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别滁》诗词赏析_第1页
欧阳修《别滁》诗词赏析_第2页
欧阳修《别滁》诗词赏析_第3页
欧阳修《别滁》诗词赏析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欧阳修别滁诗词赏析欧阳修(1007 1072 ),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 。 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 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 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 家”。下面是无忧考网为大家带来的欧阳修别滁及赏析,欢迎大 家阅读。别滁宋代:欧阳修花光浓烂柳轻明,酌酒花前送我行。我亦且如常日醉,莫教弦管作离声。译文花光多么绚烂浓郁,绿柳丝丝轻柔鲜明,人们在花前安排酒宴, 热情地为我送行。我只不过是像平日一样和大家一同相聚畅

2、饮,请不要让管弦奏 出令人感伤的离别哀音。注释别滁:告别滁州。浓烂:形容鲜花灿烂。轻明:一作“轻盈”。且:一作“只”。离声:指别离歌曲。赏析欧阳修胸襟旷达,虽处逆境之中,仍能处处自得其乐。他的醉翁亭记,末二段就表现了他与民同乐的情景。此诗和醉翁亭记 同样用了一个“醉”字,但并不过多地渲染那些离情别绪。醉翁亭记是写游宴之乐、山水之美,这诗所表现的父老亲故送别饯宴的情 景,别是一番情味。首句写景,点明别滁的时间是在光景融和的春天。欧阳修由滁 州徙知扬州,朝廷的公文是在那一年闰正月下达的,抵达扬州为二月。 滁州地处南方,气候较暖,这里与作者在夷陵(今湖北宜昌)所写的 另一首戏答元珍诗“春风疑不到天涯

3、,二月山城未见花”不同, 而是花光浓烂,柳丝轻明。这样,此诗首句不仅写出了别滁的节候特 征,也为全诗定下了舒坦开朗的基调。次句叙事,写当地吏民特意为欧阳修饯行。“酌酒花前”,是众宾客宴送知州,与醉翁亭记的知州宴众宾正好相反;这天还有丝 竹助兴,气氛显得热烈隆重。它虽不同于以往投壶下棋、觥筹交错的 游宴之乐,但同样写出了官民同乐和滁州民众对这位贤知州离任的一 片深情。后两句是抒情,诗人把自己矛盾、激动的心情以坦然自若的语 言含蓄地表达了出来。欧阳修在滁州任职期间,颇有惠政。饯行时当 地父老向他所表示的真挚友好的感情,使诗人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两年多的贬谪生活即将过去,这里地僻事简,民俗淳厚,作

4、者特别对以前在滁州琅琊山与众宾客的游宴情景怀念不已;而此时却是离别在即,滁州的山山水水,吏民的热情叙别,使他百感交集。这里“我亦 且如常日醉”的“且”字,用得极好,写出了诗人与众宾客一起开怀 畅饮时的神情意态和他的内心活动。 结句用的是反衬手法,在这种饯 别宴上作为助兴而奏的音乐,是欧阳修平时爱听的曲调。但因离忧婴 心,所以越是悦耳的曲调,内心就越感到难受。唐朝张谓写过一首题 为送卢举使河源的赠别诗:“故人行役向边州,匹马今朝不少留。 长路关山何日尽,满堂丝竹为君愁。”这里结句所表达的意思,为欧 阳修所化用。“莫教弦管作离声”,发人思索,使诗意余韵不尽。后来 黄庭坚夜发分宁寄杜涧叟诗“我自只如当日醉,满川风月替人愁”, 也是从此脱出。欧阳修这首诗与一般叙写离愁别绪之作所渲染的凄恻之情,有 明显的不同,它落笔轻快自然,平易流畅。这与宋初盛行的刻意追求 辞藻华丽,内容却显得空虚的“西昆体”诗风形成鲜明对照。由于欧 阳修在诗歌创作中以明快朴实的诗风力矫时弊, 因而就成了北宋诗坛 的一大名家。创作背景欧阳修于宋仁宗庆历五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