透空率大于40%的植草砖面积m:透水绿地而积m:1.2设置可渗透管沟、旱溪、冲沟等措施而积:1.3下凹式绿地而积:m22. 绿化浇灌
30、方式:取水口滴灌 微喷灌 渗灌、管灌、其他附件2:徐州市绿色建筑设计应达标基本条文及审査要点(试行)(施工图设计阶段)一. 设计和审查依据:1.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T 50378-20062. 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JGJ/T 229-20103.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19934. 江苏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GJ32/J 96-20105. 江苏省居住建筑热环境和节能设计标准DGJ32J71-20086. 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试行)7. 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补充说明(规划设计部分)二. 基本条文及审查要点:(-)居住建筑1建筑设计1. 住区的绿地率不低于30% ,人均公
31、共绿地面积不低于1 m2o(4.1.6 )【审查要点】建筑总平面图中指标是否符合要求。2. 住区内部无排放超标的污染源。(4.1.7 )【审查要点】污染源主要指:易产生噪声的学校和运动场地,易 产生烟、气、尘、声的饮食店、修理铺、锅炉房和垃圾转运站等。在 规划设计时应根据项目的性质,合理布局或利用绿化进行隔离。3. 住区公共服务设施按规划配建,合理采用综合建筑并与周边地 区共享。(4.1.9 )【审查要点】住区是否按照规划要求配建公共服务设施。4. 住宅建筑热工设计和暖通空调设计符合国家和地方居住建筑节 能标准的规定。(4.2.1)【审查要点】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是否符合江苏省居住建筑热环 境和节
32、能设计标准DGJ32J71-2008的规定。5. 利用场地自然条件,合理设计建筑体形、朝向、楼距和窗墙面 积比,使住宅获得良好的日照、通风和采光,并根据需要设遮 阳设施。(4.2.4 )【审查要点】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是否按照江苏省居住建筑热环 境和节能设计标准DGJ32J71-2008的规定设计遮阳设施。6. 建筑造型要素简约,无大量装饰性构件。(4.4.2 )【审查要点】居住建筑造型是否简约,是否设有大量不具备遮阳、 导光、导风、载物、辅助绿化等作用的装饰性构件。女丿啬高度是否 超过规范规定的2倍。当有大量装饰性构件或女丿L墙超过规范规定的 2倍时,应提供装饰性构件造价计算书”其相应工程造价不
33、超过工程 总造价的2%o7. 卧室、起居室(厅)、书房、厨房设置外窗,房间的采光系数不 低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 50033的规定。(4.5.2 )【审查要点】居住建筑的卧室、起居室(厅)、书房、厨房的窗 地比是否满足规范要求,或提供采光系数模拟分析报告。8、对建筑围护结构采取有效的隔声、减噪措施。卧室、起居室的 允许噪声级在关窗状态下白天不大于45 dB ( A ),夜间不大于 35dB(AX楼板和分户墙的空气声计权隔声量不小于45dB , 楼板的计权标准化撞击声声压级不大于70dBo户门的空气声 计权隔声量不小于30dB ;外窗的空气声计权隔声量不小于 25dB ,沿街时不小于
34、30dBo ( 4.5.3 )【审查要点】外墙、分户墙、外窗、楼板的隔声性能是否满足 标准要求。分隔住宅和非居住用途空间的楼板,空气声隔声评价量 (Rw+Ctr)应不小于51dBo毛坯房分户楼板的计权标准化撞击声声 压级不满足要求时,设计是否预留住户改造的条件。各种构造和外窗 的隔声性能指标可参考08J931建筑隔声与吸声构造。9. 居住空间能自然通风,通风开口面积在夏热餐暖和夏热餐冷地 区不小于该房间地板面积的8% ,在其他地区不小于5%o(4.5.4 )【审查要点】居住建筑的居住空间外窗的可开启面积比是否大于 8%。10. 居住空间开窗具有良好的视野,且避免户间居住空间的视线干 扰。当1套
35、住宅设有2个及2个以上卫生间时,至少有1个卫 生间设有外窗。(4.5.6 )【审查要点】高层住宅之间的正面间距不应小于18m ,住宅套 内设有2个及2个以上卫生间时,至少有1个卫生间设有外窗。11. 屋面、地面、外墙和外窗的内表面在室内温、湿度设计条件下 无结露现象。(4.5.7 )【审查要点】节能设计中应进行结露计算判断是否符合民用建 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1993的要求。12. 在自然通风条件下,房间的屋顶和东、西外墙内表面的最高温 度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 50176的 要求。(4.5.8 )审查要点】节能设计中应进行内表面最高温度计算判断是否符 合民用建筑热工
36、设计规范GB50176-1993的要求。13. 住宅水、电、燃气分户、分类计量与收费。(4.6.2 )【审查要点】住宅中的水、电、燃气是否分户、分类计量与收费。14. 设备、管道的设置便于维修、改造和更换。(4.6.11)【审查要点】具有公共功能的设备、管道是否位于公共区域,便 于维修、改造和更换。2结构设计15. 现浇混凝土采用预拌混凝土。( 4.4.4 )【审查要点】施工说明是否明确应采用预拌混凝土。16. 建筑结构材料合理采用高性能混凝土、高强度钢。(4.4.5 ) 【审查要点】结构设计中主筋是否采用HRB400级及以上高强度钢。HRB400级及以上高强度钢占总钢筋用量的比例是否不小于
37、70%o3电气设计1A公共场所和部位的照明采用高效光源、高效灯具和低损耗镇流 器等附件,并采取其它节能控制措施,在有自然采光的区域设 定时或光电控制。(4.2.7 )【审查要点】电气施工图中是否选用节能灯具、低损耗镇流器等, 公共部位照明是否根据需要设计延时控制等节能控制措施。当照明灯 具采用节能开关控制时,其照明灯具光源可采用白炽灯。4暖通设计18. 采用集中采暖和(或)集中空调系统的住宅,设置室温调节和 热討量设施。(4.2.3 )【审查要点】当采用集中空调系统时,是否设置室温调节和热量 计量设施。19. 选用效率高的用能设备和系统。集中采暖系统热水循环水泵的 耗电输热比,集中空调系统风机
38、单位风量耗功率和冷热水输送 能效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 的规定。(4.2.5 )【审查要点】当采用集中空调系统时,是否选用效率高的用能设 备和系统,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和江苏省相关标准的要求。5给排水设计20. 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管网漏损。(4.3.2 )【审查要点】说明及相关图纸中是否有避免管网漏损的措施:1给水系统中使用的管材、管件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要求。管道 和管件的工作压力不得大于产品标准标称的允许工作压力,管件与管 道宜配套提供;2选用高性能的阀门;3合理设计供水系统,避免供水压力过高或压力骤变;4选择适宜的管道敷设及基础处理方式;5根据水平衡测试要求”设计
39、分级计量水表。21. 采用节水器具和设备。(4.3.3 )【审查要点】施工说明及相关图纸中是否选用节水器具和设备。 卫生器具及配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CJ164 的要求。22. 使用非传统水源时,采取用水安全保障措施,且不得对人体健 康与周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4.3.5 )【审查要点】施工说明及相关图纸中是否采取用水安全保障措 施,用水安全保障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非传统水源与市政自来水供水系统不得以任何方式连接;2非传统水源供水管网及配水设备要设置明显的标识,不得安装 取水龙头;3非传统水源供水管采用耐腐蚀材料;4采用非传统水源供水的绿化管网不得使用喷灌方式;5当设取
40、水口时,应设锁具或专门开启工具;水池(箱阀门、 水表、给水栓、取水口应有明显的标识;6采用雨水回用或再生水回用的项目,水处理系统需满足不同水 质要求的用水时,应在技术经济比较的基础上,采用下列两种供水方 式之一供水:采用同一处理系统按最高水质标准处理后统一供给; 根据各用途水质要求单独处理后分质供水。23. 降雨量大的缺水地区,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合理确定雨水集蓄 及利用方案。(4.3.10 )【审查要点】设计是否有雨水集蓄及利用设施,并合理确定雨 水集蓄范围及利用方案。6景观设计24. 种植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乡土植物,选用少维护、耐候 性强、病虫害少、对人体无害的植物。(4.1.5 )【
41、审查要点】苗木表中是否均为乡土植物。25、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植物自然分布特点,栽植多种类型植物, 乔、灌、草结合构成多层次的植物群落,每lOOrn?绿地上不少 于3株乔木。(4.1.14 )【审查要点】苗木表中应提供计算数据,乔木总数是否满足要求。26、住区非机动车道路、地面停车场和其他硬质铺地采用透水地面, 并利用园林绿化提供遮阳。室外透水地面面积比不小于45%O(4.1.16 )【审查要点】透水地面的界定是:自然裸露地、透水绿地和面积 大于等于40%的镂空铺地(如植草砖),并且其构造能否满足雨水下渗 要求;透水地面面积比指透水地面面积占室外地面总面积的比例。景 观总平中应提供计算数据,室
42、外透水地面面积比是否不小于45%O27、景观用水不应采用市政供水和自备地下水井供水。(4.3.4 )【审查要点】景观水体补水严禁采用市政自来水和自备地下水井 供水。28、合理规划地表与屋面雨水径流途径,降低地表径流,采用多种 渗透措施增加雨水渗透量。(4.3.6 )【审查要点】景观设计是否采用透水绿地、透水砖、透水植草砖 等,其构造能否满足雨水下渗要求,地下室顶板上部的绿化覆土深度 是否不小于0.8mo29、绿化用水、洗车用水等非饮用用水采用再生水和(或)雨水等 非传统水源。(4.3.7 )审查要点】景观设计的绿化浇灌供水管道是否接自再生水或雨水回用水管道。30、使用非传统水源时,采取用水安全
43、保障措施,且不得对人体健 康与周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4.3.5 )【审查要点】施工说明及相关图纸中是否采取用水安全保障措 施,用水安全保障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非传统水源与市政自来水供水系统不得以任何方式连接;2非传统水源供水管网及配水设备要设置明显的标识,不得安装 取水龙头;3非传统水源供水管采用耐腐蚀材料;4采用非传统水源供水的绿化管网不得使用喷灌方式;5当设取水口时,应设锁具或专门开启工具;水池(箱1阀门、 水表、给水栓、取水口应有明显的标识。7智能化设计31. 智能化系统定位正确,采用的技术先进、实用、可靠,达到安 全防范子系统、管理与设备监控子系统与信息网络子系统的基 本配置
44、要求。(4.6.6 )【审查要点】根据小区实际情况,按居住区智能化系统配置与 技术要求CJ 174中所列举的基本配置,进行安全防范子系统、管 理与设备监控子系统和信息网络子系统的建设。(二)公共建筑1建筑设计1. 不对周边建筑物带来光污染,不影响周围居住建筑的日照要求。(5.1.3 )【审查要点】公共建筑如采用镜面式铝合金装饰外墙或玻璃幕 墙,应在建筑设计说明中提供防光污染说明。日照要求属于规划阶段 控制要求,当获得规划部门批准的日照分析报告时可认为不影响周围 居住建筑的日照要求。2. 场地内无排放超标的污染源。(5.1.4 )【审查要点】污染源主要指:易产生噪声的学校和运动场地,易 产生烟、
45、气、尘、声的饮食店、修理铺、锅炉房和垃圾转运站等。在 设计时应根据项目的性质,合理布局或利用绿化进行隔离。3. 场地交通组织合理,到达公共交通站点的步行距离不超过 500mo ( 5.1.10 )【审查要点】建筑出入口到达公共交通站点的步行距离是否不超 过 500m。4.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指标符合现行国家和地方公共建筑节能标准 的规定。(5.2.1)【审查要点】建筑节能设计是否符合江苏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 标准DGJ32/J 96-2010的规定。5. 建筑总平面设计有利于冬季日照并避开冬季主导风向,夏季利 于自然通风。(5.2.6 )【审查要点建筑总平面设计的原则是冬季能获得足够的日照并 避开
46、主导风向,夏季则能利用自然通风并防止太阳辐射与暴风雨的袭 击。虽然建筑总平面设计应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会受到社会历史文化、 地形、城市规划、道路、环境等条件的制约,但在设计之初仍需权衡 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多方面分析、优化建筑的规划设计,尽 可能提高建筑物在夏天的自然通冈Ml餐季的采光效果。6. 建筑外窗可开启面积不小于外窗总面积的30%,建筑幕墙具有 可开启部分或设有通风换气装置。(5.2.7 )【审查要点】各朝向建筑外窗可开启面积是否不小于外窗总面积 的30% ,建筑幕墙是否具有可开启部分或设有通风换气装置。7. 建筑外窗的气密性不低于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5.2.8 )【审查要点】建
47、筑外窗的气密性是否不低于现行国家标准和江苏 省的规定。& 建筑造型要素简约,无大量装饰性构件。(5.4.2 )【审查要点】建筑造型是否简约,是否设有大量不具备遮阳、导 光、导风、载物、辅助绿化等作用的装饰性构件。女儿墙是否超过规 范规定的2倍。当有大量装饰性构件或女丿牆超过规范规定的2倍 时,应提供装饰性构件造价计算书,其相应工程造价不超过工程总造 价的5%0o9. 办公、商场类建筑室内采用灵活隔断,减少重新装修时的材料 浪费和垃圾产生。(5.4.9 )【审查要点】办公、商场类建筑室内除楼梯间、设备间、卫生间 等具有固定功能的房间外,其他非固定使用功能的房间是否采用可拆 卸、可回收利用的轻质隔
48、断。其他类型建筑不评价。10. 建筑围护结构内咅阳表面无结露、发霉现象。(5.5.2 )【审查要点】节能设计中应进行结露计算判断是否符合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1993的要求。11. 建筑设计和构造设计有促进自然通风的措施。(5.5.7 )【审查要点】在建筑设计和构造设计中,建筑总平面布局和建筑 朝向有利于夏季和过渡季节自然通风,采取诱导气流、促进自然通风 的措施,如组织南北向穿堂风、设计可开启外窗、导风墙、拔风井等。12. 宾馆类建筑围护结构构件隔声性能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 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118-2010的一级要求。(5.5.9 )审查要点】宾馆类建筑围护结构构件隔声性能是否满足标准 中一级要求,各种构造和外窗的隔声性能指标可参考08J931建筑 隔声与吸声构造。其他类型建筑不评价。13. 建筑平面布局和空间功能安排合理,减少相邻空间的噪声干扰 以及外界噪声对室内的影响。(5.5.10 )【审查要点】建筑设计、建造和设备系统设计、安装的过程中 是否考虑建筑平面和空间功能的合理安排,并在设备系统设计、安装 时就考虑其引起的噪声与振动控制手段和措施,从建筑设计上将噪声 敏感的房间远离噪声源。14. 建筑入口和主要活动空间设有无障碍设施。(5.5.12 )【审查要点】是否按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国信息通信科技秋招真题及答案
- TAPEP 1034-2025 蚯蚓养殖技术规程
- 标准叉车租赁合同范本
- 标准化公司合作协议书
- 赛车车队转让合同协议
- 暖气模板分包合同范本
- 新疆扶贫计划协议书
- 校企服务合同范本模板
- 森林资源调查协议书
- 服装租赁协议合同模板
- 苏教版新版一年级上册科学期末复习单元知识
- 2025至2030中国大闸蟹养殖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 非标设备现场组装方案(3篇)
- 托幼一体化模式对教师队伍素质培养路径探析
- 全国中小学班主任网络培训示范班在线考试试题附全答案
- 香水制作培训课件
- 2-2九上道法创新永无止境课件2025
- 骨密度装备质量控制与应用专家共识
- 2025-2030中国人工智能芯片设计行业技术路线对比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
- 极地极地通信系统抗极端环境技术研究-洞察阐释
- SAP生产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